我的教师梦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教师用书 > 我的教师梦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561762097
作者:钱理群
页数:278页

章节摘录

  我的教师梦  2004年4月14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附中论坛”上的讲演  我作为附中的一位教师上课已经一个月了。课程快要结束了,最后借此机会向老师们作一个汇报。我今天想讲的是,“我的教师梦”。  奋斗几十年,为圆一个童年的梦  我这次来附中实际上是为了圆一个梦。2002年我从北大退休的时候,有学生问我退休后干什么,我说我退休后第一件大事是要回贵州一趟,因为当年我在贵州教了18年的书;第二件大事是到附中来。去年到今年总算干完了这两件大事情。回归附中,就是重新做一次教师梦。前几天我和中学同学聚会,一位女同学谈起一件往事:1956年我们毕业时,全校举行过一次以“我的梦想”为题的演讲比赛,我获得了第一名,题目是“我的儿童文学家梦”;第二名就是这位女同学,她的梦想是要当一名乡村女教师,但梦的实现却非常曲折,1956年做梦,一直到了“文革”之后,才勉强圆了这个梦。也就是说,为了做一名中学教师,竟然奋斗了几十年。我听了自是感慨万端,想起自己在20世纪60年代,也有过一个梦:回附中当教师。当时我在贵州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教书,想调回南京,这自然是无法实现的梦想。而且就是在贵州,我要求做班主任,也被拒绝了,原因是我家庭出身不好,没有资格当。“文革”中,这就成了一条罪状,说早就看穿了你想争夺青年的“狼子野心”。你看,在中国想做一位教师,竟有这么难!后来我想,不让我当教师的人也有他的道理,说明教师工作非常重要,他是影响青少年的,而青少年正决定着国家、民族的未来。  这是一种权力,有的人就是不愿意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的人掌握教师的权力,于是,我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师梦,就不能不奋斗几十年。  说起来,最早做这样  的梦,还是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当时我是中央大学附小(现在的南师附小)的学生。学校出墙报,有一个醒目的标题:“长大了做什么。”我还记得教我们美术的杨宏毅老师画了好多画:飞行员、教师、科学家、工人、农民,等等。然后每个同学在相应的栏目下填自己的名字,我当时填的就是教师。我第一次做教师也是在南师附小,那时学校受陶行知、陈鹤琴的影响很大,号召学生当“小先生”。解放初期还有好多儿童是流浪儿,我们就把他们聚集起来,办小先生学校,由我当校长。我的印象很深——班主任吴馨先生,有一天突然对我说:钱理群,我们要办一个小先生班,现在学校任命你做小先生学校的校长。我当时都吓坏了,连忙问:老师怎么当啊?!吴先生看了我一眼说:你自己想吧。说完就走了。后来我才懂得,这是真正的教育艺术:对你表示一种信任,你自会产生自信,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而这正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后来我果真鼓起勇气当了这个小先生学校的校长,而且干得很不错。我现在还记得,有个学生是卖冰棒的,毕业时还画了一幅画送给我,上面写着“送给敬爱的钱老师”几个字。也就是说,我还在小学六年级就被称作“钱老师”了,一直到现在还是“钱老师”,并且颇以这样的称呼为豪。  在贵州初为人师,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我真正当教师,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贵州安顺地区卫生学校教书。对我来说这是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你想我从北京一直下到边远的贵州,又是1960年的大饥饿的年代,而且在中等专业学校教语文,学生根本没有心思学。想走走不了,想考研究生,又不让考。怎么办?我当时作了一个选择,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可以叫自我设计,这个设计几乎决定了我的一生。我把自己的理想分成两个层面。首先是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只要主观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理想。我一分析,不管环境多恶劣,反正我是教师,我就做一个最受欢迎的语文教师。这是一个现实的目标。同时我定了第二个目标,就是现实条件不具备的,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具备,需要等待的,要作准备的一个更大的理想。当时我的更大理想一个是到南师附中教书,第二个目标就是到北大教书,讲“我的鲁迅观”。我先为实现现实的理想而努力。当时年轻,一下就把被褥搬到学生宿舍,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让我当班主任,我就做一个不是班主任的班主任:新学生一来,我就先看学生的入学照片,把他们全都记熟了,主动上门和每一个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基本状况,以后又编写学生学习档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后来“文革”中“对学生太热情”也成了我的一条罪状。我还和学生一起爬山、踢足球,完全打成一片。这样我很快就成为这个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但却害了学生。“文革”开始时到处挖“三家村”,我们学校就挖了以我为首的四五个“三家村”:有和我踢球、爬山的,有和我一起编墙报的,等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在和这些学生的共同生活当中,我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常常想,如果没有这样一些学生,我肯定很难在贵州坚持18年,更难度过“文化大革命”这一关。可以说我是和这些贵州的学生结下了患难之  交、生死之交的。所以后来到了北大,我还和他们保持联系。  我常常说我作为一个学者有两个精神基地,一个是北大,一个是贵州,其联系纽带就是青年学生。我去年去贵州讲学,以前卫校的学生在电视上看到我,就立刻到电视台打听我的住处,然后就聚集了好几位同学,还有的从几百里外赶到贵阳来看我,他们说,“我们毕业以后不仅是卫生业务上的骨干,同时我们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很受领导重视,这得感谢你当年对我们语文能力的训练”。这倒是真的:这批学生是调干生,他们已经是国家干部,大多从事基层卫生工作,因为文化程度低,才选调进学校念书,人学时只有小学毕业水平,我从初一语文教起,一直教到高三,确实把他们带出来了。但他们到现在还记得我,这一点仍然让我感动。“文革”结束后,我考上了研究生,就离开了这批学生。  这就说到了我的第二个理想的梦:要到北大讲鲁迅,唯一的路就是考研究生。而直到1978年,也就是我39岁时,才被允许考研究生,而且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但其实我已经准备了18年:从21岁到贵州教书那一天起,我就利用业余时间,研读鲁迅作品,写了上百万字的笔记。正是靠这长期的积累,我终于赶上了最后一班车。有人问我,如果你当年没有考上,现在还是贵州安顺的语文老师,你会怎么样?当然我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在学术研究上得到发挥,但我还是会安心地在那里做一名称职而出色的语文教师,在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中找到自己的生命的价值。  我首先是一个教师,天生的就是当教师的料实际上我现在还是教师,只不过是在大学任教而已。更准确地说,我现在有两个身份,一是教师,二是学者;但对于我来说,教师始终是第一位的,我在很多场合,都反复强调,希望人们把钱理群首先看作是一个教师。我这个人有深入骨髓的教师情结,天生的就是当教师的料。我写过一本书,题目就叫“人之患”,就是喜欢做教师,好为人师。我见到年轻人就忍不住要和他们说话,有一种癖好,我走到任何地方,身边都有一大群年轻人。对我来说,最快乐的事就是和年轻人聊天,有天大的烦恼,一和年轻人聊起来,就什么都忘了。如果真要惩罚我,最有效的,也是最残酷的办法就是将我与年轻人隔离开来。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到了什么程度:仅仅在北大教书、到许多学校讲学都满足不了我的教师瘾,我还通过通讯的方式和全国各地的读者“聊天”,其中大部分是青年人。因此,我有很多很多没有见过面的学生和朋友,每年大概都要回一二百封信。这里不妨举几个例子。有一次我收到四川的一封来信,写信的人表达的是对北大的一种向往,我就很热情地寄了一本我编的有关北大的书给他。于是他又给我写信,说:  我想,在你的面前不需要伪装什么,今天在我收到你寄来的书时我哭了。原来幸福时也可以流泪,而且这种感觉很美,很美。没有想到你竟然也记得我们,因为我们之间近似于陌生人。你离我们是那样的遥远。但当我拿起这本书时,却觉得你无比熟悉而亲切。也许你觉得你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我们喜欢北大,而你就送我们一本关于北大的书,也许你把我们当成一群追梦的孩子,而你所做的就是让我们离梦更接近一点。但是,你难以想象,这本书在我们心中引起的波澜。在学校很少有老师喜欢我。三年中认识我的老师也不过一二人,而这一二人也只记得某某人这个名字,而不是我这个人。在学校我几乎不招呼老师,因为师德有问题的老师为我所鄙视;而在喜欢的老师面前我往往是手足无措。当他们快要经过我的身旁时,我很紧张,把头埋得很低。因为我觉得自己不是好学生,没有资格叫他们,甚至怕亵渎了“老师好”这三个字。当他们走远时我才会抬起头望他们的背影。我心里想,如果有一天我能碰到你,也许也是上述的表情。所以当时的心情绝不是感动二字能概述的。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在自杀前仅仅因为想起美术老师对他的赞扬的几句话,而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决心重新生活。以前总怀疑它的真实性,我现在明白了,有时真的只是对别人说一句话,做一件很普通的事.就能引起这个人的变化。就像你对我,你让我知道应该怎样去面对我的学生(看来这个人现在当教师——作者注)。做你的学生真好,他们时常会被感动。这样他们的心灵会永远充满爱满爱心与感激。  我立刻给他回了一封信:  你的来信让我感动,字里行间充满了爱,不只是你我之间,我们应该用这样的爱对待周围所有的人。这里有一种心灵的沟通。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这样的沟通了。从信中看你现在是位老师。你说你知道应该怎样去面对你的学生。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在我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将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智慧等等这些最美好的人性因子激发出来,加以培育和升华,以此来压抑人的内在的恶因子。——按照我的人性观,人是善恶并存的。问题是我们要“扬”什么,“弃”什么。而善的激发,是需要一种爱心的。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的,用你信中的话说是毫不经意的,而不是一种着意的表演。而当下社会里,这样的爱的表演实在是太多了。你的来信引发了我的思考。谢谢。  这样的通信,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激励,相互间爱心的传递。想想看,作为一个教师,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和年轻人进行这样的心灵的沟通,那是一件多么幸福、多么美好的事情!  有时候教师只需要做一个倾听者  这里,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有一位辽宁的女孩,她父亲是一个工人,她的母亲已经下岗。有一天我突然收到她的一封信,说:“钱教授我太痛苦了。我在学校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我学习非常好,但是我的老师因为我没有关系,没把我分到重点班。我受不了了,我想自杀。”当我看到最后这几句话时,简直吓坏了,我想,这孩子真要自杀这怎么办?但是仔细一看,这封信是用了很美丽的信笺写的,这孩子如此爱美,大概还不会自杀。于是赶紧给她写信,安慰她,鼓励她,给她讲道理。以后这孩子几乎每星期给我写一封信,倾诉她内心的一切。就这么联系了很长时间,这里是我写给她的一封回信:你写给我的信都收到了。因为事情忙,前不久还  外出开会,没有及时给你写信,请原谅。谢谢你对我的信任,随时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讲给我听。我也愿意这样听你讲话。只是有时不能立刻给你回应。不过请你相信,远方有一位老人,总是在倾听,并且理解你。  这件事引起了我长久的思考:她为什么要这么频繁地来信?我由此联想到现在的青少年,特别是到了中学阶段他的内心有一种倾诉欲望。可惜的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常常不愿意倾听他们讲话,倾听他们的心声,这个时候就只能到我这样一个住在非常遥远的地方的老人这里倾诉。为什么呢?第一,我愿意听她的;第二,我绝对尊重她,并且替她保密,我不会因为她和我说了什么话,而去损害她。这样她就有一种信任感,安全感。但我想这也不是一个办法,因为有很多很多这样的青少年,我不可能每天都这样给他们写信。我就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如果她的家庭、她所在的学校,有父母、有老师愿意这样倾听,她就不必千里迢迢地向我倾诉。这正是教师、家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倾听我们的孩子的内心倾诉的职责。其实孩子把心里话向你讲,讲完了,把郁积在心、解不开的许多情绪发泄出来了,心里舒坦了,该怎么做,她自己就明白了,并不需要我们成年人去指点什么,教师有的时候就是需要简简单单地扮演这样一个倾听者的角色。这说起来简单,却也不简单:因为它需要一颗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心。  这个辽宁的女孩,后来高中毕业了,没有考取理想的大学,而是考上了一所专科学校。我没想到,有一天她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她千里迢迢地跑到北京来见我一面。她那个失业的母亲也跟了来,但是高低不肯进来。我和这个孩子谈了一个上午,然后送了一大批书给她。我想这个孩子要见我,也是圆她的最后一个梦。后来那个孩子再也没和我通信。这样我反而放心了:大概上了大学后,找到自己的路,就不需要再向我这个老人倾诉了。我只能默默地祝福她一生幸福;而她已经给了我莫大的幸福:有这样一些纯洁的孩子,他们信任你,愿意向你袒露内心,你能够倾听他们的声音,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谈,这本身就实现了一种价值,一种生命的价值,而且是教师所特有的。我与这个女孩子通信的价值绝不亚于我的学术写作的价值。至少说在我心目中它们是同等的。——我的学术写作追求的也就是这样的心灵的交流。

内容概要

钱理群,1939年3月生于重庆,祖籍杭州。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贵州任中专语文教员18年。1981年获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和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近年关注中小学教育问题。2002年8月退休。
其主要著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论》、《周作人传》、《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丰富的痛苦》、《大小舞台之间》、《1948:天地玄黄》、《学魂重铸》、《话说周氏兄弟》、《语文教育门外谈》、《走进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钱理群讲学录》、《鲁迅九讲》、《生命的沉湖》等,另主编有大型丛书多部,其中以《新语文读本》影响最为深广。

书籍目录

我的教师梦我为什么“屡战屡挫,屡挫屡战”我理想中的中小学教育和中小学老师我理想中的大学教育我的书院教育梦追求文、理的通融漫说“大学之大”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思考沉潜十年我的农村教育理念和理想他们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承担,独立,自由,创造——我们要追寻的教育精神,知识份子精神后记

编辑推荐

  《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是钱理群老师巡回五地,连续15次演讲的教育演讲稿合集。“梦想”正是钱理群老师教育演讲的中心词。而大谈理想的背后所隐含的是对于年青一代生命的关注,对民族未来的焦虑。因此,这不是一本以教育专家的身份、眼光、学养来谈教育的书,这是一个从教四十余年的老教师生命体验中的教育,这是一个人文学者眼里的教育。于是,也就有了钱理群老师的两个教育关键词:“生命”与“立人”。《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关注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其着眼点始终是处于身体发育和精神发育不同阶段的生命个体,所遭遇的具有不同特点的教育问题。而对农村教育和打工子弟教育的关注,则贯注着教育“平等”与“权利”意识。

作者简介

《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是钱理群老师巡回五地,连续15次演讲的教育演讲稿合集。“梦想”正是钱理群老师教育演讲的中心词。而大谈理想的背后所隐含的是对于年青一代生命的关注,对民族未来的焦虑。因此,这不是一本以教育专家的身份、眼光、学养来谈教育的书,这是一个从教四十余年的老教师生命体验中的教育,这是一个人文学者眼里的教育。于是,也就有了钱理群老师的两个教育关键词:“生命”与“立人”。《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关注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其着眼点始终是处于身体发育和精神发育不同阶段的生命个体,所遭遇的具有不同特点的教育问题。而对农村教育和打工子弟教育的关注,则贯注着教育“平等”与“权利”意识。

图书封面


 我的教师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序在写此文的时候,写着写着,不知不觉两小时写了将近三千字,于是我不得不停笔了,本文在结合《我的教师梦》的同时,写了关于自己的教师梦,关于自己数次走进农村小学的所见的感受与思考。一股脑的写下来,不知是否拖拉,也不知是否能看,但我突然理解了众多优秀作家所说的“只为自己写作”这句话。我在为我自己写作,为我的梦想写作,本文从阅读此书后的三方面感想进行书写。首先是“越清醒越痛苦”的感叹,然后是自己疑惑彷徨得以解答,最后是我提出“教育与公益结合”的建议。读钱老师这本书,读得很艰难,胸口很闷,你必须歇息一会再继续往下读,这是一本汇集了钱老师12次的演讲稿,是一个真正的老师的内心深处的独白,是一个处于教育一线的理想主义者对中国教育的解析。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一次次停下,摘抄,思考,然后继续前行,是它让我明白了所谓“越清醒越痛苦”的含义,是它让我为我曾经的彷徨迷茫找到了答案,也是它,让我有了更多关于在当今教育体制下如何去行动的想法。一、越清醒越痛苦“我现在退休了,回顾自己一生的教师生涯,真是想想要哭,很多次让你要哭,想想有要笑,很多事让你笑,这就是生活的真实,教师生活的真实。”钱老师如是描述老师的生活。这是一个好老师的独白,也是一个好老师的真实写照。什么是好老师?书中所有对教育本质的解释,都离不开一个词——“独立”,即有着独立思想独立人格。所有,我认为好老师就是在自己拥有独立的思想丰富的内心的同时去带领学生穿越迷雾走向独立,让学生成为拥有独立思想的一个发展“健全”的人。这一不过几十个字的解释,需要的确实教育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不屑的努力,首先教师需要时间去培养自己思想独立,再到学生,从学生开始接受教育几岁到大学毕业走出社会的二十好几岁。这是一个漫长的且无法马上立竿见影的一个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会遇到来自应试教育、家长、学生的障碍。应试教育容不下所谓的真正的对人的教育,家长和学生也不得不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选择更多功利性的教育。急速飞涨的GDP也使需要“慢”的教育飞起来,老师无法用十几年去等待一个未必是圆满的教育结果,学生家长也更多关注的是对就业挣钱养家糊口相关的功利性教育,更放弃了对人的教育。于是,大环境成为了好老师的一大阻碍,大环境让好老师陷入了明知道不对不得不这样做的痛苦漩涡,甚至当今的大环境让老师出现“优汰劣胜”“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于是我理解服从于大环境的老师,而同时,我敬仰这些有着理想主义情怀的好老师,虽然道路很艰难,但我相信,真正的教师,会勇敢面对这些“有哭有笑的缠绕的生活”,这样的清醒者,这样的教育者,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我们需要,社会需要。我一直渴望能碰到一个想钱老师这样的一个老师,我有时会想,如果我早点能碰到这样的老师,能得到这样的老师的指引,我的生活会是怎样?我的成长道路会不会不会如此迷茫、徘徊、纠结,我的现状会不会更好,我的未来会不会于现在不一样?是的,这些没有如果,我明白自己内心对好老师的渴望,我深知一个好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十几年的教育道路上我没有碰到,于是这成为了我心底最渴望的理想,成为我终极目标。二、疑惑彷徨得解答是的,教师是我的理想,而我的教师梦想,并非是所谓的在校园里课堂上给学生讲课的老师,我的教师梦,就是希望有一天在经历了社会种种磨练,总结了所有失败与困难,感悟了更多生活之体验,然后结合自己的爱好职业(公益领域),去影响青少年,去与他们分享我的感悟。或许正因为自己内心这样一个情怀,我喜欢去和晚辈分享我的感悟我的体验,我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也相信,走在你前面的经历过的前辈所感所悟,也是“教师”的一种含义,即我把我经历过的遗憾教训分享给未经历的即将经历的正在经历的晚辈,然后据此,去更好的过自己的大学生涯,更好的珍惜这一辈子最宝贵的四年校园时光。基于我有这样的想法,以及我明白唯有行动才是真理,我选择行动。创立公益社团,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晚辈,创造一个平台一个环境,去抵御大学现实中的浮躁与功利。同时,在真正践行公益的道路上,才会看到更多表面上无法看到的现状,才会感受到曾经无法最真实的教育一线的感受,才会陷入到一次次怀疑自我怀疑自己所作所为的思想漩涡。是的,我曾数次去到贫困小学捐书,与孩子们交流,同老师们交谈,是的,当我亲自看到学校把接受到的社会各界捐赠的大捆大捆书籍藏进图书室,低年级学生被禁止不许借阅,以及那些学生们对书的真挚渴望的眼神时,我哭了;当我看到一个乡村老师负责所有课程的教授,看到两个年级的孩子在一个班上课,听到老师对我说虽然课表上的课程很丰富,但是都是虚设,都是为了执行上面的要求,但由于最终老师考核指标仅为数学语文,以至于其他美术音乐等课程都为此而让步,对我表示不得不这样做的无奈的时候,我沉默了。当看到如此恶劣的教育条件,我很难过,当时的我在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究竟要怎样的努力,才能走出大山呢?我带着这样的疑惑继续生活着,直到有一天,当我看了钱老师《活着的理由》里所说的当代教育下所培养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我看到那些砸锅卖铁为了让孩子冲出大山上大学的高昂代价,以及看到一个关于说读书致贫的纪录片《为什么贫困》的时候,我突然对我曾经对山区孩子说的“好好学习,冲出大山”的无知的话,徘徊疑惑了。为我这样的无知想法纠结着,让我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一度产生了质疑。直到看到钱老师在《我的教师梦》里说的这段话“乡村教育不能只限于教会学生‘如何生存’,用石先生的说法,就是局限‘离农、为农’教育,以帮助学生‘走出农村’或‘帮助他在农村更好生存’为教育的全部目的,而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文明观、世界观的培育,使他们懂得怎样‘理解生存’,追求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才是乡村教育的根本,也是我们反复强调乡村文明教育的意义所在。 ” 瞬间,我释怀了。我不想再去纠结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冲去大大山的正确与否,只要继续做好现在所做的,多给孩子带上本好书,丰富孩子精神世界,不以冲出大山为目的,只要努力去给孩子们培养文明观、世界观,让孩子们真正成为‘人’,而我所需要做的,还有太多太多,不仅仅是给孩子送去书籍,还需要研究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文明观、世界观等,丰富孩子内心世界,让孩子幸福生活,就好,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 三、教育与公益的结合以上两段文字似乎在写偏了,写了关于读《活着的理由》的感想,并非如此,以上钱老师给我的解惑,让我坚定了书籍捐赠的行为,以及明确了农村教育的目的。于是有了我关于教育与公益结合的思考。在《我的教师梦》一书中,钱老师讲述了很多关于当今教育的现状、问题、根源,于是我在想如何去行动去解决?突然,教育与公益结合的想法,让我激动不已。在《我的教师梦》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对教育的关注,同样怀有进行教育的实验的企望。但我很清楚,在这个领域,我已经不太可能参与直接的教育实践,而只能做一些思考,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充当‘吹鼓手’。”真的仅能做一些思考吗?农村教育是应试教育最薄弱最容易突破的区域,同时,在我多次走进一线,深刻感受到孩子教育资源的缺乏以及对其的渴望,以及,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进行农村支教的公益机构,比如“为中国而教”,每年培养一批大学生到农村支教两年,基于这些现状,是否可以聚集一批像钱老师这样的已退休好老师,然后不用去到一线教育,而是与公益机构合作,去培训那些即将到农村支教的人?通过这样的资源整合,我很乐观的相信,会有1+1>2的效果。读着《我的教师梦》,感受着书中所说,体会着书中所想,与我的教师梦联系,思考着钱老师的教师梦,我的教师梦之路……
  •     看过钱理群的书,让我心中的北大清晰了起来,也多北大更增添了一份仰慕,看了钱理群先生的这本书,则让我更了解了钱先生的另一面,一个教师,一个中学教师的梦想。一个做了十多年中学教师的人,一个喜欢孩子,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的老师,一个在38岁考取北大研究生离开了中学教师岗位的老师,在退休后,又回到了中学,给孩子们认认真真地讲鲁迅。如果钱老师没有去北大,就一直在中学,我想虽然我们不一定会知道他了解他,但是他的学生会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会遇到一位好老师,这样的老师在中国的中学中实在是太少了。
  •     一个执着的老人,一个鲁迅精神的布道者。退休后仍想延续自己讲鲁迅的梦想,但在南师大附中北师大附中等各中学都碰了软钉子。全国的高中生,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要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就要埋在题海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哪有时间听鲁迅。学生升学的焦虑,家长的担心,校长对升学率的担忧,使这位可爱的老头,哪儿都呆不长,只能行走行走,宣传宣传,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关注大中小学生,对教育的赤子之心,让我们动容。中国教育体制不改变,中国高考指挥棒不变,这种提高素养的讲座,不管多高的水平,也只能这样。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前辈们总有一些感动留给我们。
  •     不错,里面的内容很感人!
  •     老钱在各地演讲稿的结集,其中的大多数内容都在各书中出现过了。老钱这种总忍不住讲梦话的“堂吉诃德”气,可叹可叹。至于内容,就见仁见智了,毕竟这本书反映的是主观的发挥,不必吹毛求疵。他关于中国教育的一系列思考,恐怕也只有当我自己有过近距离观察体制的经历之后才可能理解得透彻。
  •     一个脚踏实地想去做教育的老头,总是令人敬仰。
  •     朋友介绍,正在读
  •     一个可爱而单纯的老头,闽南的孩子叫他“弥勒佛”。
  •     教师应该读读钱老先生的书。不能做,至少能敬仰。
  •     很好的书呢!
  •     一口气读完了全文,发现受益匪浅。读了之后,发现自己被老爷子深深的感动了,钱理群是个真实的人,更是个实在的人啊!哪个做老师的没有一个美丽的教师梦呢?只不过有些人找不到很好的实现梦想的办法了。
  •     想想你忍不住要哭,想想你忍不住又要笑啊,这就是生活,教师的生活。
  •     书的印刷质量不错,刚开始看,呵呵.
  •     钱老的书都挺不错的
  •     一个值得我尊重的老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
  •     之所以买这本书,是在亲身聆听了钱教授到东莞作讲座之后,由衷地敬佩这位老人的高瞻远瞩,在网上看到书名就下订单了。阅读后,如同又一次亲自聆听到了大师的谆谆教导和语重心长的提醒。作为教师,我为中国有这样的前辈而自豪。
  •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     是一些语录 不够特别
  •     记得大学时代有幸听钱老的一次讲座,关于鲁迅,开始让19岁的我从浮浅的表层生活学会关注和理解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样的文化深沉的底蕴。关于那些肩扛住黑暗,放光明到前方的故事和人。后来了解了钱老的经历,对他为当今中学语文教改和西部人文教育所做的事情感动。这些演讲录,如果能躲影响一些人,一些孩子,该是件多美好的事情。
  •     所有关心体制外教育的人必读~~
  •     真正的好老师。愈清醒愈痛苦。http://book.douban.com/review/5952670/
  •     这本书和另一本做老师真难,真好,内容有互补性,钱老的理想真是鼓舞人心,理想毕竟是理想。我们望着天空,白云一片去悠悠,真的好难,好难。
  •     正如钱理群反复说的那样,大多是痴人说梦罢了,但人还是要做些梦的。
  •     钱老师的书,我还是挺喜欢的。不过,这本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的书。
  •     很喜欢他的故事,慢慢学习!
  •     很感人,很真实!!!!
  •     质量OK!其实在当当买书,只是要求正版,无损坏,干净就可以了。
  •     强烈推荐!真教授对“真”教育的梦想,对中学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无情批判与深刻解剖,时代的呼唤!
  •     一个大学教师的教育梦想。
  •     刚拿到,就来给个好评噢,只是书角有脏,有点遗憾啊!希望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     没有看到书的时候,说实话不是很期待,可是等到拿到书的时候,很惊喜,包装很好,内容更不用说了,是实用,钱教授是我喜欢的,挺
  •     刚收到,还没阅读,但我喜欢。
  •     一个执着的老人,一个鲁迅精神的布道者。退休后仍想延续自己讲鲁迅的梦想,但在南师大附中北师大附中等各中学都碰了软钉子。全国的高中生,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要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就要埋在题海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哪有时间听鲁迅。学生升学的焦虑,家长的担心,校长对升学率的担忧,使这位可爱的老头,哪儿都呆不长,只能行走行走,宣传宣传,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关注大中小学生,对教育的赤子之心,让我们动容
  •     这本书搁着有些年了
  •     学院老师推荐的书,作为示范专业来说,这本书的启发挺大的~赞
  •     黎明的感觉,很慈祥的老人
  •     过去经常看钱先生关于鲁迅的论著,看这本教育讲演,感觉是一种呐喊,中国现实的基础教育确实已经有病入膏肓的感觉,教出的学生顶多是一位好职员,失去了对于今后新鲜事物学习、研究的兴趣,其实也就失去了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力,可是“学而优则仕”在中国想扭转过来绝不是一年、十年可以成功的。因此,我的评价是:钦佩钱先生的教育梦,但是看看现实“叫郁闷”。
  •     教育者若不是理想主义者,教育梦想何以实现?即使我是实在学生,家长,社会三方的夹击中生存,教学,再困难,也要步步改进。中国未来教育,有赖于所有深入教学,奋战在一线的教师!
  •     钱理群,老头儿,喜做梦,忒可爱(>^ω^<)
  •     读完有种下乡的冲动。。。教育是一项理想主义事业,执着者必定是孤独的。
  •     总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挣扎。读了钱老的“我的教师梦”如醍醐灌顶。让我们认清了方向、获得了披荆斩棘的勇气,也找到了教室幸福感的源泉。
  •     沉潜十年 理想主义 精神世界 关于爱 人格培养
  •     还不错啦~过来人的经验与想法
  •     都是讲稿,很值得一读
  •     “教育‘理想’,‘虽不能至’,也要‘心向往之’。”
  •     关注教育,拳拳之心
  •     读了感触很深,也很实在
  •     没意思
  •     没啥理论性,是钱老的演讲稿。最佩服钱老的是他的赤子之心,在如今社会确实很难得。这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     品相全新,发货很快,赞一个,但是其中某些内容有重复之嫌!!!
  •     这是我老师推荐的,买来看了一下确实不错,也挺有教育意义的,我觉得只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这本书不应该错过
  •     给人家买的,她很喜欢
  •     每个字都透着亲切
  •     确实眼光在吴非、黄玉峰之上,他对农村教育的看法,对幼者本位、尊重成长、风格养成的说法令人佩服!向钱先生致敬!
  •     总的来说还可以,就是封皮有点脏。
  •     唉。。。
  •     内容为钱理群老师的演讲集。
    部分内容有所重复。整体还是很好,看完后有收获。如今的教育功利化太严重了!
  •     拜读钱先生大作“大夏书系·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受益匪浅,我认为书中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最为深刻!
  •     怀着一个教师梦,买了这本书,只是还没时间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