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教师用书 > 教学勇气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
ISBN:9787561744093
作者:帕克·帕尔默
页数:205页

为之一颤

教师的心灵世界,如何表述。这是个不可以真实表述的世界。帕尔默给众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我也觉得,翻译的确差了点。

教与学是群体舞,不是独舞

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当老师,临毕业时一直找的都是企业公司的HR工作,也实习工作过一段时间,却阴差阳错当了一名心理老师,而且还是中职学校的心理老师。可以想见,我对教师的自我认同,是有多差。从教的第一年,毫无经验可言,每个星期都是战战兢兢地备课上课,看着台下趴台睡觉的学生,聊天的学生,玩手机的学生,发呆的学生,我就会问自己,我的课有那么差吗?然后就开始在心里向以前的老师道歉,对不起,现在我明白您们当初的感受了。值得感恩的是,上学期有第一年我教过的学生加我的QQ,我在QQ上跟她说:“不好意思,第一年就教你们,没什么经验。”意外的是她说:“不会啊,我们都觉得你上课很幽默,我们都很喜欢上你的课。”我想,这样的回答,应该对于一个老师来讲是莫大的欣慰吧。我相信会有不少老师做过这样的梦,梦见自己去某个班上课,却发现自己没有备课,电脑用不了,投影也用不了。这得多大的焦虑才会做这样的梦啊。幸运的是,我现在不会再做这种梦了,我已经能做到什么都不带,去到某个班就开讲,不用电脑,不用投影。但是还是会发现有学生对我的课“不感兴趣”,判断的依据是,这个学生没有反应,或趴台,或看课外书,或发呆,或玩手机。问题是,我讲课的内容,这个学生真的没有在听吗?在《教学勇气》一书中作者帕克•帕尔默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被请去某个地方讲课,却发现有一个学生一直以一种奇怪的状态坐着,对他的讲课内容毫无反应,于是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怎么去影响这个学生上,整个讲课的过程充满了负性情绪。一直到下课离开,他才发现这个学生原来是要送他走的司机。而且这个司机还主动跟他聊起自己的儿子,向他讨教怎么管教儿子。他才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我自己也发现,当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看似心不在焉的学生身上,我的上课效果就会越来越差。而当我把注意力放在认真听课的学生身上,连我自己都能感受到那种神奇的魔力——即使这个班只有一个学生在认真听课。更何况,那些看似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其实也在受到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对于这样的学生,怎么办才好呢?该书的作者给出了这样的逻辑: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作者强调: “要耐心地对待心里所有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尝试去喜爱这些问题本身……不要急于得到答案,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所以不能给答案。关键在于去体验一切。现在就去体验问题。渐渐地,不知不觉地,体验了一些日子以后,答案就会出现。”我相信很多人会在这里产生困惑,因为我们习惯的思维是,这个东西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怎么去做,却很少去关注“是谁”这一个问题。对于学生,一年级学了认识自我,到了二年级再来问“我是谁”的问题,照样还是有人答不出来。对于教师,这个上着课的自我是什么样的呢?作者说,造成教学困惑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学科、学生、教师自我。前两个原因是老生常谈,第三个原因最根本,却鲜为人重视。教师对自我的认知,从根本上统摄着对学科与对学生的认知。“事实上,认识学生和学科主要依赖于关于自我的知识。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的阴影中,透过重重的墨镜看学生——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的、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科。我只是在抽象的意义上,遥远地,视其为疏离于世界的概念堆砌一样看待学科,就像我远离自己的本真一样。”这里所讲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不是认同自己的教师身份——有太多教师是这么干的,而是认同由我的性格、我的经历、我的体验、我的感受等组成的那个我。所以,不要和学生对立起来,不要和自己对立起来。不要在学生心不在焉时马上想到的是控制,不要在自己出现无力感时马上想到的是控制。因为控制的欲望源于恐惧。“如果我们敢于走出我们的恐惧,把认识作为一种爱的形式,我们就可能放弃我们控制的幻想,而与世间万物形成伙伴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更充分地关怀、参与我们自己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而不是受控制欲望的驱动去行动。这种联系性的认识方式——其中爱取代了恐惧、共同创造取代了控制——是一种可以帮我们恢复相互联系能力的认识方式,而相互联系的能力是良好的教学所依赖的基础。”超越恐惧的方法就是有恐惧而不必置身心于恐惧中,是建立联系而不是分离。那么,教师所需要解决的,不只是脑的问题,而是心灵的问题,或者说,心灵的问题更多的表现为情绪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和学生的情绪问题,我们就不能进入自己的内心,也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所以,回想一下吧,有多少次我们走进教室,直奔脑的问题,却发现,学生根本不想理你。所以,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耐心等待。正如作者所说:“人类的心灵不想要被别人‘解决’,它只是想要被人看到和被人看到和被人听到。心灵就像野生动物那样,坚强、能迅速复原,可是又有点害羞。当我们冲进森林大声呼喊,叫它快出来好让我们帮助它时,心灵仍会藏在那里。但是如果我们安静地坐着去等候一会儿的话,心灵可能会现身。”原来,教与学是教师与自我,教师与学生的群体舞,不是教师的身份独舞。和心理咨询多么相似啊。

走上讲台之前,必先扪心自问

这本是我作为教师身份来读的第一本教育类书籍,也暗自庆幸自己能够读到这样一本书。这本书不是在教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让课堂更棒,而是站在了一名教师的位置,去思考如何真正的认识自我,认识“教学”这件事。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也包括了广义上的教育者,比如父母和前辈,首先必须要认同自我。在我从教初期,我得到了很多关于“如何上好一堂课”的培训,怎样引入一个知识点,怎样去解析一道题,乃至怎样和家长进行沟通。于是我也开始模仿前辈的做法,模仿他们上课的结构和节奏,模仿他们的提问方式和板书。但由此获得的认可却非常有限,我陷入一种深深的被否认和自我否认之中。直到我发现,廉价的模仿是吸引不了孩子的。要感染他人,首先要认可自我。这本书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描述,“不好的老师在面前漂浮,就像卡通书气泡框里的话一样”,简直就是那时自己的真实写照。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就一定要和学生们的内心世界相联系,去感知他们鲜活的生命,并在知识探险中给予他们保护。我见过不少的课堂,老师不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人来教,而当成了一个个U盘来存储内容。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内容很多时候都是作为一种载体出现的,只是在太多外物的影响下,反而忽略了教育的本真。我们以为,记下一道题,背住一个知识点,在考试中能够多拿几分,进入一个好的平台,从而进入下一个更好的平台,就是学习的意义。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本可以收获的很多其他东西,比如,学会如何去探索陌生的领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学会如何与自己对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承认,很多时候要屈服于现状,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也认同,有一些“不得不完成”的,看似却没有太多用的任务。但你仍然可以通过和学生建立内心的沟通,是他们更有效率的完成这些任务。如书中所说,“如果希望开启学生的思想,我必须同时开启他们的情感”。有时,你看到那些坐在墙角目光游离的孩子,那些看着你却没有思考的孩子,那些只抄笔记不做题的孩子,你会感到恐惧,是的,因为你没有在他们的内心激起涟漪,他们像迷路的羊羔,而你却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领路人。因此,每当我遇见新的学生,我便会开始尝试和他们建立心灵的沟通。同时,也要克服“需要被学生喜爱”的内心压力,因为这会让你的教学过程被打折扣,使你为了“满意度评分”而取消或降低了某些教学要求。这之中有很多矛盾,但这本书给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忍不住摘抄了如下一段:“让学生全神贯注于互动中而非填鸭,克服总想把新习灌给学生的倾向,让他们直接面对主体、彼此和自己;给学生阅读一些他们需要知道的东西,但要留出学生可以自己思考的空间,又因基本教材往往有这个优点,我一定熟读所教领域的文献;要创设一些让他们去探究未知领域的练习,以及证明他们已经学会了多少内容的作业;我一定要建立一个容许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的时间表,同时也有时间掌握计划中必须学会的事实。”成为自己,才能重拾教学信心;重视学生,才能营造教学氛围;而建立整体,才能让学生得到教育本应赋予他们的东西。教育是一门温暖的功课,成就他人,亦完善自我。

关键在于去体验一切

一位老师对我说:“我也认同这本书中所讲的观点,要实现一种自我认同和自我完整,但读完之后,感觉帮助并不是很大,因为它没有教我们如何去做才能够实现。”其实,书中是有论述的,只不过,并非以我们习见的要点一二三四的形式出现,因此,如果我们固执地守住自己的期待视野,只去寻找自己想要看到的内容,那么,就很容易忽略那段非常关键的话。P87 具体怎么做不是个可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它是教师心领神会操作的:把握对立事物的张力在于存在的本质,而不在于怎样做。但是里尔克的一些话可能会有帮助。这些话没有为接受磨难提供技巧,因为这种技巧根本不存在。但是,这些话为我们提供了希望:只要我们努力,总有结果。……里尔克用这个忠告回应:“要耐心地对待心里所有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尝试去喜爱这些问题本身……不要急于得到答案,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所以不能给答案。关键在于去体验一切。现在就去体验问题。渐渐地,不知不觉地,体验了一些日子以后,答案就会出现。”我们总是觉得,那些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的存在是一种折磨,就像扎进皮肤里的刺;更是一种威胁,就像布在前进路上的坑坑洼洼。我们总想有那么些经验丰富的过来人,告诉我们一些立竿见影的办法,可以轻而易举地消除这些折磨,化解这些威胁,让我们从此大步前行,如履平地。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技巧性的指导永远都备受欢迎和期待。然而这本书是没有的,它不是一本实用型的操作手册,让读者按图索骥,就能够找到通往真正的心灵世界的光明大道。但它所给予读者的东西,远远比技巧和方法更宝贵,那是智慧,是激情,是滋养心灵的巨大能量。在第一章中,作者已经以清晰而坚定的笔触,揭示了全书最根本的逻辑前提: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确实,以我所见的事实而言,大多数老师在实践探索中孜孜以求的,正是所谓的技巧、方法、策略,等等,但这些技术性的东西背后,究竟由什么力量来支撑,这一点却并不为人所关心。帕尔默说,造成教学困惑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学科、学生、教师自我。前两个原因是老生常谈,第三个原因最根本,却鲜为人重视。教师对自我的认知,从根本上统摄着对学科与对学生的认知。“事实上,认识学生和学科主要依赖于关于自我的知识。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的阴影中,透过重重的墨镜看学生——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的、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科。我只是在抽象的意义上,遥远地,视其为疏离于世界的概念堆砌一样看待学科,就像我远离自己的本真一样。”(P3)如果我们同意把教育视为一种富于生命活力的行为而非类似于工厂流水线的机械加工过程的话,那么帕尔默无疑道出了好的教学的终极奥秘,那就是它必定能够呈现教师内在生命的完整与强大,依靠教师充盈而丰沛的心灵能量,来打破学科、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隔阂,将其融为一体。实现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的具体途径应该是因人而异,不一而足,但我以为帕尔默已经说出了最关键的一点:相互联系,不要分离。请别认为这仅仅是玩弄逻辑游戏。在表面的对立甚至相互冲突的背后,世间的事物在更深的层次上,是以相互联系的方式而存在的。如果将世界与自己割裂开来,视其为自我的对立物,我们就会产生控制它的欲望,并且因这种控制欲的一再受挫而感到沮丧——想一下,我们是否有过希望在课堂上完全控制学生的念头与行为呢?这种尝试经常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控制的欲望会令我们不能容忍变化的发生,也不能容忍未知的存在,课堂的生命力就在这样一种压制之下迅速散逸,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疏离了世界,也疏离了自我的本真——归根结底,“我”也是这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的一分子。诚然,对立是必然存在的,因而教学中的恐惧也必然不可能彻底消除,但我们却可以不去害怕它,“不必置身心于我们的恐惧之中”,因为对立的另一面就是统一,依靠对相互联系依存的统一关系的认识,我们能够塑造更为积极的内心景观,从而突破恐惧的包围。“如果我们敢于走出我们的恐惧,把认识作为一种爱的形式,我们就可能放弃我们控制的幻想,而与世间万物形成伙伴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更充分地关怀、参与我们自己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而不是受控制欲望的驱动去行动。这种联系性的认识方式——其中爱取代了恐惧、共同创造取代了控制——是一种可以帮我们恢复相互联系能力的认识方式,而相互联系的能力是良好的教学所依赖的基础。”相互联系,意味着在对立中寻找统一,从悖论里整合力量。帕尔默提出,在教与学的空间中,存在着六对悖论关系。1,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界限又是开放的。(把握好度是关键。)2,这个空间应该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正如《学记》所言,“强而弗抑”。)3,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通常,我们鼓励个人发表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意见,而不欢迎过于叛逆的言论。)4,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通常,我们的课堂上只有“大故事”,而无“小故事”,即使两者得以同时出现,它们之间也常常是割裂的,彼此孤立的,因为学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故事有着怎样的意义,不懂得如何把自己的故事置于某个特定的认知框架之内进行解读。)5,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的支撑。(个体思考与集体意志之间的矛盾,与第三条似有重叠之处。)6,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外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对矛盾,通常我们喜欢课堂有声音,很难忍受沉默的存在。)悖论,即矛盾,这些相互对立的力量撕扯着我们的内心,令人不知所措,精疲力尽。然而帕尔默教导我们,不要将这种内心的煎熬仅仅视为一种毫无出路的折磨,它完全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积极的信号,昭示着我们的心灵正在召唤一种超越对立的更高层次的力量——爱的力量。唯有这一力量,才能化解那些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弥合难以逾越的沟沟壑壑。”当我们尝试整体地把握悖论时,所降临的那种张力并不是要固执地把我们撕裂。相反,它是想让我们向比自我更强大的力量敞开心胸。”假使我们还无力从整体上把握这些悖论、这些矛盾,那“不是因为技巧的缺乏,而是因为我们内在生命的缺失。如果我们想在悖论的力量下教与学,我们必须接受心灵的再教育。”而如何充实内在的生命,如何增强心灵的力量,这又回到里尔克的话上了。体验,在相互联系中体验,在体验中不断丰富并强化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无数通往真理的神奇入口悄然开启。

相遇·分离·回归

与《教学勇气》一书邂逅是在大学的课堂上,那节课至今记忆犹新。执教者是一位优秀的一线教师,也是早我们十年毕业的校友。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个梦境和一本书。他说他总是梦到自己进入教室后发现忘了备课,这样的梦境在我从教一年多来也袭扰过我数次。他还给我们介绍了从国外译介进来的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教学勇气》,他与该书在书店相遇,便对其一见钟情,他向我们强力推荐了这本装桢看似普通的书,对于当时未曾真正接触教学的我来说并无多大感触,但我还是出于对他的崇敬义无返顾的买了该书。 与《教学勇气》一书相知是在站立到中学的讲台之后,教学中的挫败感让我几度陷入矛盾的旋涡中,也想起了被闲置一旁的《教学勇气》。教学实践中屡屡挫败引发的无助感让我向书中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翻开导言“源自心灵的教学”便有一种宾至如归、似曾相识的感觉,分外亲切。作者帕尔默以独特的视角“教师的恐惧”切入,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一陈述教师的恐惧文化,以及因恐惧而导致的教师自我的“分离”,最后寻获回归的途径。帕尔默就如一位久违的老朋友一般“漫步教师的心灵”,痛陈教师的不为人所知或说不为人敢言的恐惧及痛苦。他道出了我所能经验到的甚至未经验到的以及我能言说甚至我无法言说的种种,总之在教学中的诸多压力和苦痛能在此处得到释放,因为你会发现不敢启齿的苦痛被另一个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太多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并不奢求解放,但求理解。帕尔默有着对教师的一种深度理解,其实这缘于他三十余年的从教经历,他的宝贵经验使我们这些晚生小辈觅得了一位知音,让我们在孤寂的教育之路上不再孤寂。 从走上三尺讲台的刹那开始,教师便与学生“相遇”,从此也便与艰难和矛盾为伍,理想状态到底是一种“理想”,只作为目标供人追求。曾经高高的讲台似乎铸就了教师“高人一等”的地位,似乎为“师道尊严”筑起了一座坚实的堡垒。但是如今学生“仰视”的姿态已经徒留一种外在形式,内在的实质已随时代的变迁悄然引退,甚至有了一种“反仰视”的姿态。我们总在提倡师生平等,于是我们“拨乱反正”,但如今又有“矫枉过正”之嫌。当各种法律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的一一出台,教师被置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如今教师也俨然成了弱势群体,不被尊重,积劳成疾等等早已成了突出的问题。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发展,家长日益宠溺自己的孩子,养成了“小公主”“小皇帝”的做派,结果这种架也逐渐蔓延到了课堂,学生变的任性,不尊重师长等等。面对这一形式教师能采取的是什么,是教育理论书上说的所谓“艺术”,但是哪几条“艺术”能够真正付诸实践。俗语有云“不打不成才”,但是“严禁教师体罚学生”一条横亘在这里,加之现在学生的“精明度”不容小视,教师举止稍一冲动,一个电话便能让你焦头烂额。但若仅凭教师的苦口婆心已经不足以冲破当下每个学生叛逆的心理防线。《三字经》中有云:教不严,师之惰。但如今再凭你教师勤快,却依然收效甚微,故而经常迷惘和矛盾。凡此种种可以说教师与学生尤其是那些漠视教师的在书中被称之为“来自地狱的学生”的相遇俨然是教师一场“噩梦”的肇始,这些学生会消耗你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精力,此种学生在数量上的优势与你内心的恐惧成正比。你会发现:他们做学生,甚至是做一个“有问题背景”学生比你做教师的经验更丰富。这对于一个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体会尤甚。 当教师感到内心恐惧时,一开始笑容灿烂的脸上慢慢愁云满布,你会发现极需要用严肃的甚至是可怖的脸孔来杜绝学生的“得寸进尺”,用强势武装着自己。站在高高讲台上的教师们一个个用自信、强势、傲慢迎对着学生,用“肃静、整齐”要求着学生,我们更能接受一片鸦雀无声一人独唱主角的课堂,也无以容忍一个充满对话略显嘈杂的课堂,我们有时宁愿去忽略那些来自地狱的学生以求精神的集中和课堂的流畅。我们总在以或这或那的方式让学生“怕”教师,并以一种近乎傲慢的方式扩张着,“以至于人们很难看在它背后的的恐惧,除非人们能记起傲慢经常掩盖着恐惧”。于是人们以“强势”来命名教师的地位,同时也将种种矛头指向了教师,殊不知教师已经处于重重围攻之下。教师将真实的自我与学生面前的自我“分离”其实又增添了教师的一份痛苦,在学生面前你要有“师道尊严”,你不能随便说笑,不能过多的自我表露,甚至还要将并不确定的事物当成定理来讲述,为的是能在学生评判你时能给你加分。这种“分离”状态还体现在当我们不能动用形体暴力时则会进行“话语暴力”来掩饰内心的恐惧,记得阿伦特曾说:“当暴力出现时,权力就明显处与危险之中。”当教师将话语暴力指向学生时,教师的所谓全力也就消弭了,也就是说暴力的一再使用更显示内心的恐惧。因此教师的“分离”状态正是内心恐惧的佐证。 《教学勇气》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现实的母体“恐惧”,“教育深深根植于恐惧的土壤。”我们的真实状态得到了很好得体认,终于可以勇敢的正当的面对自己的“分离”了,此书给了教师自我的“分离”一个名分。到此为止,身为教师的苦痛也减了大半。即便如此帕尔默并没有就此收手,而是为我们指了一条明路“不在分离”,其实就是“回归”。“分离”是逃避恐惧的一种潜意识行为,那么当意识回归要超越“恐惧”时就是直面恐惧,“真诚对待存在的恐惧”“比要切断他与他的校长、与他的学生、与他的工作世界、与他的教师心灵之间联系的渴望”,至此为止,超越恐惧的方式就变得如此简单了,教师的“回归”之路似乎也并不艰难了。引领教师“回归”的正是那份直面恐惧的“教学勇气”。 与《教学勇气》的相遇让我在与学生“相遇”后的苦痛中慢慢挣脱出来,审慎地分析自己的“分离”状态,并尝试着重拾“教学勇气”,找到属于自己的“回归”之路。

表述晦涩,翻译差。

作者对一个简单问题的表述,翻来覆去地用一些哲学方式来论证,并且旁征博引,用哲学的方式去论证,或许体现了作者深刻清晰的用意,但是明显地影响了阅读快感。另外就是翻译较差,这本书是多个人合作翻译,译文生硬不流畅,或许是原作者独特的论证方式使然。综合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只能觉得这本书还行,谈不上好。

翻译问题

p20 哈弗尔河(Havel)通译为哈维尔P27 《社会学想像》通译为《社会学的想像力》,三联出过中译本。P94“全面质量管理” (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应译为“全面质量管理”P99波拉尼(Polanyi, Michael)通译为波兰尼,《个人化的知识》通译为《个人知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版)P108 《双螺旋桨》(The Double Helix)应为《双螺旋》,桨何来?华生(James D.Watson)通译为沃森。三联、科学都出过译本。P109《白鲸记》通译为《白鲸》P111奥图(Otto)通译奥托,《神圣的概念》现有中译本题为《论“神圣”》(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12)P116布莱克诗<<天真的预兆>> 为名作,有诸多名家的翻译。如: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梁宗岱 译 从一粒沙看世界, 从一朵花看天堂, 把永恒纳进一个时辰, 把无限握在自己手心。 ——王佐良 译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 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宗白华 译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徐志摩 译此书译者似未参考。P172罗伯特等级规则(Robert's Rules of Order)应为罗伯特议事规则,已有多个中译本。

过一种理想的教育生活

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我为何一读再读,因为我觉得这本书为我们过一种理想的教育生活而提供了美好的愿景以及一些尝试和努力。帕尔默告诉我们,好的教学来自于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也就是说,我们要认识自己、接受自己,这样才能产生好的教学。现实是很残酷的,体制要求我们这样要求我们那样,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常常背离我们的本心,这样离教育的本原越来越远,于是我们就过起了一种分离的生活。我们不敢面对自己的恐惧,我们甚至麻木的生活。帕尔默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好的教学的尝试和努力:1、认识自身的局限和潜能2、基于悖论的教学设计3、为伟大事物而教学4、以主体为中心的教学5、同事的教学共同体做这一切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技术和智慧,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学习。教学是共舞,然而我们要接受一些学生不想学习,因为他们还有很多比学习知识更要的问题没有解决,想一想”来自地狱的学生吧”。教师应该开放自己的心灵,包容心大了,也就坦然许多,然后才能更好的智慧的教学。花了十几天时间做了详细的笔记,是为更好的吸收本书的精华。

当你疑惑自己的教学时,读此书

“伤心最大的益处,”梅林回答说……“是从中学到一些东西。这是绝对灵验的。你可能衰老到全身在颤抖,你可能彻夜不眠,静听你紊乱失调的脉络……你可能看到你周围的世界被邪恶的疯子蹂躏得面目全非,也可能得知你的荣耀被更卑劣污浊的小人践踏在阴沟里。只有一样东西可以对付它——学。学习为何人世如此沧桑,学习什么令它变迁。只有学习能令你的思维永不枯竭,永不孤立,永不受折磨,永不恐惧或怀疑,也永不会起后悔的念头。学习这东西最适合你。——怀特(White, T.H.)《永恒的国王》摘自《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从深层次的心灵上探究教师的自我认同,而不是从教学技术的低层面上。这本书初读时有些难懂,但是有些观点的确很深刻,值得再读。正如摘抄的这段话,我们需不断学习,当然包括不断学习自己的心灵。


 教学勇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