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十字架上的真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9-1
ISBN:9787561788288
作者:刘小枫
页数:50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从绝望哲学到圣经哲学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有一篇短篇小说题为《墙》,以象征主义手法描写“我和另外一个麻风病人”在黑夜的大地上爬行,想找到大地和上天的分界线在哪里。然而,一堵下临深渊,上抵高山的墙挡住了他们,把天空和大地一截两半。他们“拼命用自己的胸膛去冲撞这堵墙,伤口滴出的鲜血把这堵墙染得通红,但墙却依然静静地耸立着,巍然不动”。于是,人与墙的搏斗开始了,这个“我和另一个麻风病人”没有时间,既无今天,也无昨天和明天,只有黑沉沉的夜,这夜却“把黑洞洞的无底深渊、傲慢地巍然不动的墙以及一小撮颤颤栗栗的可怜人照得通亮”。有的人“把墙视作朋友,紧紧地贴到它身上,把它当作靠山,求它保护自己;可是这墙却一直是我们的仇敌。一直是”。在这里,发生了一系列恐怖的不幸,有哭泣、有鲜血、有愤怒、有诅咒、也有欢乐和爱情。然而,“我和另一个麻风病人”与墙的搏斗是无望的,这个“我”只能说:“我们人很多,我们的生活都不堪忍受。就让我们用尸体铺遍大地吧。”他们同其他在墙根下的人一起,每隔一定的时间就用前额撞一次墙,他们感到,自己虽然每隔一秒钟都在渐渐死去,但自己“是永生的,恰如上帝一样”①。

内容概要

刘小枫,1956年生,四川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5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重庆大学的教授。主要著作有《诗化哲学》(1986)、《拯救与逍遥》(1988)、《走向十字架上的真》(1994)、《这一代人的怕和爱》(1995)等。

书籍目录

重版记
增订版前言
前 言
从绝望哲学到圣经哲学
上帝就是上帝
人是祈祷的ⅹ
神圣的相遇
分担上帝的苦弱
信仰的重负与上帝之爱
不抱幻想,也不绝望
期待上帝的思
倾向与奥秘
十字架上的普世挑战
十字架上的荣耀之美
十字架上的未来是大地的希望
重版记

编辑推荐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站在个体信仰的立场上,对西方20世纪基督教的思想传统表达一种个体言说,20年前一问世,即被誉为国内第一部对西方大思想家解读的经典式基本读物,畅销学界,不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更重要的是开启了汉语基督教研究之现代研究。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全书以人物为纲,梳理20世纪最重要的基督教思想家,涉及俄国的舍斯托夫、瑞士的卡尔?巴特、德国的舍勒、布尔特曼、朋霍费尔、默茨、海德格尔、卡尔?拉纳、莫尔特曼、瑞士的汉斯?昆、巴尔塔萨、法国的西蒙娜?薇依、美国的尼布尔等,作者在字里行间渗透了自己的个体信仰和东方学人的立场,表达一种自己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生的“真”的直面思虑和独到理解,在解读式介绍的背后,始终坦露着“中国问题”思想的意识。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全书文笔优美流畅,作者择史上思想家的关键思想,重要著作,核心问题,次第从容道来,详略得当,深入浅出,知人论世,见微知义,极见作者的学术功力。

图书封面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在八八年出版《拯救与逍遥》之后,刘小枫似乎已经放弃了浪漫主义哲学,转向了救赎的神学。在当时一片惊诧声中,刘小枫从八九年在《读书》上,以默默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的神学论文。我想,这可能是普及读物《读书》杂志上少有的事情。在负笈巴塞尔大学期间,刘小枫连续写下了舍斯托夫、卡尔巴特、舍勒等人的神学散论。董秀玉作为香港三联书店的主编,一直希望刘小枫将文章集结成书。但此事一直拖到刘小枫读完学位,回到香港中文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工作,整理此书才提上议事日程。此书先由香港三联出版社以《走上十字架的真理》为名出版,国内则通过上海三联书店倪卫国先生的努力以《走上十字架的真》为名出版。虽然两本书名字稍微有所差别,但是书中的内容却是完全相同的。这部书可以说影响了七零后和八零后两代人,直到最近此书重新出版,已经没有此书甫一出版所产生的热情了。不是说,刘小枫在书中提出的议题不再有人关注了,而是学界本身就是趋新骛奇,此书虽然说已经出版了二十年了,但是正规的讨论并没有展开。人们到今天未必能明白刘小枫为何会撰写这样一部关于二十世纪神学的论文集。在阅读这部书过程中,我头脑里也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刘小枫究竟想通过梳理神学,告诉我们什么?在整部书的前言中,刘小枫引用巴特的话,神学是一切学科中最美的。那么,他仍然是在坚持审美的浪漫主义哲学吗?恰恰相反,他在整本书中不断提及神学对于哲学的拒绝,通过巴特之口,强调了神圣与世俗的差距。人们无法超越世俗,无法企及上帝。这种坚定的拒绝,难道不是对启蒙哲学无情的嘲讽?启蒙哲学不是许诺人们能够摆脱宗教梦寐,建立人间天国?但为什么二十世纪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人们不但无法获得应许神恩,反而陷入了率兽食人的地狱?刘小枫将二十世纪作为神学的定语,就是要告诉我们身处的现实,而不是告诉一个虚幻的梦想。哲人的启蒙和上帝的神恩,谁才是二十世纪悲剧的最后的救赎?这种对于理性主义的反思,我想是八十年代学人所不具备的思想高度。刘小枫擅长从小说入手,不断上升到神学的高度。这本书也不例外,他几乎都是从俄国小说的意象入手,描绘了一幅荒原的现实,人们在荒原中无助的哀嚎。理性、启蒙,与其许诺了人间天堂,不如说制造了人间地狱。人们在荒原中,不但无法进入许诺之地,反而被抛入了没有救赎的荒原。这就是刘小枫在对于二十世纪的描绘。究竟是什么阻挡了人与上帝?也许这才是刘小枫希望触及的主题所在。无论是俄国十月革命,还是德国的纳粹政治,都是以向世人许诺天堂为引诱,却将世人带入了地狱一般的世界。这种对于上帝的僭越,才是刘小枫批判的主题,人就是人,不能替上帝代言。这是巴特面对纳粹的回答。刘小枫当然可以将其运用到世间一切世俗政治的许诺,除了谎言就是谎言。世俗的谎言,往往要披着神圣的外衣。这时候,只有坚持上帝的真理,才能戳穿世俗的谎言。既然如此,为何海德格尔还要为纳粹代言?刘小枫并没有对此作出回答,但是他还是为这位纳粹校长做了辩护,只有回到澄明,人们才能认清楚谎言。那么,我不明白海德格尔为何不能戳穿纳粹的谎言,而是巴特才拒绝了纳粹的谎言呢?我们可以从巴特与海德格尔的对比,看到刘小枫从浪漫主义哲学到神学的转变。在《诗化哲学》和《拯救与逍遥》中隐藏的主人公其实就是海德格尔,他即使存在主义哲学大师,也是现代性的批判者。刘小枫最早选取存在主义作为现代性批判的基石,当他面对巴特之问的时候,他发现世俗的理性哲学,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奥斯维辛后还有诗吗?这并不意味着刘小枫放弃了存在主义哲学,而是转换门庭,选择舍勒作为自己新的起点。人的存在不仅是作为个体的存在,而且还是作为上帝的造物存在。如此,人的存在既拥有上帝赋予的灵性,又是大地的尘埃。人是需要选择,是未知的X。这种叙事,重新开启了存在主义与神学的沟通。也许,是刘小枫只有从存在主义才能进入神学。就像,我们必须经过刘小枫才能接触到神学。另外,能够打动我们的并非是思辨式的神学,而是对于圣徒的描述,刘小枫刻画了朋霍费尔和西蒙娜薇依,两个二十世纪的圣徒。前者面对祖国遭受到纳粹的威胁,毅然决然地回到德国,继续福音传播,甚至在监狱中依然不放弃对于上帝的希望。西蒙娜薇依则是法国著名的红色贞德,虽然身为犹太人,却转信天主教;尽管是巴黎高等师范的高材生,却被马克思主义吸引,为劳苦大众代言。他们不是传统意义的神学家,而是践行上帝言行的人。这种人远比空口的神学家值得尊敬。这样一部关于西方神学的论文集,与其说是一部系统的著作,不如说是刘小枫个人信仰的选择。我们从他的眼中看到了被启蒙哲人过滤的西方世界。对此,我想自己并不能说,刘小枫已经是一位神学家——虽然他已经获得巴塞尔的神学博士学位。很明显,他并不是因为信仰而选择神学,而是由于想搞明白西方思想,想要获得有别于启蒙哲学的视野。因此,在他学成之后,又开了新的征程——西方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探究。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刘小枫已经被他们定型为一位文化基督教徒。他是否真的进入到西方的思想脉络之中,我读完整本书,其实越加的不敢确定了。我既不懂神学,也不懂西方思想史,怎么敢判定刘小枫的神学水平呢?但是,这部《走向十字架的真》真的像他在书中所宣称的要用十字架的真理代替世俗的真理?我想,如果没有对于世俗世界的反思。刘小枫是不会关注浪漫主义哲学、神学和现代性社会理论的。与其说他的心在天上,不如说他仍旧在尘世里。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这是刘小枫博士的成名之书,他从文化学者转为基督公教背景的学者,有其独特的心灵追求道路。
    十字架,是基督信仰的核心,一般信徒只从神迹上相信,但对文化人,如果去相信这个钉十字架事件?如何从十字架的历史事件看到人类文化意义,这是很深刻的问题,这本书就给我们展示出来了。
    读了这本书,我对耶稣钉十字架的事件理解得更深刻了:中国的文化还未被钉上十字架,所以中国文化依旧是软弱文化,不堪一击,更谈不上走向世界,孔子学院再多也没用。
    美洲、非洲的民间舞蹈一经公教的圣化,就变成拉丁舞,中国的东西总是走不出国门。但愿更多这样的书出来,才能充实中国人的心,中国现在是文化沙漠了,传统的精华没有复兴,苏联被抛弃的马列依然在宪法上,印度已亡了的佛教却大行其道,美国没落的新教也方兴未艾。唉。
  •     给同学买的精装版很漂亮刘小枫依旧深沉
  •     曾经神学的刘小枫和现在政治哲学的刘小枫还是很不一样。。
  •     作为神学+哲学科普以及睡前催眠读物= =
  •     俄国味道
  •     对于文本的细读与探究~信仰究竟在心里是什么样的存在
  •     老师推荐的,还没看,不过作者思想很深刻。
  •     现代神学家的博物书架。
  •     断断续续两个月才啃完,十成入肚,只消化了五成,甚至苛刻一些五成都不到。在肚里一泡,却足以撑破我的肚皮。神学的美明晰,清澈开来。尤其可贵的是,先生将很多问题置于汉语言的语境下分析,难以想象这是二十年前就用热血写就的。在深圳大学,南方一隅,喟然向宇宙发出的礼花一朵。推荐。致敬。
  •     诚然如重版序言上所写,此书具有八十年代的热情。借助基督神学的思想资源,反复对“乌托邦”、“文革”、“国民性”、“绝望”等主题进行言说。尤其是在春夏之交的事件后,刘小枫在最后一章安排了“十字架上的希望”收拢整部文集,耐人寻味。
  •     写这些时才三十出头,了不得啊
  •     15年3月13-15日,需要重读
  •     神学家评论
  •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站在个体信仰的立场上,对西方20世纪基督教的思想传统表达一种个体言说,20年前一问世,即被誉为国内第一部对西方大思想家解读的经典式基本读物,畅销学界,不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更重要的是开启了汉语基督教研究之现代研究。
  •     严格来说,不算神学著作,不过又是相当牛逼的神学方面的导读著作
  •     终于遇到一个比较高的给分了。。。这本书真心不错 尤其是对我这种门外汉
  •     国内最能理解并深刻阐述西方神学精神的著作,至今无人超越
  •     不同于西方形而上学的神学,上帝并非全知全能的essence,而是将我们从破碎的存在中拯救出来的耶稣基督,或许这是面对上帝之死唯一的途径,即走向十字架的真。
  •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是中国现当代对西方文化研究最强者——刘小枫写的,很好很好!
  •     有点晦涩
  •     理解基督教的最好入门书,让人悟道生命的真谛,并打开了一个辽阔的世界。
  •     <墙>我和另外一个麻风病人在黑夜的大地上爬行,想找到大地和上天的分界线在哪里。十字架上的真与我的在。
  •     了解拥抱苦难的人和思想发展的历程。
  •     大学时读的,有感动
  •     第一次买这种宗教类的书,没想到宗教类的书也可以写的文笔如此优美。确实值得。
  •     对刘晓枫本人还只是看他人推介,应该不错,翻了一下,刘小枫的文笔在学术写作中可以说是很出色的。并没有论文那种枯燥感。我把他几乎所有著作都买了。
  •     确实被感动了
  •     刘小枫老师的书很不错!这本是我在打折时抢到的。
  •     与《诗化哲学》和《拯救与逍遥》相比,我更喜欢《走向十字架的的真》。特别是其中对薇依的分析那一部分,感人至深。
  •     一直都比较喜欢刘小枫的书,这本也不例外
  •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刘小枫 著)
  •     好想看刘小枫的新作品……不知还有谁会跟随他呢?在中国,仅仅一个跟随者,便有可能是福音的延续。可是,我的犹太教呢?我该怎么办!
  •     启发还是有一些的,但不能全然让我信服。而且刘小枫的语法实在诡异「这种可能性是可能的」这种语法的混乱书中实在是有不少。
  •     绝望即罪!十字架上的未来是大地的希望!~
  •     刘小枫的书快收集齐了~~
  •     有助于更好的文化的层面了解基督教。
  •     小枫先生的这本书,对于想要真正了解基督教思想某些内容的读者而言,不可不读,其思想之深广厚重令人惊叹
  •     正在收刘小枫的书,打算收齐。国内少有的当代哲学家、思想家。
  •     真?也有作秀吧?个人意见啊。
  •     刘国师能在九十年代就阅读了这么多二十世纪神学家的著作,并且对于问题的把握,目光的穿透,这份能力确实很强。这本书里面浓厚的唯基督论色彩,致使只关注了十字架事件作为普遍的召唤、启示而一直忽视圣经。整本书有几处引用谈及圣经?基督徒去分担上帝的苦弱是否也是一种高傲?基督教即使重生依旧是罪人,必须谨慎警醒,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认为就可以承担巨大的责任。二十世纪的神学,受海德格尔影响很大,都离不开他的影子。里面的解神话多受自然主义影响,既然都能解了,那么圣经不就不存在了?神性呢?
  •     刘小枫的深刻,使我不再想读周国平。
  •     我盼望多时的刘小枫的经典之作!
  •     刘著读来令人颇感芜杂,语言叙述并不细腻,仿若随手写来的读书札记,初读会产生厌倦之感。尤其是我们对许多人名概念的不理解和对宗教神学的隔膜与恐怖不由得让我们对其产生一种退避三舍敬而远之的感觉,因为这些东西离我们太远,离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其实,作者爬梳如许多宗教神学家的思想谱系,是在用别人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说句有点贬义性的话说,他是在拿宗教说事,说中国的事。他在说五四,他在说文革。说五四对科学的崇拜,对宗教的压抑,从而忘了对人们的心灵的人性的关怀。套用鲁迅引阿尔志跋绥夫话说,这些启蒙先驱们用科学武装了这个世界,可是有什么给我们(包括他们自己)的心灵呢?说文革的个人崇拜,说文革的造神运动,说失去了宗教的关爱,只剩下血淋淋的残酷。作者当然没有宣扬让大家去信仰基督教,其实就是想也不具现实性。严复1916年曾就宗教问题发表谈话:“世间一切宗教,无分垢净,其权威皆从信起,不由知入;设从知入,即无宗教。”其实是说宗教之所以为宗教,是由于期本身的神圣或神灵特质使然。此一特质有不可化约的神秘性与超越性。这种神秘性和超越性的信仰,不是人为移植的。从五四到当下,很多中国人感觉没有宗教代表着中国的不足与落后,所以把儒学当成宗教来穿凿附会,这大可不必的,我们不在乎“宗教”这个招牌,有其名无其实也没有什么意思。中国文化几千年历史自有解决人类形而上关怀的方法,对此我不悲观,我认为,毒草百步之内必有解药。
      
      很多人对刘小枫报以批评责备,不理解,人为他走上了邪路。其实在我看来,刘小枫的著作不过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中国问题的方式,而这种思考方式无疑是宝贵的。
      
  •     对所有近代神学的思想的一次全面的梳理和言说。建议基督徒阅读。
  •     电子版第一篇 舍斯托夫
  •     精装版,看起来不错,刘小枫的书,总能让你有新的思考。
  •     刘小枫书很好读。
  •     作为刘小枫先生年轻时代作品,确实感觉和晚近的作品在风格以及思想上有很大的不同。喜欢那个年代的刘小枫先生。另,这个版本装帧以及印刷各方面都很不错,值得收藏
  •     大学某位老师极其推崇刘小枫,称其为“共和国神学第一人”,天天安利我们读刘博士,不读还不行。问题是,本书大部分篇章都是抄书、译介、曲解,刘博士自己偶尔插几句嘴,没一句人话。难怪,这本书和黑格尔《小逻辑》,当年被中文系众弟子评为“催眠神器”。
  •     耐心的读完了
  •     就内容而言,甚好。然而其中刘一直在黑汉语界思想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我看来,黑的一点都不入流,而且毫无说服力。
  •     刘大师这本书为今后的扯淡埋下了伏笔
  •     这部书的书稿,从八十年代末在读书上陆续发表,到结集出版,差不多已经快有二十个年头了。而刘小枫集在上个十年也陆续出版,但这部《十字架的真理》却迟迟没有消息。
    今年,有幸与刘先生交流,问及此书的出版,答曰快了。看到此书,方知此话不虚。
  •     十字架上演绎了人性中的美!
  •     掩卷想起的却是另一句话:“人,惟其脆弱,才有力量,才有美,才有卓越和高贵。” 凝视脆弱,却终于强势。
  •     我的2012第一天是读这本书开始的啊……
  •     心已经不年轻了,早几年看大概会更high一点。前几篇比较好看,后面的纯粹是因为强迫症才看完的。。。
  •     介绍部分西方神学家详细而独到。但可能是我对一些巨大的命题已经有些厌倦,又觉得与日常生活相隔太远,读来不免觉得空泛枯燥……
  •     牛逼的神奇!全然不懂还欲罢不能!
  •     刘小枫宗教哲学研究经典著作
  •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精装本,刘小枫作品,非常好!
  •     如果说朱良志是我心中偶像 刘老师就是我梦中情人了
  •     刘小枫的经典啊!年轻时候就能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了。
  •     很多人对刘小枫报以批评责备,不理解,人为他走上了邪路。其实在我看来,刘小枫的著作不过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中国问题的方式,而这种思考方式无疑是宝贵的。
  •     之所以买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他说这可以让你更了解圣经和基督教,解决你的一些疑惑。但是买来之后看了十来页,发现看不下去,主要的感觉自己的水平还没达到,对其中的话语理解起来很费力,所以想先放下,迟一点再看。就纸质包装来看,这本书非常不错,而且我是在优惠期买的,价钱便宜好多,觉得非常值得,好书不着急一下子理解很看完,需要慢慢消化。
  •     走上十字架的真与你分享
  •     还没拆封,刘小枫的书适合夜晚看。
  •     了解西方基督教的思想,反思一下自我
  •     看完就忘,神学家所处理的课题有些非常相似,想要理清相互间的关系并不太容易。何况神学思想在国内并不受待见,许多著作文献现在都还没得看。
  •     刘小枫的书是老师课堂上提到的 对于丰富自己各方面的只是 他的书读来还是不错的选择
  •     如果说《拯救与逍遥》是198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杰作,那么本书就是这部杰作的续篇。《拯救与逍遥》以才华横溢的激扬笔调展示了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在精神世界中的落差,从而彻底击碎了将西方文明视为物质文明的肤浅但几位流行之论。本书试图正面发掘西方精神文明的资源。但从写作风格上看,与《拯救与逍遥》有很大的落差,缺少了思想上的自信。基本上,本书是从很多西文论著汲取一些养分,但貌似尚未彻底消化。后来作者负笈西方(瑞士),专修神学,理应进一步消化本书所论。但回返东土后,作者貌似丧失了进一步探究十字架之真的动力,转而生发出强烈的国家主义式国师情怀。这倒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     一直珍藏的一本書。
  •     大一看了三页扔下,经历了这么多后的研一重拾,老王说的正义、普世、审美等问题立刻浮现出来,时时想起的还有那几年一下不停的雨。
  •     很好的了解基督教
  •     刘小枫的书其实真的很不错 可以看一看哦
  •     对于神学的青睐,刘小枫旁征左佐引绕语太多,应该删繁就简,终极问题还是感觉没有深入人心,且做此罢论
  •     本书所讨论和关注的,大都结合了人们面临着的生存论上的问题,并呈现为作者感受到的问题与神学问题之相遇,进而力图与本纪上帝存在的活见证。神学家们共同来思考这些问题。
  •     十年前读的时候,爱不释手,振聋发聩;十年之后,读了一半,放下了
  •     启蒙主义的刘小枫,和施特劳斯主义时期全然不同,必须注意把握其前后期的巨大区别。我只能说智者与时俱进,脑子停在八十年代那就是身首异处。(读此书有一个相当长的阅读周期,大约在2014.5.起,2014.9.止。)
  •     买了很多都是有关刘小枫的书,希望增加翻译外国有关基督教神学著作的图书!
  •     很好的书,正在读。对很多神学家的历程的阐述,让我越来越走近基督教
  •     印刷质量不错,黑色的封面显得很有厚重感,捧在手里感觉非常舒服。此书系刘小枫先生早期作品,久慕其名而疏于拜读,今日终得一观,受益匪浅。同时购入的还有刘氏其它一些作品,一本本读来当可理清其思想发展脉络。
  •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
  •     有些语句,振聋发聩。
  •     介绍基督教内容的书,里面的内容非常不错,我很喜欢,支持刘小枫教授。
  •     无神论者拒斥上帝,与其说是出于一种“理智“的分析决断,不如说更多地仍是一种情怀气质和自我感情的自然结果,意味着在精神感情上某种质素的匮乏。
  •     旅行途中新版重读一遍过。
  •     大学时期看更合适
  •     对作者近年来的言论不敢苟同,但这本书一直是我的最爱。买个精装本纪念一下
  •     这本书无论从立场、批判的隐含对象还是叙事上都承继了《拯救与逍遥》,其根基还是在于价值现象学,即历史传统只能作为一种价值文本与现代人的精神意向进行对话。因此,一种寻找终极救赎之路便展开了对其他价值观念的杀戮。原因在于,如果一种价值观念无法为存在的虚无提供终极意义,那么它所包含的种种观念就是值得质疑的。
  •     喜欢刘小枫老师的书~
  •     舍斯托夫
  •     十字架上的真在此世界的牺牲,不是让人逃避现世或逆来顺受。上帝之子惨死在十字架上,作为神圣的审判和爱的终极肯定,不仅要促使个体深切理解社会的悲哀和世界的痛苦,也是在促使个体参与反抗社会的不义和邪恶的斗争。从政治的角度将,基督信仰不是要人从涕泪之谷超升到想像中的天国福乐中去,而是参与上帝解救此世的事业。
  •     刘小枫虽然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太懂(虽然他文章不少涉及传统文化,但并未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对他对于西方宗教思想的思考和介绍还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
  •     抱歉我没有神学基础,也许会多误会。我错了我应该感谢这本书,但,仍留诸多疑问。
  •     象刘先生这样的学人,中国实在不多,思想的深广度、学养和文字功底都堪称深厚虽然看的很辛苦,但到底看下来了。
  •     刘小枫的书降价了,很好,很有价值,哲理性很强的啊
  •     文筆尚顯矯揉,評論失於空疏。更奈何,校對不力,錯誤連篇!
  •     很难懂。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差不多难懂,不过后者还有诗意,前者实在除了难懂之外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     对于西方各基督教思想(不是教派理论)的归纳,并对照了当今中国语境,是很好的书。但这本书不太适合对于初领基督教义的朋友,因为真的会非难以理解。。
  •     刘小枫老师的书都买了,精装版的出来后忍不住又买了收藏。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