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与求法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学佛与求法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7532626533
作者:星云大师
页数:217页

章节摘录

  【皈依三宝的意义】  一、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是指归投三宝,依靠佛、法、僧三宝。借着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止息无边的生死苦轮,以及能远离一切怖畏,而得呵护,解脱一切忧悲苦恼。  世间的人,依靠金银财“宝”,就能获得物质生活;若能依靠佛法僧三“宝”,就能得到精神升华的安稳。  《成佛之道》一书说:“众生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在一生又一世的时间推移过程中,流转升沉于苦海中,亟须依靠三宝的舟航,才能到达彼岸。但众生愚痴,不知皈依,有的知道求皈依,却误信邪师外道,甚或迷恋世间的财宝、权位、眷属、生命……殊不知财产为五家所共有,逢到大水、大火,遇到盗贼、恶王,或生了不肖儿女,财富随即就转眼成空,而崇高的权位也将落空。如《顶生王经》记载:顶生转轮王统一四大洲,上升忉利天,与帝释天共同治理天宫,终不免坠落人间,忧愁而死。亲爱的眷属,一旦无常来时,也要分离;再者,有生必有死,故生命不足恃,而国家、社会,也总在治乱之中,流转不已。因此,这一切均不是究竟的皈依处,故有‘皈依处处求,三宝最吉祥’之谓。”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载道:“众人怖所逼,多皈依诸山、园苑及丛林、孤树制多等。此皈依非胜,此皈依非尊,不因此皈依,能解脱众苦。诸有皈依佛,及皈依法僧,于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趣安隐涅槃。此皈依最胜,此皈依最尊,必因此皈依,能解脱众苦。”  此之皈依,即由深切之信心,深信佛、法、僧三宝确为真正的皈依处,能因之而得种种功德;既知三宝有此等功德,乃立愿做一名佛弟子,信受奉行,恳求三宝的威德加持摄受,将一己的身心归属于三宝,从此不再信奉天魔外道。  《大乘义章》卷十说:“归投依伏,故日归依(皈依)。归投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怯依勇。”  一般而言,皈依是信仰。希愿领受外在的助力,从他力而得到救助,这是他力的宗教。佛教皈依固然有此意义,而除此之外,更有不共外教的地方,因为皈依的最深意义、最终目的,乃是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即如佛陀在涅槃会上教诫弟子的“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的皈依真义。这明示了弟子应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学,依自己的佛性,自己能成佛故。因此自己身心之当体,即为正法涅槃。能够有这样的认识,这才是皈依的真正意义。  二、三宝的意义  三宝者,佛、法、僧也。  佛、法、僧为什么要叫三宝?世间财宝解决吾人生活问题;出世财宝,即佛法僧能成长吾人的法身慧命。  佛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故称为佛。此处指佛教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或泛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其实究竟说佛就是指的我们自己,人人都有佛性,皈依佛就是皈依我们的佛性真心;就像是点亮心里的灯,好像建设了一座发电厂。  法者,轨持义。所谓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四法宝,能成无上正等正觉之轨道,如三藏义理,故名为法。此处指根本佛法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三法印,或泛指大小乘十二部经等。所谓法就是真理,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法性,也就是不死的法身慧命。皈依法就好像是在我们的生命里的法海汪洋;好像为自己建设了一座自来水公司,洗净自己的罪业,消除自己的无谓烦恼,所以法水长流。  僧者,和合义。有事和、理和二义。  事和:见和同解(思想的统一)  戒和同修(法制的平等)  利和同均(经济的均衡)  意和同悦(心意的和谐)  口和无诤(语言的喜悦)  身和同住(居住的安乐)  理和:能证无为择灭之理。  由此事理二和,上弘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人,故名为僧。此处指当初跟随佛陀出家修道的五比丘和一千二百五十五位大比丘阿罗汉,或泛指现前僧众,以及大菩萨僧众。僧者乃福田之意,就好像是拥有了大地,拥有了田地;开发了心田里的土地之后,就可以种植建设,就使对自己的功德深深不移了。  《成实论》卷一说:“佛者,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自相差别,离一切不善,集一切善,常求利益一切众生,故名为佛;法者,佛陀教化所说真理,是名为法;僧者,出家奉行此佛法真理者,名之为僧。”  简单地说,三宝就是三种可以帮助我们得度的宝筏:一、佛是导师;二、法是方法;三、僧是指导者。  《宝性论》卷二也举出六义,说明三宝的意义:  1.希有义:佛法僧三宝,累经百千万劫,一如世间难得的珍宝;众生福薄,不能值遇,犹如世间的珍宝,不是贫穷人家所能拥有。  2.离垢义:佛法僧三宝,诸漏净尽,无有垢染;就像世间的珍宝,内外莹澈,体无瑕秽。  3.势力义:佛法僧三宝,具六神通,拔济众生,出离苦趣;就像世间的珍宝,除贪去毒,有大势力。  4.庄严义:佛法僧三宝,能以正法严饰修行人,令得身心清净;就像世间的珍宝,严饰身首,令人姝好。  5.最胜义:佛法僧三宝,是世间上最殊胜的;就像世间的珍宝,是所有宝物当中最殊胜的。  6.不改义:佛法僧三宝,不为世间法所变易;就像世间的真金,烧打磨炼,不能变易。  由于上述的六义,可以知道“佛如医王”,佛能以法救济众生;“法如良药”,法的功用能疗病苦;“僧如看护”,僧能代佛宣化,僧的慈悲,能弘护佛法。  因是之故,三宝如苦海的舟航、暗室的明灯、病者的良药。三宝,有度人济世之功,有觉地牖民之用,因而称之为宝。  三、三宝的种类  三宝的种类,古来有很多分法,不外从事相上和理体上说。可分为:三种三宝、四种三宝、六种三宝。  (一)三种三宝  1.别相三宝:又称阶梯三宝、别体三宝。佛陀最初于菩提树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说《华严经》时,特现为卢舍那佛身,是为佛宝;佛于五时所说之大、小乘等经律,是为法宝;最初随佛出家,秉佛之教法,修因得果的声闻、缘觉、菩萨等,是为僧宝。此佛法僧三宝又名为最初三宝。  2.住持三宝:指流传、维持佛教于后世之三宝,即一庄严的佛像,皆称为佛宝;一切佛说的经典佛书,称为法宝;出家比丘、比丘尼等称为僧,是为僧宝。此佛法僧又名为常住三宝。  3.一体三宝:又称同相三宝、同体三宝。就其意义与本质而言,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但体性为一。例如,佛从觉者之立场而言,为性体灵觉,照了诸法,非空非有,故称佛宝;但佛德足以轨范一切,亦即法性寂灭,而恒沙性德,皆可轨持,故亦称法宝;又如佛为完全无诤之和合状态,僧团之特质为和合无诤,故亦称为僧宝。如此,则一宝实具足三宝,故又名理体三宝。  (二)四种三宝  1.一体三宝:是说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  2.缘理三宝:又作同相三宝、理体三宝,即以一切智五分法身为佛宝,以灭谛涅槃为法宝,以学、无学等诸贤圣为僧宝。  3.化相三宝:释迦如来为佛宝,如来所说之灭谛为法宝,先智苦尽之圣者为僧宝。另,《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以释迦如来为佛宝,四谛为法宝,懦陈如等五比丘为僧宝。  4.住持三宝:一切佛像为佛宝,一切经卷为法宝,一切出家比丘(尼)为僧宝。此三宝能流传、维持佛法于后世也。  (三)六种三宝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记载:  1.同体三宝:即三宝同以净法界真如法身为其体。  2.别体三宝:佛以三身佛为自性。五蕴之假者及法身义随其所应,皆名佛宝;法以三乘无漏所摄之教法、理法、行法、果法等为自性;僧以三乘之圣众,具足理事之和者为僧宝。  5.一乘三宝:谓一乘所有之三宝,即不定种性之方便所修。以究竟之法身为佛宝,一乘之法为法宝,一乘之菩萨众为僧宝。  4.三乘三宝:谓通于以三乘之三宝为所皈之体。即为三乘者所现佛之三身为佛宝,三乘之法为法宝,三乘之圣众为僧宝。  5.真实三宝:谓依三乘真实之教旨,而论同体、别体、一乘、三乘等所有三宝之实义。即以三身为佛宝,一切无漏之教、理、行、果为三乘之法宝,一切住向、住果、住道等三乘之圣众为僧宝。  6.住持三宝:以舍利及佛像等为佛宝,以示住世不绝;以贝叶文字为法宝,即今之大藏经、一切经等,以示住世不灭;以剃发染衣僧为僧宝,以示佛法之不断。  三宝的名称、种类虽多,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三:  1.最初三宝:又称“根本三宝”、“最初三宝”。皈依佛,以释迦牟尼佛为老师;皈依法,以佛陀所说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真理为老师;皈依僧,以最初随佛陀出家的五比丘为老师。  2.住持三宝:礼一切诸佛佛像为佛宝,一切诸法经典为法宝,一切出家僧众为僧宝。  3.自性三宝:皈依佛,人人皆有如来佛性;皈依法,人人皆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皈依僧,人人皆有般若清净的身心。  ……

前言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问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合。在缺憾的世间里,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佛陀降诞人间,示教利喜,为人间开启了光明与希望;佛陀依五乘佛法,建立了“五戒十善”、“中道缘起”、“因缘果报”、“四无量心”、“六度四摄”等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创办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提出“传统与现代融和”、“僧众与信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佛教与艺文合一”等弘法方向。多年来,以“佛法为体、世学为用”作为宗旨,人间佛教渐渐蔚然有成,欣见大家高举人间佛教的旗帜,纷纷走出山林,投入社会公益,实践佛教慈悲利他的本怀。  2004年,我在香港和台北作例行的年度“佛学讲座”,三天的讲题分别为“佛教的生命学”、“佛教的生死学”、“佛教的生活学”。我言:生命为“体”,作为本体的生命,是不增不减、永恒存在、绝对、无限、真常的;生死为“相”,每个生命所显露的现象,是有生有灭、变化无常、相对、有限、非常的;生活是“用”,生命从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举止、身心活动等等,无一不是生命的作用。因此,体、相、用,三者密不可分。我们既来到世间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三者是一体的,其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整个人间佛教可以说就是“生命学”、“生死学”、“生活学”。  今后,我预定在世界各地讲演《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所谓戒定慧,有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是学佛的次第;在人间生活,更需要断除烦恼才能获得究竟的妙智,才能自在悠游于人间!  1949年,我从中国大陆来到台湾之后,为了适应广大民众的需求,毅然采取面对面的讲说弘法。从宜兰乡村的弘法,到城市各处的聚会;从监狱的开示,到工厂的布教。1975年,在台北艺术馆举行佛学讲座。接下来,我弘法的脚步,由北至南,由西至东,从学校到军营,从国内到国外。近二十年来,随着弘法的国际化,我更是终年在世界各地云水行脚,奔波结缘。  讲演的对象,有一般男女老少的信众,也有大专青年、企业界精英、教师、警察等特定对象。讲说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经典方面有《六祖坛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等,也讲说佛教的义理、特质与现代生活的种种关系,以及佛教对社会、政治、伦理、经济、心理、民俗、命运、神通、知见、因缘、轮回、死亡、涅巢等各种问题的看法。  三十年前,佛光山的弟子们将我历年来讲演的内容,陆续结集成书,并定名为《星云大师讲演集》,共有四册,二十多年来不知再版了多少次!许多读者将此套书视为认识佛教、研究佛学必读之书,也有不少出家、在家弟子,以此讲演集作为讲经说法的教材。  这套讲演集已缺书好一段时间,不时有人询问、催促再版。我重新翻阅,觉得此套讲演集讲说时隔已近三十年,虽然佛法真理不变,人心善美依然,但是环境变迁有之,人事递嬗有之。因此,决定将此书全新改版,不以演讲方式呈现,去除与现今社会略微差异之处,重新校正、修订、增删,并依内容性质,分类为《佛教与人生》、《佛法与义理》、《佛教与社会》、《禅学与净土》、《生死与解脱》、《宗教与体验》、《学佛与求法》、《人间与实践》八册,总字数一百余万字,因内容多与人生有关,故取名为《人间佛教书系》。为保存、珍重历史,同时又为方便后人参考、查询,仍将讲演的时间、地点记于每篇文章之后。  我之所以将此套书名为《人问佛教书系》,是因佛陀出生在人间,修道、成佛、说法度众都在人间;佛教本来就是佛陀所说,本来就是“人间佛教”!因此,我依循佛陀的教诲,无论所写、所言、所行,心中不时系念众生的福祉。我出家已超过一甲子,毕生竭力于人间佛教的弘扬与实践,主要是希望全世界各族群能相互尊重,人我能相互包容,社会彼此和谐进步。

内容概要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47年焦山佛学院毕业;1949年赴台,担任《人生杂志》主编、“台湾佛教讲习会”教务主任;1953年任宜兰念佛会导师;1957年于台北创办佛教文化服务处;1962年建设寿山寺,创办寿山佛学院;1967年开创佛光山

书籍目录

总序:人间佛教正法久住星云大师略传皈依三宝的意义求法的态度学法四依止如何进入佛法从何处下手学法为什么我们求法应有的认识一个观念,四个方法孰先孰后学佛前后佛陀的教育法丛林的教育法特殊的教育法十数佛法佛法之外

作者简介

《学佛与求法》作为人间佛教系列之一,主要介绍了皈依三宝的具体过程与相关礼仪,以及皈依前后所应具有的态度与体验。全书言简义赅,包罗了佛教在义理法学以及修持实践各内容。法师观机追教,或从数字着手概举佛理,或古诗禅偈述说禅机。该书可谓是全系列中适于普通读者启蒙,初尝佛法滋味的一本读物。

图书封面


 学佛与求法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好书,好评会来的
  •     生活在当下,工作的忙碌、生活的紧张,都使人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休息时看看佛教的书籍可以净化心灵。
  •     看过的最好的佛学入门书籍,字字珠玑~
  •     陕西南路站的地铁,季风书店。冷姐当时买的是《生死与解脱》
  •     权做导论读好了。
  •     言简义赅,适于普通读者启蒙,初尝佛法滋味的一本读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