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鬼谷子章节试读

出版社:蓝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0-1
ISBN:9787801588142
作者:佚名
页数:282页

《鬼谷子》的笔记-反应第二 - 反应第二

多用反诘去试探对方如果对方不接话茬 以象动之,以报其心反引法 想要听到对方说话,自己反而用沉默逗引,想让对方开口讲,自己沉默,想从对方哪里得到什么自己先给予什么。。了解别人是从了解自己开始的与人交谈自己首先掌握分寸,察言观色又不显山露水,迅速捕捉到对方的内心起伏。

《鬼谷子》的笔记-揣情的一些个人简介 - 揣情的一些个人简介

开篇说说,我写这个浅析,其实就是自己读鬼谷子的笔记,而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力求用比较有趣的口吻叙述出来,本人只是这方面的爱好者,爱写东西,疏漏请勿喷
我本人比较爱好古文,尤其是诸子百家,诗词也很喜爱,我在这里拿出来这个笔记,一方面是出于自己总结,一方面是感觉虽然我还很浅薄,但东西毕竟经过自己思考和逻辑分析,也希望和大家分享交流,但是我内容有些比较简单的词句不会太细致,主要针对有争议的地方谈谈自己的想法,所以如果大家想看,需要一定古文基础,最好是对鬼谷子有些了解,以上是怕耽误大家时间让大家看到无用于自己的文章所言
原文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
揆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智慧,孰多孰少?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交,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辨?能知此者,是谓量权。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者,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出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者而知其隐者,此所以谓测深探情。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
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可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生,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故观*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生事者,几之势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也。
译与解析
原文: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析:揣者,测而探也,量也
开篇言揣的两种形式,一曰量权,一曰揣情,量权在下文主要就考察综合国力而言,而揣情就测探对方内心“隐情”而言,我认为这个隐情在这里应当解做隐秘的目的
而因为鬼谷子偏重于谈游说之道,本篇揣情为主要谈的内容,量权为次要内容,同时量权的文意理解上一般没有什么问题
同时要注意,量权通常就显现出来的事物而言,而揣情就隐秘的事物而言,所以揣情的难度大了许多。那么通常来讲,量权所要注意的就只有要有这个意识,此外要知道分析时怎么分类,力求做到不重叠不遗漏,流行一点就是MECE分析法
原文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
揆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智慧,孰多孰少?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交,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辨?能知此者,是谓量权。
析:这个地方详细讲量权的方式,上面已经谈过,不在细谈,一句话,MECE分析法,不重不遗
以上部分,鬼谷子老生常谈的内容居多,并不惊艳,但是以下这部分就惊艳了,它涉及到了我们现代的心理学,并且可能会让人收益的比较多,由于以下部分,理解会有比较多出入,所以在此加上个人的译,
原文: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者,不能隐其情。
译:这句话,我们只用看到前半句即“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就可以理解全部了,因为古人好类比,但是类比下来往往说的一个意思,即使这样,前半句我初读还是有不少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知道这句话是在解释揣情。“极”就是扩大加大,是一个诱导的过程,而对方有“欲”,则不能隐瞒他的目的,直译为,揣情呢要在对方很高兴的时候,去扩大他的欲望,他有欲望,则不能隐瞒自己的目的
析:但看译下来,我们发现,文意似乎大体明白,但是逻辑上还是一塌糊涂的乱啊
对方高兴了,我们为什么要去游说他?为什么要诱导扩大他的欲?为什么他有了欲则不能隐瞒自己的目的?一连串问题砸来
我们一个个问题来看
首先要解开这些问题我们要注意这个中间量:欲,代表什么很关键,我看过一些书,直接刺激欲望,而没有做过多解释,这对于这里的关键词的疏忽显得不负责任,中华书局曹胜高编的就是如此,我认为不太好。译作“对喜爱的东西的欲望”我认为也比较片面,不太准确,这种译法把欲局限在喜欢的东西里面,把欲的种类单一化了
这个欲,还是抽象一点,表达做“与情绪有关的情欲”比较好,在这里我有所体会,所谓欲,其实与情绪是一体两面的,有欲才能有情绪,反之有情绪就一定有欲,佛家把欲理解为一种执念,认为放下执念,就能放下七情六欲,可见二者是分不开的,所以这里的两个“欲”,把它更可以解做情绪偏欲望方面的代名词,我觉得这样理解虽然抽象一点,但是准确度会高一些。
那么情感的流露表达,必然会流露出其背后的欲来,因此就不难由情感推知对方的欲,
可是后面又说:对方有欲,则不能隐瞒他的目的打算,却是为何?试想:何为目的?就是对方想做的事情,那么他的欲我们都知道了,其想做什么,我们还不能推知吗。不仅仅可以推知,更可以根据他欲的特点,进行预测某一件事情放在他面前,他会有何种选择,有怎么样的目的打算。至于为什么一开始对方有喜,表现出来了欲,我们为什么还不能推知他的目的呢?盖因其欲表现的不够多,需要我们诱导出更多欲或情绪。
至此文意疏通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了,再将这个过程串起来我们需要在对方"甚喜"之时前往揣其情,这个过程中,我们先要感知到他的某种情绪,或者刺激起来他的某种情绪(必以其甚喜之时),了解他这种情绪上面的所表达的欲望,那么不仅仅如此,我们还要极其欲(往而极其欲也),那么到底怎么极其欲也,作者并没有说,由我们上面说的这里的欲解做情绪的代名词我们可以了解到,欲啊,不过就是情绪的表现,那么我们应该极其情绪,让他把某种情绪表达到极致。越多的情绪那么会表达出更多的欲,我们知道对方有何种欲(其有欲也),他自然不能隐瞒他的目的实情(不能隐其情)
下面这句话,不要看只有一句,但是这句话真的很厉害,原因在于这句话完全升华了上面一段话
原文:情欲必出其变
译:对方的欲望(这里更强调欲望)一定会暴露于他的(情绪)变化中(言下之意可以由欲推知的对方的某些目的也会暴露于他的变化中)
析:这句话,我开始比较头疼
首先是在想这句话到底译做'对方的欲望一定会暴露于他的变化中''还是译做'对方的欲网一定会暴露他的变化'’‘,由于这两种译法我都看不出什么逻辑性可言,所以我一时不敢下定论
古文啊,经典啊,难解,第一难就难在他的文意上,第二难在他句子的内在逻辑上,第三难在他句子间的逻辑上,要兼顾这几个方面,还是挺困难的
其次,我苦苦思考,这个变,这个词到底指什么之变
后来我看了一些书,思考了一下找到了一种比较合适的逻辑,并且顺着这种逻辑做了一些思考
试问,上文的“极其欲”,即诱导他的情绪到极点,这是不是一种变化呢,当然是的。在我们诱导对方的情绪后,他的情欲变化了,这个变化表现在加强了这种情绪,使欲表现的更加充分彻底更多
那么上一段只要求我们加强一种情绪以让对方暴露足够多的欲望,从而了解他的目的
那么这一段告诉我们,凡是对方变化了他的情绪,他都有更多更彻底的欲望流露,那么就有更彻底的目的流露,也就难以隐其情
所以我们知道不仅仅加强对方的喜(惧)是可以让对方欲暴露更多的途径,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对方的情绪由平静到喜或悲,由喜到悲来探求了解他的更多欲望
这也就提示我们“必以其甚喜之时”,不仅仅是一种条件,更是一种可以创造,也应该主动创造的条件
总之,这里将上一段的诱导加强对方情绪观察欲望的方法扩大为凡是对方情绪变化都可以观察到更多他的欲望
写了不少,快要断电了,这两天有时间再写揣情的另外两种方式,以及剩下的揣篇的内容

《鬼谷子》的笔记-第1页

鬼谷子


 鬼谷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