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
ISBN:9787563359851
作者:余英时
页数:362页

章节摘录

  本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至第五章原为《朱熹的历史世界》上篇的《绪说》,虽置于全书之端,其实写成则在上、下两篇之后,因此自成一独立单元。由于这篇《绪说》集中讨论了宋代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及其与政治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少数读过原稿的朋友觉得我不妨把《绪说》抽出来,印成单行本。考虑到《朱熹的历史世界》篇幅太长,一般读者很难有时间和耐心通读这部千余页的专著,我也认为让《绪说》与原书分家,自谋生路,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办法。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最后一章,题作《明代理学与政治文化发微》。这一部分的起源如下:在决定单独刊行《绪说》之后,我立即发现它毕竟是另一本书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意未周未尽。如果借用旧日“起、承、转、合”的文章结构为喻,《绪说》可以说是有“起”有“承”,但未“转”未“合”。原因很简单,“转”与“合”原在《朱熹的历史世界》的上篇与下篇之中。怎样为单行本提供“转”与“合”,曾使我犹豫不定了一两天,因为这有种种可能。最省力的方式是撮述原书上、下篇的要旨。但下面两个理由使我放弃了这个初念。第一,《绪说》脱离了母体之后,它的重点已变,仅仅为原书作一简单的提要,不足以达成“转”与“合”的任务;第二,原书上、下两篇千头万绪,十分复杂,只有通过无数细节的层层分析,才能集腋成裘。西方谚语说:“上帝或魔鬼在细节之中”(God or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这尤其是史学作品的特色。任何企图用“一言以蔽之”的方式化繁为简,都必然陷于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窘境。因此我最后决定重新拓荒,进一步研究明代理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从反面证成《绪言》的论旨。在《朱熹的历史世界》撰写过程中,明代的对照不但已时时往来胸中而且也偶然流露于笔端。以往涉及明、清的研究,如《近世中国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等,我也接触了理学与政治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我刚好可以趁这个机会,把一些片断的观察系统地组织起来,化零为整。最后一章的研究与陈述方式大致与前五章相同,即根据原始史料建构一个整体的历史景观。不过为了防止一发不可收拾,这次我尽量控制自己,把拓荒的范围限制在少数论题上。这一章虽然还是超过了预定的篇幅甚多,幸而并未泛滥成灾。“宋明理学”一向被视为一个历史连续体,但是我现在的看法稍有不同,这个连续性几乎只能用“不绝如缕”四字来形容;二者之间的断层似乎也不能不特加注意。明代政治生态与政治文化和宋代的巨大反差,在其间发挥了重大的——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最后一章的添入,本书定名为《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但我所用的“宋明理学”并非完全沿袭旧义,其中有连续,也有断裂,特先说明,以免误会。  现在我想借用这篇序的空间,对本书第一部分的性质作一提纲挈领的说明,以为读者之一助。现代讨论理学的专著已多至不可胜数,主要都是从哲学的观点阐释它的含义。哲学既不是我的专业,我自然没有理由,更没有资格,在众说纷纭之外,再增一解。本书则是一篇史学研究的初步报告,主旨在通过宋代的历史脉络和具体情境,重建理学从开始到完成的实际过程。这一历史的探索必然要涉及理学以外的大量文献,因而构成了本书研究的基础工作。第三章论宋初古文运动和王安石“新学”、第四章追溯佛教的人世转向,都是从原始史料中一点一滴爬梳出来的。但中心的线索则由理学著述所提供,其中尤以《二程遗书》和朱熹的《文集》、《语类》最为重要。我并没有在系统地掌握一切基本资料之前,先有一套“大胆的假设”,然后强古人以就我。读者只要细看本书,我的作业程序是相当清楚的。P

内容概要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律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现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兼论他的学术精神与晚年心境》、《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现代儒学论》等。

书籍目录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自序
明代理学与政治文化发微
朱熹哲学体系中的道德与知识
金春峰《朱熹哲学思想》序
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序
孝宗与理学家
皇权与皇极
“抽离”、“回转”与“内圣外王”——答刘述先先生
试说儒家的整体规划——刘述先先生《回应》读后
我摧毁了朱熹的价值世界吗?——答杨儒宾先生
从政治生态看朱熹学与王阳明学之间的异同

编辑推荐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全书对宋明理学的文献(二程、张载、朱熹等)作了政治的解读,开显出迥异于传统学界建构的宋明政治文化。奠基于深厚的学养与历史意识,作者广泛掌握史料,细密交织解读文献史料,更深入分析古代士人内心隐微的层次,让全书不只有大论断,也有细部的辩证,势必撞击学界既往的陈说,为宋明理学研究开辟了新局面。

作者简介

本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集中讨论宋代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及其政治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第二部分研究明代理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全书根据原始史料建构一个整体的历史景观。籍由通过宋代的历史脉络和具体情境,重建理学从开始到完成的实际过程。作者从历史观点强调理学(或道学)的起源和发展首先必须置於宋代特有的政治文化的大纲维中,然后才能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全书对宋明理学的文献(二程、张载、朱熹等)作了政治的解读,开显出迥异于传统学界建构的宋明政治文化。奠基于深厚的学养与历史意识,作者广泛掌握史料,细密交织解读文献史料,更深入分析古代士人内心隐微的层次,让全书不只有大论断,也有细部的辩证,势必撞击学界既往的陈说,为宋明理学研究开辟了新局面。

图书封面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其中几篇。由于政治的不同导致宋明理学发生的变化,从得君行道到觉民行道,以及从儒家的大规划上看,内圣外王一以贯之。“上帝或恶魔在细节中”。
  •     余英时的东西思路都很清晰啊。。。读来一点都不费力
  •     最大的感受是明代理学“觉民行道”代替宋代理学“致君行道”的复杂转变过程,余先生对于这一宋、明理学演变的研究,从最初只是想恢复历史的客观面貌,到最后得到的论断则有“通古今之变”的意外收获。
  •     没有社会的变革,再好的理论也只能是帝国积重难返的陪葬品
  •     余英时脑残粉
  •     《朱熹的历史世界》选段占据了本书的大部分页面= =
  •     功力深厚,高山仰止。但是后面心理史研究完全不懂。用史学记述做心理史可信?
  •     2007年时读
  •     当年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读物,买了才后悔,其实是朱熹的历史世界的序言和大纲。不过读一读也挺好。
  •     还行,不过实在的内容重复比较多。
  •     序言重要。有意者还是直接看《朱熹的历史世界吧》……
  •     此书是广西师大2006年出版的10卷本《余英时文集》中的最后一卷。书名虽与2004年允晨版一致,但内容大不一样。本书保存了允晨版的序言与〈明代理学与政治文化发微〉一文,以及《朱熹的历史世界》后附的3篇论战。对于《朱》书正文的收录,允晨版囊括了其上篇的绪说,本书则收纳了其下篇「孝宗与理学家」及「皇权与皇极」两章。除此之外,本书还收了作者的两篇序文和一篇讲朱子道德与知识的短文,然皆通「理学与政治文化」的题目无甚关联。惟本书的最后一篇〈从政治生态看朱熹与王阳明学之间的异同〉,16页,系作者的一篇演讲词,可认为是〈明代理学与政治文化发微〉的浓缩版,意思大略相同,稍有可观者是。实质评价详允晨版书评。
  •     : C53/8946#10
  •     本书大半内容还是《朱熹的历史世界》里的,再读一次,愈加佩服余公学识。
  •     我真的无语了...全书节选自《朱熹的历史世界》,居然也能买这么贵
  •     封建余孽余英时,一心想着复辟。曲学阿世!
  •     历史盲读起来觉得材料引得极好,总是恰到好处的说明其意,虽会有质疑这样的重构是否有选择材料的嫌疑,但余英时先生也回答的很好,从殊相中去寻共相。脉络极其清晰,宋明两朝,一个刑不上士大夫,一个廷责,轻松就显出了其间的差异,于王阳明思想转变的梳理在这一背景下展开,更能展现出其对宋代理学继承与自己所独创的部分,非常切实而有说服性。在论高宗-孝宗-英宗关系的时候,虽借着弗洛伊德的术语做心理分析,但实则还是史学家传统的路数,毫无天马行空跳脱之处,极为可信的勾勒出了宋朝皇权、官僚、儒家的面貌,并让人更深的理解了朱子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其必然性。千丝万缕又一一到来。
  •     从明代的政治生态来看待王阳明从“得君行道”到“觉民行道”的思想转变的历程,这个分析角度也很有启发性。此书有一半的内容来自《朱熹的历史世界》,重在考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