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哲学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
ISBN:9787802253087
作者:[英]尼古拉斯•费恩(Nicholas Fearn)
页数:233页

我们为什么读新作

如果问当今世界科学的最新进展,或者已经取得较大成功的科学理论,或许每个人都能扯上相对论、量子力学或者其他更新的科学成果,发表一段八九不离十的言论;但要问当今世界哲学的最新进展,或者已经取得较大成功的哲学理论,则或许没有几个人能说出一二分来。由此可见,我们的“哲普”工作做得多么不足。哲学之所以令人困惑,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如书中所说,历史上哲学家,尤其是大师们,往往喜欢在观点上另起炉灶,他们各执己见、自成一派,使得哲学的图画凌乱不堪。人们往往难以厘清其中的脉络,因此对哲学家争论的对象敬而远之。另一原因在于,人们对神秘事物的喜好,使得待解状态的哲学问题比哲学解答的传播更广泛,例如,芝诺悖论与对芝诺悖论的科学解释相比,前者的魅力显然要更大。长期如此,便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很多哲学问题都是无解的。本书作者采访了数十位目前世界上一流的思想家,意图通过此书呈现当代哲学界对最古老问题的最新解答,介绍在世的哲学家们如何看待自我、灵魂、意义、生命等等这些终极悬疑。我们理应知道,除了那些死去的鼎鼎有名的哲学大师,现世还有人在努力延续先贤的使命。本书应当给我们一个启发,如果并非哲学天才,又只沉浸在经典的哲学文本中企图寻找答案,而不去了解科学的进步、哲学的前沿思想以及后人的梳理总结,纵使必然能够从经典作品中得到不少启发,但终归也如同狗追着咬自己的尾巴,陷入一个感觉答案近在眼前却又永不可及的怪圈。其实最新进展也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哲学学科如同其他很多古老学科一样,难以再掀起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后人所做的工作,多半是依附科学进展继续探讨遗留问题,并且发展相关的理论。与此同时,哲学界依旧对很多问题争论不休。幸运的是,尽管现状如此,哲学的进展仍然得出不少能令我们感到耳目一新的观点,尤其是在我们本身就对哲学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不过,另一方面,只去关注最新观点也是带有危险的,尤其是快餐媒体上带有哲学色彩的只言片语。这些目前盛行的所谓哲学观点,很多只不过是现代人一厢情愿的信仰观点而已,其实经不起推敲。这类所谓对世界和人生的答案,没有经过逻辑的筛选,终会堆叠出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从而引起更多的困惑。人们往往念叨着诸如存在、人生和意义这些词,却往往只是陈词滥调或者文字游戏,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进步。新的观点应该要么在科学进展中找到支持,要么能在经典哲学理论中找到依托;至少,要有一定体系且能自圆其说,否则,我们就要对该观点的负责度提高警惕了。并且,目前后现代哲学家遍地开花,虚无主义萦绕不去。那些关注哲学而又似懂非懂的人们,很容易就陷入诸如“一切都没有意义”之类的难堪境地。因此有必要了解,哲学的进步如何帮助人类寻找更为浩大的慰藉。其实,哲学应当是一门使人豁达开朗的学科,而不是使人混乱纠结、忧心忡忡。即使是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也应该接受自己相信的既定的宿命而坦然处事。我心目中的可靠哲学家,应该是一位白发苍苍、童心未泯、声音洪亮、经常笑呵呵的老头为最。

作为笔记的评论

序言对很多主题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事实上,哲学作品惯用的表达方式令我困惑不解。哲学著述都写得仿佛作者确信它们就是对其主题最终的结论。——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思想家的五次巨大的观念革新:1.柏拉图的理型世界2.伊曼努尔·康德:人类越是熟知自己头脑的能力,真正的认识离我们就越近。我们只能通过探寻人类思想的极限来获知世界的极限。3.约翰·洛克和大卫·休谟的经验主义:人类只能够认识我们自己经验范围内的事物。理性本身无法发掘任何新颖之物,而仅能把感官已经提供的认识再度结合起来。4.乔治·黑格尔:在创造新的理念和生活方式远胜过理性的历史力量,倡导人们研究“人能成为什么”,而不仅仅是“人是什么”的问题。弗里德里希·尼采:价值的真实性源自个人的“权力意志”,而非借助于任何的佐证或观察,尼采一举奠定了被称为“后现代主义”之反哲学的根基。5.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主张思想的轮廓是由它借以开展之语言的极限勾画出来的。评定真理的标准不在于尘世之外,亦非头脑的界限,而是公众惯用的语法。维特根斯坦及其追随者认为,哲学家们想象自己正探究事物的本质时,其实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将字词从上下文拎取出来。在柏拉图那里,研究的特有客体是半神性存在物;黑格尔探讨的则是意识的结构。如此一来,“分析”哲学家们探讨的对象就被还原成了人类用以往来沟通的咕噜声以及肢体语言。为鼓舞士气,他们也许会穷追猛打直至根除形而上思维的痕迹,并宣布问题被“解除”。第一章 本我的问题在我看来,当我进入我称之为本我世界的最深处,我总会蹒跚于各色各样的概念间,关于冷与热,光与阴,爱与恨,苦与乐……不论何时,没有概念我便丧失了本我,甚而我的眼里永远只有概念。——大卫·休谟人的肉体是其灵魂的最佳写照。——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你透过双眼进入大脑,行至视觉神经,环绕于皮层上,回顾每一个神经元,而后倏地刺穿一个神经冲动运动原、出现在日光下,挠着头纳闷本我何在。——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人们找寻本我,意在探求某种超越于人类基本属性的东西,对一般的事物我们则通常不这么看待。例如,我相信自己喜爱的靠椅能久经风霜,却不曾设想它是否也具有自成一格的“椅本我”或“椅自我”。它的特征是底座高三英尺,铺有海绵垫,盖着绿布,诸如此类,但并不存在超越这些特征的椅子。哪怕我们将底座、海绵垫、绿布等通通取走,也不会看到一把赤裸裸的椅子,就像上面可悬挂特征的幽灵衣架一样。然则人类对自身的看法却往往正是如此。摒弃此种虚妄的想法使得我们与托马斯·内德那个时代有了莫大的差别。一旦人们认定有着某种非物质的灵魂,一元本我的存在也就不在话下了,个性特点于是成了灵魂的脚印—— 个人同一性的标志,指向本我的符号。如今人类对此有了截然不同的见解,个性特质被视作“是”个人的本我,因为,除此之外,科学所认可的本我无处可寻。问题由此变成了哪些特质最具有代表性,以及它们是否能够呈予我们人类所探求之物。对个人同一性的争论刚好表明了省却灵魂将导致怎样的结果。在帕菲特(Derek Parfit)看来,其结果相当令人释怀。他写道,当他把自己的存在视为一种有别于肉体与心理连续性的事实时,他仿佛被“囚禁”在本我之中。“生活就像是一条玻璃隧道,我穿梭其中的速度每年都明显加快,隧道的尽头则是无尽的黑暗。”然而:我改变观念后,那玻璃隧道的外壁消失不见了。如今我徜徉在露天底下。我的生活与别人的仍有差异,但已不似先前那般显著了。他人与我的距离拉近了。我对自己的余生担忧得少了,对他人的生活则投以更多关怀。另一种回应方式也许是详述一直以来人类生命的短暂性被拔到了怎样的高度。人类不仅不断地生衍、逝去,甚至在一次人生当中也要经历无数次生生死死。我们似乎异常地虚无缥缈。第二章 自由意志与命运【精彩绝伦的一章】崇奉命运是最为悲惨的奴役;另一方面,坚信上帝终会为我们的切切祈祷所感动而堪以告慰。——伊壁鸠鲁我们希望自己的信仰皆来源于世间相应的事实——因为它赋予我们知识,指引我们无往不利——然而我们对自己是否根据这些事实行事并不热衷如许,即便要付出焦熬投石之代价。——罗伯特·诺齐克假定某一神明能够于瞬间领会令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切因子,洞悉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组成部分—— 一个广大到足以解析这些资料的神明——则它可将天地间最庞大的生物和最微小的原子之变化包含在同一个公式中。对它而言,没有什么是不甚确定的,而未来,连同过去,都已呈现在它的眼前。——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要求强者不表现为强者,就像要求弱者表现为强者一样荒唐……正如常人把闪电和闪电的光分开,把后者视作一次行动,视作一种他们称其为闪电之主体的行动那样,常人的道德同样把强力和它的表现形式分离开来,仿佛在强者的背后还有一个可自由选择是否表现强力的中立的基础似的。可事实上并不存这样的基础;行动、影响和过程的背后并没有一个“存在”;“行为者”不过是人们加诸行动的一种虚构——行动就是一切。常人实际上使行动加倍了;看见闪电发光,那是行动中的行动:他们把同一件事一会儿称为原因,一会儿又叫做结果。——弗里德里希·尼采相容论认为物质领域决定论和人类主观的自由体验是彼此兼容的。无需用高墙来关押的囚犯不啻是奴隶;无需用鞭子来扭曲其意志的奴隶与木偶没什么两样,而木偶不过是其操控者的附属品罢了,根本称不上是行为主体。也许我们万分不幸地沦为了阶下囚,但这与其说是我们的形而上本质出了问题,不如说是他人的干涉使然。再消沉的意志却也是意志。与此相反,决定论者认为我们其实都是奴隶。然而,这种观点隐含着某种尚未发生的暴力因子。决定论者说你的某项选择已“决定”了时,“决定”这个强有力的字眼暗指你的意志可能有悖于社会的意志,并且出于某种原因后者总比前者更为强势,足以压倒前者。17世纪时,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描述过如斯情景:一个人“在熟睡之际被带到一个房间,里头坐着一位他梦寐以求想与之见上一面、促膝长谈的人,而且他被牢牢锁在屋里,绝对无法逃脱;结果他一觉醒来,欣喜地发现自己有了一位如此称心如意的同伴,并心甘情愿地待在此地”。相容论者认为我们经常处在这样一个愉快的困境当中。自然界决定了在某个既定环境下我们只能做出一种选择,可是,由于人类意志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分子,这个选择总是我们所向往的那一个。如果一个悲观主义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决定论者,把它叫做“束身衣”的话,他或她应该谨记,这束身衣乃是量身定做,容许我们恣意地舒展身体。换句话说,随你而动的笼子算不上是真正的牢笼。这也许只是在玩弄字眼,但相容论者会反驳道,语言学或概念上的混淆就是困扰决定论者的最根本原因。第三章 心灵与机器(约翰·塞尔的“中文屋”丘齐兰德夫妇的“发光屋”休伯特·德雷弗斯批判电脑缺乏常识丹尼尔·丹尼特相信大脑的平行线路会产生一个“真正”的、通常称之为“意识流”的序列处理器杰瑞·弗多认为我们无法读懂其“最后的章节”)依我看,哲学家们最好还是停止对人工智能问题的争论,只消拭目以待科学究竟能不能如愿以偿地发明出会话机器即可。在当前的学术文献中,哲学扮演着两个主要角色:其一,判定如上人造机器能否具有意识;其二,预测此种机器会不会成为可能。倘若我们对第二个问题采取的是静观其变的观望态度,则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无关紧要了。如果人们真的发明出了对话机器,那么人们大概就不会再为它们是否仅在模仿对话而争得面红耳赤了,就像现在我们已不再关心便携式计算器是不是只不过模仿计算过程那样。便携式计算器计算起来“胜任愉快”,对话机器亦将“自如”地侃侃而谈。话筒的另一端或许未必系着一个人,但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表明对话是该机器唯一的使命,因此,若想在人与机器间分个高下,只需要明确后者是否能够胜任人类其他一切的职责。也许有人很不以为然:计算机如今能模拟许多杂七杂八的小事情,譬如下象棋、数字运算,没准儿哪天还能写小说、讲笑话呢……但是,尽管它惟妙惟肖地模拟了人脑的这项或那项功能,实际上却与大脑相去甚远。然而,一旦其所有的功能都被剥离出去,大脑又还剩下些什么呢?会比一把座位、椅腿和靠背都被拿走了的椅子剩下的更多吗?第四章 肉体与灵魂(大卫·查尔默斯“新二元论”,当笛卡尔搜寻幽灵时,我们应当去寻找僵尸丹尼尔·丹尼特,认为人类意识一点儿也不神秘——它不过是个技术问题,应该能够运用认知科学加以解决)刺激人的神经组织,便能产生像意识状态这般奇异之物,这就好比阿拉丁一擦神灯,巨灵神就闪现出来一样魔幻。——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第五章 认识的问题形态各异的怀疑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到柏拉图的洞穴论——所陈述的困境便是,它潜藏于不易觉察之地。哪怕是成了试管居民,或者沦为笛卡尔笔下那恶魔的玩物,我们仍将固守现有的一切信念。如此窘困之境,若确有其事,不会是与之“同步”的真理,正因此诺齐克才说,纵使我们对它们但信不疑,也不可能洞彻其理。单从定义上看,它们并不容许人们采取任一方式纠正任何虚妄之念。但是,即便那些我们可标榜自己已谙熟于心的真理,也总与我们弱水相隔,因为在人类与事实真相之间穿针引线、赋予我们知识的,恰恰是更多的事实。只要人类与之相连的真理仍外在于我们,建立此种连接的事实也依然无法内化,虽则人们可能间或一瞥其中离我们最近的细枝末节。对确定性的渴求,对1787年康德所称之耻辱——即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最终必须全凭信仰为我们所接受——做出回应的渴求,都不过是黄粱一梦。幸好有戈德曼及其追随者,我们才可以满怀信心地畅谈自己是如何获知认识的。然则认识的基础一直外在于我们,正像认识的对象那样——换句话说,它处于物质世界的推移过程中,而非康德所愿潜藏于人类自身内部。值得一问的是,什么样的知识才可以从内部保证其确定性呢?只有认识的对象为人类的想象力所创造,换言之,只有当外部环境本身被引入人类的内心世界时,我们才能够得偿所愿。对确定性的想望与变成笛卡尔的所谓恶魔堪以比肩。第六章 意义的问题解悟我的话言话语之前,我何以晓得自己的言下之意呢?——爱·摩·福斯特(E.M.Forster)我们哲学家常常在抵牾丛生的立场间无从抉择,但我们很少把这些思想斗争公之于众。我们只是兀自沉溺其中,直至自己“孤注一掷”于某一种观点;印刷品呈现的其实是我们左思右想的结果,而非饱受折磨之历程。——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倘若我们的信念与外部世界息息相关,那么它们就决非人类心灵的专属领地。我们对自己所述概念的内涵并没有最终发言权,因为这一特权取决于概念得以形成的前因后果。如若不然,人类便是生活在一个语义狂想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可自圆其说,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说辞根本一无是处。第七章 固有之理念(勒奈·笛卡尔、哥特弗莱德·莱布尼茨、巴鲁克·斯宾诺莎 理性主义者约翰·洛克则认为人出生之时白纸一张诺姆·乔姆斯基的《Verbal Behaviour》反驳以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根柢)新语言学起初辨别了地球上所有语言所共有的抽象语法特点。乔姆斯基本人主张,诸如此类的通用语言均系共同的遗传基因所致。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相同的语法结构乃出自相同的文化传承。假如当今所有的民族全部起源于同一支小群落,那么所有的语言也极有可能系同一种史前语衍生而来。纵使语言早已焕然一新,不同的分支间已经无法疏通彼此,某些普遍的特征依然得以存留。即便如此,在极个别的情况下,人类——比如被父母盛怒之下关在阁楼里的双胞胎——亦展示出独自创造语言的能力。鉴于通常在儿童培养中人们给予的刺激因素都相当有限,后天论者实在难以厘清语言的学习过程。刺激物的完全缺失似乎恰好迎合了乔姆斯基需要解答的论题。第八章 思维的语言说不出来的东西就是说不出来的,就是想要轻哼出来也办不到。——弗兰克·拉姆齐(Frank Ramsey)如果词语真的带有意义,那我们为什么不把词语扔开而只留下意义?——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如果思维要依赖于词语,那我们如何创造新词?一个孩子该从哪里开始学习一个新词?又怎么可能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新语言?——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第十章 认识的极限(柏拉图认为我们的理解能力受到了自身所在的第二重世界的局限康德认为这些局限来自我们的想象力维特根斯坦认为这些局限存在于定义了这些界限的语言自身当中柯林·麦克金认为疑问分为两种:问题和神秘事物)麦克金认为:我们之所在哲学上取得的进步如此之少,“原因和我们在不靠任何协助的飞行方面取得进步如此之少完全一样——那就是我们缺乏这个领域的获得能力。我们在自己的认知技能上就像在自己的运动技能上一样有着不足——尽管在这两方面,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也能感受到由此而来的懊恼。”

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哲学显然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天才诺瓦利斯(1771—1801)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哲学不能烤出面包;但她带来神、自由和不朽。”诺瓦利斯认为:“哲学的肉体就是灵魂,哲学的灵魂就是精神,精神是一种纯粹的作用。精神是灵魂之灵魂。”“真正的哲学体系必然是自由和无限,或者更明确地说,是无系统性,尽管它被纳入某个体系。只有这样一个体系才能避免体系的错误,并且既不认为是不公正的,也不被认为是混乱的。”


 哲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