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7100058254
作者: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页数:56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阿图尔·叔本华差一点儿就出生在英国。这是父亲的意愿,母亲也就顺从了。之前父母二人已经来到英国,孩子本该就在伦敦出世的。父亲对英国的生活方式赞叹不已,因而指望生个儿子,并借此使这个孩子获得英国的国籍。在浓雾弥漫、等待分娩的日子里,父亲突然害怕起来,于是拖着身怀六甲的妻子一路颠簸回到了但泽。就在1788年2月22日,阿图尔来到了人间。对于公众而言,作为哲学家的阿图尔·叔本华的的确确是在英国诞生的。在他64岁的时候,而此时他早就完成了平生的杰作,却一直为公众所漠视,就在那一年(1853年)的四月间,一家英国的报纸《威斯敏斯特及域外观察季刊》终于将这位德国哲学界的卡斯帕尔·豪泽尔’推到了公众面前。德国人对哲学思辨的狂热在英国的公众看来简直是咄咄怪事。对于叔本华这样一位至今籍籍无名的哲学家,这篇报道作了如下介绍:“我们英国的读者中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叔本华这个名字,或许知道以下这点的人就更少了:就是这样一个神秘的人物,他正在颠覆自康德去世以来由大学教授们建构起来的整个德国哲学体系。他的经历正是声学定律(根据这一定律,炮弹离膛之后许久才能发出巨响)的一个奇怪证明,这位神秘人物直到现在才为人所知。”这篇文章发出的巨响立即有了回音,德国的《福斯报》刊载了这篇文章的译文。从海峡彼岸的岛国传来的赞美之辞简直过于刺耳:“只有极少的人知道,叔本华是世界上最别具一格、最值得阅读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位伟大的理论家,学识渊博,具有无限的洞察力、骇人的辨析能力、不容分辩的逻辑推断力。他的这些特征令人为之心仪,当然对手们除外,因为他们被无情地击中了要害。”正是这篇来自英伦的文章导致了一出被叔本华尖刻地称为“成名之喜剧”的上演,随之而来的是络绎不绝的拜访者涌向他在法兰克福的居所,而他的谢客之辞是:“尼罗河流到了开罗。”现在让我们从法兰克福和尼罗河人海口回到伦敦。此时,阿图尔还没有出世,父母还在等待着。1787年的施洗约翰节那天,阿图尔的父母起程离开但泽。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此行含有双重目的。他要带着比他年轻20岁、从未见过世面的年轻妻子出门散散心。两年前,他迎娶了约翰娜·特罗西纳,这是一桩理智的婚姻,他们至今还没有孩子。无论是在但泽城中的华屋高檐之下,还是在奥利瓦乡间的田园景致之中,约翰娜都无法排遣百无聊赖的心绪,本就有限的新婚燕尔之乐正渐渐被愁绪和伤感蒙上阴影。对于约翰娜而言,这次旅行不啻天赐的礼物。约翰娜在她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要旅行,旅行!亲睹英国!……我因为兴奋而晕眩,当我的丈夫将这一打算告诉我的时候,我简直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份幸福是想也没有想到过的。”海因里希·弗洛里斯所想的不仅仅是给妻子一个礼物,他心里正盘算着移居英国,所以此行的目的还包括了解与移民有关的情况。经营大宗贸易的叔本华家族定居但泽已数代之久,在本地享有很高的声望,然而这座城市已今非昔比。在17世纪,但泽是老汉萨同盟中的重要贸易城市,波罗的海贸易总额中的60%是在但泽进行交易的。在波兰的保护下,但泽保持了自己在政治上的独立。然而波兰王国在18世纪逐渐衰落,沦为哈布斯堡王朝、俄罗斯、普鲁士之间利益角逐的玩物,随之但泽的独立地位也岌岌可危。虽然也有其他的邻国表示愿意充当保护伞,然而但泽人心里明白,得到的不会是什么保护,等待他们的只是敲诈。但泽人不得不面对并逐渐接受这个事实:这座历史悠久、人们引以为豪的贸易城市现如今已经成为欧洲列强之间做交易的商品。还在几十年以前,那时阿图尔尚未出世,但泽市政府在递交给荷兰国会的求援书中还曾经表示过独立自强的意愿:“我们就如同海中的沙洲,海水在四周咆哮翻滚,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海浪在转瞬之间就要向我们袭来,将我们无情地埋葬。”即将埋葬但泽人的海浪已经迫在眉睫,但泽人用不着等太久了。借着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普鲁士就来到了家门口,扼住了但泽的咽喉。普鲁士的军队占领了但泽四周的波兰领土,饮马维斯拉河口。但泽城中的某些大户在乡间的地产实际上已经处于普鲁士的领地之内了。从维斯拉河上游来的俄罗斯和波兰的粮运船队在经过普鲁士所设立的关卡时必须缴纳关税。腓特烈大帝手下的密探居然在但泽城中露面,其中的一个被群情激愤的百姓抓个正着,活活打死。这件事发生的时候,约翰娜还是个小姑娘。一天早上,大街小巷热闹非凡,与往日不同。船员、手工业者、仆佣们聚在一起,大声、激烈地辩论着,其间也夹杂着一些穿着丝质长袜的体面市民。左邻右舍的女眷们则站在自家的平台上,身上还穿着睡袍和拖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小约翰娜便向来自克什本的保姆打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当然是祸事,而且是大祸,’她答道,‘你们小孩子哪里懂得,一夜之间普鲁士人就来了——乖乖的,听话’。”可是海因里希·弗洛里斯此时的举动一点儿也不安分。他崇尚市民自治的共和主义,读了不少卢梭和伏尔泰的书,还订阅了伦敦的《泰晤士报》。叔本华家族世代定居于但泽市,他深受自由市传统的熏陶,这也使他与普鲁士强权势不两立。他甚至有幸曾与腓特烈大帝平起平坐,这事发生在1773年。长途旅行的归途之中,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在柏林逗留了几日。在一次阅兵仪式上,国王在人群之中发现了他,因为他那典雅而自得的举止颇为引人注目。于是国王召见了他,在此期间国王要求这位来自但泽的商人在普鲁士定居,因为——国王向他暗示——但泽的自由也许没有什么前途了。“这就是但泽的不幸,”国王指着挂在房间一隅的地图不无嘲弄地说道。而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并不领情,他就是这么个独立的人,从来不会对强权感恩戴德。此事在但泽口口相传,除此而外,人们还添上了些其他的逸事,这些都被待字闺中的约翰娜——听在耳里。例如以下的这个故事:1783年,在普鲁士封锁但泽城期间,阿图尔的祖父正居住在城外乡间的别墅中,不得已只能接纳普鲁士军队驻扎在自家的庄园里。为了感谢他的盛情款待(虽说这是强迫之下的无奈之举),普鲁士将军给予他某种优惠,准许东道主的儿子,就是那位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免缴进口草料关税。这位家藏良驹的少主人干脆利落地让人捎回话说:“非常感谢普鲁士将军的美意,我的马厩里草料充足,如果储存的饲料消耗殆尽!我就让人把马匹一一刺死。”

内容概要

作者:(德国)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译者:钦文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二部分
引用文献缩略语凡例
年表

编辑推荐

《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作者简介

正如作者所说,这部传记是“热爱哲学的宣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家的传记,而且是将传主放在了那个“哲学的狂野年代”的背景之中,在叙述叔本华平淡而不乎凡的一生的同时,也将其哲学与其他的前辈或同时代哲学家一如康德、费希特、谢林、浪漫派哲学家、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的思想放在一起考量。叔本华作为历史理性的怀疑者、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与乐观向上、高歌猛进的“狂野年代”格格不入,因而注定了默默无闻、知音难觅。书中既有生动的叙述、饶有情趣的逸事穿插,又有纵横捭阖的哲学比较、严谨的思辨。因此本一髂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记述生平的传记,面且还是一本思想的传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本哲学史著作,它的价值也正在于此。正是由于这本传记,作者一举成名,也正因作者的生花妙笔,叔本华再一次赢得了读者的关注。

图书封面


 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此书可谓一场思想的盛宴。因为萨弗兰斯基居然有本事能把康德、歌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荷尔德林、叔本华、施莱尔马赫、赫尔德、海涅及其同时代大大小小各色哲学家、文学家、诗人、艺术家的思想全都烹制地色香味俱全,摆上了满满的一大桌!此外又有普鲁士和拿破仑时代的法国那壮阔铁血的军乐来伴奏,还有德国诸多名城:汉堡、魏玛、柏林、德累斯顿、法兰克福的各色文化品味来装饰,而叔本华的辉煌家史(他那富商巨贾的父亲,他那传奇的名作家母亲,他那才德兼备却不幸终生未嫁的妹妹),他在经商与做哲学两条道路间的长久犹豫,他与母亲的决裂,他为了费希特远赴柏林求学却失望而归,他与歌德的相识与分道扬镳,在柏林大学执教期间他与黑格尔的叫板,他的坎坷情路,则可比正餐之外的美味小点心,更添了这宴会的趣味。贯穿盛宴始终的,是叔本华哲学中作为意志与表象的盲目而无希望的世界与以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的狂野时代中一往无前慷慨激昂的历史理性世界之间的冲突和张力(正是这种冲突造成了叔本华长期的默默无闻),而这条主线就好比久经酝酿的美酒,入口芬芳,品之回味无穷,无疑将使赴宴者们醉倒其中了。无怪乎萨弗兰斯基以此书一举成名。此书几乎可以算作狂飙突进运动、德国古典哲学、叔本华意志哲学以及18世纪德国社会文化科学历史的百科全书。虽然是思想传记,读来却完全不枯燥;而反过来讲,居然能在将注意力投向如此多名人轶事、文化趣味、历史事件、城市发展、科学与艺术的同时,又能丝毫不影响思想的深度——萨弗兰斯基真是个奇人。我非常欣赏这样的非教科书式的讲哲学的方式:不光讲哲学本身,也讲哲学所源自的生活。他后来的《尼采思想传记》(此书在德国获得了尼采奖)和《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传》也沿袭了同样的风格。叙事文风流畅优美,然而涉及思想的部分又特出独到而犀利,能够非常好地处理人物传记中的轶事与思想之间的关系。这使得读他的书往往会有非常棒的阅读体验,因为张弛有度:弛的部分涉及了思想家的时代背景、生平交游(这往往又涉及了同时代的一大批思想家和文化名人)和趣事绯闻,读来让人兴趣盎然;而张的部分亦足够紧张,文字洗练,逻辑井然,分析透彻,甚至往往能一语道破思想的关键所在,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不得不承认,虽然他看上去只是一个负责记载和描述的传记家,但是哲学家们的思想世界的的确确被他打开了。让我感到非常意外的是,萨弗兰斯基甚至没有在大学获得过教职。在柏林自由大学拿到德语文学博士学位后,他只在成人教育学校担任过五年讲师。然而他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对叔本华、尼采和海德格尔思想的理解,毫无疑问已经达到了专业研究者的水准。而他的长处尤其在于,能够将他对于哲人思想精准而深刻的把握晓畅明白地一一道来,深入而浅出。这种本领或许跟他的教育背景有关:在法兰克福和柏林求学的七年间,他学习的是哲学、德语文学、历史和艺术史。以这样丰富的专业背景,在写作了叔本华、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思想传记之后,他又写成了《席勒传》以及《歌德与席勒——一段友谊的历史》。在萨弗兰斯基那里,哲学似乎与文学、艺术和诗是不分家的,这也是他的书吸引人之处。相比严肃的学术著作和庞大的思想体系,人们可能会更喜欢他那种将哲人生平和思想娓娓道来的方式。萨弗兰斯基就此成功地把哲学与大众这老死不相往来的两极关联了起来——他甚至现在也在德国电视二台主持“哲学四重唱”节目!可惜没有看过,一定非常有趣,哈哈。
  •     与那些艰涩难懂的理论不同,这本书完全给我展现了一个不同的叔本华。童年的叔本华在孤独中成长,在对父母对生活反复的猜测与怀疑下,他开始迷恋上了书本,晦涩的,轻松地,流行的,甚至艳情的,同样喜欢看书的人身上有某种熟悉的气味,他试图摆脱经商的父亲所规划的道路,并且成为一个与其完全不同的人,但事情证明,他不仅从他父亲身上继承了勇气,自重和清醒,也沿袭了他父亲极端的自私和专制。他似乎从事着与父亲截然相反的生活,但本质上,他们是一样的人。诚然,叔本华为了哲学显然放弃了许多,正如他在日后的《道德形而上学》中这样教导我们,我们在地球上实际走过的道路总是一条线,而不是一个面,同理,在人生之中,当我们意图把握和占有某物之时,必须将左右身边无数个其他的事物放在一起,忍痛割弃。如果我们无法做出抉择,那么这就是某种意图将线变成面的错误尝试,这样的话,我们的道路就会变得曲曲折折,徒劳往返,最终一事无成。阿图尔为了哲学放弃了可见的受人尊敬的未来,代价却是周遭人的不解和冷摸,当然,这与阿图尔本人的性格不无关系,用粗暴和讽刺来向母亲索取关爱,心底却又如他的父亲一般低视女人的价值,而事实上,他母亲有着丰富的社交手腕,果敢的性格和一定的才华,于是乎,叔本华和他的父亲老叔本华一样在约翰娜这儿体会到了挫折和不安,最终决裂。‘不仅如此,阿图尔常常作为一个不请自来,不受欢迎的旁观者和客人,他有自己强大而不可动摇的价值体系,他的尖锐、刻薄和粗暴总是令人厌倦。整本书中,他与康德的交往也是极有趣的一段。年轻的阿图尔在未认识康德之前便读了他的许多作品。在真正与成名已久的康德交往之后,他开始觉得康德似乎并不如自己,但是由于康德的民望他又断断续续的“假装”谦虚的请求康德的指点,显然,康德看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的才华,却不喜欢叔本华的态度,甚至还写了一首诗加以讽刺。(有点忘了。。。)总之是学生变成了老师,以此来讽刺叔本华的轻狂。而神奇的是,这样的叔本华非但没有把自己的身体折磨横“微弱的火花”,相反他甚至近乎强迫症的精心照料和保养自己的社体,可他也谈不上洁身自爱,哪怕是对于性病的强烈恐惧也无法阻挡他寻欢作乐。他擅长否定,只要涉及的不是他本人的意志。他和善于让人别人尊重他的想法,有时甚至粗暴,也许他就是钟情于模糊的跨越界限的时刻,对于他而言,这就是艺术。与黑格尔等追求概念的哲学家不同,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组成的世界,他是凭直觉生活的人,在他这里,意志就是一切,因此意志无法被他物所否定,而只能被他自己否定,对于身为意志形而上学家的叔本华而言,对意志的否定只能是意志的自我扬弃。最后以我很喜欢的,叔本华的经典的充足理由律结尾“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会是没有理由的”
  •     “哲学的狂野年代”(de wilden Fahre der Philosophie),在前言中译为“哲学的率性年代”。这个错误不知道是怎么产生的。除此之外,从前两章的翻译看,译文总体是不错的。值得一读。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唉,叔本华啊叔本华。。 好书,翻译也不错,对时代和思想的把握都好,简直帮我又理清了一遍哲学史,尤其理解了浪漫派的重要性。
  •     太好看了
  •     后面几章阅读较为痛苦。。
  •     五颗星
  •     尼罗河流过了开罗,入海了
  •     译文顺畅,读完能增加关于叔本华的认知,不错。
  •     一本优秀的传记,仿佛让人回到了19世纪,那是个思想光辉灿烂的年代
  •     我不能同意更多
  •     若干其他哲学家的哲学介绍扫读了,其余内容精读过。
  •     没有尼采那本好
  •     阅读的快乐~
  •     一个进行哲学思考的食利者。作者很厉害,中文版有错别字。
  •     儿童与哲学。
  •     这是“热爱哲学的宣言”?很显然作者并不热爱叔本华。
  •     导师推荐的叔本华传记,非常值得一看,内容详实,对叔本华思想的介绍也很全面。
  •      读过此书,对作者的兴趣更甚于对传主的兴趣
  •     不可多得的好书,讲出了叔本华哲学中知识与历史相纠结的情态。
  •     在写叔本华的传记中还可以
  •     开始的几章无聊而冗长,后面越来越精彩。
  •     传记中的战斗机
  •     传记里最好的一本,材料惊人的丰富,见解亦有深度,完整展现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思想
  •     狂欢。。。知行合一从来就不是西方哲人的准则,这不得不说是哲学得以向前发展的幸运。。。不过我还是更欣赏把自己活成自己的哲学的人,很显然叔本华不是。。。
  •     也大致上把叔本华同时代的哲学发展历程梳理了一番
  •     写得棒。
  •     Kant, Fichte, Schelling, Hegel, Feuerbach, Max, 19世纪的德国真是百花齐放,哲学界,法学界,文学界都是群星璀璨,Schopenhauer und die wilden Jahren der Philosophie展示了当时整个德国知识界的蓝图,宏大而内涵艰深,Safranski也是个很棒的传记作家,但是在JENA念书的同学的导师说Safranski的东西非常的kitschig。另,这本书的翻译也很赞!
  •     美好的传主,美好的时代,美好的作者,美好的形式,美好的翻译。作者旁征博引,把叔本华同时代的历史和思想都条理细致地娓娓道来,对叔本华本身的评价和记录也没有明显褒贬上的偏倚。这本传记如同纪录片组合成了电视剧,有趣又实用。
  •     相当棒的传记。
  •     对于真正的风格我没什么特别要说的写得好,有点犍陀罗的回归,哲学不该是一个自我意识的丰收,是正义巅峰和剧烈的真相中,人类平静风格的保持,以领袖的风格来美好的宣告生命的意志,女人是道德浑浊野兽和坚硬的门,男人是剧烈的光中的张裂开来,父母的建造原谅着人的空旷,我们在自我意识内没有任何作为,于是建造了人
  •     写这本书的人真心是大神 把各种思想像打太极似的各种比较 真心给跪
  •     还好吧。不过读了以后挺讨厌他的。对他的学说到很喜欢。
  •     书的内容不错。作者哲学功底比较深
  •     好书。
  •     就是叔本华的传记
  •     叔本华是弗洛伊德他爸爸~
  •     原著和翻译都很赞
  •     太好看!
  •     西方每个时代都是哲学的狂野时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