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哲学之争》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诗与哲学之争章节试读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1月1日
ISBN:9787508033679
作者:罗森 (Stanley Rosen)
页数:219 页页

《诗与哲学之争》的笔记-哲學與詩 - 哲學與詩

在《理想國》卷十,蘇格拉底提及長期存在的哲學與詩的爭紛問題。這一事出有因的爭紛,向讀者提出兩個根本問題。其一,爭論的性質究竟是什麼?其二,柏拉圖創造了戲劇性的蘇格拉底,作為哲學對話的作者,他卻是個詩人,如果假設蘇格拉底站在哲學一邊,這兩者如何協調?這個問題顯然與柏拉圖在《斐德諾》(Phaedrus)中將蘇格拉底表現為一個尖刻的著述(writing)批評家有關。如果在廣義上將“詩”(poiesis)理解為“生產”(production),著述(writing)的問題就很清楚是更為一般性問題的一個例證。
對哲學史的準確描述或許將如下述。有三種基本的"立場"或教誨:(1)柏拉圖和海德格爾的,或真正柏拉圖主義的立場,試圖......保留詩與哲學的紛爭;(2)"柏拉圖主義",自我迷惑地試圖用以數學為根本的哲學--事實上本身就是詩--代替詩;(3)"尼采教誨",自以為是地認為詩勝過了哲學。所謂的"後現代主義",正是"尼采教誨"的翻版。
作者認為詩是一個中間概念,處於哲學與政治之間,它使三者都各自保持其根本同一性,而又不互相分離。那種分離是對人的靈魂的肢解,會導致這樣或那樣的政治扭曲。其實,早在古希臘文明的鼎盛期,柏拉圖就在《理想國》中提出其政治哲學,在他看來,詩歌只能是個人本能欲望的溫床,且只能進行錯誤的模仿,就像洞穴中其他的芸芸眾生一樣,看見的永遠只是非真實的影像,不能對認識真理做任何貢獻。他把詩人和詩歌定義為無法走向對靈魂真正理解的“無用”之物而拋棄。這種對詩帶有抵制的偏見和態度,實質上是柏拉圖對其政治哲學的維護。

《诗与哲学之争》的笔记-第27页 - 一

理智(noesis)与推理(dianoia)。理智是对纯形式的纯理性感知,推理则是那些原本不确定的影像的建构。建立在确实或实体之上。
……
推论性的观点因此有别于纯粹理性的学说。
……
最纯粹的部分会给我们提供理智和知识最真实的成分,从而可以与快乐最真实的部分相比较。
……
知识分野(diaeresis of knowledge)是技术性建构,快乐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知识与其它人类禀赋活动相分离,并且可以按不同观点分成不同类型。快乐即使并非不可能也很难与人类其它方面分离。
……
以致它具有无法分类的纯粹特性。
……
科学……变动 范围有限……
艺术原先……手工业者实践……逻各斯发挥效用……产品可分离的。
……
修辞的对象是人的灵魂,医学……身体。两者艺术的目的均为健康……
但艺术以人为中心,算术则不是。人们可以说,医学……“实践-生产性”问题的理论范式。……作为修正生活的 ……医学不能全然脱离政治维度。
……政治是生产性艺术……
……
从最根本的的意义上说,形式艺术的理论成分是算术性……或相近。


 诗与哲学之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