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4
ISBN:9787533642709
作者:柏拉图
页数:309页

内容概要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出身于雅典贵族家庭,年轻时期师从苏格拉底,后与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共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并试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柏拉图承前启后,一生著述颇丰,尤其擅长以对话形式的辩论体写作,作品思想内容包括罗万象、博大精深。

书籍目录

题解
伊安篇
——论诗的灵感
理想国(卷二至卷三)
——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
理想国(卷十)
——诗人的罪状
斐德若篇
——论修辞术
大希庇阿斯篇
——论美感
会饮篇
——论爱美与哲学修养
斐利布斯篇
——论美感
法律篇
——论文艺教育
译后记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译名对照

作者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伊安篇论诗的灵感;理想国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诗人的罪状;斐德若篇论修辞术;大希庇阿斯篇论美;会饮篇论爱美与哲学修养;斐利布斯篇论美感;法律篇论文艺教育。最后还有题解、译后记柏拉图的美学思想等内容,供读者阅读思考。

图书封面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因为在看《古代智慧与现代爱情》关系所以到图书馆里寻到这本书来看,目的也仅仅在其中的《会饮篇》在那个没有光纤电缆、没有苏丹红没有地沟油的年代大师们就那样,常常觅一处阴凉地,一边喝着小酒,一边高谈阔论、直抒胸臆。但是当我们吃着美味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这就是物质的发达与之精神的贫瘠吧1、关于爱情关于这个永恒的话题是的,你在追,我在寻,歌里在唱,书中也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尽数全解。直到上个月忘记在那篇文章里读到的一种解释,写到:爱情就是一种理想。我们常常因“爱”而伤,往往是因为"理想“照不进”现实“再看苏格拉底从第俄提玛处领会的要义:1、爱情必有对象2、钟爱者还没有得到所爱的对象3、爱情就是想占有所爱对象的那一个欲望后面谈及的又是可朽者绵延不朽,再由追求美好的形体升华至美好的心灵,如是等等。”一个人如果随着向导一个人如果随着向导,学习爱情的深密教义,顺着正确次序,逐一观照个别的美好的事物,直到对爱情学问登峰造极了,他就会突然看见一种奇妙无比的美。他的以往一切辛苦探求都是为着这个最终目的。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它只是永恒地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它自身同一;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泉源,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总之,一个人从人世间的个别事例出发,由于对于少年人的爱情有正确的观念,逐渐循阶上升,一直到观照我所说的这种美,他对于爱情的深密教义也就算近于登峰造极了。……先从人世间个别的美的事物开始,逐渐提升到最高境界的美,好像升梯,从一个美形体到两个,从两个到全体;再从美的形体到美的行为制度,从美的行为制度到美的学问知识,最后再从学问知识一直到以美本身为对象的那种学问,彻悟美的本体。”爱情是什么,也不是什么莫可名状的东西,也许并不是很玄的东西,它因为抽象地忽胖忽瘦,让你靠近了感觉不真实或者离别后深崁其中百转千肠。一种情绪,一种欲望,一种理想。。。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2、旁的什么先说说诡辩论我并不能深刻体会这是个什么鬼东西只是听着前几位大神赞颂美神的妙语,感叹于他们独辟蹊径的思考力,每每想吸收为精华的时候,就发觉书的注脚写着“此为诡辩论”的话语。诡辩?就是把黑的说成白的,也能让听着鼓掌?我以为是这样,所以我觉得自己非常没有立场,没有辨析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小女子道行尚浅,修行的路绵延深长。。。再说说对话前几位赞颂爱神都从各自的角度,诚心诚意地献上美好的敬意,唯独苏格拉底采用问答的方式以探究出爱的奥义,当然,这也是个充满说服力的逻辑过程,就像律师在法庭中的辩论,每一次提问均有暗意。想到自己常说要反思要分辨,殊不知,在这其中,少了一个重要的提问步骤,没有提问,便没有导向思考,便没有递进升阶。长久以来,我都是把问题抛给别人,在一个一个回答中对比求中。最后,说说这本书很遗憾,因为还有别的书目要读,所以读完《会饮篇》之后马上还掉以借其他,如果有机会希望把其他章节通篇阅览。很喜欢这本书的排版,更值得一提的是注解,尤其是每一位发言者最后,译者还会将其论点提炼出来以便读者理顺其思路。只是,书名若取掉“文艺”二字会更好吧。
  •     一 题解1 伊安篇对话主题:诗歌的创作是凭专门技艺知识还是凭灵感?结论:艺术既不靠某一种专门知识,也就不能给予人某一种专门知识,诗歌创作仅凭灵感。2 理想国(卷二至卷三)对话主题:理想国的制度和理想公民的性格结论:①教育是终生的事,各种课程应适合年龄与性格的发展(0-17、18:音乐和文学;17、18-20:体育与身体锻炼;20-30:科学和军事训练;30-35:辩证术以及一般哲学;35-:从政)②文学的题材内容应含有健康的道德教训,对青年人有益;文学的叙述方式应是单纯叙述而非摹仿叙述和混合叙述。其中单纯叙述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地位把故事叙述出来,即普通所谓间接叙述;摹仿叙述是作者不露面,把人物摆出来,借他们的动作和对话把故事叙述出来,即普通所谓直接叙述,也就是戏剧性的叙述;混合体是时而用单纯叙述,时而用摹仿叙述。③音乐分为歌词、乐调和节奏三部分,乐调和节奏都应该听命于歌词,不应使歌词迁就乐调和节奏,而歌词就是文学,节奏和乐调都要简单,一方面能表现勇敢,一方面能表现头脑清醒、镇静、有节制。④一切艺术都有音乐节奏的道理在里面。美与不美,就要看这音乐节奏是否和谐匀称;它是否和谐匀称,就要看它所表现的心灵品质如何。艺术根本是人格的表现,艺术既能表现人格,又能影响人格,所以它在理想国里应该受到最认真的考虑。艺术不仅要美,还要与真和善合一;它不仅以产生快感为目的,还要对于国家有用。3 理想国(卷十)对话主题:控诉诗人结论:①诗是希腊教育中重要部分,所以对于诗作合理的决定,是建立理想国的基础。②本质上:诗只是一种摹仿,诗画尽管有创造性,它还是取现象世界中的形形色色加以剪裁配合,就还是“摹仿”现象世界(柏拉图的“摹仿说”虽然看来偏颇,却奠定了艺术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艺术以现象世界为对象,是具体不是抽象的,是要写出实人实境,不是凭空谈道理的。后来浪漫派着重想象,写实派着重现实人生,趋向本来相反,可是都逃不了柏拉图的摹仿说)。③效用上:悲剧利用人性中的哀怜癖和感伤癖,让听众在旁人的灾祸中取乐。这个影响尤其危险,因为理想国的保卫者们需要勇敢镇静,哀怜癖和感伤癖的滋养就会使他们变成一些没有丈夫气的懦弱者(亚里士多德反驳说人生来就爱好艺术,这是人的本性,不应摧残;而且情感经过发泄之后,起净化作用,对于身心健康是有益的)。柏拉图的基本观点是诗和艺术应服务于政治,它们的好坏就应从政治教育的影响来看。托诸空言不如见诸实行,而诗是徒托空言的,因此“宁愿做诗人所歌颂的英雄,不愿做歌颂英雄的诗人”。4 斐德若篇对话主题:修辞术怎样才是艺术,是否要从探讨真理出发。结论:①文章必须表现真理,因此诡辩派从头便错,他们所谓“修辞”是迎合听众的成见,强词夺理,混淆是非,在小计俩上显聪明,来博得观众的赞赏。②无论讨论什么题目,先要定义正名,把所讨论的事物本质揭开,使参加者和听众都有一个一致的目标,不致甲指的是马而乙指的是驴,各是其说而实在是文不对题。第二步便是分析,这才是真正的修辞术。③苏格拉底:文章写作本身没有什么可耻,写得坏才可耻;然而文字书籍也有它的限制和流弊,它是哑口的,你不能和它对质;而且它养成思想的懒惰。其最大功用不过是备忘。比它较胜的是口说的文章,但最好的文章是哲学思想的孕育,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直接受教育的心灵里的。文章是人格的表现,一个作者永远比他的作品要伟大。5 大希庇阿斯篇对话主题:什么是美结论:无确切结论,参考看法有①美就是有用的;②美就是有益的,用于善的方面,产生好效果的;③美就是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6 会饮篇对话主题:颂哲学,颂爱情,颂苏格拉底结论:①达到统摄一切美的事物的最高的美的步骤:爱个别形体的美,由个别美形体推广到一切美形体,从此得到形体美的概念→爱心灵方面的道德美,如行为制度习俗之类→爱心灵方面学问知识美,即真的美→爱涵盖一切的绝对美,即美的本体。全部进程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事物到普遍概念,由部分到全体。②朱光潜:《会饮篇》最足以说明柏拉图哲学的矛盾。他正确看到从个别具体事物出发才能达到普遍概念,可是达到最高的普遍概念,即绝对概念后却“过河拆桥”,把绝对概念看成独立自在,不依存于经验事实而且超然于经验事实之上。柏拉图认为只有概念才是真实的,而它所自生的那些经验界的客观事实反而只是“幻相”,没有真实性。概念既然是绝对的,超时空的,永远不变的,这就放弃了辩证法的发展观点而走上形而上学的迷径。把概念绝对化,认为发展终止于绝对概念,这是柏拉图的基本错误。7 斐利布斯篇对话主题:善是知识与快感的结合8 法律篇对话主题:政治法律教育各方面的具体实际问题二 伊安篇——论诗的灵感对话人:苏格拉底、伊安1 摘录①因为诵诗人要把诗人的意思说出来,让听众了解,要让人家自己理解,自己就得先了解;所以一个人若是不了解诗人的意思,就不能做一个诵诗人。②Tekhne:来自注解——凡是“人为”的而不是“自然”或“天生”的都是Tekhne。医药、耕种、骑射、木作、畜牧之类凡是可凭专门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叫做Tekhne。在柏拉图的著作里,作诗与做桌子做鞋是同属一类的,因此译为“技艺”而非“艺术”。近代把“艺术”和“技艺”分开,强分尊卑,是一个很不健康的看法。③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我的注解:柏拉图认为作诗是靠灵感而非技艺,即灵感说而非摹仿说,这里可以看出柏拉图的神权思想,这灵感是神赋予的。④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最平庸的诗人也有时唱出最美妙的诗歌;而诵诗人又都是诗人的代言人。2 柏拉图的逻辑诗中体现了各种技艺的知识,懂这些技艺的人肯定比诵诗人能够更了解诗人所写的技艺,因为诵诗人没有这些技艺↓然而诵诗人却比医生、将官、鞋匠等等朗诵的好↓说明诵诗人凭的是灵感而不是技艺的知识↓按照柏拉图的诗人-诵诗人-听众环,诗人和听众应该也是凭借灵感来写诗和欣赏诵诗我要说:诗人、诵诗人虽然对技艺知识了解不够多,但足以骗骗你们这些同样了解不够多的贵族听众了吧。And柏拉图你有考虑声情并茂这种东西吗?莫非你把这看做灵感?后面你所说的狂迷便是声情并茂吧。三 理想国(卷二至卷三)——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对话人:苏格拉底、阿德曼特、格罗康1 摘录①一切事物都是开头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年幼,你明白吧?因为在年幼的时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响。——我的注解:这句话是不是很像弗洛伊德说的?所以某只老师说得对,弗洛伊德都是“抄”柏拉图的,后面还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借鉴。柏拉图通过强调幼年的重要性,进而强调文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这些是青年们从小就要接受的教育。②因为儿童没有能力辨别寓言的和不是寓言的,他们在年幼时所听到的东西容易留下永久不灭的印象。因为这些缘故,我们必须尽力使儿童最初所听到的故事要做得顶好,可以培养品德。③神既是善的,他就不能像多数人所说的,为一切事物的因。好的只有归原于神,恶的须另找原因,不能由于神。于是我们便可以说坏人是悲苦的,因为他们需要惩罚,从神得了惩罚,他们就得到了益处。我们要尽力驳倒神既是善的而又造祸于人那种话。④摹仿这玩艺如果从小就开始,一直继续下去,就会变成习惯,成为第二天性,影响到身体,声音和心理方面。2 我的感想  柏拉图的理想国怕是金日成、金正日帮他实现了吧,朝鲜在某种意义上不是一个理想国吗?为了让年轻人受到统治者所期望的教育,诗歌、音乐的内容和形式全要受到限制,不自由啊!理想国限制了思想的自由,让人愚昧却不自知,可怕!所谓理想国本就是统治者的理想国而非人民的理想国!  四 理想国(卷十)——诗人的罪状对话人:苏格拉底、格罗康1 摘录①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我的注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才是我们应该尊重和相信的,而非权威。②理式:来自注解——柏拉图哲学中基本概念,即概念或普遍的道理。③床不是有三种吗?第一种是在自然中本有的,我想无妨说是神造的,因为没有旁人能制造它;第二种是木匠制造的;第三种是画家制造的。画家是床的摹仿者,摹仿者的产品不是和真理隔着三层吗?摹仿和真实题隔得很远,它在表面上像能制造一切事物,是因为它只取每件事物的一小部分,而那一小部分还只是一种影像。——我的注解:这是苏格拉底所说的话拼凑而成的,我尽量使逻辑连贯了,事实上这是我的一贯做法。这段主要说画家只是摹仿者,其创作不是真理。④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摹仿者,无论是摹仿德行,或是摹仿他们所写的一切题材,都只得到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我的注解:诗人同样只是摹仿者。⑤关于每件东西都有三种技艺:应用、制造、摹仿。那么我们怎样判定一个器具、动物或行为是否妥当、美、完善呢?是否要看自然或技艺所指定它应有的用途?那么每件东西的应用者对于那件东西的知识就必然比旁人的可靠,也就必然能告诉制造者说他自己应用这件东西时,哪样才好,哪样才坏。而摹仿者对于摹仿题材的美丑既没有知识,又没有正确见解,他只能根据普通无知群众所认为美的来摹仿。——我的注解:鄙人认为柏拉图所说的应用者的知识比制造者和摹仿者更多是不对的。尤其是应用者的知识比制造者多肯定是谬误。放在他们那个工具简单的时代可能是正确的,但现在显然是荒谬的。看电视的人会比制造电视的人有更多的知识吗?我想柏拉图忽略的是制造者同时也是应用者,会造电视的人必定会看电视。⑥摹仿是低劣者(摹仿所据的心理作用不是理智)和低劣者(摹仿的对象不是真理)的配合,生出的儿女也就只能是低劣者。⑦最便于各种各样的摹仿的是无理性的部分。摹仿诗人既然要讨好群众,显然就不会费心思来摹仿人性中理性的部分,他的艺术也就不求满足这个理性的部分了;他会看重容易激动情感的和容易变动的性格,因为它最便于摹仿。也就是说,诗人有2点类似画家——他的作品对于真理没有多大价值;他逢迎人性中低劣的部分。⑧我们亲临灾祸时,心中有一种自然倾向,要尽量哭一场,哀诉一番,可是理智把这种自然倾向镇压下去了。诗人要想餍足的正是这种自然倾向,这种感伤癖。同时,我们人性中最好的部分,由于没有让理智或习惯培养好,对于这感伤癖就放松了防闲,我们于是就拿旁人的痛苦来让自己取乐。⑨你看喜剧表演或是听朋友们说笑话,可以感到很大的快感。你平时所引为羞耻而不肯说的话,不肯做的事,在这时候你就不嫌它粗鄙,反而感到愉快,这情形不是恰和你看悲剧表演一样吗?你平时也是让理性压制住你本性中诙谐的欲念,因为怕人说你是小丑;现在逢场作戏,你却尽量让这种欲念得到满足,结果不免于无意中感染到小丑的习气。——我的注解:弗洛伊德大爷果然都是抄袭柏拉图的,什么快感、情欲、理智、抑制都是的。2 总结为什么说诗人是“有罪”的,要从理想国中驱逐?形式上:诗是摹仿的摹仿,和真理隔着三层。内容上:诗要靠情欲才能打动人,而不是理智,因此诗又远离了真理。诗是为了让人产生快感的而不是使人明智的。五 斐德若篇——论修辞术对话人:苏格拉底、斐德若1 摘录①一个人还不能知道他自己,就忙着去研究一些和他不相干的东西,这在我看是很可笑的。——我的注解:先认识自己再认识世界,不是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②无论讨论什么问题,都要有一个出发点,这就是必须知道所讨论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否则得不到什么结果。许多人对于事物本质,都强不知以为知;既自以为知,他们就不肯在讨论的出发点上先求得一个一致的看法,于是愈讨论下去,就愈见分歧,结果他们既互相矛盾,又自相矛盾。——我的注解:讨论问题时先要明确好讨论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尤其是关键概念。譬如我们讨论某个行为自私与否,那么我们首先要确定什么是自私,给自私下个大家都同意的定义,而不是你认为自利就是自私,我认为损人利己才是自私。③有一种欲念,失掉了理性,压倒了求至善的希冀,沉淫于美所生的快感,尤其是受到同类欲念的火上加油,沉淫于肉体美所生的快感,那就叫做“爱情”。——我的注解:诡辩什么的,苏格拉底说,我也会。④预备要做辞章家的人丝毫不需要知道真正的正义,只要知道裁判的群众大概认为是正义的;他也不需要知道真正的善和美,只要知道群众所认为善和美的。他们说,说服的效果是从群众意见而不是从真理得来的。——我的注解:和我以前的想法一样,搞艺术不应该以观众为目的,而应是纯粹的,否则只能是众人都喜欢的三流作品。⑤苏格拉底或柏拉图的辩证术:来自注解——用综合的分析,研究现象与规律,感觉与概念的关系,目的在求牢不可破的真理。⑥修辞术:来自注解——诡辩派修辞术的目的在利用听众的弱点,投合捕风捉影的意见,用似是而非的论调强词夺理,姑且博得听众的赞许;苏格拉底的修辞术却要寻求事物的本质真理,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见出现象与规律,感觉与概念的关系,所以先要对所讨论事物下定义,然后加以分析,将所含道理作妥善的安排。⑦事实有时看来不逼真,你就不必照它实际发生的情形来说,只要设法把它说得逼真,无论是辩护或是控诉,都应该这样做(来自注解:“逼真”指近理,与真理不同,只是看起来像是真理)。⑧借文字的帮助,他们无须教练就可以吞下许多知识,好像无所不知,而实际上却一无所知,还会自以为聪明,实在是不聪明。——我的注解:记不清是此前还是之后柏拉图也有这个观点,书是懒惰和有害的,辩论所得来的知识比从书本上看来的要好得多。⑨来自注解:书籍使人不肯自己思索,强不知以为知,而且可以滋生误解。所以大思想家不把自己的思想写在纸上,而把它写在心灵里,自己的心灵里和弟子们的心灵里。依苏格拉底的看法,文章实在有三种,头一种是在心灵中孕育的思想,这是一个作家的最伟大的一部分;其次是说出来的文章,还不失为活思想的活影像;最后是写出来的文章,只是活思想的死影像。文字意本在传达,凭笔传不如凭口传和人格感化。2 我的感想  真的没有看懂,修辞术到底是什么?写文章的方法?论述的方法?总之,这篇探讨了太多东西——爱情、诡辩、修辞、艺术的好坏等等,又用了那么多神话,一方面看不进去,另一方面没看懂。  六 大希庇阿斯篇——论美对话人:苏格拉底、希庇阿斯1 摘录①我有一个老习惯,爱提出反驳。——我的注解:以前一直都知道哲学的研究方法是内省和思辨,然后一直认为自己知道思辨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是读完此书才明白自己当初对于思辨的理解多么浅薄,要想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又是多么的难。你必须不断的反驳自己才是哲学家的思考方式,这真的很难——反驳自己。②美就是有用的。——我的注解: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观点,非常的实用主义,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2 我的感想  用我心理学的眼光来看,美应该是一种心理体验或状态,类似于高峰体验。好吧,这和哲学家的思路完全不同,我避开了本质。  七 会饮篇——论爱美与哲学修养对话人:亚波罗多洛、亚里斯脱顿;苏格拉底、阿伽通、斐德若、泡塞尼阿斯、厄里什马克、阿里斯托芬、第俄提玛、亚尔西巴德1 摘录①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我的注解:我也觉得很美,“爱情的追求与学问道德的追求合而为一”真的再好不过了。②亲爱的阿伽通,你所不能反驳的是真理不是苏格拉底,反驳苏格拉底倒是很容易的事。③正确见解就是介乎真知与无知之中的一种东西。——我的注解:这意思难道不是你只能接近真理却永远达不到吗?因为在柏拉图的哲学中,真理是形而上的。④总结起来说,爱情就是一种欲望,想把凡是好的永远归自己所有。⑤爱情的目的在凭美来孕育生殖。通过生殖,凡人的生命才能绵延不朽。我们所迫切追求的不仅是好的东西,而且还要加上不朽。爱情就是想凡是好的东西永远归自己所有那一个欲望。可朽者尽量设法追求不朽,怎样才能达到不朽呢?那就全凭生殖,连续不断地以后一代接替前一代,以新的接替旧的。——我的注解:第俄提玛的见解。⑥我们的知识全部也不但有些在生,有些在灭,使我们在知识方面前后从来不是同样的人,而且其中每一种知识也常在生灭流转中。我们所谓“回忆”就假定知识可以离去;遗忘就是知识的离去,回忆就是唤起一个新的观念来代替那个离去的观念,这样就把前后的知识维系住,使它看来好像始终如一。——我的注解:知识的不朽。2 我的感想我看书就是虎头蛇尾,只有第一篇看的是最懂的。还好有朱光潜的注释,要不然真的废屁了。老师为什么会推荐我看这篇呢?也许我该先看这篇。总之,前面的许多人诡辩似的颂扬爱神,后面是苏格拉底以真实性为基础的颂扬,最后是一段很腐的表白。  八 斐利布斯篇——论美感对话人:苏格拉底、普若第库斯摘录:真正的快感来自所谓美的颜色,美的形式。它们来自这样一类事物:在缺乏这类事物时我们并不感觉到缺乏,也不感到痛苦,但是它们的出现却使感官感到满足,引起快感,并不和痛感夹杂在一起。九 法律篇——论文艺教育对话人:雅典客人、克勒尼阿斯(克里特人)、麦格洛斯(斯巴达人)摘录①关于快感和痛感的特殊训练会使人从小到老都能厌恨所应当厌恨的,爱好所应当爱好的。②音乐的优美要凭快感来衡量。但是这种快感不应该是随便哪一个张三李四的快感;只有为最好的和受到最好教育的人所喜爱的音乐,特别是为在德行和教育方面都首屈一指的人所喜爱的音乐,才是优美的音乐。——我的注解:柏拉图果然鄙视人民大众,艺术也有高低贵贱了,真可怜。③诗人们现在都养成了习惯,为迎合裁判人的低级趣味而写作,结果观众变成了诗人的教师。——我的注解:哈哈,我就说我和柏拉图的观点是一致的。④在音乐里会产生一种谁都无所不知,漫无法纪的普遍的妄想——自由就接踵而来,人们都自以为知道他们其实并不知道的东西,就不再有什么恐惧,随着恐惧的消失,无耻也就跟着来了。人们凭一种过分大胆的自由,鲁莽地拒绝尊重比他们高明的人们的意见,这就是邪恶无耻!——我的注解:柏拉图是贵族,因此希望保留贵族专政而不是人民大众的民主。在他眼里,自由会造成邪恶和无耻。十 译后记——柏拉图的美学思想1 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其特点在于侧重揭露矛盾。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各方论点的毛病和困难都像剥茧抽丝似地逐层揭露出来,这样把错误见解逐层驳倒之后,就可引向比较正确的结论。2 柏拉图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早期希腊哲学家所留下来的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文艺对客观现实的关系,其次的文艺对社会的功用,还涉及艺术创作的原动力问题,即灵感问题。3 柏拉图是站在贵族阶级反动的立场上的。在他看来,希腊文化在衰落,道德风气在败坏,而这种转变首先要归咎于诡辩学派所代表的民主势力的兴起,其次要归咎于文艺的腐化的影响。4 柏拉图处在希腊文化由文艺高峰转到哲学高峰的时代。在前此几百年中统治着希腊精神文化的是古老的神话,荷马的史诗,较晚起的悲剧喜剧以及与诗歌密切联系的音乐。诗人是公认的“教育家”、“第一批哲人”、“智慧的祖宗和创造者”。但是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希腊文化的鼎盛时代已逐渐过去。随着民主势力的开展,自由思想和自由辩论的风气日渐兴盛起来,古老的传统和权威也就成为辩论批判的对象。5 柏拉图对荷马以下的希腊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得出两个结论,一个是文艺给人的不是真理,一个是文艺对人发生伤风败俗的影响。6 柏拉图对艺术和美有两种互相矛盾的看法,一种看法是艺术只能摹仿幻相,见不到真理(理式);另一种看法是美的境界理式世界中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诗人可以见到最高的真理,而这最高的真理也就是美。7 柏拉图心目中有三种世界:理式世界、感性的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是由摹仿现实世界来的,现实世界又是摹仿理式世界来的,这后两种世界同是感性的,都不能有独立的存在,只有理式世界才有独立的存在,永驻不变,为两种较低级世界所自出。感性世界依存于理性世界,而理性世界却不依存于感性世界,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文艺世界是第三性的。柏拉图的“理式世界”正是宗教中“神的世界”的摹本,也正是政治中贵族统治的摹本。柏拉图的“理式”正是神。8 在认识论方面柏拉图有两种互相矛盾的看法,一种以为理性世界是感性世界的根据,超感性世界而独立,另一种以为要认识理性世界,却必须根据感性世界而进行概括化。9 柏拉图的艺术概念和美的概念都建筑在鄙视群众,鄙视劳动实践和鄙视感性世界的哲学基础上。在希腊,“艺术家”就是“手艺人”或“匠人”,地位是卑微的。柏拉图对普通的“诗人和其他摹仿的艺术家”的轻视是有阶级根源的。10 在柏拉图看来,艺术创作的首要条件不是技巧而是灵感,没有灵感,无论技巧怎样熟练,也决不能成为大诗人。11 理想国的理想是“正义”,所谓“正义”就是城邦里各个阶级都站在他们所应站的岗位,应统治的统治,应服从的服从,形成一种和谐的有机整体。在其理想国中,分工是城邦的基本原则,它不过是就埃及的等级制加以雅典式的理想化,目的在于维护贵族统治。12 柏拉图把理想国的公民分成三个等级,最高的是哲学家,其次是战士,最低的是农工商。这后两个等级都要听命于哲学家,国家才能有“正义”。人的性格中也有三个等级,相当于哲学家的是理智,相当于战士的是意志,相当于农工商的是情欲。人的性格要达到“正义”,意志和情欲也就要受理智的统治。13 柏拉图对文艺的心理分析:“摹仿诗既然要讨好群众,显然就不会费心思来摹仿人性中的理性的部分,......他会看重容易激动情感(感伤癖和哀怜癖)和容易变动的性格,因为它最便于摹仿。”感伤癖是“要尽量哭一场,哀诉一番”那种“自然倾向”。在剧中人物是感伤癖,在听众就是哀怜癖。这些自然倾向本来是应受理智节制的。悲剧性的文艺却让它尽量发泄,使听众暂图一时快感,“拿旁人的灾祸来滋养自己的哀怜癖”,以致临到自己遇见灾祸时,就没有坚忍的毅力去担当。喜剧性的文艺则投合人类“本性中诙谐的欲念”,本来是你平时引以为耻而不肯说的话,不肯做的事,到表演在喜剧里,“你就不嫌它粗鄙,反而感到愉快”,这样就不免使你“于无意中感染到小丑的习气”。“它们都理应枯萎,而诗却灌溉它们,滋养它们”。14 柏拉图反对理想国的保卫者们从事于戏剧摹仿或扮演。第一个理由是一个人不能同时把许多事做好,保卫者应该“专心致志地保卫国家的自由”,“不应该摹仿旁的事”;第二个理由是演戏者经常摹仿坏人坏事或是软弱的人和软弱的事,习惯成自然,他的纯洁专一的性格就会受到伤害。15 柏拉图对文艺的基本态度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文艺必须对人类社会有用,必须服务于政治,文艺的好坏必须首先从政治标准来衡量;如果从政治标准看,一件文艺作品的影响是坏的,那么,无论它的艺术性多么高,对人的引诱力多么大,哪怕它的作者是古今崇拜的荷马,也须毫不留情地把它清洗掉。16 灵感的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神灵凭附到诗人或艺术家身上,使他处在迷狂状态,把灵感输送给他,暗中操纵着他去创作。第二种解释是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17 柏拉图的一般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都是从他要在雅典民主势力上升时代竭力维护贵族统治的基本立场出发的。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就是一种借维护神权而维护贵族统治的哲学。他的永恒的“理式”就是神,所居的地位也正是高高在上的贵族地位。只有贵族阶级中文化修养最高的人(爱智慧者)才有福分接近这种高不可攀的“理式”,只有根据这种理式,在人身上才能保证理智的绝对控制,意志和情欲的绝对服从;也只有根据这种理式,在国家里才能保证哲学家和“保卫者们”的绝对统治,其他阶级的绝对服从。这样,才能达到理想人和理想国的目的,即柏拉图所谓的“正义”。从这个基本立场出发,柏拉图鄙视理式世界以下的感性世界,鄙视与肉体有关的本能,情感和欲望,鄙视哲学家和“保卫者们”以外的劳苦大众,鄙视哲学家的观照以外的实践活动以及和实践活动有关的技艺。18 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中一个发人深省的现象是:每个时代都按当时的特殊需要去吸收过去文化遗产中有用的部分,把没有用处的部分扬弃掉,因此所吸收的部分往往就不是原来的真正的面貌,但也并不是和原来的真正面貌毫无联系。批判继承的实际情况是复杂的。十一 读后记一直以来对于哲学“叶公好龙”的我终于读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哲学书。跨出了第一部表示很开心,算是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了(放心我并不是要去死);更开心的是柏拉图的东西原来我也是读得懂的。但并不是完全读懂,若不是有朱光潜先生的题解、注解及译后记,我恐怕只能读懂10%,如今有了他的帮助也只是50%而已。读罢此书最大的感受是——要学会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样思考,要不断的反驳自己,反驳他人和反驳权威。知识来源于讨论和思考,而不是书本和老师,即使这老师是苏格拉底。
  •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这四个字是我翻开这本书的因素之一,权威的翻译应该会好过其他人的吧。第一篇是《伊安篇》,或许这篇是最不有名的一篇,整文读下来,就像走过一段坑坑洼洼的山路,总觉得逻辑上总是有点问题。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柏拉图本身的表达方式的问题,此篇的逻辑推理有些难以令人信服。我更相信是翻译的问题,能量的转化总是伴随着许多耗散,柏拉图写就此文是用希腊文,而朱光潜前辈是根据英文翻译成汉语的,一波三折,虽不至于面目全非,但精髓也会失去大半。开篇不久我就觉得逻辑有些不大对劲,所谓“诵诗人”的技艺属于一种独特的技艺,伊安耗费大量心力在荷马诗作上,因此得以对荷马解读的最好,但苏格拉底(或者说柏拉图本人)却要让伊安和“占卜师”“渔夫”“医生”来较量解读荷马诗作的不同内容:苏:假如要你和一位占卜家来解说这两位诗人说到占卜的话,无论他们说的同不同,谁解说的比较好呢?伊:占卜家会解说的比较好。~~后面就是和医生渔夫等的比较了。在这里就有点问题,诗,是一种文学,解说诗,便是通过解说人的解说表达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和内容,而不是比谁对诗里面的内容更为了解。如果要比这方面,那么诗人在诗里提到的任何内容都有某方面的专家比诗人更清楚,就像诗人写战争,名将比诗人更了解战争,诗人写建筑,建筑师比诗人更了解建筑,如此推理下去,我们要诗人做什么?诗人虽然没有比这些“专家”更专业,但是在表达方面却是专业的,所以诗人的存在意义便是畅快淋漓表达出人类内心的感触。因此说诵诗人也掌握一种技艺,这种技艺是通过长时间的学习训练得来的(即便是灵感也要有无数的汗水作为基础),解说诗人所想表达的感触和内容,更好的帮助群众了解诗作的一个途径。苏格拉底(或者说柏拉图)此后的推理很多都是有点无法理解的,在现在看来都是错误的,不过这也恰好证明人类文艺的发展。谁又知道呢,说不定我们自以为是的文艺论在后人看来也是可笑的。继续阅读~

精彩短评 (总计47条)

  •     有趣的哲学对话
  •     会饮和斐德若超好看, 二周目预订系列 4.21
  •     英文版折磨死人 先生翻译太狠了
  •     最后柏拉图爷爷还是把问题没说清楚地走了。
  •     这时他凭临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量数的优美崇高的道理,得到丰富的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满之后,他终于一旦豁然贯通那唯一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
  •     诶诶
  •     一本真诚有趣的书,无论原作者还是译者
  •     有点隔靴搔痒
  •     我是冲着斐德罗篇来的~~~
  •     朱氏翻译,名作名译
  •     其实当时我看懂了一半都不到,扶额叹息
  •     适合初学者…
  •     冠夫推荐。。。情人与爱人啊。。。古希腊的男风啊。。。我真的不是腐女。。。
  •     中国与西方之对话体之差异可见一斑。虽有所得,亦有所恶。
  •     好些年前读过的,补标一下,朱光潜的文本远不算最精确,但大多算译笔最优美~
  •     环环相扣的推理令人绝倒,加之苏格拉底总是假谦虚真卖萌(苏格拉底被亚尔西巴德推倒了……),读来真是妙趣横生。柏拉图给我一种理想主义,一种爱的深密教,某种极致的体验。我从来都期待着“心灵的繁殖力”。这本书是近几个月札记的完结篇,是为记。
  •     卧谈!
  •     很精彩!
  •     其实有些地方挺诡异的。还是斐德若篇比较有意思。
  •     阴人 阳人 阴阳人
  •     科普,翻译很到位。
  •     洞若观火
  •     如若最后能剩下个概意就已终身受用
  •     或许是古希腊离我实在太遥远了,或许是我太不习惯柏拉图的嘲讽的说话方式,我总是闹不清哪句真哪句假。
  •     这难道不是躲在苏格拉底背后通过种种狡辩表达了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然后顺带再夸夸自己么。
  •     理解了很多我们平时说的话都是怎么个语境。只是实在难啃了点,只能略略读,不能细究。
  •     读的这一版。文荒的tx可以来这里学习理论好么!美好啊美好!净化心灵!!!
  •     这本里读过的是《伊安》《大希庇阿斯》和《斐德若》。《斐德若》是柏拉图所有作品中我最推崇的,爱的迷狂,对美的痴狂,从现实世界上升到理念世界的渴求,如此的爱情,如此的柏拉图
  •     说是对话,辩论双方实力实在悬殊,尤其《伊安篇》似乎就是苏格拉底背后的柏拉图在不断用自己的结论自我肯定,《理想国》推崇的美善教育或许是从城邦统治出发,却太过于片面,《斐德若篇》、《大希庇阿斯篇》、《会饮篇》包含的内容较多也有意思些,不同篇章有观点矛盾,苏格拉底的傲娇萌卖得不错。
  •     精妙。 说句废话,大师都是好辩的,想起饶舌的孔夫子。 还有,人人都爱美少年←_←
  •     这个版本的翻译感觉最好,朱光潜的注释对理解很有帮助
  •     会饮篇
  •     感觉自己被苏格拉底的“苏式幽默”狠狠嘲笑了一把
  •     朱光潜学工出身么?这么有条有理,喜欢~
  •     希望未来再读的时候能有新的发现,我已经在试着学习做读书笔记。
  •     柏拉图才是伟大的诡辩家;对尼采的影响清晰可辨
  •     比较容易看得懂。。
  •     最认真读的第一本专业书。。。。
  •     socrates时而卖萌时而装逼,所有跟他对话的人都纱布了……
  •     可惜 书还有10多页没读完 我就挂了
  •     我永远都觉得苏格拉底的对立面是有道理的一方,然后苏格拉底还是把对方驳倒了,多么伟大.
  •     欧洲文艺理论的“鼻祖”。
  •     已在唯物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接受不了唯心的东东了。
  •     大一军训时
  •     其实还是有好看的部分
  •     只为读《会饮篇》在图书馆找了好半天~那个时候智者们边喝着小酒边赞颂或者思辨,美哉~
  •     晚年的柏拉图,常让人想起“数学”、“绝对”“理想”之类的字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