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1
ISBN:9787010082837
作者:康德
页数:1201页

章节摘录

如果我在打算出庭作证时所依据的那个准则受到实践理性的检验,那么我总是要查看一下,假如这个准则作为一个普遍的自然律而起作用,它会是什么样子。很明显,它将会以这种方式迫使每个人说真话。因为,承认陈述具有证明作用却又故意不说真话,这是不能与自然律的普遍性相共存的。以同样的方式,我在自由处置自己的生命上所采取的准则也马上就可以规定下来,如果我问问自己,这准则必须是怎样的,才能使一个自然按照它的某种法则维持下去。显然,在这样一个自然中任何人都不会任意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这样一种做法决不会是持久的自然秩序,在所有其他场合下,情况也是如此。但现在,在现实的自然中,只要它是一个经验对象,自由意志就不是由自己来确定这样一些能够独自按照普遍法则建立起一个自然、哪怕是自发地与这样一个按照这些法则来安排的自然相适合的准则;毋宁说,这是一些私人爱好,它们虽然按照病理学上的(身体性的)规律构成一个自然整体,但不是构成一个只有通过我们的意志、按照纯粹实践法则才有可能的自然。但我们仍然通过理性意识到一个法则,它是我们的一切准则都服从的,就好像凭借我们的意志必然会同时产生出一个自然秩序来一样。所以这个法则必定是一个并非经验性地被给予的、但却通过自由而可能的、因而是超感性的自然的理念,我们至少在实践方面给予它以客观实在性,因为我们把它看做我们作为纯粹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的客体。所以,在意志所服从的那个自然的规律[法则]和某种(就意志与其自由行动有关的事情上)服从一个意志的自然的法则[规律]之问作出区别是基于:在前者,客体必须是规定意志的那些表象的原因,但在后者,意志应当是这些客体的原因,以至于意志的原因性只是在纯粹的理性能力中有自己的规定根据,所以这个能力也可以称之为一个纯粹的实践的理性。所以,这样两个课题是极不相同的:一方面,纯粹理性如何能够先天地认识客体,另一方面,它如何能够直接地(只通过它自己的作为法则的准则的普遍有效性的思想)就是意志的规定根据,即有理性的存在者在客体的现实性上的原因性的规定根据。第一个课题属于纯粹思辨理性批判,它要求首先澄清:直观——没有它们无论什么地方都不能有任何客体被给予我们、因而也没有任何东西能被综合地认识——是如何先天可能的?这个课题的解决导致这个结果:直观全都只是感性的,所以也不容许任何比可能经验所达到的范围走得更远的思辨知识成为可能,因此,那个纯粹思辨理性的一切原理所达到的无非是使经验成为可能,这经验要么是有关给予对象的,要么是有关那些可以无限地被给予、但却永远也不被完全给予的对象的。第二个课题属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它并不要求澄清欲求能力的客体是如何可能的,因为这仍然作为理论的自然知识的课题而委托给了思辨理性的批判,而只要求澄清理性如何能够规定意志的准则,这件事是仅仅借助于作为规定根据的经验性表象而发生的呢,还是就连纯粹理性也是实践的,它是否是一个根本不能经验性地认识的可能的自然秩序的法则。这样一个超感性的自然,它的概念同时能够是通过我们的自由意志将它实现出来的根据,它的可能性不需要任何先天的直观(对一个理知世界的直观),这种直观在这种场合下作为超感性的直观,对我们来说也必然会是不可能的。因为问题只取决于意愿在它的准则中的规定根据,那根据是经验性的呢,还是一个纯粹理性概念(关于一般准则的合法则性的概念),并且它又如何可能是后一种情况。意志的原因性对于实现客体是不是足够的,这仍然是托付给理性的理论原则去评判的事,这就是研究意愿客体的可能性,因而对这些客体的直观在实践的课题中根本不构成它的任何契机。在这里,事情只取决于意志的规定和作为自由意志的意愿的准则的规定根据,而不取决于后果。因为,只要意志对于纯粹理性来说是合法则的,那么意志在实行中的能力就可以是无论怎样的情况,既可以按照对一个可能的自然的这些立法准则而现实地从中产生出这样一个自然来,也可以不这样,对此这个批判是根本不关心的,它在此只研究纯粹理性是否和如何能够是实践的、即能够直接规定意志的。所以在这件工作中批判可以不受指责地从纯粹实践法则及其现实性开始,并且必须从此开始。但它不是把直观、而是把这些法则在理知世界中的存有的概念、即自由的概念作为这些法则的基础。因为这个:概念并没有任何别的意思,而那些法则只有在与意志自由相关时才是可能的,并且在以意志自由为前提时是必然的,或者相反,意志自由是必然的,是由于那些法则作为实践的悬设是必然的。至于对道德律的这种意识,或者这样说也一样,对自由的意识,是如何可能的,这是不能进一步解释的,不过它们的可容许性倒是完全可以在理论的批判中得到辩护。对实践理性最高原理的阐明现在已经作出了,就是说,首先指明它包含什么内容,即它是完全先天地、不依赖于经验性原则而独立存在的;其次指明它在什么地方与其他一切实践原理区别开来。至于对这个原理的客观普遍的有效性的演绎即提供辩护理由,以及对这样一种先天综合命题的可能性的洞见,我们不可能指望像在讨论到纯粹理论知性的那些原理时一样顺利进行。因为后者涉及的是可能经验的对象,也就是现象,我们能够证明的是,只有通过把这些现象按照那些法则的标准纳入到诸范畴下来,这些现象才能作为经验的对象被认识,因而一切可能的经验都必须与这些法则相适合。但我不能在对道德律进行演绎时采用这样一条思路。因为这涉及到的不是可以在别的地方以任何方式给予理性的有关对象性状的知识,而是在这范围内的知识,即它能成为对象本身实存的根据、并且通过这种实存理性就具有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中的原因性,这就是涉及到能够被看做一种直接规定着意志的能力的纯粹理性。

前言

我与杨祖陶老师通力合作七年译出的康德三大批判于2004年出齐,至今又有五年了。在这五年中,我听到了不少赞誉,也收到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对于赞誉,我将它们视为对我们工作的一种鼓励,实际上我知道这个译本还远不是那么完善,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而对于各方面来的意见,我在这里要表示由衷的感谢。这些意见,有些是来自素不相识的读者,通过来信或发电子邮件向我表达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另外还有大量的意见是在我讲解康德哲学原著的研究生课堂上由研究生们提出来的。多年来,由于我逐字逐句地解读康德的著作,并要求研究生们对照德文和英文原版对我们的翻译进行字斟句酌,我在课堂上收获了数以百计的修改意见。这些意见经过我的再思考,大部分都被我采纳并反映在后来的多次重印中了(因此,越是读到后面批次印本的读者,所读的文本就越精确)。例如这次将三大批判集结为《合集》再版,我所提供的再修改目录(包括我自己提出的和学生提出的)总共达三百多处。但尽管如此,我仍然感觉心里很不踏实,因为我的康德哲学课并没有结束,所涉及的地方,仅限于《纯粹理性批判》中收入到《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中的那二十多万字,以及《实践理性批判》的前一部分、《判断力批判》中的一小部分,其他未涉及的部分都没有来得及再作这样仔细的重新审查。当然,我也知道,像康德这样的哲学大师的作品,我们中国人恐怕要经历好几代翻译家的埋头苦干,才有可能逐渐接近理想的译本,任何单个人的努力只能视为前进路上的路标。由此我深感任重而道远。另外要说明的是,我们翻译康德的著作,原本就是出于研究的需要,即我和杨祖陶先生共同合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一书,而萌发的一个念头。

内容概要

作者:(德国)康德 译者:邓晓芒 解说词:杨祖陶 合著者:杨祖陶

书籍目录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册)《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序[题辞]维鲁兰姆男爵培根《伟大的复兴》序[献辞]致宫廷国务大臣冯·策特里茨男爵大人阁下第一版序第二版序第一版目录导言  Ⅰ.纯粹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区别  Ⅱ.我们具有某些先天知识,甚至普通知性也从来不缺少它们  Ⅲ.哲学需要一门科学来规定一切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原则和范围  Ⅳ.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别  Ⅴ.在理性的一切理论科学中都包含有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原则  Ⅵ.纯粹理性的总课题  Ⅶ.在纯粹理性批判名下的一门特殊科学的理念和划分    一  先验要素论    第一部分  先验感性论  §1第一节  空间  §2.空间概念的形而上学阐明  §3.空间概念的先验阐明  由上述概念得出的结论第二节  时间  §4.时间概念的形而上学阐明  §5.时间概念的先验阐明  §6.从这些概念得出的结论  §7.解说  §8.对先验感性论的总说明  先验感性论的结论    第二部分  先验逻辑导言  先验逻辑的理念  Ⅰ.一般的逻辑  Ⅱ.先验逻辑  Ⅲ.普遍逻辑划分为分析论与辩证论  Ⅳ.先验逻辑划分为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第一编  先验分析论  第一卷 概念分析论  第二卷  原理分析论第二编  先验辨证论  导言  第一卷  纯粹理性的概念  第二卷  纯粹理性的辩证推论    二、先验方法论德汉术语索引人名索引汉德术语对照表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下册)《实践理性批判》中译本序序言导言  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    第一部分  纯粹实践理性的要素论第一卷  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论第二卷  纯粹实践理性的辨证论    第二部分 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结论德汉术语索引汉德术语对照表人名索引

编辑推荐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套装上下册)》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我与杨祖陶老师通力合作七年译出的康德三大批判于2004年出齐,至今又有五年了。在这五年中,我听到了不少赞誉,也收到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对于赞誉,我将它们视为对我们工作的一种鼓励,实际上我知道这个译本还远不是那么完善,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而对于各方面来的意见,我在这里要表示由衷的感谢。这些意见,有些是来自素不相识的读者,通过来信或发电子邮件向我表达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另外还有大量的意见是在我讲解康德哲学原著的研究生课堂上由研究生们提出来的。多年来,由于我逐字逐句地解读康德的著作,并要求研究生们对照德文和英文原版对我们的翻译进行字斟句酌,我在课堂上收获了数以百计的修改意见。这些意见经过我的再思考,大部分都被我采纳并反映在后来的多次重印中了(因此,越是读到后面批次印本的读者,所读的文本就越精确)。例如这次将三大批判集结为《合集》再版,我所提供的再修改目录(包括我自己提出的和学生提出的)总共达三百多处。但尽管如此,我仍然感觉心里很不踏实,因为我的康德哲学课并没有结束,所涉及的地方,仅限于《纯粹理性批判》中收入到《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中的那二十多万字,以及《实践理性批判》的前一部分、《判断力批判》中的一小部分,其他未涉及的部分都没有来得及再作这样仔细的重新审查。当然,我也知道,像康德这样的哲学大师的作品,我们中国人恐怕要经历好几代翻译家的埋头苦干,才有可能逐渐接近理想的译本,任何单个人的努力只能视为前进路上的路标。由此我深感任重而道远。
另外要说明的是,我们翻译康德的著作,原本就是出于研究的需要,即我和杨祖陶先生共同合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一书,而萌发的一个念头。
——邓晓芒《序言》

图书封面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之所以写这个小结,是想总结下全书内容、康德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想再度理清楚,康德是如何论述他的观点的。这书虽然难懂,但至少结构非常清晰。第一版序中,康德在其理论的明晰性方面,拒绝了把话说太直白的可能,指出对于这种形而上学的巨著是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财产的清单通过纯粹理性而加以系统的整理”,必须精炼、深奥,读者弄不懂是ta自己的事。牛叉的东西不能太平易近人。第二版序中,康德提出,外部对象是因我们的观察而存在的,因为我们的知识才成为可能,或者说,我们体会到的只是我们自己的直观经验,而真实的外部世界其实一无所知,也没有办法知道。他也指出了当时形而上学的糟糕的不成熟状态,同时,一旦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合乎规律地确立原则,对概念作清晰的规定、在证明时力求严格及防止在推论中大胆跳 跃”,把这纯粹理性批判完成,在其界限和内部结构都充分勾画出后,这种科学就真正系统地存在和完成了,因为它只和原则及原则的限制打交道。他骄傲地说第二 版比第一版在原理和证明上并无改进,因为他搭建的这个结构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就是普遍人类的理性。牛吧?很有可能是康德在写完全书后再加上的导言中,哲学家由什么是先验的什么是经验的,什么是分析的什么是综合的出发,一步步提出问题,直到问了个大问题:形而上学为什么是可能的?从几个大问题提出了理性批判这个关键的概念,并指出了批判是一种对理性能力的否定性的界限性但又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发现,杨祖陶写的那个译本序里其实对全书的架构有了很好的总结,我不可能比他总结的更好,而且我还有其他书急着看完,而全书全部以我自己的语言总结下来恐怕又得花个几天时间,在这里就直接抄了:纯粹理性批判》全书除了序言和一个总的导言外,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前者占全书约4/5的篇幅,是全书的主体部分,讨论人类认识能力中的先天要素;后者讨论在这些先天要素基础上建立形而上学体系的形式条件。人类认识能力由作为接受性的直观能力 的感性和作为自发性的思维能力的理性这样两类原则上不同而又彼此联系的认识能力构成,因而“先验要素论”就区分为讨论感性的先天要素的“先验感性论”和讨 论(广义的)理性的先天要素的“先验逻辑”。由于人类的思维能力有知性、判断二和(狭义的)理性这样三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结的环节,因而“先验逻辑”就区分为讨论知性和判断力的先天要素的“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其中讨论知性的先天概念(范畴)的称为“概念分析论”,讨论判断力的法规即知性的先天原理的称为“原理分析论”——和讨论理性的先验理念和先验幻相的“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第一版序主要阐明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必要性首先在于确定形而上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版序主要阐明对理性进行批判所遵循的“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一“哥白尼式变革”原理的来源、内容和意义。  导言提出了全书的总纲:纯粹理性批判的总任务是要解决“先天综合判断”、即真正的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并将这个问题分解为如下四个依次回答的问题:数学知识如何可能? 自然科学如何可能? 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如何可能? 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先验感性论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认识能力(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去整理由物自体刺激感官而引起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时间和空间的先天直观形式是数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根据和条件。   先验逻辑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关于对象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 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包括这种运用的限度。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志着辩证逻辑在近 代的萌芽。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原理是自然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在判断中的逻辑机能 (形式逻辑中一般判断形式的分类 ) 的分析,而发现了知性的十二个(对)先天的纯粹概念即范畴;通过对范畴的先验演绎阐明了,知性从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出发,运用范畴去综合感性提供的经验材料,这是一切可能的经验和经验对象之所以可能的条件,从而证明了范畴在经验、即现象的范围内的普遍必然的有效性。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判断力是用普遍(规则)去统摄特殊(事例)的能力;范畴运用于现象必须以时间图型为中介;借助于时间图型从范畴产生的先天综合判断就是判断力必须遵守的法规,亦即知性的先天知识原理,而这些原理的体 系中经验类比的三条原理就是作为自然科学的最根本基础的一般原理,其中第二类比即因果性原理又是康德特别看重的;知性的先天原理只是对现象有效,对超越现 象的物自体或本体则无效,必须严格划分可知的现象和只可思维而不可认知的本体的界限。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超验的本体,由此产生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在这部分的导言中指出,理性由于 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的这种自然倾向,而成了先验幻相的来源和所在地,即它把由于主观的需要而产生的有关无条件者的概念看作是有客观实 在的对象与之相应的实体概念了;先验理念就是理性关于这类无条件者(如灵魂、世界整体和上帝)的概念,它们起着一种为知性的经验认识提供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以引导其不断前进的调节性(范导性)的作用;纯粹理性的辩证推论就是理性力图运用只对经验、现象有效的范畴来认识无条件者这样的超验对象的推论,这样的推论有三种:关于灵魂是含有“四名词”错 误的“谬误推论”,关于世界整体是两组截然相反的判断彼此对立冲突的“二律背反”,关于上帝则是一些无客观实在性的先验理想,所有这些都只不过是一些属于先验幻相的假知识而已。   纯粹理性的法规作为“先验方法论”的第二章,在第一章指明理性经过“批判”的“训练”而建立起一种有关经验、现象的“内在形而上学”的可能性之后,阐明了理性理念的理论使用无法规可言,但理性理念的实践使用则有正确运用的法规,这就是道德法则;那些理论理性所不能认识的超验的对象如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可以成为实践理性追求的对象,从而对它们有“实践的知识”,即信念或信仰,这就为人类道德生活提供了前提,从而说明了一种超验的道德形而上学是可能的。
  •     摆在读者面前的《康德三大批判合集》是康德三大批判三个单行本(《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的改版,它与三个单行本同时继续在市场发行,"合集"与三个单行本并无实质性的改变。康德三大批判这一浩瀚的百万字的系统翻译工程是我与邓晓芒教授历时七年通力合作完成的。康德三大批判新译此次改版或再版,不禁使我浮想联翩......。我与三大批判的电脑初译稿提供者邓晓芒教授相识至今已是30年了。邓晓芒是我与陈修斋先生合招的第二届硕士研究生,他的硕士论文《论康德人类学的核心--判断力批判》(1982年4月)是在我指导下进行的。毕业留校数年后,他才回到西方哲学教研室,起初他在陈先生的唯理论与经验论课题组,但是他的兴趣主要在德国古典哲学方面,后来就一直与我在一起从事教学与研究了。他天赋甚高、哲学悟性好。对于惜才如命的我,甘当人梯就在圈内传为佳话了。我的由衷的愿望是想通过教学与研究的共同实践为德国古典哲学培养出一个优秀人才来。几乎同时,他协助完成我在而立之年、初到珞珈山时写的40万字的教材的整理,最终成果为《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我为邓晓芒的著作《思辨的张力》作了序,并竭力将他和他的著作推到学术前台。他在该书后记中这样写道:"在写作期间,我几乎每星期都要和负责本课题的杨祖陶先生交换看法,讨论写作进展,深化观点,获得了许多极为宝贵的意见和启发。本书初稿完成后,杨先生又不辞辛劳,带病将本书稿从头至尾仔细阅读了三遍,除提出大量的整体修改意见外,还就其中某些章节、段落、用语及某些观点与作者反复切磋,并对照德文原版对许多引文的译法仔细推敲。可以说,本书能有目前这个样子,完全是杨先生与我共同努力的结果。当此书定稿之际,老一辈学者的深厚学识和长者风范,对后进者的一片拳拳之意,对学术事业的真诚与厚望,都历历如在眼前,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无法用'感谢'二字来形容的。"我与邓晓芒教授合作撰写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一书是这样开始的。他不止一次主动提出协助我将"毕生用力最多,研究最深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讲稿整理出版,未置可否"。在"我的一再鼓励下,才答应了我的请求"。但"不是一般地整理讲课稿。而是合作撰写一部研究专著"(见《指要》后记)。说起我开设研究型《纯粹理性批判》选修课的情景,令我难以忘记的是,当时还是讲师的黄见德教授对我支持与鼓励,并渴望我能将《纯粹理性批判》的讲授内容整理出版,以便作为学习此书的引导。对他的建议,我也未尝没有动心过,甚至暗中想到它可以命名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他花了很多时间与精力,根据我的讲授提纲、他自己几次听课的笔记和当时的硕士生冯俊教授的笔记,整理出了一个约20余万字的、体现我集中讲授康德这部名著的主体部分的初稿,虽然就其已经讲到的部分而言,已达到相当的深度与新度,我并没有想就此出版。但这个初稿对于我后来与邓晓芒通力合作完成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的问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过渡环节,其全部内容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纳入到了《指要》之中。在此我要向黄见德教授表示谢意。在多次讲课、酝酿写书的过程中,我想起1945我在西南联大第一次买到郑昕先生的《康德学述》时的欣喜,以及听郑先生讲康德时起初如在云雾中的感觉。于是,一种新的想法突然呈现出来:如果说我国的读者和学术界当前在这方面还有什么新的、迫切的需要的话,那就应该是一本逐章逐节解读《纯粹理性批判》的书。这样的书也许有几分类似于郑昕先生寄希望于后学为康德这部巨著所作的"长编"吧。为了坚持我提出来的《指要》的撰写方针--既要指要,又要解惑,最后达到读懂《纯粹理性批判》全书的目的的宗旨,我进行了十分艰苦的工作,问题主要集中在我未讲到的部分。经过对合作者提供的初稿作的两遍修改,《指要》才由我最终敲定定稿。对于这次合作邓晓芒曾经这样写道:"我感到杨先生的思想中,的确有些很'硬'的东西,是先生数十年用全部生命和心血凝聚而成的,它像一个范型,使我的无拘无束的思辨受到规范和'训练'。(见"指要"后记)我是一个十分低调、执着、干实事的人,是能够与同辈、晚辈同工作、共事业的。我遵循的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尽我所能、合作双赢的共事原则。这集中体现在我与邓晓芒合作翻译的康德三大批判的新译中。1998年11月,学校决定在全国率先推行博士生导师退休制度,我与江天骥、萧萐父、刘纲纪教授同时首批退休。可以说,退休对我来说不会改变什么。但是,具体做什么,好像总是有一些偶然因素引发的。在我还没有想到退休之事时,人民出版社张伟珍同志1997年1月20日给我本人的一封手写书信,似乎对我退休后的学术工作作了"小长征"式的安排。这个小长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我应约承担的"西方学术文化读本" ("康德读本》"), 我自然地找到邓晓芒一起搞。这时邓晓芒已经掌握了电脑技术,我们的工作流程是:邓晓芒电脑初译2-3万字样稿--杨祖陶手工逐一校核、改正--邓晓芒在电脑上订正,下一部分初译稿又来了。经过20个回合,如此周而复始。后来读本更名为《康德三大批判精粹》,杨祖陶写了近3万字的导言与导语。署名为杨祖陶、邓晓芒编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二步是将康德三大批判的选集--40万字的《精粹》扩大到人们所熟知的100万字的三大批判全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个单行本。必须指出,《精粹》所包含的40多万字的译文原封不动地纳入了上述的三个中译本中,关于这一点,细心的学者早就觉察到了。而且我们的合作翻译采取的仍然是一环扣一环的流水作业的三步曲的方式。这种分段进行的流水作业的三部曲的工作方式,对于特别巨大的、两人合作的经典名著的翻译工程,既能保证工作进度,又能保证翻译质量。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三大批判的选集(精粹)与三大批判全集(三个单行本或合集)的署名方式不同,后者是邓晓芒译、杨祖陶校。这完全是我作出的安排,是我本着一贯地扶持后学的为人为学的品格主动这样做的。这一"小长征"的两步走,一走就是七年!走出了100余万字的三大批判巨大新译工程。它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是经过我精心的思索、审视与修正的,我的精神支柱就是我所坚持的四个负责--对康德,对学术,对读者,也是对译者负责,其实最根本的是对我自己负责!正如合作者邓晓芒教授2007年4月17日去北京参加教育部颁奖大会前,他高兴地来我家说的:"这一套书是杨老师一句一句校出来的,要管几十年"。我为合作翻译的"三大批判"的持续良好而非常可观的社会效应、为其有利于学人研读康德哲学和推动学术界对康德哲学的研究而感到欣慰和心中无比的踏实。康德三大批判新译在经受学界的反复考量后,第一个5年合同期已经结束。伴随着"三大批判"翻译进入耄耋之年的我,心中没有任何奢望,只求一种心情的宁静。 杨祖陶 2009-12-31 作者附注: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后记",也可以称为一个"补记".按照"三方合同",我是第一著作权人.对于<三大批判合集>的问世也该有点表示,但我没有机会,由另一作者作了"序".当我得到早已于2009.9月出版的<合集>,才根据现代人不可少的"契约意识",提出要补一点文字,有幸得到应允.大批的<合集>已进入发行渠道,只能在库存的书后粘上一个字数严格的"后记".由于是事后"贴"在书后的,又为"后记"多了一种说法. 这是我提供给出版社的"后记"的原稿, 2010-04-05
  •     前 段时间春节,空闲较多,读了很久以来想读的 一本书:《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号称是现代哲学的基石,对人类的知识来源做了个系统整理,指出了理性批判是永无止境的哲学方法、人类进步的唯一可能,并 对理性批判的基础、方法、范围、条件、界限、注意事项做了详尽的说明。我之后会写篇注重内容的读后感(这个工作量不小,想想我就不寒而栗)。我 为什么要看这书?是不是有病(这个有可能)?除了一个很明显的原因:装,以及想培养自己抽象思考的能力以及观察康德论证的方法,让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 提高(真是胆大妄为、痴心妄想)之外,还有个原因是我在准备3月15号的无锡马拉松。马拉松是极其枯燥的一项运动,连续3、4个小时一个动作;这样枯燥的 事我都能干,再枯燥的书为什么不能挑战自己读一下?此外的智慧,都是红利了。这本巨著一共出过5、6个中文版,我看 的时候以邓晓芒版(561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三大批判合集版)为主,不清楚、不明白、不懂的地方我就去翻米勒顿(Meiklejohn)的英文版, 对照蓝公武的古文版。邓版内容较全,把原著第1、2版放一起了,还学了不少德语词、拉丁语和希腊语。当然这个邓晓芒和杨祖陶的版本也有小错误。不过纸质非 常好,两个版本放到一起的方法也高明,看起来是一种享受。为 了弄准意思,后来把英文米勒顿版也拿过来对照阅读了。英文版不是那么晦涩,我自开始看米勒顿的英文版后,发现其实英语要好懂的多,虽然我的英语并不是那么 的好。有些关键词,中文好像翻译的非常高深难懂,比如“知性”(知性在康德的书里跟理性完全是两个概念,后者对应的英文是reasoning),回头一看 英文版,知性即是understanding(理解)的翻译,如果直接译成理解,是不是更容易让人领会?“统觉”,这个词我这辈子还没见过,到英文版查 查,aperception,领悟的意思,你光看“统觉”两个字能看明白吗?多次出现的“知识”,英文版里是cognition,汉语里认知的意思--- 在中文里知识这个词涵盖的可要比认知大的多啊!在形成自己的意见之前,我宁愿 给自己的判断一个机会,因为我怀疑有很多所谓的大师自己有没有精读过此书,很多人看他们的文字就有"If I can't convince you, I will confuse you”(如果我说服不了你,我就把你搞糊涂)的嫌疑,况且,中文版翻译的水平非常难说,举例:最后的部分“先验方法论”里,英文版里的The Discipline of Pure Reason,按这章内容是非常合适的,就是指出了理性运用的界限,给它套上缰绳,而中文版(邓晓芒、蓝公武版两个版本都是)把它翻译成了“纯粹理性的训 练”,满章都没有任何训练内容,这训练一词从何而来?这章里面第一节英文标题是dogmatism,应该是教条主义,节中最后也有较多提到教条和教理,可 这节的标题搞成了独断论---独断论在中文里可远没有教条主义好理解啊!那天 听新年音乐会,大山主持,用英文向加拿大听众解释羊年时说不能说year of sheep,因为也有可能是ram或goat还可以是lamb,而在英文里,这几种动物根本不属于同一种(species)甚至同一属(genus)乃至 同一科(family),所以为了省事,大家全说中文好了。大山是在加拿大和华人共聚一堂的多伦多音乐厅里调侃气氛,但我当时深刻的一个感触就是,中文实 在太不精确了,中文是中国对科技进行贡献的一大障碍,因为精确是科技的基石。至少在量子理论出来前,科技都是非黑即白、要求无比精确的;而量子理论也是要 有高深的数学做基础的。估计、大概、差不多,永远创造不出来辉煌的科研成就。对照英文版看《纯粹理性批判》中文版的感想就是,很多中国的高级知 识 分子在糊弄人。这种故意把简单道理复杂化、用专业术语制造障碍的做法,跟律师、医生差不多,都是为了阻止其他人轻易理解他们的领域,也可能跟中国自古以来 的愚民传统不无关系。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大家还是努力多学习外语,要不然只能被别人忽悠了。而且米勒顿的英文版翻译的真帅,清晰, 有 逻辑。我现在明白我以前看到的那些高管的英文文风、用词是哪里来的了。有一次我给几十个加拿大企业家用英语讲课,讲之前除了做一般的准备工作外,拿出米勒 顿版《纯粹理性批判》朗读了几段,讲座时对自己的英语和思路都非常有信心,回答问题也幽默、有条理,讲完组织者说我讲的真好,而且不少听讲的人都给我 email联系。谢谢康德!谢谢米勒顿!读这书的好处可见一斑!我决定有空再单独读一遍英文版。人们形容某书精彩 时,经常用“手不释卷”这个成语,但是它跟《纯粹理性批判》这本没有任何故事性的书是毫无关系的。这书里面95%是枯燥的抽象思维,举例极少;大多数时 候,我都是看个一两页就恨不得去干点别的什么事,注意力就像两三岁的婴儿面对一个讲法律的电视节目一样难于集中(也许我这个比喻恰恰说明了我们凡夫俗子和 康德的逻辑思考能力距离)。我头两天只看了10分之1不到,而且可怜两只手十个指甲都给咬秃了。我平时的阅读速度看都是每天至少两百页的,这书的速度绝对 提不上去。不过感觉不错的地方在于,这书不是不能看懂:反复读几遍,前后多对照下,基本上能弄明白。我看这书一开始每天20页,最多30页,哪怕这几十页 也要花去我3个小时的时间,后来却越来越快了,一天40页读的下去,50页也有过;越是钻进去,读的越快,而越是想三想四、精力分散,速度就越慢。因此看 这书时最好在环境舒适的图书馆(我要感谢Toronto Reference Library),没有网络,没有电脑,去他妈的微信,只带纸笔和要看的三个版本就好了。阅读速度提不上来的原因还有,除了同时在读两个语言的版本外,这 书跟小说等通俗读物不同,是需要花不少时间来领会的,而且很难前瞻性地去预测下面一句、一段要说什么,而可预测性是快速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天半夜突然睡不着了,只好翻出这本终极大杀器。不过说来也怪,看完了康德对灵魂实体性、单纯性、人格性三个理性的批判,仍然没有睡意。。。看这书我总共花了不下20天时间,可以算是精读吧:几乎每一句都力图弄懂、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每一段都总结下,几乎每一页都有我的注释。看康德的书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准确论的确会有较深刻的认识:其实康德说的不一定非常难懂,不过因为他的时代的原因,以及他个人表达方式的抽象而少举例的风格,致使一些段落非常难以理解。统一了概念、认识的基础上,大家就能在一个平台上论道了。《纯 粹理性批判》言简意赅,用词晦涩,但里面有没有废话?除了第一版、第二版两个版本有重叠内容外,其实很多地方在重复讲一个意思,不过这种重复对理解作者意 图是绝对有益的。首先,因为这书的结构性,这本书跳跃性阅读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每一个读过的人都会告诉你说,最好从导言到最后,一个字都不要错过。看到 40%也就是240页左右才讲到什么是理性,纯粹理性批判才算真正开始,也是醉了。这本书是一个宏伟的建筑,虽然构造复杂精妙但绝对设计清晰、有章可循,因此应该有人能把整本书用图解的方式画出来(上面那个附件只画了最基本的结构);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这件事?网上搜了下,没找到。因 果律:康德的确在这上花了不小的篇幅。按他的说法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因果律,因果律又决定了一切(万事皆有因,万事皆有果);我个人甚至觉得因果律也是并 存(coexistence)里交互性的原因(这部分还没看完,不知道康德怎么说的)。其实如果按这个说法,康德这里和他自己前面提的人的意识决定万物的 “量子论”说法是有些矛盾的:一边说一切都有原因,另一方面又说人的主观和客观互动、可以影响客观。不知道我的思考对不对,可能我批判的歪了、早了。康 德在最后一部分“先验方法论”里,为了强调纯粹理性不能搞教条主义,突出对比了数学和哲学的差别,一再指出数学不能代替哲学,哲学不能以数学思维来思考; 我当年学微积分时曾经感慨,数学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包括物理、化学、天文学,甚至艺术(绘画、音乐)等等,都是以数学做底的;而广义上哲学,应该是包括所 有学问的;康德这里更多的指的是纯粹理性,而不是全部的广义的哲学罢了。康德关于上帝不能由纯粹理性推论得出的论述简单的说就是6个字:不实际,不可能。如果有上帝,也是出自纯粹理性的(这个口气大!) ,而且这个上帝不能有任何实际的用途。有 天去加拿大最大的书店Indigo,本来想买本Erich Fromm的原版书的,结果没找到想要的那本,看到书架上有米勒顿的英文版《纯粹理性批判》,印刷很好,只要13刀左右,就买了本,然后顺手也拿了罗素的 原版《西方哲学史》。收银台交钱时,小伙子问我是学哲学的吗,我说不是,只是感兴趣,他说,these are not easy readings. 我说,Life is never easy. 后来我把书包里的邓晓芒版和中国出版的米勒顿英文版拿出来给他看,他说,wow,还拿给好几个女收银员看。最后要感谢读书期间并没有各种美女来分散我的注意力。我读完此书后,为了表示我不是那么自私,准备致信她们,感谢她们没来烦我。谁有她们的联系方式?加拿大读书会 微信号:careaders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不用说,研究康德的经典著作
  •     此书布面,装帧精美。上册《纯粹理性批判》,下册是另两大批判。
    粗略地翻了几页,觉得比蓝公的译本易读。但能读懂多少,理解到啥程度,甚至能否读懂,还不知道。
  •     三大批判是经典作品,扣后价格相当实惠,买来好好读一下。
  •     : B516.31/0222-39
  •     邓晓芒是国内古哲里,诠释康德最专业的翻译者。也是最靠近康德思想的人。其他国家的版本,带有自己的个人色彩,读起来是别人的思想并不是康德的。
  •     康德三大批判,要用生命去读,生命有多久就要读多久。但还没开始……
  •     好厚的书啊,很有内容,估计能看一年,哈哈。不过好书不怕厚,过年放假再看
  •     同时看康德和尼采 真的会很伤啊 还是和席勒的比较搭
  •     最经典的哲学著作之一
  •     著名的康德的三大批判全集,要长时间学习
  •     康德三大批判 经典
  •     Deng is the one to be respected. BUT. Sometimes the rigorously conducted study might only lead to rigidity.
  •     康德的三大批判奠定了他在哲学上的地位,对现在的人也是一种启发;一个平静、规律生活的人对生活和生命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对道德有深入的思索和设想。三大批判,人生必读!
  •     康德的书很早就听说过但是没有机会看,现在这本外观啊质感啊都不错
  •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邓晓芒翻译,不错
  •     香港有牟宗三,大陆有邓先生。
  •     国内最好译本,虽然韦卓民的要清晰些,但不好买。。研究康德必读。
  •     读完上册
  •     康德的书很耐读,是很多哲学书的源
  •     何為純思?康德教你真正使用人的思維
  •     一直想看康德的书,也是第一次在当当购书,康德的书本身不错,印刷装帧也很好,值得!
  •     只看了上部:纯粹理性批判
  •     康德的哲学经典,一部关于理性的鸿篇巨著,买来是慢慢看的,有点晦涩,但是字字珠玑,得慢慢啃。活动价3折多点,实惠又难得,
  •     历时N个月完整地看完了上册,读时感觉:What the fuck am i reading? 读完感觉:What the fuck had I read? 无视评分,因为忘光+不解。
  •     这套书很有价值。
  •     康德的才能不用说,再加上邓晓芒的翻译,锦上添花。
  •     三本书啃了三年,到现在还在啃。除了德文版没啃完,英译本、三个中译本全部啃过,果然还是邓晓芒先生的版本是最易懂的。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敬畏至今。
  •     同学买的,我没有看,反正封皮、印刷质量什么的都挺不错的!
  •     康德是古典哲学的大师,一切哲学流派绕不开他
  •     好书好质量,物美价廉,就是物流部给力,希望卖家改善物流。
  •     康德是每个读哲学的人必看的书。邓先生的译本应该说是国内最好的之一了吧。书很棒
  •     人民出版社,新出的邓晓芒先生翻译的康德三大批评,精装,要是分三本就完美了。
  •     读了下册的一半,觉得受用终身,暑假把它读完。
  •     造就想看康德的三大批判了,这次终于买了,相信不会辜负我的期待的
  •     快递搞成了漫游,7天了,兜里的钱差点就不够支付书款。
  •     力荐这本书是因为,想弄懂美学,康德的三大批判不得不读。但是没有基础的人,很难读懂,建议还是先从最简单的入门。
  •     没读过康德,不能算学过哲学
  •     读康德很困难,但是也是学习哲学的入门认证,是跨不过去的一座高峰。从德文翻译来的,应该接近康德的思想。
  •     读康德的书,真深奥!
  •     wtf
  •     此书深奥难度,但是坚持下去,则是一次思维革命。
  •     刚拿到 包装不错还来不及看
  •     康德的名著,非常不错!
  •     康德的较好译本,研究者值得看看
  •     康德的三大批判难看懂,但必须看,不错!
  •     。。。好好好
  •     太厚了,慢慢啃!!!!!!!!!
  •     邓老师多年研究康德,对康德的思想掌握的可谓炉火纯青,译的十分流畅。并且书的装帧十分精致,值得珍藏。
  •     和给的预览图不一样
    是绒面的~
    非常喜欢
    里面的纸和印刷也很完美
    觉得更适合收藏用
    都舍不得读了~~~

    听历史老师说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他说他大一的时候读觉得头疼就没读下去
    莫名的就觉得很有兴趣~
  •     读过和没读一样orz
  •     读到道德批判最后的结论,内心澎湃!!星空和道德,让我一心向学!!!
  •     鄙人才疏学浅文盲一个
  •     我这个标题够拗的了!可这是真的!没有看到康德的文集之前,我想许多人——大概得说所有人——都以为学的——都是知识,所看的书——都是知识,甚至学些**文字也误以为是知识。如果读懂了康德,你才会恍然大悟,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进误区,落入陷阱,知道这些,灵魂救赎也就开始了。
  •     康德经典之作,集思想之大成,学子不敢妄加品评。潜心钻研就好。
  •     邓晓芒的康德三批判译本,是研读、收藏康德作品的必收之作
  •     三大批判是从李泽厚先生的《批判理性的批判》初识庐山,而至最近才下决心开卷,花了一个月终于朦胧啃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经典有时间还得再细细品味,尤其是实践理性的批判对我们时下处于物欲横流时代的芸芸众生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的一剂良药。
  •     这个是真的看不懂,先放放吧。立个flag,二十四岁之前啃完懂。
  •     3P
  •     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读了三批!
  •     康德的哲学非常值得研究。
  •     质量还可以,就是看不懂了。康德啊,康德,叔本华懂你!
  •     晦涩,读了很久了
  •     性价比最高的美学必读!
  •     康德虽然是唯心的,但他的理论很有意义。非常值得一读。
  •     何时才能达到康德的高度?
  •     康德的作品翻译起来难度太大,往往存在很多错译,建议有兴趣的多买几个版本对照看。个人感觉这套书在中译本里,是比较通的,因本人不懂德文,所以不能过高评价。
  •     真心看不懂,境界层次达不到。留着给孩子看吧,如果他喜欢。
  •     拿到书的时候很激动啊,毕竟100多银子嗯,但是无论是内容还是书体本身,看后都觉得很值很值。邓先生的倾心打造之书,是康德哲学翻译后原文查看和学习的经典之作。
  •     我会再次阅读。
  •     超值,我几乎爱不释手。翻译很好,经典!
  •     康德代表作,开启现代哲学之路,从近代来说,很多东西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     装帧庄重大方,很合适这样重要的著作!
    译者为目前中国最合适之人,以十年之功由德文最佳之版本逐句翻译而来,语言自然、精确而流畅,与以前由日文、英文转译而来者不同,与翻译成文言文者,为不自然的欧化句子者不同。康德为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此大致为学人之共识。合集之出版,实在是读书人迟来之大幸!
  •     读完还是没完全懂。。。。。
  •     第一批判包含一版二版序言,查閱很方便。
  •     挺不错。精髓
  •     我首页有个姑娘,三天看完了判断力批判,我很怀疑她是否真的读懂了,不过不重要,读这种书的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装点门面。
  •     准备用两年的时间研读,希望自己能有对批判之批判。
  •     康德三大批判翻译的最好的版本。值得收藏,慢慢读。
  •     只得再读。唉,倘若超越不了先贤思量的维度,一切研究都是枉然。
  •     没读,但我很崇拜康德
  •     深刻的思考,理性的批判
  •     邓晓芒翻译的康德著作是国内翻译水平最高的,但是其解读不敢恭维!个人认为,国内只有齐良骥真正读懂了康德,只可惜其著作写到最关键的地方就去世了!
  •     装帧,设计,包括内容都很好,邓晓芒先生翻译的康德值得信赖。
  •     一天读个位数...慢慢啃
  •     邓晓芒老师的书,是学习康德哲学的必备书目
  •     有些枯燥
  •     相信我翻過,相信我再不會翻。。。這對我來說就是一部天書!!!
  •     第一批判为《纯粹理性批判》,讨论的是我们认知的立足点,回答了“我能知道什么的”的问题。(其他两个批判为《判断力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分别回答“我可以希望什么”和“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康德的哲学著作主要是“三个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其中,《纯粹理性批判》是讲它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判断力批判》是讲美学的,而《实践理性批判》则是讲他的道德哲学的。在他看来实践理性具有某种行动能力和功能,它能通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继而使人达到自由。可见,康德所理解的实践仅仅是一种道德行为,没有脱离伦理实践的范围。
  •     封面很漂亮。内容更没得说
  •     一只冷血动物试图用理性解释自己冷血的原因=v=
  •     还不错,就是发货有点慢,质量很好
  •     80%看不懂,都觉得很有收获
  •     康德的经典著作。包装精美,值得拥有。
  •     喜欢哲学的康德必读
  •     非常好。还没怎么开始读呢!
  •     合集比分卷实惠,质量不错。
  •     好书好书,仔细研究研究, 目前学浅,文字晦涩难懂。。。
  •     书很好,不管是翻译还是质量。本来只想买《纯粹理性批判》的,看到合集就直接买了。思想这种东西,还是要整个系统的理解的
  •     愚者安于唾手可得的快乐,智者忧于一望无际的困惑。
  •     康德是必读,汉语里能读的也是这本,所以还是学德语吧。到底是编译西方哲学史的邓公,公力非凡,打错了,攻力?
  •     送货速度快,包装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