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人格哲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阿德勒人格哲学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9
ISBN:9787801951311
作者:罗玉林,阿德勒
页数:403页

章节摘录

一、个体心理学1.真正的科学伟大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经说过:“唯有直接与生活发生关系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也有人说在直接与生命有关系的科学中,理论与实际几乎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开的。生命的科学,正因为它令它自己模塑在生命的活动上面,因而也就变成了生活的科学。这些要点替个体心理学提供了特殊的力量。个体心理学试图将个体生活看成整体,并将每一反应、每一活动、每一冲动当成个体对生活态度的一个显明部分。从实际观点来说,这样的科学是必需的,因为靠着知识的帮忙,我们可以修正并改变我们的态度。因此,个体心理学从两方面说来是具有预言意义的:它不仅可以预言会发生什么,甚至,像预言者约拿(Jonah)一样,也可以预言什么事情不会发生。2.创造生命的力量个体心理学的科学之所以产生,是由为了了解生命之创造力量的努力而发展出来的。创造生命的力量,表现在发展、争取和成就的欲望上面——甚至一方面补偿失败,一方面争取成功。这个力量是目的论的——它争取目标,而在争取目标时,每一身体上及心理上的活动都要合作帮忙。因此,抽象地研究身体与心理情况,而不和整个个体产生关系,是很荒谬的。比如说,在犯罪心理学当中,我们通常关注犯罪本身更甚于关注犯人,实在说来,重要的应该是犯人而非犯罪本身。如果我们不能将之视为一个整体,而只把它当成一个特殊个体的插曲的话,我们将永远无法了解犯人行动的真正原因。从外在的同一个行动看来,在某一事例上说可能是有罪的,但在另一事例上却可能没有罪。重要的是要了解个体的前后关系——个体生活的目标,这目标说明了他一切行动与行踪的方向。这个目标使我们可以了解在各种分别行动——我们把它们看成整体的一部分——的隐伏意义。相反的,当我们研究部分——假定我们把它们当成整体中的一部分来研究——我们对整体也会有较佳的了解。以作者本身来说,对心理学的兴趣是由行医发展而来的。行医提供了目的上或目标上的观点,这对于了解心理事实是必需的。在医学上面,我们看到所有的器官都奋力向一个特定的目标发展。它们具有特定的形式,臻于成熟。甚至当有器官损坏的情形发生时,我们会发现大自然总会特别努力来克服这个缺陷,或者取代损坏的器官。生命定要尽力持续下去,而生命力量绝不会不经过挣扎就向外在的挫折认输的。现在心理活动与器官生命的活动是类似的了。在每一个心灵中,都藏有目的或理想的概念:以期超越目前的情况,并指示出一个将来的目标来克服目前的挫折或困难。借着这个目标或目的,个体可以认定并感觉出自己超越了目前的困难,因为他对未来的成就早已成竹在胸。若没有目标个体活动便不具任何意义。一切的证据都指示出这个目标——给它一个固定的形式——必须在生命的早期孩童的形成时期就产生,一种成熟人格的原型或形态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发展。我们可以想像得出这个过程是如何发展的。一个孱弱的小孩子,感觉自卑,并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无法忍受的情况之下,因此,他奋力发展,他奋力朝着自己选择的固定目标前进。在此时期用以发展的材料较决定方向的目标并不重要,这个目标如何固定很难说,但是这种目标的存在是很明显的,并且它主掌着孩子的每一活动。在这早期,对于力量、冲动、理性、能力或无能的了解实在很少,也没有方法可以了解,因为这个方向,唯有在小孩子固定了他的目标之后才建立起来。唯有当我们看见生命有了某种倾向,我们才能猜出将来会发生什么事。当一提到“目标”这个字时,读者就容易有一种朦胧的印象。这个意念需要予以固定。归根到底,具有目标就是希望像上帝一样伟大。但是如上帝般伟大当然是最终的目标——目标中的目标,如果我们可以用这个字的话。教育家必须在教导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小孩像上帝一样完美的时候小心谨慎一些。事实上,我们发现小孩子在他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更为固定而即时的目标。小孩子们在他们的周围寻求最强壮的人,将他当作他们的模范或目标。这个人可能是父亲,或母亲,因为我们发现甚至一个男孩也可能会受影响而模仿他的母亲,如果她是最强壮的人的话。不久之后,他们想要做马车夫,因为他们相信马车夫是最强壮的人。当小孩子最初感知到这个目标时,他们就行动,感觉,模仿马车夫的穿着,并学习一切跟这个目标有关的特性。但是只要警察挥一挥手指头,马车夫就一文不值了……不久之后,理想可能是希望成为一个医生或教师。因为教师有权力惩罚小孩子,所以,他又开始认为教师是一个强壮的人。 孩子们在选择目标时,会选择具体的象征,我们发现他所选择的目标实在是他的社会兴趣的指标。一个男孩子,当被人家问到他将来要当什么时,他说:“我要当一个刽子手。”这显示出他的社会兴趣。小孩子希望成为生命与死亡的主宰——属于上帝的角色。他希望比社会更具力量,因此他朝着无用的生命发展。成为一个医生的目标也是围绕着如上帝般成为生命与死亡的主宰之愿望打转,但是,此目标是透过社会服务而达成的。3.个性的倾向当包含目标的早期人格原型形成时,方向就建立了,而个体就有了固定的倾向。这个事实使我们能够预知生命后期将要发生什么。个体从那时起就落入由方向所建立起来的成规中了。小孩子们不会感觉既存的情境,而是根据个人的统觉,也就是说以他自己兴趣的偏好来感觉情境。在这个关联上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那就是有器官缺陷的小孩子将他们的经验连接于有缺陷的器官的功能上面。举例来说,有胃肠毛病的孩子对吃有反常的兴趣,视觉有缺陷的孩子对视觉的事物更为关注。这个关注是与个人的统觉一致的,而每一个人都有这种统觉。因而,我们可以建议,要发现一个小孩子的兴趣在那里,我们只要确定哪个器官有缺陷就得了。但是事情并不就这么简单。小孩子并不照着一个外来的观察者般地经验器官缺陷的事实,而是根据它自己的统觉。因此,当器官缺陷的事实成为孩子统觉中的一个要素时,外在所观察的缺陷并不会给予统觉任何暗示。小孩子沉湎于万物相对的统觉之中,然而他跟我们一样——没有一个人能够具有全部绝对的真理。即使我们的科学也无法有绝对的真理。一切要根据普通常识,那就是说任何事都不断在改变,而能够逐渐以小的过错来代替大的过错已经可以满足了。我们都会犯错,但是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更正它们。这种更正在原型形成的时期较为容易。若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纠正它们,我们后来就可能必须回忆当时的整个情境。因此,假如我们需要治疗一个神经症病人,我们的问题不是要发现他后期生命所犯的错误,而是他在早期生命建立原型时所犯的根本错误。如果我们发现了这些错误,那么就有可能用适当的治疗法来更正它们。以个体心理学来说,遗传的问题因而减少其重要性。一个人受了什么遗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以他的遗传在生命的早期中做了些什么——那即是说,在孩童时期内所建立的原型。遗传性质当然必须为遗传来的器官缺陷负责,但是我们的问题只是除去特殊的困难并将孩子放置在一个有利的情境中。事实上在此处我们很有利,因为当我们看到缺陷时,我们马上知道如何跟着行动了。经常地,一个没有任何遗传缺陷的健康小孩,会营养不良,或者在受教养时会有很多毛病产生。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个体心理学给予教育和训练神经症患者的计划——包括神经症的小孩、罪犯、想要借酒逃避生活的酒鬼。为了要容易而快速地了解他们有什么错误,我们首先都以询问何时引起麻烦开始。毛病经常出在新的情境上面。但这是一个错误,因为在这个真正的事情发生之前,我们的病人——我们在调查时会发现——还没有准备好应付新的情境。只要他在一个有利的情境下,他的原型的错误就不明确,因为每一种新情境都是具有实验性质的,他根据他原型所创造出来的统觉而行动。他的反应并不只是行动而已,它们具有创造性,并且与主掌着他生命的目标一致。经验教导我们,在我们学习个体心理学的早期,我们可能要除去遗传的重要性,以及隔绝部分的重要性。我们看到原型根据其统觉就可以解答经验的问题。并且,我们必须努力研究统觉以便产生任何结果。4.自卑感与社会兴趣在小孩子天生有不完整器官的情形下,心理情况就很重要了。因为这些小孩子们被置于一个更加困难的情况下,他们显示出扩张的自卑感。在原型形成时期,他们已经对自己比对别人的兴趣更大,并且,他们有意在生命的后期也继续保持如此。器官性的卑下并不是原型错误的唯一原因:其他情况也会导致同样的错误——举例来说,被纵容的孩子和受憎恨的孩子。我们以后会更仔细地描绘这些情况,并提出真正的个案史,说明这三种特别不佳的情况——具有不完整器官的孩子、被纵容的孩子以及被憎恨的孩子。因为目前指出这些孩子们残缺地长大并且不断害怕攻击已经足够了,他们在长大的环境内永远学不会独立自主。

前言

阿德勒(1876-1937),奥地利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早年师承弗洛伊德,是弗氏心理分析学会的重要人物,后囚不赞同弗氏的性理论,与弗毅然决裂。阿德勒反对“性冲动是个体精神与生活的基础”。认为真正的个体生活决定于他如何面对外在世界带给他的问题和他个人的努力方式。随后他成立“个体心理学会”,以倡导和传播他的人格理论。阿德勒认为,人活在世上,不是孤单的一个人,他是活在一个社会里,他要生存,要面对别人和种族的延续,而如何面对,便是一个个性、人格或说生活风格的问题。阿德勒的理论有几个最基本的观念:一是认为人是一个统一体,人的一切表现,他的思想、情感、行动,以至梦幻,全都接受一个內在一致原則的管辖,也就是人格的管辖。二是人生总在不断的克服缺陷,追求完美。

内容概要

作者:(奥地利)阿德勒 译者:罗玉林

书籍目录

一 个体心理学
1 真正的科学
2 创造生命的力量
3 个性的倾向
4 自卑感与社会兴趣
5 心灵的缺憾
6 双亲的影响
7 感觉与梦
8 排行与早期回忆
9 结论
二 自卑与生活
1 生活方式
……
三 自卑与超越
……
四 人性的理解
……
五 人类面临的挑战
……

编辑推荐

《阿德勒人格哲学》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阿德勒人格哲学》主要讲述了:不论我们做什么,每个行为都是我们个人对人类生命的一个答案,而每一个答案,都必须顾及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并聚居在这个地球上。这是一次走近大师的心灵之旅,或许会改变你的一生。哲学是人生观的学问、哲学是心灵的完善、哲学是生命的诗。

图书封面


 阿德勒人格哲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对于这样一本编译的书,我翻得很粗略。大致的印象是:阿德勒的理论核心概念是“人格”,而每个人的人格都先天确立并且贯始一生。童年的经历对人格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阿德勒的理论确实颇有“三岁看老”的意味。阿德勒的理论是面向个人的,更进一步说,是针对人格缺陷的,以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解疗为目的。所以,阿德勒的理论不适合两种阅读目的:1、对健康人生和积极心理心学的关注(中信出版有契克森米哈赖的《幸福的真意》和《生命的心流》);2、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不是面向社会心理机制,至少是居中地观察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而从我个人的阅读兴趣来说,恰好是关心一般健全人格下,社会与人的相互适应关系。所以,阿德勒、荣格还有弗洛伊德都是马斯洛的补充参照(仅于我个人而言)。
  •     老师推荐这本书的,早早地借来了可是看了一点都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我竟然连中文都不识!明明是中文,但是我却看不懂!严重怀疑是不是由谷歌翻译的!要不就是他自创了好多新词语!没几天我就把这本书还了,去借了自卑与超越,里面有些内容是一样的但是那本完全可以看得懂,这本看了也不知道在讲什么。可能是我语文水平太差了吧……
  •     阿德勒的观点,在我总结下来即是,人生来便有不同种类的程度的缺陷,这种缺陷会产生自卑情结,但人类反而对相应的缺陷部分感兴趣,并产生向上对的原动力,刺激他们不断设定目标去行动,从而获得优越感。在此之中,父母的教导方式,以及之后的性别角色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也必须对周围的个体和事物感兴趣,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即-只有对周围事物感兴趣才可能变得更社会性,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 对此,我个人有困惑,1.阿德勒说到自卑情结时而也阻碍社会性的参与,又说自卑性可以促进社会性的增长,那这个界限在哪?2.是否个人对周遭人或事兴趣度越高,他(她)的社会性就越高?3.社会性高对个人艺术精神领域的发展积极影响更多还是更少?

精彩短评 (总计78条)

  •     帮朋友买的,他很喜欢,很有帮助的一次购物哈
  •     物美价廉,质量好,哲学书,耐心读。
  •     哲人咖啡厅8
  •     【常读书-9】 1,精神症状是沮丧……而不是疾病。2,阿德勒干嘛要这么针对中二啦,多点理解嘛~ ——20130828
  •     有可取之处。真切。
  •     再次心裡構建
  •     社会兴趣,每个有心理疾病的人,都是一个脱离了社会的人;超越自卑,每种成功都是对自卑的超越!
  •     自卑理论
  •     想要了解“自卑”这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请读懂阿德勒。
  •     关注更亲近人的哲学,探讨人的整体性、个性、共性
  •     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溺爱导致社会感缺乏、社会兴趣缺乏,继而躲避责任
  •     阿德勒的书除了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外,强调了社会功能.这一点非常重要,精神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能够正常的生活.所以这一本书值得细细的品;
  •     感觉翻译上有点问题,有些句子不知所云,但书中本来的内容非常好
  •     soso
  •     在我的理解,从本质上而言——人就是自私的动物。人的一切都是从自己“自私”的目的出发的。
      
      比如说爱一个人。简直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去爱,自己毫无所得。这样看来真的是十分无私了。可从心理上讲,真的是无所得吗?不,他只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在自己爱的感受中,获取满足——从“无私”的爱别人上得到“自私”的满足。当然,我也不是说这样有什么不好。不,不存在什么好不好的问题。事实就是这样的,就是事实而已。
      
      再如我常举的例子——那些牺牲的革命英雄。他们用生命去干了很伟大的事。他们不爱生命吗?自然不是。但他们更爱他们做的事。更确切的说,是他们更爱这种牺牲的伟大感觉。
      
      人其实是不会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的。一切都是在自己权衡取舍后的选择。好像我们有时候会去做一些自己很不喜欢,很不情愿去做的事。但我们应该看到,相对于不愿意做,我们其实更愿意去做——否则我们就不会做。因为假如我们不愿意做这事,很可能要接受一个我们更不愿意接受的事。在权衡取舍后,我们选择了我们“愿意”做的事情。
    和我想的一模一样。。
  •     社会、工作、爱情三大人生问题
  •     一直在乎人的人格和尊严,两者是并存的,不能脱离的,这是理性的。人一旦脱离了理性,那就不是人的形态了。这种人格的道德属性是上帝赋予的,需要有杰出伟大的心理学家来研究这种上帝赋予人的性格和人格的奥秘,受益匪浅。
  •     还是喜欢尼采和叔本华。哈哈 ,赵耀老师介绍的。
  •       人对他的目的一无了解,可是他仍旧追求它。
      人对他的生活风格一无了解,可是他不断受它的束缚。
      
      每一种心理表达形式出现时,都是由负面情况向正面情况的运动。
      每一个人在他生命开始时,都为他自己采纳了一条运动规律,为了顺应这条律则,他有相对的自由利用他内在地能力、缺陷、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的最初印象。运动规律人人不同,有不同的节拍、旋律、方向。
      每一个人都总是在那里拿自己和那无法达到的完美理想比较,总是受着自卑感的控制,因此被它的驱策而前进。
      
      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伟大成就都是人类的最高价值得贡献,而我们大部分都像寄生虫一样,靠着艺术家,天才,思想家,研究者,发明家的永恒成就过活。他们是人类的真正领袖;是世界的真正推动者;我们是配销者。
      
      人类的一般福利于较高成就是建立在我们祖先的永远不会灭亡的贡献上。
      他们的精神永远都会活下去,那是不朽的,就像有些人在他们孩子的生命中得到永生一样。
      
      我们出生时,看到的只是祖先已经完成的,也是他们对进化的贡献,以及所有人类的较高的发展。
      只凭这一点,就应该知道生命是怎样地在继续进步,知道我们是怎样地更接近一种——有可能做更多贡献,更多合作,更加完全地成为整体一部分——的境况。
      从这一境况的角度看,所有社会运动的形式都是暂时的,只是一种准备,而且只有那些能带领我们走向理想社会的形式才能长久继续。
      而在这过程中我们有时还步入歧途,不过这只是一个标志,显示人类在进化的道路上总是发现抓不到“绝对真理”,虽然总是可以更接近它。也显示有无数的社会成就,只能在一种情况里延续一个时期,而且时间一过甚至可以被证明有害。
      
      什么能拯救我们,使我们不会因为一个有害的假设而受苦,不再执着与一个以有害假设为基础的生活方案?
      普遍福利可以,只有在这一颗引路明星的带引之下,我们才能找到要走的路
      
      个体或者群体的运动,只有在为永恒创造价值,为整个人类的较高发展创造价值得情形下,才能看作有价值。
      
      从只关注自身的社会感缺失的生活风格中获得拯救,是作为大多数希望获得成熟人格的独生子女所应该经历的。
      而自卑感,求克服的奋斗,社会感就是问题的关键。
      
      这是阿德勒给我的答案.
      
      
  •     推动个体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走向
  •     7分,有点像随笔节选,是不错的心理学科普读物,翻译质量一般。
  •     实话就是:这本书可以增长人的知识,却不是一本很好的可以用来启智的书
  •       对于这样一本编译的书,我翻得很粗略。大致的印象是:阿德勒的理论核心概念是“人格”,而每个人的人格都先天确立并且贯始一生。童年的经历对人格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阿德勒的理论确实颇有“三岁看老”的意味。
      
      阿德勒的理论是面向个人的,更进一步说,是针对人格缺陷的,以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解疗为目的。
      
      所以,阿德勒的理论不适合两种阅读目的:
      1、对健康人生和积极心理心学的关注(中信出版有契克森米哈赖的《幸福的真意》和《生命的心流》);
      2、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不是面向社会心理机制,至少是居中地观察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而从我个人的阅读兴趣来说,恰好是关心一般健全人格下,社会与人的相互适应关系。
      
      所以,阿德勒、荣格还有弗洛伊德都是马斯洛的补充参照(仅于我个人而言)。
  •     读的图书馆日文书,姑且拿这本来标记
  •     心灵的鸡汤
  •     阿德勒的文字一向浅显易懂,深入浅出,不会去玩文字或者概念游戏,所以一直是我喜欢的作者。这本书相对于他以前的专著而言,显得杂乱了点,有拼凑之感。若是第一次接触阿德勒作品的读者建议暂时不买,可先阅读《自卑与超越》、《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等等,然后再看此书。特别是前后有一些相同的内容,估计是不同的人翻译以后生硬凑在一起的。对阿德勒的著作有了一点了解的作者还是不错的选择,书籍的主线条需要自己厘清。
    所以,不推荐第一次接触阿德勒的读者阅读,不过向深入了解阿德勒作品的朋友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     真不愧是阿德勒啊!
  •     小人要关注,夫妻要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教育在合作,人生在奉献。
  •     说得太绝对了...我个人不怎么喜欢
  •     果然不是我的菜~~只能这么说了~~
  •       这本书里包含四本——《个体心理学》《自卑与超越》《个性的理解》《人类面临的挑战》,可能是有所删减——这四本的原本我都没看过。我判断的理由与这书无关,就不说明了。
      
      ——写在前面
      
      
      
      他的主要观点有俩:一,人类为了克服在小的时候养成的自卑而奋斗。二,人类面对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社会感。
      
      他的理论应该是很受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欢迎的。许多对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与基督教的观念很相似。
      
      他说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与人合作,奉献。他觉得正常人就是——对别人有兴趣,作为团体的一分子,为人类贡献力量。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人才能正常,良好的生存。
      
      他对人类存在意义的理解,让我觉得他是站在社会的角度,而不是站在真实(真理?)的角度。在我的理解,从本质上而言——人就是自私的动物。人的一切都是从自己“自私”的目的出发的。
      
      比如说爱一个人。简直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去爱,自己毫无所得。这样看来真的是十分无私了。可从心理上讲,真的是无所得吗?不,他只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在自己爱的感受中,获取满足——从“无私”的爱别人上得到“自私”的满足。当然,我也不是说这样有什么不好。不,不存在什么好不好的问题。事实就是这样的,就是事实而已。
      
      再如我常举的例子——那些牺牲的革命英雄。他们用生命去干了很伟大的事。他们不爱生命吗?自然不是。但他们更爱他们做的事。更确切的说,是他们更爱这种牺牲的伟大感觉。
      
      人其实是不会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的。一切都是在自己权衡取舍后的选择。好像我们有时候会去做一些自己很不喜欢,很不情愿去做的事。但我们应该看到,相对于不愿意做,我们其实更愿意去做——否则我们就不会做。因为假如我们不愿意做这事,很可能要接受一个我们更不愿意接受的事。在权衡取舍后,我们选择了我们“愿意”做的事情。
      
      所以,人的第一驱动力并不是思想,而是感觉。看似有时候人在一些观念,信念的趋势下去干一些事情。其实是因为在这样的观念驱使下的行为能给他们更好的感受。
      
      男人比女人更理性,这话其实也并不能说明男人比女人更有优势。其实男人女人行为的驱动力都是一样的——都是感觉上更愿意这样,或那样去做。只是男人在感觉与行动之间,披上了理性的外套,让自己的行为看起来更有逻辑,让自己感觉这样做更好。结果当然很可能是会比较好。但是,我们说的是驱动力么。
      
      一直以来——思想->行动的关系,应该换成感觉->行动。
      
      这样也就能解释了,为什么人们用理智在宗教上发现了那么自相矛盾,明显是扯淡的东东后。依然有那么多人信奉——他们在感觉上更愿意接受有一个宗教。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想想人的一生真正的收获的是什么?没错,就是——感觉!除了这个,人其实什么也无法获得。
      
      对于阿德勒认为自卑在人类中的作用,我觉得可以套用他对弗洛伊德的看法——把一切都要归结到“性”的圈子里去。阿德勒给我的感觉就是要把一切都归结到自卑里去。而且他跟弗洛伊德一样,都是越看他们的东西越让人怀疑这些观点的准确性,真实性。
      
      他的观点比较少像弗哲和荣格一般,给我新奇的,有创意的感受。原因可能有许多。
      
      一:他可能的确比较缺少新意。只是把心理学与平常的社会观点,宗教观点联结起来。
      
      二:我还无法真正体会——这点可能性很小。至少主要观点,我是能看出来的。
      
      三:他是真的牛。他的观点比较人们认可和接受。所以,本来十分有创意,超前的观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这该是所有哲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渴望又郁闷的事吧。由于我对社会认知的发展了解得太少,无法做判断了。个人觉得这个可能性较小。
      
      
  •       转发自倍魄:阿德勒的理论是面向个人的,更进一步说,是针对人格缺陷的,以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解疗为目的。 所以,阿德勒的理论不适合两种阅读目的: 1、对健康人生和积极心理心学的关注; 2、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不是面向社会心理机制,至少是居中地观察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所以,阿德勒、荣格还有弗洛伊德都是马斯洛的补充参照。
      
       我说 比较同意这个观点 当然另一方面 阿德勒的自卑感还是很有诱导性的 容易造成错觉 容易使自己和身旁的人受伤 不适合定力不强的人看
      
  •     非常谢谢你道出了我看后的感觉!同样,比起马斯洛的人本心理来说,阿德勒著作的更像是针对为医疗有缺陷人格而准备的。文中他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表述同样让我觉得难于叹为观止,拍案叫绝,或许是时代的原因,我仍坚信要先确信并实现自我的价值后再去关注给予社会的价值,这里也不排斥出于为社会贡献作为目的来实现自我的价值,但我更确信因自我的生命价值潜力而动力更具说服力!
  •     自卑理论 可读性一般般
  •     书挺好的,不过跟我买的自卑与超越的一部分是重叠的
  •     我也大爱佛洛依德
  •     认同喜欢。 社会感,对他人的兴趣,合作
  •     非常喜欢这篇文章,有个人思想。我的邮箱bookbookv@163.con 很想跟你再交流讨论分享。
    受教了。
    人有时暂时的理性(舍弃感觉),是为了以后的感觉会好!舍当下,而为未来。假如总是如此,那不是没了好的感觉。
  •     续了2个月 看了一点 就觉得很满足了 想买 买下来慢慢看啊。。。
  •     当我们降临这个世界时,很多性格便伴随而来。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卑情结,只是有的人让人觉得自闭,而有的人让人觉得自傲,其实自卑才是人进步的原动力
  •     生活的意义是——对同伴发生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并对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还有对自卑情结和很多精神病症的阐述读来很有教义。哲人咖啡厅这个系列厚厚的一本书后半部分基本都是在重复了,不过才读几本已经对我产生了巨大的令人欣喜的影响。
  •     糟糕的翻译让人没有下去的欲望,充满了空洞和偏见
  •     可不可以把价钱降低一点点。、、、、、、、、因为这样可能更加适应广大的消费者尤其是在校学生。。。。。。。
  •     如题,和书本身没关系,但是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类书啊
  •     没读完,记得感觉还不错
  •     读的第一本哲学书,搀杂了满多心理学的
  •     丰富的心理临床经验,individual psychology、
  •     高中心理课"人生来就是自卑体"
  •     有一些道理还是很中肯的。
  •       很便宜就买到这本不错的书,反复在看。但是不喜欢作者始终把人的快乐和满足限定在社会存在感中,就像弗洛伊德把什么都和性扯上关系一样!
  •     阿德勒精神分析的精髓,看了看不错的,喜欢精神分析的人可以看看
  •     08年休学时
  •       老师推荐这本书的,早早地借来了
      可是看了一点都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
      我竟然连中文都不识!明明是中文,但是我却看不懂!
      严重怀疑是不是由谷歌翻译的!要不就是他自创了好多新词语!
      没几天我就把这本书还了,去借了自卑与超越,里面有些内容是一样的
      但是那本完全可以看得懂,这本看了也不知道在讲什么。
      可能是我语文水平太差了吧……
  •     对于这样一本编译的书,我翻得很粗略。大致的印象是:阿德勒的理论核心概念是“人格”,而每个人的人格都先天确立并且贯始一生。童年的经历对人格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阿德勒的理论确实颇有“三岁看老”的意味。阿德勒的理论是面向个人的,更进一步说,是针对人格缺陷的,以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解疗为目的。所以,阿德勒的理论不适合两种阅读目的:1、对健康人生和积极心理心学的关注(中信出版有契克森米哈赖的《幸福的真意》和《生命的心流》);2、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不是面向社会心理机制,至少是居中地观察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而从我个人的阅读兴趣来说,恰好是关心一般健全人格下,社会与人的相互适应关系。所以,阿德勒、荣格还有弗洛伊德都是马斯洛的补充参照(仅于我个人而言)。
  •        心理学的主旨在于透过一切人类社会表层现象来探究人类心理的本质和真相,无论是梦的解析,还是潜意识的深挖,还是集体无意识所产生的集体从众心理。一切表象的背后都会有它暗藏的真实,了解并非窥私欲作祟,而是对人类各种微妙心理的好奇及相应的理解,并从中理出来龙去脉,借此提升认识社会、洞识自我心理的奇妙成因的能力。作为研究者来说,能从权威处走出来,并在同行中脱颖而出,不附庸于他们,并从中取长补短,则算是自成一格的开创者了。
       阿德勒成立的“个体心理学会”,以个体为根本,追根溯源,找出人格的真实起源,而不光由弗洛伊德所倡导的惟性史观一切的偏执。阿德勒将个体生活看成一个独特的整体,每一个人的人格构成来自于个体幼年时期生活方式的定格和固化,而这幼年则是出生的头四、五年,就这四、五年期间它决定了我们一生的生命走向和运作方式。我们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情绪反应、自我倾向都无法脱离于那四五年的熏陶培育成型后养成的生活样式,它决定了我们将来会给自己定的目标方向,生活的意义,及价值取向。从一个体一出生,他带有其固有的遗传基因,因为个体先天的不同,个体与外界的互动方式自是不同,特别加之家庭成人的照顾抚育方式将个体的行为方式加以强化。孩子有可能被骄纵,也可能被疏忽,孩子本身的无助性所引发的个体与生俱来的自卑心理,促使孩子从小就趋向于追求优越感,并在通过与大人的互动合作中接受相应的训练中一天天地成长定型。
  •     阿德勒认为,人类所有的烦恼、压力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我觉得这样的说法太绝对了,我以为,如果改成【人类的绝大多数的烦恼和压力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那就很适合了。
  •     当当网太给李了
  •     作者因为经历的缘故对自卑研究的比较多
  •     人很自卑,为什么?
  •     分析很详细,但是具体的解决方式却总是一概而过,这就像是 告诉你病了,但我就不给你药。好气哦
  •      读过《自卑与超越》,即使不读此书也不会有多大损失。
  •     阿德勒的观点,在我总结下来即是,人生来便有不同种类的程度的缺陷,这种缺陷会产生自卑情结,但人类反而对相应的缺陷部分感兴趣,并产生向上对的原动力,刺激他们不断设定目标去行动,从而获得优越感。在此之中,父母的教导方式,以及之后的性别角色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也必须对周围的个体和事物感兴趣,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即-只有对周围事物感兴趣才可能变得更社会性,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 对此,我个人有困惑,1.阿德勒说到自卑情结时而也阻碍社会性的参与,又说自卑性可以促进社会性的增长,那这个界限在哪?2.是否个人对周遭人或事兴趣度越高,他(她)的社会性就越高?3.社会性高对个人艺术精神领域的发展积极影响更多还是更少?
  •     书包装很好,内容对认识自我很有现实意义
  •     正如lz所说的,阿德勒的理论与基督教伦理学很相近,因此他理论最大的缺憾也显而易见——没有以上帝作为一切的原点,对人一切行为的评判也失去了绝对的标准。
    简单来说,如果人死后一了百了,如果死后没有神的审判,那我干嘛要与所有人合作,干嘛要以对社会有益为自己奋斗目标。
    所以我看老阿在这一点上还不如老弗,老弗就认定“性”是一切的原因了,是绝对的理由了,你能怎么招吧?
  •     书不错,没书签
  •     自卑情结
  •       优点:
      1、事物、事情本身不能影响我们,影响我们的是我们看待它的态度,处理它的方式。
      2、先天的性格弱点后天可以修正,但要求非常了解自己的弱点。
      3、别溺爱孩子。
      缺点:晦涩难懂,过于冗长。把细小的事情过于夸大,过分强调合作及为他人着想,强调个性却又忽略个人本身的价值。悲观主义色彩浓重,过于强调自卑的在人生中的重量,反而容易让人产生自卑感。
  •     转发自倍魄:阿德勒的理论是面向个人的,更进一步说,是针对人格缺陷的,以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解疗为目的。 所以,阿德勒的理论不适合两种阅读目的: 1、对健康人生和积极心理心学的关注; 2、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不是面向社会心理机制,至少是居中地观察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所以,阿德勒、荣格还有弗洛伊德都是马斯洛的补充参照。 我说 比较同意这个观点 当然另一方面 阿德勒的自卑感还是很有诱导性的 容易造成错觉 容易使自己和身旁的人受伤 不适合定力不强的人看
  •     有待探讨
  •     自卑与追求卓越~~
  •     有趣
  •     過於悲觀主義 把個體價值渺小化只關心社會性 读完整本书还是没有任何实用性价值 阿德勒的心理觀還是更適合有精神疾病的人
  •     以前就看过阿德勒的《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感觉很不错,他的思想很好,所以也买这本书来看看
  •     很适合克制自卑的人读,也很适合老师读。
  •     实际上只是小孩子教育
  •     很有道理,提供了很不错的思考角度,收获很多。
  •     节选
  •     难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