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第三辑)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儒林(第三辑)

出版社:山东大学
出版日期:2006-12
ISBN:9787560733005
作者:庞朴
页数:360页

章节摘录

  孟子的心性学说及其影响  ◇钟肇鹏  儒学创自孑L子,孔子殁后,他的弟子散游四方,许多人从事讲学,形  成了不同的学派。先秦儒学影响最大的有孟子、荀子两派。孟荀均言“内圣  外_E”之道。要详论孟苟的“内圣外王”之道,都可以写成书。现只就孟子  的内圣心性之学述其概要。 孔子之学以“仁”为核心,孔子之道就是“  仁道”。故日:“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泰伯》)孟子继承孔子之道加以发展则言“仁义”。孔子的“仁”,孟子  的“仁义”,不只是道德规范,而都具有世界:观的意义,是立身做人、治  国平天下的根本,也是最高的指导思想。在孟子极力宣扬鼓吹仁义的同时,  道家的庄子则提出质疑,庄子说:“噫!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  ?”(《庄子·骈拇》)这个问题提得很尖锐,要是仁义与人类的性情不相合  ,甚至违背人性,那么儒家大讲仁义,岂不是多余的事,岂不是“骈拇枝指  ”,如赘瘤一样吗?孟子的性善说,正是从人性本质上回应了这一种非难。  人是动物,因此人必然具有动物性,但动物性不是人性。所以人除了有  动物性之外,还有人的特征、特性,这才是人性。人是灵长类中最高级的动  物。人是具有高度智慧的理性动物,人有高度的聪明才智,能创造文化、改  善自然。到目前为止,宇宙间尚未发现有高于人类的动物。《孝经》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肯定了人在天地间的高贵地位。  告子与孟子辩论“性”,告子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以食、色为性,是人与动物的共性,并不是人性的特征。荀子讲性恶,说: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苟子·性恶》),也是从感觉器官来论  证的。:孟子讲性善,他说: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  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  》)  当人看见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在井边爬行,快掉进井中时,来不及考虑  是谁的孩子,也来不及考虑其他的一切,总是首先向前去抱孩子,免得他掉  入井中。孟子称这是“不忍人之心”,现在一般说是“同情心”。孟子讲性  善,从“不忍人之心”上立论。这就高出告子从“食色”动物性上立论,也  高出于荀子从感官上论证性恶。人有眼、耳、鼻、舌、口等感官,可以感知  色、声、香、味等;但人还有更重要的器官,即“心”。《孟子》说: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  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  (《孟子·告子上》)  孟子认为耳目等五官只能感受外物,譬如耳之于声、目之于色、鼻之于  臭、口舌之于味。这些外在的声色臭味会引诱感官去追求。因为这些感官不  能思考、判断,所以往往会为外物所引诱,这就是“蔽于物”。五官之外,  还有更重要的器官,这就是“心”。心的作用是“思”,经过思考就能作出  正确与否的判断。“是”就去追求,就去做;“非”则当摒弃。“心”是主  宰、主体。这是“天”赋予人的特性,所谓“天性”。孟子认为,人皆有“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他说: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  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他是从人心的特征上来论证人性善,从而说明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道理  。人的动物性与禽兽没有多少区别,所以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离娄下》)区别就在于人有人心能思维、有理性。孟子说:“  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人心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理性,当然是  性善。孟子把“人心”称为“大体”,耳目口鼻等感官称为“小体”。大体  是主管小体的,而小体则应该服从于大体。故日:“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  小体为小人。”(《孟子·告子上》)“大体”就是心,心具有仁义礼智之善  性,以心为主宰是“从其大体”,这就是“大人”。反之,以耳目之官即小  体为主宰,为声色货利所引诱,心役于物,小体主宰一切则是“小人”。  孟子讲心性论的要旨有下列几点:  第一,孟子讲心性贵培养扩充。孟子说:“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  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  上》)“大者”、“贵者”指人心,“小者”、“贱者”指耳目鼻口手足等  感官。人有善性是从具有道德属性的善端上讲的。对这些善端加以培养、扩  充就能茁壮成为完人。孟子说: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  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  可胜用也。  (《孟子·尽心下》)  可见孟子的性善说,不仅在保持此善性,尤贵在发扬、扩充此善性,所以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梁惠王上》)“凡有四端①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  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  丑上》)至于人为何有不善,有恶行,孟子认为要是顺着人的性情而行,自  然是合乎人性的善行;但如果为外界的事物所诱惑,追逐声色货利,心役于  物,而丧其良心、本性则会干出坏事。这不是固有本性不善,正如一棵树木  ,不好好加以培养而是进行砍伐摧残,其结果自然是不能成长而日渐夭折。  又如明镜本可清晰地显现外物,但不加擦拭使其为尘土所蔽,则失去明镜的  作用。“心蔽于物”而为不善也正是这样。性善说在中国哲学史关于人性论  的讨论中,是孟子首先提出的。性善说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后世的幼  儿读物《三字经》里一开端就说:“人之初,性本善。”  第二,孟子第一次提出“良知”、“良能”、“良心”、“浩然之气”  等一系列心性论的哲学范畴。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  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朱熹注日:“良者本然之善  。”(《孟子集注》)孟子认为人性善,良知良能就是与生俱来的分别善恶是  非的“知”和“能”。“良知”说到了明代被王阳明发展成为阳明学的核心  。王阳明认为,将“良知”发挥出来,体现于行为上就是“致良知”。但孟  子和王阳明所讲的“良知”都是指德性之知,均为道德理性、道德实践而不  是指科学知识。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说明人  心具有仁义礼智的善性,要是对这种善性不知爱护、不加培养,反而加以损  伤,其结果将正如齐国的牛山一样——本来森林茂美,但每天日夜不停地去  砍伐,稍微长出一点细的枝叶又被牛羊放牧所摧残,最后只留下光秃秃的一  座山。孟子说: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  ,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  “良心”就是具有善性的本然之心,即人的本心。由于被声色货利、权  势地位等所诱惑,良心善性愈来愈少而为非作恶愈来愈多,“则违禽兽不远  矣”(《孟子·告子上》)。如果不加遏制,必终良心丧失,沦于禽兽。“良  心”这一概念范畴是孟子首先提出的。直到现在,对于那些害人、干坏事的  人,俗话还说是“丧良心”、“昧良心”。可见其对中国文化、中国人民和  民俗影响至深且远。孟子还说:“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放”就是丧失  、丢失。人们失去了鸡犬,还要到处去寻找它。丧失了良心却不知道去找回  来,真是可悲啊!  “浩然之气”也是孟子首先提出的。  ……

书籍目录

孟子的心性学说及其影响孟子“心性”说及其当代价值孟子心性论对儒家内圣之学的发展及其意义孟子性善论新探孟子性善说的理论建构及其意义儒家的“慎独论”与“为己之学”及“公共关怀”“慎其独”、“慎其心”与“慎其身”孟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孟子价值论初探——对孔子价值体系的传承与推展论孟子以“义”制“利”的价值观略论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典范——论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孟子与儒家的正义论论儒家的尊严观孟子散文气势的文化成因——兼论孟子的文化人格孟子的批判精神及其现代价值孟子士的品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思孟的抗议精神——兼论早期儒家知识分子的独立与自觉孟子的诠释方法及其应用《孟子》旧注商兑九则情与孟子的反本求真之学孟子对墨学的批判与吸收董仲舒孟学思想探析论两汉循吏的儒学情结世上疮痍,笔底波澜——论杜甫对《孟子》民本思想的继承宋人疑《孟》略述清代新义理学和《孟子》诠释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平等倾向在晚清的凸显与局限……儒学全球论坛(2006):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儒林》稿约

作者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孟子的心性学说及其影响、孟子“心性”说及其当代价值、孟子心性论对儒家内圣之学的发展及其意义等。

图书封面


 儒林(第三辑)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非常好的儒家经典读物,常读常新。
  •     关于修身等等问题,必须充分了解孟子的学说,才可以说有可能充分发掘中华传统精神并用于当代、自身。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