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析纲要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自我分析纲要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300161464
作者:[法] 皮埃尔•布尔迪厄
页数:140页

章节摘录

  没什么比把社会学遭受的命运与精神分析受到的对待(随便哪个二流作家或哲学家都通过表达他对社会学怀有的理所应当的不屑一顾,在客观上和主观上提高自己的地位)进行对比,能更好地衡量社会学的结构失信,社会学,如同一切从属于它的东西,都在知识世界中受到了结构失信的打击,社会学与精神分析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比如科学地解释人类行为的抱负。正如萨拉·温特指出的,精神分析披上了超历史的普遍性和高贵的外衣,这种普遍性和高贵传统上是赋予希腊悲剧的,希腊悲剧被学校教育传统巧妙地非历史化和普遍化了。通过把新科学纳入索福克勒斯(经典教育的至尊之一)悲剧的世系,弗洛伊德授予它学院贵族证书。拉康通过回到希腊本源,提出索福克勒斯悲剧的新阐释,他恢复了这个世系的活力,这个世系也被一种兼具马拉美和海德格尔的晦涩和大胆的风格所证明。但这只是解释作为“灵魂治疗”的精神分析与唯灵论(甚至更确切地说是天主教)的(至少表面的)相似性的因素之一。可以肯定的是,精神分析至少在70年代的法国,处于最高贵、最纯粹的智识活动一边,总之,与社会学截然相反。作为关于民众事物的平民科学的和通俗唯物主义的科学,社会学,尤其在拥有古老文化的国家,通常被视为致力于人类生活的最庸俗、最常见、最共同之方面的粗浅分析,而它对被当做参照或对象的人文主义文化的追根溯源,远远没有产生一种博取好感(captatio benevolentiae)的作用,反而被用来增强真正信徒的愤怒的、亵渎神圣的僭越或侵犯。  法国大学过分沉浸在对知识场的文学迷恋中,并过分关注报纸的看法和认可,无法为研究者提供大西洋彼岸自主的和自足的大学场所保证的东西,这个大学场具有不同学科的专家的严密网络,既灵活又严格的科学交流形式,研究班,非正式研讨会,等等。  ……

内容概要

皮埃尔•布尔迪厄是当代法国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现任巴黎高等研究学校教授,法兰西学院院士。早在1972年布尔迪厄就已出版了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实践理论概要》,1975年布尔迪厄创办了《社会科学的研究行为》杂志,1980年布尔迪厄出版了另一部重要著作《实践的逻辑》,这部著作的英译本出版于1990年,布尔迪厄80年代末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讲座内容《反观社会学的邀请》则发表于1992年。布尔迪厄的国际性学术影响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急速上升的,进入90年代后非但势头未减,而且后劲十足。

书籍目录






译后记

编辑推荐

《自我分析纲要/明德书系》由皮埃尔·布尔迪厄编著,他是当代法国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现任巴黎高等研究学校教授,法兰西学院院士。早在1972年布尔迪厄就已出版了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实践理论概要》,1975年布尔迪厄创办了《社会科学的研究行为》杂志,1980年布尔迪厄出版了另一部重要著作《实践的逻辑》,这部著作的英译本出版于1990年,布尔迪厄80年代末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讲座内容《反观社会学的邀请》则发表于1992年。布尔迪厄的国际性学术影响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急速上升的,进入90年代后非但势头未减,而且后劲十足。

作者简介

《自我分析纲要》不是传记,而是布尔迪厄对自我的社会分析。布尔迪厄对自己采取了批判反思的视角,仅仅选取了自身经历中从社会学观点来看直接相关的特征,也就是对社会学理解和解释必要的特征。他描述了五十年代初他进入哲学场时的可能性空间的状况,他从哲学转向人种学和社会学的蜕变过程,他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从事的调查,他的童年经历和寄宿生活,最终提出对自身的知识筹划的社会学解释:他低微的出身与学业的成功产生了他分裂的习性,这种习性与他积累的学术资本一起,在知识场的作用下,导致他独特的实践——通过对立面的协调,把宏大的理论抱负与低微的研究对象相结合,以求创立一种总体性的实践的社会理论。

图书封面


 自我分析纲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自我分析与分析自我——《纲要》中的布迪厄与其社会学思想浅议引子:...为了提供一个作为客观化工作的核心的自我分析与分析之间的“辩证”关系的例子,我可以在这里介绍一下写作《学术人》(1984)之前所作的调查研究的整个历史过程...——布迪厄:为什么社会科学应该以自身为对象 in science de la science et reflexivite 已故的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可以被视作二战之后法国社会学在国际学界获得最高声誉的学者。他以作品多产,研究领域涉猎广泛而令学人仰慕,同时又因其对于社会经验的写作理论色彩浓厚,常常穿梭于哲学与文学之间,以致文笔显得晦涩难懂,令其作品让普通读者止步。布迪厄被视为具有思想性的社会学大师,对于他的解释与研究已经从法语世界来扩展到英语世界。(斯沃茨,2006;Swartz,2013)由于理解布迪厄思想的作者受限于自己的研究视野,往往各取所取,从不同角度解读布迪厄,难免造成了“一千个读者,一千个莎士比亚”的局面。打碎观察布迪厄的万花筒的最好方式就是回到当事人如是说。布迪厄晚年写作的《自我分析纲要》(Esquisse Pour Une Auto-Analyse),这部遗训式(Aphorism)的小书为我们从万花筒的碎片中建构(construct)起真实的布迪厄的形象提供了一种可能。一、“这不是传记。”当布迪厄在书的扉页上写下这段对于本书的定义的时候,他应当怀着一份将他自己视作一个社会学研究的客观对象加以分析的复杂心情。因此,读者阅读这本书的第一感受,很容易将本书视为布迪厄以自己为个案展开的一项学术研究。具体来说,本书是将布迪厄通过对于自己个人生命史的回顾,描述了他从地处边缘的比利牛斯山区省份经海外殖民地到法国都市中心、乡村家庭环境经寄宿中学到贵族学校、从农村公务员之子经拉丁区的学术圈子到成为法兰西学院著名学者这一系列广泛穿梭于多重社会空间实现向上流动的国家精英生产之旅。本书的确表现出了这方面的特质:布迪厄展示了自我分析的几个要素,来勾勒他在社会空间中广泛行程的线索。他的理解首先始于对于场域的理解。“首先理解一个场,一个人与这个场一起并通过反对这个场而形成。”(中译本:6)在本书第二个章节中,他描述了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自己进入学术界这个为他赢得名望,确定他的身份地位的场域时场域的状态以及这个场域的历史演变:从制度上,他回顾了巴黎高师这所学校教学与认可的机制运行,从思想上,他展示了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兴起到结构主义革命的思潮更替。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布迪厄展示了场域中人物以及人物与他自己的关系对他施加影响的机制。这种机制激发了他应对场域采取的策略,生成了反抗与抵制的实践。他分别敬仰萨特与阿隆,却又同时与他们或左或右的立场保持距离,他给予列维-斯特劳斯以无上的学术敬意,却又对他的科学的自然主义流露不满,也许他的学术姿态最为接近科学哲学大师康吉扬,但是他却最终选择了当时法国知识界最为远离哲学的社会学作为毕生的志业。他自成一家。于是在接近最后的章节中,他回到展示自己的早年经历和童年的社会空间,为与出身地位相关的配置之形成留有一席之地,更加深入地推进了关于自我的分析。二、如果说,自我分析纲要是一本布迪厄通过对自我在社会空间中上升流动的社会学分析,他进行这项分析展示了他自己独特的社会学分析工具与概念体系。这就是本书译者在译后记中总结的公式:(习性)(资本)+场=实践。借助这个公式,我们再次回顾构成本书主体的第二、三、四章节,就会清楚地看到对于场域的分析作为自我分析的起点,展示了布迪厄使用场域概念分析社会空间的独特手段,接着他通过分析自己晋身其中的法国学术场域中人物以及人物与他自己的关系及他自身应对这些关系表现出的反应与施展出的策略,来说明社会空间场中力的作用机制:场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与全部或部分介入到场中的人(而且他们本身也是一种习性与一个场之间关系的许多不同或敌对的体现)的冲突实现:可能性空间通过实施“引力”或“斥力”的若干个体实现,“引力”或“斥力”取决于他们在场中的“分量”,也就是他们的可见性,也取决于习性或大或小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导致人们认为其思想和行为给别人“好感”或“反感”。(中译本:26)最后,他展示了自我分析的核心,是对于社会出身相关的配置的重视。这些配置与它们在其中形成的社会空间相关,它们有助于决定实践。布迪厄在别处使用一个更加时髦的词儿habitus来表达这种具有关系性的基于社会出身的个人在社会空间中配置,即惯习。布迪厄之所以敢于冒着欺骗读者的风险将对自己早期生命史的回顾置于进入场域以及在场域中展开游戏的历史之后,正是想要体现他所建立的社会理论以及分析体系的内在逻辑。场域是社会的替代,其中发生的的力的互动作用,正是通过惯习实现社会化的表现状态。场域与惯习的相互沟通,指向了一组个人社会化的现实实践。结合他的自我分析,我们看到,他的社会化成长就是他的惯习的不断养成,凭借惯习与场域体现的个人与社会的不断互动,他与场域权威游戏的策略,即是对于资本的获取也是给予资本的远离。这段历史过程即是对于结构的建构也是在发掘建构的结构。最终,在现实的实践中,他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自我。他完成了对于自我的分析之后,同时也展示了一个可供他者借鉴的分析自我的可能。三、所有成功人士的自传都可以展示一段个人在社会空间中向上流动的社会学轨迹。这本所谓布迪厄的自传却可以展示得更多。从对于自我的社会分析到一种分析自我的方式,他展示了自己自成一派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也展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概念模型:(习性)(资本)+场=实践,即被后来的研究者归纳为“社会再生产”。因此,这不是传记!“我不想迎合体裁,关于自传这种体裁多么俗套而又虚幻,”(中译本:1)布迪厄说得已经够多了。这是一段关于历史过程的记述,从布迪厄自我分析出发的一段历史。关于这一点布迪厄却未来得及充分展开表述。布迪厄的整个学术生涯可以被认为是在致力于发展一门被称为反思性社会学(或称作反身性社会学reflective sociology)的学术追求。反思性作为知识生产的来源,致力于将客体客观化,并揭示客观化的主观过程。布迪厄的反思性思想的形成即得益于他从存在主义进入现象学,后转向与结构主义对话的哲学思辨训练过程,又受益于他在阿尔及利亚体悟到的类似在抑郁热带的田野工作反思过程。在哲思与经验的不断碰撞中分离自我,辩证运动,启发他将分析的视野反转至启蒙以来,掌握客体客观化魔法的学术人主体。于是乎,对于自我的分析构成其反思性工作的终章。反思客观化的辩证运动蕴含着历史过程,自身也构成了历史本身。如果说从分析自我到自我分析构成一段历史过程的的话,那么在此之外,布迪厄还向我们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他与学术场域的初次遭遇,展示了发生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思想的战国时代,从存在主义到结构主义再到后结构主义,众多布迪厄身边人物你方唱罢我等台的社会思想主流大王旗变换的画卷。从布迪厄在阿尔及利亚的夜晚依旧阅读胡塞尔到对于列维-斯特劳斯的“客观的自然主义”的拒绝的心路历程演变的刻画,展示了作为一位社会学家成长的历史过程。从布迪厄即致力于初上法兰西学院的讲台的惴惴不安到致力于带领重现涂尔干传统的精神遗产的集体努力,他通过学术人的与学术的互动实践,展示了战后法国社会学的曲折发展、坚毅成长的历史过程。这本小书无疑可以作为历史的一副侧写。如果从分析自我到自我分析对应于作为历史过程要素的过去与现在,那么关于未来这一发展着的要素呢?布迪厄在书中最后一章发出自问:“我为什么、尤其是为了谁而写作?”(中译本:134)本书的读者构成了本书展示的历史过程的未来指向。这些读者包括你、我,包括所有读了本书会生发出切身之感的所有读者。对此布迪厄始终怀着一份坚毅的乐观与信心。这份态度既是源自他站立于社会学作出哲学思考的深刻,又是基于他坚持反思性工作的理想乐观,于是布迪厄最后说道:“没什么比这一点更让我高兴了,即我成功地使得我的某些男女读者对我的经验、困难、疑问、痛苦等感同身受,并从这种与赞同的投射截然相反的现实主义认同中,得到比他们所经历的和所做的稍稍好一点的行动和生活手段。”(中译本:135-136)布迪厄:自我分析纲要 中译本 中国人民大学 2012.Pierre Bourdieu . Esquisse Pour Une Auto-Analyse, Paris: Raison D'Agir. 2004.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David L. Swartz. Symbolic Power, Politics and Intellectuals: The Political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
  •     社会学分析排除心理学,几个情绪变化除外。——皮埃尔•布尔迪厄,《备课笔记》布尔迪厄的这部著作撰7写于2001年10月到12月间——但他多年以来致力于此并深思之,他尤其要思考适于赋予它的形式——,这部著作始于他在法兰西学院的最后课程,是按照《科学的科学与反思性》最后一章的一个(扩充的、修订的)新版本来设计的。而且,为了表明两部著作之间的连续性,他采用了相同的标题:“自我分析纲要”。他决定让这本书首先在德国出版*,尽管他曾考虑把它重新拿来并加工成法文版。我们选择出版此书的德文版,仅仅补充了几个目录注释,以供明确参考。如同(1982年)布尔迪厄以反思性很强的《关于课程的课程》进入法兰西学院那样,他决心让自己服从反思性的运用,以此作为最后的挑战,完成最后的课程。在他作为研究者的整个一生中,他都把反思性的运用当成科学研究的必要前提之一。他知道,把自身作为对象可能带来这样的危险,即他不仅会被谴责为自满,也会为所有这些人提供武器,他们只等着一个机会,以便否定并正好以他的位置和他的轨迹的名义否定他的社会学的科学特点,他们看不到,反思性的运用长久以来被确立为一种科学性工具。这个方方面面自相矛盾的计划体现的远远不是炫耀行为(“督促读者思索为什么要读这个”,布尔迪厄在他的备课笔记中说),而是研究者与他关于科学真理的观念达成最终一致的全新举动,以及通过相当克制的自省(“我把最客观的分析用来为最主观的服务”,他评论这部著作时还写道),为全部著作中陈述的主张之科学特点提供一种最终保证的意愿。我们看到,他有理由担心它可能被恶意使用。他在从前的一个版本中说:“这不是自传。我禁用这种体裁,不仅因为我揭示(露)了传记的幻想;它还让我极为反感,掺杂着恐惧的厌恶导致我泼许多‘传记作者’的冷水,这种厌恶源自我认为正当的理由。”2003年12月
  •     从态度来说,这种书应该给满分,因为他说人话,而且他还是法国人(1)。翻译者也说人话,就是有些翻译不合通例。像德里达、巴迪鸥和译德里达、巴迪鸥的就容易不说人话。这本书差的地方可能也是太好理解了,甚至有点平庸,就因为作者诚恳。《忧郁的热带》不可复制,很伟大,但斯特劳斯在我们和他们眼里都有点太不“干涉”了。逆向写写也只能是一个梦,不是谁都能做斯特劳斯的。布尔迪厄和我很像,我们都可能在相当程度上支持拉康、巴迪鸥、布朗肖、斯特劳斯、萨特,可是又在骨子里非常厌恶。更让人喜欢的是学衡,喜欢的是博尔赫斯的写作生活,即使平庸,只要感染了平常人就行,因为他们没有矫饰。农民朋友们很朴素,他们中间也有懂得真正政治的,而那些学院左派则根本不懂政治。对学院制和学术圈的反感已经发展到不愿意被人看到自己发表文章的地步,这和我也又是一样。“我把自己看得有点像中世纪的一个石匠”,在一个看不见的小学院给我认可也就够了。我对默默无闻不感到难过。我对高等院校的高傲伪善(简称乡愿)十分不能适应,不妥协,也不合。人们普遍受不了制度,却仍然说“起码在制度上不表露不认可地参与”,也就是给个面子,不做害群之马之貌。但这对真小人、真君子是太难了。甚至对伪小人也难。令人喷饭的是,此书写成之前10多年,胡塞尔还没有法译本,于是见习全能哲学家扑向其档案;社会学家扑向美国。——这种例子让我这个不到23岁的人看得太多了,从七老八十的到比我小好几岁的,动辄言必称现象学与分析哲学,对自己国家却毫无了解,其任何分析都无痛无痒,他们的任何乐趣快感都来自于他们发表后得到的小圈子的不做思考的传媒动机的热捧,让人作呕。布尔迪厄肯定是喜欢讽刺的,否则他不会提完萨特,同时就马上摆出对卡尔克劳斯的喜欢,对萨特是复杂的,对卡尔克劳斯则没有表露负面的不喜。以上的人物,最令人不满至今的社会账款,是一笔我有一个最符合今天网络社区的词汇所可以涵盖的,即“抖机灵”。诚然,抖到罗兰巴特、桑塔格、leo Strauss、布朗肖的地步,自然很棒,可是也值得警惕,因为没有什么智慧,更像是高度段子化的于丹。但是布尔迪厄的困境还在,因为想要一举超过福柯、斯特劳斯是太难了,因为谁都建立体系太早,并且不一定有天赋建立一个好体系,至少我们阅读当代的西方著作是越来越感到无聊与平庸浅薄了(虽然至少因为翻译的不到位,有不少连Google翻译都不如的人可以立刻以翻译前卫激进哲学获得盗火先驱荣耀,然后立刻变脸泼妇骂街),我这里想说的有两点:1东方哲学在20世纪是相当迷人有取得地位的。和东方哲学比,西方太浅薄了。2反对抖机灵自然是对的,但大部分人不管反对与否,都仍然不可能创造出新的逻辑或方法,比如王浩晚年就非常悲哀,我认为不仅是他的悲哀,他悲哀他自己的体系与周围人在分析哲学中无法跳出,我们则悲哀很多人在其他领域也自诩高明,但仍与王浩同构。(1)我们可以做一个赔率的赌博:国足进世界杯和法国人说人话哪个更可能?我有个熟人,才19岁就确立了以后不说人话的态度,因为他明告我:在学院制度中,主要是为了混饭吃,写的越没人懂(反正也没人看),越可能获得上位。对他和与他类似行路的教授们,我没有多余的话可说,看来数量不少。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法国思想大师的一本小书,浓缩了许多直面自己的精神结晶,可以说是现代版的“认识你自己”。
  •     呵呵。
  •     学霸反思录,写康吉翰那段尤为真情。
  •     好诚恳
  •     01冬沉持反省完美谢世。梳理廿年教育经历和思想来源,细陈早期北非田野,超越寻常八卦,臧否萨特阿隆福柯布东列维-斯特劳斯康吉翰等师友实为最佳敬念。译者历练成熟,个位数译编失误。较《国家精英》更宜背负深沉而莫名纠结的“青年才俊”阅以自策。不好为人师,方为好师
  •     我喜欢布尔迪厄的东西,手起刀落很干脆,不拖泥带水,也没私货
  •     翻得生硬,读得有趣。感同身受呀Bourdivin。注孤。
  •     对于自我的表白怎么看都有一丝不学术的个人情绪在参杂,尽管用辞让门外汉看的一惊一乍,但可以从感情上读出作者一丝的善良和思索。最好看的是最后一章的最后一段,我感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要去知道的热情应该快点提起,否则迟早死了也不知道,这就是我对自我的分析的纲要。
  •     对立面的协调
  •     真是一本动人的小书,知识背景不足还是有些困难。“通过全部投入和随之而来的找回的幸福,我与进入另一种生活使我不知不觉疏远的物和人达成了和解,人种学态度自然而然地要求尊重这些物和人,如童年的朋友、父母,他们的行为举止,他们的因循守旧,他们的口音。我自己的一部分整个回到了我身上,我通过这个部分属于他们,但这个部分又使我远离他们,因为我只有否认他们,为他们感到羞耻,才能否定我身上的这个部分。向根源的回归伴随着对被压抑的东西的一种受控制的回归。” 恰好是最近一年来最深的感受,谢谢我的老师。
  •     一如既往布迪厄。
  •     自我分析
  •     注孤者遗言
  •     很庆幸,今年看到了两本印象很深的小书:《浪漫派》给我智识上的震动,而这本《自我分析纲要》则给我情感上的温暖。
  •     这不是传记
  •     不错不错,我书印刷可以,价格便宜
  •     布迪厄几乎把当时出名的知识分子都顺手黑了一遍。印象深刻的一句,“他(阿隆)多次并以多种方式显示出对萨特保有的巨大仰慕“= =
  •     布迪厄自我的社会分析,个人没有走当时培养哲学精英的成功路径而是进入社会学领域,在社会场中斗争,诚恳之作。
  •     感人。有种在读弗洛姆分析弗洛伊德那本书的感觉,但是布尔迪厄在自己分析自己时没有表现出来过多的内心世界(否则会痛苦到让书写不下去吧)。毕竟这是本用社会学观点分析自我的书,生涯也和他自己的学术观点联系紧密。&想起来做完学会发表之后我的感觉和第四章末尾一模一样(笑)。有不少相似的经验。这本书确实无法称之为传记,很好
  •     ……
  •     本科、根本没看懂他在说啥。。跪了。。
  •     将一生所研究放置在自己身上,非常有趣的自我分析法!
  •     比比皆是五行一句号的长句也能说译得好,中国真是关系大过天。写得也不能说多么透彻——当然,翻译在里面起没起反作用,不知道。
  •     #纸质书# 配合着 Sketch for a Self-analysis 看。
  •     哦,我应该会法语。
  •     自黑
  •     不算自传,他写自己与福柯那段太可爱啦!
  •     这本书是布迪厄的一个小册子,类似一个个人的传记。但不只是这样,作者力求将反思性应用于自身。其中有句话令人印象深刻:“许多知识分子都对世界提出了质疑,但很少有知识分子对知识世界提出质疑”;但是,此书存在很多语句特别拗口的现象,让人不得不发一下牢骚。翻译还是要符合说话的习惯为好。读着书中的内容感觉在读一篇拼字文章似的。以上纯属个人见解,如有意见不同纯属正常,忘宽谅。
  •     六万字的小册子,浓缩一生体验。对康吉扬的描述令人动心,以及无数片段说不好使友情还是基情。最后总归一点,无穷无尽的伤感和若有所失——即便如此,也要比《忧郁的热带》好多了。
  •     好傲娇!sheldon style~
  •     表示实在难以置评……
  •     无法评论,在非常疲倦及内心飘忽不定时候看完了这本小册子般内容不多的自传体(作者强调这不是自传!)。借之前以为是个人的自我分析,完全想不到,作者心怀比我大的多了,讲的是整个社会。原谅我没法领会你的原意。
  •     不太看得懂,可能年龄在大些看合适吧
  •     《开卷八分钟》介绍的,好像和介绍的不太一样?
  •     2012年最後一本書,2013年第一本書
  •     确实是客观化的自我片段,笔调节制、冷静,但时不时又可见出成长路上经历的温情!体制收编和自我信仰无法避免得混溶,哪还有什么不被控制得自由在呢?所以,去,去探寻可能的更好的生活手段吧!
  •     “我把自己看得有点像中世纪的一个石匠,他在拉苏泰莱纳的教堂里,雕刻一个表现联结并高高在上的柱头,柱头淹没在穹顶的黑暗里,注定让人完全看不到。”非常感动。
  •     感觉布尔迪厄写东西会散发出强大又有吸引力的气场~不过翻译蛮硬的,上来第一段可以说就把我读得五里雾中。
  •     -。。。不间断地构成了一种学术生活,但真正的学术生活在别处。 ——这便是那段时间那些哲学家的工作。
  •     个别处翻译不流畅
  •     看的一头雾水,思想没到那个境界,欣赏不了啊。
  •     客观化的片段,我只能读到这么多。我看不清布迪厄的论说体系,我还不够段位。
  •     以自己的社会学理论分析自己的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不过不够冷酷
  •     难得一见的真诚之作!
  •     2013 04 29 2013年“122计划” 神翻译
  •     习性+场=实践。冷静的分析自我。
  •     布尔迪厄在并没有(一种功利性的简单想法)给我提供我所需要的东西,一套我可以立即着手进行有效自我分析的方法(毕竟我以为是一本大部头,权威而完美地提供自我分析的指南)。但是到最漫长的第三部分,我得以看到他终于在学术传记中糅进一些不完全的,恰当的经验(因为我还对布尔迪厄的学术一无所知),得以缓解。布尔迪厄清醒的认识到,叙述纯粹的个人经验——他称为俗套和虚伪的传记式写作——不仅是乏味而且是危险的,因此他在第四章不得不谨慎,不过也道出了自己的分裂与矛盾。事实上,所有人的人都生活在分裂之中。也许我们可以假定(假定完美统一都存在)说,一个人之所以分裂,乃在于他试图把他无法抹除的(经验)属性与一个错误的对象统一起来,试图与其融合,他还未找到真正的融合上升之物。
  •     既是一幅充满纠结犹豫和人类苦难取向的知识分子之肖像画,又是一盏不可多得的航灯~
  •     被大人放鸽子来乱世寂静一把,再看一次发现自己到后面竟然泪目。经历和遭遇之反思更利于推进反思。
  •     自己本身功力不够,加上神翻译,很多地方不太懂==
  •     在阿尔及利亚的经历很精彩;习性+场=实践
  •     充满感情和八卦史但又不失严谨的一个小册子。布尔迪厄这本书并非要在理论上有所深入,更适合作为读《区分》的前提。 ps:黑这本书翻译渣的人究竟有几个会法语的?
  •     除了啰嗦自身经历,基本上符合我对自身的定位,知识分子与讽刺摇摆的研究典范。贬斥社会学,同时更瞧不起哲学,他实际上是深思了社会学圈的问题——高扬列为斯特劳斯又感到斯特劳斯让人感到权威之压力(斯特劳斯把人种学弄得太好,以至于文科看起来都极其科学,想反对都不易,可是这仍然不是科学)。兴趣广泛,人格健全的做派难做,一星给书,另一星给态度。
  •     承认我读不懂却黑 可以说是翻译的问题嘛?!
  •     对门外汉如我而言,全书的精华都体现在译后记里。不得不硬着头皮读点社会学的书总是让人痛苦万分(・_・;
  •     翻译有些问题,读起来不是很通畅,有些地方出现盲见,致使布尔迪厄的精微分析没有完全的展现出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