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析纲要》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自我分析纲要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300161464
作者:[法] 皮埃尔•布尔迪厄
页数:140页

自我分析与分析自我

自我分析与分析自我——《纲要》中的布迪厄与其社会学思想浅议引子:...为了提供一个作为客观化工作的核心的自我分析与分析之间的“辩证”关系的例子,我可以在这里介绍一下写作《学术人》(1984)之前所作的调查研究的整个历史过程...——布迪厄:为什么社会科学应该以自身为对象 in science de la science et reflexivite 已故的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可以被视作二战之后法国社会学在国际学界获得最高声誉的学者。他以作品多产,研究领域涉猎广泛而令学人仰慕,同时又因其对于社会经验的写作理论色彩浓厚,常常穿梭于哲学与文学之间,以致文笔显得晦涩难懂,令其作品让普通读者止步。布迪厄被视为具有思想性的社会学大师,对于他的解释与研究已经从法语世界来扩展到英语世界。(斯沃茨,2006;Swartz,2013)由于理解布迪厄思想的作者受限于自己的研究视野,往往各取所取,从不同角度解读布迪厄,难免造成了“一千个读者,一千个莎士比亚”的局面。打碎观察布迪厄的万花筒的最好方式就是回到当事人如是说。布迪厄晚年写作的《自我分析纲要》(Esquisse Pour Une Auto-Analyse),这部遗训式(Aphorism)的小书为我们从万花筒的碎片中建构(construct)起真实的布迪厄的形象提供了一种可能。一、“这不是传记。”当布迪厄在书的扉页上写下这段对于本书的定义的时候,他应当怀着一份将他自己视作一个社会学研究的客观对象加以分析的复杂心情。因此,读者阅读这本书的第一感受,很容易将本书视为布迪厄以自己为个案展开的一项学术研究。具体来说,本书是将布迪厄通过对于自己个人生命史的回顾,描述了他从地处边缘的比利牛斯山区省份经海外殖民地到法国都市中心、乡村家庭环境经寄宿中学到贵族学校、从农村公务员之子经拉丁区的学术圈子到成为法兰西学院著名学者这一系列广泛穿梭于多重社会空间实现向上流动的国家精英生产之旅。本书的确表现出了这方面的特质:布迪厄展示了自我分析的几个要素,来勾勒他在社会空间中广泛行程的线索。他的理解首先始于对于场域的理解。“首先理解一个场,一个人与这个场一起并通过反对这个场而形成。”(中译本:6)在本书第二个章节中,他描述了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自己进入学术界这个为他赢得名望,确定他的身份地位的场域时场域的状态以及这个场域的历史演变:从制度上,他回顾了巴黎高师这所学校教学与认可的机制运行,从思想上,他展示了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兴起到结构主义革命的思潮更替。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布迪厄展示了场域中人物以及人物与他自己的关系对他施加影响的机制。这种机制激发了他应对场域采取的策略,生成了反抗与抵制的实践。他分别敬仰萨特与阿隆,却又同时与他们或左或右的立场保持距离,他给予列维-斯特劳斯以无上的学术敬意,却又对他的科学的自然主义流露不满,也许他的学术姿态最为接近科学哲学大师康吉扬,但是他却最终选择了当时法国知识界最为远离哲学的社会学作为毕生的志业。他自成一家。于是在接近最后的章节中,他回到展示自己的早年经历和童年的社会空间,为与出身地位相关的配置之形成留有一席之地,更加深入地推进了关于自我的分析。二、如果说,自我分析纲要是一本布迪厄通过对自我在社会空间中上升流动的社会学分析,他进行这项分析展示了他自己独特的社会学分析工具与概念体系。这就是本书译者在译后记中总结的公式:(习性)(资本)+场=实践。借助这个公式,我们再次回顾构成本书主体的第二、三、四章节,就会清楚地看到对于场域的分析作为自我分析的起点,展示了布迪厄使用场域概念分析社会空间的独特手段,接着他通过分析自己晋身其中的法国学术场域中人物以及人物与他自己的关系及他自身应对这些关系表现出的反应与施展出的策略,来说明社会空间场中力的作用机制:场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与全部或部分介入到场中的人(而且他们本身也是一种习性与一个场之间关系的许多不同或敌对的体现)的冲突实现:可能性空间通过实施“引力”或“斥力”的若干个体实现,“引力”或“斥力”取决于他们在场中的“分量”,也就是他们的可见性,也取决于习性或大或小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导致人们认为其思想和行为给别人“好感”或“反感”。(中译本:26)最后,他展示了自我分析的核心,是对于社会出身相关的配置的重视。这些配置与它们在其中形成的社会空间相关,它们有助于决定实践。布迪厄在别处使用一个更加时髦的词儿habitus来表达这种具有关系性的基于社会出身的个人在社会空间中配置,即惯习。布迪厄之所以敢于冒着欺骗读者的风险将对自己早期生命史的回顾置于进入场域以及在场域中展开游戏的历史之后,正是想要体现他所建立的社会理论以及分析体系的内在逻辑。场域是社会的替代,其中发生的的力的互动作用,正是通过惯习实现社会化的表现状态。场域与惯习的相互沟通,指向了一组个人社会化的现实实践。结合他的自我分析,我们看到,他的社会化成长就是他的惯习的不断养成,凭借惯习与场域体现的个人与社会的不断互动,他与场域权威游戏的策略,即是对于资本的获取也是给予资本的远离。这段历史过程即是对于结构的建构也是在发掘建构的结构。最终,在现实的实践中,他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自我。他完成了对于自我的分析之后,同时也展示了一个可供他者借鉴的分析自我的可能。三、所有成功人士的自传都可以展示一段个人在社会空间中向上流动的社会学轨迹。这本所谓布迪厄的自传却可以展示得更多。从对于自我的社会分析到一种分析自我的方式,他展示了自己自成一派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也展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概念模型:(习性)(资本)+场=实践,即被后来的研究者归纳为“社会再生产”。因此,这不是传记!“我不想迎合体裁,关于自传这种体裁多么俗套而又虚幻,”(中译本:1)布迪厄说得已经够多了。这是一段关于历史过程的记述,从布迪厄自我分析出发的一段历史。关于这一点布迪厄却未来得及充分展开表述。布迪厄的整个学术生涯可以被认为是在致力于发展一门被称为反思性社会学(或称作反身性社会学reflective sociology)的学术追求。反思性作为知识生产的来源,致力于将客体客观化,并揭示客观化的主观过程。布迪厄的反思性思想的形成即得益于他从存在主义进入现象学,后转向与结构主义对话的哲学思辨训练过程,又受益于他在阿尔及利亚体悟到的类似在抑郁热带的田野工作反思过程。在哲思与经验的不断碰撞中分离自我,辩证运动,启发他将分析的视野反转至启蒙以来,掌握客体客观化魔法的学术人主体。于是乎,对于自我的分析构成其反思性工作的终章。反思客观化的辩证运动蕴含着历史过程,自身也构成了历史本身。如果说从分析自我到自我分析构成一段历史过程的的话,那么在此之外,布迪厄还向我们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他与学术场域的初次遭遇,展示了发生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思想的战国时代,从存在主义到结构主义再到后结构主义,众多布迪厄身边人物你方唱罢我等台的社会思想主流大王旗变换的画卷。从布迪厄在阿尔及利亚的夜晚依旧阅读胡塞尔到对于列维-斯特劳斯的“客观的自然主义”的拒绝的心路历程演变的刻画,展示了作为一位社会学家成长的历史过程。从布迪厄即致力于初上法兰西学院的讲台的惴惴不安到致力于带领重现涂尔干传统的精神遗产的集体努力,他通过学术人的与学术的互动实践,展示了战后法国社会学的曲折发展、坚毅成长的历史过程。这本小书无疑可以作为历史的一副侧写。如果从分析自我到自我分析对应于作为历史过程要素的过去与现在,那么关于未来这一发展着的要素呢?布迪厄在书中最后一章发出自问:“我为什么、尤其是为了谁而写作?”(中译本:134)本书的读者构成了本书展示的历史过程的未来指向。这些读者包括你、我,包括所有读了本书会生发出切身之感的所有读者。对此布迪厄始终怀着一份坚毅的乐观与信心。这份态度既是源自他站立于社会学作出哲学思考的深刻,又是基于他坚持反思性工作的理想乐观,于是布迪厄最后说道:“没什么比这一点更让我高兴了,即我成功地使得我的某些男女读者对我的经验、困难、疑问、痛苦等感同身受,并从这种与赞同的投射截然相反的现实主义认同中,得到比他们所经历的和所做的稍稍好一点的行动和生活手段。”(中译本:135-136)布迪厄:自我分析纲要 中译本 中国人民大学 2012.Pierre Bourdieu . Esquisse Pour Une Auto-Analyse, Paris: Raison D'Agir. 2004.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David L. Swartz. Symbolic Power, Politics and Intellectuals: The Political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

出版社按语

社会学分析排除心理学,几个情绪变化除外。——皮埃尔•布尔迪厄,《备课笔记》布尔迪厄的这部著作撰7写于2001年10月到12月间——但他多年以来致力于此并深思之,他尤其要思考适于赋予它的形式——,这部著作始于他在法兰西学院的最后课程,是按照《科学的科学与反思性》最后一章的一个(扩充的、修订的)新版本来设计的。而且,为了表明两部著作之间的连续性,他采用了相同的标题:“自我分析纲要”。他决定让这本书首先在德国出版*,尽管他曾考虑把它重新拿来并加工成法文版。我们选择出版此书的德文版,仅仅补充了几个目录注释,以供明确参考。如同(1982年)布尔迪厄以反思性很强的《关于课程的课程》进入法兰西学院那样,他决心让自己服从反思性的运用,以此作为最后的挑战,完成最后的课程。在他作为研究者的整个一生中,他都把反思性的运用当成科学研究的必要前提之一。他知道,把自身作为对象可能带来这样的危险,即他不仅会被谴责为自满,也会为所有这些人提供武器,他们只等着一个机会,以便否定并正好以他的位置和他的轨迹的名义否定他的社会学的科学特点,他们看不到,反思性的运用长久以来被确立为一种科学性工具。这个方方面面自相矛盾的计划体现的远远不是炫耀行为(“督促读者思索为什么要读这个”,布尔迪厄在他的备课笔记中说),而是研究者与他关于科学真理的观念达成最终一致的全新举动,以及通过相当克制的自省(“我把最客观的分析用来为最主观的服务”,他评论这部著作时还写道),为全部著作中陈述的主张之科学特点提供一种最终保证的意愿。我们看到,他有理由担心它可能被恶意使用。他在从前的一个版本中说:“这不是自传。我禁用这种体裁,不仅因为我揭示(露)了传记的幻想;它还让我极为反感,掺杂着恐惧的厌恶导致我泼许多‘传记作者’的冷水,这种厌恶源自我认为正当的理由。”2003年12月

简评

从态度来说,这种书应该给满分,因为他说人话,而且他还是法国人(1)。翻译者也说人话,就是有些翻译不合通例。像德里达、巴迪鸥和译德里达、巴迪鸥的就容易不说人话。这本书差的地方可能也是太好理解了,甚至有点平庸,就因为作者诚恳。《忧郁的热带》不可复制,很伟大,但斯特劳斯在我们和他们眼里都有点太不“干涉”了。逆向写写也只能是一个梦,不是谁都能做斯特劳斯的。布尔迪厄和我很像,我们都可能在相当程度上支持拉康、巴迪鸥、布朗肖、斯特劳斯、萨特,可是又在骨子里非常厌恶。更让人喜欢的是学衡,喜欢的是博尔赫斯的写作生活,即使平庸,只要感染了平常人就行,因为他们没有矫饰。农民朋友们很朴素,他们中间也有懂得真正政治的,而那些学院左派则根本不懂政治。对学院制和学术圈的反感已经发展到不愿意被人看到自己发表文章的地步,这和我也又是一样。“我把自己看得有点像中世纪的一个石匠”,在一个看不见的小学院给我认可也就够了。我对默默无闻不感到难过。我对高等院校的高傲伪善(简称乡愿)十分不能适应,不妥协,也不合。人们普遍受不了制度,却仍然说“起码在制度上不表露不认可地参与”,也就是给个面子,不做害群之马之貌。但这对真小人、真君子是太难了。甚至对伪小人也难。令人喷饭的是,此书写成之前10多年,胡塞尔还没有法译本,于是见习全能哲学家扑向其档案;社会学家扑向美国。——这种例子让我这个不到23岁的人看得太多了,从七老八十的到比我小好几岁的,动辄言必称现象学与分析哲学,对自己国家却毫无了解,其任何分析都无痛无痒,他们的任何乐趣快感都来自于他们发表后得到的小圈子的不做思考的传媒动机的热捧,让人作呕。布尔迪厄肯定是喜欢讽刺的,否则他不会提完萨特,同时就马上摆出对卡尔克劳斯的喜欢,对萨特是复杂的,对卡尔克劳斯则没有表露负面的不喜。以上的人物,最令人不满至今的社会账款,是一笔我有一个最符合今天网络社区的词汇所可以涵盖的,即“抖机灵”。诚然,抖到罗兰巴特、桑塔格、leo Strauss、布朗肖的地步,自然很棒,可是也值得警惕,因为没有什么智慧,更像是高度段子化的于丹。但是布尔迪厄的困境还在,因为想要一举超过福柯、斯特劳斯是太难了,因为谁都建立体系太早,并且不一定有天赋建立一个好体系,至少我们阅读当代的西方著作是越来越感到无聊与平庸浅薄了(虽然至少因为翻译的不到位,有不少连Google翻译都不如的人可以立刻以翻译前卫激进哲学获得盗火先驱荣耀,然后立刻变脸泼妇骂街),我这里想说的有两点:1东方哲学在20世纪是相当迷人有取得地位的。和东方哲学比,西方太浅薄了。2反对抖机灵自然是对的,但大部分人不管反对与否,都仍然不可能创造出新的逻辑或方法,比如王浩晚年就非常悲哀,我认为不仅是他的悲哀,他悲哀他自己的体系与周围人在分析哲学中无法跳出,我们则悲哀很多人在其他领域也自诩高明,但仍与王浩同构。(1)我们可以做一个赔率的赌博:国足进世界杯和法国人说人话哪个更可能?我有个熟人,才19岁就确立了以后不说人话的态度,因为他明告我:在学院制度中,主要是为了混饭吃,写的越没人懂(反正也没人看),越可能获得上位。对他和与他类似行路的教授们,我没有多余的话可说,看来数量不少。


 自我分析纲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