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批判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后现代主义批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509735428
作者:余乃忠
页数:24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二 死亡冲动:“自杀的迷人” 对权力系统的憎恨诱惑着鲍德里亚,因为死亡冲动就像地震前出现的信号,任何摆脱这种国家垄断的死亡或暴力都是权力体系崩溃的前兆。因为,“死亡和暴力的某种东西摆脱了国家的垄断,重新进入野蛮的、直接的、象征的互惠中”。在他看来,只有某些摆脱了价值的可兑换性的实践,才具有颠覆性。而在我们的系统中,不能换成价值的东西——性、死亡、疾病、暴力,在各处受到压制。 它们的脱缰才真正具有毁灭性,正是出于这一原因,因而是迷人的。“其中之一就是自杀。自杀在我们的社会中具有一种不同的外延和定义,它甚至在死亡的进攻可逆性范围内成为颠覆形式本身。”自杀对社会的根本颠覆性在于,个体通过自杀来审判社会,以自己的方式,通过对抗社会程序来给社会定罪。个体在权力压迫下失去了可逆性,而自杀重新建立了可逆性,从而打通了进攻社会的通道。在鲍德里亚看来,“对自杀的禁止与价值规律是一致的”。因为,每个人的死亡就是他的一点资本,这个资本有与社会交换的功能,所以说他无权毁灭自己。而自杀正是通过毁灭自己所支配的那点资本来反对这种正统的价值观念。这是社会体系所不可饶恕的,就是死了,还要追诉你的罪行,因为你破坏了死亡的价值规律,也就是你毁坏了社会财富的交换。 也许自杀并不被权力系统所满意,但我们不能说自杀就可逆了,就有优势了,就能对独裁的专制带来致命攻击,这只不过是鲍德里亚的自我愿望而已。尽管他对自杀价值的独钟(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他始终反对死亡的价值,但这里他又不自觉地利用了死亡的价值):“我们也必须重新审视自杀的定义:如果说在一个非常一体化的系统中,任何自杀都具有颠覆性,那么任何对此系统的颠覆和抵制也就相应地都具有自杀性,至少那些击中系统要害的颠覆和抵制就是如此。”他似乎觉得系统的颠覆性如果是自杀性的毁灭应该是最致命的,或者说对系统的破坏最有效的办法是内在自杀性的。但是,一个命题正确,就能得到它的逆命题也正确吗?他的目的在于下面的重要观点:“大部分所谓的‘政治’实践、‘革命’实践,都只满足于换取自身的继续生存,即满足于向系统变卖自身的死亡。很少有什么实践会反对受到控制的死亡生产和交换,反对死亡的交换价值,它们不会反对死亡的使用价值,而是反对死亡的决裂价值,它的传染性消解价值,它的否定价值。”②在他看来,所谓“变卖自身的死亡”就是一些革命实践为了生存,丧失了自我的死亡权。他是在嘲笑大部分革命运动的偷生行为,因为他始终觉得自杀是最具颠覆性的革命行动。同时他认为,大部分实践都支持死亡的被控制性和可交换性,而反对死亡的不可预约性。他在这里一方面指出了系统的控制方的实践行为,另一方面也批评了大部分破坏控制的反控制方的革命保守行为。他明确指出:“秩序掌握了死亡,但秩序不能用死亡‘冒险’——只有用死亡‘冒险’来反对系统的人才能获胜。”

内容概要

  余乃忠,1961年生,江苏盐城人。198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基础理论。现为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2008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发表CSSCI论文50篇。

书籍目录

导论 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概念之争
第一节 韦伯论现代性以及现代性危机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第三节 利奥塔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第四节 福柯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第一章 元叙事的终结:一种“批判”宏大叙事的宣言
第一节 利奥塔后现代叙事的四大悖论
第二节 利奥塔现代性批判的三重迷雾
第二章 象征交换:一种远古情结的乌托邦
第一节 拟像:黑格尔式形而上学的后现代复活
第二节 “生命当做积累,死亡当做期限”:现代性死亡法则的绝境
第三节 绝对的时间紧缺:“共产主义的相同逻辑”
第四节 象征交换的“吊诡”:鲍德里亚权力解构的死码
第三章 习性·场域:一种多余的“资本论”范畴
第一节 发生学结构主义的马克思复写
第二节 习性:“具有席卷一切的解释力”
第四章 知识·权力·主体:一个永恒主题的“再启蒙”
第一节 权力范围与知识限度:知识考古学的恶之花
第二节 统治与服从:走向政权系统的末梢
第三节 主体是唯一的肇事者
第四节 自身如何成为主体
第五章 延异与马克思的幽灵:德里达相对主义文本解释学
第一节 延异:一种差异化运动的非概念化解构
第二节 马克思的幽灵:“延异”后的政治哲学话语
第六章 德勒兹欲望政治学的“域外之境”
第一节 无器官的身体:超过感觉的极限
第二节 欲望的生产:杂多关系的席卷
第三节 匮乏的创造:统治阶级的艺术
第四节 法西斯主义的情结:欲望机器的集团性幻想
第五节 精神分裂:人和自然根本实现的首要生产
第七章 反常与回归:一种“新”的哲学范式
第一节 后现代的反思之路:从再思的延伸到思维的回归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回归
第三节 否定与破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三重变奏
第四节 从统一到同一:后现代虚拟的“异化”与回归
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的敏觉与困境
第一节 后现代公共性的非规范场论
第二节 “否定”的迂回:后现代主义裂变的五重囿困
第九章 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的哲学对话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影像
第二节 后现代差异学说的思想弧线与马克思边切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离合

作者简介

《后现代主义批判》指出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现代化社会内部的一种心态,一种社会文化思潮,一种生活方式。它旨在批判和超越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即剥离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及其所继承的历史沉积。但是,后现代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既离不开资本主义的文化沃土,也离不开西方文明的优越感,因此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不能贯彻到底。

图书封面


 后现代主义批判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还没来得及细看 但感觉还可以
  •     作者长期研究福柯、利奥塔、德里达、鲍德里亚等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对后现代主义理解有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将后现代主义各个思想家与马克思的思想进行了对比,有所启发。
  •     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很多,批判之名的不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