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不能买什么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金钱不能买什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1
ISBN:9787508636597
作者:迈克尔•桑德尔 (Michael Sandel)
页数:29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虽说美国的医院里没有挤满黄牛党,但是去看病常常还是要等很久。你需要提前几周、有时候几个月就预约医生。当你如约就诊时,还需要在候诊室等很久,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能够匆匆地和医生会面10或15分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保险公司不会为日常的门诊治疗付给初级诊疗医生很多钱。为了过上体面的生活,每个内科医生通常至少要有3000个病人,每天经常要匆匆接诊25~30个预约病人。 许多病人和医生都对这种制度安排感到沮丧,因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医生几乎没有时间去了解病人的病情或回答病人的问题。于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都开始为病人提供一种更为贴心的服务,即“特约医疗”(conciergemedicine)。就像五星级酒店礼宾部的侍应生一样,特约医生为病人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对于缴纳年费(1500~25000美元不等)的病人而言,可以确保当日就诊或次日就诊、无须等候、充分问诊、全天24小时可通过电子邮件或者手机联络到医生。如果你需要看一位顶级专家,那么你的特约医生会帮你搞定一切。 为了提供这种贴心服务,特约医生大幅削减了他们原来接诊的病人的人数。那些决定将其一般业务转为特约医疗服务的医生会给他们的现有病人发一封信函,让他们做出选择:要么缴纳年费来享受新的无须等待的服务,要么另找其他医生。 成立最早的、收费最贵的特约医疗服务机构之一,是1996年成立于西雅图的“MD2”公司(MDSquared)。对于缴纳年费(个人年费为15000美元、家庭年费为25000美元)的个人而言,该公司承诺可以使他“绝对、无限和排他性地享有私人医生的服务”。每位医生只为50个家庭服务。正如该公司在其网站上所解释的:“我们所提供的是周到、高档的服务,因此我们只能为少数精挑细选的客户提供服务。”《城乡》(Town&Countr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报道说:“MD2”的候诊室“更像是丽思卡尔顿酒店(Ritz—Carlton)的大堂,而不像是医生的门诊室”。但是,即使如此,几乎也没有几个病人去那里看病。大部分去那里看病的病人是“首席执行官和老板,他们不想花时间去诊所看病,而喜欢在家里或办公室这样的私密环境中接受治疗”。 其他一些特约服务机构则为中上层人士服务。“MDVIP”是一家总部设在佛罗里达州的营利性特约服务连锁公司。它收取1500~1800美元的年费,提供当日就诊和即时服务(全天候热线服务),并且接受由医保支付常规医疗项目的做法。由于加盟这个连锁公司的医生把其病人的人数削减到了600人,所以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为每一位病人看病。这家公司向病人承诺:“他们在就诊看病时无须再等待。”《纽约时报》报道说,“MDVIP”在博卡拉顿的候诊室里摆放了水果沙拉和海绵蛋糕。但是,由于几乎没有病人等候看病,所以候诊室里的食品也常常无人问津。对于特约医生和付费客户来说,医疗就应该像特约医疗这样。医生每天只看8~12个病人,而不是30个病人,而且他们的收入仍可以远超同行。加盟“MDVIP”的医生可以得到客户所缴年费的2/3(公司得到1/3)。这意味着,如果一家特约医疗服务机构有600个病人,那么光算年费,一年它就有60万美元入账,这还不算保险公司给予的偿付。对于支付得起这种服务年费的病人来说,时间充裕的会诊和全天候的医疗服务乃是一种值得花钱享受的奢华。 当然,特约医疗服务的缺点是它只为少数病人提供服务,而将大多数病人都推到了其他医生原本已经拥挤不堪的患者队列中。因此,它招致了与那种反对所有快速通道项目的观点一样的反对意见:特约医疗服务对于那些仍滞留在拥挤行列中受罪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特约医疗服务肯定不同于北京的特需门诊服务和倒卖门诊号的做法。那些无钱享受特约医生服务的人,一般还可以在其他地方获得体面的医疗服务,而在北京买不起黄牛门诊号的患者则不得不没日没夜地排队等候挂号。 但是这两种做法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二者都使得富人可以在享受医疗服务时插队。插队行为在北京比在博卡拉顿更加显得明目张胆。北京各大医院挂号厅里拥挤不堪、人满为患,而博卡拉顿候诊室中摆放的海绵蛋糕却无人问津;前者的异常喧嚣与后者的安静似乎构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那只是因为当享受特约服务的病人按约赴诊时,他们已经通过付费的方式悄悄地完成了插队。

媒体关注与评论

当代公共社会的主流观点之一认为,道德和宗教概念属于私人事务,应该排除在公共道德争论之外。对此桑德尔却有不同看法。——《观察家》(Observer)无论是在波士顿还是在北京,桑德尔碰触到的都是深层问题。——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桑德尔将其政治哲学的力量,承担起我们普遍的不安感。——《泰晤士报》(The Times)他对于政治辩论无可回避的伦理色彩的坚持,让人耳目一新。——《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

后记

写作本书的缘起,非常久远。早在读大学期间,我就一直对经济学的规范性意义倍感兴趣。1980年,我开始在哈佛大学执教。此后不久,我就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有关市场与道德关系的一些课程,并由此来探究这个问题。多年来,我一直在哈佛法学院教授伦理学、经济学和法律的课程,这个研讨班的授课对象是法学专业学生以及政治理论、哲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这个研讨班课程涉及了本书的大部分主题,我也因此从许多参加这一课程讨论的优秀学生那里获益良多。    我还有幸与哈佛的同事就一些与本书相关的主题开设过合作课程。2005年春季,我与劳伦斯·萨默斯合作开设了一门本科课程:全球化及其批评者。这门课程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热烈的争论,其论点是:当自由市场学说被适用于全球化的时候,它在道德、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是非功过。我的朋友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参加了一些讨论,而且通常都赞同劳伦斯的观点。为此我要感谢他们两位,当然我还要感谢戴维·格鲁瓦尔(David Grewal),他当时还是一名政治理论专业的研究生,现在已经成为耶鲁法学院的一颗学术新星。那时候,他教了我许多经济思想史方面的知识,并帮助我准备同劳伦斯和托马斯进行思想交锋。2008年春季,我同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和从天主教鲁汶大学(Universite catholique de Louvain)到哈佛访学的哲学家菲利普·范·帕里基斯(Philippe van Parijs)一道,开设了“伦理学、经济学和市场”这门研究生课程。尽管我们对政治的看法大体相似,然而对市场的观点却存在巨大分歧。因而与他们的讨论也使我受益匪浅。虽然我没有同理查德·塔克(Richard Tuck)一起讲过课,但是长年以来我们就经济学与政治理论展开过许多讨论,而这些讨论一直在丰富和增进我的思想。    我为本科生开设的关于公正的课程,也为我提供了探索本书主题的机会。我数次邀请在哈佛教授经济学导论课程的格雷戈里·曼昆同我们一起讨论市场逻辑与道德逻辑的问题。我非常感谢曼昆,因为他让学生和我清晰地看到了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在思考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时所采用的不同方式。我的朋友理查德·波斯纳是将经济逻辑用于法学的先驱者之一;他也多次参加我的公正课程,讨论市场的道德限度问题。几年前,理查德曾邀请我参加过一次讨论课。那是他和加里·贝克一起在芝加哥大学常设的一门关于理性选择的研讨班课程。那个研讨班课程为人们用经济学进路去解释一切问题的努力奠定了基础。对我而言,那是一个验证我的论点的极为难得的机会,因为那些听众对市场思维的信奉(即市场思维是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要比我对这一点的信奉强大得多。    1998年,我在牛津大学布雷斯诺斯学院(Brasenose College)做的题为“人的价值观”的丹纳讲座中,首次阐述了本书论点的雏形。纽约卡内基基金会的《卡内基学者资助计划2000—2002》为本项目的早期研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我要对瓦尔坦·格雷戈里安(Vartan Gregorian)、帕特丽夏·罗塞尼·埃尔德(Patricia Roseni eld)和希瑟·麦凯(Heather McKay)的耐心、友善和坚定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我还要感谢哈佛法学院的暑期教师工作坊,它使我能够在一群睿智的同事当中检验本项目的部分内容。200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电台4台邀请我去担任里斯系列讲座(Reith Lectures)的演讲嘉宾。这对我来说是一项挑战,因为它要求我把自己关于市场的道德限度的论点变成可以为普通听众接受的表述。这个系列讲座的总题目是“新公民”,但是4场讲座中有两场是关注市场与道德问题的。我要感谢马克·汤普森(Mark Thompson)、马克·达马泽(Mark Damazer)、莫希特·巴卡亚(Mohit Bakaya)、格威妮丝·威廉姆斯(Gwyneth Williams)、休·劳利(Sue Lawley)、休·埃利斯(Sue Ellis)和吉姆·弗兰克(Jim Frank),是他们让我在极其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这次讲座。    本书是我在“法勒、斯特劳斯和吉鲁出版社”(FARRAR,STRAUS AND GIROUX)出版的第二本书。我要再次感谢乔纳森·加拉西(Jonathan Galassi)和他优秀的团队,他们是埃里克·齐恩斯基(Eric Chinski)、杰夫·谢罗伊(Jeff Seroy)、凯蒂·弗里曼(Katie Freeman)、瑞安·查普曼(Ryan Chapman)、德布拉·赫尔方(Debra Helfand)、卡伦·梅因(Karen Maine)、辛西娅·默尔曼(Cynthia Merman),特别是技术一流的编辑保罗·伊利(Paul Elie)。当市场压力给出版业笼罩上厚厚的阴影时,“法勒、斯特劳斯和吉鲁出版社”的出版人将出版书籍视为一种事业,而非一种商业活动。持这种态度的还有我的文稿代理人埃斯特·纽伯格(Esther Newberg)。我要感谢他们所有的人。    最后,我要把我最真挚的感谢献给我的家人。无论是在餐桌上,还是在家庭旅行中,面对我给他们提出的任何有关市场的新伦理困境,我的两个儿子亚当和艾伦总是能够给出具有成熟道德考虑的敏锐回答。而每当这种时候,我们又总会期待我的爱人基库告诉我们谁对谁错。我愿将此书献给她,带着我无尽的爱意。

内容概要

  迈克尔 J. 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政府管理学Anne T. 及 Robert M.
Bass讲席教授,自1980年起教授政治哲学。他备受赞誉的“公正”课程,是网络和电视上首个免费的哈佛公开课。桑德尔的作品已被译成18种语言,在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瑞典、巴西和中东国家被制作成电视系列片。他在哈佛举办Tanner讲座,同时兼任巴黎大学客座教授。2010年,中国的《新闻周刊》评选他为“最具影响力外国学者年度人物”。2009年获选为英国广播公司Reith讲座主讲人。已出版的《公正》为全球畅销书。

书籍目录

导 言:市场与道德
第1章 插队
第2章 激励措施
第3章 市场是如何排挤道德规范的
第4章 生命与死亡的市场
第5章 冠名权
致谢
注释

编辑推荐

《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是最受欢迎的世界级学者,继《公正》之后探索市场价值观和道德界限的最新力作!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市场体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在市场与道德规范之间取得一个均衡点,是目前经济学界和知识界关注的焦点,《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无疑能给人们很大启示。《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是审视经济体制的新视野。作者跳出经济学的狭隘范畴,用哲学、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待经济问题,这是过去的经济读物很难做到的。我们正迈向一个一切都被拿来售卖的社会。反思“市场道德”市场行为追求社会效用最大化,是个人自由的终极扩张。但桑德尔指出在很多情况下,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会毁灭所涉及事物的“价值”。不仅决策者及制定者应该思考如何通过政策规范市场,每一个民众也应该反思如何在市场化的社会中坚持公共的善。

作者简介

《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内容简介:市场的角色和范围是现代政治所缺失的一场重大辩论。我们想要一个市场经济,还是市场社会?市场在公共生活和个人伦理扮演什么角色?我们怎样决定什么东西可以买卖,什么东西由非市场的价值掌握?哪里是金钱的法则行不通的地方?
在《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中,迈克尔•桑德尔论述了当下最为突出的道德问题之一:在我们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可以出售,这个世界难道没有问题?如果是这样,我们又该如何防止市场价值观侵蚀本不该由它们主导的领域?市场的道德界限又何在?
近几十年来,在我们生活的几乎每一个层面,医疗、教育、政府、法律、艺术、体育,甚至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非市场的准则都已被市场价值排挤出局。桑德尔认为,我们已经从一个拥有市场经济的社会变成了市场化的社会。
在全球畅销书《公正》中,桑德尔用简洁而敏锐的阐述,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困境娓娓道来,展现了大师级的拿捏能力。在《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一书中,他发起了一场我们这个“市场驱动时代”所缺失的争论:在民主社会中,市场应扮演什么角色;道德和公共的善为市场所不敬,金钱所不及,我们怎样才能够保护它们?

海报:

图书封面


 金钱不能买什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4条)

  •     文中阐述人们对于是否应该对于减肥成功的人给予金钱上的鼓励,反对者认为,这种健康贿赂会使人们因为错误的原因而去做那些本应当去做到的事情。这样会造成当贿赂终止的时候,减肥就会反弹。在这种奖励中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人们因为奖励而从本质上认同了所奖励的事情,另一种而把本应该去做的事情仅仅当成是一种获得报酬的事情。市场定价向非市场规范的慎入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给某种活动定价是否会把非市场规范排挤掉。反对一件物品被市场化,被贴上价格在市场上出售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1. 这样做是否会破坏原有的道德基础,破坏原有的价值观;2. 这样做是否会加固社会的不平等;3. 如果被交易的商品是不道德的,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会降低这种行为的愧疚感,从而增加这种行为的发生概率;书中阐述了另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即如果市场化的利己模式可以建立起来去解决过去需要“利他主义”这种稀缺资源所解决的事情,那么就可以节省这种稀缺资源,从而使用到市场失效的领域。
  •     刚看到标题,第一反应是鸡汤,脑袋里就是关于友情,爱情,亲情,balabala。但是翻了下目录,却顿时来了兴趣。看完这本书,个人觉得书名翻译成《金钱不应该买什么》或许更妥帖。关于内容,其实我觉得看看目录就够了。整本书写的时候感觉有点凑字数,很多内容都有些重复。通篇在强调:用金钱购买了一件不应该购买的东西,其实对这件事物的腐蚀。这种购买行为之所以不应该发生,则是它或影响了公民的公平,或在道德上收到排斥。所以这本书,随便泛读即可。
  •     --------------------如何分配笛子--------------------桑德尔教授在《金钱不能买什么》的第一章<插队>中,用教皇弥撒门票、雷克萨斯专用道、特约医生等丰富的案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当市场的逻辑(价高者得之)与排队的逻辑(先到先得)发生冲突时,人们在很多情况下会直觉性的反感市场的逻辑。在支持市场伦理的方面,书中分别列举了个人自由、社会效用最大化两派观点。而排队伦理方面,则有不公平(对不富裕者)、花钱最高者不等于最珍视者以及腐败效用对物品意义的侵蚀三种观点。书中的论述非常精彩,但我想写写我与桑德尔教授看法不一致的地方。首先是社会效用最大化的观点,窃以为桑德尔教授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漏掉了论证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才使得排队伦理方“不公正”的观点显得非常有分量。书中借用曼昆教授的话,认为社会效用最大化在倒票这个例子中是指购买意愿与购买能力的统一,排队方“不公正”以及“珍视程度”两派观点实际上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富人在购买意愿上并不见得高于其他消费者,之所以能够得到门票乃是因为他们在购买能力上的绝对优势。这不禁让人本能的产生了一种迟疑,一个发自内心热爱某项体育运动的贫穷少年与一个相对冷淡得多的富有者做比较,究竟谁更“值得”那张门票呢?是不是觉得心里有个声音在摇摆不定的低诉,少年人?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公正》课上的另一个例子,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关于如何分配笛子的问题,此公认为最好的笛子应该分配给最优秀的笛手,不是因为他能因此吹奏出最美妙的音乐,而是因为这就是最好的笛子被创造出来的“意义”——被最优秀的笛手吹奏。毫无疑问的,此处我们支持少年人的潜意识暗合了这种观点,使得我们偏向于认为按照意愿而非结合购买能力对物品进行分配显得更符合我们心中的公正观念——世界杯决赛的门票应该分配给最狂热的球迷们、孤儿应该分配给最热爱他们的养父母、手术室的医生应该分配给最濒临死亡的病人。桑德尔教授漏掉了什么呢?购买能力是从何而来的?富人为什么是富人呢?在假定社会制度相对公开公正透明的情况下,富人之所以是富人,乃是因为他们在市场上做出了优异的贡献,为他人提供了被需要的服务,比如世界杯决赛中的精英足球运动员们、比如手术室里妙手回春的大夫们。换而言之,在这个给定的公正假设下,一个人的富裕程度意味着他对社会贡献能力的高低。书中所讨论的所有例子,其实都符合一种类型问题的描述,既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我们究竟应该采用何种原则进行分配?反过来说,我很少听到有人讨论如何分配呼吸的氧气,这是因为大自然目前给予我们过于富足的氧气资源,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忧这个问题。那么,补上这缺失的一环之后,排队伦理的不足之处就暴露出来了。如果财产不能被证明是有罪的,那么在市场伦理下,富裕程度就等同于社会对个人的表彰程度,货币就相当于一枚枚“奖章”,一个人愿意用更多的社会表彰去换取一种社会产品,这有任何的问题么?不如我也举一个直觉性的例子,惨烈的二战结束之后,英美两国大量的退伍军人都被安排进入高等学府就读,由政府资助,如果此时大学资源稀缺,一个没有从军的年轻人因此失去了入学的机会,抗议道,我比他们更有好学之心,更聪明,或者说更“值得”进入大学殿堂,撇开其他条件不谈,你会支持谁呢?财富不过是货币化的社会荣誉罢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付钱给其他人其实也暗含了这样一种逻辑——谢谢你对我的服务,我想要对你的行为进行表彰,这些货币代表了我对你贡献度的一种衡量,以便于告诉其他人我心目中你服务的价值。这才是完整的市场逻辑,补上这一环之后,排队伦理方“不公正”以“珍视”的观点自然站不住脚了,反倒是显得有点像小孩子无理取闹。人类社会的资源分配从来就不是按照谁最需要或者谁最值得来进行的,相反,在数千年社会系统的演化后,到今天我们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货币化衡量体系。购买意愿代表我们需求的程度,购买能力代表我们对这个社会的供给程度,只有两者达成统一,才是目下最合理的分配方式。说白了吧,我要没本事,凭什么要求过好日子?仅仅因为我最珍视好日子?-------------------公平交易?-------------------在第二章<激励措施>一开头的部分里,桑德尔教授用美国预防机构付费给毒瘾母亲换取节育的例子引出了许多非常有趣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公平交易原则——“市场关系只有在任何一方都没有受到急迫经济需求的强制前提下,才能被看作是自由的”。换而言之,毒瘾母亲迫于自己强烈的毒瘾影响之下做出的决定,不应当被认为是自由、自愿亦或是公平的。这让我联想起了《公正》中两个不同部分的内容。一个部分是某案例:一个代孕母亲在孩子出世后,拒绝执行契约的故事,她之所以不愿意按照约定将孩子卖给先前付款的那对夫妇(丈夫提供了精子,妻子不孕)理由是“她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对这个孩子的爱会有这么强烈”。我猜测这位母亲的决定和之前毒瘾母亲的决定其实是同出一脉的,毒瘾母亲被自己的毒瘾所左右,而怀孕母亲则被自己的雌性激素左右(排卵期女性雌性激素分泌在尿检中体现为28~100μg/24h,妊娠期为<45 000μg/24h,摘抄自百度百科)。本人对于案例最后判决代孕母亲得到孩子这一点其实是持有异议的,理由在于《公正》另一个部分提到的关于康德的观念,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能力为自己设立目标,也就是说理性才是造就我们成为万物灵长的关键。毒瘾母亲也罢,代孕母亲也罢,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在做决定的时候,她们被毒瘾和雌性激素强烈操纵着,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人类最根本的理性抉择能力,区别仅在于毒瘾道德上受谴责而母爱受歌颂。那么按照这个原则去思考的话,公平交易原则中后半段那三个字“自由的”——按照康德的定义——实际上广泛的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因为据我所知,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市场交易都是基于为人类的欲望服务这一点的,甚至很多交易还是建立在主动激发人类欲望的前提之上的。甚至退一步说,我们自认为在各种购物场所乃至日常生活中“自由的”做出了消费决定,可其实却是被各种各种内在外在的非理性细微因素所左右,我想很多广告学、营销学乃至消费者行为心理学的同学们都会部分同意我的观点。那么前半句呢?如果我现在急迫的需要钱去买点吃的,否则就会饿死,此时我的决定算“自由的”么?如果我现在急迫的需要钱去治疗我的女儿?急迫的需要钱买房子讨老婆?急迫的需要钱买一款新的电子游戏?......问题出在“急迫的”三个字上,如何定义急迫,成为了关键。如果急迫的是指一种心理程度上的急迫,那么前半句也不会成立,因为由于消费者资源禀赋及偏好的不同,你很难说清楚一个旅游发烧友对某项旅游设备的需求急迫程度与巴西足球少年对于体育场所的急迫程度谁高谁低,此所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进一步而言,我们很难定义谁心理上的急迫才是真的急迫。我猜测,这里所谓的急迫其实是指,作为市场参与者,我可以以均衡价格出售我的劳动力或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受制于某些不可控的外界条件,导致我在缺失某些条件,只得以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水平卖掉我的东西。这么说来,所谓急迫,其实是暗示,如果这个母亲不是受毒瘾的支配,她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卖掉“同意让自己无法生育的权利”啰?这就有点诡异了,如果她没有毒瘾,别人没有让她节育的需求,又谈何更高价格呢?或者换一个金融学中的概念,如果我们希冀将某种物品在短期内折现,那么受制于我们本身强烈的短期时间需求,市场购买方势必抬价以体现快速服务的价值,自然也无法实现理想的均衡价值。再或者,其实社会大众心里隐隐的对女性的生育权利是有一个大致定价的,毒瘾母亲在97年以仅仅300美元出售让自己节育的权利打破了社会的心理下限价格,所以大家才认为这不公平?也许事实真的是如此呢。所以归纳总结,所谓公平交易原则,实际上是非常难于定义的,既无法使用“自由”观念,也很难套用“均衡价格”模型,愚以为,倒不如简单一点,所谓公平交易,既是指在现实社会中一切没有暴力要素干涉的交易,如此即可。----------------瑞士核废料与礼品卡---------------在阐述第二章的第二个观点,也是全书的核心观点前,我想先聊些别的东西。在第三章<市场是如何排挤道德规范>中,瑞士核废料、捐赠日活动以及迟接孩子几个例子罕见的从结果主义的角度对市场逻辑展开了抨击。瑞士小镇的核废料案例说的是高度依赖核能发电的瑞士需要在国内需要一处储存自己产生的核废料一事,人们最后找到了一个叫Wolfenschiessen的小山村。1993年,在人们对问题进行公投的前夕,经济学家们做了一个有趣的调查,发现,仅仅投票是否支持核废料储存一事情况下,该村居民的支持率为51%。但如果加入一条,瑞士国会每年因此对社区每位居民提供现金补偿,支持率居然下降到了25%,增加现金补偿额度似乎于事无补。后来学者们还发现,相较于金钱补偿,人们更乐于接受社区公园、图书馆、学校等修建新设施的赞助。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两个经济学家在以色列的高中生为慈善事业活动的“捐赠日”展开的,他们发现,在三组募捐的以色列高中生中,完全没有经济刺激措施仅做了关于慈善事业激励性演讲的那一组比给予募捐金额1%奖励的一组最后总数额高55%,比给予募捐金额10%奖励的那一组高9%。此外,在第三章的一开头,桑德尔教授还提到了一件事情,既是现代社会中“现金礼”或是礼品卡等举措对传统礼物的侵蚀。还引用了曼昆教授(他充当了两次反面BOSS了)对礼品“发送信号”的解释,例举说情人间挑选一件合适的礼物乃是“传递他爱她女朋友这一私密信息”的一种方式。桑德尔教授反驳道,若此,给钱效果不是更好?钱给得越多信号越强,说明爱意越浓。表面上来看,核废料、捐赠日和礼品这两组不同的例子在阐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几番思索之下,回应方式似乎也会有所不同。在核废料的例子中,最让人值得玩味的一点莫过于人们愿意接受社区公园、图书馆、学校等设施的资助补偿而较不愿意接受现金补偿这一点,如果按照书中的解释,瑞士小镇的居民们以公民道德、公共精神作为思考的准绳,那为什么他们又能够接受公共设施修建这一变相的金钱赞助呢?最直观的解释我以为应当以“利他性”来阐述。经济学家们和功利主义哲学家们最早假设人是利己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家逐渐意识到了这种想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利他的一面,在中国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无论谁功成名就荣华富贵之后,最常见的行为莫过于衣锦还乡,恩泽一方。现代社会里,各种企业家、官员、名人为自己故乡的人们谋福利之行为不胜枚举。解释方法有两个方向,其一为进化心理学提出的“自私的基因”观念,意指,人们按照亲疏关系,将自己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输送出去,这样做之所以是有利的,乃是因为人类的生存的终极目标乃是基因的繁衍,所以帮助和你有相似基因的人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自助。其二为马泽洛夫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不断满足了自己低层级的需求之后,会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发起挑战,金字塔的低端是最低层的欲望需求如安全、食欲、性欲等等,但往上走之后,则会演变成求知欲、探索欲、社会认同、自我实现等等。结合一下,瑞士小镇的居民们之所以对于金钱如此反感,乃是因为金钱将他们公民责任转化成为了一种市场义务,就好比当我们提到慈善义工的时候,我们总会怀着一种尊重感,因为他们的存在为社会创造了一种正外部效应(意指有利于他人而无法得到相匹配的回报),可是如果是在慈善组织工作的领正常薪水的人们,尊敬感就会少很多,因为我们潜意识认为他们得到了应得的金钱奖励,并不是为社会在奉献什么。同理可以解释为何公共设施的修建比金钱补贴更让人可以接受,因为这更像是一种正外部性的创造,一种利他性的行为,或者说有利于整个群体的行为,更具有道德感。或者我反过来说更好理解,如果政府是资助修建酒馆、购物街之类的东西.......所以,创造正外部性是获得尊重的非常重要概念,这既符合基因库传递的要求,也符合因此而构建的顶层心理需求。礼品问题,尤其是情人之间的礼品问题看起来则是一个信号传递的问题,如果你无法买到让你女朋友逞心如意的生日礼物,你的女朋友会倾向于认为你不重视她或者你太愚蠢,无论哪一条都不是一个好的方向。而直接给金钱则是现实世界里一种看起来很糟糕的手段,因为这间接传递了两个信号——第一,这个女生的男朋友不想在自己女朋友身上花太多时间;第二,这看起来像是一种市场权力义务的建立,或者说的不堪一点,付嫖资。如果顺着这个方向走下去,这和女性永远在拷问男性爱不爱自己是一脉相承的逻辑,女性在这里需要的无非是信息的反馈,所以重点在于礼品能否达成这一目的,直接给予金钱显得不那么明智无非就在于这一点。说到这里,我想我差不多可以将核心观念揭露出来了,真正能够将两个例子统一起来的经济学逻辑是边际效应递减理论,而上升到哲学层面思考,这个理论之所以存在,乃是因为我们人这种生物的特性,是因为我们作为人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某些特质导致了一些乍看之下不符合逻辑的结果。photo-media这是世界银行关于2003~2012年度以现价美元计算的人均GNP数据,表中有瑞士、以色列和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瑞士的尤其变态,两倍于高收入经合组织国家们的平均值(即便1993年瑞士的人均GNP也高达38710美元,在世界银行数据里当年仅次于摩纳哥及列士敦支登,中国当年数据为410美元)。这里的数据非常直接的说明了那些例子中的核心问题在哪里——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如果在1993年时,我们将核废料的例子(最后书中每年的补贴可高达8700美元每人)或是捐赠日的例子放到中国来会发生什么日子呢?完全不难想象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瑞士小镇的居民也好,以色列的高中生也好,在一个相对富足的环境下,金钱的边际效用已经下降得非常厉害了,人们在需求层面上开始追求一些非金钱的物质——荣耀感、公民精神、社区服务等等。同样的逻辑也可以解释男女朋友礼物的问题,在贫穷的条件下,女性是不会一天到晚追求你问些爱不爱我的问题,诸位的爷爷奶奶辈身上可曾有这种矛盾?因为在那种条件下,爱的传递可以被一袋大米、几串腊肉之类的物质充分表达出来。又或者换句话说,诸位认为在今天中国,一般来说,用金钱取悦一个上海姑娘容易还是取悦一个越南姑娘容易呢?礼品的重点始终不在于金钱是否腐蚀我们的情谊,而在于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我通过这件特殊的礼品传递出了什么样的信号。极端条件下,我只有一个馍馍,分你一半吃,很多女生会被感动得死去活来,奈何?因为“我”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与你分享。可是上升到相对富裕的层级,竞争就开始多样化激烈化了,就像商业竞争从产品到到品牌到制度到细节到文化不断变化一般,如果我们再本着最低级的分半个馍馍的思路,想要以金钱来传递爱,说腐蚀其实是一种过于艰辛的看法,真实的感觉应该是“这家伙怎么这么低俗”?所以越是富家女越难被金钱折服。反过来说,很多亲昵的朋友之间之所以互相讽刺挖苦打击互相展示缺点,同样也是一种在传统方法边际递减后采用反常规方式进行的信号传递。女性心理学非常复杂,这里不再过多讨论了,我在这个部分要引申出来的重点是——我们作为人,并不是一种完全理性的存在,相反,我们在多数时间里只不过是自己基因及感性冲动的奴隶,遵循着各种各样的行为定律。----------------义务献血与血液银行--------------------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考虑的话,正巧又碰上了第三章后半段里关于义务献血和血液银行的讨论。在这个案例支持意见部分里,经济学家阿罗提出了一种非常奇特的说法,既市场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取代乃是为了节约爱。我先阐述一下血液银行与义务献血之争,简单来说就是血液买卖的出现对于义务献血行为形成了一种压制,导致后者不断减少直至最后消失,而血液领域也从充满公民义务感变化成了商品的交易。自然,自愿献血这种利他主义行为的消失让人们对于这一领域道德感的沦陷倍感沮丧。反对意见方的蒂特马斯认为“血液和捐赠关系的商业化压制了人们对利他主义的表达,并且也侵蚀了人们所具有的社会意识”。阿罗作为支持方提出了另外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点,阿罗坚持认为某种行为的商业化不会改变这个行为,在这个案例中血液还是血液,并没有变化,并反问“为什么血液市场的创建就肯定会减损献血行为所隐含的利他主义精神呢?”第二点,阿罗认为伦理行为是一种需要节约的商品,依赖自理的市场可以使我们不必用尽有限的美德资源。自然,这两种观点没有得到桑德尔教授的支持,遭到了毫不留情的痛批。让我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弥合双方的分歧。中国古代江浙一带的农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传统,在农村里保留一块公地,一旦村中谁家孩子考上科举或者有重大的红白喜事时,可以出售公地中的一部分以为襄助。如果此时这个村落依然存在,一个保险推销员来到这个村落中,和村里的人们宣传说,只要购买他们公司的保险,你就可以为自己以后重大的突发事件买单,无需再依赖这个公地系统。这会是一种道德的沦丧么?从充满集体荣耀感、认同感、利他精神的公地,到各扫门前雪的私人保险,这会不会导致村民关系的疏远淡漠呢?也许根本不需要扯这么远,如果各位读者的父母辈是从农村中长大的,有没有对城市中淡漠的邻里关系叹息过呢?笔者以为,这种差别根本就不在于道德的沦丧,而在于社会的进化。首先,公地道德是怎么形成的?义务献血道德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人们会自觉不自觉的认为见义勇为者值得赞扬?为什么人们会提倡某一种特定的行为?上一段其实我已经提出自己的理解——正外部性。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某种行为及其富有意义,但人们又无法通过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成本补偿,那么就会借助道德的力量进行精神补偿,这是一种社会的平衡。公地道德在于,要用公地自然可以商量,但是谁为公地提供土地呢?谁会去做这种有利于整个群体的自损行为呢?我不知道,但我想这些人在当地名声一定不错。可是这种社会制度有个天然的缺陷,既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我们简称为搭便车行为很有可能会盛行。尤其是随着适用该道德的群体成倍扩大之后,对于搭便车行为、不道德行为的制止便会越来越无力,最终导致系统崩溃。远的有东周井田制,近的有社会主义国有制企业。现代商业社会的崛起,伴随而来的是全球化的脚步,人们开始摆脱熟人社会,成为百万城市洪流中的一员。在这种环境下再适用小农社会的道德行为无疑是值得商榷的,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扩张与变化,在漫长传统社会中形成的道德观将遭到残酷的拉扯变形,最后被时代一点一点改变。但由于社会的巨大惯性及新兴事物相应现代制度的短暂缺位,我们生活中很多方面都依然采用着古老的习俗,例如义务献血问题。义务献血这个问题,双方的纠缠点其实不在一起,阿罗认为,血液问题的核心是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得到充足的血液供给,在这种情况下我支持血液银行;桑德尔教授认为,血液问题的核心是动机,我们这个社会中珍贵的利他主义精神应该得到发扬光大,所以我支持义务献血。如此理解,阿罗的节约爱观点倒是显得可以理解了,如果完全废止血液银行,可以想象现代社会对于血液的巨大需求必然导致血液短缺(当然,英国这样高道德感的社会也许不会,理由我已经阐述过了),那么如何填补这一空缺呢?还记得星期天义务劳动日及其最终结局么?我想这才是阿罗先生关于节约爱的核心所在。回到我自己的观点上,我认为利他主义精神固然是一种美德,但一个庞大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如果建立在人人都遵循古老美德的假定之上,则会让我无法接受,因为这完全是一种对人,对人性的不理解。功利主义及其衍生的现代经济学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对人性的认识,正因为看清了我们是什么样的物种,才会提出一系列的经济学原理来阐述社会应当如何运转。又或者反过来说,你能想象废除现代保险制度,代之以江浙农村的公地保障制度么?---------------------人寿保险贴现-------------------------第四章<生命与死亡的市场>则更好的诠释了人性与制度的问题,本章通过对人寿保险制度及新兴的人寿保险贴现服务(以折扣价从他人手中购买尚未到期的人寿保险,并使投保人指定购买者为受益人)的阐述描述了市场伦理与传统道德在生命问题上的碰撞。同样的,我的思绪被另一个联想到的故事好好搅拌了一番。前两年的时候,我在阅读网易新闻时曾读到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国内目前有一个行业工资显著高于平均水平但却依然乏人问津——入殓师。你我心里在看到这三个字的瞬间都会有一种直觉上恍然大悟的感觉,可是以理性来盘问一番,这个职业究竟有什么问题呢?他们导致了别人的死亡么?没有。他们受到了死亡气息的感染么?科学证明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疾病叫“死亡气息”。他们死人见多会成为心理变态?那医生不都是疯子?难怪这么多人去砍医生。同样另一个故事,不记得哪本书上看到过的,有一件毛衣,你初看到时给他定价100元,现在我再告诉你,这件毛衣曾经被一个艾滋病人穿过,但是已经被彻底消过毒了,科学机构可以证明完全没有感染可能,再问你,你还会愿意以100元购买么?还是说你想换一件没被艾滋病人穿过的?这些问题就是人寿保险及人寿保险贴现面临的最原始问题。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去考虑,我认为反对人寿保险及其贴现服务的做法纯粹是我们本能的歧视与偏见,完全不符合人类的理性原则。就如同我们对飞机的恐惧一般,明明统计数据证明飞机也许比汽车更安全,可很多人依然会由于现代传媒的影响更害怕做飞机甚于汽车。这种原始本能也许可以利用,但不值得提倡与尊重。进一步讨论,如果有两个人赌博,以一个筛子为赌注,单数A赢双数B赢,从道德上来说你会谴责这两个人么?最多你只能说赌博不好吧。可是如果现在两个人赌博,以第三个人的性命为赌注,他65岁前自然死亡A赢之后死亡B赢,你会有什么想法呢?这里可以提出两种反对意见,一种是书中提到的一位十八世纪法国法学家的观点“人的生命不能称为商业交易的对象,而且那种认为死亡应当变成一种商业投机来源的观点也是可耻的”;另一种是,A会不会为了赢得这场赌博采用加速第三者死亡的行动呢?那位法学家的观点我非常不支持。首先讨论一个问题,人的生命是由什么构成的?时间。所以我说我还活着,意思是我还有时间可供支配,如果我说快要死了,意思是指可供我支配的时间不多了。而人类社会的分工协作,正是基于一种时间的交换。现代市场的商品定价,无非是对这些商品生产者时间的定价,金融学中风险的定价,亦是同理,只不过略显复杂。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类分工协作的社会里,只要我活着,我就必须拿自己的时间——活着说生命去进行商业交易,否则我就得像山顶洞人一样,孤身一人去和大自然交易了。基于这种逻辑,生命不能作为商业交易的对象完全站不住脚,如果他的意思是我不能一次性将我往后的时间打包出售,请参考日本的终生员工制度;如果他的意思是我不能将我往后可能拥有的时间拿去冒险,请参考各种带有危险性的工作,军人、消防队员、矿工、医生护士等等。所以认为将死亡变成商业投机是可耻的观点,我不赞同。第二种观点又如何呢?桑德尔教授在书中提出一种非常有力量的观点:“如果保险业拥有为其在延长生命(通过强制佩戴安全带的法律或禁烟政策)方面的利益进行游说的权利,那么保单贴现行业就不应当拥有为其在加速死亡(通过减少艾滋病或癌症进行研究的联邦赞助)方面的利益进行游说的权利么?”对于这个观点,我毫无反抗的余地。顺着这个观点往下进一步思考,我联想到了另外两个存废之争的讨论。赌场和妓院。为什么我们要支持或者反对赌场及妓院的开设?先说说支持方的观点:如果我愿意将我的财产或者肉体投放到市场上去,有什么问题么?如果赌场是应该禁止的,那么金融市场,其中典型的期货期权股票外汇,哪一项不和赌博沾亲带故?如果妓院是应该禁止的,那么公司雇佣帅哥美女做前台服务生秘书甚至形象代言人,电影游戏等娱乐产品打着擦边球卖肉又为什么不禁止呢?按照自由主义的观点,如果我拥有我自己,那么我必然拥有自己的肉体和财产,顺着这个逻辑向下走,我拿自己的肉体财产去做我认为恰当的交换,实现的效用最大化,又符合功利主义的思想。等等,也许不符合功利主义?输得一贫如洗的赌徒会乖乖回家睡觉么?经营妓院生意的商人们会乖乖坐等女孩子们上门出售肉体么?历史的实践证明了,不会。输红眼的赌徒会成为社会混乱的动力,而色情产业的商人们则会变着法子让不想下水的人也得下水。更糟糕的是,如果人们不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动怎么办?像之前阐述过的,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个体,事实上这句话太温柔了。亚里士多德认为“奴隶,既欲望压倒理性的人”,按照这个定义,这个世界上自由人恐怕不多,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小女孩为了一点点买衣服买手机的零花钱跑出去陪睡,那么多赌客从小赌怡情变成倾家荡产。既使退一步说,以康德理性主义的观念去思考,性快感或者说赌博的快感是人类值得追求的东西么?答案显然是否,尽管在我看来理性主义带有轻微反商业的色彩,但这丝毫无损其思想光辉。综上所述,这个时候,介乎于市场之外的有形之手就有了存在的理由了。以我们国家为例,最典型的一条莫过于《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功利主义和经济学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区分偏好的不同,此言不假,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会不断以有形之手(或者自己的力量)干涉市场,各种政府强制性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社会增添了少许理性的色彩。----------------腐蚀------------------不过桑德尔教授在第二章乃至全书中重点论述的是排队逻辑中的第三种观点:腐败效用及其对意义的侵蚀。必须要承认,刚刚阅读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我感觉一股台风刮过大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殿堂,满地狼藉,因为桑德尔教授的核心观点——“经济学家们往往假定,市场并不会触及或腐蚀它们所调节的那些物品,但这并非事实真相”——在我看来是对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诺贝尔奖的买卖了,一旦我们可以买到诺贝尔奖,那么该奖项本身的意义还存在么?自然是不存在的了,大家都明白此奖项的目的是表彰在一个领域拥有杰出贡献的人,用金钱去买一份诺贝尔奖和作弊无异(如果买得到的话)。这个观点最有力的地方在于其理性主义的光辉。康德老先生的观点此刻在我脑海里掷地有声的回荡着: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为自己设立目标的能力;人之所以自由,是因为我们有按照自己设立目标行动的能力。就算功利主义和经济学如何证明按照市场逻辑行动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可以得到更好的后果,但在这句话面前都显得如此没有底气。以义务兵制和雇佣兵制为例,前者更像是公民义务的实践,是人们为了自己认同的目标而服务的表现形式。后者?也许服完役之后我可以得到一大笔钱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吧。但,理性和欲望是不可调和的么?不好说,欲望是先天进化出来的理性,可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剧烈变化,后天理性愈发的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更从逻辑上说明了自己的地位。写到此刻,我突然有一种撕书的冲动,归根结底,为什么意义不能被腐蚀,为什么理性一定高于感性,为什么人要有别于动物,为什么要认识到人性的不足,为什么社会需求与社会供给应当匹配,是否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呢?人为何而活着?不知道。但有一点我可以认同,只有活下去的人才有资格问为什么。换句话说,唯有生生不息才能繁荣昌盛。这么说起来,实际上先天欲望也好,后天理性也罢,是否这一刻都能够统一到这一个目标上来呢?那么,康德的理性主义是对的,因为人类中的少数精英分子,站在社会的最顶端,掌握着相对集中的财富,自然对于金钱及低阶欲望不敏感,对于他们而言,思索存在的意义,自我实现与证明,才体现生命的价值。就像是古希腊城邦的哲人们一样,对于他们而言,参加比赛自然是为了荣耀,为了自我设立的目标(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把妹的男生都要聊人生聊理想了吧)。可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过的不是这样的生活,尤其工业文明出现以前,他们缺衣少食,没有体验过那么多声色犬马,受困于繁复的体力劳动也不一定有时间进行抽象的思考。这样的人们也许一生都按照着自己的先天欲望行动着,他们体内的先天理性像摇曳的煤油灯一样为他们展示着前行的方向。他们参加比赛,也许有人是为了荣耀,但也许奖金才是更吸引他们的部分。理性主义是精英们的阳关道,功利主义是平民们的独木桥,两者不断互相交互影响着。欧洲的发迹史证明了,在一个平民人数占主宰的社会里,脱胎于功利主义哲学的经济学配合隐藏幕后理性主义能够发挥出多么巨大的创造力,可由于大众文化的不可抗拒性,功利主义哲学下的市场逻辑对于理性主义的侵蚀日复一日加深。终于,身处精英阶层代表之一的桑德尔教授意识到了这一点,才有了市场对于物品意义侵蚀的强有力观点。从繁衍目的论的角度看,市场逻辑侵蚀理性主义意义无可厚非,我之前已经阐述过了,时代的进步必然会推动道德的变化,迫于生存或竞争压力,对结果的重视必然会压倒对于动机的追求。可是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人的理性与智慧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把我们的基因扩散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去的一种工具么?像是进化心理学中描述的一样,人类智慧最初的产生和孔雀的羽毛一样,毫无意义,只是炫富行为的一种,为了向配偶证明自己有多余的资源可供浪费?面对桑德尔教授对于意义的质问,此刻我的人生阅历与学识显得如此单薄,经济学的长期侵泡可以勉强支撑我赞同市场的逻辑,却无法压住我内心止不住的一种恐慌,如此说来,我们的人生就是市场逻辑下不断的刺激——满足循环了?有一种看法认为,人类对于意义的追求乃是出自于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必须说服自己我们能够与某种永恒的事物相互关联上才能稍稍安抚这种不安。可即便如此,还是不能说服我去考虑另一种看法,人生不应当毫无意义,人类的尊严应当在与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为自己设立目标,无论这种目标是否服务于繁衍。书至此处,已不知所云。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本书探讨了一个对全人类任何社会来说都最为重要的问题,即市场的边界,或合乎道德的市场边界。也就是说,有什么东西是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交换或分配的。这样的东西很多,例如在自由民主社会中的选票、儿童的劳动力、以被奴役的方式所出卖的劳动力等。换言之,很多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交易行为,是非道德的。本书作者是所谓“社群主义”政治哲学的大将,对自由主义以及对自由市场经济的合道德性一向持怀疑甚至否定的立场。本书对此立场给出了通俗易懂的解读。但是,恰恰从这些解读之中,社群主义政治哲学的许多漏洞,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显现出来了。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市场与道德关系的良好文本。如何在中国背景下开展这种反思,这是今后学术界的重要工作之一,而本书是开展这一反思的一部基础性读物。
  •     一直都在追桑德尔的作品。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思考。
  •     这样的写作风格对于我这种兴趣使然而非研究需要的读者特别友好。读完不仅对他的理论框架感兴趣,也对他反对的理念感兴趣。我为什么就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呢?我的反思在哪里呢?我如何清晰表达我的思考呢?我应该维护什么反对什么呢?
  •     按照豆瓣杨CEO介绍的豆瓣评分体系,很想给个3.5星,也就是七分。但是心想着推荐这本书给大家看看。三星,汉字显示还行,四星就是推荐了。人本心善,再说这本书值得大家一看,可以增加点思考与想法。金钱与公正,市场机智和伦理道德的碰撞。
  •     好玩,开拓思路
  •     对于没有经济学基础的人,这本书能增长知识但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对于有经济学基础的人,又缺乏应有的哲学和伦理学层次。
  •     空前繁荣的人类社会,金钱的能力也到了空前的水平,只有知道金钱买不到什么, 以及为什么这些东西不能买卖,就能更多地理解“金钱是万恶之源”的来源。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有了理论支持。
  •     作为经济学科班出身,对市场价值的信仰至今沿续,也从不觉得有独立判断能力的各方做出的自愿决定有何不妥,这才使得学习经济学十多年后看这本书有意义:防止我们过于傲慢自负,以为市场经济可以拯救世界。市场和商业会改变卷入其中的物品的意义(如同《娱乐至死》里所言,传达信息的方式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习惯)。民主并不要求完全平等,但它确实要求公民们能够分享公共生活。重要的是:不同背景与社会地位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相遇碰面,这是教会我们商议并容忍彼此差异的方式,也是我们共同关怀public good的方式。寿险保单贴现与死亡债券有望成为垃圾债、房产抵押债券之后新的大规模衍生品。
  •     引出了关于道德与市场的辩论,“在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很多人都会认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没有金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桑德尔指出,这种想法最为危险的地方就在于,它是悄无声息地腐蚀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大多数时候甚至对这种变化毫无知觉。 无限制的放大金钱和市场的作用,不仅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腐蚀我们的生活,还会使人陷入道德风险。”个人对作者的观点持保留态度。
  •     桑德尔总让我想起院长老王。好想回去上新闻伦理课啊~
  •     Neo-liberalism 市场逻辑的道德局限。市场经济的社会——市场化的社会(市场并非中性)——效率优先;市场化风险:不平等、腐败;先到先得——花钱即得(市场取代排队);罚金与费用;激励机制的困境;
  •     我觉得确实提出了问题——市场的肆意扩张确实腐蚀了我们公共生活中的美德。在市场效率和美德之间确实需要慎重权衡。但是作者并没有说怎么去权衡,只是说要通过公共论辩。所以本书提出了一个问题,但遗憾的是没有给出答案。
  •     在本书中阐述了放任市场与人类道德的矛盾,提问我们应当追求一个侵入生活几分的市场社会,探讨了什么东西被商品化是不适宜的。书中针对不公和腐败现象多方位举例,针砭时弊,入木三分,引人深思。
  •     当市场价值观侵蚀社会道德,当经济学进入它不该进入的领域,当一切待价而沽,我们生命中的美好,还剩下些什么……这是最受欢迎的世界级学者——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政府管理学讲席教授桑德尔,继《公正》之后探索市场价值观和道德界限的最新力作!受益匪浅!
  •     贿赂和腐败。
  •     其实商业社会对人的异化现象很严重。很多传统伦理被商业化之后,产生了很严重的道德困境。商业化固然可以带来效率,但是带不来精神解脱
  •     如果你是一位金钱至上的人就应该好好看看此书,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如果一个不应该用金钱来购买的东西最后都能用金钱购买,那么这个社会的文明制度正遭受摧毁 ,这个制度也就踏上了毁灭之路
  •     值得多读几遍
  •     (豆瓣)与其说桑德尔在谈论钱买不到什么,不如说他在质问这个社会,钱为什么能买到如此多东西?有许多东西,本不该,也绝不该可以买卖。因为自由贸易,市场经济看似繁荣的背后,却是整个社会为其付出的道德沦丧和伦理标准腐化的代价。
  •     比《公正》更有启发些
  •     如果,你想知道社会问题的道德底线应该是什么,看这本书。 如果,你希望你能在关键的社会问题上守住底线,看这本书。 如果,你想争取更多的社会公正,看这本书,再看它推荐的书。
  •     不错
  •     大学时还常看桑德尔的公开课,过了很久才在冰点的特稿中又看到这位学者的身影,依然是那么离经叛道,也发人深省。他讲的很多社会现象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但是“存在是否就是合理”呢,在这位学者处我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回答。
  •     面对市场和商业化对公民社会的腐蚀,需要用亚里士多德目的论的政治学重建社会生活中的标准。(故事讲得太多,理论分析和理论回应太少)
  •     金钱不能买什么,公正与金钱
  •     “拥有一种市场经济”最终滑入了“一个市场社会”。
  •     例子比较鲜明,可读性不错,不过具体到论点,桑德尔的很多疑问其实是很有深入推敲和讨论的余地,有种中庸的感觉,但想到作者是老师,故而这一点余地却是一种成功。和他的公正课一样,有启发性。
  •     刚开始看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值得每一个人认认真真的读至少一遍。资本主义能做到自我反省,而我们的社会是否在追逐金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该书探讨了当下最大的道德伦理问题之一:一个万物都明码标价的世界是否有错?如果是的话,那么在我们当前的社会里,金钱和市场理应扮演怎样的角色?评论家们称此书为“一本阐述道德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富有智慧和不可或缺的书”(伦敦《泰晤士报》)和“多年来公共哲学领域最为重要的实践之一”(英国《新政治家》杂志)。
  •     值得推荐的好书,和《公正》一样,既不乏可读性,又解析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是每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学者都值得一读的好书,而且大家的翻译,确实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     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翻译家邓正来倾情翻译,知己周国平含泪念荐),很不错的一本书。
  •     哈佛大学教授就这水平?
  •     金钱不能买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要的都可以用金钱买
  •     说得似乎有一定道理,论点明晰,论据充足。然而提出了这样的现象,只是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框架,并没有提出解决措施。还没有看出最后一章与前文的逻辑在哪里。为了写读书报告,还是打四颗星吧,毕竟我不是什么知行合一,而且又十分迷信的人。
  •     看了公正后再来看就感觉很给力,同时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值得阅读!
  •     总有些东西,是市场不能明码标价的,总有些价值,是交换无法实现的
  •     迈克尔桑德尔教授的书当然要看!
  •     我觉得书的标题改成我这个评价的标题可能更加恰当一些。作者在此中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当金钱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在中国,恐怕我们的感受尤其深刻,金钱的驱动力简直就是无与伦比,富有和贫穷本身就成了一种标杆,并且阻碍了社会成员的自由交流与流动。作者指出的一些危险观念已经被我们接受,这也就是让我自己感到最害怕的。我很喜欢这种怀疑主义式的批评与反思,但是我更想知道我们能做些什么去抵御资本的入侵?可惜,作者没法告诉我们。马克思曾经说过,但是现在好像也没法做到了。
  •     还没开始看。不过,看过桑德尔的相关讲座视频,是个相当牛的教授!相信他的书也一样牛!
  •     当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待价而沽时,我们的心中是否还有坚守的东西? 问题不好回答,事情出现的时候才是考验我们自身的时候。
  •     珍惜你所拥有的,那就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幸福。生活在问心无愧的真实世界里,诚实、再诚实,那就是金钱买不到的。
  •     书很好,很喜欢,喜欢桑德尔的课,喜欢他的书!
  •     正如书名金钱不能买什么,道出了金钱所代表的市场边界,社会生活中,除了市场应该还有道德、公正等的一席之地?
  •     桑德尔的书确实好,又是邓正来翻译,读后很受启发。
  •     感觉举的例子都能买)))aka 原来有这么多东西都能买((xx
  •     迈克桑德尔的书,分析很有逻辑,启发思考
  •     欧美现代哲学大家的书,看过公正后追着买的
  •     其实开始没注意作者是谁,买了才发现是桑德尔,桑老头老么厉害了。
  •     泛读即可,作者主要在表述现象和观点。市场与道德,我觉得任何事物都有极端的一面。关键是问题出现了,我们怎么面对解决。
  •     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书中从金钱和道德的各个角度看待问题,没有说教,态度和思想的激烈碰撞引发自主思考的过程。
  •     太精彩了,读完之后重新翻曼昆的经济学课本,一页都翻不下去。
  •     有意思
  •     通常学经济的人都会盲目的思考金钱和市场,而本书则带来了一种新的思维,即在考虑资本市场时,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推荐!
  •     在市场经济深入人心的现在,似乎很多东西都待价而沽,我们不仅给物品贴上了价格标签,甚至给友情、爱情、亲情也贴上了价格标签,可是,正如作者在这本书中所说,总有些东西是金钱可以购买但是不应该购买的,也有些东西是金钱不能购买的。
  •     说实话,迈克尔·桑德尔讲学感染力不错,点的也比较宽泛,但是要深入深入再深入的探讨第二哲学的内涵,就必须撕破人的底线,并将其全盘托出,以供鞭挞。
  •      比计划提前一天读完。桑德尔在书中所探讨了市场与道德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哪些情况下可以产生关联、哪些情况下又不能违背道德,这点确实引人入胜,值得思考。
  •     20/60
  •     道德伦理与金钱至上的差异
  •     金钱让人欢喜让人忧
  •     迈克尔·桑德尔教授的书当墙推!!!
  •     我们这一辈人没有经历过没有市场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以为我们眼睛看到的就是社会的本伦。自己根本没有去思考过,也许这是个被过度市场化的社会,也许很多事情本不该用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去衡量。作者给了我一个思考的空间,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存方式。看目录以为是和经济学有关系的书,但是读过以后才发现其实是一本伦理哲学书。很有幸能读到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一个名词市场价值观,而且还让我有了学习哲学的实例和方法。最后还有一点,也让我知道了西方也有很多问题,虽然西方有问题不能说明中国就该有问题,但是至少让我增长了一些见识。
  •     市场的边界。
  •     又看见桑德尔的书,总能给我一连贯的启发。是本好书。
  •     看过哈佛公开课《公正》的人都会知道桑德尔,这本书是他的研究成果,值得一读。
  •     桑德尔作为当前较为流行的公开课老师,书也值得一读~
  •     桑德尔教授“公正”话题的讲座,坊间颇为流传。以案讲述人们司空见惯的价值观和社会规则,具体而透彻。能游刃有余地把握一级选择与更高级规则之间的分寸,破与不破都在表明现实立场与更高原则之间的平衡和理性。当然,这些形而上但观照形而下的原则和讲述,在东方文化及其语境里,可否能被普遍接受,或是否具有普适性意义,见仁见智了!
  •     金钱和公正是相悖的吗,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
  •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下在这个越来越讲究利润的时代里,那些利润不能带来的东西,感谢迈克尔桑德尔。
  •     听书
  •     果然是金钱与公正的正面冲突
  •     在21世纪,能用金钱买的东西太多了,甚至有的时候连道德,感情都可以买卖,作者用简单的语言去大家讲述一堂金钱和公正的课程。这是继《公正》又值得一读的桑德尔读物。
  •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情。能用钱买到的东西都不怎么值钱…… 真正珍贵的 是那些用钱买不到的…健康 不以利益交换的友谊,一生一世的爱情,亲人的爱,世间的善良 世间的真…
  •     本书论点俩:公正以及错误评价的方式
  •     金钱不能买来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公正啊
  •     现正看,“金钱不能买什么”,能带给你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观点来评判周边的现象,启发思维,挺好的一本书。
  •     某种程度上,第一次思考这些问题。但是有点灰心有点无解,虽然有道德伦理的阻拦,金钱已经近乎于能买所有东西了。
  •     桑德尔教授的书很值得一读
  •     桑德尔的脑残粉来报道。之前桑德尔教授的《公正》公开课看了两遍,还买了同名书籍又看一遍。桑德尔教授是当之无愧的学术明星,其授课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引人深思。
  •     桑德斯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者,善于归纳总结,善于举一反三,善于启发听众。不过更多的时候他扮演的是批判者,不是建构者。我觉得几句话就可以概括这本书的内容,他写这么多是想让读者思考,让读者去找答案。至于效果如何,见仁见智。
  •     喜欢迈克尔桑德尔,最早是从公开课《公平:该如何做是好?》开始。很少有人能够把政治哲学解析的如此生动性感。他的思想对于目前中国处理社会矛盾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     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金钱,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
  •     邓正来与桑德尔的组合,值得一看。
  •     本书很浅显易懂,通过身边熟悉的小事让我们能够深入思考道德和金钱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白为什么有些东西不能用市场来衡量价值,不能出售。对金钱的深思,对道德的理解,也让我们有更深地领悟道德。
  •     金钱不能买什么?教授仍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论证无需答案的问题。道德与市场的交锋总能在实际的生活体现,然而普通人却难以从中感到困惑罢了。在看这书期间,上班时,办公室老大跟老板娘在电话交流贿赂的事情—是送iphone还是钱好。办公室老大不解思索的说送钱。
  •     喜欢《公正》一书,继续品读市场道德。
  •     好困的看
  •     通过市场机制对插队收费,真的公平吗?可能未必是因为他最需要时间,而是他比一个贫困的人更不在乎这点钱。
  •     你发现了现象,即使不公正,也无力去解决。道德秩序被金钱秩序代替,社会演化的方向......
  •     还没读,但是桑德尔是品质的保障。
  •     我们有市场所不能及的地方,有不能用金钱买来的事物。看到一个拥有市场经济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市场化的社会,我们应该反思什么? 市场会导致不公平现象,市场会侵蚀我们的价值观、制度规范和诚信。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的“社群主义三杰”:桑德尔,麦金太尔,泰勒。
  •     对金钱有所屏蔽的社会 才可能是一个好社会
  •     基本上是一日读完。此书之长在提供素材、在梳理批判,因此可读性颇强。而其短在批判之余却未足建构。事实上,这大概是尤其困难的。市场能摧枯拉朽着实是因为它是格外有效的,而道德的问题确实也常是难以达成共识的领域。因此,社会机制和公共讨论确实是可见的最优解了。尽管这个解显得有些模糊而遥远。
  •     我们正迈向一个一切都被拿来售卖的社会。反思“市场道德”市场行为追求社会效用最大化,是个人自由的终极扩张
  •     邓正来老师的遗作,本还希望邓老师能够继续翻译桑德尔的书目。这本书还是非常经典的,桑德尔继续讨论他负有盛名的公正话题,纸张看起来舒服,内容页很好。就是希望桑德尔能够进一步进入公共政策领域。
  •     2017-01-21
  •     看过桑德尔的公开课,非常不错。这本也很好
  •     市场的边界到底在哪里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     在金钱强烈腐蚀市场的情况下,还有什么是金钱是不能买的,桑德斯通过枚举大量案例还提出这一问题,而没有给出答案。
  •     两句话解决这本书:金钱策略会造成不平等;金钱策略会腐蚀社会
  •     经济与道德,从经济层面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以买的,一切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从道德层面来说,是有一条底线的,有些东西是不可任由市场经济所侵蚀。
  •     对未来市场社会的忧虑,改变应从现在开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