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心释(上下)》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道德经心释(上下)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
出版日期:2007-10
ISBN:9787561339015
作者:奥修
页数:450页

奥修,老子的知音

  看过很多人解释老子,但没有奥修这样的解释.  其它人解释得多么世俗肤浅,唯有奥修如此深入老子的内核,如此完整融入...

水性至柔

奥修本人容易引起很大的争议,然而诚如书中所言,庄子从我们身边走过而我们毫无知觉,那么奥修也其实同理。阅读此书,上下两册,花费时间差不多两个月,下卷读起来快一些,因为很多都是在应证我之前的一些所思和所想。基本上,读和思考,已经接近尾声,关键是行。而我目前处于一种混乱期。我在知道的路上行走,所以看起来更加飘渺。对此书已经毫无言语需要表达和评论。接下来首要的是行而已。对婚姻的看法也许更接近事实?奥修的观点太过绝对,认为婚姻一定就是坟墓。

在奥修解释下的道德经是神论

道是不可用语言说出来的,说出来的都不是道。语言是遵循了一个逻辑,是局限的,道是没有局限的,需要去体验,且保持着变化,你此时用语言说出来,下一秒就又不同了,所以语言只能做引导,而道不能被述说。语言本身是局限的,而“道”是流动的,全局的,语言不能描述“道”。(大概是这个意思。)关掉脑子和感官,在必须用它的时候打开,这样能集中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你空掉,成为容器,神才能进入。(书上意思大概是这样)我们都是能量载体,越清空,越少用脑子误导,越能接受宇宙最纯正的能量。(我理解的是这样,快成FLG了。)没有对立分裂的,平衡只是为了塑造一个流通的“空”的空间。(我可以把它和瑜伽结合起来理解吧???!)对了,从现代灵修或是心理修复角度,好像可以这么解释,不要对抗,要和它站在一边,因为不费力抗拒的时候,会发现转机,而挣扎是白费力气。(这么解释好懂多了,用中国的智慧叫“随遇而安”?也不全对~)(说奥修是神棍,好歹想办法打破他的逻辑,偏偏生在另一层次,进不去他,也打不破,学哲学的就是神气。。。)(看看克里希那穆提再看看奥修,差不多。)在快要迷信某个理论的时候,突然有东西跳出来站在反面对骂一下,也不错,不要抗拒。因为迷恋执着本身就是需要不断被打破,这是整本书最重要的实际应用向导。事件发生并没有原因,分析得出的内因和外因都是片面的。发生从来都是过程,过程中的用语言不能说清,它就是应该发生的,是整个有机体下的产物,越用脑子想出的理智,离本质就越远。

关于”自私“的闲言碎语

奥修被称为邪教教主,在欧美等国曾被禁止入境,但不能因为他是大忽悠就全盘否定他写的东西。奥修崇尚中国老庄,推崇无为而治的思想,书中用浅显流畅的语言,从奥修的角度重新读解道德经,通俗易懂,思维缜密,层层推进,其中很多论调很有智慧,极具煽动性。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中,自私往往是一种人的负面消极特质。但在《道可道,非常道》一篇的读解中,奥修首先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读者,寻找成道是一种自私的找寻吗?他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同时将这种”自私“推向极端,它是无与伦比的自私,同时每个人必须自私,因为自私是你唯一存在的方式,当你试图去成为不自私时,它便分散了你的本性,你不再根入自己,不再奠基于你的本性,一个没有奠基于他自己本性的人过着一种虚假的生活,一种人工化的生活,是一种不真实的存在。当被奥修的这一辩驳轰炸一番,那些容易被蛊惑的人还在思考着以上的逻辑关系,紧接着,奥修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你试图去成为不自私的人,那是你最自私的表现,这时在你身上同时产生出一个内在冲突,一种二分性,任何你在表面上所说的,你的内在深处都会继续去否定它,这时的你变成了一个矛盾体,此结论与佛洛依德的本我超我和自我的观点不谋而合,超我这东西太玄乎,我们暂且不论,打个比方,人们时时刻刻本性中充满着原始的欲望,以快乐原则行事,这是每个人的本我,当你想要去杀人、防火、抢劫时,自我会跑出来限制你的这些原始冲动,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看电影,因为电影中紧张诡异夸张的情节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想要铤而走险却不敢的愿望。扯远了,奥修在后面举了个例子,并阐述了自己关于自私的结论——自私与”自私“的区别。他所说的自私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当一个人变得很自私的时候,那么他便是无私的,正因为他的自私,才有很多东西从生命中流露出来,他就会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也有很多东西可以给予,这种自然状态的自私是无意识的,就好像你的呼吸一样,无论你是醒着或者睡着,无论你是处于爱或恨之中,无论是动或者静,呼吸都是继续着的,而一旦当你意识到你在呼吸,也预示着它出问题了,比如生病,呼吸道感染甚至死亡将至。同理,自私也一样。奥修关于自私的论调,与所有宗教以及所有的教士与布道家的观点完全相悖,在没有信仰的我国影响力尚未显著,但在西方国家,这是莫大的颠覆,也正因此,奥修被成为邪教教主。随后,他分析了三种人,第一种是宗教人士——有道德的、清教徒或是所谓的好人,他们继续试着去成为和教导别人成为无私的人,但他们依然保持着自私;第二种人是那些完全自私的人,他们已经变得完全归于中心,他们透过自私而达到无私;第三种人凌驾于这两种人之上,既不自私,也不是无私的人,他们已经超越了二分性,超越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无我“,也就所佛陀所说的”尚雅塔“。最后再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找寻成道不是一种自私的找寻吗?奥修给出了两部分回答,是的,它的确是一种自私的找寻,而且是最自私的,无比的自私,但同时,你无法透过找寻而达到成道。所有的找寻在归于失败,因为直到那个找寻者丧失之前,成道是不可能的,如果有找寻,那个找寻者必定是存在的,如果有自己,那个找寻者怎么可能丧失?《道德经》里所讲的道理并不复杂,奥修用一种极具蛊惑性与煽动性的阐释对其进行了重新读解,其中很多论述给读者设置了重重陷阱,稍不注意就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讲演的确极具智慧性与启发性,通篇看似无懈可击,也充满了能够激发人的灵感。但凡那些文化程度高逻辑性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不容易被教化,反而从中能够悟出不一样的东西!

很困惑。

快看完的时候,突发奇想了解一下作者背景。百度了一下给我很是惊讶。百度的简介把他描述成这么一个十恶不赦的人。这点让我很是困惑。奥修说要追求静修,无为。但是他的个人历史却那么的轰轰烈烈,不知道那哪儿来的功夫去写出这套套指点迷津的书。不过总的来说,我认为书还是有看点。让人心更加平静,欲望少了,更喜欢向内看。

没有人知道奥修是个骗子吗?

请问一下,一个读得懂中文的人况且理解不了老子,何况一个不懂中文的人?奥修怎么去理解老子? 读道德经英文版还是印度版? 有人去认真对照道德经中英版的区别吗?如果有,你会发现道德经无法翻译。那么看译本就能理解此书的人是什么人?我觉得不是人,是个神经病。

句句都是道理

初看时觉得很不容易看,慢慢学会把看书的时间放在睡觉前最安静的时刻,将心也沉静下来,然后就发现了句句都是道理的美好。其中的一些道理已经是自己领悟到的,在此得到了证实;另外一些是自己未曾想到的,有一些被点化了的感觉;还有一些无法理解,或许要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体会。很好很好的一本书,不过看的时候确实需要智慧!

读着此书,只有此感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读着此书,只有此感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如果你真的爱,你就不会去想结果

第二章 道可道,非常道第六个问题“为什么即使一个人常常对他的障碍、问题和做梦般的存在有了很深的觉知和了解之后,从这个状态爆发而进入三摩地的现象仍然没有发生?难道觉知不足以使它发生吗?”中提到你爱一个人,然后你开始去想结果,这件事将会有什么后续的发展。如果你去思考,你就是没有在爱,如果你真的爱,你就不会去想结果,它本身就足够了,不需要去任何地方。奥修说提出就是要去找一个真我,要内求而不要外求,要找寻内心深处那个自己,那个自然的东西。生活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但我们却在丢失很多东西。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在生活中,现今?当下?有多少事情是自己自然而然想去做,而不刻意为之的?有多少事情是不受外观环境影响而做决定的?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顾虑,其实它需要的只是自然。老子说:追求知识的学生着重在每天多学一些。老子说:追求道的学生着重在每天失去一些借着失去,一个人就达到了无为,借着无为,每一件事情就都被做了。突然想起《裸猿》作者的一句话“你是旷世无双,无与伦比的物种里的一员。请理解你的动物本性并予以接受。”每一代人都见证了惊人的技术进步,我们没有理由假定,技术进步会戛然而止。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你今天想到的,明天就能够做到。但我们仍然是大千世界里的生物学现象,我们仍将受制于生物学规律。

绝对改变心灵

在读这本书之前看了两三本道德经的相关书籍。这本就是在极力的想体会道德经时胡乱找到的。看过以后给我很大的震撼,知道了道德经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体悟。然后看了些osho读书的照片,那么大的阅读量越来都是这么样去完成了。不禁欣喜。从书中不光体验了道德经的精髓,而且学到了读经典的方法。

奥修谈爱

“当一切我所知道的爱就是它的执着----不,你并不知道爱是什么,你只知道执着,你也不认为那些执着是执着,你以为它们是爱,整个事情就是这样被搞错了。当你看清执着的丑陋,它就消失了,然后爱就会产生。但这必须是“你的”了解,所以,仔细看,当你执着于一个人,或者你觉得你在爱,仔细看,你是不是在占有?如果你是在占在,那么你在扼杀那个人,因为没有人能够被占有,只有东西能够被占有。透过占有就会有嫉妒的产生,爱人会害怕对方可能会去爱别人,你的女人或许并不爱你,或者你的男人会开始去爱别的女人。嫉妒是占有的影子,当它产生,恐惧就产生了,那么一切爱之美就丧失了,整个事情变成病态的。爱从来不会是占有,因为爱知道,爱唯有在全然自由的情况下才可能,唯有当对方是全然地自由,爱才可能。爱是在全然自由的情况下发生的,当对方不处于任何枷锁之中,而是很自由的给予,也很自由的可以不给予,全然地自由,唯有如此,那个给予才是美的。当某人来到你的面前,将他的爱给你,没有要求任何回报,它具有一种美,而不属于这个世界;它具有一种不俗的质量,是非常神圣的。那就是为什么每一个爱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很美,因为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期望,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占有。你在火车上碰到一个陌生人,你怎么能够占有?你怎么能够将对方绑在你身边?你怎么能够执着?你怎么能够嫉妒?不,那件事是那么地新。在刚开始的时候,每一个爱都给予一种很美的芬芳,一个祝福,但是你越认识那个人,你那狡猾的头脑就越会开始去玩政治手腕。执着是一种政治手腕,爱是宗教。占有别人是在运用政治手腕,想要占有整个国家就是政客在努力的事情。占有另一个人是一种较小规模的努力,想要成为政治,想要支配,发号施令,控制与驾驭,借着这样做,你的自我可以被增强,你开始在扼杀对方。爱越固定下来,那个爱就越消失,而产生出其它的东西,那么就只剩下一具尸体,或是一个死的记忆。在这之前,事情都很美,每一个爱人都会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底是什么事弄的不对?在刚开始的时候事情很美,之后到底在哪里错了?头脑一介入,事情就走错了,头脑是最大的政客。在爱开始发生的那几个片刻,头脑并没有在运作,它一时愣在那里,只有心在运作。对背景一无所知,对对方一无所知,到底他是谁,他是怎么样,或者他是什么,你怎么能够控制?不,那个控制尚未进入,你走在一个没有地图的领域里,你正在进入那求知的领域。开始是天真的,是处女般的,然后,你越觉得定下来。。。。。。事情渐渐定下来,你知道对方已经在那里,你也在那里,你们互相都对对方有了承诺,就在这个时候,头脑就从后门进来,它会试图去占有心,如此一来,爱就变成了执着、占有、嫉妒和恐惧,每一件事都变得很丑陋。当你从顶峰掉下来,你就会掉到井的最底部。顶峰越高,谷底就越深,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一些社会思想家都主张用婚姻来固定,所有古老的文化都主张用婚姻来固定,他们甚至连第一次瞥见爱的机会都不给予,因为第一次的瞥见一直都会被当作比较。婚姻意味着跟一个人住在一起,没有最初的光辉灿烂,也没有那个经验最初的天真。在婚姻里面没有高峰,它是一件经过安排的事,你永远都不掉到谷底。婚姻是安全的,而爱是危险的。但是赞成爱,因为我造成危险。生命是危险的,死亡是安全的。婚姻就好像死亡,非常安全,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它是死亡,虽然不会有问题产生。它不是活的!在爱里面,有无数问题会产生,但是生命就是这样的成长-----面对问题,遭遇困难、受苦、成长,经过危险的山谷,跌倒很多次又爬起来,一而再、再而三的试着去达到顶峰,透过这整个努力,一个人就会会成长。因为头脑的缘故,爱已经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人们已经觉知到,一旦坠入情网,不久他们就会变得很悲惨。一个结了婚的人从来不会悲惨,当然也从来不会快乐。他已经固定在平地上,走在高速公路上,每一件事都很清楚,很安定,没有危险,他从来不走进森林,不走进那未知的领域。他总是带一份地图在走,在每一个十字路口上都有一个路标来指示路线,看来要往哪里走,或者要怎么做。他的生活就好像一条运河,而不像一条河流----且流且找,不知道大海在哪里。记住,当你进入爱的时候要非常警觉,其他没有什么事像爱需要那么多的警觉。如果你想要让爱的纯洁成长,那么就不要让头脑来干涉。生活在未知里,不要试图以任何方式来保障未来。这个片刻应该是唯一的片刻,此时此刻应该是唯一的空间。这个片刻你处于爱之中,很好,很美。尽情去享受那个爱,不要去想下一个片刻,不要去想将会有什么事发生,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能够去计划它,所有的计划都会出轨。生命一直都是一个未知的事件,那就是为什么它是那么地美。下一个片刻一直都是一个未知的惊喜,不要试着去使它成为可预测的。爱人是无法预测的,太太才可以预测。当一个变得可以预测,他是死的。当人类变得更觉知,婚姻将消失,并不是说人们不会在一起,事实上是唯有如此,人们才会在一起。目前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在一起;他们生活在同一间屋子里,但是他们并没有生活在同一个家里;他们的身体在一起,但是心灵却离的很远。”

弟子不懂

道家讲求天人合一。修身须是人与外界环境交融共进的过程。奥修大师从佛家观点出发,对《道德经》内容解释为自闭内向的寻找过程,是否有些不妥?弟子研习不深,望高人指点。


 道德经心释(上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