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精神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抗震救灾精神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ISBN:9787010074474
页数:296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一个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要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伤痛;抗震救灾斗争,铸就了一种永恒的精神。面对地震考验,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面对生死考验,我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面对危机考验,我们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在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难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的同胞伤亡和财产损失举世震惊,全国军民抗震救灾的壮举可歌可泣。在这场无情的灾难中,我们被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场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动着、感慨着、感叹着。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我们经历了一百多个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直接指挥下,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军民,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谱写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壮丽篇章。凝望汶川,我们读懂了什么叫不屈,什么叫尊严,什么叫信念,什么叫担当,什么叫坚强!  (一)灾难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负责、自信、成熟的执政党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这次抗震救灾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抗震救灾斗争能够迅速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党的坚强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在特大地震灾害袭来、千百万群众遭受空前灾难的时候,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果断决策,紧急号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连夜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两次亲临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灾区人民身边;为迅速安置受灾群众,总书记亲自召集会议,部署帐篷和活动板房生产任务,会后又立即赶赴浙江等地,深入生产车间考察救灾帐篷的生产情况。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后不到两个小时就赶赴灾区指挥救援,在五天的时间里走遍了每一个重灾区,都江堰、绵阳、广元、汶汶、北川……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温总理坚定从容的部署与安排;哪里有灾民,哪里就有温总理充满感情的抚慰和豉励。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各级党委快速反应、果断决策、有力指挥,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参加抗震救灾的基层党组织紧急动员、迅速行动、有力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共产党员舍生忘死、无私无畏、勇往直前,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共渡难关,充分发扬了全国一盘棋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在他们的引领和带动下,从城市到乡村、从厂矿到部队、从街道到学校,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险阻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汇聚成全民族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参加抗震救灾的广大共产党员舍生忘死、无私无畏、勇往直前,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共产党员在危难时刻做到了豁得出来、冲得上去。许多党员刚刚从废墟中爬出来,就带着满身伤痛去抢救受伤群众;许多党员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群众安全;许多党员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舍小家、顾大家,以非凡的坚强意志投身抗震救灾。广大共产党员的英勇行为集中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共渡难关,充分发扬了全国一盘棋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地震灾害发生后响彻在中国大地上的最强音。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想灾区之所想、急灾区之所急,视灾区群众为亲人,视支援灾区为己任,迅速组织和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四川省260多万共产党员、14万基层党员干部和9000多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更是13夜奋战在第一线,用生命书写忠诚,以无畏践行誓言,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经受住了考验。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不仅给四川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给四川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造成空前灾难。据统计,四川省6个重灾区严重受损和部分受损的党组织接近1000个,遇难的基层党员、干部达1965人,重伤2124人,受损的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达到1.3万多个。在北川县,全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1/4的干部职工遇难或失踪,一些单位因为干部减员严重几乎无法运转;在青川县,全县基层党员干部遇难和重伤的达到700多人,完全遭到破坏或严重受损和部分受损的基层党组织达到153个。  “哪里有受灾群众,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委在第一时间向全省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发出号召,要求他们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战斗。四川省委组织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做到“哪里有受灾群众,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有抗震救灾任务,哪里就有党组织”。灾区幸存的全部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组织立即紧急动员起来,全省数以百万计的党员迅速组建起8万多支“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在14万多名基层党员干部带领下连夜奔赴第一线,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在安置受灾群众和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全省120多万名党员又组成2万多支“党员服务队”,参与做好安置群众、民事调解、卫生防疫等工作,发挥了带头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承担重任、帮扶群众、维护稳定的“五带头”作用。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满含深情地说:“抗震救灾的实践证明,我们的这支队伍确实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有坚强意志的队伍,是一支有牺牲精神的队伍,是一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到最高位置的队伍!”  我们从这里看到了一个负责、自信、成熟的执政党,看到了一个不断进步、日益强大、充满希望的社会主义中国,看到了一个迎来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中华民族。所有这些都诠释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丰富内涵,让我们在感动之中体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深刻意义。  (二)灾难中,再次证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抗击自然灾害的中坚力量  一个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然要面对各种挑战;一支军队要担当历史使命,必然要经受各种考验。2008年,对中华民族来说,这种挑战显得格外突出;对人民军队来说,这种考验显得尤为严峻。  挑战,来自一种非传统安全威胁——自然灾害;考验,源于一种非战争军事行动——抢险救灾。面对挑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书写了气吞山河的抗灾华章;面对考验,人民军队以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交出了无愧时代的合格答卷。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始终坚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人民子弟兵义不容辞的职责。视灾情为命令,视人民为父母,把灾区当战场:党指向哪里就冲向哪里,哪里人民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任务最艰险就战斗在哪里。  情况紧急,行动快速。灾情就是命令,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声令下,总参谋部启动应急预案!十多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多路开进,一趟趟军列昼夜兼程,一架架飞机腾空而起,一辆辆军车风驰电掣,一支支队伍冒雨奔袭,一个个勇士艰难跋涉,火速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面对交通堵塞、余震不断、山体滑坡、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等种种艰难险阻,广大官兵以舍生忘死的英勇气概,像战争年代“两条腿赛过敌人汽车轮子”那样,上演着一场场“生死时速”……救灾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迎难而上,不屈不挠,在纵横十几万平方公里的灾区展开了空前规模的生死大营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投入13.7万兵力,20余个专业兵种雷霆挺进,短短几天全部到位,救灾部队组成小分队,分别抵达四川灾区40个重灾乡镇的405个村庄,实施拉网式搜救,排查每一处倒塌房屋。在第一时间,震后13分钟,军队霎时化作一把利剑劈开钢筋水泥废墟。成为民族危难的坚强柱石。军队强则国强,三军用则民安。  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到达震中汶川的200名忠诚卫士、第一支到达震区的专业医疗救援队、第一支在汶川抢修“生命通道”的交通部队,第一支抢险堰塞湖的水电部队,第一支在卧龙抢救国宝大熊猫的森林部队,第一支在“黄金时间”投放大型机械救人的黄金部队……从空中伞降到陆地突击,从废墟抢险到深山搜救,从挺进震中“孤岛”到决战堰塞“悬湖”,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红星在闪烁,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部队在奋战。那些在黑暗中与死神抵抗了数日的同胞,睁开眼看到的第一张面孔就是军人。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重大作用。  条件艰苦,冒死救援。人民就是父母,数万名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奋不顾身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奔向每一片灾区、每一所房屋、每一个呼救的遇险群众。临危不惧,顽强奋战,争分夺秒解救被困群众。他们不顾山崩地裂,冒险开路,转移受灾群众,他们不顾余震阵阵,探身废墟,搜寻抢救遇难群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灾区群众搭起了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十万多部队官兵,在救灾现场,有饭群众先吃,有水群众先喝,有药群众先用,有帐篷群众先住。把人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人民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为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凸显了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营救被废墟掩埋的群众,官兵们几天几夜不合眼,20多个小时不吃饭,双手磨得鲜血淋漓,仍不歇息。为营救一名11岁的小女孩,某部官兵连续奋战40个小时,几经变换营救方案,不抛弃、不放弃,终将其救出。“哪里有危险,哪里就该有我们!”这铮铮誓言折射出的灿烂光辉,正是我军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真实写照,是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的责任精神。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让我们再多待一会儿,多救一个人吧!”正是源于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  联系中断,主动寻战。灾区就是战场,5月12日,某部一支运输车队在途经汶川县绵虒镇时,突遇大地震。他们与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打了一场遭遇战,他们自己刚刚脱险后,一个个共产党员就挺身而出,组成救援突击队冲向附近村庄,从倒塌的房屋下背老人、抱孩子,他们在与外界与上级失去联系28个小时的情况下,抢救、转移遇险群众4000余名。还有武警某师200名勇士,历经21个小时,徒步强行军90多公里,到达汶川县城救援,使得震后隔绝了33个小时的汶川与外界有了联系,为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累计解救、转移被困人员739034人,从废墟中挖掘出6541名生还者。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再次证明,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捍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忠诚卫士,是抗击自然灾害的中流砥柱,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三)灾难中,再次彰显了中华儿女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精神  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国家之根、民族之脉。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灾难,从不屈服,在灾害和困难面前他们表现出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救灾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还有无数的普通民众也贡献出了他们的巨大能量。十多万救援人员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大批抢险救援队伍加紧抢修受损设施,各省区市医疗救护队伍全力救治伤员,中央各部门、各省区市及社会各界组织大批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无数普通群众组成的志愿者大军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现场。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是支援灾区的铁流,到处都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长长队伍。从党政干部到广大群众,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从港澳台同胞到海外华侨,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天真活泼的孩子,人们莫不慷慨解囊争相捐款,莫不尽己所能出一份力。“我们与你同在”、“我们都是汶川人”成为震撼神州的强音。抗震救灾极大地释放和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巨大力量。  这次灾难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根据灾后的调查评估,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四川情况最为严重,四川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在9月4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介绍,汶川地震灾害范围类别的评估已基本完成。划定了四川、甘肃、陕西等三省的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各省分别是四川39个、甘肃8个和陕西4个。51个灾区县总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  至9月18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593.91亿元,实际到账款物593.31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268.80亿元。  人类崇高的情感是相通的,俄新社对此也作出了高度评价:“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上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希望必将与中国同在!”

前言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孙承斌、李亚杰)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2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百年奥运梦想成功实现,这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也是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又一个新的起跑线。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为契机,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念、锐意进取,谦虚谨慎、埋头苦干,继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

书籍目录

代前言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二、抗震救灾,展现大国形象及民族伟力 三、信息公开,展现民主法制建设的伟大进步 四、博大自信,展现中华民族崭新的精神面貌 五、抗震救灾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第二章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一、灾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救援,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三、守望相助,和衷共济,万众一心共渡难关 四、无私奉献,大爱无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五、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现无私奉献的时代价值 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新时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三章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一、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民族复兴、执政兴国的不竭动力 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在抗震救灾中展现巨大力量 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劫后重生、重建家园的精神支柱 五、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保持忧患意识,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第四章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一、“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思想 二、“以人为本”是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向度 三、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应对危机 四、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理性救灾 五、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与自然和谐共生 六、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组织灾后重建第五章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与抗震救灾精神 一、“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二、率先垂范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完美体现 三、抗震救灾精神是不断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结果 四、远见卓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超凡表现第六章 赋予抗震救灾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一、抗震救灾精神是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瑰宝 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搞好灾后重建 三、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勇于开拓进取

作者简介

《抗震救灾精神》是弘扬革命精神系列丛书之一。本报北京10月8日电(记者江山)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百折不挠夺取胜利。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大会。大会由温家宝主持。
人民大会堂内鲜花吐艳,灯火辉煌,气氛庄重而热烈。主席台台口上方悬挂着“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的会标。大礼堂二楼眺台上悬挂着巨型横幅:“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而团结奋斗!”
上午10时整,温家宝宣布大会开始,全体起立,高唱国歌。李克强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表彰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的决定》。
随后,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向受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代表颁奖。走上主席台接受表彰的代表中,既有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也有基层干部、人民教师、医疗卫生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和志愿者等。全场观众一次次用热烈的掌声,向这些抗震救灾英雄们致敬。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坚决战胜这场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是对中国人民意志、勇气、力量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重大检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迅速展开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工作,奋勇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就是要全面总结抗震救灾工作,表彰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胡锦涛提议,全体起立,向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默哀,表达深切的思念和沉痛的哀悼。
胡锦涛指出,我们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始终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干部群众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中国人民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壮丽诗篇。
胡锦涛指出,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也从中收获了许多极其宝贵的启示。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发展活力,人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人民军队是保卫人民的钢铁长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抗震救灾使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最温馨,人民群众最可敬,人民子弟兵最可爱,中国共产党人最贴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显著政治优势,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永远坚持。
胡锦涛强调,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大力支持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巩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胡锦涛强调,抗震救灾斗争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全面检阅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社会繁荣进步,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和社会基础。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发展是硬道理。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更加牢固的物质基础。
胡锦涛强调,要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尊重规律,贯彻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争取最大效益和最好效果,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美好新家园,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要坚持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毫不松懈地安排好群众基本生活,优先恢复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条件。当前,要抓紧解决好受灾群众安全过冬问题。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紧密结合起来,与促进灾区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并不断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各个省市要积极为灾区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援,受援地区干部群众要苦干实干、自立自强。
胡锦涛指出,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锲而不舍地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能力,就一定能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一定能够做到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

图书封面


 抗震救灾精神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刚刚收到,还没拆封,回头再说
  •     可以了解我们民族的创伤,并能从中吸取力量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