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黄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土地的黄昏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506021708
作者:张柠 编
页数:317页

内容概要

张柠,中国当代著名先锋评论家,任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目前客居北京,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客座副研究员、北京师大“媒体策划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著有《叙事的智慧》、《诗比历史更永久》、《飞翔的蝙蝠》、《时尚鬣犬-文化时评集》、《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乡村时间
第一节 生态时间和结构时间
第二节 时间经验中的皈依和救赎
第三节 数字化和乡村时间的语义
第四节 时间财富化和经的断裂
第三章 乡村空间
第一节 地理空间和血缘空间
第二节 私人空间和共公空间
第三节 神圣空间和世俗空间
第四节 空间的死寂和再生产
第四章 乡村器物之一:家具
第一节 乡村器物的辩证法
第二节 家庭器物的分类
第三节 家庭器物的功能
第四节 家庭器物现代化
第五章 乡村器物之二:农具
第一节 农具与农民的能量耗费
第二节 农具的物理和心理惯性
第三节 现代符号价值中的农具
第四节 农具与身体管理和肉体记忆
第六章 农民和食物
第七章 乡村的玩具和游戏
第八章 宏观权力和农民的自由
第九章 乡村变态人格的诞生
第十章 陌生人社会:乡村熟人社会的镜像
第十一章 乡村的婚姻、生育和性爱
第十二章 乡村的劳动分化和职业歧视
第十三章 乡村生活中的儿童经验
第十四章 文学创作中的乡村经验举例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文化研究中国化的实验性著作。本书试图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方法,对中国乡村经验及其微观权力形态进行全面的文化分析。与历史学家和社会问题专家的宏观权力分析视野不同的是,本书从微观权力以及经验冲突角度入手,通过对时间、空间、嚣物、身体动作的哲学和心理学分析,更为细腻地叙述了宏观权力结构在乡村经验的各个层面(比如乡村器物——农具、家具、玩具层面、身份等级层面,乡村的时间体验和空间经验层面,微观社会学的身体姿态和表现层面等)的转化过程。本书涉及到乡村时空哲学、农民心态分析、器物现象分析等方法,但所有这些分析方法,都是乡村微观权力形态分析的通道,也是重现(重新编码)乡村经验的方法。本书的另一特点是,采用了理论逻辑融会于叙事过程之中的方式,全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图书封面


 土地的黄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极度怀疑豆瓣上为这本书叫好的人们是不是托!也就是作者用了些吓人的标题,把本来简单的东西加上(社会学、人类学诸如此类的某学)标签,讲述作者记忆里的农村生活。建议出生于城镇的人们不必读这书,曾经出生于农村的人们也不必花时间在书里寻找记忆。或者是我根本就不没有彻底的搞清楚福柯的理论!
  •     黄昏是一种暧昧的状态,是明与暗、生与死、动与静的交界处。真正将明和暗、动和静截然分开和对立的,不是自然,而是人工;不是土地和农民,而是城镇和市民;不是感性,而是智性。城镇彻夜不灭的灯火,在昏暗的大地上划出了一道边界。在那个由灯光和钟表划定的边界之内,我们看到一个颠倒了的世界在静穆的世界之中狂欢不已。城市以一种人为的方式消除了黄昏,改写了黄昏经验,它没有黄昏。在一个被城市经验和城市价值支配的世界和时代,真正的“黄昏经验”,或者说与之相关的土地经验、乡村经验、农民经验正在迅速消失。这就是我所说的“土地的黄昏”。
  •     总的说来,读这本书的感觉开始觉得有点平淡,慢慢就有些兴奋了,读完整本书之后不觉为作者的观察力和理论洞察力而击掌叫好。我想,这本书是我近几年读到的最好的作品之一吧!读了此书,让我自己大为羞愧!作为一个从小成长在与作者相同农村区域的我,似乎只是一个过客,根本就没有认真反思过这样日常农村生活世界所隐含深刻意义。在书的前言中,作者介绍到。自己是对农村权力的微观分析,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与人类学的多学科知识理论。其实,知道些后现代社会理论的人都可以看出,这里的权力观实际上福柯式的,福柯以深刻的微观权力分析开辟了一条思想的新路径。读完此书,不难发现作者的叙事模式有两种:其一是构建了乡村与城市相互对立的图景,代表两种不同微观权力统治的模式。在两者的对比方式中,作者展开文本的叙事,揭示了农村社会中日常生活的诸般特质,作者行文中也深深隐含着强烈“乡愁”意识感,为乡土社会纯真状态的流逝隐隐叹息。吊诡的是,同时作者又试图批判乡土社会中的种种习惯与权力之恶的本质。可以说,作者自身着种矛盾的心态也是一种时代叙事的产物,反映了当代知识人内心演化的过程,从传统中国向世界图景转换对于中国知识人来说是一种时代的痛苦,尤其是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那些知识人。其二,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与人类学结构主义的分析模式,从农村社会诸种象征性的日常生活方式中,挖掘出隐含其后的深层结构意义。作者的这些分析论述给我的启发很多,使我对农村日常生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将理论进行演习的案例,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思维方式。尽管我对作者所运用的神话心理学、结构人类学的分析理论有所了解,但只是限于理论层面的知晓,根本不知道实际存在的意义是如何演绎生成的。只有在书中,作者以这样的理论去思考农村日常生活时,这些理论才呈现出其生动性和活力所在。理论也就象揭开戏剧幕布的大手,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农村日常生活存在的真实。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理论本身的自恰性会让我们的思维受到限制,或者变得有点偏执。农村生活有着自身历史逻辑的合理,所有的理论想象都可能造成一种遮蔽的错觉。如何进入现场才能最本真的反映当地所呈现的,这是人类学家一直探寻的目标。这在作者机智深刻的笔锋中不时隐透出来。作者贯穿全书的观点是:农民的生活底线是生存下来,在现有条件下完成人自身的延续发展,即自然和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持续往复的循环。农村中一起社会生活的构建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凡是违背了这个根本准则的人或事都会受到农村社会的排斥、歧视乃至于攻击。现实的生活对农民来说,无比真实、熟悉、残酷与冰冷,存活与世不是为了个体终极意义的而存在,更多是作为人口与自然再生产循环的一个链条,完成一个循环而已。于是,农民的饮食、游戏、劳动、休息、信仰、神话、建筑、婚姻、衣着、神情等等一切都只是上述基本事实的衍生物,是世世代代累积的经验符码。尽管农民本身无法将这些符码以清晰的方式如学者那样着力表达出来,但他们作为忠诚不二的践行者,时刻以日常生活实践重复并加强这些经验,进行强化和重构。其实,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影子,就是作者对自己灵魂所作的一次深刻剖析,也是读者重新反思构建自己的农村世界图景。文化总是以潜行的实践方式完成其在个人生命的植入,我们总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一种文化在自己身上根植。只有当我们身处于一个异质性的文化领域中才会深刻体会到自我根本文化的所在。作者能对农村社会文化作出这样深刻的反思,无疑表明了作者本身已经浸淫在一个异质于农村社会文化的社会中了。这就是城市性文化。在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不仅是现代与传统的差别,更有东方与西方的差别。可以说,书中透露出来的种种矛盾,其实就是作者自身隐含的矛盾造成的。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上了张柠老师的课后, 再看了这本关于乡村文化的讲解, 觉得对于缺失乡村文化常识的我,对现在城市转型下的农村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     一本仅凭章节标题就让人着迷的书,亦庄亦谐,亦文学亦社科,看官自有会心。
  •     研究正在加速消亡的乡土文化,
  •     算是初步了解一下农村文化吧,听理论的,要多思考才能懂,书有点旧,总体来说挺好
  •     记得上次看过一本类似的乡村权利分析 再看这本~
  •     虽有应用后现代理论过度阐释之嫌,不过张柠先生对乡土社会的体悟确实相当有深度也有高度,文学思维的细腻与表达大大提升了这部颇具学术品质的著作的可读性与亲和力,这是我未来的努力方向。PS:乡愁溢于言表,然乡土已然消逝。许多意义是文人在与其距离化后赋予的,却是我们都需要的~
  •     关于乡村微观权力分析。
  •     词语赘余。可是他是投入了真感情的。
  •     只是觉得作者有些仇视的眼光 虽然农村是有这样的弊病 但作者的笔调太明显了吧
  •     看看怎么个不伦不类的怪异。
  •     张柠同志是在文化研究的方式为中国乡村唱了一曲挽歌。现代化要警惕。
  •     很有营养,很可读,而且风格独特~
  •     典型的民科写的书,充满了各种偏见,一锅大杂烩
  •     有趣的人类学研究,但可能囿于文学出身,文章可读性强,却有些过度阐释的意味。
  •     对田园牧歌的讽刺
  •     废话太多
  •     C912.82/97 2D
  •     土地与农民的系带,城市化入侵的无奈。 广袤的土地上,播撒的是无知与绝望。为土地的黄昏唱响一曲丧歌。 农耕与城市,在碰撞与蚕食中,古老的土地燃尽了最后一缕阳光。
  •     准确、尖锐、幽默、传神。
  •     笑点迭出,二人扶墙出的书店。。。回来一搜发现。。。8.5。。。。。哈哈,一定是我们瞎了~~~
  •     前半段寫得很棒,後半段缺乏後勁。2004年我要是能看到本書,畢業論文可能會更完善一些。本書值得關注中國農村的閱讀。
  •     从微观政治的角度,审视乡村生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