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师的智慧(全十册)》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西方大师的智慧(全十册)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40220716
作者:唐译 主编

《西方大师的智慧 梦的解析》读后笔录

硬皮书,类似精装,不过,看的时候真不方便,还是软皮书好。 此书封面: http://t.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327509460.jpg      之前看过《弗洛伊德心理哲学》,(相关    http://www.douban.com/review/1945837/ )那本书开始时感觉晦涩难懂,以为是翻译的问题,看了丢下,丢下再拿起,后来一口气看完,竟然发现自己可以解梦了,真是收获不浅。那本书只是剪录,并不全面,所以,看到这本《西方大师的智慧 梦的解析》就买了来,一是想复习一下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解析,另一个,想全面了解一下他的关于梦的理论。不过,多少有点失望,并无太大收获。开始时觉得文字翻译得通俗易懂,但看到后面时,却觉得没有看前一本书时受益大,不知道是为什么?难道是翻译的缘故?所以,后面就只是翻了一下,不十分认真了。      ■ 事物间的相似性   不过,也并本非全无收获,在看前面的部分时,还是有一点小惊喜。比如说,弗洛伊德在分析一些梦时,他发现,“梦中的伊玛是这几个女人的复合体,而且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拒绝了我的治疗方案。P14”这一点非常重要,是解梦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这运用的就是事物间的相似性。梦中的影像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如果出现,不管这些影像间多么地无关联,也仍会共同地反映某一问题。在这些毫无关联的事物中间,肯定具有某一共同点,而这共同点正是梦的隐意。      06年时,有幸与张光鉴先生有一面之识,当时听他聊起“相似论”,非常感兴趣,但一直未睹此书(网上查得张光鉴先生之作为《科学教育与相似论》,不过各网店均无售)。但是,有关相似论却总不觉陌生,必竟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甚近。      相似性在梦的解析中表现出来就是梦的象征(在其他事物间也同样表现为此义)。所谓的象征就是不同的事物之间共同地传达着某一近似的意义。      相似论与相对论一样,无处不在。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方面。      ■ 梦的等同作用   弗洛伊德在书中谈到了等同作用,这在之前的那本书里是没有注意到的。“等同作用在癔病病症的机制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不但可以让患者在病症里表达自己的体验,还可以表达其他很多人的体验。P49”“等同作用并非单纯的模仿,它是建立在同情之上的一种同化作用。它所表现出来的相似性,来自于潜意识中存在的某些共同元素。P50”      等同作用换个词可以叫作“共情”。 荷兰的心理学家罗伯特•伯尼克(Robert Bosnak)在他的著作《探索梦的原野》一书中较多地谈到了这一概念,他把此称为“共验交流”,这是他“梦的工作”的主要方法。(参见 http://1160404007.blog.163.com/blog/static/11774958320097492210518 )      这的确是很有效的一个方法,我在帮网友解梦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已经在用这种方法了。我在读着网友写的梦的时候,我就让自己置于梦中,就象是自己做的梦一样,去感受梦者的所见,梦者在梦中的情绪,大多时候,看完网友的梦,我就基本上知道梦的隐意了。      关于共情,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实例是,06年参加安东尼•罗宾《释放内在无比的潜能》的课程,在课程上,曾让一个女士假装愤怒的样子,那位女士很投入,结果,当下来的时候,那位女士连走路都成了问题,是人扶着她下来的。忘了当时为什么做这样的试验,但这个场景给我印象很深,现在想来,当是共情的缘故。我后来研究情绪,认为情绪是一种波动,这种波动可以传染,用这种理论来解释共情就很容易了。      共情也好,等同作用也好,只是一个名称,这个理论是很重要的,了解这个理论,将非常有助于解梦(事实上,其意义远不止于此)。      ■ 关于补偿   弗洛伊德在书中对一个梦谈到:“下面是我做的解释:假如我的哥哥真的像梦中说的那样对待我,那我就会有一种赎罪感,这是对我哥哥的补偿!P57”      这也是让我感到惊喜的一个发现,弗洛伊德竟然已经知道了关于“补偿”的概念。补偿的提法在海灵格的著作中较多地谈到(了解 http://www.douban.com/review/2486627/ ),也就是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无数的系统组成的,朋友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夫妻情人之间,家庭之间,单位之间,国家之间都有系统的存在,再大一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也同样存在着系统,有系统就有平衡,一旦失去平衡,就一定以某种补偿的方式来维持这种平衡。不过,印象中海灵格是学了精神分析的,这样的话,海灵格关于补偿的理论应该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相关性   弗洛伊德在书中谈到:“从解析梦的经验中,我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一个表面上可以完全解释的梦,通过联想竟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儿时,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这些梦的来源及其富有刺激的愿望。P71”又谈到:“然而通过检验后的感知会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这些感知都会成为梦的内容,而是那些与心灵中的潜在冲动最相符的才能够成为梦的内容。P84”还谈到:“有时某个愿望并不存在,可是在梦的形成过程中偏偏唤醒了它,从而使它存在了。P84”      这真的让我兴奋,因为,这和我所发现的另外一个理论不谋而合,这个理论就是波动理论,现在的科学上称之为“弦理论”。我发现,用波动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梦的运用原理。上面弗洛伊德所谈到的这些问题,都完全可以用波动原理来解释。(我已写了相关的文章,不过,现在不是时候,暂不公开。)      相关性与相似性很类似,却又不完全相同。相似性更多的指向事物之间,而相关性更多的指向事件之间。对于梦而言,更多的是揭示的是潜意识的内容,而孩童时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的梦的内容都与孩童时的经历有关。所以弗洛伊德才说,通过联想,可以发现一个梦基于孩童时的经历的来源。不过,这是限于部分的梦,并非所有的梦都有孩童时期的经历有关。荷兰的心理学家罗伯特•伯尼克在解梦时也非常多地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朱建新教授创造了“意象疗法”的概念,所谓的“意象疗法”,其原理也是建立在事物相关性的基础之上的,主要的方法也是联想。      弗洛伊德谈到“然而通过检验后的感知会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这些感知都会成为梦的内容,而是那些与心灵中的潜在冲动最相符的才能够成为梦的内容。”这真让我兴奋,我在关于波动的问题上谈到了这点,用波动的原理可以对此进行很好的解释。人的意识是一种波动,潜意识自然也是波动。人白天所经历的所有的事情在头脑中留下来的记忆也是波动。“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的所思所想是波动,这些波动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刺激那些与之类似的波动,也就是说,就象是唤醒那些相关的事件(或梦的因素)一样,这样就形成了梦,并且,这些梦与白天的经历一定有关。这很符合中国的一句俗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就是说,相似的事物之间会互相吸引。琳达•拜恩的《秘密》所讲的也是这个原理,她把此称为“吸引力法则”。(相关 http://www.douban.com/review/2486768/ )      了解此理论将非常有助于解梦。      书是草草地看,以上所言也是泛泛而谈。相关问题在其他地方已有涉及,文中已经做了链接,故不多言。      (恰好今晚看了科教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想起来,在这本书中,有许多问题都没提到,想是译者删掉了,也难怪我看着总不是那个味儿。英文版的已经买了,希望能看到最原始的著作。)


 西方大师的智慧(全十册)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