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健康百科 > 懂得健康

出版社:深圳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807091332
作者:麦基卓,黄焕祥
页数:120页

章节摘录

  追求完满  这本书是关于健康与快乐,还有生命与人际关系上的完满。从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与数千人工作的经验,我们在人际关系的品质与个人的健康快乐之间找到了清楚的联系。我们相信可以通过创造与维持至少一份亲密关系而得到健康、快乐与完满。我们所谓的“亲密”在稍后的章节会描述得更清楚。  首先,怎样才是快乐的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观点是成熟的人的快乐来自于有爱与工作的能力,无法这么做就会被归类为“神经质”(neurotic)。人类心理学家认为,快乐的人能够表达真实的自我,无法这么做就会让人觉得无目标与无意义(即“反常”[anomie])。有些人相信人类的行为动机有一种“成长模型”,他们认为人类需要表达与成长,无法这么做就让人觉得生命不完满。从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观点来看,人类有相互联结的需求,无法这么做就让人感觉孤立。我们的看法——也就是本书所要表达的,包含了很多以上的重点——我们相信健康与快乐是人类彼此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了爱、工作、表达、成长与联结的能力。人类能发展这些能力时,就会感觉完满,无法达成这些重要挑战时,就会感觉不完满。  心灵的开放与封闭  当人的生命能量能够流动、和谐与自由时,就会快乐、健康与完满。当能量停滞时,就会生病与不快乐。这些“阻塞”会以疾病来呈现。疏通这些停滞,疾病症状就会减轻,最后可能会消失。  这种观念深植于古典中国医学:生命能量的流动只要受到限制,就会产生疾病。当人类系统的所有层面都平衡和谐时,就会健康。思想较前卫的西方科学家现在开始思索中国医学过去三千年来的教导。人类就像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处于开放成长的状态,也可以是封闭防卫的状态。最近从细胞生物学得到的讯息显示,这种现象存在于生物个体的层面以及单独的细胞层面。  人倾向开放或封闭似乎与他们对周遭世界的认知与诠释有关,还受到已经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历史因素的影响。人类受潜意识的成见、未检视的假设以及过去受威胁的回忆所摆布。为了能更充分地控制个人心灵的开放与封闭,我们必须要觉知到使得我们封闭与防卫的潜意识动机。防卫与封闭主要发生在人际关系之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要经历一系列的阶段,进而更加开放与有所成长(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亲密)。然而,我们也常常困在人际关系的初期阶段,变得具防卫性,并充满了责难与内疚。我们在《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一书中谈过这个课题。  如果完满健康与建立并维持亲密关系有关,为何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是一大挑战?深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其他人是错误的想法,常常与人们的封闭倾向有关,这是防卫的潜在动机,通常也是疾病的根源。过去几年我们质疑,“为何大家都宁愿计较谁对谁错,却不关心快不快乐?”这便是本书将反复探讨的主题。  ……

内容概要

黄焕祥(Bennet Wong)和麦基卓(Jock Mckeen)
黄焕祥(Bennet Wong)是加拿大皇家医学院院士,曾在精神医学的重镇梅宁哲医院接受专科训练。麦基卓(Jock Mckeen)是具有英联邦专业执照的针灸师,曾在英国牛津中医针灸学院接受训练。两人是具有专业执照的黑文中心的共同创办人,主张一种整合身、心、灵的深度自我发展方式,强调对健康、关系和生活方式的自我责任。他们的远见和价值观是获得世界性瞩目的海文课程的基础,在35年的专业伙伴关系中,他们在世界各地举办过许多研讨会和工作坊,在亚洲和欧洲许多地方旅行和教学,在工作中融入跨文化的方法。他们也是许多机构、公司和团体的咨询顾问,拥有非常丰富的实务经验。

书籍目录

1 序曲2 蓝海与黄河之道3 成长或防卫:重要的生命抉择4 建立关系的漫长旅程5 从受害者到个人责任6 从疾病得到个人领悟7 焕祥生病的课程8 脑的联合国9 蓝海与黄河汇集10 关系中的灵性后记 结束的诗 附录 呼吸 沟通模式 注释

编辑推荐

《懂得健康—在自我探索中疗愈》是“爱与亲密”的实修指南,身心灵课程引领讲师 胡因梦 推荐。

作者简介

《懂得健康—在自我探索中疗愈》是一本关于健康与陕乐,生命与人际关系完满的书。两位作者既接受过西方医学训练,又从古典中国医学和针灸学中汲取营养,在长期的执业过程中,对于生命与医疗的关系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他们发现,当人的生命能量能够流动、和谐与自由时,就会快乐、健康与完满,当能量停滞时,就会生病与不快乐。因此,个人的意志及情绪,和健康与否息息相关,而人际关系的品质、个人对自我生命角色的认知,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状态和疾病的疗愈。在本书中,源自西方的“蓝海之道”和来自东方的“黄河之道”汇集在一起,为我们揭示了关于疾病疗愈和个人成长的全新图景:人们可以学习探索自己的生命能量,在人际关系中得到滋养和成长,为自己的疾病负责并且从中脱身而出。
备注:本书有两种封面,另一种封面如下图,两个版本内容完全一致,采购时随机。

图书封面


 懂得健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其实整本书还是讲要放下,接纳自己。前6章还比较有启发,后4章有点像医学教科书,没读进去。第三章:成长或防卫这里讲的是一种心态,埋怨,责备,受害者的心态就是防卫状态;放下,接纳,并客观地探索就是成长的心态。“人要为自己所有的决定于行动负责,包括疾病或健康。”第四章:建立关系的漫长旅程教了一个成长心态的方法:当我们受伤害时,以自己的知识来诠释伤害自己的感觉。就可以把怪罪的态度转变为好奇和学习的心态。“没有人能伤害我们的感觉。我们是因为对情况做了自我的诠释而伤心。如果我们能学习以新的观点来看事情,就不会这么伤心。”第五章 从受害者到个人责任如何对待疾病“能够对自己的疾病采取探索态度的人,常常会对自己的生命与状况有很不一样的感觉。把专注焦点从身为一个病人转为对生命的好奇,这种情况下,疾病就没有这么破坏性”。 “癌症也是一种求生机制,抱着好奇心看待治疗,专注当下,臣服自己的完整感受,就是对自己开放,与自己更深的内在链接。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癌症还是生活经历,在这个过程有新的了解,最重要”“不健康是因为病人选择受害者的安全感。恢复健康意味着挑战,勇气,克服脆弱,开放自己。这让人很害怕,所以许多人宁愿选择防卫和依赖的态度,拒绝主动疗愈。”第六章 从疾病得到的个人领悟自责、压力导致疾病,更疼惜自己,花时间字样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时,疾病也会好转。“我在这些年来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从正面思考与想象,到学习表达愤怒,学习呼吸和表达情感,改变饮食与生活习惯,大哭大笑。我得到了平衡。有一件事对我的健康极有帮助,那就是好好生活。疾病成为身份认同,成为我欣赏的丰富生命的一部分。”这一章作者举的几个例子,很有体会,因为一直以来我也想这里的案主一样,自责,恨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强颜欢笑,自我惩罚,到头来这些负能量都给身体带来了恶果。我最近几年意识到放下疾病的重要性,认可并欣赏它的存在,不仅是疾病,学会爱自己,不再自己凑合的生活,不再苛责自己。珍惜自己,欣赏自己,认认真真的生活,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碰到的任何事情。
  •     对自己心中所有未解的疑问要有耐心,并且要试着去爱这些问题……不要寻求无法给予的答案,因为你将无法体验这些答案。重点是去体验一切。体验当下的问题。也许你会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在未来的日子里迈向答案。——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给青年诗人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Poet)“为何大家都宁愿计较谁对谁错,却不关心快不快乐?”这便是本书将反复探讨的主题。当我们与另一个人有所联结时,我们就与一切生命有了联结。人类彼此间有密切的互动,就要以参与一种更高能量系统的全像式共鸣(holographic resonance)。意义是看不见的,但是看不见并不是可见的相反:可见的本身就有一种看不见的内在架构,而看不见的是可见的秘密合作对象。——梅洛•庞蒂(M•Merleau-Ponty),《工作笔记》(Working Notes)疾病在某部分是世界对一个受害者的作为,但是在更大的部分是受害者对世界与自己的作为。我们想的不应该是“看看命运是如何对待这个人”,而应该是“看看这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命运”。——卡尔•门宁格(Karl Menninger)我们以最大的快乐来庆贺最小的事情,享受我们在一起的恩赐。消逝如此迅速的我们,所体验到的爱情之歌或痛苦之哭号,只是更大的交响曲中一个单音的许多泛音而已。——莱尔•沃森(Lyall Watson),《未知事物之赠与》(Gifts of Unknown Things)荣格在能量理论上脱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认为能量基本上对人类而言是性欲。荣格不同意,认为性欲只是心理能量的一种可能表达方式。荣格说人类在生命中都要探索一个灵性的课题;精神官能症只是能够被解开的固着而已。人类在后半生需要踏上一条内在的灵性旅程。有时候疾病过程也是旅程的一部分。荣格认为人类心灵的核心是自我(self)。自我常常被掩盖了,或失落了,由一个社会人格面具(persona)所取代。荣格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严肃的探究来重新发现自我。他相信个体的小我(self)也有如同宇宙大我(Self)一样的结构;个体的小我是宇宙大我(神,整体)的个别表现。这是荣格对于个体是以神的形象创造出来的(imago dei)这个神秘观念的解释。天堂的本质是在尘世中显现——“如在上方,如在低下”。人类深层的本质是光。我们的确是空无——但是我们也连接到了整体。人类是波动,也是物质现象,肉体只是另一种现实的呈现。个体能够发现自己的真实本质。踏上这趟旅程,需要有开放的心灵以及面对未知的勇气。天堂与尘世远超过了你的哲学所能梦想的。——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哈姆雷特》(Hamlet)我们的挑战是去帮助其他人(还有我们自己)寻找自己的位置,而不是“退出”群体。舞台剧《悲惨世界》中的一句歌词:“爱某人就能亲眼目睹上帝。”一位担任神学院院长的教士朋友为宗教与灵性提出以下的定义:在宗教中,人类提出问题,上帝给予答案。在灵性中,上帝提出问题,而人类就是答案!基卓成年之后,就对古代中国经典《易经》深深着迷。这本书的概念之一是,宇宙是尘世能量与上天能量的复杂互动,人类处于流动的天地能量之间。天堂彰显了上帝的荣耀,而苍穹彰显了他的手艺。——《圣经•诗篇》(Psalm)19:1奥托•兰克(Otto Rank)说人类进入了新纪元,将面临新的挑战。当人类跨越了过渡性的“心理治疗阶段”(psychotherapeutic stage),他们将要面对身为人类的基本问题,而唯一的答案将是过着有热情的创意生活。这符合我们自己的观点:治疗是人类必须超越的限制。新心理学的最终任务是去重建人类与生命的联系,不是表面的口号或治疗策略,而是在基本上,实际地成为现代存在的一种证明。——艾拉•普罗果夫(Ira Progoff),《心理学的死亡与重生》(The Death and Rebirth of Psychology)灵魂没有另一半是无法存在的,另一半永远是在“你”之中找到。——荣格
  •     并非所有超越的事物均来自天上,不是所有能力都能引领我们上正道。异象、异声、星象、气感、招魂、预言、与亡魂沟通,及所有诸如此类的行为都是十分危险的。这些事情是存在的,但却不能引领人到上帝那里。它们只能暂时给我们力量,他们令我们的自我相信自己是特别的。但所有这些力量不久便生出酸混来,令人生病,郁郁不安。他们是有意地邀请鬼魂附体,他们令人走上迂回的道路,即使不能毁灭,但是用迷惑一个真正的求道者。有些组织及导师要的是钱,有些要的是灵魂,另有些纯粹想多些人陪他们落入地狱。    要选择精神导师或求道组织,我们可问以下的问题:       1 ,有没有人向你索取金钱?真理并不是商品,可以买卖及据为己有。     2 ,你的导师有没有催促你成为他的推销员?你应以信心去了解自己所走的路是否真的有价值,不是计较你看了多少书,上过多少课,或你可以得到某些什么证书。真理并不是靠推销的。      3 ,你本身是否感受到所学技法的效果?不要满足于含糊的承诺,例如:说过一段时间,你便可成为大师或享有某种特权等等。      4 ,他们有否叫你穿稀奇古怪的衣服?叫你采用古怪的姿式静坐?叫你不断念咒?真理是不会要人费力,只视乎人有没有真正的渴求,所以不需要重重的考验。     5 ,你所选择的是否合乎正道?即那条道路是否与历世以来的大圣大贤,智者哲人的教导相符,抑或只是带你进入潜意识或超意识的可怕经验。     6 ,组织内的成员,包括导师、领袖或其他人是否可信靠?你和他们在一起是否感到舒畅?他们有否流露爱与喜悦?他们的热情是否真实?他们所教导的价值观能否在你眼前表现出来?     7 ,你有否选择逗留或离去的自由?你要依你的心灵,而不是由「自我」来作决定。若你感到害怕和担忧,提醒他们你是这样。如果你感到怀疑和受到威吓,你应立即离开,不要受别人控制。     8 ,有没有方法证明他们所教授的确实有效?无论练习的结果如何,他们的理论应受到验证。           ------摘自《生命的升进》

精彩短评 (总计59条)

  •     内容比较实际,适用于当今社会激烈竞争下的工作者们
  •     书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我一共买了3本(懂得健康、懂得爱、懂得生命),其中里面有1本是新的,有两本是囤积的书籍,书的颜色和那个新的差异很大的,总之,书的内容还可以,会细细品读的
  •     懂得系列里面最薄的一本;比较精彩,但仍有部分相对专业的医学名词会影响阅读。 相信自己拥有无条件的爱,不要强加给自己过多的责任,身体不适时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感受身体与心灵的联动。 重要的一点:亲密关系沟通不说对错,而是是否同意。
  •     能量,关系,自己。
  •     观点很有启发,其实觉得可以打三星半
  •     当别人用刀指向自己时,自己可以选择不向自己插一刀
  •     有一些讲亲密关系的常识,还是不错的。只不过信噪比有些大。
  •     推荐阅读《懂得爱》
  •     认识自我及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为自己的健康负起最大的责任~
  •     从受害者到个人责任这部分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     2008-06-05 人类深层的本质是光
  •     自我探索,自我认识,从而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
  •     ,
  •     比起另两本来略显一般,不过能量的解释仍然富于启发性
  •     我们想的不应该是“看看命运是如何对待这个人”,而应该是“看看这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命运”。   ——卡尔•门宁格(Karl Menninger)
  •     可以收获很多的书籍
  •     更明白情绪、心理对健康的决定性作用。
  •     可读性非常强
  •     能量,情绪,亲密关系,创造力,对自己负责,沟通模式与真正的自我。#书#
  •     生吞活剥
  •     阅2009年版。 此书的精神在《秘密》一书已全部涵盖,《秘密》的感恩部分更赞。总而言之,以开放式、乐观、积极态度面对人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此书最后的“呼吸”部分,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讲解得更具体、细致。
  •     太让人失望,这种书也放到这儿来卖,丢人。简直让人看不懂在说啥,翻译的乱七八糟,失望透顶。
  •     这本书真是妙不可言
  •     之前买过他们的书,这个出版社的纸张质量真的让人失望。书店也不爱惜书,拿到手里,有破损页,还有几页有黄渍。
  •     上帝及时来救我
  •     懂很难,做更难。
  •     说实话,实在读不下去了....留着60岁以后吧。
  •     一口气看完了,爱死了。用平和的语句写出人生、健康等等。写的很好。但是,文笔很好,很朴实,很流畅。宠辱不惊,反而我有点激动。比正能量那本书写好的,更加正能量。我喜欢!!准备看看作者的其他书。是华人呀!!!好像认识作者一样!!太爱了!!!
  •     懂得健康:在自我探索中疗愈
  •     身心灵皆为一体
  •     有了负面情绪学会自我疗伤。
  •     与人相处的状态与健康也会有关,人是个整体
  •     非常棒的一本书,两位作者是真正懂得生命懂得自然的人。这才是自然。
  •     太浅显了些
  •     看了一半,实在是不想看下去。
  •     内容与书名相差太远,不值得推荐
  •     看的并非这个译本,总的来说整合蓝海与黄河之道,让我看到一个全新的概念,比如生病~原来是自己潜意识想生病~~~~想要找到健康与快乐的秘籍还需要慢慢学习,清空经验,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开放与分享~~
  •     在读完《爱的艺术》之后接着读这本书。这两本书让我感觉相得益彰,水乳交融,让我对爱、疾病、自我、生命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非常非常好的书!
  •     西方视角下的中医理论。
  •     书不错,纸张也好,还会介绍朋友光顾!!
  •     反复在看这本书,学习与生命联结,很受启发。
  •     《懂得爱》的前传
  •     本书有几个观点有点含金量
  •     很好的书,但是看到出版信息还是要纠正一下,一直都是第一版,我刚买了两套送人,没有出第二版,信息要准确的
  •     换一种方式去思考和看待对别人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只是被社会或经历影响的。害怕某人,不是因为某人可怕,而是自己诠释出对她的感觉是害怕的。所以还是要改变自己的感觉。
  •     身心灵,异质同型;人实为能量模式;并无唯一的真相;认识自己的反应模式;身心灵的疾病,实为能量的阻滞,疾病是认识自己的机会;人的六个脑,心脑;Jung:人是宇宙的表现。
  •     胡氏首推的书
  •     说的非常简洁,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才能领会。
  •     疾病是dis-ease,融通带来健康。
  •     http://www.du8.com/books/outsohu7149.shtml
  •     前半部分还不错,主要就讲身心一体,没什么新意就是了。后半部分我看得有点无聊,生理方面的东西看不懂记不住,over。
  •     挺不错的一本书……要珍藏~
  •     你就是你的身体
  •     健康、快乐与完满,关键在自身。
  •     书超好看啊很喜欢的!!!
  •     远不如《懂得爱》那么深入和令人振聋发聩
  •     送人的,很不错的心灵书籍。
  •     与懂得爱一脉相承
  •     从封闭到成长,从受害者到自我负责。新学到两个美丽的词儿:蓝海之道/黄河之道。很喜欢看外国人讲东方哲学~就是内容少了点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