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堂会演剧史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舞台艺术戏曲 > 明清堂会演剧史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
ISBN:9787532559497
作者:李静
页数:438页

内容概要

李静
女,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曾在《文艺研究》、《文艺争鸣》、《红楼梦学刊》、《民族艺术》、《戏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近年主要从事明清戏曲与民俗文化研究、岭南戏曲曲艺的近代转型研究。

书籍目录


 绪言
  一、本书的选题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说明
  四、本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上编
 第一章 明代以前的厅堂式演出
  第一节 汉唐宴乐百戏的演出
  一、演出的空间形态
  二、演出的内容和形式
  三、小结
  第二节 宋元的宴饮表演
  一、演出的空间形态
  二、演出的内容及形式
  三、演出的艺人
  四、小结
 第二章 明代的堂会演剧
  第一节 明代前、中期的堂会演剧
  一、前、中期堂会演剧概况
  二、前、中期堂会演剧的特点
  三、小结
  第二节 晚明的堂会演剧
  一、晚明堂会演剧概况
  二、演出的声腔、剧目
  三、职业戏班、家乐与“串客”
  四、小结
 第三章 清代的堂会演剧
  第一节 清初的堂会演剧
  一、清初堂会演剧概况
  二、堂会演剧的感伤格调
  三、小结
  第二节 清代中叶的堂会演剧
  一、清中叶的堂会演剧概况
  二、堂会演剧中的“花、雅”风姿
  三、小结
  第三节 清末民初的堂会演剧
  一、清末民初堂会演剧概况
  二、堂会的演出团体
  三、演出形式及剧目
  四、演出场所的剧场化
  五、小结
下编
 第四章 明清堂会演剧诸形态
  第一节 明清堂会演剧场所
  一、宅第演剧
  二、公共场所演剧
  三、小结
  附:清代会馆演剧述论
  第二节 明清堂会演剧习俗
  一、从喊戏定班到参场讨座
  二、从开场戏到送客戏
  三、戏钱与赏银
  四、小结
  附:几种常见的堂会吉祥戏演出剧目及演出程式
 第五章 明清堂会演剧之赏玩性与礼仪性
  第一节 堂会演剧的赏玩性
  一、欣赏的赏玩性
  二、表演的赏玩性
  三、小结
  第二节 堂会演剧的礼仪性
  一、交往的礼仪及程式性的表演
  二、仪式意味
  三、小结
 第六章 明清堂会演剧之历史地位及现代启示
  第一节 明清堂会演剧之历史地位
  一、从案头到场上:短剧创作与折子戏表演
  二、“闺阁中多有解人”:女性观众的观戏与评戏
  三、堂会演剧的尴尬:“知音尚曲”与“狎旦”之俗
  四、小结
  第二节 堂会演剧之现代启示
  一、精神文化空间:堂会演剧的内在支持
  二、“小剧场”效应:堂会演剧的奇妙境界
  三、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明清堂会演剧史》以明清时期极其重要的一种剧场空间形式——堂会为对象,对演出之规模、地域、特点、性质,不同时期的演出形式,观者之人数、性别、身份、地位,演者之所属戏班、声腔剧目、唱做艺术、演出时地、酬金赏赐等等,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既有史事的贯穿演绎,穷溯本末,又有堂会演剧诸形态之细密考究,赏其审美特征,剖其文化内涵,演其程序礼俗,评其历史影响,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对堂会演剧进行系统详尽研究的一部论著。全书持论允当,袭古弥新,诠解疑难,考述精赅,从总体上填补了多种戏曲史述在这方面的欠缺与不足,可为戏剧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图书封面


 明清堂会演剧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说来是这样的,看新版红楼梦时,关注的点是在看戏上,导演引入了昆曲的元素,更加让我对当时戏曲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产生好奇。有一点是对的,在曹雪芹那个时代,昆曲是他们主要的看戏对象,尽管也有各种花部作为佐料。但正餐仍是雅部,昆腔。红楼梦里看戏是为两种,一种是正式的堂会,即家族式的宴会,辅以戏文来娱乐遣情。一种是大观园内的小型演出,类似于明代的园林看戏。先说第一种,我记得原著中并没有说到黛玉宝钗这些闺阁女儿家是专门另辟座位,垂帘看戏的,而是和老祖宗他们在同一个位置的,避开男宾,按照尊卑长幼列席而已。可见这个时候,清代的妇女看戏已经有了更多的自由,不用躲在帘子后窥看,而是比较正式的登堂看戏。那么这种看戏的氛围是只限于这样的大家族还是普及到了其他阶层呢?这跟满汉不同的观念有关系么?宝黛钗之间还有关于寄生草一段的讨论,以及宝钗质问黛玉偷看牡丹亭西厢记。可见,宝钗也是看过戏文剧本的。她说过的`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这些可都是元杂剧的好东西啊~宝姐姐也是个戏迷XD这是可证的,因为明清时期,闺阁女儿不得抛头露面,看戏文是她们接触社会,了解思潮,以及自我抒发遣情的方式,牡丹亭这一部书就是明清时期江南女子手中的畅销书,她们不仅阅读,还做了评论。当然这种堂会看戏,看的什么,演的什么,都只是用来热闹气氛的,观众的重心还是放在宴饮上,聊天,应酬,八卦,偶尔看几眼台上。更多的是看人的眼色神色。这种观剧更多的是礼仪性。这个时候,电视剧中的戏台已经有了出将入相的形制,而不是明代简单的铺一块地毯。戏台的规格也有了变化。当然时间有待考证。我最喜欢的当然是第二种,园林演剧。大观园里的演剧不多,有这么一段:贾母二宴大观园时,在大观东面的缀锦阁底下吃酒,让女戏子们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演习乐曲,借着水音欣赏,箫管悠扬笙婉转,乐声穿林渡水而来,格外好听。于是我要赞一下贾母的看戏品位,园林看戏的赏玩性就在于此,安静,闲雅,邻水平台,借水风送音,非常入心,这样的环境,即使是不爱看戏的黛玉也是会沉醉的。她之前在梨香院外听到皂罗袍,不也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慢慢的体会到了戏文的美妙?回到现代,现代人的宴饮聚会已经不需要戏文助兴。堂会也几乎消失,记得越剧前辈袁雪芬曾说自己坚决不唱堂会,大概在民国时期,唱堂会成为了一种低级趣味的指代,那些有钱的官商并不具有士大夫的雅趣,更多的是狎兴,对伶人并不尊重。去年参加了宁波善水阁的一次活动,有昆曲表演,演出时候,全场寂静,之后纷纷称赞,为之惊艳。这是在剧场得不到的观感和趣味,并无亵玩之心,而是对古人风雅生活的向往和认同。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还没仔细看,学术著作,好书
  •     很像是直接把学位论文拿来出书了。拿来当民俗史随便翻翻也还行。引用的一些资料翻来覆去地出现,某些句子完全不变样地出现了三四次。可读性比较糟。
  •     怎么还有给打两星的。。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对我来说挺有用的
  •     堂会的赏玩性和礼仪性我喜欢,另外作者结语肯定了新版红楼梦中再现清代贵族看堂会的细节表现。确实。
  •     十年心血,力透纸背。
  •     书还行,快递太慢了,溜溜送了两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