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莲花落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舞台艺术戏曲 > 绍兴莲花落

出版社:浙江摄影
出版日期:2008-5
ISBN:9787806866283
页数:193页

章节摘录

插图:追溯绍兴莲花落名称的来历,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研究者的说法。绍兴莲花落初起之时,艺人们沿街卖唱,独歌清唱,其所唱内容以“劝善醒世”为主旨,后来演变成为主唱者领唱、从者帮腔的形式,与唐代“散花落”衍变而来的“哈哈莲花落”相近,因而属于大概念“莲花落”,后来为了表示区别,才被加上地域之名而得名为“绍兴莲花落”。其二,绍兴莲花落老观众的说法。莲花落故事动人,唱腔动听,“劝善醒世”,风趣诙谐,引得观音菩萨走下莲台与老百姓一起来观赏,故被叫做“莲花落”。其三,绍兴莲花落老艺人“豆腐阿土”王德兴的说法。说唱莲花落,故事一定要前后“连”得牢,情节一定要左右“化”得开,段子一定要随时煞得“落”。演唱绍兴莲花落,面对全场听众,演唱者一定要根据现场实际,即兴发挥,顺势引导,这就一定要:有“连”、有“化”、有“落”,这才叫“莲花落”。“绍兴莲花落”就其演唱方式来说,已经历了“跑街卖唱”、“草台演唱”、“剧场演出”、“荧屏传播”诸阶段。就其音乐唱腔来说,经历了“独歌帮腔”、“单档主唱”、“双档探索”和“歌舞伴唱”诸阶段。“绍兴莲花落”在绍兴曾一度被称为“压倒流行歌曲的曲种”,而今它正处于一个低谷时期。但是,如果我们以积极态度来看,那么它正处在迎接又一个高峰的前夕。据清末绍兴文化人周作人所写日记推测,“绍兴莲花落”问世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1906年至1910年间,“下三府”(今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有一个绰号“长手指甲”的张姓艺人来绍兴卖唱,并收上虞菘厦沈阿发、绍兴坡塘唐茂盛为徒。当时,他们所说唱的唱词多系即兴编造,唱腔也没有固定基调。演唱内容大多为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类的“套词”。如:桂芝花开八月中,种田下地叠稻蓬。生意买卖靠兴隆,财神菩萨坐当中。当时的演唱方式,艺人们自称是“跑街”。因此,我们将这一阶段称为“跑街卖唱”阶段。不久,到了民国初(1912年以后),唐茂盛受越剧前期落地唱书“呤嗄调”及“宣卷调”的影响,开始采用“独歌帮腔”的方法,艺人们自称为“哩工尺”唱法,由此而逐渐形成一套基本唱腔。其演出形式亦由“跑街卖唱”改为“草台演唱”。其内容由“套词”而“新闻”,由“新闻”而发展到说唱具有故事情节的“节诗”。“节诗”内容多为反映农村家庭生活,如:《娘家节诗》、《箍桶节诗》、《长婆节诗》。到新中国建立时,这一类“节诗”曲目共达到十八篇半,俗称十八只半“节诗”。这十八只半“节诗”,篇幅短的可唱半个多小时,篇幅长的也就一个小时多点。用现今的话语来分类,也就是“短篇莲花落”。绍兴莲花落进入“草台演唱”阶段以后,艺人队伍扩大了,曲目也由说唱“节诗”发展为说唱长篇回书。以民间逸事、传说为题材的长篇有:《闹稽山》、《马家抢亲》、《天送子》等;移植改编演出其他说唱艺术的长篇有:《何文秀》、《游龙传》、《龙灯传》等。绍兴莲花落初期的表演形式为:一人主唱,一人打板,另一人和打板者一起帮腔,俗称“三股档”表演形式。后来采用了四胡伴奏,于是改为一人主唱,一人拉四胡,一人打板;主唱者手持三翘板,在音乐“前奏”及“间奏”中打板击节;演唱过程中,有时与伴奏者对白问答,有时由伴奏者帮腔接调;形式活泼,班子小而场面热闹。20世纪70年代以来,绍兴莲花落的表演、_唱腔及音乐都有较大的发展。在伴奏上,添加了琵琶、二胡、笛子、扬琴等乐器。根据剧情需要,穿插演唱绍剧、越剧及部分民歌小调。演出方式虽然仍以传统单档为主,但积极进行了双档、多角和伴舞等尝试。在绍兴莲花落里,基本上所有戏曲的唱腔都能听到,不但有绍剧、越剧、鹦哥班、“宣卷调”等绍兴本土戏曲唱腔,而且京剧、黄梅戏等戏剧唱腔经过艺人们的改编也有机地融合于绍兴莲花落中。1949年前,绍兴莲花落艺人自发演出于农村或城区茶馆,观众多为农民及锡箔工人。1949年以后,文化部门组织艺人队伍,帮助整理书目,使绍兴莲花落纳入政府管理。1970年前后、1985年前后和2000年前后,在浙江省曲艺家协会和绍兴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重视下,一些有识之士频频牵头举办莲花落调演、举行莲花落大赛、组织曲目创作、培训艺术人才,推动了绍兴莲花落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当时,官办专业的、民间职业的、半职业的和业余爱好型的演唱团体在绍兴本地多达六十多个,莲花落成为绍兴城乡家喻户晓、老少喜爱的艺术品种。

前言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润物无声地滋养着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世界发展的历程昭示我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还取决于“文化软实力”。作为保留民族历史记忆、凝结民族智慧、传递民族情感、体现民族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就是维护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对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浙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之源,拥有特色鲜明、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据考古发掘,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在这方古老的土地上活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浙江大地积淀了著名的“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浙江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熠熠生辉、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省项目数量位居榜首,充分反映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彰显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留存于浙江大地的众多非物质遗产,是千百年来浙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浙江地域文化的瑰宝。保护好世代相传的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努力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责任,是建设文化大省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对增强我省“文化软实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历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重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为此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特别是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制定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保护机制,建立保护载体。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民间老艺人,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无私奉献,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浙江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对我省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逐一进行编纂介绍,集中反映了我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成果,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的出版对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将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原则,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把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新台阶,促进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2008年4月8日

后记

2006年,绍兴莲花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久,我俩被文化主管部门确定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绍兴莲花落》一书的编著者。凭借多年来从事绍兴莲花落创作、演艺、研究和组织工作的积累,我们义不容辞而信心百倍地启动了本书的编著工作。2007年以来,绍兴县宣传文化部门决定实施绍兴莲花落“二次创业”工程,绍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君和绍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沈祖卫亲自抓这项工作,副局长冯健积极协助,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季承人作为承办单位负责人牵头制定《绍兴莲花落“二次创业”规划》,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从以下“大事记”中,我们可以看出绍兴莲花落由此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亮点纷呈。2007年9月8日,绍兴莲花落二次创业启动暨绍兴莲花落研究所、创作室、艺术团宣告成立。2007年1月28日,绍兴莲花落创作室举行“鉴湖传奇创作工程”签约作家签约仪式暨青年作者培训班开学典礼,绍兴莲花落艺术团同时举行“青年演员专场演出”。2007年12月28日,绍兴莲花落研究所召开“绍兴莲花落百年论证会”。2008年1月8日,由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与浙江省曲艺家协会发起创办的“浙江省绍兴莲花落协会”以及绍兴本土的“绍兴莲花落协会”同时宣告成立。“两级协会”以“一套班子”合署运作,胡兆海出任会长,倪齐全出任执行会长,王云根出任理事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和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一行专程莅绍祝贺。同日,绍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行“绍兴莲花落百年庆典新闻发布会”,宣布2008年举行十大活动,以庆祝绍兴莲花落百年诞辰和推进“二次创业”。中共绍兴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徐焕明和县长冯建荣对推进绍兴莲花落“二次创业”十分重视,亲自出席有关绍兴莲花落艺术发展的重大活动,并作指示。绍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君,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庆国,副县长张荣社和县政协副主席骆学新等党政领导则经常性地关注和具体支持绍兴莲花落的发展。在上述大环境中,本书编著者深切地感受到本书编著工作意义深远。在浙江摄影出版社经过半年多时间审稿、编辑,本书即将付梓之际,作为编著者特向为本书作出贡献的下列同志表示衷心感谢:感谢马来法、罗萍、汪嘉宝、罗小令、蒋鑫富、赵文龙、王雷、马志友等同志为本书提供文史资料或参与撰稿;感谢马来法、阮余庆、杨乃燕、黄钦衡、林子龙、沈浩根、陈晓、高洁、陈锦高、钱国英、徐斌、孙顺娟、韩跃进等为本书提供图片或特地进行图片采拍。此外,在本书成书过程中,沈莹、王慧等同志专事图片扫描、编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谨在此一并致谢。受本书编著者视野所限,肯定会有不少珍贵的史料尚未发现,希望本书的问世,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本书能被读者诸君认可是一本普及和传承绍兴莲花落的基础读物,并对绍兴莲花落的繁荣发展有所帮助,那么我们所从事的这项工作也就有了价值。王艺  骆峰2008年1月30日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序言历史与现状  【壹】绍兴莲花落的历史沿革  【贰】绍兴莲花落的发展现状名角与名家  【壹】绍兴莲花落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贰】绍兴莲花落传承复兴的代表人物曲目与创作  【壹】传统“节诗”  【贰】传统长篇曲目  【叁】现代创作改编曲目  【肆】传统长篇曲目《闹稽山》简介  【伍】当代获奖作品选介形式与手段  【壹】绍兴莲花落的表演形式  【贰】绍兴莲花落的演唱手段唱腔与伴奏  【壹】早期的绍兴莲花落音乐  【贰】现在的绍兴莲花落音乐  【叁】绍兴莲花落音乐发展中的一些情况研究与分析  【壹】马来法论绍兴莲花落艺术  【贰】汪嘉宝从“粗俗简土”到“雅俗共赏”  【叁】王云根绍兴莲花落脚本创作琐谈  【肆】赵文龙:让“鉴湖莲花”分外香  【伍】蒋鑫富:与你分享泥土的芳香保护与展望  【壹】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贰】保护工作已在进行  【叁】保护工作有待提升  【肆】明日“莲花”别样红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绍兴莲花落》中介绍了绍兴莲花落大约起源于清道光年间,以绍兴方言演唱,具有滑稽、夸张、讥讽、幽默的特点。绍兴莲花落在绍兴、上虞、余姚、慈溪和杭州一带较为流行。其说白唱词通俗易懂、风趣幽默,音乐唱腔朴实流畅,故事情节生活气息浓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作者简介

《绍兴莲花落》是一本普及和传承绍兴莲花落的基础读物。绍兴莲花落大约起源于清道光年间,以绍兴方言演唱,具有滑稽、夸张、讥讽、幽默的特点。绍兴莲花落在绍兴、上虞、余姚、慈溪和杭州一带较为流行。其说白唱词通俗易懂、风趣幽默,音乐唱腔朴实流畅,故事情节生活气息浓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图书封面


 绍兴莲花落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