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红拂夜奔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作品集 > 青铜时代红拂夜奔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229004552
作者:王小波
页数:257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在本章里一再提到一个名称“领导上”。在一本历史小说里出现这种称呼,多少有些古怪。作者的本意是要说明,“领导”这种身份是古而有之。  一  李靖、红拂、虬髯公世称风尘三侠,隋朝末年,他们三人都在洛阳城里住过。大隋朝的人说,洛阳城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城市;但唐朝的人又说,长安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城市;宋朝的人说,汴梁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城市;所以很难搞清到底哪里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城市。洛阳城是泥土筑成的,土是用远处运来的最纯净的黄土,放到笼屉里蒸软后,掺上小孩子屙的屎(这些孩子除了豆面什么都不吃,除了屙屎什么都不干,所以能够屙出最纯净的屎),放进模版筑成城墙,过上一百年,那城就会变成豆青色,可以历千年而不倒。过上一千年,那城墙就会呈古铜色,可以历万年而不倒。过上一万年,那城就会变成黑色,永远不倒。这都是陈年老屎的作用。李靖、红拂、虬髯公住在城里时,城墙还呈豆青色。这说明城还年轻。可惜不等那城墙变成古铜色,它就倒了,城里的人也荡然无存。所以很难搞清城墙会不会变成黑色,也搞不清它会不会永远不倒。洛阳城墙筑好之后,渐渐长满了常春藤。有一些好事的家伙派人把藤子从墙上扯下去,墙上就剩下了细小的藤蔓,好像四脚蛇断掉的尾巴。与此同时,被扯下墙的常春藤在地上继续生长,只是团成了团。有些叶子枯萎凋落,有些叶子却蓬勃向荣。这些藤子在地下,就像一堆堆的垃圾。而立着的城墙却被断裂的藤蔓染上了花纹,好像一匹晾在空中的蜡染布。然后又有些人觉得有花纹的城墙不好看,又派了一些人出来,举着绑了刀片的竹竿,把花纹都刮掉了。久而久之,城墙上就被刮出了好多白斑,好像脸上长了癣。我不明白既然一堵墙已经修了出来,为什么不能让它好好呆着——人活着受罪,干吗让墙也受罪呢。  李靖他们住在洛阳城里时,这里到处是泥水。人们从城外运来黄土,掺上麻絮,放在模版里筑,就盖成了房子。等到房子不够住时,就盖起楼房,把小巷投进深深的阴影里。洛阳的大街都是泥的河流。那时候的雨水多,包铁的木车轮子碾起地来又厉害,所以街上就没有干的时候。泥巴在大街上被碾得东倒西歪,形成一道又一道的小山脊,顶上在阳光下干裂了,底下还是一堆烂泥,足以陷到你的膝盖。那些泥巴就这样在大街上陈列着,好像鳄鱼的脊梁。当时的人们要过街,就要借助一种叫拐的东西。那是一对带有歪杈的树棍,出门时扛在肩上,走到街边上,就站到杈上,踩起高跷来。当时的老百姓都有这一手,就像现在的老百姓都会骑自行车一样。谁也不知道将来的老百姓还会练出什么本事来——假如有需要,也许像昆虫一样长出六条腿。当然,各人的道行有深有浅。有人踩在三尺短拐上蹒跚而行,也有人踩在丈八长拐上,凌空而过。比较窄的街段上,有些人借助撑杆一跃而过。在泥水中间,又有无数猪崽子在游荡。老百姓和猪就这样在街上构成了立体画面。除此之外,还有给老弱病残乘坐的牛车,有两个实心的木头轮子,由一头老水牛拉着,吱吱扭扭,东歪西倒。从城东到城西,要走整整半天。假如它在路中间散了架,乘车的都要成泥猪疥狗。不是老百姓的人坐在八匹马拉的轿车里呼啸而过时,泥水能溅到路边的店铺里面。正如今日有些豪华轿车跟在你自行车后猛按喇叭,嫌你聋得还不够快。老百姓总是恨非老百姓,这是原因之一。  那些在洛阳大街上横行的马车就像鱼雷艇,这种高速船只宜在空旷处行驶,不该开上大街。但是谁也没有对马车提出意见,因为谁都不敢。人们只是上街时除了带着拐,还带一把油纸伞,见到马车过来,就缩在路边,张开伞接泥巴。还有一些人不带雨伞,而是穿着油布的雨披。不管你怎么小心,总有弄一头一脸一身的时候。所以又要带上一个防水的油布口袋,里面带着换洗衣服。但是要洗手洗脸,总要用水。井倒是好找,洛阳每个街口都有一间白色的小房子,里面就是水井。但是房子里有人看着,用水要钱。所以图省钱的人就在脖子上拴两个牛尿脬,里面放上水。但是你虽有换洗衣服,总要有地方换,总不能当街赤身裸体,找更衣处(现代话叫收费厕所)也要钱;所以图省钱的人就不是带一把伞,而是两把伞。更衣时把两把伞前后张开遮住。这样一个图省钱的人出门时,脚下踩着一对拐,脖子上挂了两袋水,背后插了两把伞,腰里还挂着鼓鼓囊囊的口袋,实在是很累赘。其实你只要用一点钱,就可以清清爽爽地到任何地方,这个办法和现在是一样的:坐taxi。所以那些人是自愿活得那么累赘,因为他们想省钱。他们想省钱的原因是他们没有钱。  大隋朝的taxi没有轮子,那是一些黑人,脑袋后面留着小辫子,赤身裸体,只穿一条兜裆布,手里拿着一条帆布大口袋。问好了去处,他就张开口袋把你盛进去。一个大钱一公里,他可以把你驮到任何地方,身上也不会沾一点泥。但是在坐taxi前,必须在他脸上摸一把,看看是真黑人,还是鞋油染的。有些无赖专门冒充taxi,把人扛到臭水坑前面,脑袋朝下地往下一栽。这些无赖以为这样干是有幽默感,其实一点也不幽默,因为这样一栽常常把别人的颈椎栽断。别人的颈椎断了,他们就把钱袋摸走。这也如你今天乘出租车时,也必须研究一下司机和车子,万一乘错了车,就会被人把脸打扁。众所周知,taxi只对外国人和阔佬是安全的。  坐taxi出门太贵,又有折断颈骨的危险,所以在洛阳城里,大多数人平常出门时都是全副武装,十分累赘。只有那些走街串巷的妓女最潇洒。那种人身穿皮子的短上衣和超短裙,溅上了泥后,等干了一刮就掉,顶多剩下一点白色的痕迹。过街时只要招招手,就有老黑来把她扛过去,连钱都不要。当然,走在路上时taxi的手不老实,要占点小便宜。她们什么都不带,因为什么都用不着,只带一个小手提包,包里有刮泥点子的竹片子、手纸、小镜子等等,但是没有很多钱,钱多了流氓会搜走。但也不能一点钱都没有。那些流氓穿着黑绸子的长袍,头发用榆皮水梳得贼亮,嘴里嚼着蜜泡过的老牛皮(当时已经有了阿拉伯树胶做的口香糖,但是太贵,一般人买不起)。妓女的包里要是没钱,流氓发起火来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好多年以前,洛阳城就是这样。好多年以前,李靖就是这么个流氓。  二  我在讲李靖的事时,他就像一座时钟一样走着。但是这座时钟走得并不总一样快。讲到别的人时也是这样。举例而言,现在是故事的开头,时钟就相当缓慢。也不知讲到什么时候它就会突然快起来,后来又忽然慢下去,最后完全不走了。这是我完全不能控制的。因为不但李靖,连我自己也是一座时钟,指不定什么时候快,什么时候慢,什么时候会停摆。  我们现在知道,李卫公是个大科学家,大军事家;其实他还是个大诗人,大哲学家。因为他有这么多的本事,年轻时就找不到事做,住在洛阳的祖宅里(那座祖宅是个土墙草顶的房子,草顶露了天,早该换草了),有时跑到街上来当流氓聊以为生。在这种时候他只好尽量装得流里流气,其实他很有上进心。年轻时李靖住在洛阳一条铺石板的小巷里,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晚上点着蓖麻油的灯熬夜。那种油是泻药,油烟闻多了都要屙肚子.当时他可没有当大唐卫公的野心,只想考上个数学博士,在工部混个事就算了。但是这样的事他都没找到。  我知道李卫公精通波斯文,从波斯文转译过《几何原本》,我现在案头就有一本,但是我看不懂,转译的书就是这样的。比方说,李卫公的译文“区子曰:直者近也。”你想破了脑袋才能想出这是欧几里得著名的第五公设:两点间距离以直线为最近。因为稿费按字数计算,他又在里面加了一些自己的话,什么不直不近,不近者远,远者非直也等等,简直不知所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段落具有维多利亚时代地下小说风格,还有些春宫插图。这都是出版商让加的。出版商说,假如不这样搞,他就要赔本了。出版商还说,你尽翻这样的冷门书,一辈子也发不了财。因此李靖只好把几何和性结合起来。这是因为这位出版商是个朋友,他有义务不让朋友破财。每次他这么干的时候,都会感到心烦意乱,怪叫上一两声。但是他天性豁达,叫过就好了。  李卫公多才多艺,不但会波斯文,而且会写淫秽小说,会做画,他的书里的插图都是自己画的。有时候他也用烧红了的铁笔给自己在木板上画名片,用大篆写上“布衣李靖”,写完了又觉得不过瘾,于是擅自用隶字加上了一行小字:“老子第十六世孙”。这么写也不纯是唬人,因为姓李的都可能是老子的后裔,但是第十六世可一点依据也没有。他每天早上用冷水洗澡,不论春夏秋冬;上街时拄两丈长的拐,那拐是白蜡杆制的,颇有弹性,所以他走起来比马车还快。现在有些年轻人骑十速赛车,走起来也比汽车快。当年李靖遇到红拂时,他很年轻。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的文章写得恣肆随意,非常自由,常常还满口谐谑,通篇调侃,一副顽皮相。如今调侃文字并不罕见,难得的是调侃中有一种内在的严肃,鄙俗中有一种纯正的教养,这正是我读他的作品的印象。  ——周国平

内容概要

王小波(1952~1997年),当代著名学者、作家。l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l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l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墓地在北京昌平佛山墓区第八区。王小波无论为人、为文都颇有特立独行的意味,其写作标榜“智慧”、“自然的人性爱”、“有趣”、“自由”,别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他的作品被誉为“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王小波逝世之后,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由此可见读者对其的热爱及王小波的深远影响。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编辑推荐

  阴阳两界逾十载,似水流年;金银铜铁铸时代,地久天长。

作者简介

《青铜时代红拂夜奔(精装珍藏版)》内容为:王二,1993年四十一岁,在北京一所大学里做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他是作者的又一位同名兄弟。年轻时他插过队,后来在大学里学过数学。从未结过婚,现在和一个姓孙的女人住在一套公寓房子里。在冥思苦想以求证明费尔马定理的同时,写出了这本有关李靖和红拂的书。这《青铜时代红拂夜奔(精装珍藏版)》和他这个人一样不可信,但是包含了最大的真实性。熟悉历史的读者会发现,《青铜时代红拂夜奔(精装珍藏版)》叙事风格受到法国史学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的杰出著作《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影响,更像一本历史书而不太像一本小说。这正是作者的本意。假如《青铜时代红拂夜奔(精装珍藏版)》有怪诞的地方,则非作者有意为之,而是历史的本来面貌。

图书封面


 青铜时代红拂夜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我私以为,评论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最高标准是其立意的高低。红拂夜奔很荒诞很戏谑很穿越甚至很淫荡,但是你合起书来的时候,六根一通,却当场如当头棒喝。很多人讲看不懂,我想只有多少经历点生活的起伏,经历点幻灭,才能对这本书更为感同身受点。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有很多梦,有指望,总是想入非非,也就是还想要自由,精神象红拂的胸脯一样如紧紧握住的两只拳头,上面是顽强不屈的表情。可是这个世界如此混乱,颠倒,可笑,它只有“领导上”和“非领导上”,人的选择只有要不成为人瑞要不成为怪人。红拂那时候还年轻,总是想要离开洛阳城,最后她成功逃跑了,仿佛完成了此生最重要的指望。可当旧的王朝破灭,新的王朝建立起来之后,红拂只觉现实更加荒谬,所以她感叹“这个世界表面上和以前没有区别”。于是改变世界,甚至改变世界的梦想破灭了。你无法改变世界,小波说。我觉得小波总是青睐女性角色,他作品当中所有重要的思想核心总是交给女性去完成去表达。这部书中,只有红拂,从始自终,都想要冲破,都还想要自由。所以她在完成第一次的逃离之后(逃离洛阳城),最后选择了自尽,完成第二次,也是最终的逃离。我看完小说最后一句,心情大为沉重,觉得小波如此残忍,他说, “根本没有指望,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我只能强忍着绝望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合上书一直在想,作者当时是有多绝望,才给了这样一个黑色的结尾。可是这是伟大的真实。生活唯一的寓意,那就是“指望”。 小波的指望是什么?那就是“有趣”。就是人生来有趣,过去有趣,渴望有趣,内心有趣却假装无趣。我觉得家中常备这本书,算是常备一个警钟,当我渐渐失去青春,失去冲劲,失去自我,开始附和别人,四处讲闲话成为一个郁郁的中年人的时候,再看这部书,当是如当头棒喝,提醒我曾经想逃离洛阳城,曾经还想做一个有趣的人。这一棒,大概严重时可打到人肝胆俱裂,眼泪四溅,举目四望,生活已经把你变成了什么模样?当你经历一切事与愿违,无可奈何之后,还能否坚持来时的路,最初的那个自己?在你经历苦难的时候,你还能否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小波说,“好多年前,在我插队的地方,我叉手于胸,面对着一片亚热带的红土高坡叉开腿站着,用这种姿势表示我永不妥协的决心。” “我在十七岁时在插队,晚上走到野外去,看到夜空像一片紫水潭,星星是些不懂的大亮点,夜风是些浅蓝色的流线,云端传来喧嚣的声音”。我也想记住,我还年幼的时候在乡下的夜晚,吃完饭就在门口唱歌,月亮照过我,纯真信手拈来。
  •     自古以来女子们都是不安分的物种,“私奔”二字对她们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以前那些绣楼上的小姐们将窗前风景看腻了,好不容易寻上个小时候知道名姓的表哥堂哥们,若是个稍微入得眼的,便顾不得一切的奔去了。不是这些表哥,公子们有多么大的魅力,而只是这些小姐们可供选择的男子太少。但是这些小姐们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对比,匆忙中的选择不知道结果如何。若遇上个心地还不错的日后记得将你迎娶过门,做个正室夫人已经是造化。像莺莺遇上的那些个得了好处不认账的倒是多数。若是还能寻了个明主,一如梁红玉、红拂等,这样的女子便成了传奇。红拂夜奔是个香艳无比的词语。传说中那位在夜半时分,满月高悬时敲开那年轻男子的门扉投怀送抱的红拂是女子们中生具一双慧眼的代表。一面之缘她便看出那男子风度不凡日后必成大器,所以不管不顾奔了去。后来李靖果然出将入相,功成名就,红拂自然妻凭夫贵拜为一品夫人。这样的遭遇用今天的话说叫做选对了潜力股。一品夫人有着绝色的容貌,歌姬出身加上那曾经出于乱世时候的大胆举动自然是野史中爱极的题材。但事实上我一直怀疑红拂当年出奔时就真看出李靖有着那样的未来,或者她不过是感觉年华虚度,未得折桂之夫,觉得李靖是个还算不错的青年,为自己将来谋个出路。意外的是自己的这次投资收益比预期的大很多。其实红拂在当了一品夫人后日子过得究竟怎么样,她是不是觉得幸福这并不确定。想来一品夫人的生活也有趣不到哪里。所以书里说她觉得最幸福的时候是在那片散发着恶臭的菜地里。我猜想着王小波肯定不会按照《风尘三侠》的感觉来写这个故事,但没想到他是如此有趣的在写这个故事,想象力之丰富简直是不可揣测。一个浪漫的传奇变成了一个荒唐可爱的故事,其实有何不可,因为传奇的向来都是生活。
  •     接触王小波是在高中时读到他的《白银时代》,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犀利而幽默的文笔、荒诞而怪异的故事一度影响了我行文的风格。大学时又读到了他的《黄金时代》,既纠结于主人公王二在压抑年代里的命运沉浮,更为王小波笔下青春的力量而神迷。而最近,我终于读到了《时代三部曲》系列里《青铜时代》中的一部:《青铜时代•红拂夜奔》(重庆出版社2009年4月版),心境不禁再一次为王小波的文字而跌宕起伏。王小波(1952—1977),现当代著名学者、作家,汉族。他的代表作品有《时代三部曲》《沉默的大多数》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尤其是在他去世后,他的作品引起了广泛阅读、关注和讨论。《红拂夜奔》是一部篇幅不到二十万字的小说.从题目上可能错认为这是一部历史小说,实际上王小波在本书中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看待了历史,以历史文化原型重新建构了后现代的小说结构。以双向的建构重新讲述了“红拂夜奔”的故事,借以反映社会中的我们共同的心理品质、共同的生存状态和共同的生存困境。一、关于《红拂夜奔》的三个层面曾于米克•巴尔的《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里读到过对文学的分析大约可以基于三个层面:素材,故事和文本。这里我也将从这三个层面先将王小波先生的这部《红拂夜奔》大致解剖一番。素材是指作品内部中业已“存在”的建构,可能是传说、新闻、案卷等等。相同的素材可以讲述不同的故事,更不必说文本。这部《红拂夜奔》最主要的素材,显然是来自唐代杜光庭《虬髯客传》:一日,卫国公李靖以布衣上谒,献奇策。素亦踞见。公前揖曰:“天下方乱,英雄竟起。公为帝室重臣,须以收罗豪杰为心,不宜踞见宾客。”素敛容而起,谢公,与语,大悦,收其策而退。当公之骋辩也,一伎有殊色,执红拂,立于前,独目公。公既去,而执拂者监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公具以对。伎诵而去。公归逆旅。其夜五更初,忽闻叩门而声低者,公起问焉,乃紫衣戴帽人,杖一囊。公问谁。曰:“妾,杨家之红拂伎也。”公遽延入,脱衣去帽,乃十八九佳丽人也。素面画衣而拜。公惊答拜。曰:“妾恃杨司空久,阅天下之人多矣,无如公者。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公曰: “杨司空权重京师,如何?”曰:“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诸妓知其无成,去者甚众矣。彼亦不甚逐也,计之详矣。幸元疑焉。”问其姓,曰:“张。”问其伯仲之次。曰:“最长。”观其肌肤、仪状、言词、气语,真天人也。公不自意获之,愈喜愈惧,瞬息万虑不安。而窥户者无停履。数日,亦闻追讨之声,意亦非峻。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将归太原。以上便是红拂夜奔的原始故事。在杜光庭的笔下,李靖是一个气度不凡的青年,红拂一名个性勇敢的美女,而虬髯客则是一位豪爽大气的剑客,后世将他们三个称为“风尘三侠”。而在王小波的故事里,虽然三个人的性格不仅更为丰满、而且可谓几乎完全颠覆了历史,但其基本故事情节依然来自于素材。除了“红拂夜奔”的基本故事,比如虬髯客“有意于红拂”、虬髯客离开后当上了南蛮扶馀国主,都与王小波笔下的故事融为一体。王小波笔下的故事是双向的建构。一方面是基于素材的历史性建构,另一方面是基于想象的创造性建构。于是便形成了一个有着两条线索反复交错的故事:一条讲述了李靖、红拂和虬髯公的命运,另一条则讲述了王二与费尔马定理及小孙的故事。当然,无论哪一条都不能划为现实主义或是历史小说的范畴,而是像是一个后现代的重构寓言——以我肤浅的理解,现代往往偏向于解构,而后现代则注重结构和建构。故事非常怪诞,也很简单。《红拂夜奔》是王小波所写,王二是作者在书中的投影,而“风尘三侠”的故事则是王二所写(当然,三个人中都有着王二的影子),就像是一个环套着另一个环。感觉就像是王小波在讲述王二的命运:王二是一个40岁与一个女人合居的单身汉。一边写着红拂夜奔的故事,一边试图找出李靖如何在春宫图里证明了费尔马定理,一边证明费尔马定理。后来跟合居的小孙搞在了一起,并且最终如愿证明了费尔马定理,却跟李靖一样陷入了“人瑞”的虚无。王二又在讲述“风尘三侠”的命运:年轻时的李靖外表是一个洛阳城的流氓,实际上是一个数学爱好者和发明家,但总是得不到赏识。后来惹了大乱子之后,与红拂一起私奔了。等到他功成名就之后,他设计了长安城,他的各种发明都得到了应用,但他却发现一切都没有了意义,开始装病、装睡,直到在一次房事中死去。年轻时的红拂什么也不懂,在洛阳城遇见李靖之后觉得李靖很有趣,于是和惹了乱子的李靖私奔了。等到李靖死去,红拂费劲重重周折终于成功地殉夫了。年轻时的虬髯客是太尉杨素家的门客,天天与红拂在一起,很喜欢红拂。他用嘴嚼的方式制作精良的麻鞋。后来红拂夜奔,他也离开了太尉府。他强烈地嫉妒着李靖和红拂,但却远远离开,来到了日本当上了国王,开始了他漫长而荒诞的国王生活。王小波在本书的“序”里写道:“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从表面上来,看王小波的文本完美地做到了他开篇即强调的“有趣”。我也必须承认,这是这一年多以来我所看到的最有趣的书,无论是直白的搞笑、调侃,还是黑色而阴暗的幽默,阅读之中既有捧腹大笑,又有会心一笑。然而,要从更深层次地解读王小波笔下的文本,我则显得有些无从下笔,原因在于王小波笔下的文字过于自由不羁、细节上又充满想象。在纷繁的文本背后可能是他过去的经历(尤其是文革),可能是对当代社会的嘲讽,可能是对人性的隐喻,可能是对人生的感悟,也可能只是一时文兴大发,不一而足。试举一例,比如在全书行将结束之时,王小波写道:我的书写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有人告诉我说,不能这样写书——写书这个行当我还没有入门。他们说,像这种怪诞的故事应该有个寓意,否则就看不明白。••••••生活能有什么寓意?在它里面有一些指望就好了。对于我来说,这个指望就是证出费尔马,对于红拂来说,这个指望就是逃出洛阳城。这两件事情我们后来都做到了。再后来的情形我也说到了。我们需要的不是掏出洛阳城或者证出费尔马,而是指望。如果需要寓意,这就是一个,明确说出来就是:根本没有指望。我们的生活就是无法改变的。王小波这段“自白式”的文本并不非整部书的点题,却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按照“王二”所自述的寓意,可以清晰地看出“风尘三侠”和王二的命运都有着明显的“两段式”:即使单纯的红拂,一生的后半段也充满磕绊;而李靖、虬髯客和王二的命运则是在不断地“指望”中不断被压抑(王二甚至说道:“我现在夜以继日地努力,正是要证明自己是个怪物。因为不能证明我是个怪物,我就什么也不是了。”)但在“指望”看似完成之后,陷入了人生意义的虚无。多少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命运亦是如此?我们从小的理想也许是做一名科学家、一名建筑师、一个明星,但后来在现实的压力下,理想退化为谋求一份工作的心愿,最后在成功谋求到的工作中、为养家糊口而消磨一生。正如王小波所说,根本没有指望。这是人类社会理想的困境。也正是由于这些寓言般的文本,也使得本书值得重读、分析和品味,也让我对这部书高山仰止,绝不敢在短短的篇幅之内班门弄斧、断章取义。二、关于《红拂夜奔》的几个名词王小波在每个章节前都有一段引言,这也使得某几个引言中强调的名词格外引人注意。第一章里,作者创造了“领导上”这个名词。“领导”很好理解,尤其是在中国的现代文化之中,比如书中写道:“事实上一种生活越不成样子,就越让人依恋,因为这是领导上的安排,自己受苦受难就是替领导分忧解难。”而这个“上”字更为精华,我认为是用以着重强调一种等级、阶级和身份的差距,表现出一种犹如“天盖”一般的压抑感。合起来的“领导上”一词,作者使用起来很模糊。若要打个比方,“领导上”就好比奥地利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在其长篇小说《城堡》里所描写的“城堡”。不必说“领导上”是皇帝还是尚书还是市长,总之是一种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让你行为方式不由自主改变的力量。这个名词的寓意在于,这部书里的主人公所遭受的绝大多数压抑都来自于“领导上”,李靖和王二都在盼望着能当上“领导上”,可最终他们只当上了“人瑞”。“人瑞”是本书第三章里所构造的概念,其“词根”是“人才”。王小波说“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其寓意不言自明。“瑞”,大概源自于“祥瑞”一词,显然是一种偏向于“领导上”的“价值取向”。就比如李靖可以发明任何有用的东西,称得上“人才”,但离了皇帝却一件事也干不成,皇帝不仅可以让他的发明投入生产,也可以否决他的发明,甚至可以说“朕之圣明何需他来证”。而王二也是如此,茶饭不思地证出了费尔马定理,根本没看论文的“领导上”提拔他成了“人瑞”,从此王二生活有了改善、却“一天天老下去了”。两人都成了“人瑞”,但都失去了人生的意义。诸如此类的名词还有“想入非非”“上面”等等,不仅是作者使用有趣的文字将社会和人性创造性地抽离出来,而且也隐喻着书中人物的命运。除此之外,书中还有着诸如“洛阳城”“长安城”“taxi”“拐”一类意义可谓“荒诞”的名词,甚至可以说,这本《红拂夜奔》从头到尾都是荒诞不经的:没有人能够想象烂泥土坑般的洛阳城,没有人能想象无比规整的长安城,更没有人能想象将人装进袋子里由黑人搬运的“taxi”以及李靖驾着白蜡做的“拐”飞奔在行人头顶上的样子。这些荒诞的词语构成了荒诞的文本,荒诞的文本则讲述了荒诞的故事。我不敢想象这部《红拂夜奔》如果抽离这些荒诞的字眼还剩下什么,就像把骨骼抽离了人体。至少,决不能用短短不到二十万字的篇幅里完成一部意义如此宏大的寓言。三、关于《红拂夜奔》的两场“狂欢”这并非是一部传统意义的小说,作者采用后现代的节奏在重构和讲述这个既不可能发生在过去、也不可能发生在现在和未来的故事。作者在描述清楚主人公们的大致命运后,用不着把鸡毛蒜皮都记录下来,所以这部书有太多略过的细节,甚至“红拂夜奔”这个故事的“夜奔”,所占的篇幅也并不长。读罢此书,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两场“狂欢”:一是李靖李卫公在洛阳城惹出大乱,二是最后一章红拂殉夫。不过,这里的“狂欢”并非是指情绪上的积极,而是指事件的参与人数众多。在我看来,一个人奇怪并不奇怪,大家一起奇怪才是真的奇怪,所以印象也深了些。第一场狂欢的起因是李卫公酗酒闹事连累了半城的人,引起了洛阳城的骚乱。参与这场狂欢的人包括决定要将李靖砌厕所或做包子的领导上,个个心怀不轨却不露口风的全城群众以及以二进制数量翻番的负责看守李靖的公差们。这次狂欢就如同一次文革般狂热的群众性运动,集体骚乱、领导发话、集体阴谋、全城搜捕,虽然这些紧张的情节在散漫的叙述中就要流失不见,虽然作为事件中心人物的李靖总是游离在整体之外,但依然有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然而,在听到四周的128个侍从唰唰地往他房子四周浇尿后,李靖直接大喝了一声“你妈逼”,接着弄塌房子、一手拉着红拂绝尘而去。这便是王小波笔下的“私奔”,让人讶异,也让人哭笑不得,但又符合逻辑,符合他从一开始就不符合逻辑的逻辑。另外,作者也非常偏爱他的主人公,常常为了让主人公“光彩照人”而“草菅人命”。不过在我的印象里,经历过文革的作者也向来不喜欢群众和集体,他的杂文集不就叫《沉默的大多数》么?第二场狂欢的起因是李卫公去世,红拂决定殉夫。然而自杀指标、审批程序等等,让红拂自杀也变得繁琐。在王小波细致、荒诞、天马行空的笔下,红拂自杀逐渐演变为一场群众式狂欢。熟悉殉夫过程的魏老婆子、要把妈卖进自己窑子的女儿、毫无小心的儿子、围观群众、皇帝,在长安城和城内架起的高耸的自杀舞台上一一登场,红拂本以为“死亡似乎是最伟大的情人”,却连死也不能轻松,甚至要上吊九天、虚弱到眼里出现九颗星星时才能死去。尤其上一章刚刚讲述了虬髯客成为扶桑国王后随心所欲的日子,这一章却要宣布风华绝代的红拂死去,显得尤为压抑。在王小波年轻的时候,他们经历了疯狂革命的压抑,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至少能反思和清醒文革的错误。而在我们年轻的今天,我们被“谋生”所压抑,并且我们中的大多数认为物质崇拜并没有错,这似乎要比文革更为可怕。王小波笔下的“压抑”,其实正是人类与其所处社会永恒的矛盾,而我们处在今天的社会时,尤其应该反思。最后一章里,王小波的文字已经开始远离幽默,显得异常阴暗,字里行间郁积着一股无奈的缄默。也许是因为有趣的李靖与虬髯客均已谢幕,作者最喜欢的真正的主人公——红拂(或许篇幅较少)正在走向死亡,似乎王小波也写作中也同红拂一样经历着死前折磨,直到最后方才吐出了最后一口气: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件事情能让我相信我是对的,就是人生来有趣,过去有趣,渴望有趣,内心有趣却假装无趣。也没有一件事能证明我是错的,让我相信人生来无趣,过去无趣现在也无趣,不喜欢有趣的事情而且表里如一。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只能强忍着绝望活在世界上。这正是全书的结尾,也让我又一次想象王小波阴沉的笑。但正如卓别林带着眼泪的笑,他们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社会真正的脊梁。四、写在最后古人形容《春秋》时,不仅说其“微言大义”,还总结出“春秋笔法”这么一个成语。“微言大义”意思是深刻的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而“春秋笔法”则是讲一些看似普通而客观的文字背后,其实隐藏着作者或褒或贬的态度。用这两个词以形容《红拂夜奔》不仅不足为过,更是恰到好处。王小波是五十年代生人,经历过建国到上世纪末中国的种种。而我出生于八十年代末,光是人生经历便相去太多,对于书中文字的敏感性自然差了很多。此外,我对王小波及其时代和背景的理解也并不算深刻。但我相信,一部文学作品,尽管它可能有着各种政治和社会隐喻,但它本质依然是一部文学作品,作者和读者必然能够穿越时空,产生心灵的交汇,而它所反映的人类生活状态的本质、所提出的关于社会和生存的问题也必然能引起共鸣。王小波的文字有着很多同时代作家无法达到的力量,让我深深地沉醉在阅读的乐趣之中。我不仅为“红拂夜奔”的新版本拍手叫好,还会随着作者的文字一起想象书中“乌托邦”一般的时空以及反思这个同样压抑的真实社会。总而言之,这样一部食之有味的作品,绝不容错过。无论你是抱着“有趣”的心态,还是抱着“指望”的心态,甚至抱着“绝望”的心态。2011年5月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青铜时代·红拂夜奔
  •     这本书体现出了王小波这位一本正经的神经病的全部气质。一贯的黑色幽默的语言下,我们能看出作者内心的悲观。就像全书的最后一段话讲的。缺点是 王小波循环往复的描写手法用在长篇里面会让读者觉得很累。这种手法,最合适的还是《黄金时代》
  •     小波的想象太厉害了!根号机!
  •     看到结尾被突如袭来的绝望感包围,这世界对天真纯粹且向往自由的人的恶意太大了……想到小飞机场的歌词#我家不在这星球 太深业力的地球 每当我望见星宿 我都不想逗留#像一只猪一样活着比死去可怕太多。
  •     越往后越精彩,越精彩越荒诞。
  •     书很短,比喻怪诞离奇,是可以截屏和基友们分享的一本书。小波在前言里说了,这本书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想表达有趣。人物有趣,结构有趣叙事方法更是有趣。于是读的时候很轻松,没有去教条化地思考太多所谓深层次的含义,但还是不经意地读出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     那些屎尿屁的地方真是笑死我了。
  •     确实不好看懂
  •     假装不正经的正经讽刺。
  •     我们都在渴望指望。可是没有指望。我们的生活是不会改变的
  •     目前就是看到想象力丰富。
  •     硬皮精装,带塑封
  •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只能强忍着绝望活在世界上。”读到这全书的最后一句话,再回头想想我读前面文字的欢笑,突然发现,那种欢笑是无奈的,我不知道王小波的文字算不算是荒诞哲学。但我彻底的喜欢上了王小波的文字,不,应该说是文章。
  •     无论是想入非非还是装神弄鬼 我们是不是只是把无趣假装成有趣 忍着绝望活着
  •     这书太贱了让人忍俊不禁。我肯定是证不出费尔马定律的,但我想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     印刷清楚,内容我就不多说了,有介绍!
  •     王小波真是个大才
  •     红拂夜奔,初识小波,一本开启新世界的启蒙小说。现在阅读资源丰富,国外大师的作品唾手可得,再回过来看小波的书,字里行间的蛛丝马迹似乎知道了出处。重读之后,对于我少了一本神作,而更多的是一种释然和感动,谢谢小波的陪伴,谢谢你在当时死气沉沉的文坛带来的一阵清风,谢谢你在我未被应试教育僵化时挽救了我的审美观和世界观。
  •     架空李靖、红拂故事。以前人人网还叫校内网的时候,有个GAY写手文风很像王小波,不吝啬性描写、奇想天动、语出惊人。
  •     这文风。。不就是。。当下最火的。。严肃文学。。吗。。特师 + 慢师可以联手产出类似本书七成以上情节的故事。。啊,王小波,我国初级大型魔幻严肃文学的领路人。
  •     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
  •     货到的好慢
  •     怪诞的寓言
  •     考博时读过几章,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调侃~ 每个人都想找点指望,生活,一句话,那就是,没有指望!
  •     从没见过有人可以做到以这种稀里哗啦的方式讲故事
  •     这本小说得有七八年没读了,记得高中大学的时候各读过一遍。这次再读,依旧有趣而迷人。话说突然发现王小波对红拂自杀的段落可真是痴迷啊,虐待狂般详尽而周密……居然用了一整章,像是不愿结束似得,或者是开篇以李靖起头写得多,写到最后突然发觉红拂的篇幅少了?
  •     活着成为一只猪和死掉,也不知哪个更可怕。
  •     王小波.
  •     恨晚~
  •     我们依然只能强忍着绝望活在世上。
  •     2015.8.22
  •     富有想象力和反讽 但是我还是没能完全看完 有点难读我觉得 看了很久 可能是其实没能看太懂吧
  •     有趣的书!
  •     过于炫技,思想零散,但还不乏有趣
  •     非主流的很有道理,喜欢这种风格
  •     怪诞的历史,只能从王小波这里读到
  •     读完不知如何评价,如无味杂瓶被打翻。
  •     艰难看完,只能说,我真的不适合看王小波
  •     做有趣的人,写有趣的书。
  •     小波是真的有趣 真的真的有趣
  •     顶顶王小波
  •     我就这样一天天老去。从这个样子你决看不出我每天每夜每时每刻都在想入非非,怀念着17岁时见到的紫色天空。。。终于看完了一整本王小波,我成长的环境下,周围很多男同学都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大概他们看王小波的时候年纪还小,高中、大学,到30这个岁数,就不会觉得特别厉害特别好,写作只是他个人表达的一种途径。
  •     这个好怪诞啊。
  •     黄书还是个黄书,更天马星空,这一点比1984强太多
  •     喜欢
  •     每次去雅安的图书馆都要重头看起,知道从大学图书馆偷出来才看完,不知道说什么,仿佛是一场金色满地石头堆砌的梦
  •     除去精神导师啊王小波门下的走狗啊什么的,是本有趣,狂妄,淫荡,乱七八糟的书呢~~
  •     《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里王二一直在说“古今无不同”,我如今却想说,你我无不同。倒不是真的一模一样,只是其中那些话,简直好像就是我脑袋里面想的。最后一章里有句话:“在我看来,这个故事一点都不怪诞。我不过是写了我的生活——当然这个生活有真实和想象两个部分,但是别人的生活也是这样的吧。生活能有什么寓意?在它里面能有一些指望就好了。”我也一点儿都没觉得怪诞,倒真是个有趣的故事,也简直就是生活。而既然是生活,它又真的会有什么指望呢?
  •     生活能有什么寓意?它在里面能有一些指望就好了...如果需要寓意,明确说出来就是:根本没有指望。
  •     活着像头猪还是死掉
  •     笑死…偉大的東西 文字把持不住
  •     2010.09
  •     王小波的文集这是我的第三套了
  •     书封上周国平的那段话中肯。
  •     小波的心里很苦。是自苦呢,还是为他人苦呢?毕竟,他的心灵那时应该已经获得了完全的自由。
  •     荒诞,爽
  •     小说的思路和内容都蛮特别,读起来轻松幽默。知道了该做个正直并且有趣的人,延长自己的主观生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