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外国语文文学论丛-秋季号 Autumn.2012

出版社: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04出版)
ISBN:9787309096361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名字》这部小说中,邪教组织仅仅因为某人姓名的首字母与某地名的首字母一致便要将其除掉的疯狂行为,充分表现了语言对现实所起的建构或规定作用。作者借考古学家欧文(Owen Brademas)之口对邪教杀人的暴行发表了这样一段精辟的看法:“这种杀人是对我们的讽刺。它讽刺了我们对建构与归类的需要,讽刺了我们建立系统来抵御我们灵魂中恐惧的需要。它使得系统与恐惧变得半斤八两。抵御死亡的手段变成了死亡本身。”(350)在德里罗看来,人类抵御死亡的手段就是语言,因为有了语言以及语言所包含的逻辑体系,我们才能避免生活在混乱与绝望之中。因为字母是有“固定顺序的书写符号”(35),代表着逻辑与秩序。邪教组织通过把人名与地名相匹配而杀人的做法实际上表现了他们试图通过建立某种有秩序的结构来逃避孤立的自我和内心的疯狂和混乱。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包括名字、字母、符号等)似乎含有一种非理性的神秘的力量,它可以操纵人们的意识,消除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并满足人们躲避混乱、追求秩序的愿望。正如欧文所说:“他们『邪教组织』害怕混乱,”他们希望建立一个“没有混乱生活的国度”。而他本人也觉得能够发现“混沌里的一个形状”、“一种结构”是十分令人宽慰的事情(197)。同样,小说中其他人物,像生意人、银行家、考古学家甚至电影制作人都表现出了对文字、符号、字母,甚至数字的痴迷与崇拜。欧文在谈到一位英国探险家劳力森(Laureson)为避免自己从悬崖上摔下来而雇佣一个库尔德男孩来拓印巴比伦语的故事时把它解释为:“为了符合或找到某种模式,或是为了把某种模式的不同成分拼到一块儿,人们如何不顾一切。”(93)这里提到的“模式”显然是语言所具有的或代表的特质。对于秩序,现代西方人有一种共同的需求。邪教组织从一个极端反映了人类的这种基本需求。这无疑是对当代人类精神状况的一个巨大的嘲讽。 邪教组织基于字母巧合而杀人,虽然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杀人动机,也并没有迷信地认为这种做法具有某种仪式上的特殊意义或魔法威力,但他们却坚信语言与犯罪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邪教成员之一安达尔(Andahl)所说的话令人印象深刻:“疯狂是有结构的。也可以说疯狂就是所有的结构。我们还可以说结构包含在疯狂之中。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239)这段话可以理解为抽象的语言结构是疯狂杀戮行为的推动力。换言之,语言除了能够帮助人类建构秩序、逃避混乱之外,还可以化身暴力来作用于现实。 两个邪教组织成员对欧文谈起他们将要实施的谋杀时这样说道: “你知道这整个计划。你知道怎么结尾。” “你看得出来。” “你明白这事儿的正确性。”辛格(Singer)说。 “是事儿找上门儿来的。对吧?” “这能站得住脚。” “这跟你们的假设是吻合的,对吧?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往下发展。”(343—344) 他们用充满逻辑性的语言来谈论谋杀的非理性举动是小说中一个描述抽象语言结构推动行为发展的典型例子。在这种情况下,语言不但可以预示即将发生的疯狂行为,并使之合理化,还能够把看似无辜的外来者也卷入这种疯狂之中。     小说以“名字”作为主题,书中提及了大量的人名、地名、民族及宗教教派的名字。在这些名字中,真正重要的名字,即杀人邪教组织的名字却始终未曾透露。对于该邪教组织而言,名字具有一种“秘密的力量”,因为“只有在名字本身是一个秘密时,它的力量和影响才会扩大。秘密的名字是逃避这个世界的一个方法。这是一条通往自我的路。”(240)如同导游弗斯达里克(Fosderick)指出的那样,要让你的敌人受伤,就消灭他的名字。古埃及人就在他们制作的陶器上用尖利的芦苇刻上他们敌人的名字,然后把陶碗砸碎在地上。“这对敌人是个巨大的伤害,跟割断他的喉管一样。”(172)不难理解,邪教组织为什么要把被害人的姓名首字母与谋杀地点相配,还在杀人凶器上刻上被害人的姓名首字母。因为他们深信名字(语言)具有致人死命的杀伤力。对于语言文字的威力,邪教组织有着近乎宗教般狂热的信念:“如果你了解字母的正确顺序,你就可以创造世界。创造一切。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隐藏(字母)顺序的原因。如果你知道怎样组合,那你就可以制造所有的生命与死亡。”

书籍目录

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狄更斯与柯林斯之间:友情、合作及影响的焦虑陈后亮 政治互文下的《比萨诗章》郭英杰王文 和尚的身体奇景与池尾寺内的微观政治——芥川龙之介《鼻子》新论李征 巴什拉物质想象论观照下的“玫瑰”文学张璟慧 论阿格妮丝·赫勒的情感现代性理论及其文学批评傅其林 《劝导》中的变与不变苏耕欣 《米格尔街》中的人们:理想的卑微与突围的窘境孙桂荣 爱默生的早期进化思想夏睿 情节表象之下的语篇实验——唐·德里罗的小说《名字》的深层主题研究毕建程 语言学与教学研究 《诗经》章句结构中的共下义词曾建彬 语用学研究的新领域——语篇语用学姜望琪李寒冰 有关日语“A连用形+Vすぎる”结构使用特征的研究杨晓敏 医学符号学视阈下的疾病认知表达机制李定钧孙庆祥蔡和兵 《红楼梦》中家庭称谓语的概念范畴考察张俊 《牛津英语词典》的“阅读计划”:前默里时代秦晓惠 规范与变异,能产与创造——再论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冯奇万华 语类对多模态新闻图片选择的制约幸君珺 韩汉语人称代词的省略现象探究金顺吉鹿钦佞 韩语对话文本的主格助词研究韩香花 从认知语法角度探讨名转动词的意义识解赵静 翻译研究 起笔质直求真文成瑕瑜互见——赖发洛《论语》英译本研究张德福 翻译之计,在于平衡——谈文学翻译的策略抉择与调和张晓雪

编辑推荐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2年秋季号)》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介绍了外国文学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研究、翻译与词典编纂研究等内容。对象为外国语言文学的研究者。包括《狄更斯与柯林斯之间:友情、合作及影响的焦虑》、《巴什拉物质想象论观照下的“玫瑰”文学》、《论阿格妮丝·赫勒的情感现代性理论及其文学批评》、《爱默生的早期进化思想》等论文。


 复旦外国语文文学论丛-秋季号 Autumn.2012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