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名奥林匹亚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侦探/悬疑/推理 > 化名奥林匹亚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563354801
作者:[美]尤妮斯·利普顿 著
页数:146页

章节摘录

邂逅的始末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碰到维多琳?默兰(Victorine Meurent)的,那个时候我必定不认识她,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应该不会有什么人知道她的,她只是图画里的另一名裸体女人而已。或许我会记得画这幅画的男人,他叫马奈(Edouard Manet),而画作本身名为《奥林匹亚》(Olympia),仅止于此。1950年代末期,当我还在念大学的时候,艺术作品被视为美的东西。人们从不去注意一幅画的意蕴。人们甚至不会去注意到德‘库宁(William De Kooning)的《女人II》(WomanⅡ)中是否有个女人存在。即使到了我已经是个专业艺术史学者  1960年代,人们对于《奥林匹亚》的看法并没有什么改变。那位躺在床上的白种裸体女人只是另一个女奴、维纳斯或女神——艺术中的理想肉体形象而已。我被教导着去欣赏马奈特有的现代语汇,他的对比色调、平涂式的空间和有外加线条的形体,也就是他那基本上是抽象的企图。他是马奈,是被置于现代艺术殿堂中的第一人;人们告诉我,他比任何人都先看出人和事的真实面貌:也就是抽象化的图像。可是在1970年的某一天,即便使尽全力,我也无法挥去那种感觉,是关于《奥林匹亚》的另一面,那位跃出画面、不安地瞪视着的裸体女人。我无法令她在我所熟知的抽象造型中褪去——我被教导着去相信,唯有抽象造型才是作品的精髓,但她的面孔却不断地涌现,她的双眼渴求被人注意。奥林匹亚并不是一般常见的裸体女人,不是那种在床上隐隐约约地包裹着,恳求被爱,或是认命地垂下双眼的裸体女人。她更不会轻佻地笑。相反地,她傲慢地掌控一切,斜躺在丝质枕头上,大胆而坚定地凝视着,她那坚实细小的身躯和特有的双手则是一种预兆。现在我看得出来,矫揉作态的黑人女仆和拱起背脊的猫儿甚至也掩饰了些许诱惑情事。若说警觉且高贵的奥林匹亚像个魅惑的希腊或东方妓女,倒不如说她是个埃特鲁斯坎(Etruscan)古坟遗迹中的高贵妃子。她是个可以对你说“好”,也可以对你说“不”的女人。19世纪的人们深知这一点且不多言。事实上,马奈对于人们接受他的绘画的方式感到沮丧;他甚至考虑毁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865年5月,《奥林匹亚》曾在沙龙,即当时的官方展览会展出。媒体立即对这件作品发出挑衅的批评,他们使用这样的字眼:“邪恶的怪异……夜之女”;“某种母猩猩,怪形怪状……”“如此之下流!……”在弄清楚怎么一回事之前,可敬的巴黎人早已横扫过通风的大堂,挥舞着手杖和雨伞,存着谋杀的念头直指《奥林匹亚》。当局吓坏了,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做法,即刻封杀了那幅画作。不管如何,伤害已经造成了。马奈逃到西班牙,他自忖:提香(Titian)这么做过,乔尔乔内(Giorgione)和委拉斯开兹(Diego Velazquez)也是——他指的是画裸女这回事——为什么人们独独对我生气?这可能是艺术史上首次激起众怒的一张画。我发现在1862到1874年间,马奈曾经画过这个红发女人九次之多。从大都会美术馆(Metropolitan Museum)的法国绘画目录当中,我得知她的名字叫作维多琳?默兰。其中有八幅画,马奈所画的她一如在《奥林匹亚》中那样,以坚定目光审视着观众。在《草地上的午餐》(Dejeuner sur l’herbe,奥塞美术馆[Musee d’Orsay]收藏)里,她裸坐在两位衣冠楚楚的男人身旁。恬静、镇定的她显露出近乎色情的故事暗示。在《女人与鹦鹉》(Woman with a Parrot,大都会美术馆收藏)里,即使是默兰的粉红丝绒长裳和那怪异的鹦鹉、橘子,都无法分散人们对她目光的注意。在《着斗牛士服装的维多琳》(Victorine in the Costume of an Espada,也由大都会美术馆收藏)里,她那坦率的凝望目光和有如雕像般的静止形态,开启了斗牛场上的一出戏。在每张画布上,我看到的都是模特儿在打量观众,在抗拒几个世纪以来的告诫,告诫她得迎合别人。深锁在目光之后的是思想,是一场自我的策动。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对后者必定要问:“女人想要什么?”而这张女人的脸已经回答了。你知道她要什么——她要一切,否则她宁可什么都不要。这就是为什么在1865年的春天,男人在面对(《奥林匹亚》时会因愤怒而颤抖。她是无法驾驭的;他们知道她必须被控制。这些人只要她这位难缠的女人学会顺服。然而他们所酝酿的阴谋,或是那张由担忧所集结成的地图,一再使他们偏离了艺术欣赏和艺术史的航道,而深陷入20世纪的性挣扎之中。他们用尽方法令她保缄默,用一些说法来阻碍她的存在,使她变得完全走样一一个无助的女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当代女性艺术中所浮现的最富原创性的女性艺术著作。                    ——露西·利帕德《女性书评》    我们可以把《化名奥林匹亚》当作一个坎特伯雷故事:一个在朝圣途中讲述的生命故事。作者利普顿实验性的尝试揭示了主角的真实生活,更在反映作者自己的童年及境遇中烯起了女性主义运动的火花,令人为之目眩。                                  ——理查德·埃德《洛杉矶时报》    如同精彩的侦探小说般刺激……利普顿打破陈规,她那女性主义式的触角极为清新有趣。                                                ——《出版人周刊》    寻常的学术研究转化为冒险故事……非凡的尝试塑造了一种反学院派的作品。                                             ——《美国艺术》    我也无法挥去那种感觉,是关于《奥林匹亚》的另一面,那位路出画面,不安地瞪视的裸体女人。

后记

感谢以下各个基金会的大力协助鼓舞,使我顺利完成《化名奥林匹亚》一书:洛克菲勒基金会(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路德维格•福格尔斯坦基金会(The Ludwig Vogelstein Foundmion)、杰拉西基金会(The Djerassi Foundation)和纽约艺术基金会(New York Foundation for the Arts)。特别谢谢那位睿智、敏感、具启发性和说服力的思科日内斯(Scribners)出版社编辑——完美的编辑——埃丽卡·戈尔德曼(Erika Goldman)。

内容概要

尤妮斯·利普顿,艺术史学家,以犀利的女性观点闻名。现为宾厄姆顿纽约州立大学副教授,著有:Looking into Degas:Uneasy Images of Women and Modern Life ,以及Picasso Criticism,1901—1939:The Making of an Artist-hero。

书籍目录

1 邂逅的始末2 妈妈告诉我……3 那就是维多琳4 在美国5 尾声译名对照表

编辑推荐

  马奈名作《奥林匹亚》中,那裸露而毫不羞涩地直视观众的模特儿是谁?她为什么出现在多位同代画家的作品中?又以什么的角色、身份出现?在这部艺术史研究专著中,作者以高潮迭起的悬疑情节,向读者抽丝剥茧地揭露了在性别化、阶级化社会中,一个女同性恋画家被蔑视的凄凉一生。而本书的主客观交错的写作方式更是对学术正统的叛逆,是作者本人更大的冒险之旅。  当代女性艺术中所浮现的最富原创性的女性艺术著作。——露西·利帕德《女性书评》  我们可以把《化名奥林匹亚》当作一个坎特伯雷故事:一个在朝圣途中讲述的生命故事。作者利普顿实验性的尝试揭示了主角的真实生活,更在反映作者自己的童年及境遇中烯起了女性主义运动的火花,令人为之目眩。——理查德·埃德《洛杉矶时报》  如同精彩的侦探小说般刺激……利普顿打破陈规,她那女性主义式的触角极为清新有趣。——《出版人周刊》  寻常的学术研究转化为冒险故事……非凡的尝试塑造了一种反学院派的作品。——《美国艺术》

作者简介

尤妮斯·利普顿是一位以犀利的女性观点闻名的艺术史学家,本书展示出作者探寻马奈名作《奥林匹亚》中那位声名狼藉的模特儿生平的旅程,充满了高潮迭起的悬疑情节,揭露了在性别化、阶级化社会中,一个女同性恋画家被蔑视的凄凉一生。本书的主客观交错的写作方式更是对学术正统的叛逆,是作者本人更大的冒险之旅。

图书封面


 化名奥林匹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遇见这本书是个偶然。可是和每一本心爱的书的相遇应该都既是偶然也是命中注定吧。某一天去系资料室借《左传》的时候,无意中拿起来的,书名是《化名奥林匹亚》,平平无奇且有些不知所云,但吸引我的是副标题,叫做:一段女人寻找女人的旅程。书是广西师大出的,薄薄一本,封面和装帧都让我联想到三联的那套熟悉的“文化生活译丛”。拿回来准备闲时翻翻,谁知翻一下就停不了,磁石一样的吸引力堪与八卦小说相比。于是我暂停了毫无头绪的课程论文写作,闲散地读了一天。作为一本美国大学艺术史教授所写的艺术史研究专著来看,这本书无疑是反学院派的,过于自我,自我得过于迷人。作者,尤妮斯•利普顿和她所要探寻的对象——马奈名作《奥林匹亚》的模特儿维多琳•默兰都是红发女子,默兰最初引起她的注意,是因为在画作里她裸露着身体却拥有坦率而坚定的目光,还有与之矛盾的、在重重叠叠的男性视角叙述中定位出的她可怜的女性角色——后来她很快衰老,淫乱且酗酒,她曾作画并展览,却并不成功。从艺术史的眼光来看,她是被湮没的,她的一切坚持和野心都是愚蠢的。然而尤妮斯并不这样想。她觉得自己可以感受到她:“我羡慕默兰的自立,虽然我承认这其中的吊诡:我是个收入颇丰的20世纪末美国教授,而她则是19世纪巴黎的一个工人阶级模特儿。然而我坚信她的选择比我多,并且能够付诸行动。她那大胆的注视就是明证。”的确,这是一个坎特伯雷故事,在朝圣途中讲述的生命故事。在男性写就的艺术史里,她们心心相照。于是,尤妮斯去往巴黎,去寻找默兰。这是一个课题研究。然而这个研究让我们这些习惯于课题研究的人看得很困惑。她试图向我们揭示主角的真实生活。然而她总是在讲述自己:幼年时母亲的离弃,贫乏苍白的青年时期,父亲,第一次婚姻,如何定下这个研究课题,还有冗长的完整的曲折却并不离奇的追寻过程,以及这期间遇到的人、生活的变化、和爱人的相处、某个时刻微妙芒乱的心情。清新机敏的叙述。她带着我们一步步地接近默兰,那个女同性恋画家被蔑视和挣扎不屈的一生。在接近默兰的过程中她也慢慢接近了些生命的真相,她辞掉了让自己不愉快的教职,决定做一个疯狂的理想主义者。更重要的是,她终于真正谅解了自己的母亲。整本书里纠结着的对于母亲的爱和恨,在靠近结尾处终于得到了解脱。她明白了母亲也曾有过18岁,当母亲是个年轻女子的时候也曾有着美好的体型、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憧憬,也曾挣扎过要寻回自己,不管最后是否凄凉地失败了。所以她原谅了母亲的背弃。我们对于文学艺术所做的研究,最终只是要重现那些活泼泼的充满灵性和质感的作者们的心灵吧。我们用心灵去感受他们,喜悦和悲伤都去经历一遍,这样的话,他们就不仅仅是学术史课本上一个个没有生气的名字而已。对于他们而言,这真是一种美妙的复活啊。关于女性主义,我想得很多,却不知如何完整表达。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很为这事困惑。我是在长大了之后才有明确性别意识的,因为在这之前,我没有感觉到一点这方面的压迫。如果没有性别界限的话,我的生活应该是完全两样的吧。我总是渴望很多人在一起的无拘无束的生活,可以畅快地打球、酗酒、看球赛、叫嚣、干架,还有追求喜欢的男孩儿或者女孩儿。可是不要紧,现在我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欣赏这本书里自足的女性口吻,独立而倔强,敏感且性感。只要有好的理念和充实的心灵,我们都是足够自由的。最后,感谢译者陈品秀女士让我们看到这本书,感谢这清新流畅的译笔。
  •     本书的写作方式是我喜欢的,将作者本人涉入,既是写作的主体,也是写作的客体,是写作的对象,是很有意思的写法。但是这段“女人寻找女人的旅程”,未免显得有点“喧宾夺主”(这样说可能有点不恰当,说到“主”,谁能大过作者去),或者说是厚此薄彼吧,这被寻找的后一个女人维多琳完全沦为作者本人这位寻找的女人的附庸。原本一位会看到另一个卡米耶•克罗代尔(《罗丹的情人》)那样一位光芒四射,但却在男性的大艺术家的阴影中陷入迷狂的悲剧人物,但是维多琳似乎不是。作者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力图证明这位女士真的是一位艺术家 ,并且受到名家的赏识,而且进入了法国艺术家协会,但是在男性的世界,这位来自工人阶级家庭的,不向任何男性驯服的女同性恋艺术家终究只会受到轻蔑的敌视,被从历史的档案中无情的剔除,留下寥寥的痕迹,让作者的追寻坎坷重重。作者不愿承认的是,这位维多琳被历史剔除真的是因为她没有什么资本可以让她立于史册而不汗颜,而不是因为她是一位来自下等阶级的女性,历史也许阻碍了女性艺术家的成功,但未达到的成功历史也是无法记住的,这也是作者寻觅多年仍无突破发现的真实原因,她没有什么可以传世的作品,克罗代尔即使是在罗丹的光辉照耀下依然有自己的传世作品可以让后人去追寻,但是维多琳,作者找到了什么。看完这本书,我也发现她有什么过人之处,她原本就应当被历史淹没,就像同时代的男性一样。但是尤妮斯一定要把这个卑屈的灵魂从故纸堆中挖出来,为她立言,不让她安息,因为作者固执的把她当作自己的某个影子,需得为她证名,从而完成作者本人的自我实现。来自工人阶级家庭,作为外来移民的犹太人后裔的作者,既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男人堆中仍然有被侮辱、被损害之感,在现实生活中的发泄显然不够,她又找到了历史上的自己,卯足了劲要给死去的女人争一个地位。但是我看不到她对维多琳有多少敬意,整本书真正涉及维多琳的部分少得可怜,通篇都是作者本人的自怨自艾和牢骚满腹。活像一篇意淫的小册子,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内心深处仍然自卑的“成功女性” ,通过不断强调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正确,控诉所有对她的不公,来自男性的,来自母亲的。看得出作者中了很深的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毒,当然她本人亦不讳言这一点,她的阶级和性别政治的腔调贯穿全书,她批评弗洛伊德对少女杜拉的分析太过男子中心主义,可是她本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对母女关系的心理分析式的描写无不忠实实践着弗罗伊德的调调,她的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的超越似乎仅仅体现在她的情绪中,通篇都是她的情绪。如果她写一本我与母亲或是我与父亲,更甚者我与男性,我也不会这么反感这位作家,可是既然要写维多琳,为什么我看不到维多琳,只看到到处都是你本人而已,如果不打算让维多琳活过来,何苦去撬动她的棺木,只因为一厢情愿认为她是自己的影子,就用她来实践自我实现的诺言吗,我没有办法对这样的作者产生一丝一毫的敬意。
  •     刚刚看完这本书,觉得有必要说点什么,也算对得起自己了。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女权主义者,这个我在读前就知晓的了,然后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书中一定充斥了那些权利、声音、话语、地位等女权符号。但我错了,书中你很难明了的读出作者对女权问题的思考,更多的是她追寻马奈那幅《奥林匹亚》女主角的过程,今天又去了哪家图书馆,明天又与谁吵了一顿……这期间穿插着《奥林匹亚》女主角默林的自述,通过作者的引导,让人一步步进入到默林的内心,所以我倒觉得这是本很温馨的小书,虽然有些心酸。文章最后,作者似乎也没有寻找到她的默林,而默林,真的并不十分的出众。但作者有句话,大致是别人说她看起来很像默林,我想,如此作者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段断断续续的追寻旅途,一本断断续续方看完的小书,但时间的阻隔影响不大,读此书,需要慢慢的品。由此书我又想到了《女性,艺术与权利》,文中有篇文章是 为什么没有伟大女性的艺术家? 也许默林就是个很好的案例~~~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一段女人寻找女人的心路旅程,1900年前后女性主义的火花。
  •     其实是作者的自传,各种不经意的投射。三重透视:画作的沉默,默兰的遗忘,作者封闭的创伤。
  •     画比这文字有兴趣
  •     2006年10月21日 上海图书馆
  •     对于了解马奈的一些背景有些帮助,同时作者的精神成长脉络也若隐若现地有所体现,整体讲,思路还可以
  •     书还挺厚实的,打折时候买来看看
  •     非常喜欢。
  •     一次极为安静的旅行 绝望与希望在时空博弈 相当喜欢
  •     比想象中的薄了些 但是价格还是那么高 希望内容写的好吧 有点亏啊
  •     艺术家不为人知的轶事
  •     这是优点费脑子的书 但是独特的视角就是这样 值得一看 虽然可能看的比较慢
  •     我虽也被作者这般艰辛地寻找材料和真挚的情感投入感动,可是尤尼斯你这写的是神马呀,小说么,那就别放在啥“艺术文库”里开坑爹好吗。什么问题也没解决,分明是作者的游记体验。诶,尤尼斯我真为你担心。
  •     找什么找 考证癖
  •     结构精巧,女人特有的感性
  •     红发共生的 人。
  •     我觉得有些书是值得一看的,不管什么类型的书都要有所涉,这样才能开拓眼界充实自我。
  •     为了不使一个女人之湮灭于历史的尘土,必须另有一个暗恋她的、得不到她的(没人能得到她)的女人。
  •     可以看看,就是外国小说人名比较麻烦,题材新颖,可能是翻译过来少了点趣味~
  •     画家与模特。对他们应有所了解。
  •     名画家和名画背后的故事,很有意思。
  •     译笔很好 视角很好 以“她传”的形式写“自传” 两个红发女人的故事 脑子里一直回想着“女人嫁给了她们想要成为的男人”
  •     故事还不错,可作者笔力不够,缺少感染力。想了解奥林匹亚其人的还是将就着读读吧,毕竟相关书籍很少
  •     有意思
  •     坦白讲,没有明白作者真正想要说什么。
  •     纸质挺好
  •     "不同的聲音"的標榜隨時都有可能掌控話語權,甚而產生一種話語或聲音的暴力。這是主流的聲音,那是非主流的聲音,這是民間的聲音,那是建制的聲音...劃分/分類的過程其實就蘊含著對於權力的解析,如果這是純粹的單一的不容迂回和妥協的分類,那麽或許也是一種霸權。
    為邊緣群體、或者僅僅是為普羅生民立傳或紀實,本身就更需要從心靈出發的人本關懷。對於個體生命的尊重,對於不同色彩的寬容,我想這應該是撰史者應具備的品格。
  •     女权主义吗?分明是一个女人不服气历史随意给另一个女人造谣,试图撇开来重新找寻而已。
  •     开头兴致勃勃
  •     “他们或许想要了解我,看我......可是他们看不出什么。他们只好蔑视我。”
  •     这本书写得还是不错的,用心看就会喜欢。
  •     也许是我先入为主地带着学术的角度来读这本书,结果就注定只能是让人失望的,从始至终作者都沉浸在自己那自恋的自我情感之中,而并没有真正关注维多琳·默兰,或者说材料的不足让她只能沉浸在一种无关的情绪里。文中间或穿插了默兰的自述,但是在时间上明显偏后,而且没有出处,价值不大,这本书应该放在图书馆的文学区。。。
  •       本书的写作方式是我喜欢的,将作者本人涉入,既是写作的主体,也是写作的客体,是写作的对象,是很有意思的写法。但是这段“女人寻找女人的旅程”,未免显得有点“喧宾夺主”(这样说可能有点不恰当,说到“主”,谁能大过作者去),或者说是厚此薄彼吧,这被寻找的后一个女人维多琳完全沦为作者本人这位寻找的女人的附庸。
      原本一位会看到另一个卡米耶•克罗代尔(《罗丹的情人》)那样一位光芒四射,但却在男性的大艺术家的阴影中陷入迷狂的悲剧人物,但是维多琳似乎不是。作者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力图证明这位女士真的是一位艺术家 ,并且受到名家的赏识,而且进入了法国艺术家协会,但是在男性的世界,这位来自工人阶级家庭的,不向任何男性驯服的女同性恋艺术家终究只会受到轻蔑的敌视,被从历史的档案中无情的剔除,留下寥寥的痕迹,让作者的追寻坎坷重重。
      作者不愿承认的是,这位维多琳被历史剔除真的是因为她没有什么资本可以让她立于史册而不汗颜,而不是因为她是一位来自下等阶级的女性,历史也许阻碍了女性艺术家的成功,但未达到的成功历史也是无法记住的,这也是作者寻觅多年仍无突破发现的真实原因,她没有什么可以传世的作品,克罗代尔即使是在罗丹的光辉照耀下依然有自己的传世作品可以让后人去追寻,但是维多琳,作者找到了什么。看完这本书,我也发现她有什么过人之处,她原本就应当被历史淹没,就像同时代的男性一样。
      但是尤妮斯一定要把这个卑屈的灵魂从故纸堆中挖出来,为她立言,不让她安息,因为作者固执的把她当作自己的某个影子,需得为她证名,从而完成作者本人的自我实现。来自工人阶级家庭,作为外来移民的犹太人后裔的作者,既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男人堆中仍然有被侮辱、被损害之感,在现实生活中的发泄显然不够,她又找到了历史上的自己,卯足了劲要给死去的女人争一个地位。但是我看不到她对维多琳有多少敬意,整本书真正涉及维多琳的部分少得可怜,通篇都是作者本人的自怨自艾和牢骚满腹。活像一篇意淫的小册子,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内心深处仍然自卑的“成功女性” ,通过不断强调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正确,控诉所有对她的不公,来自男性的,来自母亲的。
      看得出作者中了很深的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毒,当然她本人亦不讳言这一点,她的阶级和性别政治的腔调贯穿全书,她批评弗洛伊德对少女杜拉的分析太过男子中心主义,可是她本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对母女关系的心理分析式的描写无不忠实实践着弗罗伊德的调调,她的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的超越似乎仅仅体现在她的情绪中,通篇都是她的情绪。
      如果她写一本我与母亲或是我与父亲,更甚者我与男性,我也不会这么反感这位作家,可是既然要写维多琳,为什么我看不到维多琳,只看到到处都是你本人而已,如果不打算让维多琳活过来,何苦去撬动她的棺木,只因为一厢情愿认为她是自己的影子,就用她来实践自我实现的诺言吗,我没有办法对这样的作者产生一丝一毫的敬意。
      
  •     一天一本的速度解决了这个故事。情节铺设非常像电影《W·E》,历史和现代两条线并行进展,马奈的女模特身兼女画家,但资质平平又穷困潦倒,最终争不过命运出身沦落成妓女,和同性女友同居了20年。虽然最终成为艺术协会成员,却依然免不了破烂的一生。故事意外挺好看的,一个女人追寻另一个女人的脚步和一生,只为了弄清事实,可惜事实澄清之后却反而很厌恶女主人公。其实有时候生活很容易出现这样的例子,拼命争取,结果到手后发现并不如预期甚至不值当如此付出。可怜的维多林。
  •     读完之后有种余音绕梁的感觉,有好多东西还是没有想明白,但是又莫名其妙地有点儿小忧伤。
  •       收音機的電池快要耗盡,電臺中正播放著<那天我們談了一夜的生活>,聲音時輕時重,波段不穩,夾雜著乏味的風扇聲,夜間城市的噪音沒有消褪。我讀完最後的章節,闔上書,覺得自己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偏執常常讓我錯過很多東西,也可以讓我遇見、相逢很多。<化名奧林匹亞>就屬於這樣的遇見。我在書架間不斷穿梭,最後駐足於<化名奧林匹亞>,於是接下來的幾天一有空就拿出來讀。我對藝術一竅不通,不過它卻很多次牽動到我的心。
      
      這是一部藝術史研究專著,作者尤妮斯·利普頓卻完全以一種感性、細膩的反學院派手法書寫,從紐約到巴黎,她尋找著馬奈名畫<奧林匹亞>中的女子維多琳·默蘭,也尋找著自己。她努力為默蘭構築一個有意義的生命體,一個十九世紀中後期二十世紀初作爲藝術家存在的女子,而不僅僅是那些道路消息和逸聞雜譚,不僅僅是無助的工人階級女兒和模特兒,利普頓想讓她説話,想讓她成爲獨立的個體,想回應同道琳達·諾克林關於“爲什麽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的究問。她追索著關於默蘭的只字片言,很多次卻只有苦悶地意識到“她沒有生活,她什麽也不是”。她只有化名的真實!利普頓迷失自己,迷失在自己和默蘭對於母親的記憶中,迷失在英雄主義式的旅程中。最後她為默蘭代言寫作,即全書中以黑體字出現的段落,這些神秘的段落與作者自己的敍述交錯縱橫,直至“此刻,我知道事關維多琳·默蘭和我兩個人,是她的,最後也會變成我的”。
      
      她們的生命和記憶交曡,而我也寧可相信利普頓最終找到了默蘭。雖然當時再無確實的文獻資料可尋,空白和疑點時刻出沒,利普頓卻為這次尋找的旅程畫上句號。在那個男性天才畫家掌控藝術史話語權的年代,女性,一個同性戀女子所作的藝術探索最終只陷落在危險的謠言和冷眼中。雖然在二十世紀的法國藝術家協會中有默蘭作爲藝術家入會並接受資助的記錄,但沒有畫作流傳,也沒有任何收藏信息。或許,這少得可憐的記錄已經是最好的注腳。利普頓試圖再現默蘭,而我也常會想象默蘭在落魄的巴黎街頭彈吉他的圖景。她的“畫架的兩邊”的研究項目希望通過對於默蘭的追索呈現一種嚴謹的女性觀點,最終卻只是情感上的交互,不過那應該也是最熱烈的交互。
      
      前兩天讀到A.G.Keller的一句話:“一個人永無止盡地在打包行李準備旅行,卻從未真正啓程”。她們的已經開始,而我的始終沒有。
      
      
      20090820
  •     不算好的论文,也不算好的小说。
  •     以为会有些插图,结果全是字
  •     那时候清仓的时候买的很不错内容也比较好,性价比高
  •     不经意的女权主义
  •     火车上看完的一本书。从各个方面拥有可以打动人的力量。包括排版,包括装帧。
  •     有趣的分析文本……但我个人不觉得认同是个好结局。分析(或者追寻)不应该是为了成为谁或像谁,而应该是为了成为自己。
  •     立意很好,但是写作手法不适合容易分心的我看。
  •     还记得马奈那幅画?
  •     书很不错,家里人都很喜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