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奎尼亚的小马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塔尔奎尼亚的小马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7
ISBN:9787532743261
作者:[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页数:278页

章节摘录

  萨拉起床很晚。已经十点多了。气温没变过,还是热。每天早晨总是要过上几秒钟才想得起来大家到这里是来度假的。雅克还在睡,女仆也是。萨拉走进厨房,吞下一碗冷咖啡,走进游廊。孩子总是第一个起床。他全身赤裸着坐在游廊的台阶上,正监视花园里壁虎的走动、河里小船的行驶。  “我要去乘汽艇,”他看到萨拉时说。  萨拉答应他。孩子说的有汽艇的那个人来了才三天,谁都还不怎么认识他。可是萨拉答应孩子要带他上这艘汽艇。然后她到浴室找来了两罐水,给孩子淋了好一会儿。他瘦了一点,面有倦容。夜里谁都得不到休息,就连孩子也是。这两罐水用完,他要再来几罐,然后还要几罐。她去取水。他在凉水下笑,复活过来了。淋浴一完,萨拉就要给他吃中饭。在这里,孩子从来不太急着吃东西。这个孩子爱喝牛奶,牛奶在这里一过八点钟就变酸。萨拉冲了点淡茶,孩子机械地喝着。给他什么他都不吃,又去盯着小船和壁虎看。萨拉在他身边待了一会,然后决定把女仆叫醒。女仆嘟囔了一声,没有动。这与别的一样说明天热,萨拉也不比叫小孩吃东西那样更坚持。她淋浴,穿上一条短裤和短袖衫,接着因为大家都在度假,她也就没事可做,除了与孩子并排坐在游廊的台阶上,等待他们的朋友吕迪到来。  河在离别墅几米远的地方流过,宽阔色浅。路沿着河流一直延伸到海边,远处汪洋一片,油光光的发乌,笼罩在奶白色的薄雾中。这块地方惟一美丽的东西就是这条河。地方本身,并不美。他们到这里来度假就是因为吕迪他喜欢。这是海边的一个小村子,——西方国家年代悠久的海,是世上最封闭,最炎热,最多历史沧桑的地方,不久前还在海边打过仗。  因而,三天以前,确切地说三天加上一个夜晚以前,一位青年踩着了一枚地雷,在山里,就在吕迪的别墅上方。  事故发生的第二天,那个有汽艇的人来到了酒店。  这座山的山脚下,沿着那条河,有三十幢房子,一条七公里长的土路把它们跟其他地区隔开,路在这里的海边停住。这个地方就是这个样的。这三十幢房子每年住满了来自各国的夏日旅客,这些人都有这个共同点,就是吕迪在这里才把他们招引过来的,他们相信大家都爱在这些荒野度假。三十幢房子和沿着房子前仅仅只有一百米的碎石路。吕迪说他喜欢的就是这个,雅克说他不讨厌的就是这个,这地方什么都不像,那么偏僻,以后毫无扩展的希望,由于山太陡峭,河又太近,萨拉说她不喜欢的也是这个。  吕迪和他的妻子吉娜十二年前来到这里。他还是在这里跟她认识的。这事已有十二年了。  “汽艇,”孩子说,“这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东西。”  只有这个人是偶然来到这里的,不是因为吕迪的缘故。一天早晨他乘了他的汽艇来的。  “等一天我们上那艘船去,”萨拉说。  “哪一天?”  “不会多久的。”  孩子全身淌汗。这年夏天全欧洲都热。他们到了这里,也在受夏天的罪。在这座山脚下,山太近了,萨拉觉得令人透不过气来。她曾对吕迪说:  “我肯定就是对岸也会凉快些。”  “我在这里待了十二年啦,你一点不了解这地方,”吕迪说。  雅克对两岸的区别没有意见。对萨拉来说,那里夜夜显然会有清风吹起。对岸确实有二十公里的平地绵延到山前,在事故发生的第二天,扫雷员的父母就是从山那边过来的。  她去取水,给孩子湿了湿额头。他很开心让人这样做。三天以来,事故发生以来,萨拉避免去拥抱孩子。吕迪到的时候,她给他穿衣完毕。那时十一点钟刚过。雅克还在睡,女仆也是。吕迪来后,孩子换了游戏。他开始在她刚才给他洗澡的地方玩沙堆。  “早上好,”吕迪说,“我来看看你。”  “早上好,吕迪,你可以去把雅克叫醒了。”  吕迪抱起孩子,咬他的耳朵,把他放在地上,走进雅克的房间。他一进去就打开护窗板。  “现在还不起来,你什么时候游泳?”  “那么热,”雅克说。  “比昨天要好一些,”吕迪说,语气很肯定。  “你什么时候才不会拿人开玩笑。”  吕迪不会为热叫苦连天,就像一棵无花果树,就像那条河。他让雅克醒来,自己出去跟孩子玩。萨拉站起身,梳头。吕迪说到汽艇的魅力,说它开得跟汽车一样快。他也如同孩子那样很想上那个人的船。听到他说话,突然萨拉想起吕迪说过她的那些话。现在已有八天了。有一天晚上,在一场争吵时,雅克把这些话说给她听。那场毫无意义的争吵后的第一天——除非是在争吵时她听到了吕迪说过她的那些话——山上发生了那桩事故。在这个早晨以前,她没有时间去想吕迪说她的那些话。由于山上出了事故,也可能是由于那个人和他的汽艇来了。  “你跟我们一起游泳去吗?”吕迪问。  “我不知道。哦,,说到这儿,他们一直还在山里吗?”  有两天三夜,扫雷员的父母在捡他们孩子的尸体残片。有两天他们固执己见,坚信还有没捡到的。只是从昨天开始他们不再寻找了。但是他们还没有离去,没有人清楚这是为什么。舞会已经取消。全镇哀悼。大家在等待他们离开。  “我还没有去过,”吕迪说,“但是我从吉娜那里知道他们还在。我相信这是因为他们拒绝在死亡报告上签字。尤其是那个母亲。三天来要求她签字,她连听都不听。”  “她没说为什么吗?”  “好像没说。你为什么不跟孩子去游泳?”  “太热了,”萨拉说,“还有这条白痴路,直到海边看不到一棵树。我再也受不了了。真没劲,我再也受不了了。”  吕迪低下眼睛,点燃一支烟,没有回答。  “以前还有一棵树,”萨拉继续说,“竖在广场上。他们居然把所有的树枝都砍了下来。在这个地方,显然他们跟树势不两立。”  “不,”吕迪说,“树是被碎石子弄死的,我跟你说过。自从路上铺了碎石子后树就死了。”  “碎石子从来没有弄死过哪棵树,”萨拉说。  “有,”吕迪一本正经地说,“真的。这里不是一个专门种树的地方,这点我是同意你的。种无花果树可以,橄榄树还行,小月桂树也还行,种地中海的小树都可以,但是其他你要的那些树,那可不行了,这个地方太干燥。但这不是谁的错。”  这回萨拉没有回答。雅克正在起床。他进了厨房,喝他的冷咖啡。  “我喝了咖啡就来,”他对吕迪说。  “注意啦,”萨拉继续说,“或许树是被碎石子弄死的,这有可能,但是那样就不应该把碎石子铺到树底下。”  “他们不知道啊。这里的人,就是无知。”  他们待了一会儿什么都没说。孩子听着他们。他也对树有了兴趣。  “我看到那个人在他的船里,”吕迪说,“他在洗船,在洗船,正对着酒店的门前。”  萨拉笑了起来。  “我也真的喜欢乘上那艘船去遛遛,”吕迪笑着说,“但不是一个人,跟你们大家。”他又说:“现在也跟这个人算是认识了。昨天晚上他到滚球场来了,就这么一下子跟我们玩了起来。”  “后来呢?你跟他谈起他的船了?”  “那还不至于,”吕迪说,“到底只是刚认识。”  “我,”孩子说,“我跟爸爸和吕迪去游泳。”  “不,”萨拉说,“我还是要说今天早晨你别去。”  “为什么?”吕迪问。  “太热。”  “我要去,”孩子说。  “阳光对孩子有好处,他们也经得起晒,”吕迪说。  “我确实夸张了一点,你要去就去吧,”她对孩子说,“你爱做什么做什么。”  萨拉对吕迪友情很深,任何情况下他的话都愿意听。孩子瞧着她不敢相信。  “你要去就去吧,”她又说了一遍。“你们要去都去吧。”  女仆走出屋子。她用力揉眼睛,对吕迪很可爱地问了声好,男人都使她动心,就像对牛奶动心的猫。  “你好,吕迪先生。”  “你好,你们这房子里的人都起得这么晚。”  “热得没法闭上眼睛,那也只好在早晨睡了。”  她走入厨房,也喝起了冷咖啡。雅克在走廊尽头的一间小浴室里淋浴。吕迪坐在游廊的台阶上有意盯着河看。萨拉坐在他旁边,抽烟,同时也盯着河看。孩子在花园的草丛里搜索,试图抓住一只壁虎。  “那么,他球玩得好吗?”萨拉问。  “不怎么样。但是我觉得他挺客气。有点儿……冷淡……就是这样,安安静静,但是挺客气。”  女仆出现在厨房窗子前。  “那么,中午吃什么?”  “我不知道,”萨拉说。  “您不知道,那不会是我知道吧。”  “大家去酒店,”雅克从浴室里喊道,“我不在这里吃。”  “那就没必要带了我来度假了,”女仆说。 “他呢?”  她指指孩子。

内容概要

玛格丽特·杜拉斯(10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她四岁丧父,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十八岁时来到巴黎求学,获巴黎大学法学学士和政治学学士学位,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移民部担任秘书,并与罗贝尔·安泰尔姆结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泰尔姆曾被关进集中营,后来他娶莫尼克为妻,直到1990年去世。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太平洋大堤》(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立即被译成各种文字,至今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后来在得知她的初恋情人死去的消息以后,她又把《情人》改写为《北方的中国情人》(1991)。尽管小说中与她有关的人都已去世,她的回忆已无所顾忌,笔触也更为大胆,用在情人的生理方面的笔墨远比《情人》要多,对乱伦、同性恋的描写也达到了赤裸裸的程度,但是她始终没有说出她的初恋情人的名字,只是用“她”来代表少女,用“中国人”来指她的情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编辑推荐

  玛格丽特·杜拉斯,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57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塔尔奎尼亚的小马》为她的另一部重要作品。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57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本书为她的另一部重要作品。

图书封面


 塔尔奎尼亚的小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感觉书的开始是个极为普通的故事。这种故事展开的速度和文中谈到的天气一样,让人沉闷。在情节中的“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有如身临其境只能用零星汗点才能诠释出禁锢的情感后本能释放出的人骨子里天生所具有的那种暧昧。直到书进行到末才真真实实感受到了那种人性另一面所提倡的“归宿”及“永恒”的心灵安慰与寄托。和书皮上那句“吕迪”说的话很是呼应。读到这里,我的心才平衡了很多。
  •     你送的书看完了,谢谢,是本好书,虽然看得时候有点透不过起来。杜拉斯的作品没有读过,这回是第一本,一开始并不适应她的语言,直到最后都是沉闷的。然而,这便是她的本意了。“没有什么爱情假期,这是不存在的。爱情必须完全承受它的厌烦与一切。它不可能有假期。”她正要用这样的天气,燥热,常常忘记打开的窗子,就像人的心一样的无聊和不安。极其琐碎细小不可能构成小说的事情到了她的笔下竟成了小说,你一直期待有个高潮到来,可是直到最后都是平静的,就在海边三个人的对话,各自的心思终究还是在自己心里,然而,就这样结束了。假期要结束了,旅行要结束了,他们期待着那场雨的到来。
  •     看杜拉斯的书,会发现很多的时候她并不想要说明什么。它们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有时候只是情绪的宣泄与表达,而很多时候,它们只是一堆文字。漫无目的的堆砌。它们什么都不是,对写作者本人来说也是一样,她只是在完成内心的一次异动。然后写下它,如此而已。整本书的故事一个星期都还不到,或许它并不能称之为故事,它有的只是那么几个人,书里的那几个人。他们就那样出现在那个小村子里,没有来龙去脉,他们便已经在那里了。所有的人的唯一感觉只是天气的热,明晃晃的太阳,每一天都是热腾腾的。这样一种窒息的蒸腾的空气一直存在着,没有任何改变。当然,和太阳一起存在着的还有爱情,不确定的爱情与欲望。它吞噬着每一个人,是那样赤裸却又微不足道,它可以放纵也可以压抑,但对于生活起不了什么作用。天气依然那样热,人与人也仍然是那样的坦诚却又不诚实。它蛊惑内心,考验道德,但道德的发生却又只是那么随机。没有什么是坚强到丝毫无法撼动的。心是最脆弱最易摇又最易使人迷惑的。什么都无法描述,感觉及死亡。于是剩下的只是对话,漫无目的毫无意义的对话。即使在争辩我们也不能得到什么,因为它本来就什么也不是。我们有的只是活着,在死亡的强大阴影下,这世上虚幻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

精彩短评 (总计61条)

  •     看到她的文字,就有共鸣之感。
  •     it's not easy.
  •     複雜的生活需要簡單的文學。
  •     她爱上他没有?这事无比确定
  •     看不懂的杜拉斯
  •     闷热的夏日,烦躁的假期,逼近的山火,沉默的大海,近乎凝滞的时间,永难抵达的目的地。在这部小说中,杜拉斯设置了绝好情境,让爱情生发、纠葛、悸动、湮灭。爱情永远在将自身救赎,抑或埋葬,它没有假期。
  •     原来我还是喜欢古典的写法,太现代的确实有点伤脑筋,分散注意力。像马尔克斯说的,如果真的不能吸引我读下去,是不是应该干脆放下呢!
  •     书名的确很美。尤其随身携带的时候。
  •     这本小说跟杜拉斯的其他小说不太一样,它非常平淡,缺乏激情,也不神经质。 但我喜欢它的结尾。平淡中的意外,仿佛这真实的生活里的不得不面对的选择。如果没有这个结尾,这会是本令人失望的小说。
  •     没看懂
  •     一种前所未有的热
  •     朋友姓马,我们都叫他小马。本来就是想送他一本书,刚好他是18岁生日,心想最好是杜拉斯的,后来就挑中了这一本,真得挺有意义的,后来礼物送出去,朋友说:这个礼物很用心,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     平淡的像白开水一样的爱情故事。
  •     一段安静的叙述。没有一般小说固定的高潮迭起或者情节推动引人入胜……但看完就是舒服的。就像在躺在游泳池里静静的思考时的感觉
  •     她只是想通过文字表达,也许讲什么并不重要。读的人也只是需要阅读的快感,并没有深刻的标记。
  •     最爱杜拉斯
  •     据说安德烈亚与杜拉斯就是因为这本书结缘的,不过我眼拙,实在看不出这书好在哪儿。把好好的一个故事写得如此琐碎,真是让人讨厌。
  •     回到原点最好
  •     喜欢里面的句子。
  •     2013.04.13.-2014.04.05.杜拉斯笔下,永无止境的夏日。
  •     很侯麦。
  •     杜拉斯的书这个版本的装帧最棒
  •     杜拉斯的书还是不错的
  •     其实。我只是记得我好像看过。。。。
  •     “結束了,我再也受不了了。”他說。
  •     燥热
  •     我对杜拉斯还真是充满了耐心。又是那样的嗫嚅和细若游丝却纠缠不休的种种。无尽漫长的在海边度过的炎热的夏日和让人走神的长对话。但是最后读到她写——「没什么爱情假期,这是不存在的。爱情,必须完全承受它的厌烦与一切。它不可能有假期。」「这才是爱情。人是不可能摆脱它的。就像不能摆脱生活,以及它的美、它的丑和厌烦。」——的时候,我又觉得我还是喜欢她的。
  •     像用更短的时间看了一部更美同时也毫无意义的电影。
  •     精装版不错,但还没看,原来想买《情人》,
  •     看了许久都看不懂,大概就是个出轨未遂的故事?
  •     这本书我不太喜欢,潦潦草草罗罗嗦嗦不那样有我期盼的那种犀利和散漫感觉。
  •     其实个人喜欢的程度来说可以有四星,但是从整体观看来讲也没办法推荐。其中对爱情的描写很微妙,困惑和诱惑和改变
  •     不喜欢,初中的时候买的书,一直没有看完,今天翻出来看完了,真的不是我的菜。买的原因大概就是腰封上的一句话:“爱,必须完全承受它的厌烦于一切。它不可能有假期。”跟《心是孤独的猎手》一样吧,有那么个把金句。
  •     塔尔奎尼亚的小马是不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     很能消磨时间的小说,读起来的感觉就像小说里那种炎热沉闷窒息的大热天给人的感觉——我第一次读的时候读到三分之一不到就看不下去了,于是隔段时间放空以后再次重头来过——
  •     她的书不适合在盛夏且没空调、风扇的下午看。
  •     无意义的文字汇聚的是漫长爱情中的疲惫,絮叨的无意义聊天让两人的感情显得更为干瘪。一个没有任何了解的男人就这样出现产虚而入获得了萨拉短暂的爱情,原以为会出现惊心动魄的婚外情或私奔最终还是在友人有意无意的交谈中化为飞灰,萨拉和雅克还是奔向了塔尔奎尼亚。杜拉斯对男女之爱为什么这么现实?很多人还是喜欢看浪漫一点吧!不过也因为现实才会更耐人寻味。语言似乎因为翻译的问题吧,并不是能让人手不释卷,或许这是这本书杜拉斯故意为之的风格吧。
  •     嗳果然是一度风行的小资作家。。。你爱,就得接受爱的一切,它的美、丑、厌烦。但是它得有不止这些。
  •     无休无止的对话,杜拉斯的小说里有着大段的对白,似乎没有意义又似乎饱含深意,“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不再喜欢不惜一切代价去改变世界这个想法了。你们这些人总是想要改变世界、强制世界。世界当然还是应该改变的。但是要任它自己、自然而然的改变”。于是我们忍耐天热的假期,女仆的无理,退化的爱情,忍住不去见那个人。
  •     塔尔亏你呀的小马
  •     爱没有假期
  •     杜拉斯,老师太了,这个不用多说,买了收藏
  •     画面感
  •     书的质量不错啊,很喜欢。因为最近比较忙,书还没看,但我相信这会是一本好书。
  •     爱没有假期 婚姻更没有 它会一直持续下去。
  •     这本太没劲了!!
  •     这是生活吧。不能摆脱,它的美,它的丑,还有厌烦。
  •     而爱情是没有假期的。
  •     絮叨的快感怎么没有了呢?
  •     塔尔奎尼亚的小马
  •     有时,不用去理清人物关系,不去关注故事情节,而仅仅把握住某种微妙,带有欲望或歇斯底里般的感情,也许这是解读杜拉斯的一种可行之法。
  •     冗长,没有主题,杂乱。只是碎片一样的记录。
  •     “世界上任何爱也不能代替爱本身”
  •     结尾,真的很喜欢。
  •     闷热的海边度假,闷热的天气,闷热的感情。。。。劈腿后还是完整的熬着生活~~
  •     很久很久认认真真读杜拉斯了,漫无目的的对话,空虚的幻象,不正是我们每天的日常吗
  •     内容还没看,但装帧纸张都非常好,很满意。
  •     凝滞炎热的假期,无聊烦闷的生活,绝望的妻子,尖叫的欲望,还有所有人被吞噬掉的行动力。
  •     在吃午饭的时候看了五十页,我要怒了,拉拉杂杂的,但是我知道这里面的女猪脚在后面篇幅中出轨无疑
  •     觉得好像从头到尾讲的都是一个没有太大波澜的故事,事情反复着,话语也反复着,后来想想每天每天,我们过的生活就是那样的反复,说着同样的话,没有太多斑斓起伏的情绪,在这样的频率中过了一天又一天,也许我们已经变了,只是自己从未发觉。
  •     催眠之作,还有一阵压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