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眼睛的映像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金色眼睛的映像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7-12
ISBN:9787542623669
作者:(美)卡森·麦卡勒斯
页数:151页

章节摘录

  和平时期的哨所是一个乏味的地方。不是没有事情发生,但是它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十分雷同。军事基地本身的总体规划让它显得更加单调——巨大的混凝土营房,一排排整齐的军官之家,每一间都和另一间一模一样,体育馆,教堂,高尔夫球场及游泳池——一切都根据刻板的模式所设计。不过,哨所的乏味主要是它的与世隔离和过度安逸造成的,一旦男人踏入军旅,他只需亦步亦趋就可以了。与此同时,哨所里偶尔会发生一些不太可能再次发生的事情。南方有一个军事基地,几年前就发生过一起谋杀案。这出悲剧的当事人有:两名军官,一位士兵,两个女人,一个菲律宾人和一匹马。  这起事件中的士兵是二等兵埃尔基·威廉姆斯。黄昏时分,经常可以看见他一个人坐在营房前人行道旁的长凳上。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地方,有两排长长的年轻枫树,它们清凉、精致和随风摇曳的树影装饰了草坪和人行道。春天,树叶是一种透明的绿色;炎热的月份,树叶的颜色加深了,色泽宁静。晚秋,它们是耀眼的金色。二等兵威廉姆斯就坐在这里,等待着晚餐的号令。他是一个沉默的年轻士兵,在军营里既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他晒黑的圆脸带着标志性的、戒备的无辜表情。他丰满的嘴唇红润,褐色的刘海铺在额头上。他的眼睛是琥珀和褐色的奇妙混合,有一种通常在动物眼睛里才有的无声眼神。一眼看去,二等兵威廉姆斯的姿态有点笨重和笨拙。然而这是一种错觉;他动起来时的敏捷和沉默如同野兽或是贼。士兵们经常被他吓一跳,因为他们原本以为是独自一人,却蓦然发现他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已经悄然地站在身边。他的手很小,骨节灵巧,却非常强壮。  二等兵威廉姆斯不抽烟,不喝酒,不偷情,不赌博。在营房里,他不和人来往,在别人眼里他多少是一个谜。二等兵威廉姆斯把大部分闲暇时间消磨在哨所周围的树林里。这块保护区方圆十五英里,是一片未被破坏的原始森林。这里有巨大的原始松,各种各样的花朵,甚至还能看见鹿、野猪和狐狸那样害羞的动物。除了骑马,二等兵威廉姆斯对为士兵们提供的体育项目毫无兴趣。从来没有人在体育馆或游泳池看见过他。也没有人看见过他大笑、生气或有任何痛苦。他的一日三餐健康而丰裕,他从不像其他士兵那样抱怨食物。他住的房间有长长的两列帆布行军床,大概有三十六张。这可不是一个安宁的房间。晚上熄灯后经常响起鼾声、咒骂声以及梦魇的呻吟声。但是二等兵威廉姆斯睡得很安稳,只是有时从他的床边传来棒棒糖纸的窸搴声。  二等兵威廉姆斯在军中服役两年后的一天,他被派到了上尉潘德腾的住所。这件事的过程如下:由于二等兵威廉姆斯是照顾马的好手,过去的六个月他被遣去做马厩的固定杂役:上尉潘德腾给哨所的士官长打电话,正好很多马都被拉去演习了,马厩没什么活,于是二等兵威廉姆斯被挑中去执行这项特别的任务。工作内容很简单。上尉潘德腾希望他住所后面的树林能有一小片清理出来,以便日后安放烤肉架,他就能举行户外派对了。这项工作大概需要一整天。早晨七点半,二等兵威廉姆斯动身去干活。这是十月温和晴朗的一天。因为他在林子里漫步时经常经过上尉的屋子,所以早就知道上尉的住处了。而且他对上尉的模样相当熟悉。事实上他曾经给上尉制造过一次意外。一年半前,二等兵威廉姆斯给他的中尉连长当了几个星期的勤务兵。某日下午,中尉接待了来访的上尉潘德腾,为他们上茶点饮料时,二等兵威廉姆斯不小心把一杯咖啡泼到了上尉的裤子上。除了这次事故,他还时常在马厩看见上尉,他负责照管上尉妻子的马——一匹栗色的公马,论外形,它在哨所的所有坐骑里可以轻松地拔个头筹。  上尉住在军事基地的边缘,他的房子是一幢八个房间的二层抹灰小楼,与街上其他房子毫无二致,唯一不同之处它是最顶头的房子。草坪的两侧毗邻保护区的森林。房子右手唯一的近邻是莫里斯·兰顿少校。这条街上的房子面朝一块巨大平坦的褐色草皮,近来它才被开辟成了马球场。  二等兵威廉姆斯到达后,上尉从屋里走出来,向他详细地解释需要他干的活。矮栎和荆棘灌木丛需要清理掉,大树上低于六英尺的树枝需要剪掉。上尉指着距离草坪二十码的一棵高大的老橡树,示意清理到那里就可以了。上尉白胖的一只手上戴着一个金戒指。这天早晨他穿着到膝盖的卡其短裤,羊毛长袜及羊皮夹克。他的脸部线条分明,绷得很紧。他长着黑色的头发,眼睛是透明的蓝色。上尉似乎没有认出二等兵威廉姆斯,他用一种神经质和过分挑剔的态度发号施令。他告诉二等兵威廉姆斯,希望这个活今天能完成,他还说傍晚的时候他会回来。整个上午这名士兵都在从容不迫地工作。中午他去食堂吃了午餐。下午四点前他完成了工作。他干的活甚至超出了上尉指示的。那棵作为边界标志的大橡树的形状很不规则——朝向草坪的这一侧树枝很高,可以在下面散步;可是相反一侧的树枝却优雅地垂到了地面。士兵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剪去垂到地面的树枝。当一切都干完时,他靠在一棵松树上等待。他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似乎乐得永远站在那里等下去。  “嗨,你在这里做什么?”有个声音突然问道。  士兵刚才已经看见上尉的妻子从隔壁房子的后门走出,穿过草坪朝他走来。他看见了她,可是直到她开口和他说话,他这才如梦初醒地意识到她的存在。  “我才去了马厩,”潘德腾太太说,“我的火鸟被踢了。”  “哦,夫人,”士兵含糊地答道。他需要一点时间消化她刚才的话,“怎么会?”  “我也不知道。也许是哪头该死的骡子,也许他们把他和母马一起放进来了。我气疯了,所以来找你。”  上尉的妻子躺在草坪边上两棵树之间的吊床里。她穿着靴子,脏兮兮的呢制马裤膝盖处磨损得厉害,上身是一件灰色套头衫,即便是穿成如此,她仍不失为一个俊俏的女人。她的脸上带着圣母马利亚般的茫然的宁静,古铜色的直发在颈后盘了个结。她在那里歇息时,年轻的黑人女佣端着托盘走了出来,上面有一品托的黑麦威士忌,一只调威士忌的量酒杯,还有水。潘德腾太太对她的酒并不吹毛求疵。她一气喝下两杯威士忌,又紧接着吞下一口冰水。她没有再和士兵说话,他也没有再问她关于马的事。两个人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对方的存在。士兵又靠在了那棵松树上,直直地盯着远处。  深秋的阳光给草坪新铺的冬草洒上了一层绚丽的薄霾;在树叶不太茂密的地方,阳光甚至穿透了树林,在地面投下了金红的图案。可是转眼间太阳就无影无踪了。空气中透出一丝凉意,吹来一阵清风。是撤的时候了。远远地传来军号声,由于距离遥远反而清晰,在林中发出空洞的回音,余音袅袅,不知所终。夜晚近在眼前了。  就在此时,上尉潘德腾回来了。他把车停在屋前,然后立刻穿过院子检查活干得如何。他和妻子示意,又草草地和士兵打了个招呼,士兵在他面前松松垮垮地立了个正。上尉扫视了一遍清理过的场地。突然他打了个响指,嘴角挤出微弱生硬的冷笑。他淡蓝色的眼睛转向了士兵。接着他极其小声地说:“二等兵,那棵大橡树才是点睛之笔。”  士兵沉默地聆听他的评语,严肃的圆脸上表情没有变化。  “指示只是把地面清理到那棵橡树为止,”军官提高了嗓门接着说。他僵直地走回到那棵树前,指着被砍过的光秃秃的树枝。“大树枝垂下来正好作一个屏障,把树林其余的部分隔开,这才是关键之所在。现在一切都毁了。”上尉很激动,显得有些小题大做。独自站在树林里,他显得个头矮小。  “那么上尉希望我做什么?”二等兵威廉姆斯过了好一会儿才问道。  突然间,潘德腾太太爆发出一阵大笑,她放下一只穿靴子的脚,摇晃起了吊床。“上尉想要你捡起那些被砍掉的树枝,再把它们缝回去。”  她的丈夫没有被她逗乐。“这儿!”他对士兵说,“拾些树叶铺在地上,盖住灌木丛被清理掉后的光秃秃的地面。然后你可以走了。”他告诫完士兵后就走进了房子。  二等兵威廉姆斯缓慢地走进暮色沉重的树林,收集落叶。上尉的妻子摇晃着,看上去就要睡着了。天空涂满了清冷的苍黄色,万籁俱寂。  这天晚上,上尉潘德腾的精神状态不佳。进屋后他径直去了他的书房。这个房间很小,原先打算设计成玻璃游廊,一头连着餐厅。上尉坐在书桌旁,打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他在面前铺开一张地图,从抽屉里取出一把计算尺。尽管做了这些准备工作,他还是不能专心工作。他俯在书桌上,双手捧头,闭上了眼睛。  他的烦躁一部分是恼人的二等兵威廉姆斯带来的。他看见被派给他的正是这名士兵,感到非常不快。哨所里上尉所熟悉的面孔大概不超过半打。他对所有的士兵都抱着提不起兴趣的轻蔑。对他来说,军官和士兵可能属于生物学上的同一属,却属于完全不同的种。上尉清楚地记得泼溅咖啡的事故,因为他那套崭新昂贵的装束给毁了。这套西服的料子是中国产的重磅真丝,上面的污渍再也没能彻底地洗掉。(不在哨所时上尉一般都穿军服,而在有其他军官的社交场合他却常爱穿便装,他可是个衣着时髦的家伙。)除了这次不幸的意外,在上尉的头脑里,二等兵威廉姆斯还和马厩以及他妻子的马“火鸟”联系在一起——令人不舒服的联系。现在,橡树的错误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坐在桌边的上尉沉人了短暂而变态的白日梦——他想象自己撞见这士兵犯了某种罪,因此得以把他送上了军事法庭。这幻想给了他些许的安慰。他从桌上的保温瓶里倒了杯茶,又陷入到其他更实际的担忧之中。  上尉今天晚上的烦躁有多种原因。他的个性在某些方面与众不同。他和存在的三个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多少有些奇特——这三元素是:生命本身,性与死亡。在性方面,上尉保持了男性与女性特质的微妙平衡,他拥有两种性别的敏感,却缺少两种性别的活力。他是这样一个人,安于孤僻的生活,有能力集聚散乱的激情,一心一意地投入到某种不带感情色彩的工作,某种艺术,甚至愚蠢的固执念头——比如尝试化圆为方,即做一个与给定的圆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对这样的人来说,此种生存状态完全可以忍受。上尉有他的工作,对自己要求严格;据说他前程似锦。如果不是因为妻子,他也许不会感受到这种根本的缺乏,或者说是过剩。和她在一起,他受尽了折磨。他有一个悲哀的嗜好:恋慕自己妻子的情人。  至于他与其他两元素的关系,那是相当之简单。在生和死这两个伟大本能的天平上,重量绝对倾斜到死亡的那一端。因此上尉可以说是个胆小鬼。  上尉潘德腾算得上是一个博学之人。还是年轻的中尉加单身汉的岁月,他有很多机会读书,因为其他军官回避去他在单身汉营房的屋子,也不三五结队地拜访他。他的头脑里塞满了精确的学术性的数据和信息。例如,他能详尽地描述龙虾奇特的消化器官或三叶虫的生命简史。他能优美地使用三种语言。他通晓天文,也读过很多诗歌。虽然上尉博学多闻,但是一生中他的头脑里从来没有过任何自己的想法。一个想法的生成需要两种以上已知事实的合成,而上尉没有勇气这么做。  今晚他独自坐在书桌旁,无法安心工作,但是他也没有费心思量自己的情绪。他又想到了二等兵威廉姆斯的脸。他回想起那天晚上隔壁的兰顿一家和他们共进晚餐。莫里斯·兰顿少校是他妻子的情人,不过上尉没有对此耿耿于怀。他突然记起多年前他新婚不久后的一个晚上。那天晚上他也是像今晚这样难受得躁动不安,需要用一种奇怪的方式发泄出来。他开车进城,那里离他驻扎的哨所不远,他把车停好,在街上走了很久。那是二个晚冬的深夜。散步的途中上尉发现一只小猫在门口徘徊。这只小猫找到了一处温暖的藏身之地;上尉弯下身听见它惬意地呜呜叫。他抱起小猫,感觉到它在自己的手心里颤动。他久久地盯着这张柔软温存的小脸,抚摸它温暖的毛。小猫的年纪很小,刚刚能张开它清澈的绿眼睛。上尉最后把小猫带走了。街道转角处有一个邮筒,他匆匆地扫视了一下四周,打开结了冰的信槽,把小猫塞了进去。然后他又接着散步。  上尉听见后门砰地响了一声,他离开了书桌。他的妻子坐在厨房的餐桌上,黑人女佣苏西正在帮她脱靴子。潘德腾太太不是一个纯正的南方人。她在军中出生和长大,她父亲退休的前一年就已经是准将了。她的父亲原籍是西海岸,但是她的母亲却是南卡罗来纳人。所以上尉妻子的生活方式足够南方化了。虽然他们的煤气炉边没有层层结着祖上留下的灰尘,也绝对谈不上有多干净。潘德腾太太还信奉很多南方的旧观念,比如一定要在大理石桌面上擀馅饼或面包,不然是不能吃的。就因为这个原因,有一次上尉被派到斯科菲尔德兵营,不得不把她现在正坐着的那张桌子搬到了夏威夷,又搬了回来。假如上尉的妻子碰巧在食物里发现一根鬈曲的黑发,她只会平静地用餐巾擦掉,继续享受她的晚餐,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苏西,”潘德腾太太说,“人像鸡一样也有胗吗?”  上尉站在门口,他的妻子和女佣都没有发现他。脱掉靴子后,潘德腾太太光着脚在厨房里走动。她从炉子上取了一片火腿,在上面洒上红糖和面包屑。她给自己又倒了杯酒,这次只有半杯,突然她热力四射地跳起了摇跃舞。上尉看见妻子如此这番,感到大为不快,她心里自然明白。  “我的天,利奥诺拉,上楼去把鞋穿上。”  像是作为回答,潘德腾太太哼起了一支古怪的小曲,她从上尉身边走过去,进了起居室。  她的丈夫紧随其后。“你这副样子在屋里走来走去真像个妓女。”  ……

媒体关注与评论

  麦卡勒斯再次显示了一种潜藏着的洞彻人类心灵秘密的永恒的直觉。  ——The New York Herald-Tribune  一部杰作……成熟,精美如亨利·詹姆斯的《螺丝旋紧》。  ——Time Magazine  南方出生的最伟大的散文体作家。——Tennessee Williams

内容概要

卡森·麦卡勒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7年2月19日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Columbus。29岁后瘫痪。著有《心是孤独的猎手》、《伤心咖啡馆之歌》、《婚礼的成员》、《金色眼睛的映像》、《没有指针的钟》等小说作品。其中,《心是孤独的猎手》在美国“现代文库”所评出的“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中列第17位。1967年9月29日麦卡勒斯在纽约州的Nyack去世,时年50岁。

书籍目录

ⅠⅡⅢⅣ

编辑推荐

  《金色眼睛的映像》是作者麦卡勒斯继《心是孤独的猎手》之后推出另一部长篇力作。曾被改编成电影,由伊丽莎白·泰勒、马龙·白兰度、约翰·赫斯顿等巨星主演。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Reflections in a Golden Eye   此商品有两种封面,随机发货!

作者简介

麦卡勒斯继《心是孤独的猎手》之后推出另一部长篇力作。曾被改编成电影,由伊丽莎白·泰勒、马龙·白兰度、约翰·赫斯顿等巨星主演。
小说以1930年代驻扎在美国南方的一支军队为背景,讲述了双性恋者潘德腾上尉,因好色而有魅力的兰顿上校的到来且与其妻骚动而轻佻的利奥诺拉有染,生活被搅扰得翻天覆地的故事。1941年小说发表时,评论界并未真正明白如何解读其相对丑闻性的主题。但《时代》杂志的一位编辑却写道:“几乎在所有方面,这类素材所造就的不过是一类有关男同性恋者的附庸风雅的情节剧。而麦卡勒斯则以罕见的散文体天赋,简洁而富洞察力地讲述她的故事。”在创作这部小说之时,麦卡勒斯与利夫斯的婚姻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而她的这第二部长篇小说展示的正是其关于人类情感疏离和不可行之爱的标志性主题。

图书封面


 金色眼睛的映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1条)

  •     因为读《中性》读的过于劳累,就找了这本字数很少的书来读,书很薄,而且字也很大(大的有点过了),于是很快就读完了。当然这本书并没有辜负我花在它上面那不多的时间。很冷峻的笔调,让我对麦卡勒斯的作品又多了几分期待与信心,因为很不好意思的是我并没有读完《心是孤独的猎手》,买来的书总是不能很及时的读完。这算是我读完的第一部麦卡勒斯的作品。故事并不复杂,只是人物关系比较复杂而已,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隐秘的追求,并在其驱使下做出了一系列荒诞的事情。书中的几个人物都很有特点,上尉是一个心很高的人,他不断的追求着更高的军衔,并从中获得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或许只是一种空虚的体现。他压抑着心底最真实欲望与想法,这种压抑让他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快乐,于是只能去追求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生活的欲望。他要精致的房间布置,要精致的饮食,这些生活最表面,层次最浅的东西。其实,我们又何尝不在追求这些肤浅的东西,来满足那最肤浅的快乐,因为那些真正的快乐我们永远也得不到,快乐并不是一种情感,而仅仅是一种幻想罢了。先是对少校的不甚清晰的感情,他起初怕妻子跟少校私奔,更多的是怕失去少校而不是他的妻子吧?跟妻子的生活只是一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不是我们,我们甚至不是生命,我们只是一颗锈的快要报废的螺钉而已。真正的渴望永远压在心底,没有人能窥见,甚至我们自己也懒得去理它。但是上尉还是能很清晰的面对自己内心的渴望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是有时他会用另外一种情感来说服和掩饰自己最原始的欲望。向他对二等兵威廉姆斯的情感。二等兵威廉姆斯是一个很迷人的人物,在我读来,二等兵是书中最有魅力的人物,他的存在就是一个迷人的事件。上尉会迷上他我一点也不感到奇怪,这个人物身上带着最原始的最丰富的色彩,他是孤寂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可是却又那么耀眼那么强势。他的孤独是一种艺术,他的生活中似乎只有他自己,跟任何人都无关,他的生活真正只是他自己的。他满足于自己营造的生活,一个没有任何具体形象的生活,生活只是生活,不是其他任何东西,简单而又原始。一头奶牛,一个死去的黑人,一匹马,“夫人”,这些足以组成一个人的生活,如此独立,让人着迷。没有交流的生活孤独的可怕,却也令人向往。二等兵威廉姆斯的生活,其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在潜意识中跟随着自己的欲望去生活,没有限制,没有压抑,他的生活其实是幸福的,按着那些或酝酿已久或一时兴起的想法迈出自己的脚,没有犹疑,没有恐惧,没有其他人,在他的生活里只有他自己,“夫人”在他的生活中不是以人的身份而存在,而仅仅是一个概念,一种诱惑,一种原始的欲望。最终,他为了这种欲望而死,也算死得其所,这样活过后,死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没有任何遗憾。他不用管上尉为何开枪,不用管上尉对他到底怀有怎样的感情。他没有克制自己,他跨出了这一步;他跨出了这一步,于是他死了。至于上尉,他深深的对二等兵威廉姆斯的迷恋,没有人知晓,也无人可说。他的生活同样是孤独的,但是却不孤独的那么彻底,他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有其他人的存在,有他的妻子,有少校,有少校妻子,甚至还有少校家的僮仆,当然,还有二等兵威廉姆斯。他的生活同样是无人知晓的,对二等兵的感情,或许已存在许久,不然,记忆为何会如此深刻?那次相遇,或许只是让上尉清晰了这种情感,然后陷入无法自拔的迷恋。他不断的制造与二等兵相遇的机会,却无所作为,他想要的仅仅是打破这种隔阂,可是他做不到,他仍然被生活牵绊住脚步。他一直在克制自己,一直在向生活妥协,可是当他在妻子的卧室看见二等兵时,他无法再克制下去,他跨出了这一步,于是,他也毁灭了。少校的妻子艾莉森算是一个比较彻底的悲剧人物,她就是无法忍受丈夫的出轨,甚至为其自戕。她想脱离丈夫,却又没有能力,她能做的,只是在不断的病痛中看着自己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她向往着理想的生活,却又仅仅是想想而已,像大多数人一样,小人物的悲剧,无法引发大的悲怆。本来她可以就这样悲剧的生活下去,但是在看到那个黑影穿过草坪进入了上尉家后,她也踏出了生活的牢笼,这一步也间接的导致了她最后的死亡,即使她的死已是必然。在以精神病人的身份被送到疗养院时,她没有抵抗,或许她已意识到任何对生活的抵抗都是无用的,能做的只是默默接受。可是一切都为时已晚,她还是跨出了那一步。至于那个菲律宾人安纳克莱托,大多数时候都显得令人讨厌,似乎他生活的意义就是艾莉森,这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依附于他人的生命,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在艾莉森死后他就消失了,这是肯定的,没有了艾莉森,肯定也就没有了安纳克莱托。可是他有时又显得那么可怜而无助,这或许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少校和上尉的妻子利奥诺拉,这对自认为隐秘实则公开的情人,其实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生活在表面的人,他们都很容易的从生活中获得满足,这样的人在这个世上生活的最好,他们之间或许并没有爱,有的只是彼此的需要而已。没有深入,也就没有最深的焦虑与惶恐,他们活的如鱼得水,面对这样的人,不知是该羡慕还是该嘲笑,他们不是真正活着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的最好。这就是生活,要么你就活在最表面,轻浮的完成活的任务,如果你想要更深层次的东西,那么就请你遵守规则。最痛苦的,最无助的,你只能承受,不要想着去反抗,去挣脱,既然你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给你什么你就接受什么,孤独算是一种最幸福的痛苦了。不要想着跨出那不该跨的一步,否则就去面对毁灭吧。老老实实,该走几步走几步,默默接受生活的一切,面对生活,除了屈服,我们别无他法。
  •       我們總厭倦朝夕相對的面容。始,終。  我們總給自己編構巨大而虛妄的幻覺。沉迷其中,樂此不疲。始,終。  我們總在失去之后,才發現美好。始,終。  我們總渴求著占有。得不到,寧可毀滅。始,終。  我們總親手葬送自己的幸福。始,終。      這也許不是麥卡勒斯最好的作品,卻如此打動了我。麥卡勒斯,以她智慧、真誠、洞察的文筆,告訴我們。什么是,孤,獨。  “好的文章就是让我们沉默,刺痛,以及知道自己是孤独的。”           --孤独者《蜀相之死》评论 by 暮颜
  •     准备看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期末考试的复习阶段了,看之前我想象自己坐在人满为患的图书馆,成都的初夏,图书馆里蒸腾出一股股饱含着焦灼、激情和沉默的热浪。偶尔抬起头,所有面目模糊的被热浪融化成热气的人,他们面前的课本、考试资料为这本书打上了底色。想象中的自己,像是走在一个平静有悠长的梦中,仲楞的,模糊的。开始看的时候,有些睡意朦胧,我想象二等兵长久地伫立在阴影中的影子,我想象他像一只安静的猫,穿过阳台,穿过黑夜里一道又一道的门,停在利奥诺拉的床前。缓缓的弯腰,直到某种美丽迷茫的弧度,用一夜夜的时间看她的睡脸。我想象上尉骑着狂暴的马,脸埋在马的鬃毛里,渐渐露出狂喜的表情。狂奔的马穿过一个又一个密林。我想象他在一个个黄昏从二等兵空旷的眼前走过,心中某种要喷薄而出的鲜血,他哽在喉咙里的,永远不成字句的鲜血。小说短短的,看完以后,我发现自己在一个悠长的梦境中走不出来。这个梦里有孤独,有性,有死亡。因为在梦中,所有的暴躁血腥,在喷发出来的那一刻,全都变成了油彩浓烈的要滴下来的色块。深红和深蓝。永恒的孤独,微妙的性欲,突然的死亡。这三个东西,永远会在第一时间击中我。书的封底说:不可行之爱不是儒家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它是一种隐秘的,甚至来不及被发现的爱。我们迷惑、行动,想二等兵一样只是本能的反应。我们焦灼、挣扎,像上尉一样只是本能的抗拒。只是这不被认知的爱,来不及被发现,来不及看见它背后命运巨大的阴影,就已然无可挽回的奔向毁灭。然后呢?在月亮下面爱情的破灭,孤独的永恒,死亡的终结。然后呢?然后是我们再一次的不可行之爱

精彩短评 (总计83条)

  •     很是麦卡勒斯的风格:无望的、安静的、残酷的、渺小的...都是关于生活和爱的焦虑...
  •     麦卡勒斯一直给我很舒服的感觉,以前读过心是孤独的猎手,这次看到金色眼睛的映像就毫不犹豫的买了,已经读了一些,字里行间都是麦卡勒斯的感觉
  •     孤立无援是绝对的;个体是孤立的,个体之间的感情是孤立的,他人不是地狱更不是救赎,无关或偷情者、或双性恋、或反社会人格、或癔病患者的身份。如果说作者要展现孤立的绝对感,那么她非常成功,那种独一无二的成功。
  •     本来可以打四星,但是翻译实在太糟糕了,几乎要毁了这部作品,扣一星!
  •     小短篇,刚看的兴起就结束了。对于性,对于爱,每个人都是病态的。
  •     最喜欢这一本
  •     丝滑!她写的我都爱
  •     好读,描写还不够隐秘。阅读全过程像在做梦。印象深刻的是艾莉森这个角色随时在崩溃边缘,非常脆弱。潘德腾则是个懦夫,对于自己异常情感的畏缩态度和时常逃避的作为很讨人厌。并不是我喜欢的故事类型。
  •     「不願意面對現實的壓力讓他得了痔瘡,也幾乎破壞了他良好的消化能力。」
  •     古怪又哀伤
  •     求而不得的爱。珍惜生命,远离深柜。结局很像美国丽人的那个恐同老爸做的事。
  •     我喜欢年轻枫树,清凉精致随风摇曳的树影,随一年四季的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
    我喜欢年少的威廉姆斯,冬天的早晨搂着奶牛“红宝石”,柔声低语。手掌捧起新挤出来的牛奶缓缓喝下去。喜欢他牵着马走进森林深处。喜欢他沉默的坐在军营的长椅上,剥着糖纸;
    我喜欢艾莉森带着猫咪生活在渺无人烟的村庄,只吃最喜爱的食物——墨西哥香辣牛肉酱,烤面包片和茶。喜欢她自尊不肯妥协,敏感而又细腻的灵魂,对愚蠢,残忍无情,迟钝生硬的深恶痛绝。喜欢她深夜戴着花镜看书,清晨和小菲佣一起看着水碗里的狗食花朵一样绽放;
    喜欢会画画会说法语滑动芭蕾舞步的小菲佣安纳克莱托,喜欢他的托盘上面蓝色中国碗里羽毛状的紫菀花,三片蓝色花瓣放在黄色的餐布上。喜欢他画的绿色孔雀,巨大的金色眼睛里有个很小的映像;
    还喜欢站在壁炉前面赤裸着充满活力的利奥诺拉,喜欢她骑着“火鸟”放声大笑,喜欢照进她卧室的绿色月光,柔软的黄色丝绸床单,和打开的散发着香味的香水瓶。
    我喜欢……
  •     我反正是看得痛苦不已,看到贵瓣的诸多好评,更是开始深深地怀疑自己的文学感受力。
  •     好吧,只有弱智的女主最幸福,啥都不知道
  •     书的内容还是不错的,就是质量不是一般的差 ,对于密集症患者来说,书的手感足够令人起鸡皮疙瘩
  •     南京。读卡森麦卡勒斯永远是在读自己。
  •     卡森麦卡勒斯的文笔总是带有感染力
  •     像在喝一杯冷掉的美式,上面还带着口红印子
  •     人物相当的富于魅力,语言风格也很清新,但还是老问题,翻译的过程,将英语的美丽流畅还是削减的一些,建议读原著。
  •     12月中旬
  •     看到兰顿太太剪掉了自己的乳头时一阵痛感弥漫………………
  •     孤独。
  •     上尉对二等兵的情欲描写的太精彩了,但少校夫人艾莉森与她的男仆安纳克莱托那种生死相依的不离不弃的亲情更感人。
  •     好像一针沉默的水银打进血管里。
  •     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怎么能不读?
  •     一本很好的书描写的非常细腻,又营造了一股迷旋人心的感觉而且这本书被拍成了电影我正准备去看看电影拍的如何
  •     一口气读完,这群不幸的人类比辛格先生还不幸,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自己,一切悲剧的源泉。
  •     对不起不是很能理解…不过结局我喜欢
  •     20
  •     我的上帝,多么上流的一群人啊!
  •     故事的人物塑造非常完整,情节设计的也很精致。不求戏剧性而更具有戏剧性。唯一不好的是,书的封面跟网上的完全不一样啊,网上的精致,实际的则很一般。当然封面不能决定内容,但总有受骗的感觉,这种感觉很不好
  •     很喜欢这位作者的作品。这本书里面的印刷字体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啊,是我最看过的书中最大的!眼睛超级不好的人都能看清楚,呵呵!
  •     文字很精彩,看过的情节也人记忆深刻!
  •     从《心是孤独的猎手》到本作,麦卡勒森把个体的疏离感展现到了极致,前者的牢笼更偏向于社会给予的压抑感,本作则更突出人的本性,在逐渐接受自己的过程中获得某种体验,在上尉和士兵身上尤为明显,另一个层面上的角色是艾莉森,她像是独立女性的雏形,却被接二连三的不幸摧残,每个人的“怪”都仅属于自己,却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别人…
  •     同性恋小说,情节紧张,纠结,内心张力十足
  •     还算可以,卡麦勒斯的作品中我不太喜欢的一本。
  •     看到人与人之间这么多奇形怪状的关系和感情,莫名有点心安
  •     是本不错的书,对人物的刻画很不错
  •     无望的孤独编织成一张无处可逃的网,比死更冷的爱,摇曳在金色眼睛中怪诞,隐秘,脆弱的映像
  •     somehow 《人间中毒》的编剧一定读过这本书
  •     感觉翻译得不是很好,不是传说中的散文体,没有伤心咖啡馆之歌那么感同身受的孤独…
  •     补记
  •     书装订精美,纸张很好。很专业。对我写论文很有帮助
  •     可恶的书商为了充斥版芯,所用字体太大,影响视觉效果,糟蹋了一部杰出的作品。但麦卡勒斯对军官与士兵之间的情欲的描写别出心裁,干净、深刻而又出乎意料,有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余音之妙。
  •     每个人心中隐秘而病态的和谐。
  •     爱的无望,无望之爱。
  •     人生隐秘,激情与谵妄,碎屑着。
  •     “麦卡勒斯”式的窒息。
  •     圈子小的人缺少丰富的人格来完善他
  •     书不厚,字体较大,不过看上去蛮舒服,不累眼睛~
  •     阴暗纠结的情节,还不错的故事。
  •     凌晨四点钟,艾莉森屋里的灯亮着,兰顿少校推开门,看到那个小菲律宾仆人坐在艾莉森床边,两人把一角店买的一种日式狗粮投进水盆里,看它慢慢绽开。————对这个温存又寂寞的小游戏,记忆良久。
  •     麦卡勒斯是我喜欢的作者,但是这个版本字太大,看得我很是~不爽
  •     麦卡勒斯
  •     非常好,很满意。以后还来买,价格再给力些。
  •     喜欢她的描写.对孤独的剖析.
  •     麦卡勒斯对于心理与细节的描写是极致的,写到了人心里,这样细腻的笔触与描绘让人与小说中的主人公共同思考共同行动。孤独是不动声色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是直戳人心的,而麦卡勒斯对于这一类孤独的叙述能力太强,以至于很快地会进入故事情节,让人感同身受。故事是简短的,在我刚刚看到整一个轮廓时,便以一种很奇异的方式戛然而止了,令人措手不及地接受了这个混乱不堪的局面。这是一种怎样美妙而奇特的情感,一个上尉热烈地爱慕着一个士兵,不敢靠近却渴望见到,却同时对他粗鲁地表现,这种感觉让我联想到了《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里面日本军官爱慕英国战俘,以一种极端的方式释放内心热爱却恐惧的矛盾情感,虽然大环境并不相似,但是表达情感的方式却具有一种共性,这是巧合抑或是一种确实存在的现象,我不得知。
  •     卡森喜欢玩弄孤独,而她的孤独无人能及。就像死去的二等兵威廉姆斯从不知杀死他的人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     情感比较朦胧的好故事。
  •     麦卡勒斯的确是没有惯常女性作家偏执狭窄的倾向 冷静的观者角度带来的疏离让人物行为的荒诞或说无力的庸俗带上一丝冷色的宿命感 军营、扭曲和压抑的欲望、安于不被意识到的孤独都被平淡坦然地写出 心理的揭露和剖析都是冷静自然而非歇斯底里 还有反复出现的紫罗兰色的清澈天空
  •     今天到货了
  •     孤独是每个人的宿命,最深切的爱都不能改变这一点。
  •     金色眼睛的映像
  •     搞破鞋要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才能搞成阿,包括搞基,人的情感真可怜
  •     两对夫妇加上两个局外人都捡不出一对相互喜欢的,可见爱人有多奢侈。各怀心事却又不是心照不宣的相安无事,而是每个人自守着自己这片孤岛,对往来船只不清楚也不在乎。
  •     作者麦卡勒斯以罕见的散文体天赋,简洁而富洞察力地讲述她的故事
    本书译者陈黎说过,麦卡勒斯现实的那混乱不堪而又有些疯狂的生活与她小说“冷峻”的笔调极不协调,我觉得不协调就对了,因为写作才是麦卡勒斯的“出口”,有了写作,她的并不太长的生命才变得完整。
      
      这本小说讲的是一个极其悲惨的“故事”,麦卡勒斯写得却极其冷漠,看不出她对书中的任何一个人有同情怜悯之意,如果要我找出一个和她笔调有些相似的作家,那我要说是张爱玲。
  •     因你,我知道忧伤为何物
  •     不好看,没有味道。
  •     这个女人很好,很有特点。
  •     mark
  •     书的质量倒是挺好的,没什么问题,送货也很快,但不是图片上显示的这本,封面设计以及书的大小都不一样。因为之前买过麦卡勒斯其他的书,想凑齐一套的,结果这本跟其他的摆在一起明显大了很多。。。。
    要是单买一本的话倒是没什么问题~
  •     写得非常出色。严格讲只能算中篇,中文10万字。主题:和平时期军人无聊变态的行为。
  •     自我内心深处的孤独愤恨和欲求不满,老南方上流社会的种种不安
  •     2014.1。
  •     绝望
  •     读她的书,就是打开了一条通往孤独的门,她的文字是钥匙。明明有关于场景的各种描写是那么色彩鲜艳,感觉却是无比清冷寂寞。潘得腾上尉,潘得腾二等兵,二等兵威廉姆斯心上的人,只是潘得腾的一个嫉妒混杂紧张的梦。这梦没有头、也不必醒来。
  •     想看看国外的额小说,试试不用的感觉
  •     感觉不怎么样。。没什么意思,书很老 - -
  •     疏离得可怕,暗流涌动的疯狂和孤独
  •     不是第一印了
  •     一些乱乱的关系和纠缠,居然被写成了这样好的小说!
  •     16.06.06 无聊- -
  •     英年早逝太可惜 喜欢她的书 ;太喜欢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