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透明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532744350
作者:[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页数:130页

一本一下就吸引人的书

之前~之中~之后~这是个历史恒久的话题~~如果可以借纳博科夫之笔透视到另一个视角~······期待中~先看看~然后在写写自己的读后感吧~

无法具象化文字就不要读纳博科夫

毛姆和纳博科夫是我最喜欢的两位作家。每次在假想中有人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自己对自己这样回答。毛姆是因为他的流畅,纳博科夫是因为他的艰涩。前者有一种开朗的自负,这令人感到世间万物不过都可被笑着嘲讽;后者有一种谦卑的自负,让人觉得生命是一种黑色的消解,苦难与对自我的否定时时都存在。他们都是十分自负的。我亲爱的朋友不理解我对语言的洁癖,假若转换成字母文字,即是要烦恼一个r音的吐露是否正确。会对于那些只会把几个字说得带点英国口音、就敢于夸耀自己说的是英式英语的人们感到诧异,甚至会为他们感到羞愧(这不干我的事)。好,一个事无巨细的语言变态女学究本只该推推眼镜,去研究文体学和“表示贵族的介词与我的名字最后的尾音有些不协调”。所以世上只有一个职业为这种无聊得拿着放大镜找蚂蚁腿部瑕疵的人制造——那就是编辑。对于这类人来说,其实你拿放大镜照看的时候,会发现蚂蚁断了一条腿,根本不是一个绒毛的不实在那么简单。可惜世间的大部分人不会明白一个“的”和一个“地”的区别,还要说编辑并不是校对,编辑只是在阅读有问题的文字时,像一种东西卡在喉咙里。他们会很奇怪为什么世上其实有很多人不会被卡。纳博科夫的题材并不算多,至少几个短篇,始终围绕在自身经历的细节锻造上,有时觉得略有重复,当然还有他用不尽的语言文字梗。有很多作家是擅长叙事的,比如毛姆。他就像那种听到故事会完整复述出来的好人,令你的生活永远不寂寞。这要是放在纳博科夫身上,你却只能听到一个小老头支支吾吾地描述一些过度私人化的细节,还穿插着许多人称的实时转换。不搞清楚他是读不下去他的书的!除非你能把那一一幕在脑中呈现出来——绿皮火车,反坐,美丽坐在身边的女乘客(恰好是文艺青年)的漂亮大腿,对面就好像正在你前方翻提包的美国小孩子……此时阳光正要消逝,落下窗帘是“对于夕阳的送葬”。如果不能很好地计算出此时阳光照射的角度,那么这一幕就算是白读了。所以我个人并不喜欢看电影,它们太具象,太缺乏想象力,太懒惰。我并不对本书的情节有什么看法,读了几页,便可以嗅到主人公休父亲那蹒跚的身体气味。纳博科夫更多地是在挑战人们对于絮叨的忍受度,文字的玩味度,以及头脑的混乱度。它很好,是某些人的良药,另外一些人的垃圾。每次拿起纳博科夫时,我都要犹豫一下,要不要再这个时间段钻进去。它不易进,同时也不易出。一个朋友说,好的小说也许会令人有恍惚感。我会把所有令我有此种感觉的书放在书架上,比如纳博科夫和毛姆的全套著作。

有点意思了

纳博科夫的书买了好几本了,看到这本终于有点意思了。前几天上厕所时发现了这本没有封面的小说,随手翻开一页,就吸引进去了。句子很棒。

一些摘录

p12“柏森博士……翻找了一阵,一封给一位柏森太太的电报显露了出来,但是没有他的东西(唯有这一不完全的巧合令他震惊,但是他控制住了。)”看到这里,我hold住了。p47“她那肥胖笨重的身躯很不灵便,只有靠小幅度的精确扭动才能挪得动。为了取得最佳效果,她必须全神贯注想办法愚弄地心引力,知道什么时候体内咯噔一下,全身准确地猝然移动,出现像打喷嚏那样的奇迹。这时她一动不动地躺在椅子上,好像是中了埋伏,在她的胸口上,在彩笔描出的紫色拱形眉毛上方,无畏的汗水微微闪光。……猛然间,查马夫人的整个身体跳动起来,以致她那张躺椅的框架发出和人相似的惨叫。紧接着她就坐了起来,双脚着地。……她小心谨慎地宣布,站起身来,此时她身穿一件毛巾布长袍,形象变化之突然有如魔术。”我在地铁上看到这段忍不住大笑,写得真是太形象了,而语气又甚为刻薄。p130“需要从一种存在状态进入另一种存在状态的,不是肉体死亡的自然痛苦,而是神秘的精神生活的无比剧痛。你要知道,这一过程是顺利完成的,孩子。”好冷静啊,就像在梦中杀死了自己的妻子的柏森在八年后在原本的旅馆内向人讲述他的经历。我看到的是柏森的噩梦还是我们在一个透明的空间里看见一个叫柏森的人的一段生活时光和心理活动,还是我们也只是看到了他的梦境呢?透明,就是看到他人的生活,就好像别人那样看我们。(我只看了一遍,应该是没看懂了,不然怎么说不出什么隐喻来呢?)

透明

纳博科夫说未来只不过是一种比喻,一种思想的幽灵。因为与过去和历史相比未来并不具有现实性,所以与之相比过去与历史往往来的更为神秘。过去使事物变的透明,而未来并不在我们的视角之中,而是在我们的背后。可是若要是能反向的观察那该多好!光透过透明的的事物射进我们的眼里而不是未来,但若要反向观察,我们就要换一个视点,使得透明的事物处在未来与我们的中间,这样我们才能透过事物看到未来,可是这时的我们却挡住了从过去来的光,所以还是看不到未来……结论就是我们永远看不到未来。想要看到的话只能离开这条直线,站到旁边来看,这儿可以看到一切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但是在这个位置看到的一切都将和你无关也就是说对你而言已经不具有任何意义了,因为你已经离开了历史的直线,这个位置是与世界割裂的位置,如果有神的话那就是他站立的地方……不过还好,就算看不到未来也不用担心,起码你知道他就在你的身后。你也好世界也好其实都比我们想象的来的透明。

透明

于是你突然掉进水中,四周的海水不顾情面地向你涌来。你先前站在水面上,望着幽深的海水,享受着偶尔溅起的几泼清凉的海水拍打在你的身上。而如今,你却掉了进去,你已经分布清东南西北,四周都是一样的海水。再深点,你已经不能凭着透进来的阳光分辨天上地下。海水本来拍打着你,现在却浸透了你。你是否还想慢慢下沉,享受这一刻和海水的肌肤之亲?这是什么样的感觉?好像普通人擒着时间的线条往前行进,突然间,时间由线条变成了一整个面。本来只需要体会此时此刻,如今却需要每时每刻都体会过往的一切。无论是一分钟前的还是十年前的记忆瓢泼而来,时间的效力在瞬间被抹平了。昆德拉对于梦境也是这么说的,因为梦境把过去的东西都拉到了眼前,现时便失却了它原有的重要性。《透明》这本看了两遍,如今也没太搞明白透明的意思,文本中偶尔会跳出这个令人兴奋的关键词。大约就是说一个事物如果透明,那你就可以透过它的表面看到里面的一切,包括那些过去的记忆。好像一块石头,如果它不透明,它便只是一块难看的石头。可如果它透明,过去的年岁就会给它赋予生命,好像《西游记》里面常说的那种成仙成精,于是,美猴王就跳出来了。书中有这么一段,“她注意到,从床上看过去,卫生间的镜子里映出的还是那些静物——一只木钵里放着一些橙子——跟吉姆在这里时那些短暂快乐的日子里拜访的一模一样;他是这种百年水果的贪婪消费者。当她环顾四周,发现这一虚幻图像原来是她扔在椅背上的鲜亮的衣服的折叠部分的反映时,心里不免有些难过。”她无法跨越地域的鸿沟,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抹平时间的第四维。书中像这样浸透了时间的描写有许多,更让人感觉混乱的是在整部小说上的时空交错,或者应该说是交叠。小说开篇有这么一段“如果真的有未来存在,具体地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就像脑子较好的人所能觉察的东西一样,过去也就没那么诱人了。它的魅力会被未来的吸引力所抵消。人在考虑这个物体或那个物体的时候,可能就会骑在跷跷板的中段上。那可就有趣了。”纳博科夫在整部小说里确实没有涉及到一点未来,整部小说都是由主人公柏森的回忆所织成的。可是无论是十八年前的,八年前的,或者刚刚过去的回忆,杂乱无章地分布在小说的各个章节。跷跷板并没有翘起过去和未来,却在过去的四十年随便找上一个支点,玩上一把。“为什么他被判入狱一年——或者更长?——他是否被发现处于纯粹的癫痫昏睡状态;他的案子经过复审发现他无罪之后,为什么他还被转入关押精神病罪犯的疯人院?为什么此后五六年他会在监狱和疯人院之间反复来回折磨,直至最后成为一个隔离治疗的病人?人怎么能治疗做梦呢,除非他是个江湖骗子。”我知道柏森太太死了,也许是被掐死的;我知道柏森的父亲也早死了,以一种怪异的方式。然而除此以外,我却有办法知道更多。http://imapollo.blogbus.com/logs/28328762.html

“如此冰川,如此黎明”――引自《透明》一书

在这之前,见过纳博科夫的名字,因为有购书券,不用要过时,便买了本纳博科夫的《透明》。虽然读得很吃力,毕竟囫囵吞枣似的读完了,不由你不承认,纳博科夫是大家。《透明》可以不必从头往下看,可以从中间读起。细节非常经得起推敲、玩味。这里,故事情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透过细节描绘反映出的思想。这思想包括了生活的荒谬、人生无常等。作家的笔墨并不集中在情节上,而是经常游移在细节上,如同散文笔调。写小说多了,可能就会这样,集中了故事、散文、诗歌、戏剧乃至哲学著作的文体。主人公美国人休。珀森是出版社编辑,在一次出差火车上,邂逅欧洲国家美丽姑娘阿尔曼达。珀森坚持不懈地追求她,得以成功。阿尔曼达是个极其随性的人,做爱时必须同时做其他事,比如打电话,这只不过是习惯而已。珀森最后葬身于一场火灾,那是他寻找到八年前住过的旅馆,并且是在同一房间的那天夜晚。语言优美如诗一般。然而,普通教育背景的人,或是一般生活阅历的人几乎没有耐性读下去。《透明》让习惯传统小说的读者不知所措。但《透明》是可以再三欣赏的书,其中的细节隐含了许多暗示、比喻。唯一不满足的是,写这本书时,纳博科夫老了,因此,暮气很重。读了让人感到悲观、失望、消沉。

地球倾斜,然后重新恢复它的水平位置

“起飞时,地球倾斜,然后重新恢复它的水平位置。我认为,情况是这样:需要从一种存在状态进入另一种存在状态的,不是肉体死亡的自然痛苦,而是神秘的精神活动的无比剧痛。”我喜欢这本书的文字。

纳博科夫解谜《透明》

1972年11月,《透明》在美国出版时,纳博科夫在日记里写下了:“评论徘徊在无望的推崇和无助的仇恨之间。很有意思。”不管是对这位《洛丽塔》的作者顶礼膜拜的,还是恨之入骨的,再次被纳博科夫抛出的谜题难住了,只是对后者来说多了一层嘲笑和羞辱的成分,尽管纳博科夫曾骄傲地宣称:“至于嘲笑蠢人,我从不做这种事。我所有的作品不是给‘蠢人’写的,不是给那些认为我喜欢长长的拉丁字的傻瓜写的,不是给在我的小说中寻找性或宗教寓言的学术界疯子写的。我的作品是为亚当.冯.李伯利科夫,为我的家庭,为知识界的一些朋友,为普天下所有像我这样的人写的,无论他们身处美国图书馆的小单间,还是在俄国的噩梦深处。”亚当.冯.李伯利科夫,Adam von Librikov,是《透明》中纳博科夫利用自己的名字Vladimir Nabokov杜撰出来的一个名字,相对《透明》这个大谜题,“这一改变字母顺序的名字任何一个孩子都能看出其中的奥秘”。在同一篇未能刊出的书面访谈(后收入《独抒己见》)中,纳博科夫将《透明》的谜底和盘托出,“它的主题只是探究无常命运的纠结”,至于在小说开头和结尾发出“这就是我想要的人。你好,人!他没听见”、“你要知道,这一过程是顺利完成的,孩子”的声音的transparent things,正是与主人公休.珀森有关的几个幽灵——他去世的父亲,被他在梦中扼死的妻子,已故的阿斯科特酒店前经理老克罗尼格,还有最重要的,作家R先生……纳博科夫道出的,恰如一道精巧的谜题中最最关键的那个提示,在它的提溜下,所有的谜底从字里行间浮现,休.珀森不可逆转的悲剧命运在词语森林隐现草蛇灰线:他第一次去瑞士是在二十二岁,和父亲一起,父亲死在了特拉克斯,当晚他第一次找了妓女;十年后他作为一个编辑飞往瑞士与作家R先生晤谈一部新小说,意外地认识并疯狂爱上了阿尔曼达.查玛,“如果我不能得到她,我会死去”,他如愿以偿或者说万劫不复地娶到了这位美女;几个月后,休.珀森再次飞往瑞士,与R先生就他的新书《多种寓义》商议细节,他回到纽约后大约一个月的一个夜晚,在睡梦中扼死了自己的妻子,此后的八年在精神病院、牢房和收容所度过;被释放后,休.珀森再访瑞士,最终住进并被烧死在他与阿尔曼达曾住过的313号房。休.珀森的一生仅有一个美好的瞬间,是在他第二次去瑞士爱上了阿尔曼达之后,后者对他视若无睹,跟男友分手后漫不经心地和他发生了关系(“她的滑雪裤底下还穿着厚羊毛针织罗纹裤袜,他看了更加失望。她只同意把裤袜往下拉到必要的程度。她不让他吻她,不让他摸她的大腿”),在下山的路上,“‘我讨厌维特,’休说道。‘我讨厌生活。我讨厌我自己。我讨厌那条可恶的旧长凳。’她停住脚步,望着他的手指恶狠狠所指的方向,他乘势抱住她。起初,她力图避开他的嘴唇,可是他拼命坚持。她突然顺从了他,小小的奇迹随即发生。她脸上的各器官以一种轻柔的节奏微妙地颤抖着,就像轻风吹皱水中的倒影。她的眼睫有些湿润,她的双肩在他的紧抱中抖动。那一刻的柔情喷发永远不可能再重复——或者说,在完成其节律中固有的全套过程之后,那样的时光就一去不复返了。然而那短暂的震颤——在那震颤中她与太阳、樱桃树以及那得到宽恕的景色一起溶化——为他的新生活确定了基调,无论她的心情多么糟糕,无论她的变化无常多么荒唐,无论她的要求多么苛刻,新生活的本义总是‘皆大欢喜’。那一吻,而不是在它之前的任何东西,才是他们求爱的真正开始”。阿尔曼达嫁给了他,蜜月期就和一个陌生人出轨,婚后几个月,有不下于十个情人。她待他仍然苛刻、视若无睹,他仍然柔情脉脉,直到他在一个关于火灾的噩梦中失手扼死了她。八年后休重访维特,渴望能在记忆精确的环境中与阿尔曼达确确实实的形象有瞬间的接触,但连那发生难忘一吻的浪漫地点都没有找到,却在火灾中丧身于他和阿尔曼达曾经住过的酒店房间,他变成了和那些环绕在他身边的幽灵一样的transparent thing:需要从一种存在状态进入另一种存在状态的,不是肉体死亡的自然痛苦,而是神秘的精神活动的无比剧痛。死去的R先生迎接休的加入:你要知道,这一过程是顺利完成的,孩子。至此,所有的面纱滑落,纳博科夫精巧的谜题纤毫毕现,重读是与这篇小说确确实实的形象有瞬间接触的唯一方法。让顶礼膜拜的继续顶礼膜拜,恨之入骨的继续恨之入骨吧,反正纳博科夫已经爽到了。

过去的透明

纳博科夫的确配的上大师级别,130多页的小书足足看了我一个多星期,因为不愿意遗落作品的每一个字,而且读的时候要不断思考,与我这几天同时在读的<闯关东那些事>相比,纳博科夫的文字不知要高明多少倍,根本是两个世界.<闯关东那些事>完全是一本超厚的<故事会>.纳博科夫是个文体大师,文章里运用的各种巧妙的修饰手法让人拍案叫绝,而这种甚至有些华丽的修饰在其他文学作品里很少见的.另外,纳博科夫也是个语言大师,他精通俄语,法语,德语,英语和鬼知道还有什么的各种语言,而且在文章中经常不断卖弄他的这点专长,有时候更会自己独创一些词汇.我猜翻译纳博科夫作品的人一定比翻译其他作品要多花了很多功夫.有趣的是,<透明>的译者似乎是东北人,文章里很多形容词都是"贼".<透明>这本书在开头的一段给人一种错觉,觉得纳博科夫可能会讨论一种很晦涩的概念,未来与时间之类:"如果真有未来存在,具体地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就像脑子较好的人所能觉察的东西一样,过去也许就没有那么诱人了:它的魅力会被未来的吸引力抵消。人在考虑这个物体或那个物体的时候,可能就会骑在跷跷板的中段上。那可就有趣了。可是未来并不具备这样的现实性(过去可以描绘出来,现在可以观察得到);未来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是一种思想的幽灵。"其实整本书都是在讨论过去,因为过去相对与未来来说是透明的,是清晰可见的,是实际存在的.比如说过去是一块明亮的玻璃,随着时间的流逝,玻璃上会落上一层层的灰尘,使过去变得模糊或者看不清,但当一个人,一类人,或者说是书中的主人公休•珀森这种所谓"缺乏经验的奇迹创造者"故意使用"威猛先生玻璃清洁剂"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目的就是让这块玻璃重新变的透明的话,过去就会重新摆在眼前,清晰如昨.怎样对待过去?我想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是完全逃避,就像电影<1408>里面那样,每个人心中的那间1408都有自己最不想回到的过去,都会使劲全力去忘记,去逃避.但很不幸的是,1408一直在每个人的心里,那段过去会不定时的突然间浮现,让人措手不及,而且你还会发现这段过去居然越来越透明.第二种是主动出击,去毁灭,就象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无知>里面所写,回到过去式的空间拼命的去毁灭.当然这种做法八成也是徒劳的,过去的透明性依然存在.第三种可能就是象这本书的男主角休•珀森一样,当他第四次踏上去瑞士路上之前,他是做好打算去故地重游,以至于必须找到当年住的那个旅馆的同一个房间(也是他最后丧命的地方),可以说他完全的是在找一种感觉,但过去毕竟是过去,所以这样的做法是否可以解释为一种主动的犯傻?想想,我们有时候会不会也象休•珀森一样,特意的跑到一个地方,就是为了让回忆更真切,因为多少年前就在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某件事?纳博科夫这个落魄的俄国贵族,先后在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瑞士生活,这篇<透明>是其晚期在瑞士的时候写的,据说有半自传的性质.略有些悲惨的流亡命运使纳博科夫变得非常刻薄,这点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里,除了男女主角外,作品里的其他人物都被纳博科夫生动的语言描写的格外丑陋,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洛丽塔>里面把一个人从鼻孔里喷出的烟柱比喻成了"可怕的獠牙".而且纳博科夫对普鲁斯特和弗洛伊德总是不依不饶,在他的作品里反复对其嘲讽.弗洛伊德认为梦里的内容都可以被现实的经历所解释,纳博科夫认为这是可笑的.(这点我是认同纳博科夫的)不管怎样,纳博科夫的书是适合摆在书架最显著位置的.

透明-记忆的沉淀

透明,是我看过的纳博科夫的第二部小说。第一部,是斩首之邀,没有传统的情节,没有通常的人物性格的塑造,有的,是一个荒诞的梦,反映的是一个有着非常才的人在一个桎梏的环境中,内心的变化和感受。而这部,看了介绍是说一个人在梦境中杀了自己的妻子,然后故地重游,寻找逝去的感觉。未来,如果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过去也许就没有那么诱人了!而未来,恰恰并没有以个体形式存在,而是一种思想的幽灵,一种比喻罢了。正如此,过去便显得很有意思了。当以“透明”的方式看一个物体,它将不是表面存在的物体了,而是由很多很多过去的人和事沉淀积累起来的,这有点像佛教中所谈及的,看一只香蕉,它不只是香蕉,而是要看到它形成的全部过程中所出现的人和事。那么,明白这一点,这个小说的条理便十分清晰了。并不似有些人以为地杂乱,而是非常明晰地回顾了伯森多次访问瑞士那个小城的故事,将它们串起来的,是作者一步步故地重游所见之景,所看之物。伯森的情人-朱莉娅,那是伯森在与阿尔曼达在瑞士相遇时,伯森的过去,而阿尔曼达,却是伯森的未来-一个谜,一个幽灵。在伯森执着而深沉的爱中,阿尔曼达选择了与他结婚。可是,随之而来的是,伯森无法忍受的阿尔曼达的很多习惯,包括一些生活细节和出轨。伯森表面的顺从和宽容,只是在心中的怒火中填上了一桶一桶的油,直到有一天,伯森在睡梦中,杀了自己的妻子,虽然梦中那是朱莉娅,那是做了自己继父情人的朱莉娅,但是阿尔曼达和朱莉娅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当然,纳博科夫安排伯森的死,也是很有意思的,在梦中所见场景中死于与阿尔曼达同住的那个瑞士旅馆。戏剧性的结尾,随笔似的文字,看似混乱但实际条理清晰的结构,让纳博科夫被称为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文体家,当之无愧!初阅后感,不实不当之处,望读友指教!

死亡与回忆

透明。死亡是透明的。回忆是透明的。爱情是透明的。美是透明的。1、死亡死亡是纳博科夫小说绕不过去的母题。他的许多小说中都有偶然的、意外的死亡。这些死亡在人看来似乎完全可以避免,即“命不该死”,如本书中的阿尔曼达和休。然而,死神就是这样无孔不入,倏忽钻进人的生活之流,截断一切。死,莫名而轻飘,对抗和消解着“生命”这个似乎有着无穷意味的词。然而,死才是生命的真正现实之一,荒诞,残酷,却无比真实。2、回忆在纳博科夫眼里,回忆是对抗死亡,充盈生命的有效手段。当然,回忆不是工具,不是目的,而是自然而然的情感迸发。尽管纳博科夫认为休重返故地与古德格里夫寻找失去的时光完全不同,亦不是普鲁斯特式的探寻,但休在重现往日情境时所感受到的狂喜也一样让读者心头柔软,会心一笑,哪怕紧接着便是可怕的死亡,这生命也是美丽丰盈的。回忆在一般人看来,对现实生活毫无用途;但在敏感的诗人心中,回忆才是更重的现实,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纳博科夫是多么热爱回忆啊,在回忆中一切都是透明的。死亡之黑暗和回忆之光共同构成了纳博科夫的世界,这世界是真实的、无稽又无比美丽的……

混沌螺旋穿越透明体

读完最后一个标点,让我们再次回到《透明》这只叙述之环的第一章——“未来不过是一种语言的修辞,思维的幽灵”。“往事像透明物体,从内里向外闪耀光芒”。叙述者为何看重已发生之事而视未来为徒然的语言修辞?细读文本会发现,叙述者始终要梳理的是“历史”,要超越的是“时间”,要突破的是“视角”,除此之外,他还刻意强调了一个动作:“坠落”。从叙述者第一次劝胡夫不要住进那家将置他于死地的旅馆而未遂开始,幽灵叙述者和幽灵听众们就开始坐等胡夫命运的展开。他们为胡夫的命运找到了一个花样:坠落。描写第一次瑞士之旅中胡夫父亲因试穿一条“过窄”的裤子时不慎摔倒以至心脏病突发而死时,叙述者用“falling”这个词来描述他的死:“触地之前他就死了,好像他是从很高的地方坠落(falling)似的。”父亲死去的当天夜里,叙述者描述胡夫从四楼的房间向下看去:“万有引力在邀请他加入这个夜晚和他父亲的行列”。叙述者反复使用“坠落”这个意象,仿佛他们已经找到了胡夫命运的主题,已经看到了他的终局:从旅馆四层坠地而死。然而,直到最后一章,幽灵叙述者和他的幽灵听众,已及读者、我们自己,将发现胡夫并非坠楼而死,而是死于窒息。我们将发现,幽灵叙述者的局限在于,他们能够梳理和重新编织过去之事,为透明之物染上色彩,却无法预知未来。回过头来,倘若我们从隐含作者的层面上重读《透明》,我们将发现,致胡夫于死地的“火”的讯息无处不在。剧院的火灾,意大利电台播放的火灾,R 先生小说中致茱莉亚的化身June于死地的火灾,阿曼达所担心的火灾,胡夫噩梦中的火灾……所有这些讯息都指向了最终导致胡夫死亡的火灾。而“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却对此浑然不察,正如《洛丽塔》的叙述者亨伯特对奎尔蒂贯穿始终的存在浑然不察,正如《绝望》的叙述者对诸多他所认为“相像”之物的差异浑然不察,正如《微暗的火》中的叙述者金波特对他人的生命历史浑然不察。而这种有所不察的叙述者与真正的作者的区别就在于:“作者能事先设计情节,而叙述者不能,因为作者存在于他所创造的世界时间之外。” 作者才是真正享受“超越时间”所带来的“审美狂喜”的人。正如赫尔曼、亨伯特、金波特这些纳博科夫笔下的反派叙述者一样,R先生虽然表面上与纳博科夫本人形象相近,但事实上正是纳博科夫所厌恶的典型的“唯我论者”,是纳博科夫所要否定的人物形象。死亡赋予这个书写狂、窥视狂以“全知全能”的视角,却无法将他从自我意识的牢狱中救赎。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始终企图把自己的欲望与幻想投射、强加到另外一个主体身上,通过消灭或抹杀他者的“内在丰富性”,以期实现自我的优越感,以及他自以为是的“超越”。“未来不过是一种语言的修辞,思维的幽灵。”R先生否认了未来的合法性,因为对他而言,未来是无法超越的。倘若未来存在,那么,每一秒钟之后将充满无数的未来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无限繁衍将塞满宇宙的所有空间;倘若未来真的已经存在,像过去与现在一样存在,那么人类行为将不会自由,文本也将像时间囚禁人类一样,囚禁它的人物。R先生的写作以探究人类命运为名,却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逻辑强加于人物与事件之上,企图在对“命运的主题图案”的捕捉中实现对人类命运或曰“终极设计者”(the big designer)的领悟。然而,他对人物的强加与囚禁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这种失败也出于纳博科夫的精心安排:对真正优秀的作家而言,生活从来不是可以简单化的,而是一个蕴含无限可能性的复杂性系统。正如纳博科夫笔下那些优秀的写作者所领悟到的:“在故事的每一步进展下,不是一层厚厚的水泥般的事实,而是这里那里遍布一颗颗尖利的石子,灵魂在上面颠簸不止。” 作家虽以写作行为摹仿上帝,但与这位终极设计者相比,还要时刻保持造物的谦卑。《透明》的叙述时间开始于胡夫的第四次瑞士之旅登记入住旅馆的时刻,结束于当天夜里的火灾现场,以“这正是我要找的人。喂,先生(Person)!”开篇,以“别怕,你知道,去吧,孩子!”结尾,从而构成了叙述结构的外环。四次瑞士之旅按照D-A-B-C-D'的顺序,又构成了叙述结构的内环。有论者认为,这种封闭的循环模式,正是对纳博科夫的一贯主题“时间之狱”的隐喻。 然而,喜欢为时间囚徒设置逃跑出口的纳博科夫早已提示了别样的解读:仿佛为了证实人类的自由,为了给予小说主人公以鲜活的生命,纳博科夫让胡夫不断出现“意外”。当叙述者观察着最终在旅馆餐厅里制造火灾的服务生时,他们没有发现,命运之神从不起眼的角落中迈出了安静但决定性的一步;313房间的女士突然被紧急召唤回家,而胡夫将取代他的位置;而由于该房间与他想要重温旧梦的四楼房间的窗子的朝向不同,胡夫死于一个致命错误:将门错当成窗,被烟窒息。这些“意外”,亦即幽灵叙述者无法逆料之事,暗示了另一个世界,亦即两只叙述环之外的更高曾经文本的存在。也正是由于胡夫最终命运的“意外”,他成功地逃离了R先生的双环型叙述,将看似天衣无缝的叙述之环打开了一道抗议的罅隙——他没有死于僵死的循环,而是被纳博科夫赋予了一道上升的象征自由的螺旋。而这只螺旋体的存在,只有细心读者经过反复重读和推敲才能发现。此外,对“回忆”和“过去”的沉溺,正是导致胡夫“精神活动的无比剧痛”的原因,是“需要从一种存在状态进入另一种存在状态的”;通过死亡,胡夫的时间魔咒被打破了,不再有往事重温的剧痛,不再为避免孤独而依偎在不爱他的给他带来厄运的人身边取暖,也不复“溺水之鱼”的盲目 ,而是在打破时间之环,凌波微步,观看一瞬间发生的一切,实现逃逸的解脱和自由。可见,在《透明》中,主人公独立于叙述者存在,叙述者独立于隐含作者存在,读者又独立于叙述者的叙述,并有望与隐含作者相遇。如博伊德所言,纳博科夫在此进一步探索了他的一系列老主题:“时间的本质,人类灵魂的神秘性和隐秘性,以及与其同时发生的摆脱孤独的需求,彼岸世界中人类意识的范围,以及宇宙设计中的可能性”。 通过《透明》,纳博科夫撕裂了作家—叙述者—主人公—读者的关系,这种叙述实验前所未有地彻底。(07年的旧文,现在会用不同的方式解析一遍:异规的方式,结构图的方式)

向溺死在似水年华中的人致哀

【读品】罗豫/文时间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吸引力的谜题之一,过往贤哲无不喜欢插上一脚。除却深奥精细的物理学不提,每种文化都有其自己的时间哲学。现代人对时间的认识是他们对人生认识的扩展:人生像一条横亘数十年的线,它的两个端点向无限远处延伸,就成了时间的外形;而人,就像一个电池不足的小火车,在伸向地平线的轨道上蠢蠢前行。多数人都是火车司机的脾性,双眼紧张地盯住前方:今晚下班会塞车吗?下周股票会涨吗?明年有机会跳槽吗……在古希腊人眼中,时间即如流水。但人并不是坐船顺水而下,看两岸风景渐次后退。人是水流中一块礁石,坚硬的脊背抵挡水流的冲击,敏感的双眼则朝着水流走的方向,故所见皆是过去和曾经。未来,未来在身后,还未赶上来。普鲁斯特眼中的时间则是一张轻丝织就的漫无边际的网,一块就下午茶的小点心,把一个结点递到他手中,于是他在用特殊材料装潢过的与世隔绝的房间中,耗尽余生拉那张网,成就整整七大卷的《追忆似水年华》。到了蝴蝶般轻灵细敏的纳博科夫这里,过去像地质岩层一样,一层一层堆积在事物的内部。事物是透明的,透明的事物如同走钢丝演员脚下的万丈悬崖:“初入道者如果想让实物完完全全停留在他目睹的时刻那个层面上,就必须学会对他一览而过。”然而“过去穿过透明物体发出光芒!”即便路过荒野中的一块石头,那些喜欢怀旧的人也很容易“自得其乐地哼着小曲,以童稚般的放纵陶醉于那块石头乃至那片荒野的历史之中。”甚至脚下的路也变成透明,于是“自己不再是在水面上行走,而是垂直沉入水底:鱼儿睁大眼睛围观之。刹那间还可能发生更多的事情。”在这本小说《透明》中,纳博科夫就让读者做了一回围观的鱼儿,看主人公休·珀森怎样溺死在自己的似水年华中,以及这一刹那,可能发生些什么。休·珀森,美国人,出版社编辑,服务于一位重要作家,时有睡眠障碍,在一次梦游中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而被判入狱……这些并不重要,纳博科夫借小说中那位知名但可笑的作家暗暗讽刺道:“当胆小的编辑让艺术家从‘苗条’变‘肥胖’,或者从‘棕色’变‘金黄’时,他既损毁了形象和容纳形象的神龛,也损毁了神龛周围的整座教堂。”小说不是教堂,文学人物也不是神龛。休·珀森作为《透明》的主人公,唯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正是纳博科夫在第一章中说的那种“缺乏经验的奇迹创造者”。“街上到处是透明的人和透明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用天使或作家的愉快心情走进它们,穿透它们,但是为了写这份报告,我们只需要挑选珀森一个人。”妻子死后多年,珀森故地重游,强烈要求住曾经住过的房间,不辞辛劳去森林中寻找第一次吻妻子的地方。“他渴望得到的是能在记忆精确的环境中与她的确确实实的形象有瞬间的接触。”事物在他眼前一层层变得透明,他一头扎进无底的回忆中,翻转扑腾,掀起无限事件和情感的水花。似乎冥冥之中的过去终于厌烦了珀森的纠缠,一场数年前妻子担心而没有发生过的火灾,仿佛一直躲在暗处,专等珀森回来。在火苗的包围中,珀森想起了童年时代一本书中的图像:“耀武扬威的各种蔬菜围着一个穿衬衫式长睡衣的男孩不停地旋转”,而“最终的幻想是一本书或一只变得完全透明空洞的盒子所发出的炽热的光。”追忆的水潭虽然透明,却深不见底。一层层看过去,最后只有彻底的“透明空洞”,整个过程,只够成就“一本书”。纳博科夫用这本薄薄的小书调侃了一下普鲁斯特。而珀森那种怀旧导致的“精神活动的无比剧痛”,是“需要从一种存在状态进入另一种存在状态的”。纳博科夫并非看不起溺死的珀森,只是更喜欢行走在水面上,如履平地,偶尔踉跄一步,假装要跌进去,逗逗围观的鱼儿。


 透明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