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吉穆拉特》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哈吉穆拉特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
ISBN:9787532133161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544页

人类智慧在解决生命问题的时候所给的直接答案

在探索生命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我的感受和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的感受完全相同。    我走到森林中一块空地上,爬上树顶,清楚地看到一片茫茫的林海,渺无人烟,也不可能有人烟,我走向密林深处,进入黑暗中,只看到一片漆黑,同样没有人家。    于是我在人类知识之林中,在数学和实验科学的光照间,在思辨科学的昏暗中徬徨徘徊。数学和实验科学在我眼前展现了清晰的地平线,但按其方向不可能找到人家;我在思辨科学领域走得越远,陷入黑暗便越深,结果我深信,出路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    当我醉心于知识的光明面的时候,我知道,我不过是回避问题罢了。不管呈现在我面前的地平线多么有吸引力,多么清晰,不管沉浸在这些高深莫测的知识中是多么诱人,我已经明白,它们,这些知识,越明确对我就越无用,越不能回答问题。   我常对自己说,就算我了解科学顽强地希望了解的一切,但在这条道路上对于我的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的。我知道,在思辨科学领域内,虽然,或者说正因为知识的目的是直接回答我的问题,除了我给自己提出的答案以外,不可能有别的答案,即,问:"我的生命的意义何在?"答:"毫无意义。"或者,问:"我的生命会有什么结果?"答:"毫无结果。"或者,问:"为什么存在着的一切要存在,我又为什么存在?"答:"就是为了存在。"    求教于人类知识的某一个方面的时候,我获得非我所问的无数准确的答案,如关于星球的化学成分,太阳向武仙星座的运动,物种和人的起源,无限小的原子的形式,无限小的、没有重量的以太粒子的震动;但在这些知识领域中,对于我的问题:"我的生命的意义何在?"回答只有一个:"你是你称之为你的生命的东西,你是许多粒子暂时的、偶然的聚合。这些粒子的相互作用、变化就构成你称之为你的生命的一切。这种聚合延续一段时间,然后这些粒子的相互作用便停止,你称之为生命的东西也就停下来,你的全部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你是偶然塑成的一块东西,它在霉烂。这块东西把霉烂称作它的生命。它粉碎以后,霉烂的过程和一切问题便告结束。"知识明确的一面就是这样回答问题的,只要它严格地遵循自己的原则,它就不可能说出别的答案来。   看来,这样的答案是答非所问。我需要知道的是我的生命的意义,而生命是无限的一颗粒子,不仅不赋予生命以意义,而且排除了任何可能的意义。    精确的实验科学中带有抽象议论的那一部分做出了同样含糊不清的结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发展和促进这种发展。由于不精确和含糊,这是不能算作回答的。    知识的另一面,思辨方面,当它坚持自己的原则,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的时候,在任何地方,任何时代,提出的答案总是千篇一律:世界是一种无限的、不可思议的东西,人的生命是不可知的"一切"的不可知的部分。我重又排除了处于思辨和实验科学之间的、构成所谓法律、政治、历史等半科学的基础的那些结论。在这些科学中,同样不正确地引进了发展、完善的概念,差别在于那里讲的是一切发展,而这里讲的是人的生命的发展。二者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即在无限的发展和完善既无目的,也无方向,而对于我的题什么答案也不能提供。    ……    "虚空的虚空,"所罗门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甚么益处呢?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那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王。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上帝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我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译注:《圣经·旧约·传道书》第一章。)    ……    所罗门,或者写了这些话的人,是这样说的。    印度的哲理讲出了如下的一番道理:    释迦牟尼是一位年轻、幸福的王子,他对病痛、衰老、死亡一无所知。有一次他乘车出游,看到一个可怕的老人,牙齿全部脱落,流着口涎。在此之前对衰老一无所知的王子感到惊讶,问车夫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这个人落到如此可怜、讨厌和不成体统的地步?当他了解到这是所有人的共同命运,他,年轻的王子,也逃不脱这样的命运,他便无心乘车漫游了,命令转回去,要好好思索这个问题。他一个人闭门思索。后来大概找到了某种慰藉,因为他又兴高采烈和幸福地乘车出游了。这一次他碰到一个病人。他看到一个四肢无力、脸色发青、全身颤抖眼光浑浊的人。对疾病一无所知的王子停下来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当他了解到这是疾病,所有的人都会得病,他自己,一个健康的和幸福的王子,明天也能病成那样,他又无心玩乐了,命令转回去,重新寻求安慰,后来大概找到了,因为他第三次出去游乐。第三次,他又看到了新的景象。他看到人们抬着一件东西。"这是什么?"——"一个死人。"——"什么叫死人呢?"王子问。人家对他说,所谓死人,就是象那个人一样。王子走到死人跟前,打开来端详。"那么他以后会怎样呢?"——王子问。人们对他说,以后就把他埋进土里。"为什么呢?"——"因为他大概永远也不会再活过来了,从他身上只会生出恶臭和蛆虫。"——"这是一切人的命运吗?我也会这样?被埋在地下,发出恶臭,被蛆虫吞噬?"——"是的。"——"回去!我不游玩了,永远不再出游。"    释迦牟尼在生活中找不到安慰,他认定生命是最大的恶,把全部精神用来超脱尘世和普度众生,而且要达到这样的境地,使生命在人死后也不能复苏,从根本上彻底地消灭生命。这便是整个印度哲理的观点。   人类智慧在解决生命问题的时候所给的直接答案便是这样。 ——列夫·托尔斯泰

牛蒡花

“那个血淋淋的光头先抬起来,接着躯体也抬起来,最后他抓住一颗树直立起来。他的模样煞是可拍,吓得冲过来的人都收住脚。忽然,他浑身打了一个哆嗦,一踉跄离开那棵树,整个身子就像一株砍到的牛蒡花,脸向下倒下来,再也不动了卡尔加诺夫、加治阿加、阿赫梅特和全体民团,像猎人围着打死的野兽那样围着哈吉穆拉的和他卫兵的尸体。他们站在火药气弥漫的灌木丛里,快乐地说说笑笑,庆祝他们的胜利。夜莺在射击的时候沉默了一阵,这时又鸣叫起来,先是近处的一只,然后远处的几只也跟着叫了。对了,就是那朵在翻耕的田野上被蹂躏的牛蒡花使我想起了哈基穆拉特的死1896-1904”《哈基穆拉特》的草婴译本有140余页,根据托尔斯泰的交代,应该是他在七八十岁时候花了八年完成的作品。我读的时候没有发现作品有明显的断裂感(就是说看得出是断断续续完成),也不认为这样的题材和密度能够在几周内完成,幸好作者告诉我他花了八年,这样的话几个月完成草稿,然后补写点、修改下,八年的时间足够处理得很完美,并非过分强人所难的工作。我阅读的起初,对于背景完全没有概念,假定作品是完全架空的,不然俄国人扯到车臣穆斯林干嘛。直到剧情过了三分之一,怀疑故事有史料依傍,因为判断不出来常情上的走向(读塞林格我也判断不出走向,这是另外的问题)。不了解高加索战争背景时,我认为屡杀俄狗的哈吉穆拉特在后续剧情中该投诚了沙皇,然后以帝国近卫军轻骑兵团长的身份(现实点是高加索驻军特别骑兵团团长)杀回格罗兹尼一洗血亲之仇——类似伍子胥。如果作者意图加强悲剧性,可以写被沙皇疑忌,而让他在将来的克里木战役中充当炮灰或者成为被闲置的鞑靼王爷。实际的历史结局出人意外:哈吉穆拉特在俄国官僚的不断扯皮中枯等时间流逝,愤而出走。官方以为他再叛沙皇,在“出逃”时被俄国兵毙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死亡结局(我想到静静的顿河,主角在红军和白军间叛来叛去,最后被红军毙了)。托尔斯泰叙述了哈吉穆拉特的死亡。如果说作者想把哈吉穆拉特塑造成一个英雄的话,也不会成为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仁义理智信俱全,高贵的野蛮人etc.)。他的死也不是期待中的英雄之死(霸王末路、印巴分裂、台 湾不统一、大 陆没收复etc.)。哈吉穆拉特是托尔斯泰以及我们文明人不能够理解的异质存在和他物,对于文明社会他是一棵不能屈服的牛蒡花。他的死对文明而言就是农耕地旁野生牛蒡花的死。英雄哈吉穆拉特是牛蒡花之英雄。而牛蒡花们的英雄伦理和人类的英雄伦理是不一样的。“ 对了,就是那朵在翻耕的田野上被蹂躏的牛蒡花使我想起了哈基穆拉特的死。”“卡尔加诺夫、加治阿加、阿赫梅特和全体民团,像猎人围着打死的野兽那样围着哈吉穆拉的和他卫兵的尸体。”中国人的虎骨酒、香港人的鱼翅、日本人的鲸肉、俄国人包围的哈基穆拉特的尸体,是一致性的东西。 “人类真是一种破坏成性的残酷生物,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不惜消灭各种动物和植物”。*牛蒡花是两年生草本植物。在极端环境,如寒带、干旱带等会在几个月内完成生命周期。所以往往被误判为一年生植物。

被蹂躏的牛蒡花

读完《哈吉穆拉特》之后,我非常喜欢哈吉穆拉特这个人物,正如托尔斯泰成功地塑造了安娜这个令人难忘的人物一样,他笔下的哈吉穆拉特也久久萦怀于我心。哈吉穆拉特待人的亲切友善、处事的不卑不亢,还有在战斗中的英勇机敏,让我印象深刻。我想,这大概也与哈吉穆拉特信仰伊斯兰教有关,正是这种信仰让他成为一个正直、友善、自尊、自爱、自信的高贵的人。然而,像他这样正直、友善、有谋有略、骁勇善战的人,也只不过是各民族之间斗争的一颗棋子,最后都在各方的博弈和扯皮中终于牺牲了,真是令人掩卷长叹。托尔斯泰写得真好,抄录一些对哈吉穆拉特的描绘:哈吉穆拉特的言行和外貌:为首的那人相貌堂堂,骑一匹白鬃骏马,身穿白色契尔克斯外套,头戴连头巾的皮高帽,带着镶金武器。他就是哈吉穆拉特。他骑马来到波尔多拉茨面前,对他说了几句鞑靼话。波尔多拉茨扬起双眉,摊开双手表示不懂,微微一笑。哈吉穆拉特也报以微笑。他的笑容天真无邪,使波尔多拉茨感到惊讶......他面前的却是个笑眯眯和蔼可亲的人,好像是个老朋友,而不是陌生人。他身上只有一个特点,就是那双距离很宽的眼睛镇定沉着而又富有洞察力地打量着人家的眼睛。P49----哈吉穆拉特的亲切。哈吉穆拉特的仪表和风度都使公爵夫人喜欢。当公爵夫人把她那又大又白的手伸给他的时候,他的脸刷地红了。这使她更加喜欢他...他略懂俄语,但不会说。当他没听懂的时候,他就微微一笑。----哈吉穆拉特的彬彬有礼。哈吉穆拉特带着东方穆斯林特有的庄重神态,不仅没有露出惊讶的神色,而且显得十分冷淡。看完第一幕,他就站起来,若无其事地向观众扫了一眼,走出去,引起全场的注意。P74--------哈吉穆拉特的不卑不亢!别人对哈吉穆拉特的评价:“他在我们家住了一个星期,只看到他好的,没看到他坏的,”玛莉亚说,“人又和气又聪明,又通情达理。”哈吉穆拉特对自己的自信:哈吉穆拉特一贯相信自己的好运。他不论想做什么事,总是充满信心。事实上他也总能成功。在他那充满狂风暴雨的战斗生涯中,情况往往是这样,难得有例外。P44最后是哈吉穆拉特的死:往事像一幅幅图画异常迅速地在他头脑里交替出现。他忽而看见大力士阿布农察尔汗一只手托住被砍得挂下来的脸颊,一只手拿短剑向敌人扑去;忽而看见苍白虚弱、满脸奸相的老伏隆卓夫,还听见他那微弱的声音;忽而看见儿子尤素福,忽而看见妻子苏菲阿特,忽而看见他仇人沙米里苍白的脸、褐色的大胡子和眯缝的眼睛。-----------可怜的哈吉穆拉特,临死时看到也都是他的仇人、都是些战斗的场面,而且,没有一个亲人在旁边。他的一生,其实就是战斗的一生,因为他的出生决定了这一切。自己的民族被毁灭,他无所依靠,能靠的,只有他自己的机敏、勇敢和他的和善,还有他高贵的品质。他诚心诚意地投诚俄罗斯,换来的却还是对方的猜疑,还不断拖延去拯救他的家人。其实,在我看来,那些俄国人根本就不打算拯救他的家人,他们只想利用他。而哈吉穆拉特在看清了这一点之后,毫不犹豫地孤注一掷。由此可见他的勇气和背水一战的决心。最后,也许可以说结局早已注定,因为他的势单力薄,因为他的腹背受敌,更因为他的孤立无援。唉。真是令人扼腕叹息。这么英勇、机灵又善战的人才,就这样被杀害了。而正是因为俄国那些权贵之间的相互扯皮而不肯出兵相救、还有敌人的残忍,才会使哈吉穆拉特走上这条不归路。深深地叹息。下面抄写他死前的一些回想:“往事一幕幕在他头脑里掠过,但他对此已无动于衷:没有遗憾,没有仇恨,也没有愿望。这一切,同此刻在他身上发生的事相比,对他来说真是太渺小了。”“他一动不动,但还有感觉。加治阿加第一个跑到他跟前,拿一把大短剑向他的头扎去,他还以为有人拿锤子敲他的头,但他不知道这是谁干的,为什么要这样干。这是他头脑里最后的意识。以后就再也没有知觉了。”-------------是的,他死了。而敌后方的他的家人尚不知,还以为他这个大家心目中的大英雄一定会拼尽全力去营救他们,却不知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这棵他们可以依靠的大树。在最后,哈吉穆拉特死的时候,作者就写了两句话:“夜莺在射击的时候沉默了一阵,这时又鸣叫起来,先是近处的一只,然后远处的几只也跟着叫了。”“对了,就是那朵在翻耕过的田野上被蹂躏的牛蒡花使我想起了哈吉穆拉特的死。”-------------两句话而已,但整个场景的肃穆和悲凉从此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上。我想,这就是艺术!

托尔斯泰的梦想:生活在伊斯兰国家

马哈穆德-阿里-塔伊布 马凤俊 编译 提起列夫-托尔斯泰,这位在政治学,社会学和宗教史等诸多领域内有极深造诣的世界文坛巨匠,我想每个人都能如数家珍地道出他的《战争与和平》,《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但谁又知道,托尔斯泰和许多欧洲的名流一样,是一位将其伊斯兰信仰深藏在内心的穆斯林!这位八旬老翁去世前离奇的离家出走一直牵动亿万受其文学滋养的文学爱好者的心,但谁又知道那是因为他无法忍受他妻子——一位虔诚甚至狂热的的基督教东正教徒——的迫害和恶劣待遇?于是,在那雨急风狂的夜晚,八十二岁的老人偷偷溜出他的豪华别墅,逃离他妻子的非人待遇,逃离这个黑暗的世界。几天后,在一个遥远的小村子(阿斯塔普瓦)的火车站里,人们发现了他的遗体和他口袋里的遗嘱,他强烈要求家人,特别是他深爱的小儿子米哈伊里不可受谣言蛊惑而敌视符合理性和逻辑的宗教——伊斯兰教,他还要求家人在他去世后出版他的小说《哈吉-穆拉德》,同时,他叮嘱几个从小就受他信仰自由,热爱科学,不憎恶伊斯兰和穆斯林的熏陶的儿子务必遵循他的道路,远离酗酒,赌博和纵欲,他还要求几个儿子无论如何不可允许他们的母亲以基督教告别亲人的习俗看他最后一眼。这份遗嘱落在一位精通俄语的土耳其伊玛目手里,他在1877-1878的土俄战争之前的一场边境战役中被俄军俘虏。 妻子孔缇莎一直强求托尔斯泰在星期天和宗教节日期间,在朋友和要人的婚礼上和殡礼上陪她去教堂,这使他更厌烦了,最后干脆拒绝去教堂,她乐意也好不乐意也罢。于是她便开始整治他,说托尔斯泰尽管富有但倾向于简单朴素的生活,不在乎吃穿,并污蔑他对落后的游牧人的生活情有独钟,而她自己却华衣贵服,高茶贵饭,美酒佳肴,而事实上是因为她知道丈夫放弃了基督教而改信了伊斯兰。但她听从她的一位牧师朋友的建议没有向外界公开他改信伊斯兰一事,因为一旦她公开此事,就没有什么能阻止托尔斯泰公开他的信仰了,那样的话,俩人的生活也就到头了,这还是小事,更严重的是东正教会会因此而颜面扫地,威信尽失,同时也是对其他和托尔斯泰一样因各种原因隐藏其伊斯兰信仰的人的莫大安慰和鼓励。 托尔斯泰无情地批判一些已失去宗教功课实质而只为沽名钓誉的传统宗教礼仪,特别是人们对低于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阶层的态度,他更是痛心疾首,而他的妻子正是其中一位。他不时流露对只重视形式的东正教的嘲讽,认为其华丽壮观的教堂不似信徒一心向主的礼拜之地,倒像是一座座展示世间富贵的豪华剧场。他从不掩饰对着金衣披银裘的教会上层的憎恶与讽刺,这更使他的妻子心怀怨恨,并认为她丈夫从小就对东正教会的信仰有深深的怀疑,这使他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时就已彻底与这一他祖辈信奉的宗教决裂,并开始追寻其心灵的真正归宿,希望找到东正教里哪怕是一些能让他安心的,对鳏寡孤贫若有更多关怀,对圣像和神父的奇迹少一点狂热的范例。 托尔斯泰的内心正经历着激烈的冲突与矛盾,而妻子仍然在他耳边喋喋不休,尽管她已确知丈夫不可能再听她一点了,但她对神父所说的一切深信不疑,她在他面前承认所犯的罪过,并求他饶恕,然后诚惶诚恐地领受赎罪词。 就在这种情况下,土俄战争中一群土耳其士兵被俘,其中有土耳其和高加索的教法学家,他们是土耳其军队里的伊玛目,沙皇政府将图拉城附近一座废旧工厂当作战俘营。 托尔斯泰在此战俘营旁边有一座很大的庄园,他经常来此休闲,游泳,享受纯净的空气,命运就这么为托尔斯泰追寻心灵归宿的旅途描画好了里程碑,并为他接近伊斯兰,从而深刻了解伊斯兰准备好了契机。出于强烈的猎奇心理,战俘营刚一建好,托尔斯泰就在几个儿子和战俘营管理人的陪同下前来造访,他想了解穆斯林在囚禁中的生活,心理,情感,试图零距离感受他们的实质,而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宗教和他们是如何遵循和实施宗教命令,并完成宗教功课,又是如何规避其禁戒的。在走近那些土耳其战俘之后,托尔斯泰发现他们大都中等身材,头戴红色帽子,非常自尊,特别注意身体和服装的卫生,他们极力掩饰眉宇间的忧伤,这使他回想起在二十年前亲眼目睹的一幕:一群车臣人在他们的领袖和伊玛目夏米里的领导下亡命地抵抗俄国沙皇对他们祖国的侵略,最后战败被俘,托尔斯泰前去和他们会面,在他们脸上看到了同样的忧郁笑容。 托尔斯泰开始重读他在高加索北部的政府机构里任职时所写的一部小说《哈吉-穆拉德》。在这本小说中,通过从俄罗斯士兵那里听到的有关车臣穆斯林战士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蒙古穆斯林战士名满天下的亡命赴死精神,托尔斯泰深情刻画了他第一次接触信仰伊斯兰的民众的感受和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或许是和高加索,土耳其的教法学家们的会面使他有所警觉,他叮嘱他们不要在他生前出版《哈吉-穆拉德》,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在此书中流露了他对车臣穆斯林的深切同情。若非命运的安排,他又如何能亲眼目睹他们无畏地冲向比他们装备精良,人数又比他们多得多的正规军,那是在他和同事们履行公事期间,看到一群俄国军队惊慌失措地抵抗车臣人的突然袭击。他们闪电般的突袭使俄军胆战心惊,他们的赴死精神让他深为折服。 在多次造访之后,双方都混熟了,很自然,托尔斯泰从谈话中对他们了解了很多。当得知他们中大部分人的行囊中都有一本《古兰经》并每天抽空恭敬地诵读几页时对他震撼不小。尽管这群战俘饱尝囚禁之苦,但对战俘营主管对他们按时念召唤词作礼拜,在斋月封斋,并庆祝一些宗教节日的宽大政策感恩戴德,欣慰异常。每次从战俘营回去,几个孩子,特别是米哈伊利,就围着他七嘴八舌地问他一天的见闻,他便以他小说家的才情为他们娓娓道来。 研究托尔斯泰的历史学家说米哈伊利是托尔斯泰最小也最受他疼爱的儿子,他深受其父思想的影响,对他母亲不可缺席教堂的祷告和必须祈求神父的祝福的叮嘱听而不从,尽管他那时年龄还小,但对母亲虐待父亲的行为耿耿于怀,并认为父亲在那凄冷的雨夜悲伤地离开富比宫廷的家出走,最后像个无家无亲的流浪汉凄凉地死去,他母亲是元凶。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之后,米哈伊里便离开母亲离开家人流浪在外,然后在二十年代末离开俄国远赴法国,之后转道去摩洛哥,遍访其地名胜,特别是清真寺,苏菲修道团等。之后他便定居摩洛哥,直到1944年去世,年近八十。 是什么原因让米哈伊里偏偏选择摩洛哥这一伊斯兰国家来度过他的余生并在那里发表俄罗斯文学,而那时的摩洛哥并没有几个人读它?他那么做是为了实现其父生前欲在伊斯兰国家生活的遗愿,那他从小就聆听最后在内心深深植根的愿望?或许父亲的愿望已变成他的愿望,于是便用余生来实现它?米哈伊利的同代人中有不少人说他也已归信了伊斯兰,他没有宣布信仰是因为害怕母亲和她的代理人要取消改宗者对数目惊人的遗产的继承权。 在译完此文之后,我又去一俄罗斯同学跟前,详细咨询托尔斯泰归信伊斯兰一事。他还没有读此文章,但当我一提及此事他便滔滔不绝,并拿出一大队俄语材料指着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托尔斯泰的肖像边读边翻给我听。其中有三份信,我要求他帮我翻成阿语,然后我再翻译成汉语。第一份,摘录自托尔斯泰的日记,他说:“如果你们跟我信仰同一宗教,你们就会对我的生活稍有理解的,即便如此,那我也知足了。我此生所取得的所有成就——财富,荣誉,名声——对我来说都是虚无的。朋友、亲人都离我而去,自由主义者和艺术家认为我像高戈里(俄罗斯文学家)一样是个疯子,是个白痴;革命者和激进分子认为我是一个苏菲,是个唠叨鬼;政客们认为我是一个误入歧途的革命分子;而东正教会则视我如恶魔。这些我都担当不起,我希望你们把我当作一名虔诚的穆斯林(托尔斯泰用的是“穆罕默德的追随者”一词),那才是我所向往的。” 耶斯纳亚-波里亚纳 1884年4月转自:http://www.islambook.net/shop/reviewbook.asp?review_id=453


 哈吉穆拉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