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信札》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世界名著 > 波斯人信札章节试读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100070607
作者:(法)孟德斯鸠
页数:372页

《波斯人信札》的笔记-第140页 - 郁斯贝克寄里加

里加,一个人势必天性恶劣,才会对每天来我们家向我们致意的人卑鄙地百般侮辱。那些来访的人完全明白,我们的地位高过他们,而如果他们不明白,我们对他们的恩惠,每天都可以使他们知道这一点。我们完全用不着谋求别人尊敬自己,我们应不遗余力,使自己和蔼可亲。我们与最微贱的人倾心交谈,这样,声势烜赫虽总不免令人有冷酷无情之感,但他们尽管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却感到我们富有同情之心;他们只看到我们的心比他们高商,因为我们屈高就下,照顾他们的需要。但是,当在公开礼节中,必须维护君主的尊严时;当必须使外国人尊敬我们的国家时;最后,当在危难关头必须鼓舞士气时,我们较之平时的谦卑,显得百倍的高傲,我们脸上重新表现出傲慢的神态,于是别人有时就会认为我们的表现相当出色。
这样说和这样的翻译,真的大丈夫么?

《波斯人信札》的笔记-第180页 - 阉奴总管寄郁斯贝克

我们注意到,我们身旁的女人越多,她们给我们造成的麻烦越少;她们更需要讨我们的欢心,更不容易联合起来;更多的人会表现得温驯服从。这一切便形成了束缚她们的锁链:彼此不断地注视他人的行径,仿佛她们与我们配合行动,极力要使自己变得更依附于我们;她们替我们做一部分工作,当我们闭起眼睛时,她们替我们睁着眼睛,留意他人。还有什么?她们讲不断地激起主人对她们敌手的气恼,可她们却看不到自己的境况跟那些受惩罚的女人其实是多么相近。
哎…宫心计果然无处不在,后宫女人的斗争其实源于男人的纵容。真可怕= =

《波斯人信札》的笔记-第348页

孟德斯鸠不知道媚己;一想到要让人描述或者画像,他总表现出很能说明其为人的极大反感。在这些思想速写本中没有自我崇拜,他总是隐去第一人陈,而用第三人称......另一个天才的波尔多人蒙田,为了自得其乐,也为了令我们欣喜,陶醉于自己个人复杂的内心世界,陶醉于他极力要固定下来的日常生活的最微不足道的细节......如果说蒙田充满激情地关注着蒙田,那么孟德斯鸠却对孟德斯鸠漠不关心。p334
这意味着《波斯人信札》没有任何波斯的东西:波斯在这里只不过为了诉讼的需要而制造出来的不在现场的证明。p346
只要想像一下我们的郁斯贝克作为霍梅尼的伊朗派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那这个人物就可以说具有现实意义了。p348
节录自乔治 居斯多夫的“《波斯人信札》评析”。

《波斯人信札》的笔记-第204页

而且这个国王(路易十四)还是个大魔法师。他甚至左右着臣民的精神。如果国库只有一百万埃居,而他需要两百万埃居,他只要说服臣民一个埃居等于两个埃居,臣民就相信的确如此。
p42
这个教皇有时令国王相信三等于一,人们吃的面包不是面包,人们喝的酒不是酒,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
p42
主教是属于教皇的执法人员,在教皇领导下,承担两个很不同的职务:当他们集合起来开会时,主教和教皇一起制定教规戒律;而当他们单独行动时,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免除他人履行教规。
p52
教规禁止我们的君主们饮酒,可他们却狂饮无度,从而使自己甚至失去了人的尊严。与此相反,基督教的教规允许基督徒君主饮酒,我们却没有看到他们因此犯下任何过错。
p58,这就像是如今荷兰人、美国人和伊朗人吸的大麻吗?
尽管此例有究竟有多少成分属孟德斯鸠的杜撰难以确定,但其背后的信条确系孟德斯鸠所持,见p152:
一个刑罚偏于严酷的国家,并不会使人们因此更加守法......我并未见到在土耳其、波斯。莫卧儿帝国,治安管理、司法、公道,比在荷兰和威尼斯等共和国,甚至比在英国,得到更好的奉行......
......他们以“争辩”为食粮,靠晦涩的推理和错误的结论为生。干这一行业本应饿死,但他们都所得甚夥:我们曾看到整个民族(原注:爱尔兰教士移民)从本国被赶出来,渡海来到法国定居,为了应付生活所需,他们随身带着的只是可怕的争吵才能。
p64
欧洲人说:“不管怎样,如果我们成为倒霉的丈夫,那么我们可以作为情人而得到补偿。除非世上只有三个人,一个男人才有理由埋怨妻子的不忠......”
p66
法国有三种职业,教士、军人和法官。每种人对其他两种人都极端藐视。例如某个人本应因为是蠢才而受藐视的,却往往只因为他是法官而为人不齿。
p73
这个君主一文不名却虚荣十足,他问这些外国人,人们在法国是否时常谈论他。他以为他的名字一定已从南极传到北极。他与那个使整个世界噤声不语的征服者(亚历山大)不同,他认为他应当使整个宇宙都谈论他。
p74,亚历山大以刀兵和良驹征服世界,这个国王希望征服世界的方式是让全世界都谈论他。
我看见这里一些人为宗教问题争论不休,不过在我看来他们同时在竞相比试谁最不信奉宗教。
p77
这是一个老军人,他为使听众忘不了自己,总是滔滔不绝地大谈自己的战功。他无法忍受的是法国有哪些胜仗他没有参加,或者有人炫耀某次围城战,而没提他曾如何飞壕越堑。他以为法国历史绝少不了他,以至于他想象他的故事完结之处,也就是法国历史结束之时。他把他所受的某些伤视同君主制的解体。
p84
有时我准备了几句解颐妙语,好为我的谈吐生色,可别人从不给我说出这些妙语的机会......昨天我原希望在三四个老太婆面前显显身手,因为这些老太太肯定不会对我摆架子的,我打算说出世上最漂亮的话。我花了一刻多钟时间想把谈话引到我可以发挥的问题上来,可是他们从没有说一句前后连贯的话,她们像司命女神帕尔卡一样,老是剪断我演说的线索。
p96
法国人几乎从来不提他们的妻子,因为他们怕听众中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妻子。
p98
在巴黎,浪荡公子养着无数妓女,而善男信女养着无数教士。这些教士有三愿:一愿听命,二愿神贫,三愿贞洁。据说所有的教士遵守得最好的是第一愿。至于第二愿,我可以担保他们不执行。第三愿如何,我让你自己去判断。
p101
罪孽可分两种:重罪和轻罪。重罪绝对无法进入天堂;轻罪虽然事实上触犯了主,但并没有使主震怒到会虢夺犯者在天堂的真福。而我们(罪孽审辨师)的全副本领就在于审辨这两类罪孽,因为除了某些不信教者外,所有基督徒都想进入天堂。但谁都想以尽可能便宜的代价赚开天堂的大门,当人们清楚知道什么是重罪时,就设法避免犯这种罪孽,其他的不妨放手去干。有的人不求成为完人,而且他们别无大志,不为名列前茅而殚精竭虑,只想尽可能勉强跻身天堂,只要能进去便已心满意足,因为他们的目的在于干得不多不少,及格便行。
......由于无数行动的善恶界限不明,一个罪孽审辨师便可以宣布这些行动是善行,从而给根本不好的行动添上一定程度的善的成分;而只要他能说服别人,这些行动不含有邪恶,他便使这些行动完全不是恶行了。
p103
因为在宗教方面,最接近的派别,彼此却是最大的敌人。
p107
社交场合的人令人诧异:他们无法容忍我们(教士)表示赞同和谴责的事。如果我们想纠正他们的言行,他们便觉得我们可笑;如果我们赞许他们,他们便以为我们是自贬身份。
......我们使放荡之徒对我们肃然起敬,不是靠刚毅果敢的性格,而是对他们的议论不置可否,使他们觉得我们高深莫测。
p110
在我们波斯,人的性格千篇一律,因为都是做作出来的。我们看不到人们的真面目,看到的只是矫揉造作的样子。在心灵受压抑和思想受束缚的情况下,我们听到人们谈的只是恐惧而不是人性;表达恐惧的语言只有一种,而表达人性的方式千差万别,而且人性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体现出来。
p113,可能,其实只是因为,波斯只允许人以一种方式做作,法国允许人以任意的所想得到的方式来做作,人性还是人性,在波斯的成色也未必多不堪。
为了取得这个职务,我要花许多钱来购书,我卖掉我的藏书。
p131,“购书”于文理不通,文意显然是鬻书买官。
廷臣官吏、军旅将士,甚至妇女,群起反对教士,并要求教士向他们证明他们自己决心不信的事物。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能经过理智的思考而作出这样的决定,也不是因为他们曾用心考察这个宗教的真伪而抛弃了这个宗教......他们的信仰和不信仰,同样都不坚定......
"我相信灵魂不灭,但得看季节。我的意见却决于我的身体状况......当我身体健康时,我善于抵制宗教,不让它来折磨我;但我生病时,便允许宗教来安慰我......"
p142
西班牙人有一些伪善的礼节......譬如说,连长若不先请求士兵允许,就不能殴打士兵,而异端裁判所在对犹太人执行火刑之前,总要向犹太人表示歉意。
......
你可以在西班牙人身上找到一些才智和良知,但这些你可不要到他们的书籍中寻找。在随便哪个图书馆,你看到的一边是小说,一边是繁琐哲学。你也许会说,这是出于对人类理性的某种隐秘的敌视,采用这两者构成各个学科,而所有这些集合在一起便构成整个科学了。
他们的书籍中,只有一本是好的,让人看到所有其它书籍都荒唐可笑。
......
他们说,太阳在他们国家升起,又在他们国家落下。不过,还得加上一句话,太阳在经历他们的国土时,看到的只是田园荒芜,废墟遍地。
p149
在我看来,最完善的政府,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达到其目的的政府......如果人民在温和的政府下,跟在严厉的政府下一样驯服,则前者更为可取......
p152
那里(穆斯林治下的列邦)的君主,虽然本身便是法律,却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不能主宰一切。
我看到每当这样的紧要时刻,总要分针能发生纷争与骚动,那时谁也不是首领,而且靠暴力维持的权威一旦遭到藐视,谁也没有足够力量使之恢复。
.......
在这些国家,巨大的事件不需要靠重大的原因来酝酿;相反,小小的事故可以引发大大的革命,而且不管是发起革命者还是被革命者,往往都始料不及。
p152
如果有真主,他必然是正义的......既然假定真主看得见正义,它就必然奉行正义的原则,因为真主一无所需,应有尽有;而如他不为利益而行不义,那么他就是一切生物中最邪恶的一个。
......正义是永恒的,丝毫不取决于世人的习俗......
p157,正义在这个论证前显然已被预设,被划定疆域,把真主的每一行止放到正义的天平上称量,真主总有落到不义的地块的时候。
这些宗教彼此竞争,互相毫不原谅,信教者互存妒忌之心,每个人都谨言慎行,唯恐做出有辱本宗之事致使本宗受异宗的鄙视和毫不容情的抨击。
因此,我们历来看到,把一个新教派引入到一个国家,是纠正旧教派的种种弊端的最切实有效的办法。
p161,这倒是东西一般,像与平安朝同时勃兴的天台宗和真言宗。
在这法庭上,表决以多数票通过。但是有人说,人们根据经验,承认表决时不如以少数票为准。这是相当自然的:因为看问题正确的人非常少,而大家都认为,看问题不正确的人却不计其数。
p164
人们说,人是社交的动物。根据这一定义,我觉得法国人比别人更具有人的特性;法国人是特别符合标准的人,因为他们似乎是专门为社交而生的。
他们好像分身有术,出现于各个角落......一百个这样的人,比两千个公民更显得热闹......在学校里,人们问,一个物体能否同时存在于许多不同的地方,哲学家们认为成问题之事,这些人本身就证明是可能的。
p164
所谓(巴黎的)大贵人,乃是一个能够陛见国王,能与大臣交谈,祖宗显贵,债务缠身,但有年金收入的人。除此以外,如果他能以忙碌的神气或者假装迷恋于寻欢作乐来使人看不出无所事事,那他就自认为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
p166
在任何国家,荣誉绝不与奴役为伍,臣民享受自由的程度大,追求荣誉的愿望便增长......
p167,书看到此处,我觉得,孟德斯鸠借书中各人之笔所涉对法国的意见,可以说是,在每一个细部不放过嘲弄这个国家的每种人和事的机会,但在笼统评价时几乎都是揄扬或不赞一词。另外,他的讽刺,如果算不上文气,至少客气。这两个点,大概共同构成了如下事实的原因:这本书的讽刺性在当日固然引发争议,但争议只达到推高其书知名度且不至于被文化界拒绝接纳的程度。
正义的战争只有两种:一种是为打退来犯之敌,一种是为援助受犯的同盟者而战。
......由于宣战是一种司法行为,而司法行为从来按过失大小处以刑罚,故必须看被宣战者是否罪当处死,因为向某人宣战,就是以死刑惩处此人。
p177
他们把一切都与时装联系起来,他们便是用这一尺度来衡量其他国家所发生的一起:凡是外国的东西,在他们看来都是可笑的。不瞒你说,他们对自己的风俗习惯如此狂热执着,但同时每天又无时不在改变风俗习惯,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这两者协调起来。
我对你说他们藐视一切外国的东西,仅指一些无关宏旨地小事,因为在重要的事情上,他们似乎连自己也不信任,乃至于达到妄自菲薄的程度。只要别人同意他们穿着比别人得体,他们就会乐意承认其他民族比他们明智。
p187
波斯人略有失宠,自忖必死,而既然大不了一死,他自然会恣意扰乱国家,密谋叛主:这是他剩下的唯一出路。
欧洲权贵的情形就不同。失宠只不过使他们得不到君主的关照和恩典而已。他们退出宫廷,一意去过安闲的生活和享受他们的出身所给予的特权。
p191
统治方式的改变,只能出自君主或人民之手。但在东方,君主绝不想做这样的改变,因为他们既掌握着如此高度的权力,便拥有他们想要的一切,如果做些改变,只会有损于己。
至于臣民,如果有人作出某种决定,他也不可能施行于国家,因为他肯定一下子就会被一种令人生畏的、而且永远独一无二的权力所消灭。他没有时间进行变革,也缺乏变革的手段。但他只需直捣权力之源,而且他只要举起一条手臂,顷刻之间便可以大功告成。
p193
我们(东方)的君主们对其臣民权大无边:可最容易使他们沦于臣民处境的,莫过于这种无限的权力......不幸的(东方列国的)君主,可怜只长了一个脑袋,似乎他之所以集自己的全部权力于脑袋里,只是为了告诉捷足先登的野心家,可以从这个地方得到整个权力。
p194
英国人认为,任何无限的权力都不可能是合法的.......他们说:“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我们自己都没有的权力授予他人,让他人对我们行使这种权力;而我们对自己,也没有无限的权力,例如我们不能自行结果自己的生命。”
p195
记者们......对于自己不管出于何种理由而做了简介的书绝不批评,而且事实上,有谁有这样的胆量,肯每个月为自己树立一个乃至十二个敌人呢?
p204

《波斯人信札》的笔记-第307页

......因为在更改法律时,要遵守许多仪式,采取许多慎重步骤,从而使人们自然地得出结论:法律是神圣的,因为需要这么多手续才能取消掉。
......人们觉得法律过于严酷,于是出于公正的精神,便认为应当不予执行,可是这种挽救办法却是一种新的弊端。p243
这些作者,并没有在《圣经》里寻找应该相信的东西,而是寻找他们所相信的东西。他们不是把《圣经》视为写着他们应当接受的教义的经典,而是视为可以使他们自己的想法具有权威性的作品。正因为如此,他们曲解了《圣经》中所有的意思,篡改了每个段落章节。《圣经》成为一块各个教派的人横冲直撞犹如进行打家劫舍的土地,成为敌对国家彼此交锋,进行战斗,互相攻击,以许许多多房事交火的一个战场。p255
这里,你看到的是有关日耳曼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的史书。这个帝国只是前一个帝国的影子而已,但是,我认为这是世上唯一不因分裂而削弱的帝国;而且我还认为,这样的帝国,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它损失越多,越得到巩固加强;他不善于迅速利用胜利的成果,而失败时,却变得不可降伏。p259
这种语言,在你看来,无疑是相当新鲜。我在令你痛苦不堪之后,是否有可能还迫使你赞赏我的勇气呢?p307,此处可见孟德斯鸠的趣味于一斑。

《波斯人信札》的笔记-第167页 - 郁斯贝克寄伊本

追求荣誉的愿望,与一切生物所具有的的保全生命的本能并无区别。如果我们能使自己存在于他人的记忆之中,我们似乎就延长了自己的生命。荣誉是我们获得的新的生命,它与我们受之于天的生命一样可贵。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对生命热爱的程度都一样,所以他们对荣誉热衷的程度也不相同。他们心中固然始终铭刻着追求荣誉的高尚热情,可由于想象力和教育的影响,这种热情表现为千种不同的形式。
这种差别,存在于不同的人之间,而在不同民族之间,就更为明显。
在任何国家,荣誉绝不与奴役为伍,臣民享受自由的程度大,追求荣誉的愿望便增长,这可有立为一条格言。

《波斯人信札》的笔记-第112页 - 泽丽丝寄郁斯贝克

如果我们仅仅靠义务而从属于你,那么我们有时会忘掉这个义务;如果我们只是出于爱而依附你,那么某种更强烈的爱慕之心也许会削弱对你的爱。但是,如果法律把我们给予了一个男人,那么它就会使我们不去接近其他男人,把他们拒于千里之外。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不晓得为什么突然想起这句话来,原来还出现在麒麟和士兵突击里过,难怪印象这么深刻!

《波斯人信札》的笔记-第309页 - 《波斯人信札》附录

说话的是一个波斯人,他必然对耳闻目睹的一切感到惊讶。
在这种情况下,他谈到宗教时,不应显得比对别的事情,如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之类所知更多,他并没有把这些看成是好的或坏的事情,而是感到不可思议而已。
就像他觉得我们的风俗奇怪一样,他有时觉得我们的教义有些古怪,因为他不了解这些教义;于是,他做出错误的解释,因为他对维系这些教义的东西和使之兼顾不移的链条一无所知。

《波斯人信札》的笔记-第99页 - 里加寄伊本

这里,一个热爱妻子的丈夫,是个没有本事让别的女人爱上自己的人,一个滥用强制的法律来弥补自己吸引力不足的人,一个利用自己的一切有利条件而不顾整个社会因此受损的人,一个把只在契约中赋予他的东西据为己有,并竭尽自身所能,破坏造福男女双发的默契的人。美妇之夫这一称号,在亚洲,唯恐被人知道;在这里,则泰然唯恐他人不知。因为人们感到,到处都可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个君主失去一块地盘,可以夺取另一地盘来安慰自己。当土耳其人夺走我们的巴格达时,我们不是从莫卧儿帝国夺取了坎大哈要塞吗?
……
我跟你谈了这个国家的风俗之后,你不难设想法国人是不大在乎夫妇是否忠贞不二的。他们认为,对一个女人发誓永远爱她,就跟肯定自己会永远健康或者始终幸福一样可笑。当他们答应一个女人,说自己永远爱她时,他们假设这个女人也答应永远令人感到可爱;那么如果这个女人不守诺言,男人也就不必履行自己的保证。
这三观……我只能说太不一样了= =

《波斯人信札》的笔记-第108页 - 郁斯贝克寄伊本

在欧洲,犹太人今天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安宁。基督徒开始摆脱过去充沛于心中的不宽容精神。人们已经感到西班牙把犹太人赶走,法国人迫害跟君主的信仰稍有不同的基督徒,这些事做得不妥。人们发觉,热衷于发展宗教事业,跟对这个宗教所应有的热爱是两回事,而热爱自己的宗教和尊奉这个宗教,没有必要仇恨和追害不皈依这个宗教的人。

《波斯人信札》的笔记-第88页 - 里加寄XXX

我真佩服这个厚颜无耻的家伙。于是当他高声谈话时,我轻声地说道:“对自己知耻自爱,绝不自夸;对听众存敬畏之心,不放肆妄言;不自损价值去伤害他人的自尊,这样的人多么幸福啊!”

《波斯人信札》的笔记-第151页 - 郁斯贝克寄雷迪

我经常探究,哪种政府最具理性。在我看来,最完善的政府,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达到其目的的政府,因此,能以最合乎民众的天性和好善的方式领导人民的政府,就是最完善的。
如果人民在温和的政府下,跟在严厉的政府下一样驯服,则前者更为可取,因为它更具理性,而严厉则是使人民驯服的外在原因。
亲爱的雷迪,请相信,一个刑法偏于严酷的国家,并不会使人们因此更加守法。而在刑法较轻的国家,人们害怕刑法,也不下于在刑法严厉而暴虐的国家。


 波斯人信札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