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帷幕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532741038
作者:[捷克] 米兰·昆德拉
页数:219页

章节摘录

  精彩选读  对延续性的意识  听人讲过一件关于我音乐家父亲的趣事。有一次,父亲在某地跟朋友们在一起,突然从广播或留声机里传出了一曲交响乐的和弦。朋友们都是些音乐家或音乐爱好者,马上听出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他们问父亲:“这是什么音乐?”而他在想了许久之后才回答:“听起来像是贝多芬的。”大家都强忍住笑:父亲居然没有听出是《第九交响曲》!“能肯定吗?”父亲回答道:“能。是贝多芬最后一个时期的作品。”“你怎么知道是他最后一个时期的?”于是父亲就让他们注意听其中的一个和弦连接,早些时期的贝多芬根本不可能用到它。  这件趣事大概只是一个聪明人的杜撰,但它却很好地印证了什么叫历史延续性,这是属于我们的文明(或曾经是我们的文明)的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之一。在我们眼中,一切都是历史性的,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带有逻辑性的事件、态度与作品的延续。很小的时候,我就自然而然、毫不费力地记住了我钟爱的一些作品确切的时间先后。无法想象阿波利奈尔在写了《图画诗》之后才创作《醇酒集》,因为假如是那样的话,他就会是另外一个诗人,他的作品就会有别的意义!我既喜爱毕加索的每一幅画,又喜爱毕加索的作为一个长长历程的所有作品,而我对其各个阶段的延续了然于胸。一些著名的形而上学问题,如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等,在艺术中都有着具体、清晰的意义,根本就不是没有答案的。  媚俗与粗俗  我回想起我刚刚移民到法国的头几个星期。由于当时斯大林主义已经受到了一致的谴责,所有人都能够理解俄国人占领我的祖国所意味着的悲剧,觉得我全身笼罩着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悲哀的光环。我记得曾跟一位支持过我并帮过我不少忙的巴黎知识分子面对面坐在一个酒吧里。那是我们首次在巴黎见面。在我们头顶的空气中,我看见飘荡着一些伟大的字眼:迫害、劳改营、自由、驱逐出祖国、勇气、抵抗、集权体制、警察恐怖。为了驱散这些堂而皇之的幽灵媚俗的一面,我开始向他解释:由于总是被人跟踪,由于在我们的寓所里有警察安装的窃听器,我们都学会了“捉弄”这一门美妙的艺术。我的一个好友跟我互换了寓所,也互换了名字;他是一个追女人的高手,毫不在意窃听器,在我的房间里将他的性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于每个爱情故事中最难对付的一刻是分手,所以我的移民对他来说正好是个良机。有一天,那些姑娘、妇人们发现寓所已关,也没了我的名字,而我正从巴黎,用我的签名,给我从未见过的七个女人寄些惜别的明信片。  我当时想博得我那位珍贵朋友的一笑,但他的脸变得越来越阴沉,最后他跟我说——而这就像是断头台上断头刀落下:“我觉得这一点也不好笑。”  我们后来还是朋友,但再也没有真心相互喜爱。对我们初次见面的回忆就像是一把钥匙,让我明白了我们心照不宣的长期误解:将我们分开的是两种美学态度的撞击:忍受不了媚俗的人碰上了忍受不了粗俗的人。  撕裂的帷幕  一道魔幻的帷幕,上面织满了传奇,挂在世界的前面。塞万提斯派堂吉诃德去旅行,撕裂了这道帷幕。世界在这位流浪骑士面前,以它非诗性、喜剧性的裸体,呈现出来。  就像一位匆匆化妆去赴她的首次约会的女人,当世界涌向刚刚出生的我们时,是已经化过妆、戴上了面具、被预先阐释了的。而上当受骗的不光是保守者;反叛者,由于急于与一切和一切人相对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本身有多么驯服;他们所反叛的,仅仅是被阐释为(被预先阐释为)值得反叛的东西。  德拉克洛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场景,他是从预先阐释的帷幕上复制下来的:一个年轻的女人站在街垒上,神情严肃,裸露的乳房令人害怕;在她旁边,是一个拿着手枪的毛孩子。虽然我不喜欢这幅画,但将它排除于伟大的绘画之外恐怕是荒谬的。  但一部歌颂如此程式化的姿态、如此陈旧的象征的小说,会自绝于小说的历史。因为,正是通过撕裂预先阐释的帷幕,塞万提斯让这一新艺术启程;他破坏性的动作反映在、延续在任何一部配得起小说之名的作品中,这是小说的艺术的身份标记。  人们杀死了我的阿尔贝蒂娜  比我大十岁的伊万?布拉特尼(他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是我从十四岁开始就钦佩的诗人。在他的一部诗集中,有一句诗经常重复出现,带着一个女人的名字:“阿尔贝蒂娜,你”。这当然指的是普鲁斯特笔下的阿尔贝蒂娜。这个名字在我少年时代,成了所有女性名字中最萦绕我脑海的。  捷克的诗人喜爱普鲁斯特的作品,但不了解他的生平。伊万?布拉特尼也不了解。我本人也只是到很久之后,才失去了这一美好的无知的特权,因为有一天,我听说阿尔贝蒂娜这人物是从一个男人那里得到启发的,这男人是普鲁斯特的一个爱人。  没办法,我徒劳地将阿尔贝蒂娜视为最令人难忘的女性之一,自从人们告诉我她的原型是一个男人之后,这一无用的信息就安顿在了我的脑海中,仿佛发到电脑软件中的一个病毒。一个雄性钻到了我与阿尔贝蒂娜之间,模糊了她的形象,破坏了她的女性特征。一会儿我见到她有着美丽的乳房,一会儿又是平平的胸膛,而且有时候在她面孔柔滑的皮肤上还长出胡子来。  人们杀死了我的阿尔贝蒂娜。于是我想到福楼拜的话:“艺术家必须让后世相信他从未生活过。”必须很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小说家最先要保护的,并非他本人,而是阿尔贝蒂娜和阿尔努夫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米兰·昆德拉最新作品,《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中继续的拯救事业,如今在《帷幕》中达到顶峰。在《帷幕》中,昆德拉是作为文学家,把他音乐家的灵魂,深藏到渊博的知识里。他努力在小说中发现的,是“人性”的神秘。  作为昆德拉文学思辨三部曲的终结篇,《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延续,随笔《帷幕》概述昆德拉在前两者中的思考,并以更自由的笔触探索与历史和生活现实交混的小说艺术世界。在昆德拉看来,小说不仅仅取悦读者的人,他更像是远方亲切的父亲,早就不“把人们的严肃当一回事”,跟读者讲着生活的秘密。  ——中华读书报

内容概要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对延续性的意识
第二部分 世界文学
第三部分 进入事物的灵魂
第四部分 小说家是什么
第五部分 美学与存在
第六部分 撕裂的帷幕
第七部分 小说,记忆,遗忘

编辑推荐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The Curtain: An Essay in Seven Parts

作者简介

《帷幕》是昆德拉于2005年3月出版的最新作品。作为《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的延续,随笔《帷幕》概述昆德拉在前两者中的思考,并以更自由的笔触探索与历史和生活现实交混的小说艺术世界。他撕裂了遮盖着世界和文学的帷幕,将读者带到各国,带到拉伯雷、福楼拜、司汤达、塞万提斯、加西亚·马尔克斯、富恩特斯、罗伯特·穆齐尔和荷马的土地上。

图书封面


 帷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8条)

  •     一切最美妙的文字到最后总是让人深深的陷入忧伤。也许,忧伤是对存在最好的注脚。大学时期,第一次读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到托马斯与特蕾莎双双死亡的时候,一种无法自制的忧伤攫住了我。像梦幻一样,我被它长久的纠缠,怎么也挥不去。那种悲凉,直刺骨髓,在挤满人的喧哗教室里,我依然只看到自己,看到孤独、无助的自我,坐在空旷的世界,无奈的被这种忧伤所占据,成为它的猎物。时隔多年,原以为自己不再多愁善感了,没有想到,在今夜,在这个我不得不自由的漂泊的北京,再一次读昆德拉的作品,却还是无法摆脱那种致命的,如毒药般的忧伤。可笑的是,这次读的不是小说,而是他的一部谈论小说艺术的随笔《帷幕》。热衷于用小说来追问存在本性的昆德拉,在面对官僚世界,面对媚俗与市场,面对作为一种历史的小说艺术的未来时,也只能悲哀的叹息。而最后的那句话:“艺术的历史是会灭亡的,艺术的叽叽喳喳是永恒的”,多么像一个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作家对自我的安慰式戏嘲。诚然,艺术的历史是会灭亡的(按照昆德拉的定义,艺术的历史,不是我们说的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史,而是不断发现,自我更新的历史),在艺术停止前进的地方,艺术的叽叽喳喳,难道会留下来吗?不会,艺术的叽叽喳喳已经不是艺术了,是对艺术历史的背叛。它不是这个链条的合理性的发展的结果,而只是无休止的重复。悲观的说,在某天,甚至这种重复也只是一种背景,或者干脆消失。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无人再记起,帅克也再没有人想到,艺术彻底终结了。我知道这种悲伤源于何处。这是昆德拉想到而不愿说出的。一个小说家无法忍受,在某天,他的全部作品都灰飞烟灭。正如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无法接受他终将死亡的事实。人越老,写作时,越忧伤。他无法和时间对抗,写作在时间中占据的位置,是如此脆弱,如此短暂,如此不确定。可小说家又不甘心接受这种创造的无意义。现代社会,已经让正在写作的人,提前感受到了这种无意义的徒劳。而在司汤达时代,其曾经自豪而自信的宣称,他的作品是为三百年后的读者准备的。那时存在的全部现实,给司汤达预备了这种自信,使他坚信,小说不但不会消失,还会随着艺术历史的发展,为后人对自己的理解提供条件。倘若他生在今天,他的豪情誓言,就会被一种撕心裂肺的不甘与疯狂代替,他甚至会发疯。普鲁斯特在他伟大的作品中,曾从存在的终极意义上触及到了这一革命性的问题。他说,作品本身会随着地球的消灭而终结,但是,在这种终结到来之前,艺术家的创作,还是会获得安慰,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你看,连最清醒的人,都不会让自己完全陷入绝望。希望,不管怎么说,总还是有的。但在今天,历史本身已经不是普鲁斯特那个时代的状态了。文学的无人阅读已经是触目的现实,是不需要再假想,或者确认的铁的事实。昆德拉的忧伤是建基于这样的一种现实:技术、信息与愚乐成了人消费的最佳对象,历史已经终结,人也已经终结。不言而喻,艺术的历史也必将终结,事实上,他们已经终结了。当艺术仅仅成为大学与机构研究的对象,成为社会的资料与档案,就已经消失了。艺术的历史之所以会消失,并不是艺术本身自然发展的结果。司汤达处于艺术的无限可能性还未被展开的时刻,所以他的自信是有根据的。普鲁斯特从存在,而不是从艺术历史的视角,悲哀的看到了艺术的消亡。在二十世纪,小说艺术似乎已经穷尽了一切的可能性,每一块疆土都被开拓,每一个领域都被拜访,仿佛后来者只有重复与模仿的份。但是,艺术历史的消亡却不是因此而起,因为,艺术是无止境的对存在的大胆、执着与新鲜的追问。除非存在本身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否则艺术是永恒的。而悲哀之处恰是:社会继续存在,存在已经消亡。http://blog.sina.com.cn/renshengwuliaocaidushu
  •     在此之前只看小说,不看分析小说的理论性的读物。严格说来这是作者的随笔,7篇关于小说的,但用于理论教学没问题。编辑也没有对书有什么解释,打开就看,看完就完,这可能算是不介入式的开放式吧。在此之前也没觉着作者有多么厉害,虽然许多人用他来装,可是他却不装,只是因为他小说里的自我膨胀有些距离,这本书是个意外。他真的很厉害。他是在思考小说是什么的时候建立起了历史维度和艺术维度。作者在说小说是什么。作者写小说在写什么。小说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音乐绘画戏剧电影所割开的世界有共性更有独特性。小说不是历史,但所铺开的是历史的碎片,历史会重演,每个作家写的同时代的小说却不会重复。小说是人性的记录,历史会重复,小说所反映的历史却是独立的,小说所揭露的人性的共性,会不会是人性的固执导致历史的重复?法国对英国的偏见与北京人对上海人根源有多少不同?拿破仑和玛利皇后与21世纪的姐弟恋有多少相同?人性看不见也很难意识到却压力。有一同事问我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什么意思。我顿感蒙圈。我说有一天你儿子长大了,成家了,他老婆想周末带你去看电影,可你儿子拦着说下周带你出去玩儿,这周就别见了。你心里什么滋味?
  •     其一9月10日就是deadline了,对我来说,要做好走不了的准备太难。细想一下,收到录用通知并被邀请去开会时的喜悦还剩下多少呢?恐怕寥寥无几。从毕业旅行回来开始准备材料到现在,差不多三个月过去了。为了能去台湾开会,最重要的三件东西是批件、赴台通行证和入台证。入台证姑且不谈,为了拿到通行证,需要国台办的批件,而为了拿到国台办的批件,需要市台办的审核通过,为了通过市台办的审核,需要通过学校国交处给市台办递交申请材料,为了通过学校国交处的审核,需要分别得到学校财务处、研究生院、保卫处领导的签字盖章,为了通过这三个部门的审核,需要学院院长以及书记的签字盖章,为了得到学院领导的同意,需要导师的签字和说明,为了拿到导师的意见,需要会议主办方提供证明,然后是自己本人的签字证明。为了那么一张很可能只写着两个“同意”大字以及印着一个章的纸,需要做的实在太多。更有意思的是,即使把前面的一切都做到了,最后也只有50%的可能性成功而已。毫无疑问,我和官僚们打交道的日子才刚刚开始,等到了走上社会,多半会遇到比这更复杂更需要投入时间的事情。不过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另一种形式的官僚主义,而那种官僚主义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米兰昆德拉在《帷幕》中提到在一场旅行中,我们在网上购买火车票或飞机票的信息会送到某些官僚那里,我们在酒店入住的信息又会被某些官僚所知,使用银行卡消费、通话记录等等一切都会被各行各业的官僚所掌握,而我们自己也会成为自己生活的官僚。当官僚主义渗透到了生活的所有纤维之中,当行政与生活如此丝丝入扣地交织在一起时,人们有时候会觉得行政与生活各自占据了对方的位置。事物的本来面目,或许有那么一个时期,每个人所做的一切并不是来自上级,而是出自事物为它们本身所要求的。其二在谈及过去时,很容易用到一个词-现在看来。现在看来,我那时做出的决定似乎并不明智。现在看来,我当初怎么会做出那些事?现在看来,我很后悔当时选择这个工作。现在看来,我不该陷入到那段感情中去......有时候,这种现在看来是带着一种强烈的惊讶的,就像时隔多年翻出自己童年时的照片发现自己小时候的模样那么惊讶。那真的是我么?和很多青年人一样,我也处于未知之旅的开端,由于既不了解世界,又也不了解自身,我们处于一种双重的经验缺乏中,而这种经验缺乏会导致一种迷失。有意思的是,这是一种特殊的迷失,在迷失中却不知自己是迷失者。只有隔着成年的距离回头来看时,当时的这种迷失才会作为迷失而呈现出来。在从诞生到死亡划出的这条线上树立着许多个不同的观察站,青年时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罢了,从每个观察站看去,世界都是不同的,在那里驻足的人的态度也是会改变的。正如人们常说的,如果不了解一个人的阅历和年龄,就无法理解这个人。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作家的民族身份和现实批判
  •     一部关于小说理论的书籍,和被背叛的遗嘱,相遇,小说的艺术一样,
  •     昆德拉的小说理论明显优于他中晚期的某些小说本身。特别偏爱他对于卡夫卡的评论。
  •     《尽头》中有多处引用
  •     随笔与他的小说相比 将所有的思考都拿到了台面上 这可会吓坏我的 越往后读越晦涩 因为我根本不了解他说的伟大的小说家 和那些小说的理论 但是 这本书仍然对我看问题的角度有很多启发 总之 总是读着读着就觉得自己是个傻逼
  •     1.他读了很多书。2.他把读书的理解编成一本自己的书。3.他把读书笔记上升了几个高度。4.他把读书笔记卖出去了。
  •     只有很少的闪光点,不过足够了,对现在的我很有帮助。
  •     讲真的,也许是阅历还不够,那些字词都认识,但是组成的句子的意思,自己不理解,仅以说是自己的理解,还不说是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很是艰难地读了大多。道德赐予的恩惠是时间与力气的节省,而带来的损害则是良心的彻底麻痹。还会再拿起来读的。
  •     也是蛮金句的
  •     哈哈,读悲伤与理智的时候会看到布罗茨基表达的世界只有诗歌才是至高无上的,读这本文学评论时小说又被昆哥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大师们也是要坚定不移捍卫各自领土的!)作为读者倒是同时体验各种形式最幸福~这书提到了很多文学作品还需要慢慢补上才是^ ^
  •     一开始读会去深究背后的含义,意指,但读下去就慢慢产生共鸣了
  •     其实相比于小说,我更喜欢大家随笔,小说给我塑造了一个世界,让我引起共鸣,从而感动,随笔则给我开了一扇窗,可以窥视大家本身的想法及思考。
  •     无意间拿到,语言竟如此顺畅,即使是散文,却如丝绸。对这个作家很陌生,但是因为他 认识了《非常关系》,有时间想看看作家的长篇,定是精彩
  •     当时觉得这算是昆德拉作品中比较枯燥的一本。
  •     2009-45
  •     叙述是一种回忆,也就是一种概括,一种简化,一种抽象。生活的真实面目,生活的非诗性,只存在于现时。
  •     主要是对于各个名家的小说的评价和感受,写了很多好句子。
  •     提及的许多小说自己都没有读过,兼知识贫瘠,故而走马观花,不好置喙。稍可见昆德拉的独特魅力,在短短的篇章之中去揭示、讲解一些微妙、美丽的东西,大概是“真是什么”。另,稍可见昆德拉推崇哪几位作家。
  •     大爱昆德拉式的连续性意识以及科学,系统地对小说作为一种艺术的解读。重新燃起严肃系统地阅读文学的热情。
  •     艺术的历史是会灭亡的。艺术的叽叽喳喳是永恒的。
  •     很少有的惊喜
  •     虽然觉得有点自我重复但还是坚持读了
  •     大写的 艺术的叽叽喳喳是永恒的。
  •     小说,阅读甚多
  •     天哪~昆德拉的随笔比小说更好看啊!!!
  •     高三买的 终于看完了 我是个肤浅的人 对于背景几乎不知道 没看出啥
  •     全程高能 整本书逻辑很连贯缜密 关键是 他思考的方向很清奇 一直在停下抄抄抄 还根据他的推荐列了一串书单 看完书的感觉是豁然开朗然后内心很有力量 因为感觉看清了很多现象 生活就像帷幕 而他是掀开的那个人 我则是看官
  •     最初喜欢昆德拉的小说,就是因为他把寻常生活中被忽略的怪异之处抽离出来放大给你看,好像要将困惑当作礼物塞给你。
  •     关于小说以及文学、艺术的一些思考。
  •     米兰昆德拉总能切中要害。
  •     超好看!译者也很棒!
  •     2016.12.24 ~ 2016.12.26 深刻而有趣味,读之获益匪浅!
  •     这是一本对当代先代后代文学剖析评论的书,令人们对很多著名的作家的写作意图一览无余,很能启发人从不同角度学习和借鉴写作手法,理解写作意图,了解写作目的
  •     终于读懂了一次昆德拉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有了那么一点点进步?
  •     在大格局大视野下来谈小说艺术就是不一样!有抽象深邃之处,也有很多令人恍然大悟的妙语,想要大段摘抄细细品味。另外翻译减分……
  •     读完觉得自己真是文盲==
  •     有意思
  •     喜欢昆德拉对于安娜卡列宁娜自杀那一段的审视。像一个老者站在故事之外剖析故事的本质。关于美的艺术,所知甚少,但是能够感受到无意义琐事的巨大神秘力量。
  •     看的不是这版 那本的封面很好看
  •     又一次默契和启发,一次会心一击。喜欢阅读是漫长的生命是短暂的,喜欢他讲小说取景,像想起以前看荒木经惟解释摄影的取景。
  •     米兰昆德拉一向风格。他是个高明的段子手,在讲述五花八门的段子的同时上升到哲学思考,将他推崇的理念灌输给读者。这回灌输的则是对他的小说艺术结构内容的分析。打着讲小说艺术的幌子,为自我的写法做辩护。的确段子讲的很有理。但确实太散,看过一遍完全没有太深印象(然而在他看来这是遗忘,不是作家的过错,而是书本本身繁杂,读者记性差所致)当然也有自己看书太少的原因。最喜欢的是谈关于卡夫卡 官僚主义制度的一段,没错,制度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自由在其中是无意义的,我们都为这媚俗的帷幕所欺骗。
  •     好看的随笔
  •     文學/藝術入門級扯淡,如果看完全書你覺得有什麼收穫、以前或者現在沒有想到過或者感受到過的話,大概根本不明白小說家呀音樂家呀都在幹什麼。昆德拉有時候下結論簡單粗暴,非常巧妙的把許多問題隱藏起來,跟詐騙差不多。
  •     感觉需要有广泛的阅读才能读懂这本书
  •     需要反复读。
  •     看到一半,没办法静下心去在看了,书不错。但是,我现阶段没法办静心阅读。
  •     这套集子好几部作品讨论的都是小说,小说家的定义。见解深刻,表述幽默。就是翻来覆去,想到啥说啥,搞的我们糊里糊涂啊。要细细记笔记才梳理清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小说家是什么 小说家 从他的抒情世界的废墟上诞生 突破对自我的陶醉 而又不陷入对周遭世界的简单临摹 在“逼真”的界限后 在亦真亦假的地方 思考 而我此时此刻 也许仍被那张预先阐释过的帷幕 蒙蔽着双眼
  •     期待他的意气风发,但不太可能
  •     三星半 教师风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