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536057227
作者:王蒙
页数:108页

章节摘录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一  三月,天空中纷洒着的似雨似雪。三轮车在区委会门口停住,一个年轻人跳下来。车夫看了看门口挂着的大牌子,客气地对乘客说:“您到这儿来,我不收钱。”传达室的工人、复员荣军老吕微跛着脚走出,问明了那年轻人的来历后,连忙帮他搬下微湿的行李,又去把组织部的秘书赵慧文叫出来。赵慧文紧握着年轻人的两只手说:“我们等你好久了。”这个叫林震的年轻人,在小学教师支部的时候就与赵慧文认识。她的苍白而美丽的脸上,两只大眼睛闪着友善亲切的光亮,只是下眼皮上有着因疲倦而现出来的青色。她带林震到男宿舍,把行李放好、解开,把湿了的毡子晾上,再铺被褥。在她料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常常撩一撩自己的头发,正像那些能干而漂亮的女同志们一样。  她说:“我们等了你好久,半年前就要调你来,区人民委员会文教科死也不同意,后来区委书记直接找区长要人,又和教育局人事室吵了一回,这才把你调了来。”  “可我前天才知道。”林震说,“听说调我到区委会,真不知怎么好。咱们区委会尽干什么呀?”  “什么都干。”  “组织部呢?”  “组织部就做组织工作。”  “工作忙不忙?”  “有时候忙,有时候不忙。”  赵慧文端详着林震的床铺,摇摇头,大姐姐似的不以为然地说:“小伙子,真不讲卫生。瞧那枕头布,已经由白变黑;被头呢,吸饱了你脖子上的油;还有床单,那么多褶子,简直成了泡泡纱……”  林震觉得,他一走进区委会的门,他的新的生活刚一开始,就碰到了一个很亲切的人。他带着一种节日的兴奋心情跑着到组织部第一副部长的办公室去报到。副部长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刘世吾。在林震心跳着敲门的时候,他正仰着脸衔着烟考虑组织部的工作规划。他热情而得体地接待林震,让林震坐在沙发上,自己坐在办公桌边,推一推玻璃板上摞得高高的文件,从容地问:  “怎么样?”他的左眼微眯,右手弹着烟灰。  “支部书记通知我后天搬来,我在学校已经没事,今天就来了。叫我到组织部工作,我怕干不了,我是个新党员,过去当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的工作与党的组织工作有些不同……”  林震说着他早已准备好的话,说得很不自然,正像小学生第一次见老师一样。于是他感到这问屋子很热。三月中旬,冬天就要过去,屋里还生着火,玻璃上的霜花融解成一条条的污道子。他的额头沁出了汗珠,他想掏出手绢擦擦,在衣袋里摸索了半天没有找到。  刘世吾机械地点着头,看也不看地从那一大摞文件中抽出一个牛皮纸袋,打开纸袋,拿出林震的党员登记表,锐利的眼光迅速掠过,宽阔的前额下出现了密密的皱纹。他闭了一下眼,手扶着椅子背站起来,披着的棉袄从肩头滑落了,他用熟练的毫不费力的声调说:  “好,好,好极了,组织部正缺干部,你来得好。不,我们的工作并不难做,学习学习就会做的,就那么回事。而且,你原来在下边工作得……相当不错嘛,是不是不错?”  林震觉得这种称赞似乎有某种嘲笑意味,他惶恐地摇头:“我工作做得并不好……”  刘世吾的不太整洁的脸上现出隐约的笑容,他的眼光聪敏地闪动着,继续说:“当然也可能有困难,可能。这是个了不起的工作。中央的一位同志说过,组织工作是给党管家的,如果家管不好,党就没有力量。”然后他不等问就加以解释:“管什么家呢?发展党和巩固党,壮大党的组织和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把党的生活建立在集体领导、批评和自我批评与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上。这些做好了,党组织就是坚强的、活泼的、有战斗力的,就足以团结和指引群众,完成和更好地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各项任务……”  他每说一句话,都干咳一下,但说到那些惯用语的时候,快得像说一个字。譬如他说“把党的生活建立在……上”,听起来就像“把生活建在登登登上”,他纯熟地驾驭那些林震觉得相当深奥的概念,像拨弄算盘珠子一样灵活。林震集中最大的注意力,仍然不能把他讲的话全部把握住。  接着,刘世吾给他分配了工作。  当林震推门要走的时候。刘世吾又叫住他,用另一种全然不同的随意神情问:  “怎么样,小林,有对象了没有?”  “没……”林震的脸刷地红了。  “大小伙子还红脸?”刘世吾大笑了,“才二十二岁,不忙。”他又问:“口袋里装着什么书?”  林震拿出书,说出书名:“《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  刘世吾拿过书去,从中间打开看了几行,问:“这是他们团中央推荐给你们青年看的吧?”  林震点头。  “借我看看。”  “您还能有时间看小说吗?”林震看着副部长桌上的大摞材料,惊异了。  刘世吾用手托了托书,试了试分量,微眯着左眼说:“怎么样?这么一薄本有半个夜车就开完啦。四本《静静的顿河》我只看了一个星期,就那么回事。”  当林震走向组织部大办公室的时候,天已经放晴,残留的几片云现出了亮晶晶的边缘,太阳照亮了区委会的大院子。人癌丁都在忙碌:一个穿军服的同志夹着皮包匆匆走过,传达室的老吕提着两个大铁壶给会议室送茶水,可以听见一个女同志顽强地对着电话机子说:“不行,最迟明天早上!不行……”还可以听见忽快忽慢的哐哧哐哧声——是一只生疏的手使用着打字机,“她也和我一样,是新调来的吧?”林震不知凭什么理由,猜打字员一定是个女的。他在走廊上站了一站,望着耀眼的区委会的院子,高兴自己新生活的开始。  二  组织部的干部算上林震一共二十四个人,其中三个人临时调到肃反办公室去了,一个人半日工作准备考大学,一个人请产假,能按时工作的只剩下十九个人。四个人做干部工作,十五个人按工厂、机关、学校分工管理建党工作,林震被分配与工厂支部联系组织发展工作。  组织部部长由区委副书记李宗秦兼任,他并不常过问组织部的事,实际工作是由第一副部长刘世吾掌握,另一个副部长负责干部工作。具体指导林震工作的是工厂建党组组长的韩常新。  韩常新的风度与刘世吾迥然不同。他二十七岁,穿蓝色海军呢制服,干净得抖都抖不下土。他有高大的身材,配着英武的只因为粉刺太多而略有瑕疵的脸。他拍着林震的肩膀,用嘹亮的嗓音讲解工作,不时发出豪放的笑声,使林震想:“他比领导干部还像领导干部。”特别是第二天韩常新与一个支部的组织委员的谈话,加强了他给林震的这种印象。  “为什么你们只谈了半小时?我在电话里告诉你,至少要用两小时讨论发展计划!”  那个组织委员说:“这个月生产任务太忙……”  韩常新打断了他的话,富有教训意味地说:“生产任务忙就不认真研究发展工作了?这是把中心工作与经常工作对立起来,也是党不管党的一种表现……”  林震弄不明白什么叫“中心工作与经常工作对立起来”和“党不管党”,他熟悉的是另外一类名词:“课堂五环节”与“直观教具”。他很钦佩韩常新的这种气魄与能力——迅速地提到原则上分析问题和指示别人。  他转过头,看见正伏在桌上复写材料的赵慧文。她皱着眉怀疑地看一看韩常新,然后扶正头上的假琥珀发卡,用微带忧郁的目光看向窗外。  晚上,有的干部去参加基层支部的组织生活,有的休息了,赵慧文仍然赶着复写“税务分局培养、提拔干部的经验”,累了一天,手腕酸疼,在写的中间不时撂下笔,摇摇手,往手上吹口气。林震自告奋勇来帮忙,她拒绝了,说:“你抄,我不放心。”于是林震帮她把抄过的美浓纸叠整齐,站在她身旁,起一点精神支援作用。她一边抄,一边时时抬头看林震,林震问:“干吗老看我?”赵慧文咬了一下复写笔,笑了笑。  三  林震是一九五三年秋天由师范学校毕业的,当时是候补党员,被分配到这个区的中心小学当教员。当了教师的他,仍然保持中学生的生活习惯:清晨练哑铃,夜晚记日记,每个大节日——五一、七一、十一——之前到处征求人们对他的意见。曾经有人预言,过不了三个月他就会被那些生活不规律的成年人“同化”。但不久以后,许多教师夸奖他也羡慕他了,说:“这孩子无忧无虑,无牵无挂,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他也没有辜负这种羡慕,一九五四年寒假,由于教学上的成绩,他受到了教育局的奖励。  人们也许以为,这位年轻的教师就会这样平稳地、满足而快乐地度过自己的青年时代。但是不,孩子般单纯的林震,也有自己的心事。

内容概要

王蒙,1934年10月生于北平(现北京),祖籍河北南皮。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从事地下工作。1950-1957年从事青年团的工作,并开始写作长篇处女作《青春万岁》。1962-1979年在新疆工作。1979年回京后历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常务副主席、《人民文学》主编,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为国务院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此外,还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授、名誉教授。有小说、散文、诗歌、评论、自传及古典典籍研究专著等一千余万字的著作,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曾获国内外诸多奖项。

书籍目录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琐谈
自传断片: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文学与我
毛泽东五谈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节选)
王蒙创作年表

编辑推荐

  小说以单一中篇为主,或同时收入题材或主题相近的其他中短篇,旨在加强读者对作家的主要的中篇小说,或某一方面的创作思想的了解。  除小说文本外,还附有作者回忆录、自述或访谈,以及相关的传记材料及重要评论。个别作品的评论具有争鸣性质,意在反映小说的社会影响的实况,也可供作文学史研究之需。

作者简介

小说从北京某区委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以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塑造了林震、刘世吾等建设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下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文学作品。      曾经的青春、理想、激情,在日益体制化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中,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作品在揭露体制内的官僚主义的同时,也从个人理想角度对体制性文化和体制化了的人进行了批判。

图书封面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这本书编得很聪明,因为这篇中篇小说固然非常有名,而且具有作为短篇小说来说很罕见的历史意义,但如果单纯把它当成文学作品来读,半个多世纪以后的读者大概没有几个有兴趣。不过如果加上那位不能说出名字的大人物的评论,就大大不同了。虽然基本上是冲着看“伏地魔”的评论才读的小说,但令我多少有些意外的是,这篇中篇小说确实具有某些至今也不会过时的东西,文笔也柔美真诚——当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五十年代的知识分子简直没有一个动作、没有一句话不装腔作势;但是这就像任何时代看二十年前的流行,后来者觉得这有多土,前人就觉得这有多潮,一个道理。这是时间的玩笑,两代人都是受捉弄的那一方。尽管具有一定文学性,但这篇小说的时代烙印太重而境界又太低,所以远不足以被当做经典文学作品,今天的读者自然更不必对它的文学性进行什么详细解读。不过还是有必要说说这篇小说里不会过时的东西:那纯洁而又热烈的青春气息。只要还有年轻人,就会有青春,就会对这个世界的缺憾敏感而失望,就会抱有某种理想主义,这些不会改变。尽管小说中的青年被洗过脑,因此像嗑过药一样,青春的纯洁度和热烈度都加了倍、变了形,但底子还是很美好、很值得怜惜。因为具有这种青春气息,这篇小说即使只作为文学作品,到现在也还值得一读。当然对今天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最有价值的还是引起了“伏地魔”的评论。书中收录的《五谈》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完全没看懂他的用意,就是不敢说,但表面上的话和历史背景总是摆出来了。伏地魔城府太深,光是他为什么在喜欢这篇小说的同时,却不喜欢作者是D员,就很值得玩味:说到底,这篇文章引起他老人家注意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东欧和国内的一些动静,让他对群众又不放心了。当然他表面上说了,群众不满,是因为上层有官僚主义。这个是上头的问题,他知道,也会去解决的——他后来确实对付了上层,而且对付的力度大得谁都没想到——不过首先,还是要把下头那些好出头、不懂事的人(即D外知识分子)挑出来,碾成粉。为了把这些人挑出来,也为了将来碾压他们的时候师出有名,甚至是为了更将来对付上层的时候找些把柄,这才搞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这些人提意见、发牢骚,充分暴露之后,才好下手。所以这样一篇内容完美符合太祖需要的小说,作者居然不是D外知识分子而是D员,难免让他有些不高兴。也因此后来他就只提小说内容反官僚反得好,不再提D员批评D这件事了(当着内部人没忍住抱怨了几句,公开发表的时候可是丝毫不露口风)。看到这一层,更觉得王蒙几十年后到了当年的伏地魔那个年纪,写的那几篇文章居然还有一股子青春气息扑面而来,简直不可思议。他到新疆那些年好像把他的青春装进罐头里了,回到北京以后拿出来还在保质期内。然而这种青春在当年,终究只是“伏地魔”随手拿来煎炸煮炒的食材,无论是珍惜也好糟蹋也好,都是对食材的态度。这是最残酷、最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方。让后来人看到这种残酷,正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
  •     是看了区委书记的推荐去读这本书的。原本以为是本大部头。拿到手是本中篇。说实话,看惯了现代的官场小说,再去看王蒙写的50-60年代的,不喜欢,真心不吸引人。也许是因为毛的评论让这本书名声大噪。充其量也是在那个时代环境下,被毛利用了下,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     这书有他浓烈的年代意味,我是完全出于他的影响力而找来看的。一、根据书后附录,总结一下相关的日期:1956年,小说发表,不少人认为它影射首都北京的官僚主义而予以否认、批评。1957年2月-4月,毛对该书该人大力维护,在不同的会议上四次主动提到,落实1956年9月制定的双百方针。1957年5月15日,毛发表《事情正在起变化》,认为他主导的整风已经偏离方向,并制定了继续鼓励大鸣大放引蛇出洞。1957年6月8日,毛发表《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人民日报发表《这是为什么》,开启著名的反右运动。1958年5月,王蒙被划为右派。二、王蒙倒是很有些主见:一是据说他小说的主旨并不是专门批评官僚主义,所以在全社会反正方、包括毛都解读为批评官僚主义的情况下,他自己都没有主动承认;二是在批判压力下,也没有将压力推卸到擅自改动他小说的人身上。三、毛关于《组》的正面评价,在整理发表的成文中基本全部被删,直到1999年重出的《毛文》才录入。四、全书几个主要人物:林震(主角,组织部新人)、刘世吾(组织部长)、韩常新(组织副部长)、赵慧文(与林震观念一致的年轻女干事,“苍白美丽“、已婚有娃)、王清泉(麻袋厂厂长)、魏鹤鸣(麻袋厂一直反对王清泉的干部)。五、全书的大逆转是魏鹤鸣把反映厂长作风的事给《北京日报》写信,被发表,倒压回区委组织部发落。六、书后附录中,1956年9月王蒙来太原找过在太原工学院上学的未婚妻瑞芳,对当时的太原有一段描写。

精彩短评 (总计83条)

  •     特别是毛泽东5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我们领导都没拜读过。好、好、好
  •     写出了某些真实吧。
  •     林震,韩常新,刘世吾,王清泉也许都只是一个人,热血入职,老练成熟,顽固腐败。
  •     王蒙的官语用得是真好 但也许是时代原因吧 收着书写总感觉表达力度不够
  •     在2016年的今天读来,反复看到王蒙在那些刻意官样文字背后狞笑的脸。 哥就是喜欢这样piapia打着伟光正脸的东西。 尤其是知道这是写在那个年代,反右文革后王蒙能活下来真是牛逼!
  •     三星半。“他们的缺点就像灰尘,你能嗅得到,但却抓不到”
  •     六十年后,组织部问题更加严重,年轻人却不知道还有没有。
  •     我也在好奇,林震会不会成为刘世吾
  •     想象总是好的,实际呢,就那么回事儿,得向刘世吾同志学习啊!
  •     好看!
  •     林震很正直,可是也很简单。刘世吾才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人。
  •     小说从北京某区委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以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塑造了林震、刘世吾等建设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下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文学作品。曾经的青春、理想、激情,在日益体制化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中,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作品在揭露体制内的官僚主义的同时,也从个人理想角度对体制性文化和体制化了的人进行了批判。
  •     小说里的干部在现在的社会也同样存在 会说大话空话套话 会忽悠 很圆滑 但是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生存下去 只要进去了这样的体制 就要变成这样 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中国人的性格注定了这样的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 虽然赚得钱少 但是还是有人崇尚权利和地位的 庆幸的是我不用被迫选择这样的生活
  •     可以预见,林震终将失败,不再“年轻”。王蒙此篇,个人力量对抗体制无异于村上春树说的鸡蛋对抗高墙,可永远站在鸡蛋一边的人,还有多少?体制化的力量,常把个人理想主义打磨得和体制本身一样顽固。
  •     语言和内容都很有意思。
  •     很短但很现实,实在无法想象这是1956年的小说,而且还没过文革,也不知道王蒙在文革时过得如何。估计王蒙就和写《十面埋伏》的张平一般,都是看透了官场的人,但他们又是与官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的人。
  •     这本小说太棒了,我经常推荐给周围的人~关于机关中的一些风格,描写的淋漓尽致,还有年轻人在官场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心里的描白十分到位,让我看到之后就会联想到自己心中一些矛盾~好书!
  •     刘世吾这个角色塑造的很经典,很有层次,能投影到很多人,最入世的行动,反社会人格?
  •     他的处女作,可以看看!!!
  •     让我突然觉得王蒙的书有点意思 准备找了全集看看
  •     在困难的环境下如何与官僚主义作斗争,如何碰壁,小说最后留下的无限的遐想,到底是自己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自己,这应该有自己的看法,我想我不应该和光同尘。
  •     呵呵
  •     首先,书的内容还没有仔细看,大概翻阅了一下,这篇小说的篇幅并不长,出于对“王蒙”老先生的仰慕,我购买了这本书,相信它能为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我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其次,书的封面很新,质地细腻,以一位挑剔的读书人的目光看,这是本好书,是正版书。
    最后,推荐喜欢这本书的朋友购买收藏。价格实惠8.1买入
  •     时代烙印
  •     尽管时代不同,但是组织部的生活还是相似,年轻人初进部里,一样的谨小慎微,看着看着,突然想起湖南省委组织部退休干部刘扫尘的话来:组工干部应该是这样的人:政治要稳,党性要纯,作风要正,工作要实,业务要精尽责为民,躺下像桥,让人通过,站着像梯,让人爬过。
  •     王蒙之代表作品,尖锐直截
  •     除了故事背景和语言有当时的一些特殊性外,描述的仍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破灭。这一点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无一例外。从好的方向说,年轻人撞个头破血流后,融入社会当然是好的,但是,最后都变成了刘世吾这种状态,也是令人悲哀的缘由,一个社会充斥这种人,很难想象会有什么未来。当然,不能简单地说这是我们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吧。。。。。。
  •     还是什么都存在的
  •     劉世吾並不是十足的反面人物,在他身上體現着一種複雜性,或許人經歷得多了,總會有劉世吾身上的一些影子。至於林震,就如那個時代的人一樣充滿了積極熱情,彷彿身上有用不完的力,使不完的勁。但是對應到現在的我們,那又是怎樣一種感觸呢。
  •     连可悲也要自己去争取,否则就只剩下可怜了
  •     对于这部引起过强烈反响的作品怎能错过呢?!
  •     还没读,不过看着挺好哈
  •     一气呵成,感受到那段时期的政治特殊性
  •     同感某豆油,刘世吾更像主角
  •     早期的小说,值得一看。
  •     半个世纪前的一个惊雷,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笔。薄薄的一本小书,读起来却厚重得很。
  •     “林震目瞪口呆。”——崩毁重建是年轻人都要走的路…过了五十年再看依旧觉得很现实,被破碎的青春热血击倒后的林震,最后都要成了刘世吾
  •     书很脏,封面上还有大油手印
  •     组织部的年轻人顶着体制系统的枷锁,处理麻袋厂长作风不良的故事。笔触真实,反映50年代党以及计划经济的显示很入木。
  •     现代文学史书目。揭露了一些问题,有可延展了解的知识点。值得系统阅读王蒙。
  •     基层公务员指导手册
  •     “进去之前满是愤怒与不解,经过刘世吾的一番讲解,好像气都消了,却变得更加迷茫”
  •     内容还行,书的质量还行,值得一看。内容深刻,动人。
  •     我非常喜欢概述,希望广大网友都开购买。会有收获的。
  •     08,当理想遇上了现实,又该如何平衡?我们会不会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类型人。看着身边几个公务员的疑惑和埋怨,我也在想哪条路适合自己。
  •     现在还有写党的小说吗?总感觉那个年代的作家把感情遮遮掩掩的。或许林震老了会变成刘世吾,然后霸占赵慧文吧。
  •     如今读起来有种奇妙的割裂感…就像你跟一个段子手聊天时,不知道他是在直抒胸臆还是在高级黑…
  •     还是太过温和
  •     体制下的理想主义,那点激情和热情要么藏着掖着,要么就是会被磨得一点不剩
  •     书中关于作品创作和评价的内容有些多,不是很喜欢
  •     第一次听说意识流就是因为王蒙。
  •     kindle 72
  •     书的内容,纸质都很不错,喜欢!
  •     有点脏,还不错~~~
  •     帮外公买的,他感觉还挺满意
  •     名家成名作
  •     现当代文学史老师要求看的,这体制内的东西似懂非懂的。
  •     文章非常好,不愧是经典,不过小说之占一半书页,一半是写后来各界对这本书的评价如果只是对文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网上看的
  •     我们还是太年轻啊
  •     第一遍未觉出什么滋味。 第二遍看才明白一点,才悟出不长的文字里面又怎样的微言大义。 "他取消缺陷,仅仅是取笑;欣赏成绩,仅仅是欣赏。" 特别是在那个年代,实在珍贵。
  •     不是这个时代的东西!考虑给父母辈看吧。
  •     前几页看得发笑,觉得这本书怎么这么幼稚,各种形容词,排比,感觉写法很low。最后莫名荔枝,希望,斗志昂扬。有种低龄动画既视感。不是很喜欢那个时代的作品。
  •     比较贴近生活和社会的现实
  •     现代小说
  •     五零年代的小说,读起来感觉同现在一样
  •     拿来打发时间
  •     封面略有些脏
  •     王的书还会好的
  •     我们老教授介绍的~ 不厚的一本书 还不错
  •     看了以后只是很难过,这种切身的难过让我几乎没控制住自己的泪水。
  •     还没读,但书很好
  •     当年的林震,变成了刘世吾的话,才是悲哀,可又那么自然
  •     看的电子版,收录了多个再版序,幅度够重占到一小半了,于我来说更好看。王蒙凭此书一炮打响,沉浮一生的梦幻开始。
  •     林震会不会变成刘世吾?结尾意犹未尽会不会被批判
  •     林震是热血青年的代表,而刘世吾才是经历过年轻的理想与热情之后沉静下来的智者!
  •      当代文学必读书。老师要求读的几本就这本不涉及战争了,比较好看。 作者很大胆,直接写出官场的腐败,黑暗,与新时期年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单纯与热情针锋相对,语重心长教导各位要好好工作诶喂。看革命文学觉得也挺有趣的。每个人都不像真人,做着隔阂着现代和理智还有真实的事。虚幻得就像幼稚天真的童话。但一些假大空的语句,有时竟然有一些奇妙的现实美感和可爱。
  •     装帧不错,排版简单,字体大小看着很舒服。王蒙初期的文章,给初入职场的新人在工作上和生活上有一些启示。
  •     是不是有两个版本呢?
  •     作为一个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专门拜读一下
  •     简洁有力
  •     一般般。有时代烙印的书必然只在特定时代有意义。
  •     两星为刘世吾 一星为林震的敏感 一星为赵慧文…这女同志真是腹黑啊!窝了个一肚子的话!
  •     年轻人特有的自信和荒唐的天真,如今看来仍是滑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