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在路上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7-1
ISBN:9787532754359
作者:[美]杰克·凯鲁亚克
页数:394页

章节摘录

  我第一次遇见迪安是在我同妻子分手不久之后。我害了一场大病刚刚恢 复,关于那场病我懒得多谈,无非是同那烦得要死的离婚和我万念俱灰的心 情多少有点关系。随着迪安·莫里亚蒂的到来,开始了可以称之为我的在路 上的生活阶段。在那以前,我常常幻想去西部看看,老是做一些空泛的计划 ,从来没有付诸实践。迪安是旅伴的最佳人选,因为他确确实实是在路上出 生的,那是一九二六年,他父母开了一辆破汽车途经盐湖城去洛杉矶的时候 。有关他的最早的情况是通过查德·金传到我这儿的,查德·金给我看了他 在新墨西哥州少年犯管教所写的几封信。我对那些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 为他在信中天真可爱地请求查德把所知道的关于尼采和所有那些奇妙的知识 都教给他。有一次,卡洛和我谈到那些信,还提到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机会同 那奇怪的迪安·莫里亚蒂见见面。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迪安不是现在的模 样,而是笼罩在神秘之中的年轻囚犯。后来有消息说,迪安出了管教所,初 次来纽约;还有消息说,他刚同一个叫做玛丽卢的姑娘结了婚。 一天,我在校园里闲荡,查德和蒂姆·格雷告诉我说,迪安在东哈莱姆 区(说西班牙语的哈莱姆区)的一座没有暖气设备的公寓里落脚。迪安第一次 来纽约,他是前一天晚上到的,带着他美丽泼辣的小妞玛丽卢;他们搭乘灰 狗长途汽车,在第五十街下车,到街角想找个吃饭的地方,一头扎进了赫克 托自助餐馆,对迪安来说,赫克托就此成了纽约的一大象征。他们吃了不少 漂亮的浇了糖浆的大蛋糕和奶油泡夫。 在此期间,迪安同玛丽卢谈的话多半是: “亲爱的,我们现在到了纽 约,当初我们渡过密苏里河,尤其是经过布恩维尔少年犯管教所——它让我 想起我的监狱生活——的时候,我想了许多事情,我还没有统统告诉你,现 在绝对有必要把这些有关我们个人爱好的残剩的事情暂时搁在一边,立刻开 始考虑干活谋生的具体计划……”他早期讲的话就是这样。 我和小伙子们去了那座没有暖气的公寓,迪安穿着短裤来应门。玛丽卢 从长沙发上跳了下来;迪安吩咐公寓的主人到厨房去,也许是让她去煮咖啡 ,而他则开始谈他的性爱问题,因为对他说来性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虽然 他为了谋生还得卖力工作。这一点从他站在那里点头的模样就可以看出来, 他眼睛老是望着地下,不断点头,像是一个初出道的拳击手在听教练的指示 ,让你以为他用心在听每一个字,并且不断答应“是,是”和“明白,明白 ”。迪安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像年轻时的吉恩‘奥特雷——修长、窄胯、蓝 眼睛、地道的俄克拉何马口音——白雪覆盖的西部蓄着连鬓胡子的英雄。事 实上,他同玛丽卢结婚、来东部之前曾在科罗拉多州埃德·沃尔的牧场上千 过活。玛丽卢是个靓丽的金发姑娘,满头硕大的发卷像是金色波浪汹涌的大 海;她坐在长沙发边缘,两手放在大腿上,迷蒙的蓝眼睛瞪得大大的,呆呆 地盯着,她在一个早在西部时就听人说起的条件极差的、灰不溜秋的纽约公 寓里,仿佛是莫迪里阿尼笔下一个庄重的房间里的颀长消瘦的超现实主义妇 女像。尽管外表看来是个可爱的女孩,她其实特别不爱说话,还能干出骇人 听闻的事情来。那晚,我们喝啤酒,扳手腕,一直聊到天亮,早晨我们在阴 暗的光线下默默无言地围坐着,从烟灰缸里拣比较长的烟蒂抽,迪安紧张地 站起来,边踱步、边思考,认为现在应该做的事是让玛丽卢准备早饭,扫扫 地。“换一句话说,亲爱的,我要说的是,我们必须慎重行事,不然的话, 就拿不定主意,没有真知灼见,我们的计划就无法实现了。”接着我便走了 。 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他推心置腹地对查德-金说他绝对要向他学习写 作;查德说我是作家,他应该找我讨教。与此同时,迪安在停车场找到一份 工作,在他们住的霍博肯公寓里——天知道他们怎么会去那里住——同玛丽 卢吵了一架,她气昏了头,认为此仇非报不可,便歇斯底里地捏造了一个罪 名,向警察局报了案,迪安不得不从霍博肯公寓仓皇出走,没有地方住了。 他直奔新泽西到了我和我姨妈居住的帕特森,一晚,我在读书时,有人敲门 ,开门后只见迪安站在黑暗的过道里,鞠着躬,脸上堆着笑说: “哈哕, 你还记得我吗?我是迪安·莫里亚蒂。我来请你教我怎么写作。” “玛丽卢呢?”我问道,迪安说她显然是搞到了几块钱回丹佛去了—— “那个婊子!”我们去外面喝了几杯啤酒,因为我的姨妈坐在起居室里看报 ,我们当着她的面不能像平时那样畅所欲言、口无遮拦。她瞧了迪安一眼, 就断定他神经有病。 在酒吧里,我对迪安说:“见鬼,伙计,我很清楚,你来找我,不单单 是为了想当作家,再说,我对于写作这一行其实也不懂什么,只知道要成功 就得持之以恒,像瘾君子那般痴迷。”他说:“是啊,我当然明白你的意思 ,事实上,这些问题我本人都体验过,但我要的是那些因素得以实现,假如 一个人要按照叔本华的二分论来实现任何内在的……”他谈到这些话题就没 个完,我一点也不懂,估计他自己也稀里糊涂。在那些日子里,他确实不知 道自己在说什么;也就是说,他是个一心只想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少年囚 犯,他喜欢运用他从“真正的知识分子”那里听来的口气和词句,不过把一 切都搞混了——要知道,在别的问题上,他并不是那样幼稚,他同卡洛·马 克斯一起在那儿只待了几个月,就成了行家里手,所有的行话切口都一清二 楚。但是我们在疯狂的其他层面上互相理解,我同意他寄住我家,直到他找 到工作为止,此外,我们还说好以后一起去西部。那是一九四七年冬天的事 。 一天晚上,迪安在我家吃了饭——他已经找到了纽约停车场的工作—— 我在飞快地打字,他在我背后俯身说:“来吧,伙计,那些姑娘不爱多等, 快一点。” P3-6

前言

  一九五七年九月四日(周三)午夜前不久,杰克·凯鲁亚克偕同与他同居 的年轻作家乔伊斯·约翰逊离开她在纽约市上西区的公寓,来到第六十六街 和百老汇路口的报摊前,等候送报卡车送来次日的《纽约时报》。出版社事 先通知凯鲁亚克说,那天的报纸要刊出一篇有关他的小说《在路上》的评论 ,他们买了从大捆《时报》里抽出来的第一份,站在路灯底下,打开报纸, 找到《时报图书》一栏。评论者是吉尔伯特·米尔斯坦,他这样写道: 《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的第二部小说,在极度的时尚使人们的注 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敏感性变得迟钝薄弱的时代,如果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 的面世具有任何重大意义的话,该书的出版就是一个历史事件……[小说]写 得十分出色,是多年前以凯鲁亚克本人为主要代表,并称为“垮掉的”那一 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 就如同《太阳照样升起》比二十年代的任何一部小说都更能被认为是“ 迷惘的一代”的信仰声明一样,《在路上》将被奉为“垮掉的一代”的信仰 声明。 凯鲁亚克和约翰逊拿了他们买的报纸,进了附近一家酒馆的小房间,在 暗淡的灯光下一遍又一遍地看评论。杰克不停地摇头,约翰逊在她的回忆录 《小人物》里写道:“仿佛他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高兴不起来。”最后,他 们回她的公寓去睡觉。据乔伊斯回忆,“杰克最后一次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 人躺下。 第二天早晨,电话铃声吵醒了他,他已经出名了。” 第二天,记者们 并不采访凯鲁亚克的写作情况,而是询问他对“垮掉的 ”一词的解释,此 后这一提问伴随了他一生。《村声》的评论者把他出版的书称为“向当时难 以捉摸的反叛精神发出的战斗号召”。两星期前,艾伦· 金斯堡的诗集《 嚎叫及其他》成了旧金山一桩闹得沸沸扬扬的淫秽诉讼案的题目,一直没有 定论;到了十月,克莱顿·霍恩法官判定金斯堡的诗“在社会意义上尚有可 取之处”。金斯堡把他的《嚎叫及其他》题献给他的朋友卡尔‘所罗门、杰 克·凯鲁亚克、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开头的诗句经常被报刊引用 :“我看见这一代最优秀的人毁于疯狂,(他们)食不果腹、歇斯底里、衣不 蔽体……” “垮掉的一代”成了新闻,凯鲁亚克被公认为是其主要代表人 物。 凯鲁亚克被认为在《在路上》这本书里为新一代人下了定义,记者们围 着询问他在小说里描写的那种生活方式。他们并不关心他是什么样的人,他 写那本书花了多少时间,或者他身为作家打算做什么。凯鲁亚克最初对这些 问题的标准答复——据乔伊斯·约翰逊的回忆,带着“奇特的礼貌和耐心” ——在于解释“垮掉的”一词,那是十多年前他在时报广场从一个名叫赫伯 特·洪克的小混混嘴里听来的,洪克用它来形容一种亢奋而精疲力竭的状态 ,但在杰克心中,它同天主教的真福直观的概念联系了起来,真福直观是指 圣徒灵魂在天堂对上帝的直接认知。访问他的人大多数不了解这种思想方式 ,他们希望得到的是顺溜的引语,而不是一个时髦俚语的带宗教意味的派生 词。 凯鲁亚克说他消磨在路上的时间有七年,但用于写那部小说的时间只有 三个星期,这种说法并没有改善他的处境。当凯鲁亚克以畅销书作者身份出 现在斯蒂夫·艾伦的节目上时,艾伦挖苦说,他宁肯花三个星期旅行,花七 年写书,而不会像凯鲁亚克这样本末倒置。凯鲁亚克夸口说《在路上》的原 稿是他一鼓作气在三星期内完成的,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嗤之以鼻说: “ 那不是写作;是打字。”凯鲁亚克终于抱怨说: “美国的作家们什么时候 才能不受刺探个人隐私并加以炒作的狗仔队的骚扰?”媒体的反应毫不留情 ,他们认为恐怕要等另一代人成长以后,凯鲁亚克才会被接受,被看作是具 有独特的散文风格和引人注意的生活观的严肃作家。《在路上》成为美国经 典作品之后很久凯鲁亚克才得到承认。 …… ——截选自引言

内容概要

  作者:(美国)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 译者:王永年  杰克·凯鲁亚克(1922-1969),一九二二年三月十二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洛厄尔,父母为法裔美国人,他是家中幼子。他曾在当地天主教和公立学校就读,以橄榄球奖学金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结识爱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等“垮掉的一代”。  一九五七年《在路上》问世后,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跻身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他还著有《达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独的旅人》和《孤独天使》等作品。

作者简介

凯鲁亚克的自传性代表作,小说主人公萨尔为了追求个性,与狄安、玛丽露等几个年轻男女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高谈东方禅宗,走累了就挡道拦车,夜宿村落,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书中体现了作者主张的即兴式自发性写作技巧——思绪的自然流动,反情节,大量使用俚语、俗语、不合语法规范的长句,并广泛涉及美国社会及文化习俗;另一方面,书中又展现了美国辽阔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镇……如一幅幅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图书封面


 在路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这个故事的一大迷人之处在于,书中人物都有原型。相较求实的历史叙述,有想象力的虚构有时是对现实更传神的还原。这个世界里真的有过迪安,还有一群的的确确如“在路上”般生活的少年。虽然他们都死了,但这不重要,最奇妙的地方是他们曾经活过。追求自由追求享乐主义是人类的天性,只是很少有人可以无牵无挂地实践之。“在路上”对大多数人来说仅是一种飘渺的可能性,一个复古色彩的美国梦。所以那群“在路上”的人们永远不会过时,而且格外耀眼。而不得不注意到的还有他们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网纠缠。我通过腐女之友付兰兰主演的电影《嚎叫》对这一点更加深了认识,不禁唏嘘之外狂喜不已。他在里面演艾伦金斯堡,也就是《在路上》里忧郁的卡洛马克思。影片不可避免地提到了杰克凯鲁亚克,他是艾伦(失败)的初恋,提到万人迷尼尔卡萨迪,他是接纳了艾伦的第一个男人,也提到了垮掉的一代。参照书里的情节,卡尔(艾伦)和迪安(尼尔)曾经在一起过,我的天,这些文青的故事真真剪不断理还乱。如此给我一个感觉,这群人的故事一辈子都讲不完,真叫人心花怒放。简直是我等福音。浪荡,放纵,自由,疯狂,不知休止的旅途,和,绯闻不断的互相羁绊的美男。这或许才是我为这个故事神魂颠倒的不二理由。太羞愧了。
  •     2013年春季时,我正背着沉重的旅行包,浪迹于苏南的大街小巷中,那时小雨细细,雾气蒙蒙,倔强的走完了一条又一条街。当时包里除了衣物之外,剩下的就是米白色封面的《在路上》。每次出门之前,都会随身带一本旅行的书籍,觉得此时看旅行的书会有更多的领悟。每当夜幕降临,一个人住在空空冷冷的青年旅社时,暗黄色的床灯打在雪白的被子上,拿起书看上几页,脑中想的仍是烟雨蒙蒙的江南小镇与那隽永的街道,困意袭来,于是扔下书本,沉沉的睡去。走完了一个又一个地方,书仍旧没有读完,每晚翻开的仍是前面的那几页,唯一改变的是那被雨水浸湿的封面与斑驳不堪的书脊,发黄的斑点散布在书页边缘。那时我知道我会读完它,可是并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讲述的无非是萨尔和朋友多次横穿美国东西大陆的故事,具体几次,早已记不清楚,留在脑海中的是疯疯癫癫的迪安驾驶着破旧的哈德孙汽车在美国西部的公路上不停的飞奔,还有萨尔、迪安、玛丽卢赤身裸体的并排坐在车前的放荡与不羁以及那永无休息的欢笑、谈话、大麻、酒精,再具体的情节我也早已忘掉,其实书中也没有什么情节,无非像旅游日记一样,从一地方开车到另一个地方,然后喝酒、聊天、跳舞,然后又启程去往另一个地方,旅途中有风景、人物、故事、爱情等。其中他们去往墨西哥的旅程,让人印象深刻。作为二战后“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许多的人认为他们只会享乐与胡闹,其实他们在路上是在寻求活着的意义,只有不停的奔走,才能找到心中的信仰。现实的琐碎与无趣,能将他们逼疯。正如译者王永年所说:“寻求,他们寻求的特定目标是精神领域的。虽然他们一有借口就横穿全国来回奔波,沿途寻找刺激,他们真正的旅途却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他们似乎逾越了大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他们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书的结尾让我很伤感不已,那是个寒冷的冬季,迪安坐着硬梆梆的长途火车花了五天五夜的时间来到纽约来看萨尔,那时他面容憔悴,口渴腹肌,眼里饱含热泪,身上穿的是为抵御东部寒冷买的虫蛀的破旧大衣,提着自己一直以来旅行用的破箱子。他来纽约仅仅只是想看看萨尔,可是萨尔晚上要去听音乐会,当迪安问能不能让他搭一会车,只是想和萨尔多呆一会聊聊天,然而萨尔的朋友不答应,萨尔也无能为力。于是汽车缓缓驶去,留下萨尔一人孤零零的站在飘雪的纽约街头,从那以后萨尔再也没有看到过迪安。电影版《在路上》最后也有这个场面,这让我更加的悲伤。《在路上》被翻拍成电影,许多人持批判的态度,我也觉得电影有许多缺憾,许多美景与故事并没有呈现出来,如墨西哥夜晚萨尔、迪安与斯坦(电影中没有这个人)睡在空旷的野外时,他们睡在车上,身上有无数的蚊子,白色的衬衫上到处都是血迹,然而他们却睡得那么安慰,丝毫不受影响,我觉得这段很有意思,可惜电影里没有,萨尔与特雷的爱情故事也太过匆忙,没有过多的描述。将名著翻拍成电影,本来就是不太容易的事,何况这本书内容情节本身就分散,混乱不堪,人物也复杂多样。我们有时也不必苛求,在书中看到的景色永远是黑白的,而电影中却是彩色,那夕阳西下的金黄草原上一卷卷草垛,公路延伸到远方,周围没有人家,只有天、地以及行走的人,这让我想起了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的草原,那时的景色与电影中的何其相像,那感觉或许只有行走在路上的人才会真正的懂得。通过电影重新感受书中的人物,他们活泼可爱的多,不在是一个个陌生的符号,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这本书最终是在黄昏的书桌前读完的,却与旅行无关。2013年10曰19日
  •       每次痛苦地看完了长篇就总有一种成就感,虽然我觉得这种放浪形骸的书不应该会读起来枯燥,但我确实痛苦了好一阵子,毛姆说有些书需要浏览式阅读,不拘泥于一字一言,我想这本书就是那种感觉吧。我知道这是一版在三星期内狂泻而出的文字,所以阅读的方式应该是在几小时内便跟随着破车铁路颠簸完整个美洲大陆。可惜我用的时间太长。一些原因在于总会有莫名的疲倦打断我的阅读,另一大半原因则在于前半段的枯燥无趣使我完全不知道这样自述旅行经历的文字有何意义。  长时间阅读最大的破坏性就在于我不知道究竟前面发生了什么,但后来慢慢发现其实根本就不需要知道前文的情节,只需要跟着最灿烂的色彩就能找到整本书的精髓,是的,凯鲁亚克的色彩是我见过的最瑰丽的颜色,永远是出乎意料的葡萄色的黄昏、从一个简单的情感里也能榨汁般榨出颜色,正如聚斯金德笔下格雷诺耶的嗅觉一样,仿佛只用一个感官就能感知整个世界。  在阅读整个小说的过程中我数次感到乏味,但是又舍不得放弃每一个字,虽然我深知道不管回头重看了多少段,都不免错过许多精彩,但只要一想到迪安肿着感染的大拇指还一如既往地狂蹦乱跳就忍不住大笑,想到一群人在无数个酒吧之夜的伶仃大醉就一阵激动,或者想到墨西哥四五十年代那些不会停下的公交车旁一个蹒跚着步子仍然奋力奔跑的老太婆,想到在田纳西州公路上开到一百二十迈的快要散架的破汽车,想到丹佛那个穷得一无所有仍计划着宏伟未来的潦倒青年,就仿佛在未来回看从前的自己,嘴角总会被悄悄牵动。而在读到最后一段之前,这种感觉是怎么都没有的。  事实上,去年读完了凯鲁亚克的《达摩流浪者》,对那种淡薄飘逸的文字和主人公贾菲充满了无限的钦佩,甚至还因此爱上了贾菲的原形——加里·斯奈德的诗歌。那本书的阅读体验是相当好的,文字流畅优美,又富有诗意和哲理,而且还有浓烈的中国风,在四五十年代的美国人笔下读中国,的确要比在当时的中国人笔下读中国美得多了。但《在路上》和那本书不同,它没有完整的情节,也没有超然物外的感情,而是一味地前进,是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前进的力量,带着人不断向前狂飙,直到最后一刻猛然停了下来,才发现自己竟然恍恍惚惚走过了一个看似充满希望而实际处处布满愁苦的世界,今天早上在《人间词话》上看到一句“欢愉之辞难工”,我想这就是凯鲁亚克的境界吧。最后一段蕴含了一种莫名的荡气回肠,像是在一幅很长很长的水墨山水画末尾兀地题上一首“还我河山”的满江红词,不得不承认凯鲁亚克是一个写结尾的高手,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章节总能因为一个结局生出无限感情,而最令我吃惊的是在整个故事的结尾,密密麻麻地只布满了放荡不羁的“迪安·莫里亚蒂”的名字。直到最后,我才知道,这是一个类似于“寻找戈多”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而不是关于风景。而当一个花了全书大半笔墨刻画得血肉已然无比丰满的人物在一瞬间被虚化成一个符号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所有的行走都是一种寻求,我才知道那些莫名其妙、不顾一切的出发并不是为了到达,而是为了在行走的路上,遇见自己的答案。而一切在路上的癫狂与麻醉,不过是他们自我发泄的方式而已,就像达利在蒙娜丽莎的唇上抹出的那罪恶的两撇,不过是为了寻找另一种风景。为何迪安·莫里亚蒂们的出发永远无穷无尽,或许这也是那一个时代留下的问题,但我相信他们其实都知道:  路途很美,尽头却是凄凉。所以他们宁愿选择永永远远都在路上。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15年最后一天晚上误了回家的火车,在候车室翻这本书。“有的时候把生活搞砸的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有的时候觉得既然都是在路上又何必对生活那么苛刻。
  •     按照印象读的应该是这个版本,因为没看过其他译本,所以断不出翻译水平如何。有人说自由是在建立在物质之上的,而杰克告诉我们,自由在于你是否有勇气,或许是我懒怠或许是我真的提不起兴趣去追逐,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提起勇气可以像杰克一样到处浪荡。宁可做垮掉的一代。豆瓣读书标记第一本。
  •     书很好,但翻译着实渣
  •     高三的暑假看了幾頁放棄。大二拿過來又看,莫名得很喜歡?最後好心疼迪安。
  •     很难看进。追随迪安一路旅行,新认识了人,一段路程过后又分开,又新认识人,又分开。兜兜转转,仿佛又回到了起点,又都什么都不一样。大概这就是人生。作者的主旨大概我懂,只是这种文风,实在没有耐心细看。
  •     为了去寻找不奋斗的“理由”,而去漫无目的的旅行吧。啊o_O,已经绕了地球一圈了,但一点都不快乐……这样的话,根本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我们都知道的,不管逃得多远,“生活”都会站在我面前。所以我现在最想要的是能和“生活”战斗的勇气。挥霍青春去追找信仰,在一瞬间找到生活下去的勇气。垮掉的是时代,我们却不能叫时代的悲哀成为我自己的悲哀。
  •     书友们都在吐槽翻译糟糕 以为书中有点冗长 结合电影一些plot 可以picture很多书中的场景 一定要置身于本书设定的历史下 才能更好地体会美国颓废一代的兴衰
  •     为何总是在路上。
  •     为什么没有3.5这个选项啊 4分给内容 2.5分给翻译 看似疯狂的一代 实则在寻找信仰的一代 年轻真好呀
  •     萨尔和他朋友的生活,永远在路上,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内心的追求,对精神和信仰的旅行,在此过程中探求生命的意义。
  •     活动不是说满99元减19么,怎么没减
  •     断断续续的看完的。本书并没有小说那样精彩的故事情节,所以看得很断断续续,只是很向往迪安那种始终在路上的自由,也期待自己也能有机会和朋友们一起自驾游遍世界各地。但是,仍然无法认同迪安他们的价值观,也就可谓是“垮掉的一代”,对于迪安最后独自上路还是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再疯狂的旅程也终将趋于平淡。
  •     在路上是一种生活状态,但是,终究要回到原点。
  •     一本让人晦涩难懂的书
  •     同事喜欢..........
  •     不理解,没法去做,但这的确是真真实实的人生。
  •     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文风的问题?
  •     多年前懵懵懂懂的看过一遍电子版,不知翻译的原因还是文本格式凌乱的排版和错别字的缘故,后半段几乎毫无印象。这个年纪再看的时候,已不再能够感受那肆意青春的自由,唯余不能理解的无聊和荒唐可悲的生活。看来有些书还是要在合适的年纪遇到吧。
  •     不合我胃口,不太看得明白
  •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的时候,初中,不喜欢。一样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还是06年版的封皮。然而这本是在13年买来的,4年这么久才看完。我以为初中时期不听摇滚现在开始听摇滚的我对这本书的态度会缓和一些,并没有。看的过程感觉到格外浮躁,还有那个时代男性对女性的态度,让我极度不适应。
  •     在路上的
  •     不矫情
  •      醉醺感不可得
  •     寒假在家读的,没看懂要表达什么,相反,手边的独唱团倒是很快读完了
  •     高中时代的生活回忆
  •     有相似的迷惑,但不赞同他们的做法。
  •     看一遍很难理解吧
  •      “我们终将归于平淡” 每个人有自己的路,别人的路我无法去走,我的路他人也永远尝试不到。 流水帐是真的,刚开始有很多次想要停下来。坚持到后面发现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疯狂的冒险。 具体的感触,要等我从美国自驾回来大概才会知道吧。
  •     看得好颓废。
  •     要了解垮掉的一代 非这本书不可
  •     只能说这是一种写作风格,并清晰地描写了跨掉的一代的真实生活。在路上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追求。
  •     如果说《飘》让我认识了奥哈拉的红土地,那《在路上》就是横纵跨越北美的旅行指南。我不知该如何评价“垮掉的一代”——被他们对生活的热诚感染,被他们癫癫狂狂的躁动和激情打动。但生活终究还是生活。当你在新泽西的天空下看星星时,是否会想起1949年红色的墨西哥道路,和那个疯狂的迪安莫里亚蒂? “他们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
  •     愣是没看出垮掉的一代该有的勇气与执着,只有译者满篇的意淫。
  •     冲动的出行,流浪的旅行,永远的在路上~
  •     就一直在路上啊……最后Sal的回归还是表明了作者的态度的。Dean最后的离开是真真切切地觉得难过。可是真的读得好累
  •     所有的道路都是到头来都是自己的选择,与人无关,与社会无关。迪安之流是当时社会悲剧典型,但看着他的背影,连我都想说,我真想念迪安·莫里亚蒂。
  •     太多流水账 看的好累
  •     学校图书馆微信能查到以前的借阅历史了,标记一些之前看过的。//是这个版本。
  •     不好看
  •     “垮掉的一代”代表作之一,看这部书需要一定的耐心。整部书就是就是记录在路上不停地流浪,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最终跨出国境到达墨西哥。出场人物众多,但大多都是过客,真正的核心不是作者,是迪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在文学上的价值远远要小于其在精神方面的价值。它更多的记录了战后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与失落,以及流浪、吸毒、酗酒、滥交等等生活状况,其写实意义更重,挖掘内心方面同样也令人印象深刻……
  •     不知道为何被奉为滚青圣经
  •     虽然断断续续的没大看明白,也并不是太喜欢,但感谢这本书陪伴我在那个夏天
  •     垮掉一代必读,但现在的我正好需要点年轻的疯子在路上狂飙的感性与激情。一剂鸡血针。
  •     对不起 最后有10%没有坚持读完 那流水的描写我实在困倦了 不过依然给五星 因为那样"垮掉的一代"就像是自己迷惘的重影 迪安替我完成了我没有勇气做的事 。不过 生活还是继续 迷惘与希望共存。
  •     自戀
  •     我朝着我自己的凄凉生活张口结舌。我也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
  •     美国公路小说总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一片广袤的荒野中有一条公路,然后路的尽头有汽车旅馆,然后无数寂寞的旅人在了无目的在路上。但是流水账式的写作略显无聊。
  •     看了《杀死汝爱》来了解“垮掉的一代”。
  •     不在意,多好。
  •     为堕落放纵提供了一种视角,渗透着对主流文化的反思
  •     垮掉的一代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我看来垮掉不垮掉不是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对自由的向往!
  •     一点儿也不颓废啊,多好啊。
  •     内容蛮有意思的,这个翻译也是没谁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