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三部曲》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爱情的三部曲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8-6
ISBN:9787020002313
作者:巴金
页数:389页

中文经典

从小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教育,学校介绍的大部分也是外国经典名著,读了那么多的国外名著小说,我觉得还是中国的作家写得更能够引起我的共鸣,而巴金又正好是名家中的名家,在描写方面丝毫不比国外的名著,大概这其中又有翻译、文化等等的原因吧。我觉得很值得一读

似是而非的愛情故事(20121205)

  巴老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向來為世人所熟知,而他的愛情三部曲《霧》《雨》《電》鮮為人知。在看激流三部曲之前,我先把愛情三部曲讀完了。確切來說,這不是一本描寫愛情的小說,而主要是寫在革命過程中發生的愛情小插曲。愛情在這本書中只能算是點綴。巴老先生在書中把人物的性格刻畫得很深刻。現來分別來談談愛情三部曲的感受。  《霧》:這是個短篇,主要人物有周如水、張若蘭,故事主要是講這兩人之間的曖昧故事。周如水是一個寫童話的作家,在一家旅館與之前只見過一面的張若蘭相遇,兩人慢慢生出情愫。在那個時代,周如水像很多青年一樣,早早的已被父母安排了婚事,在出國留學之前,已有髮妻孩子,再加上周如水優柔寡斷的性格,這一切都讓他跟張若蘭有緣無份。周如水的性格,導致了他這個人物的結局。這個故事的中段出現了另外兩個人物,陳真和吳仁民。陳真是一個為革命瘋狂工作的人,他極度厭惡周如水的優柔寡斷的性格,並通過行動幫助周如水跟張若蘭表白,可偏偏周如水卻無法跨出那一步。後來,他跟張的事情就無疾而終了。吳仁民在這段故事中只占很少的部分,巴老把吳的故事在下個故事中詳細展開述說。  《雨》:這個長篇以吳仁民為主角,主要通過刻畫他的性格來講述他的命運。妻子的病逝,好友陳真的突然去世,讓吳仁民陷入了迷茫,他不知道該如何擺脫這一切,越來越認同好友陳真的想法,不能只是口頭上革命,更應該行動起來與敵對勢力對抗。暴躁的性格,讓他與宣導通過教育革命的李劍虹等人距離越來越遠。他的好友高志元支持他的想法,並支持他真正行動起來。各種變故,讓他活得很累,這個時候一個他曾經幫助過的女學生與他再次相遇,並對他表示了愛慕之心,他便一頭紮進了這愛的漩渦。愛情的陶醉是不會長久的,這是他的好友方亞丹對他說的話,這讓他陷入了深思。這個女學生就是熊智君,她與吳相愛了,不過這個過程有個小插曲。這個小插曲就是吳以前女友玉雯出現並想與吳重歸於好。玉雯曾經是吳心中的女神,可是她居然為了安穩的生活,果斷的拋棄了吳仁民,與一個長官結婚,吳仁民傷心欲絕,直到遇到他的髮妻。吳想到過往的一切,他知道他心中的女神已經死了,他現在的女神是熊,於是,他斷然拒絕了玉雯。吳的拒絕導致了玉雯對生活的絕望,自殺身亡。本以為熊能與吳有情人終成眷屬,偏偏世事弄人。玉雯死了之後,那個長官把她的死歸罪於吳仁民,想對他趕盡殺絕。熊為了報答吳,委身給那個長官,以此保住吳的性命。人生無常,熊在一年後就去世了,吳悲痛萬分。這些變故讓吳在《電》的故事中,性格已變得沉穩。這長篇中有簡單講述到周如水,主要是講他暗戀李佩珠,可是又礙於各種理由,不敢表白。在經過對李佩珠的百般試探後,發現李佩珠不可能會愛上自己的時候,他做了他這一生最痛快的一件事——自殺。李佩珠就是李劍虹的女兒,她跟張若蘭、秦蘊玉被陳真稱為“三個小資產階級的女性”。秦蘊玉在《霧》中有提到,是個伶牙俐齒的女性,嚮往國外的生活,早早就結婚了。  《電》:在故事開始前,打了個響雷,這個雷打到了青年德的身上,他為了革命,為了好友敏,犧牲了生命。這個雷打完了,閃電真正一陣一陣的開始劈下來。敏、慧、影、賢、克、陳清、李佩珠、雲、高志元、方亞丹、雄、碧、德華、吳仁民等等,這些熱血青年,為了同一個理想,用生命來捍衛,堅持信仰,我愛這群可愛為理想奮鬥的人。  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意義是讓我知道愛情並不是全部,我們應該堅持信仰,追求理想。

需精读的书

站在现代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乍一看可能会认为这本书非常幼稚。其中对爱情的描写的曲折程度自然难以和现代的肥皂剧相媲美,其中传达出来的一些理想和追求现在看起来也很极端激进。有人说这是因为当时巴金也只是一个毛头小子,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不能令人满意。但是如果仔细品味,反反复复地揣摩,则可以发现,虽然在情节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它有自有的魅力。巴金的文字功底只有仔细读才能发现。其中描写的文字艺术水准相当高,此外我们也可渐渐地发现其中人物不仅仅存在于上个世纪,即使是我们现在,很多年青人也不同程度上带有其中的特点。因此读到最后,我不能不说巴金的这三部曲的确是伟大的作品!

过火

处在时代顺境的我们好像都没办法理解巴金的热情,没办法理解巴金笔下那群青年投身革命的热情。批评家刘西渭写道,“热情是巴金的风格”。而这风格在这三部曲中,从《雾》到《雨》再到《电》,是“由皮到肉,由肉及核”地一层深似一层地体现出来了。巴金说读者都上了他的当,《爱情三部曲》的答案无关乎爱情,而只是借爱情的关系展现人物的性格。这三部曲每一部的取名都很有深意,迷雾中的探索,爱情的萌芽与幻灭;如置身滂沱大雨中的矛盾与挣扎,雨过天晴的觉醒;暗夜里炫目的闪电的交织,热情、凌厉,又只怕转瞬即逝。巴金就像一个虔诚的歌颂者——歌颂热情,一方面,他极赞颂青年人为革命的热情,高尚纯洁,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了热情的恐怖之处,“它就像一座火山,爆发之后只剩下死亡”。《电》是惨烈的,一条条鲜活的年轻的无畏的生命,就像暴雨空中的闪电一样,光芒乍现后便永远地消逝。理想是熊熊燃烧的烈火,它能把恶的腐朽的制度烧光燃尽,它的猛烈的火舌,同样能把单纯热血、尚还幼稚的青年烧的灰飞烟灭。《电》中的青年,或者说是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恐怕大多数都难以逃过成为激情的奴隶。所以就需要信仰。信仰之于热情,就像伯乐之于千里马,坚定的信仰能够将热情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爱情三部曲》呈现给我的,就好像是一个透过一层红色的油纸看到的世界,一切都关乎热情,关乎信仰,似乎是热情得有些过火,人物的语言行为,人物的理想与事业,在我看来都是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的,我不大清楚他们的方向,而只能看到他们喊出的那些宣言,仿佛要喷出火来,他们的牺牲,好像也带着风驰电掣的激光。他们的革命,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无根的浮萍,看似团结一致,忙忙碌碌的,但被急流一击,就会各自飘散。到《电》的最后,一直反复出现“轮期”的字眼,我们想想,二十几岁的青年随时准备着奉献出自己“明天的太阳”,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他们确实很勇敢,理想信仰的磨石给他们磨砺出尖锐的锋芒,他们可以随时为革命的事业燃尽自我,可是,这样的热情不悲哀吗?

感受经典!

刚刚读完了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接着读了巴老的经典作品,感受到的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心境。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点滴细微之处就显现了出来。相比于西方的热情、奔放,东方的爱情在这里更细微,更含蓄。但今天来看,东方的爱情也不乏热情、奔放……

巴金

大一在图书馆的偶遇,喜欢上了巴金的作品,于是恶狼般地读完了他的两个三部曲。读他的书能给人追求梦想的力量。

爱情还是革命?

爱情还是革命,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爱情的三部曲》探讨了它,虽说巴金先生并不这么认为,他曾说他是要通过爱情来考察人的性格及其性格的成长。可是他所塑造的几个重要人物都曾被这个问题击中过,包括坚定的陈真、热情无所栖止的吴仁民、憎恨女人的德、还有死前发出此问的明。虽然《雾》的主角是周如水,但周如水并没有遭遇这个问题,他遭遇的是爱情与亲情的矛盾,这类矛盾本来很值得深入展开,但由于巴金先生太厌恶周如水软弱迟疑的性格,所以并未得以公正地探讨。我倒是更喜欢陈真在受到秦蕴玉这个有着女性魅力的妖娆女人挑衅的那一段,她使“机器”一般整天只会为工作“转动”的陈真感受到,世界不光只有“速写”一样粗线条的革命工作,还有“工笔画”一样细致的美丽异性,但是陈真的坚定能够解决爱情与革命的冲突,他懂得“逃避”和“镇压”这种撩人情绪的必要,他留恋,但强迫自己与她们永别,所以在陈真的心中,爱情从来不曾出现过。三部曲中我最喜欢的是《雨》及其主人公吴仁民,因为这部作品的艺术感最强,且主人公的生命更真实,性格更复杂,他陷在矛盾的中心无法自拔,此外他还有死亡的困惑。在作品的开端,陈真的死逼迫吴仁民面对着一个终极的问题:死亡。空虚感和焦灼感同时向他袭来,使他发出一连串哈姆雷特式的独白,甚至人格分裂地与另一个自我面对面发问争辩。对其他人来说,陈真的死只是一个革命者的死,虽说和机器的报废一样让人惋惜,但是社会的熔炉还可以造就其他机器般的革命者;可对吴仁民来说,陈真的死是一个生命的毁寂,一种情感的断裂,一种人的生存真实感的消逝。吴仁民生命的热情因此落入了深渊,找不到依凭……还好此时,女人来了、爱情来了,将他的生命和情感重新托起,爱情的热度和力量、憧憬和美妙使得吴仁民获得了新生,然而在他觉得幸福的时候,朋友们则悲恸着吴仁民为了爱情荒废了革命,从有志青年沦落为“一个普通的人”了。吴仁民一面抗拒朋友的指责,一面想寻找一个平衡爱情和革命的生活方式。然而巴金先生太心急,他为了不让吴仁民堕落成一个普通人而设计了熊智君的死亡:熊智君的身体本来就有病,她自己也不愿成为吴仁民的拖累,为了保护吴仁民的生命,她牺牲自己嫁给了那个要迫害吴仁民的官员。所以在吴仁民这里,爱情终究幻灭了,他痛惜熊智君的牺牲,但他更痛恨造就他爱情幻灭的制度,他似乎在爱情方面“觉悟了”,故事的结尾他这样说道,“我现在完全自由了。爱情本来是有闲阶级玩的把戏,我没有权力享受它。只怪这些日子我被爱情迷住了眼睛,白白给自己招来了许多苦恼。”他不再“疑惑”了。然而我却疑惑了,我疑惑熊智君的牺牲是否值得,她为了一个男人、为了她的爱情和他的事业牺牲了自己,但最后这个男人却责怪了爱情。可以责怪仇人、责怪制度、责怪把人逼到无路可走的社会,但是怎么可以责怪爱情?变得“坚定”的吴仁民变得不那么让人喜欢了……但《电》里让人值得安慰的是,吴仁民否认了《雨》中那个责怪爱情的自己,明一直为了革命,不敢涉足爱情一步,他和德华彼此爱慕,爱情折磨着他,他只能“用工作折磨自己,用忧郁摧残自己,为的是要消灭那爱的痕迹”,他临死前问吴仁民,他们这样的革命者有没有爱的权利,吴仁民痛苦地回答,“为什么你要疑惑呢?个人的幸福并不一定是跟集体的幸福冲突的。爱并不是犯罪。”但在《电》中,大部分主人公都有坚定的革命信仰,他们爱情的模式都是战友式的爱情,只有这一种模式才能够使爱情不与革命发生冲突,既满足人的理想追寻又满足人的自然欲求,吴仁民和李佩珠因此才能完美地相爱。然而我并不喜欢这种完美,因为我不能接受模式的僵硬和它的唯一……巴金先生的爱情三部曲很多地方读来让人觉得突兀与刻意,描写能力和对情节节奏的把握也很不到位,语言甚至有些贫乏(有时候会用重复的话在不同的地方形容某种动作、某种心境、某种环境)。不过还不到三十岁的巴金先生真诚地把自己的热情与痛苦、困惑与思考都写了进去,我想,他忠于那个时候他自己全部的生命体验,并感动了当时那么多的青年读者,这就够了~


 爱情的三部曲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