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风流 II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历史 > 名士风流 II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8月
ISBN:9787532750573
作者:[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页数:427页

内容概要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
1908年生于法国巴黎,1929年获得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论著《第二性》,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编辑推荐

  《名士风流(2)》:  波伏瓦小说创作颠峰代表  法国文学最高奖龚古尔奖作品  二战前后欧美文化圈聚焦  家国天下激荡中知识分子群像

作者简介

波伏瓦以自己所处的写作、政治生活圈为蓝本,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知识分子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沉沦与奋起的命运,刻画出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历经磨难而坚守生活信念的作家,有鄙视功名而始终不甘寂寞的精神分析学家,有锐意进取而终于落拓的活动家……
这部小说有纪实的影子,比如罗贝尔可以对应为法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萨特,刘易斯可以对应为作者的美国情人、作家阿尔戈伦,小说开篇献词即点明小说是献给这位美国情人的。当时欧洲文化圈中的活跃分子也许都可从中有所比照。但是,作者还是运用小说写作技巧,不断变化人称,变化叙述者的口吻,变化时间、空间,将全文十二章以交缠的形式展开,既有爱情线索的延续,比如亨利与波尔从热恋到歇斯底里到相互怨恨的关系,罗贝尔与安娜持久、平静的终身伴侣关系,刘易斯与安娜一见钟情、无法厮守的爱情,又有对战争、对道德审判、对知识分子使命的反映、思考,比如樊尚对战时投敌分子的暗杀行动,亨利与罗贝尔关于是否在《希望报》上披露现实弊端的争论。

图书封面


 名士风流 II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上,当我在离家仅几步之遥的小书店见到它时,并不知道作者究竟何许人也。我记得自己站着翻看了一会儿,被其中的异国情调和青春叛逆氛围吸引,很快就决定将其收入囊中,尽管对于刚上初中的我而言,这册书并不算便宜。我就这样将它带回了家,在秋日午后的阳光下静静地开始了阅读。直到今天,我都认为,这是我阅读生涯中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刻,是我接触波伏娃作品的开端,足可以用“酣畅淋漓”来形容当时的感受。读过此书之后,我真的感到自己的整个生命似乎都得到了更新。之后,我便地一发不可收地阅读了作者和萨特的许多作品:《第二性》、《名士风流》、《女宾》、《人都是要死的》……以及萨特的自传、随笔,直至有一天,我对自己发誓,要将《存在与虚无》这样晦涩的哲学著作啃下来——幸好后来没有实行。说来好笑,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认真地以“存在主义者”自居。但我相信,彼时的阅读体验是真实的,它带给我的某些东西早已深深地植入了我的灵魂,也许一辈子都“根除”不了。例如这册近日重版的《名士风流》。当年首度读它时,我大概还是第一次接触许钧的译笔——真是地道得很,有法国味而又不失母语的尊严。全书开篇便将我们带入了战后法国知识分子精英圈那种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沉沦与奋起并存不悖的氛围中,每一个角色,从“男一号”、身为法国知识界左翼领袖人物的亨利(原型乃萨特无疑),到“女一号”、知名精神分析学家、同属左翼阵营的安娜,从亨利的前情人、有“最美的女人”之称的波尔、“新女性”纳迪娜,再到投向右翼的朗贝尔,每一个形象都无不是丰满而令人信服的,至少在我这域外人、“局外人”看来是这样。亨利和罗贝尔这两位老友,因 “苏联劳改营事件”出现分歧。亨利因坚持客观报道的原则而被认为是帮助了苏联的敌人,最终被左翼知识分子排除在外。罗贝尔虽然支持苏联,但确信自己必然不能适应共产主义那种严整、刻板的生活,导致他所领导的左派运动最终解体。罗贝尔由此感叹道,“我们想独立于两个阵营之外,其实却无能为力。”在小说结尾,两位老友言归于好,但保持了各自的信念。稍知战后法国知识界状况的读者读到此处便都能心领神会:小说在这里影射的是萨特与加缪这对老友,只不过小说虚构了一个比现实更为“光明的结尾”。《名士风流》出版后好评如潮,获得1954年度龚古尔奖,波伏娃终于得以“作家”而非“萨特情人”的身份在战后的法国乃至欧洲文坛占据一席之地。如果说,这部小说是对作者身处的知识精英圈的“高保真”临摹,那么在《人都是要死的》一书中,波伏娃则发挥了其与生俱来的文学想象力,纵横千里,跨越四海,主角由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帝王谋士而逐渐远离政治,去到了加拿大勘探广袤的疆域,其后又奇幻般地亲历了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等重要历史时刻,在此一过程中,不仅见识了世界的繁复,更悟得了人之为人的存在价值。在这部小说中,波伏娃这位法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通过者——这项考试素以严格著称,伟大者如萨特当年都曾在此项考试中受挫,而波伏娃通过考试时年仅21岁——充分展现了其严密的理性思考能力和丰盈的艺术表达力,令读者不得不感叹这位女性作家的天分之高,远在一些同时代著名男作家之上。波伏娃的小说,总体上遵循了传统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她似乎无意玩弄技巧,但这绝不意味着她的小说没有技巧可言。固然,在一些当代读者看来,波伏娃的小说有点“过气”,其中所描写的意识形态纷争于今看来都已烟消云散,似乎不值一提,但其实不然。原因恰恰在于,波伏娃的小说以及像《第二性》这样的作品,在当年之所以能够风靡一时,令80年代初识“自由”滋味的中国年轻人为之着迷,除了“潮流”这一不可忽视的因素外,作品中提出的诸如“人的存在与自由选择的关系”这样根本性的哲学命题,以及当年曾经弥漫法国知识界、欧洲知识界乃至全世界的意识形态之争,于今看来仍然有着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其作品生命力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我相信,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位堪称“经典”的作家与普通作家的主要区别所在。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是一个人对他的存在的选择”等观点,借由波伏娃的著作(也包括萨特本人的文学作品)而为全世界所熟知。于是早就有人质疑波伏娃的成就,称她为“女版萨特”,惋惜她终其一生都活在萨特的阴影里,缺乏自身独立的价值。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至少对于波伏娃本身而言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既然认同“自由是一个人对他的存在的选择”,那就必须准备为坚持这种价值观付出代价——说到底,无代价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小说《女宾》里那种“三人之恋”的生活(它甚至称不上典型意义上的“三角恋”),也许在旁人看来不可思议,连作者本人也时时为此而纠结乃至痛苦不已,但若换一个角度看,波伏娃的痛苦恰恰是其拥有自由的最好象征:开始,是她自己决定选择这样的生活;后来,尽管痛苦,但仍然是她自己而非任何其他人为自己作出了留下来与萨特相伴终身的抉择。由此看来,波伏娃无疑仍是自由的,这不仅是因为她还有一份同样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越洋爱情,更重要的,乃是因为她终身坚守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并选择了为此而勇敢地承担、承受自身的命运。也许,如此命运,用让•雅克•卢梭的那句名言来形容更为贴切: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话说起来令人有些伤感,可是波伏娃而外,我们哪一个又不是如此呢?
  •     为什么会花两个星期的时间,来读这么无聊的一本小说呢?为什么要坚持读完呢?或者我只是为了看这本小说有多无聊罢了。或者我不愿意相信堂堂西蒙·波伏娃竟然有这种水平的小说。爸爸说,“我看不懂西方电影,他们和东方人(中国人)的思维差别太大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所推崇的和我们很不一样。”每次我都笑着跟他说,我能看懂一点,顺着他们的思维。而对于这本小说,就像爸爸面对西方电影一样。但我依然有欣赏的西方小说啊。所以我的不是东西方差异,而是真的觉得这部小说不好吧。他们是一群极度无聊的人。享受着别人浴血带来的胜利,打着一场 自认为单着整个法国命运的笔墨之仗。其实,什么都懒得做。(书里的)知识分子坏起来,更为彻底,道德无所谓道德,他们是在争取人生的自由;知识分子懒起来,也更为彻底,因为他们从精神上为整个人类谋求出路。而你千万不要和他们谈恋爱,特别是他们想要分析、辩论、看透一切。小说的语言枯燥,无所谓结构。枯燥更是浸润了里面的每个人。亨利或者安娜,我真希望他们身败名裂或者疯掉、死去。但他们都“克服”了自身危机,准备好好的生活下去。然而,我依然觉得他们会像纸片一样薄。留在他们的书里,变成千年僵尸。就像他们害怕的那样,“写作毫无意义”。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知识分子们的那点儿纠结。
  •     生活还得继续。
  •     忠实记录了二战之后法国知识界的路线斗争及思想轨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但作品的文学价值远逊于思想史价值,平心而论,波伏瓦并没有写小说的才能。洋洋洒洒两本厚书,创作手法单一而鲜有变化,几乎皆为小学生式的记账,只是记得比较具体而已。
  •     波伏娃的经典著作,好多年就想买的,如愿。
  •     ……这两册书把我所关心的过去与未来都写尽了
  •     感觉第二部与第一部不太协调,过分笔墨在安娜的爱情折磨上,虽然不知这是否是种隐喻。
  •     不明白安娜最后为什么要自杀,也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把每个人物的结局都定得那么积极。读小说的时候不自觉地把每个情节都与自己所了解的萨特和波伏娃对应起来,安娜的美国之恋是她对自己的这段恋情中不完美的祭奠吧。
  •     当纪实文学看吧,小说就太放不开自我了...
  •     我只是想说明我也是看过波伏娃的,而我对你的写作的不喜欢是严肃的。
  •     作者问了三个问题:知识分子能做些什么?知识分子还有用吗?知识分子到底是什么?她回答:能做的不多;有一点点;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她热情地说:那就认真地去思考吧!让虚无主义去死吧!
  •     纸张不错,内容翻译不错,如果是线状的,就更好了
  •     整本书都是从欧洲视角看待二战后的世界局势;与我常看的苏联/美国视角非常不同。更确切的说,这是法国资产阶级视角。一群狗屁文人在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名义下,关注爱情、政治、存在危机——基本是自我意识过剩。哎,突然明白我还处于“存在主义”状态——几十年前的欧洲玩腻了的东西竟然还是给了我许多启发。期待自己可以接受更多的新东西,早些进入二十一世纪。
  •     一开始以为是女主的,后面又不是了。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还好最后安娜没自杀。
  •     整个叙事格局不大,对政治的判断,存在天真幻想的成分,这部分似乎仅限于辩解什么(为萨特)。叙事间隐隐透出各种无力、失落和虚无感(关于介入政治、写作意义、个体存在),有一点则似乎是清醒的:二战使法国丧失了传统的话语权,而这亦将成为新的传统。一代知识分子的遗憾正是源于这种历史语境。在这一部分里,面对刘易斯时的安娜,简直就是她所怜悯所反对的波尔的化身;不知道波伏瓦是否想在自己所建立的秩序中插入某种不确定的因素,或仅仅是祭奠一段恋情。感觉波伏瓦不很具备同情心,小说整体上缺乏力量。
  •     咦 那个写第二性的波伏娃 2=v= P.S. 名士风流就是男盗女娼嘛 那个时期的法国文人和民国时期的中国文人很像 一边玩儿着N男N女的感情游戏 一边写着大起大落的人生感悟 玩儿的好 写的也好 所以说普通人玩儿就是下流 名士玩儿就是风流 谁让人家更会写哦><
  •     波伏娃一个有趣而有魅力的女人
  •     不幸的是,一个人并不因为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摇身一变,变成另一个人.(第二本好看点 安娜的美国情人,波尔的癫疯。)
  •     他與我一起生活曾經是幸福的,可他無論與另外一個女人生活還是獨自度日也同樣會幸福的。只要給他電影與時間,他就什麽也不缺了。毋庸置疑,他不會沉痛地懷念我。但是他這人生來就不善懷念,再説他自己很快就要入土了。
  •     真够长的,读得累死了。那些发表各自政见的篇幅都随便翻过去了,不是因为对政治不感兴趣,而是对左派知识分子的政见不感兴趣。
  •     Never proceed, never free from processionalness.
  •     鬼也风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