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记》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上课记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511319319
作者:王小妮
页数:304页

大学生需要这样的师者

这是一本看过了部分内容决定要买的书。对不住的是买过来看了一半就断了。昨天晚上终于把后半部看完了。本来预计11点睡觉的我因着看学生们的习作快1点才睡。看完后我也有个与书中某同学相同的疑问:王小妮为什么没有去教中文系?忽然又想起北大某位老师的话:中文系是培养理论研究者而不是培养作家的。一下子就觉得中文系被框在某个框框里了。中国的教育给人感觉就是,太整齐划一,只灌输,没有自由发展。毕业以后工作,发现以前太乖太听话的结果就是没有自己的观点,这时候才体会到高中英语老师的口头禅的深意:你有啥想法?泪,悲催的就是我好像什么想法都没有啊~~~~因为这样,所以习惯依赖别人,并不自己做决定,采用一种逃避的态度──因为这样最大的责任不在你啊!可是想起来觉得很悲哀。读本科、读研究生的都很迷茫,曾无数次在QQ签名上说需要一位人生导师,当时特羡慕以前的老师,和学生很贴心,真正是家人一般的关系。而我本科的老师们,如果他们能记住我的名字,我就深感安慰了。到了研究生阶段,我竟也因为种种原因和导师并不亲近。老师对我们来说,除了学业上的压力,别无其他吧。所以尤见王小妮的难能可贵。她讨厌一串串数字代替了学生的名字,让她无法看清他们;她尝试让他们抛弃掉以往的束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她让他们来到自己家中,然后遏制住想要引导的欲望,只是静静地聆听;她从他们年轻的面孔背后,看到了疲惫、无奈,看到了理想和热情被社会一点点消磨,但可贵的是,它们总在一些人的灵魂上落下烙印。遇见这位老师,是多么幸运的事。她的学生任何事情都可以向她倾诉。在毕业多年后,即便忘记了所教授的内容,他们依然会想起她,想起当年这个和别人上课有些不一样的老师,想起大家在她的课堂上用家乡话朗读分享诗歌,想起因为她,自己看这个世界的心情,似乎和以往有些不同……只是一篇篇的记录,却发现王小妮的细腻、观察与思考。每一个学生,在她的记忆里都是独特的个体,而不是面目统一的“学生”。我现在每日连记个流水账的笔记都不愿,王小妮却能坚持写了五年的上课记。我的家境没有她的学生那么贫困,但一些情形却是熟悉的。王小妮说,轻浮、迷茫、功利,是学生的本来面目吗?批评他们,要想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农村的人们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上学上,为此不惜负债累累,孩子不得不到处兼职赚学费、生活费,每一次助学贷款的申请都像打一场仗,还要承担自卑的心理压力,大学教育不是想象中的模样,毕业要为找工作焦头烂额,低微地直埋进土里去。刚看到11月29号,也就是昨天的一条新闻:《国务院:要使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搞农业》。呵呵,新一轮上山下乡开始了呢。

这本书简直烂透了

这书看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奉劝各位如果想通过这本书了解当下青年的想法和心理,还是算了吧。首先,就事论事,这书的题材还是不错的,将上课见闻写下来,相信全中国不只王小妮一个“老师”这么做吧,只是王小妮名气颇高而已。其次,说说我对这书内容的看法,王小妮,你要么写成纯叙事的,别夹杂你那么多乱七八糟,做作的想法,要么你就要深入思考。写的那么浅,还都在处处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表达着对当代青年的失望,何以称为老师,何以称为教育反思录,我从你书即没挖掘到那些让你”失望“的现状后面,学生们倒是是一种什么心理,也没能看出来你有任何反思。所以你序里那句崔卫平说你适合当老师,我觉得只是崔老师的一句玩笑话,而你却当真了。你这个诗人也只是拿当老师做体验生活罢了。我从全文中没能从你的文字里感到温暖。读到次书序的时候,只是觉得有些做作,想着正文能获得些什么。结果越看越失望,越看越生气,后来竟然待着些敌对情绪看了,唉,这是什么事啊,那就别看了呗。王小妮竟然在文中写到:学生有不喜欢老师的权利,而老师只能喜欢学生。你怎么好意思这么写啊,我怎么一丁点没看出来啊。且不说你跟朱光潜老先生的差距有多天涯海角,就跟我大学老师就差的远着嘞,还自以为是的在书里嘚啵嘚,我真的看不惯你对学生的那种自以为是,满口大道理,实际没啥关心,对别人的失望之情。其实,我对你更失望。‘唉,总之吧,以后不再看王小妮的书了。

个人观点

内容浅薄,陈词滥调,阅历不够,缺乏教育意义,书真的是随便出,只要给足版面费,浪费时间金钱精力去阅读一些杂碎文,当下真的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啊。赞同——之前是在报纸上断断续续地看过连载,觉得很有趣,但是后来在书店里看到总是逡巡良久犹豫着要不要买下来,多次的买的书与之前的期望落差过大的经历已经让我不敢再头脑一热就掏钱了,20号终于下定决心买下来,5天看完对我来说已经算快了。 这本书的确会让人忍不住和《江城》相比较,与之相比,《上课记》确实口味偏淡......

钟声响起来——读《上课记》

在写一篇回忆自己小学生活的文章的间隙,我看到了王小妮的《上课记》,一本她教书生活简短记录的结集。作为诗人的王小妮,一直极为低调,甚至独立在诗坛之外;作为教师的王小妮,还是一样的低调,甚至始终带着一种惶恐,就像她2006年记录前的导言的题目:我该给他们什么才能心安。在《上课记》里,王小妮放弃了自己诗的语言和形式,还原到最为朴素的日记式写作,每一篇小文,都能看见她的责任、忧虑和期盼。很可惜,2005年,王小妮第一年做教师的“上课记”并没有记录下来,而后来的记述里,她也没有刻意去追忆第一年的海岛教书生活。但我对这缺失的一年却极为感兴趣,因为我好奇她第一次站在课堂上、第一次和学生说话、第一次批改作业,或者说,我好奇她作为老师的所有第一次遭遇,以及这些遭遇带给她的冲击和改变。每一篇,作者都没有刻意去构成完整的文章,而是只记下片段。它们是残缺的,却又是真实的。更难得的是,王小妮极少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学生们,总是含蓄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想法。或者说,她从没想过利用自己作为教师、作为上一代人的身份优势,去灌输某种真理;这使得《上课记》里的学生们,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他们原生态的状态,他们的自卑、无奈、恐惧、羞耻、骄傲……这种对青年一代的冷静而充满温情的记述,因为其真实,超过所有其他种类的贴标签式描述。近些年,人们对学生这个群体的关注多起来,特别是文学界,不再是青春文学或校园文学那种把学生塑造成或单纯或叛逆的一边倒的状态,而是越来越多地进入具体的环境,具体的学生的生活里,写出他们本来的痛苦和欢乐。前有杨争光引起极大反响的小说《少年张冲六章》,后有王小妮的《上课记》。似乎整个社会都在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但这些掌握着话语权,实实在在地决定着孩子们命运的人们,总是倾向于把责任推到自身之外:体制如何、社会如何、学校如何。王小妮难得地看到自己在其中的责任(难道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负有这种责任吗?),更难得地发现这些年轻人作为一代人对其他代人的价值。王小妮在前言中说:“我对他们说话,他们也对我说话,而我自己已经这么老了,这么多年始终被外来的力量摧毁着,又始终感觉自己依旧在,并没被毁掉,靠的正是纯净气息的不断补充滋润,所以,能站在他们中间真好,真是幸运。”在我看来,这段话所隐藏的价值量几乎超过了正文部分。尽管80后或者90后已经逐渐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体组成,尽管在汶川地震的一系列大事里,年轻人表现了他们与社会所认为的形象截然不同的面目,但人们,特别是在文化界,一直很少有“过来人”能真切地感觉到且表达出自己是在被年轻人滋养着的。“过来人”们更愿意扮演教育、指责、批判的角色,而不是以身处于这一代年轻人中间为自豪,为幸运,他们很少会想到,自己这一代的成功正是站立在下一代的青春之上的。王小妮的这段话,却让我们感觉到她对年青一代的忧患和爱,是如此真实,而她对年轻一代的感激,也是如此真实。在读完《上课记》之后,接续的书是何伟的《江城》。我惊讶地发现,将《上课记》和《江城》对照起来看,不但是适宜的,甚至是非常必要的。《江城》中的一部分,何伟以一个美国教师的视角,记录了他中国一所普通高校里的生活。他既因文化上的敏感性,捕捉到了渗透在学生们日常生活每个细节里的政治气息,也通过阅读、排演等方式,挖掘了他们身上几千年来一直持续未断的诗性的因子、善和美的本能。他赞扬这善和美,也看到它们正在人们的内心萌发出崭新的力量,而这正是我们的文学中很少去做的。没必要去分析王小妮与何伟的书中,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更重要的事情在于,她们同时在传达着复杂的信息:这些年轻的生命,在做什么,在想什么。钟声响起来,或者,钟声一直在响,但行色匆匆的人们却听不见,就像何伟在《江城》里所写的,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了将各种噪杂的声音置若罔闻,无意识地屏蔽在耳膜之外了。可是,人们需要听见,而且需要互相倾听,特别是年轻人。

谁的“上课记”

一个偶然的机会,诗人王小妮来到了位于海南一个偏远的小岛上,一所既不悠久也无名气的学校,记录了从2006年至2010年,连续五年的“上课记”。其中包括85后和90后,其中大多数人的生活背景都是来自农村,意味着他们同时也背负了更多来自家庭的重担。她给学生讲述“身土不二”的观点,让他们脱离好词好句,恢复自己原本的感觉,还给课程内容加上“十分钟时事”,甚至还告诉他们什么是诗意,可是对于这些,她也清楚地看到他们眼里呈现出的尽是茫然的,从小就被告诉什么是标准答案,很多词汇都在大脑里形成了固定印象,甚至教和学早就成为了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可是她企图想消灭这种模式,告诉自己的学生做一个有创造力、能够关注身边发生的微不足道的小事的人,而不是只有背课本和考证书这一个标准。可是面对学生的质疑,她最终只能暗自把学生对她说的那句卖力气的话语当成了对自己的最高赞美。没有剑拔弩张的文字,也没有血脉喷张的激动,坐在图书馆某处安静的一个角落里,读着这些平静的不能再平静的文字,就像是一位师者在你面前娓娓道来一样,然而,还是仿佛能够察觉出某种异样的东西来——每个字、每句话都是注定投入了情感的,作者说,在《上课记》中,坚持只写我亲眼所见的。整本书很少有长篇大论,或许也有诗人与生俱来的对于文字的节约的品质,也正因如此,那隐忍着的情感才更加让人动容,也让人更愿意从文字的背后与细节处去发掘出自身与他人生命的真实状态。从字里行间的变化里,不乏看得出来五年的教学下来老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已然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互相审视只会让彼此更加了解,作者记录与写作的过程,审视自省发现,每个面目完整的人,内心都冲突顶逆流着,我和他们也许就五十步笑百步的关系,这才是残酷的现实。我相信哪个人都有良知,同时,哪个人都有苟且。现实正是我们每个人造就的,现状的令人沮丧是我们人人参与的结果。不禁毛骨悚然,想起那个被老大哥主宰的一九八四,想起奥威尔所说的那句话:“我如今生活在一个不可能做个好孩子的世界里。我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我被丢进的环境是多么残酷。生活比我所想的更加可怕,而我自己也比我所想的更坏。”身为90后的一代,我们到底对这个世界有多少了解?身上又到底担负着怎样的责任?或许会有反对声,90后也只是别人加诸于我们身上的一个概念而已,70后、60后、50后不可能真正了解我们,毕竟每一个个体还是有差异化的,但也不能抹杀我们相同的大背景,想想自己此刻寄居在的北方小城郊区的这所或许不能称之为大学的学校和海南小镇上的那所大学又有什么不同,同样一个模子里生产出来的标准件,同样对于走向社会的无力感,同样对于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毫不关心,功利化的教育让我们也变得对金钱充满着惧惮却又满怀着憧憬,就连我们本应该在大学校园里用心怀抱的梦想也正像整齐划一的楼房一样,逐渐眼睁睁得变成一个的单一的现实。或许就像打击作者的言论所说等他们迈出校门,很快会被社会吞没,丧失自我,随波逐流。作者在序言中说,她只只负责启发,不拔苗助长。想提醒他们生活是庸常的,而日常的才是本质,才水注石穿。一个人跳了楼,能震动一时,人们叹息十分钟后,生活还要继续。真正可怕和被忽略的往往是所有人都在悬空状态中而不觉,而这样的姿势是不对的。她只是想试着做一个好老师,在这个不懂得尊师重道的年代,好老师似乎已经快变成了珍稀动物,不得不说一个没有好老师、没有大师的国家是不幸的,引用伽利略的一句名言来反驳: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家才是不幸的。所以一个需要好老师的大学亦才是不幸的。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乏好老师,只是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好老师越来越少,书中提到的并没有因为僵化的教学而被扼杀自己的个性的那些默默无闻的老师们,相信在我们的身边也同样存在着,也存在过,想起就像《死亡诗社》里的基丁老师的结局,总会有那么一天,他们会离开,或者已提前转身了。然而我们呢是等着流泪欢送呢,还是现在就奋起反抗挽留住这些稀有的身影?还是我们根本就不关心,反正已经马上要步入社会了,好老师存不存在已经跟我没有多大关系了。大学校园是流水的营盘,作者在努力地尝试着去关注着每一个个体,很多人也在尝试着和老师进行一种对话,是一种更接近于平等的对话,她的学生也开始关注身边发生的小事,发出质问,难道考试作弊的就是坏人吗,思考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对于诗意的遐想和梦想的抒发。这些东西看起来也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是就如同作者所言在这个脆弱的年纪一夜之间就足以改变的面目全非了。虽然最终还是会走向社会,面对着种种不公与良心的艰难抉择,发现自身的渺小根本无法改变什么,可是只要内心依然坚信着,就是一种改变,为其中的一位女生说的一句话感动,即使将来只能做一个小摊贩,也要成为一个有知识的小摊贩。或许这就是一种诗意吧。人,诗意地栖居,记得还是念大一的时候在书上看到过,却一直从未真正理解。就像对于一个词语的麻木,背后的语境是什么,回味大学又是何物,不得不发出同样的感慨四年来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还是已经对这一切都麻木了,大多数人的眼里仅仅虎视眈眈着能够获得的证书,成绩而已,几年来的填鸭式的教育让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对于生命原本的激情和好奇呢,对于平凡事物的留恋与感动又消失在了哪里。一直想作为这个大背景下的产物,我们到底又能做什么,作者给出了她想出来的答案, 一个正常的社会不是缺精英,恰恰缺少更多的平凡的好人。也许付出努力能启动这些年轻人身上潜行的未知的力量,也许他们能在漫长的日常中坚守自己,也许如李提摩太所说,现代教育二十年可见成效。 每个人都是一盏灯,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燃亮而是期待别人点燃,社会背景将永远是黑的。而我们终究要从自身去出发,一点点地,能够改变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就如同作者所说,他们这代人的生命总不会不承受重量,只愿意享受娱乐和轻飘。更何况现在外界加诸于我们的苦难还不够多吗,只是我们愿不愿意去了解而已,或许心里可能藏着丰富纯净开阔的世界,只是自己还没有发现。 ”一些你自己的体验比任何名著名言都更有价值,总有一天,你们能理解,你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金库。”作者这样告诉自己的学生,而同样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去体验,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一些,有价值一点。

《上课记》的课堂笔记

提到海岛大学,心里为之一颤,以为可能是自己学校的老师。再一回想,可能性不大。细看原来是海南岛,不是舟山岛。但看完整本《上课记》,总觉得像是在同一个岛,她是我的老师,我是她的学生。基于以上关系,我想作为一个旁听生去听听课,也写写自己的“课堂笔记”。——————————P6•••今年是四十二人,都是大一新生•••他们的眼睛是成年人中最清澈的。如果让我选择给大学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上课,我一点不犹豫,当然是大一新生。他们还相对单纯,可教。几天前的聊天中,老华说他在监考时收到了秦老师的短信——底下坐着一群眼神凶狠,目光散漫的学生。可能是对老师的不信任,也可能是无所谓的展示,或者是“逮住了一次机会”,用眼神“报复”日渐厌恶的老师。一直到大学,遇到的老师中没有特别穷凶极恶的。大二的时候我很明显觉得自己在用不同的眼睛打量身边的事物,那时候的眼神想必混沌。P7来自种玉米种水稻种麦子的微薄收入,使这十个孩子,和那些脚踩滑板,手里玩着MP3进教室的学生坐在一起,他们的心理的感受是怎么样的?我也来自乡下,境况很一般。没有经历艰苦的农活,也没有享受锦衣玉食,对于两端都感受。第一次心里是高中,知道有同学每周消费七八百,感觉心里遇到相当大的冲击;再一次是大一的时候,在写作课上,听一个来自西北的女同学说浙江之后看到许多许多商店,说起小时候放羊的场景。那种叙述难以描述,但一定胜于纪录片。P28 恢复语言原本的活力使我去思考——引申义在某些时候糟蹋了原始意义,恢复语言的原本活力真的并不容易。对于成语要慎用,慢慢去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我说言语”而非“言语说我”。P33~P35这三小节,关于诗歌,诗意,怎样使用活语言,举的例子太少太短小,可能没有学生的配合。但有老师能这样做,我已满足。在我所遇到的课中,很少有老师提问“你喜欢诗歌么”,“你觉得诗意是什么”,即便他们在上的课被称为“文学课”。P44 他们看似平静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我喜欢这个题目,我想说的和这一节“从善良还是邪恶的角度去想”无关。在某些课堂上,老师自言自语,没有提问,学生或趴或睡或躺,看似平静,也若有所思,他们都在想什么?当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我们都在学习什么?P57 也许只有当一个人不缺钱以后,才能开始理解钱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在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对钱真的没有概念,在“眼神有些混沌”之后,我完全同意这一节中同学的看法,也同意书中摘抄的这句话。关于自由和金钱,鲁迅先生那句话说得很好。P67 我回答他,我现在的想法很单纯,给我什么学生,我就教什么学生。虽然老师自己说不失望,我觉得这句话体现出来的还是挺失望的。失望在“大学之前的教育”。“我只负责启发,不拔苗助长”,遇到这样的老师,同学们要好好训练一下自己的“悟性”了。最后,看到“我想,我永远面对现实”这句话我觉得兴奋。P111 另一个同学说:很多时候,我的想法很少纯粹是自己的,大多是外界给的,有时候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也容易受别人影响,听说看的书多了,人就充实,但有些人书看多了就变得极端了。看着这些话,我总觉得是自己的回答。如果稍稍修改一下,后半句我会改成“有些人书看得多了就表现得莫名其妙了”。我认识的一个学长,看得书可称“阅读面很广”,在我的眼中很优雅,但在朋友眼中很“市侩”,起先不认同,就和朋友聊天,从一些事情分析所看到的真的很不同。这之后,我才开始接受——看书是一回事,怎么做一个人是另外一回事。P165~P170这两节,关于现代诗,诗歌朗诵。看的时候我会心一笑,同样是在岛上,差距好大。P192•••同住茶场的一个台湾作家说,怎么来这儿的不是学影视的就是学天文的。作家劝她别急着住进山里,人还太年轻,不能马上过这种生活。看到这段我十分困惑,为什么不能?大学里受影响很大的一部电影是《荒野生存》,启发很大的一本书是《瓦尔登湖》,两者都与年轻与自然有关,和现代有关或无关,这只是一种选择。我一直向往,在年轻的时候,与社会脱节,最好一年或者两年。P194•••我忽视了一个二十岁青年人的感受,他们纯洁干净,送人一块腊肉是有心理障碍的。从老师变为师友,是关系的推进,赠送东西变得理所当然,明信片,书,特产等。但如果真的扯上社会中的“关系”一说,会觉得手足无措,这还不曾经历。—————————关于王小妮老师的教学笔记,选了一些比较有感触的。感触很深的在于具体的她所提及的一些学生。—————————邓伯超,“农民的儿子,一个不想和富人站在一起的年轻人”,喜欢《古惑仔》。梁毅麟,“保持正直,清醒和善良,到死。死时能向自己微笑,不对任何人怀有愧疚”,诚如王小妮老师所言,“真是个有境界的人”。田舒夏,去听讲座,听完很激动,“她跑过去问那位老师,能拥抱一下你吗”,这样直接的表达令我感动。—————————书的后半部分列举一些中小学的老师,地址与姓名都很详细。这样列举的方式还是第一次见,为这样的方式欢呼!还列举了一些学生的“梦想”,同样为此欢呼!大二时想过一个自行车从一个岛到另一个岛,也就是从舟山一直到海南,沿海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看了笔记之后,希望某天真的能去听几堂课,去看看这座大学。

教育践行中的诗人

看到这本《上课记》,是被好友推荐的,因为南方周末的采访,有幸让我们见识到了,王小妮作为老师的悲天悯人和对来自学生的关爱。暑假一口气看完时,总觉得心理很欣慰也很悲愤。为海南大学有了这么个老师而高兴,为自己周旁的老师们只顾自己不关心学生而心痛。总觉得这么说有些唯心主义,但又忍不住唠唠叨叨说出来。我喜欢小妮老师,她推荐的书基本上都会找来关注一下,可至今还没看,又是一种悲哀!心情混乱,不知所云,也是一种悲哀!

来 让课堂回归

中午没有睡在找到这本干净和向往已久的书本后 用了两个小时迅速看完非常干净的文笔 描写了一位教师在社会的现实面前的努力 纵使徒劳也坚持不懈的点点滴滴细节 到底是谁出了问题 是不断赶教室的老师 还是高考紧张过轻松下来就完全不知道怎么生活与学习的学生 是谁在教师与学生中间竖起了一面高墙 两边都看不见对方的真实容貌 让猜疑与诋毁的藤蔓肆意生长老师们与学生们都有自己的见解 但是那些具有洞彻力的甚至是创建性的建议从来都不付之实行 两边在课堂后都回到散漫的日常 没有人真正去从根源改变这一切作者也没有 作者只是边教边迷茫 纵然如此 作者依旧坚守着自己心底的底线 这是我看了秉着良心教育的另一个答案 渺小但难能可贵的解答 纵然迷茫 也努力分解那可怕的隔阂高墙 我还看过一个答案 那是陈丹青先生所给出来的 高洁的解答 没有孰高孰低 只有各自的决定和信仰的教育 好书一本 值得一看 文字流水干净 浑然天成

中国版《死亡诗社》和它的下场

撰文 咪蒙(刊于《上海壹周》书评版)王小妮的《上课记》就是中国版《死亡诗社》。在《死亡诗社》里,文学老师让学生们站在课桌上,以新的视角俯瞰世界;他让学生翻开教材,集体撕掉其中的一页;他带学生去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命的存在价值。学生成功地被教“坏”了,他们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连续六年,诗人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讲堂,她把木雕面具摆讲台上,插上新鲜的树枝,让大家就此写作文,没来的学生也写,受到的不是表扬而是批评;她提醒农村学生不要急于洗掉身上的“土气”;她不建议学生写什么好词好句;她跟学生探讨社会新闻或者姜文的《鬼子来了》;她推荐学生看《夹边沟记事》、《中国在梁庄》。相比《死亡诗社》,《上课记》没那么浪漫、狗血、大悲大喜。《上课记》的前言写得极漂亮,接下来你就会开始怀疑,这难道不是流水账吗?等你看完才发现——哇,真的全是流水账唉。写诗极有灵气的王小妮,从技术上说,她当然懂得如何给文字上点妆、戴个墨镜、训练它们跳孔雀舞太空舞,但是,她拒绝。整本《上课记》,文字素颜就出来见人了,习惯了重口味的读者,会觉得淡出个鸟来。但是,素颜的文字同样有批判的力量。她对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成功学、功利主义教育的种种反思,都隐藏在看似琐碎的细节陈述里:以凡高的油画《午休》为题,写午休时发生的突然事件,所有学生都写灾难,他们不认为幸福也可以是突发事件;他们爱集体鼓掌;一男生请大家踊跃填写入党申请书,因为“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大一刚入学,班长对同学们说,“很多人我还不认识,从现在开始,你们都来认识我,不要我一个个认识你们”;他们在舞台上以红卫兵的审美方式演讲自己从来不相信的内容,而离开了镁光灯的照射,他们一脸茫然;教过的学生穿着西装去面试,“人瘦,西装有点大,不合身,两只手直拉衣襟”,看上去显老,她发现“任何一代人都没这么快地出现苍老感”这些画面,看着真是眼熟,当我们对这些本来是反常的事习以为常,王小妮做了一次温柔的提醒。她不下判断,不会直指学生被教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钱理群论当代大学生);她坚持认为,好老师就是“真爱学生、真有学问”,尽管现实中老师“不跟学生抢女朋友”、“不骂学生是王八蛋”(出自易中天谈教师的底线)就不错了。学生旷课、作弊,她都试图去理解。她也不美化他们,他们的世故、逢迎、明争暗斗也会平实地记录下来。她相信,“哪个人都有良知,同时,哪个人又都有苟且”。其实温柔只是一种方式,王小妮的思想内核,并不软弱,她的价值观,基本都站在主流的反面。接受采访,王小妮也会讲带有情绪的句子,“越学越傻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现实,这种贻害后代的情形居然理直气壮地任由它一直这么下去?”被问及“你不担心吗,你教给学生的东西,日后可能真的会令他们鸡蛋撞墙壁?”她说,那该教他们怎样屈服?怎样看人脸色?怎样趋炎附势?记者问她,“你说,一个不正常的社会不是缺少精英,而恰恰是缺少更多平凡的好人,但中国人不是对平凡有种深层的恐惧吗”,王小妮答:人人都要踩在别人头上去谋取成功是很可怕的。被逼急了,她也会直接下判断,在信息发达的当下一个老师如果还是照着自己编写的老掉牙的教材“念经”,实在是浪费别人的青春和教育资源。扭曲的社会和顽固的教育体制往往有种超能力,就是擅长激怒清醒的人。“教的痛心,学的反胃”。这就是当下高校教育的现实。读陈丹青骂教育体制,“我们现在的教育,小孩无知,却要考他种种教条,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误导青年,在每一个环节上细细误导”;“学生的权利只有一样,那就是交学费。他们的义务也只有一项,那就是考试”,“外语考试制的制定者将外语等同于文化,就说明他根本没有文化”,我们觉得痛快、过瘾;读王小妮发出的温柔的质疑,我们觉得沉痛和无力。更无力的,是王小妮已经宣布,因为体制太恶劣,不想与之为伍,她决定放弃了。几年前陈丹青就从清华请辞,如今王小妮也将不再任教,这就是中国版《死亡诗社》的下场。很多时候,教育体制就在那里,不管你是以凌厉的姿态去挑衅它,或是以友善的姿态要跟它谈谈,它都那么酷、那么拽,间或冷哼一声,这帮傻冒,然后伸出巨手,一一掐死那些微弱的希望。烧死每一只不知好歹的飞蛾,是火的天职。可我还是无比喜欢《上课记》前言里的那句话,“如果一切都是徒劳,那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老师是指路明灯

这是一个老师的教学日记,文字很朴实,内容很温暖。这位老师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有思考,有实践。从这些内容来看,这位老师是位称职的,正直的,她是学生们的指路明灯。现在的大学老师太浮躁,一是学术差,自己没搞明白就敢上课堂讲课,荒唐之极,二是人品差,动不动让学生帮着干活,自己赚钱,完全忘记老师的本职工作,甚至跟学生抢女朋友。这样的老师会把本来的栋梁之才教成废品,给社会制造太多的不安。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体制是关键。改变体制我们目前还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老师自身的品德。《上课记》的作者正是这个社会中有良知的老师,她一直在努力教学生知识,做人。她一直在尝试与学生多交流,鼓励学生多看书,勤劳写作,提高自己,永远敞开交流的大门。这样的老师已经不多见,记得我上大学时,除了课堂上可以见到老师外,其余时间我们是隔绝的。这本书更多的意义是提醒现在的老师们,你们是传业授道的社会标杆,拾起你的良心。

读后感

2006年上大学,现在念研究生二年级。这本书描写的学生的一些想法和我当时的一些想法很相似,现在才看到让我又高兴又羞愧。在泥沼里行走,挣扎,青年时期只是看似那么美好。我喜欢读书,我希望自己能够自信的与人谈话。我的理想是一辈子都心安,一辈子都警惕国家。

生活本如此

人的一生如果能遇到几位好老师,将是一生的幸运。好的老师,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总是起到重要的作用;好的老师,不光是教授知识,更是引导着人勇敢、自立、自强、追求梦想、自由和独立精神。《上课记》中的王小妮老师,原本是诗人,后转职在海南大学教授影视文学和诗歌。而这本书便是她多年来记录下来的一些课堂随感集。 看她的这本书,让我想起自己曾经的老师,初中那位讲述自己在文革期间,同龄人都在批斗串联,而自己从**堆上捡书回来躲着看。高中那位在课堂里不断穿插各种知识,临毕业时,留给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句话。王小妮笔下的学生,我也曾一一经历过,只是大学里并没有语文课,也没有老师告诉这些人文精神----真是缺失的遗憾。 王小妮的文字非常平实,正如她在文中提倡的“消灭好词好句”,她用冷静清醒的笔墨淡淡勾勒了2006年到2010年间与学生互动的点滴小事。学生和老师在教室的那些事里,并没有使用炫目的文字,从文中看不出她当年诗歌的痕迹,也没有刻意制造引人同情或者滴泪的煽情情节,她只是记录,平实地记录,只是写下她的观察,她的思考,她的学生并透视这个社会,从作业、从短信,从邮件,从课堂、从讲台边缘,从路上从街头从小卖店偶遇学生的种种。她的文字里并没有非常强烈的情绪,没有如同教育先锋一样大声急呼教育的变更,或者义愤填膺地痛斥社会的不公和学生们的艰难。相反,“只写我亲眼所见”,很干净,很细腻,很内敛,也很清醒,无论是对教育,对社会,对一年年学生不同的现状,或者是对每一个学生背后的家庭都抱持深切的关注、同情和关照。字里行间,渐渐被这位老师感动。 王小妮带领学生们读新闻、关注历史、读诗、让学生们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意,用自己的语言解读生活,从生活中发掘温润、和善、柔软的力量。她将目光投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无论是讲台边转悠,课堂活跃者,还是在课堂角落沉默者,她尊重每一位学生,甚至努力在讲台上坐得更低,努力坐到学生中间,倾听呵护每一位学生的心语,她总结“生活的角落,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 王小妮说,“每个面目完整的人,内心都冲突顶逆着,我和他们也许就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关系,这才是现实的残酷”。又说,“一个人的力量渺小,却不等于什么都不能做。”现状让人失望,生活的诗意夹缝中寻找,王小妮以自己的坚持做着她觉得应该做的,相信像王小妮这样在教育战线上默默无闻的良师益友们还有许多许多,他们也正在做着,将希望、信念、力量、责任传递到更多人手上。 感谢三月天里遇到这本朴素温暖的上课记。

诗意的上课记

王小妮是个不一样的老师。因为她首先是个诗人,教给学生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诗意”。她的学生大都是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家境不好,出身农村,有着质朴、自然的天性和自卑感。他们一方面为考上大学而高兴,一方面又为“被”调剂到陌生的专业而沮丧。这种情况下,王小妮和这些学生的互动开始了。很明显,王老师并不是一个外表热情洋溢的人,但“给我什么样的学生,我就教什么样的学生”。她不抱怨,不苛责,深深理解和同情自己的学生。在她的课上,很自由。讲新闻,读诗,写作,都是很“诗意”的事情。因为她不想学生,再僵化得过四年大学生活。可能还有极少数学生没有理解她的用心,但大部分学生,我想,应该是被深深感悟了。他们信任王老师,和老师交朋友,告诉她内心最隐秘、羞于启齿的往事和家庭状况。王老师耐心、欣慰地看着他们成长,邀请他们来家里做客,帮助他们实习、找工作、发表文章。正如王老师所说,“在这个地处边缘的海岛城市,平时遇到送快递的、订机票的、卖空调的、推销保险的、做导游的,很多都毕业于我们这所大学,我忽然意识到这是一所地道的底层的大学,它的生源大半来自底层,他们将来是构成这个社会的基础,未来公民社会的根基。他们个性中的淳朴务实很多是天然的,如果他们能清晰设定做人的基本的底线,我们或许不该放弃对未来的希望。一个正常的社会不是缺精英,恰恰缺少平凡的更多的好人。也许付出努力能启动这些年轻人身上潜行的未知的力量,也许他们能在漫长的日常中能坚守自己,也许如李提摩太所说,现代教育20年可见成效。”还有在“那些默默无闻的老师”那一节,我看到许许多多原本默默无闻的老师。他们大多任教于中小城市的普通学校,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们身上有着和王老师一样的,“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依然被已经毕业的学生牢牢铭记。他们同样,为我们未来的希望,提供了一层保障。看到有篇评论,说这就是中国版的“死亡诗社”,王小妮也离开了这所大学。我不是很同意这个观点,虽然生活中还是充满了各种无奈和悲哀,但中国社会还在向好的方向改变着,虽然很慢。“未来公民社会的根基”,也在逐渐形成中。

无需为年轻人担心

本人于1989年参加教育工作,做的一直是底层的活儿——被教育(这句话不是原创,无耻地剽窃了)。在这长达18年的被教育生涯里,很少碰见心智健全的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揪眼皮扇耳光罚站打手心,就跟叫家长一样都是家常便饭。四年级时的数学老师经常猥亵某个长相可爱的男同学。初中有个班主任,家访时必带着蛇皮袋……因此,“接受教育”成了人生这个危险游戏中的第一道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闯过的关卡。一则怕遇上变态老师,一则怕被愚蠢教科书洗脑。其实多虑啦。你看,我当年政治书背得滴溜儿顺,又遇到了那么多奇葩老师,可最终还是长成了一个不错的家伙。肤白貌美三观正神马的。我是说,真诚、坦荡、理性、善良之类的。我看老师多傻逼,料定老师看我亦如是。在老师看来,学生有时候也是不可理喻的,让人忍不住发出九斤老太的叹息,“一代不如一代”。面对这种情况,好的老师会忧虑,坏的老师会鄙视,甚至虐待。看王小妮的《上课记》,就感受到了她对学生的深深忧虑。担心学生写惯了高考作文,不会写正常的文字。担心有些贫困家庭来的学生会过于敏感,不敢说话。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在我看来,无需为年轻人担心。我大学报到那天,排在我后面的那个浑身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女生到了大四完全变了样:不化妆不出门,夏天出门必穿露肩装热裤什么的。这样的变化,如果被王老师看到,兴许要跳脚了。其实,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的。人总要不断地改变,最终找到合适自己的那个样子。我自己就从一个清高的读书人、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无政府主义的愤世嫉俗者渐渐转变为世俗生活的热爱者、古道热肠的知心姐姐、宜室宜家的温暖人妻(笔者在此偷偷呕吐三分钟)。我向来认为,在一个人的人格和心理方面的教育上不需要干涉过多,父母对子女如此,教师对学生如此。他是什么样的人,自会长成什么样子。我父母是这样对我的。在大学阶段,我非常痛苦、厌世,有时候长时间坐在马路边想找一辆倒霉鬼车撞上去。所痛苦的事现在看来并非那么严重,没灾没病,衣食无忧,只不过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当然,现在我还是没有找到人生的意义,只是,这个问题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先生活,再去总结它的意义不迟。人的成长,本应是、理应是一件顺其自然 的事情。而教师要做的,无非是不要把树枝砍断,不要把南方植物当作北方植物来养。

诚挚本就是一种温暖

1.这本书是继这些人,那些事之后,我翻开就迫不及待地想读完的一本书。在南周上看到一个湖南女生的故事,欢喜地不得了,她用最真实的笔触描写了她学生的故事,非常感动,也为她朴实无华的文笔。从头开始读。2.也许这种情感只有细腻的女人才能投入进去并能写的出来。小妮说,如果它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这种徒劳的来源是,越关注学生的内心越感到一个人的思想和力量那么渺小,但她愿意为这些孩子们的内心增添一股相信未来的力量。看她的文字,有时候就能在心里涌上一股感动,一股来自内心的力量。正如刚开始看南周时对这个社会充满不满,可是真正看多了南周,才知道其实南周是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而寻找一股力量。这本书就能带来内心的一种力量,可能会有一种同理心,然后为自己的际遇和未知增加内心的强大。3.小妮发在南周上的文章已经开始很长的有主题阐述了。6月21的题目是关爱,是2011的上课记,书中只记载到2010年。08年的小姑娘黄菊转眼就毕业了,也就是现在的时间。小妮在08年时候说她回校的时候,中国传统妇女的含蓄、闪避、羞怯、温良、坚忍、倔强在这个陕西女生的身上都有。而这次的描述是她始终想掌握自己的命运。给我最震撼的一句同样是:我从小就没得到过爱,可现在就要付出爱了。很多人都没有经过充分的被爱,就要学着去爱别人了。现在不管说,一个年轻人怎样自然地获得正面的爱的力量,而是要问,既然没有从小自然地生长,那么怎样在长大之后自我拯救自我。社会的道义无法解释个体的伤痕,个人又要经历很多的痛苦才能释怀这种人生的痛苦。我自己也没有答案,先思索到这。

不一样的<<上课记>>

大学时光,已经渐渐消失在我的脑海里了。学生如此,更何况老师,大学老师的学生没有上千也有几百,老师能记住的能有几个。不过,王小妮老师却真的记住了很多,可见她的与众不同。海南岛,对我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书中的大学,应该也是所普通再不能普通的大学,而生源呢?如书中所述,很多学生都来自农村。对王老师所教专业影视写作,这些农村孩子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90%的学生是调剂来的,70%的学生从来没进过电影院。怎样教这样一群学生?王老师却依然对这群学生关怀备至,对这门课倾注的心血。从她平实的语言中记录的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每一个学生的点点滴滴,感受到满满的爱。爱,是教育的核心,也是在现在教育中逐渐消逝的。王小妮老师的文字温暖着每一位读者,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希望有更多的王小妮出现,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这种爱。

人生最大幸福起于愿望与能力的平衡

一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会禁不住为这些孩子担一点忧,一座不那么一流的海岛大学,一个很难糊口的专业,一群并不天之骄子的学生。人们习惯性地关注优秀的群体,往往忘了自己也只是砂砾。想起《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有个疯子说,我们的目的不选出聪明的活下来,而是批量的活下来……所有的历史、辉煌,都是普通人创造的,而不是那些天才,不是那些聪明人。托尔斯泰也认为历史的原动力是多数民众,民众的努力造成每时代政教文化各方面的“大势所趋”。如何去教育,将心血播撒与广大的土壤中,愿其成长,突然特别感慨王老师前篇所言“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二阅读《窗边的小豆豆》和《上课记》的时候,都会想一个问题,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的利他主义者。一些书、一些事情会让人产生一些愿望的勇气,比如想做一个好老师、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只是霎时的热情没有途径与方法,一切只是空谈。朱光潜老先生所言“有志者事竟成”的三层含义在于:一要起念头、二要认清目的和达目的之方法、三是抱必达之决心。显然,要成事难的不在于念头,而是目的之认识和达目的之决心。我想我们有起过太多念头,往着哪一条路用心的走都会有所进展,只是别总停留在念想。就如卢梭所言“人生最大幸福起于愿望与能力的平衡。”其他一果然生活是最好的素材,附录的学生作品很生活很棒。记得一句“当你贫穷的时候,你闻着工厂的废弃,才觉得那里有生存的希望。”这是我们怎样都写不出的体悟。于是更能理解为什么路遥是这些学生中排名第一的作家。二我喜欢这个梦想:保持正直,清醒和善良,到死。死时能向自己微笑,不对任何人有愧疚。以上。

这是一本教会我平凡的书

我曾以为书里应该都是些很有意思、很特别的事,但是并没有。所有的故事就像是生活,或者说就是生活,普通到不能更普通了。曾经有那么一瞬间,我就像是去了王小妮的课堂,听她讲写作。也许是这本书让我恍惚,然后明白:那些了不起的人物原来也是普通人啊!我们太容易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总想做点不一样的事。我似乎也是这样。小时候别的小朋友都想当科学家,当医生或者是当律师,而我却只想做一个卖糖果的老板,因为那样就可以吃好多好多的糖。等长大了,自己有钱可以买好多好多糖的时候,却再也没有对糖的那种喜欢了。后来想当一个作家,所以常常会一个人出门瞎溜达,总期待遇见不同寻常的事物,那时候我觉得只有“特别”的故事才值得写下来。最后的结果是那个叫做“特别”的故事,我从来也没有见过,也许是因为它出现的时候并没有伴着哪怕一丁点儿“嗖嗖”“哗哗”或者“哐当”的声音,所以我便理所当然地错过了见证奇迹的时刻。然后就想着想着,作家梦就那么一直做着做着,然后被我关进了小黑屋。想想也是蛮搞笑的。当我专心致志读王小妮的书时,“吱哑”一声,好像哪里的门开了。她说“很多同学都是有故事的,只是你们还没有意识到:你自己的体验比任何名著名言都更有价值。你们的理解经历就是一个金库”。我想我就是那样的同学吧。然后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思考一个问题“作家到底是什么?”,有一天在吃草莓的时候突然明白过来:作家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应该从一开始就错了,我所认为的“特别”根本就寻不来,因为故事就是生活本身。生活是特别的也是最平凡的。毛姆说“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的边缘”。也许能认识到自己平凡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也因为他们勇于承认自己平凡便让自己在一众认为自己独特的人里变得真正特别起来。

只有一个王老师

提笔,然后无从下笔,才更知道太短时间太快阅读是有缺陷的,需要时间来咀嚼、来沉淀。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前在扫荡书架时发现了这本书,因曾在《南方周末》上读到过节选,便顺手借了。这次阅读经历很有趣,无视面前的专业书和英语词汇试卷,有种逃离的快感。又像极了微博——本想用它消磨碎片化的时间,时间反被它碎片化了;本想找些轻松的书本缓解专业学习的疲倦,反倒让这疲倦自始无从产生。十五年的农村成长经验,六年的城市学习生活,以及同样的90后背景,让我可以比较轻松的理解这本书、这些人和这些事,但也明显感觉到80后的尾巴与90后的尖尖之间微妙的不同,但仅仅是一种感觉而已,他们其实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而我也不过是和后者分享着更多共同的时代经验而已。这本书的叙事显得十分破碎,但它不得不琐碎,只是不知道是因为真实才破碎,还是因为琐碎而真实。琐碎的亲切,琐碎的感动,就像从笔记本上扯下来似的,但其实,本来就只有活页笔记本。很多时候个人经验是一堵矮墙,是一座枯井,阅读本来就是对它的超越,但你不能不承认,它又是你这一次超越的支点。如果不是这两年多的大学生活我是不会太理解王小妮的动力——“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让这徒劳发生。总不能什么也不做,任由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人随着现实的惯性,被一路推搡着跑。”王小妮无疑是一个好老师,懂的教育的真义,更可贵的是她一直在践行。但只有一个王小妮,王老师是不可复制的。现实是,即使很多老师懂教育,也未必能做教育——对于王小妮来说教书育人是一种追求,对于更多的老师来说,它首先是一份谋生的工作。当然,还有为数不少的老师不必为生计而愁,但他们又会发现做教育与在体制内正常发展是矛盾的,且不谈论文和课题的诸多乱象,老师是如何疲于奔命,随便一个行政人员就可以刁得很多老师下不来台,学生与老师显然并非当今教育体制的当然中心。这样教育怎么会不出问题?怎么可能树人?所以谈论“中国为何出不了大师”是没什么意思的,这等于在问“我的盆景为何长不成大树”。中国的可悲,在于所有的问题总可以追溯到同一个源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永远别指望盆景可以参天,永远别幻想它会是迎客松,要知道迎客松只有一棵,一个民族的未来怎么可以建立在偶然之上呢?!况且迎客松要是遇上好心的主子,移盆栽、勤修剪,亦不过是私人庭院里供人把玩的扭曲生命而已,当然他们管这种扭曲叫——美。只有一个王小妮,但我们不能放弃希望。没有谁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即使是王小妮。虽然也扭曲但我们毕竟不是盆景,不是“高富帅”生活的装饰和调剂心情是参照物。有且仅有一个能叫醒装睡的人,那就是你自己。大学学习是自助餐,虽然做的不怎么样,但你可以学会挑食,去发现“王小妮”,去发现《上课记》,去发现社会。既可诅咒黑暗,更要点燃灯火。

90后大学生的迷茫和不安

王小妮老师记录了她这几年给90后大学生上课的所见所感,看完之后感同身受。现在的很大部分大学生面对着社会和环境的压力,总会对未来感到迷茫,感觉自身的未来难以把握,对自己的无所适从感到不安。仔细思考之后,发现这正是我们在成长的写照,我们的心智正在成熟,以能面对这复杂缤纷的世界。

还好这世界上还有诗人

很久没有写书评。比写书评更久没有接触的是语文课。初中的语文课忙着和老师吵架,历史政治用来睡觉和聊天,高中的语文课用来做数学,偶尔接一句老师问起的诗。及到学了工科,就更与正儿八经的人文课程无缘。这么想来,我认真上过的文科,也只有丹姐带我的一年半。可是好像无论如何也是个半吊子的文青,我发现我根本不懂,什么叫做“人文”。是真的不懂,从字面上理解就不懂。有一些片段我记得很深,2006年的第十七篇,他们安静的背后在想些什么。说到了余华,我忘了《许三观卖血记》里余华设计许三观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仿佛他卖了一次血,给孩子卖了一碗面。最终还是不忍,但是学生们没有。学生的残酷超乎想象。可怕的是粗暴,只有简单的暴烈去解决问题,背后是不关心,不关心再往里走,就是冷酷。而这些被包裹在一张安静的脸孔下面的时候,我觉得害怕。另一个片段是看梵高的油画。王小妮很有诗人的天赋,她说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不安?她自己在2009年的第三篇里回答了这个问题。谁来考虑你们的安全感。被剥夺的自尊是无形而且无意识的,以至于被剥夺者已经顺从和习惯。课上的新闻也一样,没有独立的人的存在,一切事情当不能涉及自己的时候都无法体会到切肤之痛,可是当就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依然无动于衷,这太可怕了。2008年的第十五篇写到困惑。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对于高考,其实我没有什么不解。我不讨厌这个制度,也觉得现行无法给出更好的方法。问题在于,太多的学生看不见高考之后的东西。迷茫是“垮掉的一代”的专利吗?还是每一代年轻人的必由之路?困惑来源于不了解,目标不是不清晰,而是太清晰清晰到只有一个目标。高考,失去高考就失去一切,这很可怕。可是他们来不及。没有了解,没有足够的了解。那些来不及看见外面也没有机会,把高考当成改变人生唯一机会的孩子,哦,不,不是孩子,同龄人罢了。他们只知道要改变父辈的生活轨迹,可是改变成什么样子?在走出故乡之前,并没有人有机会知道。更可怕的是我们,连困惑都失去的人,完全麻木后的惨痛不堪。诗人很敏锐,诗人很无力。说真实和诗意,对的。但只有不缺钱的人才能说钱不重要,那些寄希望于大学改变命运的人无法故作轻松。可以简简单单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可是穷人做不得陶渊明,和心态无关。能从这本书里看到很多东西,如果有心。90后的成长,大学的扩招,都可以管窥一影。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只有人才能带来和带走一切。可怕的是无暇看到别处,那就会冷酷,就会困惑。看别处的能力和愿望就是所谓的人文素养吗?即使穷困也怀抱善念,也愿意停下来听一个卖艺人的琴声,背后是车马匆匆。我们是什么?恒河星数渺小不堪。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个世界上还有诗人。世界还不太孤单。

真正的教育在哪里?《上课记》

真正的教育在哪里?《上课记》中国的教师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教师团体,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学校和学生,但是中国的教育呢?陈丹青说,中国有教育吗?中国只有考试。虽然并不全面但是很深刻,中国的中学教育几乎被考试所占领,在里面看不到什么教育了。那么小学有教育吗?或许有吧,只有在那些拥有自由的地方才会拥有教育,而中国的中小学教师,有自己选择的自由吗?我们这个社会给他们留下的空间太小了。我就在小学工作,教什么课,教几年级我无法决定,用什么教材,怎么用我无法决定,教学计划教案怎么写,我无法决定,甚至连计划上的格有几个,用什么笔来画我都无法决定。还好我教的是一门边缘的小科——综合,没有领导认真过问我在课堂上都讲了什么,其实我从来没用过那陈旧的教材,都是根据我和学生的兴趣来选择课题。王小妮的《上课记》其实就是对她课堂的描述,里面没有太多感人的教育故事,也没有很特别的教育案例。只是在描述自己怎么上课。就是这么平实的描述,却让很多人感觉到其实教育真的很美好。原来在海南岛还有这么一所不知名的海南大学,在这个大学中,一个诗人,很抱歉这个年代居然还有诗人,在教一些戏剧影视专业的学生们学习怎么写作。好在中国的大学还没有规定好,大学的老师使用什么教材,怎么上课,怎么写计划,计划有几个格,用什么笔来写。所以在王小妮的课堂上,还能够看到那么一点点的诗意。王小妮的学生中有一多半来自农村,需要申请助学补助的有十几个,这些学生中有的还从来没进过电影院,有的还没看过一本课外书,他们上了十几年的学,考过无数次试,却连最基本的真实的写作,都没有人教过。大一的新生还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可是同样这些学生大三以后,都沉默了,面临他们的是求职的压力,知识,那个戏剧影视专业对他们的工作有什么意义?他们的工作不过是卖手机、推销保险、服务员、售楼员……这就是中国最真实的教育,北大清华那些名牌大学每年才能招收多少人,剩下的中国的学生,多数是上不了大学的,上了大学的多数又是都上的海南大学这样大学,而我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的教育都是在为了培养那一点点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服务的,评价和衡量一个学校的标准也是以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数量来定的。当你看到真实的中国教育,你会感觉到那种无法言说的沉重,你会感觉那种令人窒息的无奈。但是当你一转身忘记这种真实,这一切就好像都不存在了。于是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忘记真实的世界里,还感觉这个世界其实很好,很美妙。

转载一篇书评——王小妮的《上课记》

【王小妮在海大】一开始不知道王小妮在海大。大二,在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看《海南周刊》(海南一定位高端,却刚刚起步的文化小报)写海南大学的多多,才知道多多在海大。于是很兴奋,专门去图书馆找了书,点读了一些。并且略读了一些朦胧诗相关的一些书。并且在网上吐槽了一下,写了《多多在海大》。结果depthsky给我说王小妮也在海大。哦,我很无知。大学虽然上的是海南大学,但前两年生活在儋州两院,虽然多次来海甸岛,也去过人文学院——是避雨。对海大的人文学院并不了解,更不要提跑到海淀校区蹭课了。原海南大学研究人文的老师还是有几个名人的,实属难得。原海南大学有多多、唐晓渡、耿占春、徐敬亚和王小妮等诗人相继来海岛执教。热农大和原海大合并,或许对于原海大的人文强项并不是都是有利的。但愿他们能在海岛上这个毫无学术气氛的地方能更多的写出新作,也算海大福分了。二零一二年初,我们从两院来了,王小妮已经回深圳走了,留下这本书《上课记》。读这本非常意义的书,显得格外有感觉,不忍卒读,想象她上课的风采。【感受王小妮】如果大一能看到王小妮《上课记》或者会释怀很多东西。面对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没有批评,没有抱怨,没有故作高深,甚至没有诗意表述,流水般滋润着读者的心。骄傲的乡巴佬王小妮,多次写到学生的贫困,多次写到乡村。在这个富人话语权的社会,这是她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关于土地,关于贫穷,关于大学,关于两代人等等。成长中,有些东西注定给予自己一辈子的烙印,而有些东西自己注定一辈子也学不来。或者这就是我们充满无限选择中不能选择的平衡,不论爱,或者恨。功利化的大学生王小妮用诗人的角度和那代人的眼光观察我们这个年龄的各种问题。在海岛上,我们有着各种普通学生的焦虑,没有一点世外桃园的各种宁静。各处喧嚣,各种声色,向内而生的时刻越来越少。轻浮,迷茫,功利等等各种浮躁心态,到底我们在受怎么个一种教育?海纳百川,大道志远了吗?大学应该培养理想主义者,只有一批一批理想主义者的冲击,社会才会一点点进步。如果大家从大学就开始争名逐利各种龌龊,人生还有什么意义?王小妮老师希望用自己言传身教来努力改变学生一点点。文化行骗余秋雨《上课记》写到关于余秋雨的地方,发现王小妮老师也是不喜欢这种人。余秋雨能在学术界博得如此名声实属不易。初中高一感觉还可以,后来就不喜欢读了。甚至看到高中图书馆有《余秋雨批判》等之类的书。上张志扬老师课有说,张老被八卦为独孤求败,余秋雨则被誉为岳不群。足可以一窥这趋炎附势之徒。好词好句害死人王小妮用多次强调,不要展示自己的文采,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刚经过高考的孩子,满脑空洞、乏味、华丽的好词好句还没忘记,正想到处秀一把,特别是强手如云的文科,却遇到一个让他们写真性情的老师,让他们放弃故作声势的文法,恢复本真的写作状态。这代人没有诗歌在学生心中的诗歌,只有古诗词,根本没有现代诗。这是大学前教育的结果。有过较长一段时间对诗歌的喜爱,现在仍然对诗歌心生敬畏,相信诗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称谓。在二十多年前,或者还有更多的人喜欢诗歌,现在这样的人在这样一个功利的社会一般都是要被鄙视。。新闻还不如娱乐老师每天都让大家关注新闻,甚至课上要讲新闻。除非发生很轰动的新闻,学生并不愿意了解这个社会在发生什么,因为大学这个校园实在是太安逸了,不关心别人照样生活的很快乐。实在没有色情、暴力、邪恶、低俗的娱乐能够吊起胃口。乡音无改鬓毛衰老师上课让用乡音读诗讨论等等。在这个普通话同行的年代,方言正在一步步的边缘化,它们顽强的被使用者,又慢慢的消失。在这个普通话不标准就会被嘲笑的年代,更应该让人们意识到,方言才是语言本体,乡音无改才不忘根。【王小妮的声音】“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所地道的底层大学,生源大半来自底层,将来是构成这个社会的基础,未来公民社会的根基。他们个性中的淳朴务实多是天然的,如果他们能清晰设定做人的基本底线,我们或许不该放弃对未来的希望。”——读到这里背脊发凉,仿佛看到血淋淋的未来。那我们还坚持理想主义吗?“来自乡村的同学,不必为自己缺少见识而自卑,你们还没意识到,你的全部乡村经验就是你自己的宝库,那里面才有你自己的独到发现,你自己可能创造的全部故事和诗意,只有它是你的,别人编造不出来的。”——虽然自己脸皮厚不自卑,但是总以为自己童年缺少了很多东西,后来发现,绝大多数失去的是能弥补的,而自己却拥有了更多的一份宝库。“诗意常常待在最没诗意的地方,因为真正的诗意必须是新鲜的,是那还没有被赋予诗意的,只有偶然被赋予了新鲜的感受之后,它才忽然获得了诗意。”——想诗意的栖居在土地上,就必须懂得何为诗意。“也许只有一个人不缺钱以后,才能开始理解钱永远不是重要的。”——一个人追求物质,并不让人焦虑,让人焦虑的是身边所有人都在奋不顾身追求物质。“我能体会到‘教的痛心 学的反胃’,它部分说出了高等教育的今天的无奈。教的和学的之间,有些完全不对接,完全的隔阂,完全的不信任,这其中没有谁正确,通用没有谁错误,是更大的地方出来问题,传授方式和接受态度都有问题。”——恩,尤其是不感兴趣的学科。“一个正常的社会不是缺精英,恰恰缺少更多的平凡的好人。也许付出努力能启动这些年轻人身上潜行的未知的力量,也许他们能在漫长的日常中坚守自己,也许如李提摩太所说,现代教育二十年可见成效。”——这是王小妮放弃活动和写作来做教师的动力。“比起前辈,今天的年轻人可复杂多了。他们不是中国古人在诗词里赞颂的莲花,没理由要求我们的孩子们身上不沾污秽,但是,发现了再小的纯净,也一定要说出来,说给他自己和更多的人知道,这在今天尤其重要。”——发现人天使的一面。“当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之后,这些在暗淡的角落里的年轻人靠自身散发的微小光泽存在,他们最后可依赖的只有生命的本能,以求得自己的精神支撑。”——微小光泽,照亮身边的人,这也许是我们一直都能做的,也是王小妮老师期待的。

整个大地,因为我而满盈——关于王小妮《上课记》

整个大地,因为我而满盈——关于王小妮《上课记》    下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我曾就读的师范学院中文系一位大一孩子打过来的,跟我说了很多大一孩子的困惑。我跟她说,正如你现在已经意识到的,过去12年的应试教育,把你们压成了扁平状。此前12年的以考试为最主要核心的教育制度,从来没有把人看作一个丰富完整的个体过,那么,现在,大学了,这种前所未有的自由被赋予这些不知自由为何物的年轻人,年轻人自然会不知所措。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一辈子在监狱里度过的老布,最后获得假释,但他选择了自杀。所以,自由是需要习得的,这习得的过程,是多么重要。  在读王小妮《上课记》的时候,我有一种非常古怪的感觉,如坐针毡,如芒刺在背。王小妮老师笔下的孩子,我太熟悉了,我已经跟他们相处了15年,还会继续相处下去。这些孩子在我参与操作的中学教育流水线上,按部就班,一个萝卜一个坑,随着高考的传送带,送到王小妮老师那里。事实正是如此,如果我们狠心将体制内的所谓教育比作富士康工厂,那么我就是那几位自杀员工的悲伤同事。但更可怜的是孩子们,正如江晨博同学所认识到的,他们甚至被看作是货物,是一台只需要考试的机器。  因而,王小妮老师看到的大学生,会呈现这样一种群体面貌,我一点也不感到惊讶。他们爱集体鼓掌;踊跃填写入党申请书;在舞台上以红卫兵的审美方式演讲自己从来不相信的内容,而离开了镁光灯的照射,他们一脸茫然;在一次做《午休•突然》的写作练习中,他们每一组都写到了灾难;而作为日常事务组织者的班长,他最热衷的事情便是点名。  拜伟大而成功的12年一贯制的考试教育之赐,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呈现出思想格式化之后的整齐划一。偶尔有几个离经叛道的,便被校方视为洪水猛兽。于是,一代代空心人,茁壮成长,他们青春靓丽,朝气蓬勃,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要过怎么样的人生。随波逐流,随遇而安。这样,你就理解了方力钧画笔之下那种千篇一律的中国式笑脸。  但我有一种止不住的愧疚。本来,那些基本常识,起码的理性,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该是中小学阶段就习得的吗?为什么偏要遇到王小妮老师,才开始接触这些常识?并且,由于机械的思维方式已经在20岁左右的孩子脑中根深蒂固,王小妮老师便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使他们回到常识。我不止一次地想,为什么不是我的学生,其中有一个,来到了王小妮老师的课堂?就像周云蓬在海南办演唱会,有一个孩子站立起来发问:老周,你认识绍兴的蔡朝阳老师吗?那么,我觉得,我,以及所有尚存一线希望的底层中学教师的苦心不至于白费。这不是说我与朋友们的这个基层教师群体被看见了,而是,这个中学教师中的小小的思想共同体的努力,终于有了一点成果。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这么说,沙滩上有很多小鱼,都快干死了,有一个小男孩,在一条条捡起来扔回大海。旁观者说,鱼太多了,你不能全部救活它们,小男孩说,对于被救的那一条,这就是全部。教师若自比为这个救世主,未免太过托大,我亦一直警惕那种精英主义的居高临下的所谓启蒙。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相比于大学阶段思维已基本成型,中小学阶段对价值观的初步形成,尤其是理性思维的训练,会更有效果。如果在中学阶段的教师就能像王小妮老师那样努力,那么大学里的老师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或者带领他们去研究那些专业的领域呢?毕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在也!至少,王小妮老师不必俯下身子,事必躬亲,重新告诉孩子们为什么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什么是祖国,什么是爱国,什么是普遍的同情。  曾经有一次,我跟我的学生说,我希望你们,将来大学时代,在夜晚的联床夜话中,成为整个宿舍乐于倾听的中心发言人。因为,在全国一律的县中模式之下,在除考试之外全部可以取消的体制内教育下,只有你们这些孩子,占总人数不多的孩子,看过《死亡诗社》,听过《中国孩子》,读过里尔克、叶芝、穆旦和北岛,知道批评是最深沉的爱国方式……总之,在你们最合适的年龄段,老师希望你们不错过这个年龄段该读的、该听的,以及该你们思考的。  真的,我是抱着羞愧而又感激的心情读完全书。羞愧在于,我们中学教师没有在这些孩子应该明白道理的时候,告诉他们常识,要等到他们进入大学,才在王小妮老师那里开始学习常识。我知道,一个人不能背负全部中学教育的过错,我个人不代表中学教育。但我更多的是感激,因为,王小妮老师笔下的每一个孩子,就像是我在课堂内遇见的孩子,他们就是他们,我爱他们忽闪忽闪的渴望求知的眼睛,任凭怎样的挫折、误导、威逼、压制,心中一点灵明不灭。尽管从大学时代开始,已经不早了,但至少开始了。而我的感激在于,王小妮老师,她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善意,她愿意停下脚步,俯下身子,倾听年轻人絮絮叨叨甚至言不及义的述说。这种善意来自天性,带着母爱的光泽。尽管初读此书时,我自负地觉得王小妮老师可能不很懂教育学和心理学,但读完之后,为之前这种可笑的浅见而无比汗颜。真正的教育是不需要技术的,孔夫子不言而化,他何尝读过杜威?王小妮老师就是这样,她有一腔普遍之爱,她关注每个个体的困惑,努力去理解他们的困境。这种心灵的温暖,感动人的力量,远大于理性的制度批判。爱,是教育的核心。王小妮老师会温暖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读者,不管他是教师还是学生。  偶尔,我也感受到王小妮老师行文中时常袭来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甚至大于我的挫败感。但我更深刻地感知到了王小妮老师的力量,这是一种温和而绵长的能量,有着对“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一疑问的肯定信念。诗人,成了教师,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事件。就像她的诗歌曾经带给我们的温暖那样,我非常爱她的散文式叙述,她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情和善意,她从不抱怨,将朴素与随和毫无掩饰地施予每一位读者。这让我想起《悬空而挂》中的两句:  整个大地  因为我而满盈。  我很希望,我的学生,在他考上大学之后,能遇到王小妮老师。    王小妮《上课记》中国华侨出版社 / 2011-12 / 29.80元

上课的事

九月的太阳把所见之处晒得软趴趴一片,毫无生气。军训前几天大家有模有样地训练,外语系几乎全是女学生,不经整,后面挪到食堂前的阴凉处练习单抬腿,有时干脆在二教正对的小树林间的瓷砖地上席地而坐,有学生到人群中唱歌。外语系有四个班,最后每班抽出部分训练有素的组成一个方队,参加全院系之间的评比,学生干部说进入方队的人可以加学分。我是受过十二年应试教育的人,像是有种惯性,各方面尽量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好好表现,因此对学分很敏感,可那次却表现得满不在乎,可能实在太讨厌训练了。我开始耍小聪明,齐步走或者向左向右转时,注意到教官在挑人,就故意走得不稳,或者落错脚。后来进入小方队的同学加大强度训练,我这样的“劣等货”就在阴凉处慢悠悠数日子过。军训结束后,在新建的五栋教学楼报告厅听系里领导们发言。那是第一次见到活的大学教室,四块黑板可以上下左右拖动,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这样的场景,教授们写完一版,也不急着擦,拖下另一块继续写,写满的黑板又悬到了高处。我觉得这才是高等教育的气氛。发言的人说过些什么,我通通忘记了,当然那并不重要,这只是大学生涯里程序化活动中的万千之一,倒是见到了师兄姐们口中提到的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心想,这人一定很厉害吧。不久在这个地方又考过一次作文,天见可怜,高考完的几个月里,再也没翻过英语书,何况高中时的英文水平并不怎么样,很多单词不会写,发短信给南昌大学英语系的同学帮忙,结果是她的妈妈收到了,后来还被人取笑,作文自然写得一塌糊涂。直到期末时,听到有些同学作文写得好,领到什么奖,心里又不禁羡慕起来。正式上课了。课程表要从教务网站下载,上面写着基础英语,泛读英语,英语听力,英语语音,体育课,上学期有高等数学,下学期又出现大学语文等等。教基础英语和语音的是同一个老师,我尤其偏爱她。她听我们一个个说英语,挑语音的毛病。第一堂课她问:哪位同学能有自信把26个字母读准?试过的学生大都被她“嘲笑”,但她表扬了一个石家庄的女学生,以及一个南昌的男学生。我想这得意于他们的勤奋,以及城里老师的基本素质。在纠正我们26个字母以及关于48个音标发音时,有几个点老师讲得很模糊,比如“W”,这个字母直到最近我听了赖世雄的音标课程,才知道发“double U"。而“W”本来就是两个"U"放一起来的。“W”不发“大不溜”始终让我不太相信,后来仔细听过美国人发这个字母,才敢百分百接受“double U。另外就是音标/r/,她描述得太含糊,我至今都搞不太清楚正确的该怎么发。另外比较大的问题,比如有学生把"sion"或“tion"发成“醒”,"r"发成“l",这几个音和方言误导有关,还有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发“v“一定要有摩擦音,"th"为咬舌送气音等等。在这之前,我说this, that, thank这些词时,舌头在牙齿后面,因此听起来像“挤死”,“za特”,”senQ”,仅仅为了纠正“th"音,我踏踏实实练习了一整个冬天。这堂语音课似乎只上了一个学期,收获有三,一是有幸挽救的几个发音,二是保留了一份录音,那是期末老师为了考核我们而布置的作业,即在基础英语课本上挑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把自认为读得最好的一份发给她。三是注意到,普通话越标准的人,似乎越能把英文说越好听。基础英语课类似高中时期的语文课,除去扩充词汇,老师还会拓展相关人文知识。更奇妙的是,在这堂课上我感受过诗意的存在。老师分析完句子结构,会让我们揣摩人物心理,感受作者描述的场景。我对好几篇文章印象深刻,埃及作家纳吉布·马赫福兹写父亲送他去上学的见闻,幼儿园耸立在高墙之内,不听话的小朋友要被老师呵斥,等放学他突然变成年老时候的模样,路边的青草地不见了,变成喧闹的街道,他不知所措。我觉得那是种很孤独的感受。还有美国作家Pete Hamill写的T he Yellow Ribbon,是发生在巴士上的一段对话。主人公是个沉默害羞的罪犯,旁边的姑娘和他聊天,故事才一点点显露出来。原来他四年前犯事,在纽约坐了四年牢,现在回家探亲。但他不确定妻子是否还在等他。如果妻子已再嫁,他不怪她,如果一直在等,那就在门前橡树上挂黄丝带,这样他不用尴尬地进家门就能知道妻子的选择了。全车的人,不对,还有课堂上的我们,与他一同期待黄丝带,车子一点点接近老家,终于看到了满树的黄丝带,年轻人欢呼雀跃,主人公惊呆了,他带着不可思议的心情下车回家。多么动人的爱情!还有些文章批判美国的快节奏,作者特地慢下来去体验生活,讲路途搭车的见闻,还有文章讲美国人的爱国情怀,讲土著用绿香蕉补胎,讲泰国人乡下生活的不易等等。我在这堂课收获了许多细腻的感受。这位老师本身也是很有趣的人,她自恋,讲到家庭时总洋溢着幸福的表情,丈夫一米八几,她站在旁边像小鸟依人,她儿子调皮却聪明等等,那时我对自己的家庭并不满意,和父母之间的隔阂特别严重,我需要这样的积极力量引导自己。后来考上研究生,还特别给这个老师写过邮件,感谢她所做的一切。泛读课老师声音太小,每次上课她都带着麦克风,课堂节奏很快,需要做大量阅读,要回答问题。我不是一个努力的学生,课堂前几分钟忙着抄作业,等问题环节过去,注意力又放到旁边女同学身上,学得非常不扎实。不过泛读老师对男学生的偏爱太过明显,讨论环节最喜欢挨个点男生,引得女学生们颇有微词。说到对象问题,我曾信誓旦旦地说将来一定要娶外国老婆,老师就笑我,:外国人皮肤很粗糙,容易老。我那会被无知冲昏头,坚持自己的想法,后来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仅仅不同省份)的夫妻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我就知道当时的想法多荒唐了。高等数学由山东女老师教,这老师非常和蔼且负责任,手把手教我们微积分和导数。然而这样的课程对外语系学生究竟有何作用,我说不清。女学生们纷纷怨声载道,幸而下学期变成了大学语文,由一个样貌较猥琐的老师任教,后来看过方舟子,才记起老师就是这种气质。长相虽然不是很好,这个老师倒不讨嫌,他上课风格自由,虽然讲的都是字词音方面的知识,可不至于闷到想要逃课。英语听力是门非常受用的课程,一周两次课,老师规定每天要听十分钟的VOA,课堂上针对过去几天的新闻听写或者发问,如果事先不做功课,这堂课没办法听下去。可惜我很懒,不能做到每天都听,往往是课前的周末,花一整个上午去自习室把几天的新闻一次性听写下来,即便这样,也仅坚持了一年。大二开始练习BBC,我就彻底放弃了。那个时候没上进心,被一种焦躁虚无的情绪控制着。这样的后果是连国家六级都没能一次性通过,考过两次。最后专八没过,是很大的遗憾。无论如何,大一大二这两年,即便很少预习,很少写作业,课堂上却能积极参与。从初一起学英语,这两年踏踏实实帮助我实现了会说英语。到大三学高级英语,任教的老师虽为教授,就是大一见过的那位,然而课堂氛围沉闷得令人窒息,我完全没有办法听进去,每次坐在后排和女同学聊天,或者看窗外黑云压顶到骤雨初歇,金黄的阳光从云的缝隙里一束束射下来。有次实在觉得自己太过堕落,早早抢了第一排的位置,听了不到半节课,实在撑不住,哈欠连天,后来干脆放弃了。大三开始,所有英语专业课都变成打酱油,我不知道怎么能容忍自己变成一个不学无术的学生,唯独日语课不敢放松,日语课是大课,回答不出问题很尴尬。第一个学期比较努力,五十音图横竖都背下来了,平假名片假名练习一版又一版,默单词也会写了。第二个学期开始油滑,不再背单词,抄旁边同学的,慢慢地,我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那种挫败感令人很不舒服,可我真的一点点松懈下来,老师也不再像前期一样,对我们严格要求了。回想起来,要感谢这个手把手教,有些压迫的老师,大学最后一点努力的时光也是她给与的。如果不是她,估计连五十音图都背不下来。为什么不努力?我看王小妮的《上课记》,有关课堂的感觉一点点又回来了。她写有些学生的困惑,就算明明知道专业课设计得不实用,可以逃课,可是逃课能去干什么?这段看得我深有体会,那时候我并不是不能逃课,而是逃课之后我能干什么?那时候太空虚了, 空虚得,甚至觉得上一堂完全无用的课也算是没有虚度光阴。王小妮还有句话写得特别好:如果一切都是徒劳,那也要让这徒劳发生。可惜啊,这句话,几年前怎么体会得到?那时我只会怨天尤人,怨家庭不好,怨学校课程安排扯淡,怨有些老师不负责,怨世道不好,就业难行,觉得眼下所做的一切皆为徒劳,索性放纵自己。如果一味责怪当时的自己,未免有些苛责的意味。没有过去的迷惘哪有现在的明朗?我只是庆幸,在社会上混过三年,我终于能明白王小妮这句话:如果一切都是徒劳,那也要让这徒劳发生。即找准自己的方向,做好眼下的事。当然如果没找到方向,这种话等同于废话。王小妮强调诗意的重要性,诗意是什么?我也说不清,但是要谢谢她,让我知道诗意这回事。接下来自己又要成为一个理科生了,希望能严谨一些,踏踏实实学知识,不再像从前一样“天马行空”。一个没有爱好的人,一个空洞的灵魂,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注定是要怨天尤人的。

光明和温暖的引领

我知道若不马上写下来,过几天就再也不会写了。昨天兆音和思怡过来,我说你们一定要看看《上课记》,你们是2008级的大学生,王小妮她也写了她2008级的学生。一个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影视与写作的前诗人老师,她究竟做到了什么?她说:“我忽然意识到这是一所地道的底层的大学,它的生源大半来自底层,他们将来是构成这个社会的基础,未来公民社会的根基。他们个性中的淳朴务实很多是天然的,如果他们能清晰地设定做人的基本的底线,我们或许不该放弃对未来的希望。”在面对这个专业90%的学生是调剂来的,70%的学生从来没进过电影院,乡村的多过城镇的学生组合,她说“给我什么学生,我就教什么学生。”她教他们“你们的乡村经验就是你们的宝库”,让他们用方言朗诵诗歌,写自己的父母的故事,写家乡的故事。她教学生们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上了一节朗诵了诗歌《荷》的课后,她说:“我知道,这四十四个学生中三分之一的人,他们的求学生涯并不是在父母的身边度过的,父母要出外挣钱去。我觉得他们都需要一间小教室的温暖。”她让他们上课说新闻,让他们关注现实的中国,从开始的连“孙志刚”是谁都不知道,到俞晓龙写出了《自由》:“为什么幸福?/为什么对与错?/为什么法庭和审判?/为什么眼泪总是滴落在子弹后面?/我们为什么还在地上?”她细心地一一列出那些学生的名字,有些发出微弱的光芒,有些略略让人失望,然而那都是中国的大学生。在他们四年的大学生涯里,灵魂瞬间得到了注视。她让学生一一写下他们尊敬的小学中学老师的地址姓名,让那些默默地在这块应试教育的土壤中为孩子们的灵魂增添光亮的人。正是在这时候,改到了赖同学的《成长的烦恼》。之前的关于这个职业的倦怠,之前的关于自身命运的困境的苦苦挣扎的雾霭,我想应该暂时被这本《上课记》里呈现出来的光亮和温暖驱逐了。我是一个必须每天带光亮和温暖给孩子们的老师,可是,我的灵魂也曾在黑暗的海上泅渡,我也需要引领。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没有得到的引领,如今,这本书给到了,何其幸运。

变迁的便签

很有亲和力的随笔。即时新鲜的真情实感。 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代人身上的符号和记号。以及我们下一代人身上已经发生了改变的符号和记号。 这些细微的改变背后是整个时代的变迁。如果王老师可以一直照这个路子写下去,那就是这个时代自此往后的变迁史。 因为哪怕是时代的变化,也是定定滴滴的映射在每一个人得身上的。特别是孩子们。然而这些微小的变化又恰恰是容易被人们忽视掉的,所以我们需要这样即时的新鲜的记录。 这是一部活灵活现的纪录片。是给一个时代的变迁贴上了便签。

好文字的走向

王小妮无疑是一位严肃、认真的大学老师,初为人师的热情和审慎,对学生心灵世界的洞察和探究,让这本书格外地踏实有力。“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这份执着令人动容,理想主义的气息总是苦涩而迷人。书中的学生大多来自底层的农村,他们的日子离轻松安逸很远,生存的艰辛、生活的压力令他们比城市孩子早熟、现实得多(也许务实更合适)。几段学生的文字质朴、简洁、生动,在王老师的课上,他们记取好文字的走向。好文字有思考的分量,有现实感,是脚踏实地的。王老师说,要重视人与土地的联结,“身土不分”;好文字带着飞升的想象力,要相信生活中会出现那些美好而超越现实的人物和事物,畅想自由,畅想“人的飞翔”。我也是06级的大学生,所在的高校生源也多数来自农村。大学生的迷茫、无聊、失重是共通的。回忆过去,那是一段飘在半空的日子,天真、散漫,一心恋爱。我常常说,大学四年就是修够了爱情的学分。在王老师的问卷上,当年的我对“相信真理吗?”这样的问题根本是一头雾水,理想的坚持,做人的原则在一个充满粉色泡泡的女生心中抽象不可名状,是如高考作文般的陈旧命题。我也曾有一位在课上讲新闻的老师,起初大家反响很大,后来就抱怨占课时太多。我从没有看新闻的习惯,也没有关心时事的想法。买《南方周末》只看文化版,对极少的社会新闻特稿才有兴趣。真正的启蒙是考上研究生的暑假,做书店店员时为文化圈中不看轻历史和现实的风气所染。不能不说是美好的大学生活,但也太无所作为了。看这本书起初的源动力是在于看一个教育者如何用心的。最大的震撼则是翻起了一些陈年旧事,有“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感。我一直是个语文尖子生,作文常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念,也常常参赛。小学时,老师就将我的作文归类为详细生动型的,有个男生擅长写简洁明晰的。我很羡慕简洁的文字,怕老师看出我字里行间的窘迫和造作。因为我常常为了描写的段落搜肠刮肚地找好词好句。我觉得,一篇作文要是有好词好句了,才会高分。有着套路的好词好句形成了思维定势,小学,我就感觉想象力吃紧了。一次,在作文辅导班上,老师给我们一段动物大会的前文,让我们续写。我总是想着出奇制胜,运用好词好句,可想象力处处碰壁,根本“飞不起来”,最后写了一篇涂涂改改、矫揉造作的文字,感觉“拿不出手”,这份介意就一直留到了现在。原来,独立的思考能力比摘抄好词好句重要,华丽的辞藻胜不过真诚、踏实的文字。到了初三,我喜欢在周记里写情绪、心绪,以古灵精怪,忧郁落寞为佳,常谈到“死亡”,自以为高深、早熟。语文老师每周都会把我叫到办公室,摊开我的周记本,一句一句地让我解释写的是什么。他没有褒贬,只说我的文章像“意识流”的,我挺沾沾自喜,叛逆地跟老师说,“这意思不是很明显”。反刍一幕幕老师侧头让我解释文句的画面,才明白那样的神情根本不是欣赏。我一阵阵脸热。老师用从不点明的方式想将我的行文方向扳过来,而这种了悟迟了十年。再反思几篇研究生以来的日志,总有点别扭的文绉绉的味道,这种味道不正,我现在更确信了。其实,正确地活用一些熟悉的小词,比文绉绉地搬弄一些大词好得多。看完《上课记》后,我做了写作条目的笔记:思考比摘抄重要,记忆与精读比再看一本书重要,观察比组织重要;行文,干净、简洁,节制不渲染,重视文章的收梢;细节,生动翔实,观察力独到;文风:不浮华,摒弃华丽的辞藻,真诚远胜华丽,言由心生。对话运用“活语言”,有生命力的家乡方言不可丢弃。《上课记》给我上了珍贵的一课。

借他们的眼睛

我们那会儿曾经流行一句话。那会儿还是磁带和CD的过渡时代,囊中羞涩的小孩虽然挤不出几个钱,也还是会省下来买一张周杰伦的CD。五六十块在那时的我看来简直就是天价,何况那张碟里才十首歌。“才十首歌?”我问唐玉小宝,他拿着CD机一挥手,“有就不错了!”他那时的表情我记不清了,在阳光里多少有点耐人寻味。总之那句话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成为了乃我族类的标记。“有就不错了,”我们对每一件事用上这句话,苦中作乐地呵呵笑。“这些小可怜虫,”初涉教育的女诗人这样总结,而这句话是她从学生作业本上摘来的。“我们这些小可怜虫,”那学生语带自嘲地说,真是,太贴切了。和上一辈人相比,和上上一辈人相比,我们没有主宰权,随波逐流,庸庸碌碌,生下来就注定死在现实的沙滩上,只剩下嘴角的一个冷笑,笑自己。需要借别人的眼睛来看自己。在王小妮的眼中,这些学生是新鲜的,柔软的,纯真的,在座位上对她露出一排排红扑扑的傻笑。这些学生是灰暗的,可悲的,卑琐的,被教育得不成人形,条件反射地鼓掌和人格分裂,为几个助学金名额吵得头破血流。但他们始终是人,虽然跟她不同。虽然跟我不同。我没有出生于县以下的村镇,没有下过田,没有就读于海岛一隅的偏僻大学,没有被长久的不自由磨去形状,也没有因突然的自由而轻飘飘上天,像一只气球。我始终像温吞水一样冷淡。我承认读的时候时常带着一种优越感,想着自己一定能做得比他们更好,但是偶尔还是会被刺中。他们的痛苦难道不是我的痛苦,他们的迷茫难道不是我的迷茫,我们是一代人。小时候看着报纸上的八零后特辑想,什么时候我们长大了,有了话语权,报纸上怀的就是我们年代的旧了。现在,这个时候到来了。九零年代,九零后最老的一批人,我。我我我我我我,我们的作业本上最常出现的字眼,我的一代。所有东西都是由这个世界赏赐而来,无力反抗的一代,苦中作乐的一代,“有就不错了”的一代。太快地长大,快得忘了青春是什么样子。这时候就翻开这样的书,借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从那些镜子一样的脸上重新想起自己。啊,我曾经也是这个样子,稚嫩的脸上布满伤痕。仅仅几年的时间就能让人长出一层保护膜,不再受伤,但我还是希望能像小学时遇上的那位不成气候的大学生老师说的那样,像一颗盐,平凡而珍贵,棱角闪光。

他们的世界

拿起这本书,先在前言里看到这段话:“在今天,一个自认的好人总不能什么也不做,总不能继续束手待亡。哪怕多数人都在侧目观望,认为我做的这些全无意义,渺小微弱,甚至是飞蛾扑火。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想起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假设你去支教了,又能改变什么呢?你走了之后,他们依旧该种地种地,该辍学辍学。——我一时哑口无言。但是心中总隐隐地认为,即便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我在那些孩子们的心中种下1%的不同,也是他们今后有可能改变的契机。当然诗人王小妮并不是去支教,而是在一所海岛大学做了教师,为一群已经有了或者说应当有了独立思想的学子授课,但她也有了那样的感想。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到浑身的汗毛战栗,因为它所描述的生活,和我的有着太多的不一样。看到他人的评论,阅读的时候说“如鲠在喉,如芒刺背”。的确是这样,现在给人这样感觉的书太少了。我是一个生长在北京也在北京上大学的孩子,并且学习的是商科。与书中那些孩子们的生活背景和生活条件有着很大的不同。很多人在评论里赞叹王小妮的教育方法。但与其说这本书打动我的是王小妮老师的理念,倒不如说其实是这些孩子们的生活和想法。这些孩子们生活得很严肃也很迷茫,许多是因为高考而调剂到戏剧影视专业,在去那里学习之前,居然有很大一部分的人不知道电视与电影为何物,也有一部分对自己的专业很迷惘,不知道学成出来之后有何用处。而他们那些充满困惑的目光,也成了王小妮每学期必须面对的教学任务之一。超过一半的学生来自县级以下的村镇,还有很多孩子需要靠家长的农务劳作来维持学业和生计。王小妮告诉他们要把自己的农村背景当成一种资本和骄傲,因为在现在这个社会,这就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可是真正生活在那个条件下的孩子们,谁能够真正体会着背后的意义?谁不是像这些学生一样,拼命地想要洗刷自己的农村背景,就连来到海南上大学,也觉得不如广州“洋气”?可喜的是,确有一部分孩子很快乐地与老师沟通,分享他们的生活与情感,将家里的事付诸笔端,也有几个孩子励志要拍片子、写文章,虽然没有所谓金碧辉煌的成功,却还是不停地努力着。看到那些孩子们的生活,他们陪伴家人到工厂工作,也记录着亲人收废品的生活;一个“土豆”都能够引发侃侃而谈,而寒假回家乡过年就更不用说了。弟弟贴身扎在身上的两条鼓鼓的长丝袜装满了钱,是两家人一年的辛勤成果,热腾腾,鲜活活。生活在城里面的我们,如何能够想象得出来呢?脑子里的画面顶多是如傻根般,将钱紧紧地攥在胸前——殊不知勤苦的人儿们,其实有着更加智慧的办法。而反观我经历的课堂,我们的班长绝不会为了维持班级秩序而急得面红耳赤,他往往是最不来上课的那个。而同学们也没有谁真的会为吃不上饭,将来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而惆怅——自然我们也会因为这些事情而苦恼,但是从没有将这些问题真正地与生死联系在一起。纵然会觉得对自己的专业没信心,可是毕竟面对着更多的机会,毕了业也大都能够走上“中规中矩”的工作生活。而书中那些孩子所经历的我不能经历的烦扰,在阅读《上课记》的过程中,都令我惊心。也让我意识到,其实有相当一部分的同龄人、大学生,跟我们一样面对着时代的迷茫,而这些迷茫对于他们,沉重得如同背在肩膀上的大石,间或还会让人喘不过气来。王小妮带着他们看新闻、读诗歌,实际上就是为了他们能够放眼看看这个除了自己以外的世界,体会到生活真正值得注意的美妙。通过五年的课堂记录,我们欣喜地发现王小妮的做法带来了她的效果,很多的人放开了心胸,去体味去感受,真正地热爱上了文学。可总归是有着很多的遗憾,有同学退学,很多同学没有真正走上戏剧、影视的道路。可最让我揪心的,是那些坐在后排,不言不语,也不抬眼看老师的同学们。我和老师一样,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为你们有着隐隐地担忧。而面对着这些同学,王小妮决定做些什么,不束手待亡。而作为看这本书的我们,除了静静地等待着这些乡镇大学生绽放的一天,也可以投入地做些什么吧!阅读更多的书籍,体会生命的美妙,做更多的事实。总是需要去相信一些什么的吧。

深度在书本之外

这本随笔更像是日记体,虽然有时间上的前后顺序,但对于读过大学的人来说,一部分人能读下去,一部分却不能。读下去的人往往能从中看出自己的影子,读不下去的人却不胜他的琐碎。学生是内容的主体,能看出了许多个不同的面孔和特定形象。大学不是你想象中的光鲜,大学生也不是你想象中的神圣,剥去外衣,都露出不一样的肌理。同样是大学生,理想的旗帜不再,现实早已让位于理想。做出一个决定需要多少顾虑才能下定狠心,现实就像挂在翅膀上的铅锤。想飞,谁都说的出口,但不一定真的能滑行。每看一篇,或者看到一个人物,也许都能从你的同学中找到这样的形象。每看到一个故事,也许都能勾起你合起书去深思的欲望,这就是深度在书本之外。读这本书,不见得有人说的那种深度。但真实就是最大的深度。大学不是像什么青春文学里描述的那样,而却真的像《上课记》里记述的那样。有人说大学时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缓冲器,其实走进大学也就走进了社会,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看完一篇,你可以合起书,想一分钟;看不下去,也可以合起书想一会。文字不在于深度,而在于你读完后有没有思考,有没有想到你我的大学,你我的大学课堂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思考了,哪怕由其中一件事,一个人物,想到了你的大学,想到了你的某位同学,接着想到了你从未考虑过的现实,那么你就会明白这本书的深度了。 《上课记》,深度在书本之外。

简约,而不简单

几年前有个广告,陈道明穿着风衣,对着镜头说:“简约,而不简单!”立即把那个品牌的格调定下来了。如今,《上课记》一书,正是被王小妮老师的写作手法而定下来的。她的写作格调,就是简约,而不简单。就像一个月前的高考引发的那句,“谁没参加过高考呀?”。现在,我们看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不是也在说,谁没上过大学呀?虽然上过大学的人不少,可是,我们在大学时段,是否也遇到过像王小妮一样的老师呢?情况有点儿相似。我上大学的时候,专业里很多同学也是报考了别的专业分数不够调剂过来的,有生物啊法律啊什么的。那个时候,生物系在大学里是何其的火热啊。生物系的分数必然是水涨船高,都六百好几。而我确实一个第一志愿填报了本专业的人。那些调剂过来的同学,心有不甘,深感失落。但是,我也失落。我大学的头一年,整个人都深深埋在对自己的失望之中无法自拔。我就是那种循规蹈矩总是坐在教室后面几排的学生。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也不会让老师记住我。匆匆行走在校园中,伴随的是路灯下的影子。我们也上写作课。老师在上面唾沫横飞,同学们要么在下面昏昏欲睡,要么笔走横蛇,要么两眼发呆,要么学英语学法语学韩语学习一切未来可以用到的。我也打工赚钱为了生活费,也为未来担忧两眼发黑。每个暑假都在实习只为了积攒经验毕业之后能顺利找份工作。我们也逃课老师也点名,我也曾经历非典经历封校期哪儿也不能去好不容易出趟校门发现平时车水马龙的北京的大街上,竟然如此空旷。可是我也不能对自己的碌碌无为推卸责任说是因为没遇到好老师吧?你看王小妮老师的学生,也并不因为有她这样的一位老师而对前途产生信心不是?可是,我们这些读者,却从王老师的书里,看到关怀,虽然她未必在当时就给予了学生,并未细化,并未对学生嘘寒问暖。但是,她甚至体恤了那些因为要申请助学金而举手的学生的尊严。而在这个世界,我们多是对富人的隐私给予保护,对穷人的尊严,嗤之以鼻。同样,我们也对大学里还有这样怀有理想主义有人文关怀的老师庆幸。虽然,处于她的课堂的学生,觉得她那些对毕业对找工作丝毫没有帮助的内容无关痛痒,可有可无。在读《上课记》伊始,我甚至对这样一部清淡的书兴趣快要消失了。可是,当读到她叫学生要抛弃好词好句,我才明了,她是在以身作则,实地教学,演示如何抛弃好词好句的写作。正是她推崇的。简约的境界。绝不简单。她的内容,只是关于她的学生,那些从80后期到9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们,从不同的省份,城市、县城、乡村来到海口的学生们。而思想,关于自由,关于尊严,关于集体制,关于他们对土地的情感和看法。现在的农村孩子,尤其是现在的90后的独生子女们,不管是否读大学,也很少下地干活了吧。反正在我们那里,我看不到。基本没有留在农村务农的。他们对土地没有情感。再也没有父辈们的深情。他们的兴趣在网络,在游戏,在城市。王老师和她的诗歌,对她的那些学生,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呢?我想,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怀有理想主义的王老师,她做过努力。

90后的学生记录

王小妮是诗人情怀的老师,用她的笔记录着,用她的感悟去感染着自己的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她的文字透露着她身为诗人那烂漫略微避世的心智。但她的记录却是那么真实,她的学生许多都是来自贫困的农村,初离家乡,进入大学,心怀厚重的责任,想凭借知识改变命运。但命运给他们一开始就开了他们的玩笑,被调剂到没“钱途”的影视专业。但是他们中有的认了,适应着成为那个行业的强者,有的不屈,或转专业,或妄图复读......书中的那些学生的梦想,有一些也是我曾经的想法。文字唤起我的回忆,我流泪了。然后和家人通话,排解着情绪。他们的贫困,坚强感染了我,忽然小时候那对浪费、攀比的厌恶又油然而生,顺带着检讨了一下近来的消费行为。

王小妮的上课记。

渐渐地,发现自己不会写书评了,只会抄书了。王老师这本上课记我读得很快,昨天借的,今天就读完。从前在报纸上看过一篇,就是《一本书的传递》,当时就觉得很好,看完整本,依旧喜欢。在成为一名老师之前,王小妮觉得自己也许能试着做一个好老师。事实上,从她的这些上课笔记中可看出,她已经做到了——做一个好老师。当然,还是会有怀疑和失望、想一撤了之的时候,但她不断重新攒起动力的起因有二:年轻的潜力;以及这社会的未来。正如她所说: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就让这徒劳发生。封底上写她:她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大学老师,总会不自觉地关注学生而不是书本。她和学生下课后聊天,当在岔路口分手,变成一个人时,会有一时的大悲哀扑上来,学生不避讳她,当她是个倾听者,传纸条、发信息、发电子邮件给她,而这些邮件不仅仅是求职信、策划书,还有的是诗歌、散文、书评、影评、感想、意见等,每次看到这,我都会很羡慕。曾看过有人写,现在的大学生发邮件给老师只是为了要课件、期末考试的范围,而不会再和老师讨论他们的梦想、价值观等等,我忽然觉得,这是多么大的损失,悲哀!作为一个过来人,作为一名老师,她自知自己的责任:该告诉学生曾经发生过的事,十二年义务教育中被忽略一带而过的事件人物;还有现在正发生在身边的时事新闻,使他们不至于和学校的大墙外面完全隔离。是,学生应该知道,这都是比填空背课本和考证书更重要得多。她也会审视自身——作为一名教师。如今的许多老师三十年宣讲同一本教材,重复同一类结论,专注所谓的知识传授,下课铃响转身就走,课时完成,任务也便完成了。她说她相信哪个人都有良知,同时,哪个人又都有苟且。在上课记中,我看到了她良知的一面:推掉校外活动,腾时间只为看学生更多的作业,听任何愿意说心事的学生的故事,努力记住那些她教过的学生,每次课前都会准备最新资讯,为学生作业的各种想法奔跑着去和别人讨论。种种。。。的确,这在我眼里,已是好老师了。看这本书,不可避免的是想到当今中国的教育制度,世人对其的诟病,也无需做过多的赘述。对于高等教育的无奈,正如她所说“教的痛心,学的反胃”(此时此刻,感同身受,简直在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生命)。先不说教学间的隔阂、不信任,老师的传授方式、学生的接受态度等的问题,师生双方忽略了比知识积累和谋一份职业更深厚沉重的东西,人文学科尤其如此。这样的忽略,才是最致命的。如今的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与未来的职业有了很深的挂钩,高考一考定终生等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我想借她的话说:现实正是我们每个人造就的,现状的令人沮丧是我们人人参与的结果。我们常常不是困惑太多,而是太过自私太过实用和太过明晰。谁都能判断对错,但是放弃了对和错的评判和应有的坚持,疲惫懈怠容身于现状,主动成了它的推动者。对于中国的教育,我们真的该好好反思。

那些角落里的年轻人

当那个漂亮姑娘连跑带喘的把这本她说看了半学期才看了一半的书拿给我的时候,我看着它的封面,一大片蛋黄和蓝色连接的破旧书页的封面,颇有点像是小学时代看的儿童文学类的作品。不大抱希望它的内容会熠熠生辉亦或是像那些著名作品那样还未走进内心就不可抑止的披上的光芒,只是一本打发大学那么多那么多无聊时间的作品吧。我一个人拿着它爬上床时淡淡的想。而往往最美丽的遇见都是不期而至的,书和人的相遇也是这样,后来的后来,看了两遍外加几大页读书笔记都证明一开始我的小看是如此的浅薄,所有的不置可否都会被时间换上另一种面貌,人不可貌相,书也不可小觑。我不记得我曾几何时在哪本杂志上面看到过王小妮写她的学生,但是当慢慢开始走进她的文字和纸页后面那颗真挚而充满温情的灵魂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看到了熟悉的感觉。看着她说她来到那座海岛,来到那个并不太出名的大学,一次又一次的遇见那些带着乡土气息纯真而质朴的刚刚从高中课堂里走出来的学生,看着她笔下的名字越来越多,我到现在也能历数一二:四川老乡邓伯超,湖南姑娘余青峨。那些故事也越来越生动,随着交往的加深,她的学生也走出文字的桎梏从脑海里脱离出来走在了自己身边,那些嬉笑怒骂的青年人和自己身边的每一个带着点梦想迷惘却又固执向前的每一个面目模糊却又不可忽视的年轻人一样,面对着空前的时代压力和喧嚣所带来的浮躁,每日游走在大学校园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学生。她想要在日渐没落失去象牙塔代表意义的大学里开辟出自己的一片绿意,她有着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中年人特有的温暖和善意,对这群初涉世事而渐失去本真的孩子她描写他们每一笔都是如此柔情,像是一位母亲细细梳理养育孩子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和种种心得感想,她站在她们的身后默默投去关注而持续的目光,她的愿望不大,不过就是希望能在这个被喧嚣裹挟走一切的社会里看到一些对生命真挚而坚定的灵魂。她说她在经历一场实验,一场也学徒劳无功却也要徒劳发生的实验,我不知道她究竟看到了自己内心的那个希冀没有,但是她的真挚却感动到了故事外的另一个更为年轻的灵魂。我想起自己面临的大学生活,越来越多的迷惘和不知所踪的梦想交织在一起,身边的年轻人都迷失在网络和灯红酒绿编织的大网之中,不得动弹,看老一辈大学生描绘改革开放初期的追求真理和梦想的那个刻苦求学的时期好似只存在回忆里和笔下,不想过多的去讨论今非昨是,而是觉得每一代的人都会面临各种不同的压力,每一代会有每一代的痛苦和迷惘。只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突然想起了柴静在她《看见》里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父母所生,都是经过无数不可能和可能才降临人世的人之子,不管是以什么身份,是在什么时代降生,我们都是以生命的名义站立于世间的,除却一切微小的火光之后,唯一能够依赖的也只是生命本身。在生活的角落,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借用她在最后一章用的标题,不管哪个时代,年轻人是黑夜里乱飞乱撞而发出莹莹光芒的萤火虫,于遍布的黑夜里漫行,看到点点微光都是希望。

每一个思考的闪光点,都被记录下来了

每一个思考的闪光点,都被记录下来了。《上课记》是一本好书,作者记录了教学中想法,在启迪学生的时候也启迪了我们。也许,教师的教学内容是枯燥而重复的,可是学生是不同的。作者就记录下了教课中的学生,自己困惑。一点一滴,锱铢必较,成了一本书。里面的内容形象生动,仿佛近在眼前。那些在脑子中一闪而过,或者是飘来飘去的思绪,不随时记录下来,就飘走了。也许,要很久之后,偶尔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才能想起。也有可能,永远消失,或者,漂浮在潜意识里。而作者,记录下来了。也给别人启发。在看2007年的笔记。看得出来,学生是新生,刚经过高考的磨练。仿佛在第一年,老师,学生的任务,就是unlearn,老师有意识地,把学生为了通过考试练出来的技能,尽量给去掉。所以,人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不容易。甚至,那些你引以为豪的,恰恰是自己的短处,而不自知。所以,需要交流,探讨。作者记录下了自己的困惑问题,但是没有解答,或许,在别的地方,以其他方式,解答了吧。这个笔记,只负责记录当时的想法。这种随时记录当下的想法,与一天结束后,回忆总结写日记,还不一样。Pp45于我而言,感触较大的,是二十多年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一个学期下来,发现了中小学教材的灌输作用,古典诗歌对中国学生的影响相当深,”这是原话。所以说,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最应该保持警惕。一些东西,知识,或者是偏见,在一遍一遍的重复之中,被刻入了我们的脑子,浑然不觉。这就是教育的作用。pp176

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活都值得过

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王小妮老师写的《上课记》,书里没有什么浮华空洞的词,读起来感觉平实温暖。既是诗人又是老师的王小妮怀着火热的人文精神,启迪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这很书是作者对当代教育与青年人的思考,但是不那么严肃,书中记录的都是关于大学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在正文的前面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这是一本难道一见的“教后感”结集,它记录了来自城市、更来自农村的“90后”一代大学生们的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王小妮的文字,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重新想起“理想主义”这个几乎被遗忘、又被误读无数的词汇。书中写到:中国的大学生在中国近代史上,一直是人群中翘楚,是精神尖顶锋刃,是真希望所在。同时又叹息到现在的年轻人沾染上了社会的戾气污秽。而诗人的她想借着教师的身份,把少年们身上曾经逝去的纯真朴素找回来,记录那些微小纯净的却复杂彷徨的生命,作者写道“在今天,一个自认为的好人总不能什么也不做,总不能继续束手待亡,哪怕多数人都在侧目观望,认为我做的这些完全无意义,渺小微弱,甚至是飞蛾扑火,如果它完全是徒劳的,也要让这徒劳发生。”看到这里我分明发现了那是一颗透明的心和会流泪的眼睛。每一次给新生上课王老师会提四个问题。你来自县城以下的城镇?你喜欢的书?你喜欢的电影?你是否相信真理?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其学生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关注,作为老师的她渴望去发现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她坚信在生活的角落,每一个学生都发着光。到了大学总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也有有时也会变得焦躁不安:为什么到了大学安静读书的机会反而少了,对于学习没有了曾经的激情了,明知前途就业的压力,还总是去喝酒饭醉。感觉生活是空的。远离家乡后的乡愁,对旧友的怀念,这些很正常的情感,需要一个老师去疏通。书中记录了很多次下课后,学生从后面赶上来和作者探讨问题,在黄昏下,在夜色里,两个人影子不断的重叠交汇,还有学生去作者家的种种趣事。作者感受到这些远离父母和家乡的孩子需要一个教室的温暖。作者认为一个好老师更重要的是要付出人和人之间最平常的朴素又真诚的情感,讲授者不投入情感,课是不能上好的。老师会发现一直使用廉价圆珠笔的学生并送给他一支笔,也会给没去过电影院的同学一张电影票。会认真记住她的学生:卢小平,江西人,家境贫困,像个胆小的白兔,晃着无辜的透明的大眼睛。我想在少年时能够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是何其的幸运啊!如果没有遇见也不打紧,你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你想遇见的人,多读些书,多做些平凡的事,做一个精致的利他主义者。读完这本书,我也会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对于身边的同学关怀太少了,没有付出朋友间真挚的情感,我不了解他们的过去,甚至只是高中的一些经历。同时我也在想,大学在统招后,更像一个社会工具的加工厂,课堂上很多时候是被冰冷的知识和昏昏欲睡的头脑充斥着的。我觉得这里要有光,我们要成为一个有灵性有温度明亮的人。“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与权衡”。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活都值得过,因为教育不是训诫而是培育,马克思韦伯一再强调:一个教师所应当不是去充当学生的精神领袖,不是立场鲜明的信仰灌输,而是尽力做“知识上的诚实”,去确定事实、确定逻辑关系和数字关系或文化价值的内在结构。如果你对大学生活还有更多的期待和不安于现状,我给你的建议是:读书。“世间万事,不过是一拖、二懒、三不读书”。

少见的一位老师的上课笔记

对于一位大学生来说,在上课的时间里能看到一位有思想的大学老师对大学教育的想法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为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上课,或者说教育这一个问题。例如点名制度,说白了就是治标不治本,但是错在老师,还是学生,还是管理者?这是需要深究的问题,个人觉得问题出在管理者,如果他们懂得科学管理原理的话,就应该明白让不受欢迎的课程的老师向那些比他们好的学习。又例如小班教学等等

给人生上一课

   《上课记》这本书我会看也是比较偶然,主要是某天无聊打开新浪好书榜看见这个作家的名字很青春,想看看年轻人的教学心路,不料书本内容与简介南辕北辙,这王小妮也绝不算年轻人,起码她也和我父母一辈,曾下乡当知青。最令我惊讶的是她的性别,没看书之前我以为她是女的。看完书以后我认定他是男的,文字风格和有些语句都提示他是男的。后来上网搜她的简介又发现她是女的……很崩溃。诚然我希望他是男的,可以让我对社会有多一点希望。因为她在书中如此执着坚持,她推行的那一套理想主义,如果能在社会上生存下来,会更有说服力。女性的生存比男性的生存容易一些,至少在中国,我是这么认为的。  无法用三言两语讲清楚,这本书究竟表达了什么内容。它是大学教学的一些片段,一些镜头。作者的精神,思想贯穿在字里行间,她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这个社会,衡量大学教育,衡量这些农村的大学生。无论她的理想是否能实现,无论她的学生有没有被她深远地影响到,像王小妮这样的老师都应该被教育界珍惜,应该被文坛珍惜,他们对道德的坚持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希望所在。  书是写的很触动人心的,尤其其中有一句话:"现实往往以理想主义的失败收场,因为人不能不害怕,不能不自保,但你得坚信,世上是存在对和错的。"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迷茫,有过挫折,尝试过出卖自己的道德去适应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然而这同时会令自身痛苦不堪,因为违背了自己一直信守的道德标准。      彷如夏日的一壶冰水,冬天的一壶热茶。《上课记》为我在这浮躁不安的年华里找到了生活的信念,重新找回了失落的自己。

三言两语

《上课记》看到09年部分的前言时,突然觉得这本书每个大学老师都该看看。受到此启发是缘于王小妮对学生说:如果这个课给不了你想要的,你们有权利选择去做别的。也许有人会质疑:你不就在暗示老师不要点名么?我只能说,能真正留住学生的从不是爱点名的老师,而是讲得好的老师;真正受欢迎的也从来不是不点名的老师,而是言之有物,人格魅力巨大的老师。看这本书时,我常常是难过的。一会觉得父母那么辛苦供我上学,我怎么这么不懂事,一点用都没有。一会觉得当时怎么就来了这里,应该去山东那里咪蒙呆过,应该去海南那里有王小妮还有椰子树啊。我是愚蠢的。因为这些难受一点价值都没有,毕竟现实是改变不了的,能改变的只有未来。或许你现在的努力能让你将来去海南大学蹭一节课。这个老师很睿智,也许每个老师其实都看出了我们的那些小把戏。印象深刻的是写到有个女生上课不来刚下课她却总是出现在教室门口,脸上挂着谦卑的笑容,希望与老师搭上话。这让我想到自己。这个老师很关注农民工子弟。有很多内容是关于来自农村的那些孩子的。一笔一划描写得深入又贴切。这些也总是让我联系到自己身上。“我希望他们关注新闻关注现实,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所有事件,都关乎我们活着的背景和我们的未来。”抄下这句是希望自己以后能多看看新闻。“历史的真实绝不是锁定在书本上,而是存活在具体的每个人的鲜活记忆中。”抄下这句是因为这句看了几遍才明白意思。

《上课记》读后感

王小妮,在05—10期间在海南大学教书,由06年起开始记录大一新生的上课感想,情感和思考。看到过好多书里都强调,写作和记录会不断刷新自己的三观,不断的索求得到的是不断的迷惑,越来越多的阅读和记录使自己重新了解自己、自然、社会、和世界极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书中王小妮老师再次强调了:①记录和写作的过程也是审视反省自己的过程。”小妮老师从教书的第二年起开始提升自己的教的质量,观察学生,反思现象的发生和终止。她不已控制学生增强自己的权威,往往这样表达的老师其实心理是没有信息和底气确认自己是否能威慑学生。小妮老师将她所见所想,她的学生都努力的记录下来,我相信这么多的学校和更多的老师,也会有如小妮老师一样认真把握自己,思考和反省自己教学方法、甚至是育人道理。学生一年多似一年,从教80后到90后,总有学生标新立异,也总有学生默默无闻终了。老师应该是教传媒广播方面的吧,上课若是出题,总是以自主作答为主。她说了:②谁也不比谁高明,现实才是最高级的教授,是讲述希望的唯一导师。”老师年龄比我们大,经验也可能比我们多,但确实有不乏一些学生真的比教授他的老师知识多,甚至是做人方面也有不如学生的,往往是这样的老师用自己权威来树立不变至高的地位,来打压自己的学生。在此也希望那些老师们能够看到小妮老师的上课记,能够真心了解到不更新的自己是真的可能不如学生的,用权威树立的威严是伪威严,得不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热爱。对于大学的老师,如机器一般,上课铃响即来,下课铃响即走也不知道去哪找,这样,对于大学生的我们怎么能一下就适应自主学习的习惯呢,我们回应的不也是以机器状态。这是缺乏责任的表现。③我相信哪个人都有良知,同时,哪个人又都有苟且。’我们不能互相中和一下么?07年,小妮老师由一个学生作业中写出了“我想我需要钱”这句话而感到吃惊,进而在课上讲了几分钟金钱观:钱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一个人活在世上,重要的事情还很多。我也算缺钱的学生,我懂这个道理,可我最赞同的还是她说的一句话:④也许只有当一个人不缺钱以后,才能开始理解钱远不是最重要的。’在写到班上申请助学金的事情,班长通知说,申请助学金的留下。走的同学对于老师是熟悉的,而留下的那些恰恰是朦胧僵硬的面孔,很多叫不出名字,一般都是沉默的。对于这个,有的学生不愿干这事,把家庭情况写下来然后被班长或者老师在全班诵读,这该是多大的窘迫,不去领这些钱往往又被说是虚荣心作祟,不了解怎么就随便讲呢。就像现在中奖最高者会收到财产安全和隐私的保护不外漏,对于这些一无所有的穷大学生,就不应该收到隐私保护吗?我想说富人保护的是财富,穷人保护的是平等,是不被别人放在同情、蔑视、社会价值排序低的一方。小妮老师说过一段话:⑤你家里没钱,想申请额外的一份救济,你就要准备低人一等,让你举一下手太正常了。而由贫困所带来的羞辱感卑微感,比起三亿人名币带来的不安全感,就什么也不是,根本不值一提。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因为家境贫寒就得长时间当众举着手,他们的心理不需要安全感?”家境好的会说不就举一下手嘛,还能得那么多钱,如过让他置身贫寒中成长的话就不会讲出这种话了。家境好的举手带来的是优越感,贫穷的举手带来的是好奇、同情、可能有些还会有鄙夷的眼光。不过这是前几年的领助学金的现状了,现在大多是搞关系,靠成绩,靠打好辅导员的关系,甚至是实行老师拿多少回扣才能得的现状超出了道德。在谈到现实背景那一块,我们得承认⑥生活背景对人的内心善恶有很大影响。譬如⑦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多都对感情抱有怀疑,贫困家庭的孩子对社会阴暗面多一丝敏感,不能说一定的环境出什么样的人,但这种影响一定存在。⑧生活在小镇的我就缺乏了一些自信。”就像英国出的记录片,五十六年跟踪十四个孩子,每七年一次记录,得到的结果是家境优越环境下成长孩子走的是父母一样的上层路,生活在贫民窟的孩子出来大多也是做短工,但也有少数的贫穷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到中上层环境中。这个实验的数量太少了,不同的年代的变化也会刺激实验体的不同转变,不过知道了贫穷也是能靠自己打拼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老师和学生是互动的,老师不断的总结自己,学生不断的巩固自己,双方付出,老师授业解惑,学生热情积极配合。不好吗?

一本上课记 一个大学生的舞台

我今年大三了,从同学那里看到了这本书,问怎么样,他说是一个大学老师写的,专门写大学生的,很真实,很深刻,推荐我看看。想来无事,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书可以看,就借来看看。《上课记》我觉得大致可以分前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2006 我该给他们什么才能心安;2007 投入情感是最重要的。第二部分:2008 我们都是主角;2009 抵抗陈规戒律;2010 在生活的角落,每个孩子都在发光。其实看2006年和2007年的部分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感触,王小妮老师只是在讲一件件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又琐碎的小事情,而这些小事情的主角就是一个个的大学生——具体来说应该是海南大学的大学生。可他们又不只是海南大学的大学生,他们是中国(在这里我不想把香港和台湾算进来)万千大学生中的一群小小的代表。从他们身上,你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你自己,你同学,你大学校园的形形色色的人。在这两年的上课记中,王小妮老师每篇写得都比较短,有的篇幅甚至只有100字左右,有时候你不仔细想,还真不知道她老人家想表达什么,不过大部分文章还是在结尾时来一两句她老人家的感想,给你一个思考的方向。不过,王小妮老师是从2005年开始给大学生上课的,2006才是她上课的第二年,接触学生的时间毕竟不长,对大学生的现状感触可能不是很深,所以这两年的文章以记述为主,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也只是一两句。不过本书的转折点到了,读到2008年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不同了。从2008年的标题《我们都是主角》,就可以看出,王小妮老师不再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写她所教的学生,更多的是开始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由他是主角转换成他们是主角。表面上的一个变化是每篇文章的篇幅变长了,讲的事情也更加有血肉了,不再只是简单地话了一个人体骷髅画像。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王小妮老师开始对大学生以及大学生身上放生的事继而大学校园的事发表自己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对大学很平常的事情——考试作弊、点名、鼓掌、奖助学金及军训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重要的是王小妮老师并不只是一味地自说自话,而是发放问卷调查同学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听听这些被人忽视的小脑袋瓜里到底想的是什么。写一些他们的看法,再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虽然可能不能代表每个人,但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个管子让我们窥窥我们这些大学生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读到2010年的部分的时候,还是比较期待的,因为我自己就是2010年进入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的。事实证明,后面的部分也确实没有让我失望,尤其令我感慨有几篇:《发问》、《迷茫》、《关于梦想》、《背景》。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大学生麻痹冷淡,是我们没有发问的空间和环境。我们的压力太大了,父母辛苦打工赚钱给我们交学费和不可预知的未来三明治一样在两遍紧紧的压着我们,压得我们没有了棱,也失去了角。可即便我们变得像奶油一样光滑,还是滑不出去,那两边小小的空隙紧紧得吸着我们,像章鱼的爪子一样紧紧地抓着猎物。于是我们的梦想被岁月磨得简单到一眼就能看穿,什么国富民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为世界和平而奋斗,这都是瞎扯,面包和蔽身才是最重要的。你不能说我们物质,只能说是不那么精神。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背景》这篇文章,看得我一阵心酸。王小妮老师给我们揭开了真相,真正带我们走进这群大学生的心里,文章没有作者个人观点,只是把学生写得东西抄下来,完全原生态。简单抄写两句。“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多都对感情抱有怀疑,贫困家庭的孩子对社会阴影面多有一丝敏感,不能说一定的环境一定出什么样的人,但这种影响一定存在。”“生活在小镇的我就缺乏了一些自信。”“众所周知的事情,比如官二代心里就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权利办不到,<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让我这贫家子弟感受很深……”其实最大的感想是看到有个老师真正关心的是学生,而不是关心自己的教学成绩,自己的学术成果。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不容易,很羡慕海南大学的学生。

诗意的发现

现在,时间对于我更是一种奢侈,因而读这本《上课记》也是读得断断续续。然而就是在这断断续续的阅读间,我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朴实真挚的文字感动着,感动于这样一个老师---王小妮。 读着诗人王小妮从教五年来记录下与学生相处的点滴与发现。这些她上课生活的文字没有华丽辞藻,没有大声疾呼,有的全是一些平和冷静的真实记录,而从这些发现和思考的平实记录当中,让我看到了一位老师的良好师德,内心里无比敬重这样的老师,同时艳羡王老师的学生们,他们何期有幸,碰见遇上了这样一位深深地爱着他们的老师。回想自己的从学经历,脑海里在努力搜索,发现竟已是模糊了所有老师的身影,无一留下令我莫能忘怀的影像。---这真是我学生时代的可怜和悲哀!也许因为从没遇上过,所以一旦发现这个对学生对社会充满了责任感的老师,心里就总涌动出一些敬重温暖和感动。 《上课记》当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王老师的孩子,她用一颗细腻感知的心,倾心聆听去发现、体察,每一届的学生,她更关注他们的身心活动,由此引发王老师对社会、对年轻一代世界观、价值观演变的思考,同时对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疑问。我以为,这才是一位真正意义上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重要的是教授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的高级灵魂工程师! 《上课记》的记录当中,同时记录了很多她教授写作的智慧。她主张真实自然,真情实感---自己的体验比任何名著名言都来得更有价值,自身的经历就是一座采之不尽的文字金库。淳朴真切的文字才最动人心。生活的诗意真切存在---只是需要一颗发现感动的心灵---值得回味的刹那,心里迅疾涌来的美好,然后心里一暖、眼前一亮,都是诗意……诗意存在于生活的每个细节当中。就像我读这本书一样,心里时时涌上的一些温暖和感动,就使我的心有了诗意。 “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王老师以她的师德良心,关注、关怀、倾听、爱护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在其中生活、学习的同学,都领略着这份心灵的诗意。

【雨楓試讀】純粹上課記

一個老師做的課堂記錄,還有課后和學生們相處知道的各種情況,還有學生的課堂作業和作品集,被一段時間牽扯起來,一如攝影師從暗房里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把他們都晾起來的瞬間,我隱約看到了很多很多閃光,但更多更多還是暗房里的昏暗。人說老師應該去指明一條道路,或者做學生成長路上的一盞明燈,在這里似乎王老師本人去指引的道路并未在此書里過多去體現,用時間軸穿起來的每一個還能記住或者早已不聯系的孩子的名字,就這么命名在每一個章節里頭,說著簡單的,有些城里的孩子不屑的故事,有些農民工子弟出身特別理解的故事,就連自己的一句評斷也是何等淡淡。“我的最大优势和劣势都在我是过来者,我的失望比他们更真切更深厚,但我要说希望还在。可庆幸的是,很多温情的纯真的瞬间总是自然的冒出来……相信他们在自然长大的过程中自生出判断力,谁也不比谁高明,现实才是最高级的教授,是讲述希望的唯一导师”——王小妮這樣的思路體現在這個記錄本的每一處角落里,一個經歷過那樣的禁忌恐怖年代的人在字里行間沒有看到太多情感流露,說到孩子的天真也說到孩子的現實的時候,讓作為讀者的我看到的是一種字里行間的淡然。也許是因為是大學老師的關系,曾經人們會覺得進入大學以后萬事俱備只欠畢業,現在這種外界社會的壓力已經無條件無縫隙滲入象牙塔內,王老師這種記錄反而更讓我覺得這淡然背后隱藏的深深憂慮,但確實,以她一己之力無法改變什么,但是她說她相信傳遞出去的訊息能夠到達孩子的那一方,只是不確定孩子能不能一直自信地舉起力量的火把,頑強地走在自我相信的路上。作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以目前的大環境來看,老師在中國這樣的背景下,目前只能完成傳道授業,卻最終無法解惑,即使很多老師真的是在拼命想去解惑,卻和學生一起看著社會現實只能發呆或者心碎。但在學生面前,一個好老師依舊是他們心中的明燈,燈可不能滅了,所以才有這樣的老師,還在強忍內心不安,給孩子在短暫的接觸中以一段安穩,用王老師自己的話來說,相信他們在自然長大過程中自己生出判斷力。在這個過程中,作為老師,也是能給學生希望來源的重要源泉之一,所以千萬不要多出幾個“叫獸”,讓孩子提前在象牙塔里就還沒準備好直接舉白旗向現實投降!

理想主义有没有最后空间

八十年代王小妮就已是知名诗人,诗歌写作成绩不小,得过不少奖。七年前听朋友劝,到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书,授课内容是戏剧影视文学。几年书教下来,仍然陆续有诗集、散文集出版,可见创作并未停止。教书对于创作型的作家而言,很容易有些乏味。写《小世界》的英国人戴维•洛奇就曾经说,尽管他在学校里,小说创作和文学理论研究双丰收,但比较起来,还是“更喜欢创造性的写作”,因为“教学经常需要重复,而写作,永远是新的”。王小妮是否也害怕这种重复感?从她最新文集《上课记》来看,她在竭力避免重复。她在课堂上讨论社会新闻,她不编教材,授课内容有点即性,想借此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鼓励学生们的自由精神。课程结束时,有学生希望她给出一个准确固定的写剧本模式,比如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写对白,她的回答是:我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模式。不仅不让课程重复,她还将避免重复推向更深处——就连自己的创作,也不再重复早已驾轻就熟的规范体诗歌、散文写作,她开始写“上课记”,记录学生们身上生动的细节,记录课堂内外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长的几千字,短的只有两三百字。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学生,一班班学生毕业了,她坚持记。一记五年,就是这本《上课记》的全部内容了。我猜不少喜欢激烈,喜欢绚丽,喜欢深刻的读者瞧不上这书,就像王小妮的学生曾经问她的:照老师的要求,不要任何“好词好句”,一定要写“亲眼所见”,可以琐碎,可以没有一丁点儿思想,那么,“会不会写成流水账啊?”王小妮的《上课记》正是如此,全是细微末节的小事,大量细节呈现,不概括,不总揽全局,甚至不要任何数目字的统计,全是个案。而且这个案都是即时性的,没有整体、统一的预先安排。对,正如她自己说的那句话:消灭模式。任何模式。我个人尤为赞赏这种写作,并有深切认同感。这两年我也出了几本小书,也时常被指责为流水账,所以我大致能想象不喜欢这风格的读者会说什么,他们会说,尽写些无聊话题,且写得隔靴搔痒,没有内涵,鸡毛蒜皮,文笔太口语化,缺乏文采……我这么说,并非要攀王小妮的高枝儿,是想借机说说这顶“流水账”大高帽。在我看来,如果真写成流水账,恰恰是值得欣喜的。“流水”意味着流动,不在任何地方阻滞;“账”意味着准确、简洁的忠实记录。真做到这两项,不正是对任何预设、任何模式的一种反动么?看似最中规中矩,其实才最激进先锋。如此流水账,其实远比激烈、绚丽、深刻要难写,因为要求你真有绵绵不绝的流动无碍之力,仅有一时的暴发力固然挺好,但那相对起绵绵不绝之力要简单很多。更要紧的是,还要你内心准确、简洁、如实,你才有资格记这笔“账”。那种一下笔就不由自主地我手骗我心的人,记出来的通常都是一笔花账。貌不惊人的一条清亮小溪,往往埋藏着金砂等你去淘;流水账的背后,往往才有真正的深刻等你去挖。就像王小妮的这本《上课记》,里边可淘的金砂很多,比如她说在接受这份教职后就琢磨,除了做好老师之外,究竟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天长日久,她逐渐想清晰了,她“想试试,在这后一代人身上,理想主义还有没有最后的空间”。再比如有人打击她,不管她做什么,“最终都会白费,那些学生们走出校门,很快会被社会吞没,丧失自我,随波逐流”——还记得鲁迅写的《娜拉走后怎样》么?可以沿这思路往下想。

一个好的大学老师应该什么样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自问一下第一批90后大学生,也就是我们这代人究竟是什么样的。说实话,作为一个90年生人的标准90初,从小到大,我一直很反感被标签化的“90后”说法。我总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依附于任何人的独立个体,完全不能被模式化。可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这位海南大学老师的上课记录让我自己不由自主的得认可了一件事情:某一代人,不管背景如何,总要分享某些共性。特性需要挑才能挑出来。不知是可喜,还是可悲。不过,这些学生也算幸运,在大学里遇到了王小妮这样的一位老师,一位肯倾听他们声音,记录他们生活,并发现他们共性的好老师。我想,大概这才是大学教师该有的样子。也许你会说:“我没无法放在一起比较,我的学校比她的强得多;我学校里在城市长大的同学更多……”但是,你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学生,和自己是同龄人。无论历史怎么变化,年轻的一代似乎总是不变样:颓废,迷惘,激进,不知何去何从。作为一个称职的大学教师,王小妮的好体现在两方面: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自己的师德。她的上课记录,折射的不仅仅是一所大学的现状,更是整个中国大学的现状。她记得那个不来上课,又专门等在教师门口,下课铃一响就出现,想通过跟老师聊几句好话就获得学分的女生。看着女生面对自己挤出的笑脸,感慨女生活得累的同时也感慨社会:真聪明,真会取巧。中国社会真是个情感社会!她注意到那些所谓特立独行,爱好文学的孩子的文章里只有空洞的抒情和华丽的句子,完全不见特色和文采。不禁质疑:文学,对这些孩子来说,难道只是一件华丽的外衣?她发现学生作业中常见的句子是:今天没有课,好无聊。经历过高考的紧张与磨练,来到大学校园一下子就松了下来,很难再抓紧,没课的时候感到无聊。她理解这些学生惯性中那种被动的强制性充实,没有压力,他们就开始无所事事,不知道干点什么好。于是,许多人缩短视线,只看眼前,让电脑游戏和恋爱统领大学四年。有一个女生,在一个学期里拒绝了12个男生的求爱。因为她清楚:那些男生,才不在乎被拒绝,跟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继续去追求别人。一开始,我会觉着这些学生真堕落。不过再想想看,我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课多的时候,无穷尽的抱怨课都是没用的。可课少的时候呢?我似乎也没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或许在无所事事中,时间就慢慢的被消磨掉了。再者,我们天生有着良好的自嘲能力,我们戏谑自己:堕落也不是什么坏词儿嘛。不过,我相信总有一些人,能实现王小妮的希望。她的希望很简单,就是想学生们能尽快体会到:今天没有课,过得好充实。她看到学生们很少看厚本的名著,一本《读者》就算是课外阅读书了。学生对她说:上了这麽多年学,都上傻了,看见厚本大书就脑袋疼。他们喜欢嘻嘻哈哈得评论草根,评论王宝强,因为他们天生不喜欢沉重的事物,他们热爱轻松而惧怕压力。也许,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天性使然,我们不愿意承担过重的责任,怕自己会跌倒在路上。她看到这一代的学生喜欢鼓掌,并不是由于他们自己喜欢自己面前的节目,而是因为鼓掌能带来整齐划一的效果。其实,相当多的时候,那些鼓掌只是机械的,无意识的拍打,仅仅表达对周围气氛的呼应。为了自己和别人一样,不经过大脑就随便的拍拍手。鼓掌,已然不是心灵的愉悦,而是麻木的集体仪式。她能留意到,在同一间教室里,除了那些热血沸腾,敢于自抛观点的愤青们,还有一些学生,始终处在沉寂的部分,像摆放在教室后边的几件道具。虽然她不喜欢滥用老师的权威叫他们做些什么,但至少,她的眼睛注意到了那个角落,而这个角落,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注意得到。她能感受到任何一代人都没有我们这一代这么快的出现苍老感。“哎呀,老了老了”是我们很多人的口头禅。每个学期过去,似乎都会感到老了许多,变了好几个人似的。我想,原因也许就在于,我们是空心的,总是飘着悬着,没脚踏实地过。她还记录了许多,都是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或者说,是看到了也不会注意的东西。在我的心里,她是一个称职的大学老师,因为她用心去记录了我们这一代的声音。我也很感谢她,因为在这个喧嚣,浮躁而迷茫的时代,她的文字让我感到“理想主义”这个词,就算是个美丽的泡沫也罢,在现实中还能有立足之地。

追寻记忆的一把钥匙

1月20日到26日,六天时间,把《上课记》读完了。大半本是睡觉前躺在床上翻阅的,小半本是午后晒着冬日奢侈的阳光看的,还有一小部分是坐车去泰宁的时候在高速路上读的。最早知道王小妮老师这本《上课记》是在喷嚏网上,喷嚏网首页左上角总会推荐一些书。我当时想,能上喷嚏网这种地方的书,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要不就是深厚的人文主义关怀,要不就是深刻的社会思考等等。但是直到真正拿到手时候,我才知道,也不是那么回事。书不厚,近三百页,拿在手里还挺有份量的。主要内容“前言”里写得很清楚,是王老师在海南大学任教五年来课堂上发生的故事,一些原始的记录以及一些思考与点评。第一部分从2006年开始。想来那年,我读大三,书本记录的是大一学生的事,只是差了两年,却有着明显的不一样。当然,王老师所在的是影视专业,教的又是充满文学气息的写作课与诗歌词,和我读的计算机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翻阅后第一个瞬间让我产生共鸣是《在一节课的同时》,说的是上课的时候,学生会发短信交流。突然想到当年的我们,大学生应该是最爱发短信的一个群体吧,不像现在的我们,包月100条短信实际只用不到20%。“这节课上得很无聊,放学去哪个食堂吃饭,今天NBA比分多少,作业抄完了没有快传过来抄一下,等下去大操场踢足球晚了就没场地了……”在回忆里慢慢浮现的画面。再然后是第二部分2007年的《好词好句》、《恢复语言原本的活力》和《这么写算不算流水账》,其实后面几篇也是讨论同一个话题。什么是“好词好句”呢,经历过高中的语文课,应对作文的最好办法,就是记住一些所谓的“好词好句”,其实都是为了感慨而感慨,为了好看而排比,都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感受。以前在高中的时候,也算是个中好手吧。甚至到了大学,大一大二,还常写这些东西,现在看来无比的“文艺”,通篇都是无病呻吟。一直到大三大四才慢慢感到了其中的无趣,才意识到真实的文字,准确的表达才是应该追求的东西。不是不能感慨,不是不能抒情,真的心有感慨,真的有情可抒的时候,还是可以“文艺”一下的。好在现在写东西不再功利,没有考试,没人打分。我写,因为我想写。那就写出想写的东西呗。写得开心就好。接下来还是第二部分的《新闻》。王老师的课有十分钟的说新闻时间,看得我无比向往。想来我们当年的计算机课程,太理科了。大学生应该会很喜欢这种节目吧,准备最想讨论的新闻,把自己的观点看法呈现在大家面前,也听也想也思考。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上了大学之后慢慢形成的,之前的日子都奉献给了没日没夜的苦读之中了,偶尔夹杂一些情窦初开的懵懂而已,从不会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总是在想,如果当年我们的课也有说新闻,老师就能把一些真正的东西教给学生,如何关心社会,如何思考人生,如何更加全面地看问题,如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那我们都将少走很多弯路。再接下来是第三部分2008年的第一篇《第一课》。王老师说她在给学生上第一课的时候,提了四个问题,让学生写在纸条上交上来,我就在想,如果是大一的我,会怎么回答:你来自县城以下的村镇?是。你喜欢的书?如果是当年的我,估计会选一本郭敬明的书,《幻城》或者《梦里花落知多少》。当年那么迷他的文字。你喜欢的电影?真正大量看电影是在上了大学,买了电脑之后,之前根本就没看过什么电影。书里有一个学生回答是“背起爸爸去上学”,一下子想起来,好像我读书的时候学校还组织过看这部电影。不过我是绝不会回答出这么主流的电影,我的答案肯定是给过我强烈娱乐感的电影。你相信这世界上有真理?说实话,这个问题其实很大,现在的我会迟迟不懂怎么下笔。而2004年的我呢?当年那么单纯,八成是会回答相信吧。以上,就是这四个问题。上大学的时候很喜欢老师在课上也搞这样的调查,可惜一次也没有。下一个让我有感触的是第四部分2009年的《点名和作弊》。一直觉得上课不点名的老师很酷,这该是一种多么强烈的自信啊。关于点名的记忆一直持续了三年半,一直到大四下实习了没上课了才慢慢淡去。四年大学经历了那么多老师,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点名风格。当年教《编译原理》的是系副主任,非常严厉的中年人,每次课都点名。因为知道他每次课都点名,所以大家也都乖乖来上课,每节课都座无虚席。第二节刚上课的时候,他就会数人头,总数一致就直接上课,缺了人就开始点名,然后找辅导员来,各种麻烦。不过他的课上得很好,我当年几乎都是坐第一排。也有不点名的老师,当然有的是书教得非常好的,好到就靠教学的魅力就能把你留下。但这种老师遇上的不多,多是刚参加工作的小年轻,要不就是长相和性格一样柔弱的女老师,下课我们上去找她聊两句天都会脸红的那种。这样的老师不点名,结果就是越来越多学生逃课,来的人越来越少,据说有一次五十名学生才来了十三个,她也若无其事地上课。很可惜没能亲眼目睹这场盛况,因为那天我也逃课了。还有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制定了游戏规则。每个人都有30分的考勤分,所以他整个学期就点名三次,一次没到扣10分。那什么时候点名呢?他的原话是“我觉得人少的时候点名”。好吧,多么狡猾的老师啊,让你逃课的时候不由地去几个宿舍都走走,心里估算一下,今天逃课的人多不多,会不会让老师“觉得人少”呢。其实逃课也不全都是为了睡懒觉或者玩游戏,有些老师才刚进教师队伍,头上顶着硕士博士双博士的光环,但是表达能力非常差。听了半天发现都是对着书在念,叫我们怎么上得下去课呢?而且一上就是三节,怎么能不想着逃离课堂,自己回去自学好了。所以一般是自学一节课,熬一节课,再逃一节课。还有关于作弊。关于作弊的记忆更是久远到中学时代。我努力回想了小学,当年确实太单纯,整个班级好像还真没有作弊的,所以记忆应该从中学时代开始。作弊一直都有,自己默默抄书或者偷看别人或者对答案或者给别人看等等等等,大家都手段拙劣却自以为无人知晓地在那里自得其乐,其实全部都在监考老师的视线里,无所遁形。前段时间在喷嚏网上看到《一位监考老师的吐槽》,就写得无比生动,看得我们会心地微笑。倒是中学时候有一位英语老师在讲评试卷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她说:“你现在作弊,不就是这次月考多考几分嘛。如果你想多考几分,直接和我说,我给你打100分。但是有意义吗?高考能作弊吗?”想想挺有道理的。第四部分的《军训》也让我打开了记忆的大门。好吧,这个比喻真土。04年大一的军训,没有去军营,也没有穿迷彩服。穿的是学校发的校服,在教学楼前一块空地上。印象里好像也只有那一次穿校服,好像再也没有穿过了。当时都才刚入学,正处于互相都不太认识又很渴望认识的尴尬阶段,面对面聊着一些单纯幼稚的话题,脑海里努力回想这人到底叫什么名字?第五部分是2010年了。标题是“在生活的角落,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起得很好。这一年王老师上的是诗歌词,关于这部分的《上课记》多是一些细小的回忆,比如提到开学初拿到手的学生名单从最初的“姓名性别宿舍电话地址邮编……”一直到2010年只剩下“学号和姓名”,我就在想,大学的学号是多少?努力想了半天,才想起来,0408008342,之类。这部分后面有好几篇是写她的学生的,应该是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学生吧。我就在想,我当年算是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学生吗?可能只是给辅导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于任课老师,算了吧,我成绩又不好,却又不是那么调皮捣蛋,应该都记不住吧。总之呢,《上课记》是一本挺好看的书,就像追寻记忆的一把钥匙,细细读来,可以从似曾相识的字里行间获得一些触动和共鸣。真好。

就让这徒劳发生

就让这徒劳发生不管你承不承认,有些书读起来确实会让人感到害怕,比如奥威尔的《1984》,比如王小妮的这本《上课记》。它如降龙十八掌,毫不客气地一掌劈下去,将你对现实的幻想劈得得粉碎,容不得一点虚假,一针见血地指出你有意或无意忽略的处境,让你意识到,你脚底下踩着的就是一块薄冰,它正渐渐下沉,随时可能崩塌陷落。它不给你炖鸡汤,而是剥开生活的表象,直达其中的粗粝内核,拼命摇醒试图装睡的你,快睁开眼,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上课记》是一本看了会让人觉得“失望”的书,这种失望不是对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感,而是对它所描绘出来的那个现实。诗人王小妮05年开始来到偏居海岛的海南大学执教,“我意识到这是一座地道的底层大学,它的生源大半来自底层……”出现在王小妮课堂上的学生,多数是出身农家的寒门子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是他们所能选择的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道路,可事实是多少人拼命挤过高考的独木桥,来到大学却发现迎接他们的却是更大的迷茫。班上有九成的同学是因为高考失利被调剂到了戏剧影视这门“时髦”的课上,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更热衷的是能承诺他们一份好工作的热门学科,经济、法律或英语。许多人在上大学前甚至根本不知道电影与电视剧的区别,却要坐在课堂上,听天书般的按照老师要求,上课、考试、或者还要防止不挂科,学着给老师送礼、走后门……而艺术、文学在坚硬的现实面前脆弱得如同一粒鸡蛋,如果你恰好也是农家子弟一员,你会有更深的体会,因为它所描述的正是你逃不过的命运。我敬重于一位关注现实、关注学生而不是只看重职称与奖金的老师,却又对她笔下描述的现实有不自觉地抗拒,我明白我是在刻意地逃避那些真实的、残酷的、沉重的东西,习惯为自己寻找一个光明的结尾。就像一个在铁窗中沉睡了很久的人,突然有一天被人摇醒,让你直视自己周围的危险,下一步怎么办,她不告诉你,是联合同胞一起撞出一个出口,还是坐以待毙,或者头破血流后仍困守致死,前途如何,没人许诺,自己的命运自己负责。每一个在今天的中国上过大学的人,对于书中所描述的现象都不会感到吃惊,你甚至已经默认了那些所谓的规则。忽然有一天,发现有人“煞有介事”的把这些现象一一列举,向火星人观察地球一般指出它存在的荒诞,就是这样,仿佛被扎了一针,让人坐立难安。甚至会恨这作者,怎么就那么不识时务,勇敢者是要付出代价的。看过电影《死亡诗社》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里面个性十足的老师,他冲破学校各种条框的束缚,鼓励学生离经叛道,带着那群可爱的学生们站在课桌上读诗……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老师最后也被赶出了学校,是世人眼中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可是上过那堂课的人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曾经受到的感染,良知的种子总会在一些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在这片心灵的土壤上,它会在漫长的岁月中生根发芽,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总会有那么一天,它破土而出,以参天之势傲立于尘世。教育的最终意义是让人找寻到自我!“就算一切只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合上书我似乎能看到王小妮那张倔强的脸。2/1/2013午

好老师可遇不可求

中国的老师早已过千万,学生更是以亿论。十几年的成长时光里,论接触之多,影响之大,父母之外,当非老师莫属。某种程度上,一个老师的好坏,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学生的一生。我上研究生时之所以改弦易辙,报考冷僻的历史专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曾经有一位老师认为我于此颇有天赋,不应浪费。我也无法忘怀,中学时代曾经有一位老师仅仅因为我在课堂上划了一根火柴,而将我的手抽打得像馒头一样肿。所以,当我在王小妮的《上课记》中读到学生们一笔一划写下那些虽然默默无闻,但却令自己受惠至深的老师的姓名时,我禁不住百感交集。王小妮在《上课记》里记下了自己在海南某大学授课六年的见闻。阅读这些篇章的时候,我仿佛从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看见自己那些青葱岁月里的迷惘。与王小妮课堂里的大多数学子一样,我也来自偏僻的小城,就读于一所三流大学,新校区荒凉且寂寞,整天稀里糊涂的不知道在干什么……如今回想起来,那段苍白时光里最大的不幸其实是没有碰到一个像王小妮这样的老师。 读《上课记》时,脑子里始终在盘旋着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在我心目中,一个好老师,他不应该仅仅是教你如何做题,考上大学,找一份好工作。他应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诉你什么是学高为师,什么是身正为范,他会激发你对知识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这个世界也许是平庸的,不完美的,甚至是丑陋的,一个好老师是教会我们保持正直的勇气源泉。 记得王小波曾经回忆过一位老师。在上大学时,有一次他的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告诉他们:我现在所教的数学,你们也许一生都用不到,但我还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应该让你们知道。这位老师的胸襟之高远,他对知识的热爱,使王小波终生佩服。 我想,王小妮也正是这样的老师。从教六年里,当她每一次走进课堂,面对着一群新鲜、陌生的面孔,她会小心翼翼地尝试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对于美的想象,对于诗意的感觉。她会把树枝放在讲台上,让他们练习观察,抛弃那些“好词好句”,我手写我心。她还会告诉他们一些朴素的常识,每堂课前听学生点评时事新闻…… 但,可惜,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这样的老师注定是少数。环顾周遭,我们可能更多拥有地还是那些热衷于开小班、题海战术、上完课拍拍屁股就走的老师。如果不深入改革教育体制,不真正地去行政化,那么像王小妮这样的老师终将是可遇不可求。而那些特立独行,桀骜不驯的少年们,当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陷阱时,也一定会分外想念那些守护者。

因为真实

《南方周末》副刊会间断性刊登王小妮的新《上课记》,因为上周的几个小故事让我备受感动,于是很想看完整版,但是看完后还是略有小失望,其实我更想看到的是学生们对于自己生活最真实的想法与思考,就像仙姑在今年春运回家时给她发来的两条短信:“我现在在湛江火车站等晚上十点的火车回家……昨天大雾,琼州海峡封航,我和八千旅客冒大雨,大包小包站在秀英港候船大厅门外,挤了十二个多小时的人肉饼干,还是误了火车……今天重新买票顺利来到这儿。人总会在苦难后发现更多美好吧!我现在看着到处席地而憩的人们,觉得任何生活其实都是很值得一过!”、“经历时确实很难受,回想起来倒感觉得没啥,但感受始终真切……”,我纯粹是因为上述这段文字才想买此书来看的,这文字实在是太接地气了,连从没经历过春运大潮的我仿佛也是那八千旅客中的一员,此时正站在船头甲板,边擦汗边看着身旁的其他人,目光遇见时相视一笑。可能因为从小在乡下长大,我见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卖棉花糖的、修鞋的、磨刀的、卖老鼠药的、收废品的等等,如果你有时间与他们聊上一会,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故事,而我又是一个很爱听故事的人,因此我到现在都喜欢去路边寻找一些“民间手艺者”,总觉得有一天我将再也看不到修鞋匠的在路边转动他的小“缝纫机”,听不到爆米花小贩说注意啦要炸啦之后pong的一声,一袋子爆米花就这么出来了,也许现在看来很不卫生,但有趣多了。我喜欢听故事,爱收集故事,也爱讲故事,故事对我来说不光是一件过去的事,更是一种经历,我经常把第一人称代入故事中,让自己去经历,我觉得现在的我最缺的就是经历,没有亲身经历根本写不出任何真实的东西,所有东西都是纸上谈兵,我想要强烈地接地气,去感受这个社会,我不想停留在看着别人的故事中唏嘘、感动,我想要拥有自己的故事,因为真实。

反洗脑

书看完很久了,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在字里行间所推崇的不强加于学生价值观。岂止不能强加于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如此。今天和两个同事走了走,一个和我一般年纪的,一个爸爸级别的,劝慰我此处如何好,人生如何之规划。但是在这大半年里,我心里已有打算,虽也有动摇,固然,如果能被别人的观念洗脑,起码自己也不够坚定,但是让我回首这几年的路,最近大半年才萌生了这种想法,即不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也受圆头观念的影响,这才真正地去包容他人的想法,也试着自己去思考与抉择。如果有后辈向我请教,希望是客观告知我所见所想,而非试图劝说ta站到我这一队来。

短评:春光明媚读好书

 她在我们轻轻滑过的地方停下来,她努力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情,解读他们的内心,她在我们熟视无睹的琐事上思考,到底何谓人文教育。这个沉重的话题,因为她的一个个温暖的小故事而软化而动情。她欣赏执拗,拒绝逢迎,也希望自己的学生如此。她的一些“不谙世事”的想法,折射出我们的浑浊和世故;她对真相的认知,让我们惭愧羞赧。她毫不讳言自己的教育理念:我的目的就是消灭模式,我希望你们获得开放的眼界和思路,学会关注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时刻做一个有准备有头脑有创造力的人,我们不是要造八十块标准的红砖,我是没有模坯的。她坚信:“一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却不等于什么都不能做。”我想,她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对得起这满堂含着水分的注视”。很幸运,在春光明媚的三月遇到这本《上课记》,深情而隽永,朴素而动人。

诗意课堂

诗人王小妮作了大学教授,这本书就是写了她的学生们,这是一个很难看出诗意的地方,偏偏被王小妮用最为平实最无诗意的语言写出了诗意,让我甚至对自己未能将“教师”这个职业进行到底心生那么一丝丝悔意。我不由想起罗丹那句几乎被人们用滥了的名句——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诗人王小妮就在那样一个几乎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校园里作了一个平凡的大学教师,为一些平凡得直到最后或许只能是做基层工作的孩子们上着教他们发现“美”的冷门课。我甚至可以回到我的大学学生身份来设想一下,这个课的冷清,但王小妮却将它上成了一堂堂充满唤起、发现的灵动的课堂,将最无诗意的普通事件和平凡孩子生生写出了动人的美感。王小妮的《上课记》一直是有一种批判性的现实意义的,她爱那些孩子,无论他们是八零后还是九零后,在王小妮的眼里他们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可爱之处。作为一位教师,王小妮对于中国的教育现实有着几乎不着痕迹的批判或者说是质疑,她的态度温和,但观点明确,王小妮以为,十二年的基础教育使得孩子们养成了很多不属于他们年龄的习惯或者说毛病;十几年的生活浸淫,使得这些孩子承载了本不应该由他们来发现并继承的龌龊。好在王小妮尽管对现状失望,但她愿意一试,虽然或许仅只是一人的力量,如螳臂当车,如蜉蝣撼大树,但是,王小妮仍然愿意尝试着坚持下去,愿意带领那些被现实磨去了诸多纯净,心里却仍然有暗流涌动的孩子们努力去寻找“美”,去试着不再冷漠,去学着关系社会关心个人,试着带领他们去学习真正的文学去表现最真实的美……在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来自王小妮的坚持,那份几近纯真的执着让人动容,而看到一入学时或偏激或麻木的学生终于在她的课上一点点儿活过来,心里也为之喜悦。我们总习惯说学习是枯燥的,我们总让这一切变得理所当然,而孩子们为了所谓的“前途”也不得不接受,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是每一个想改变自己命运的孩子不得不选择的一条路,然而在这条路上,我们的孩子们所得到的远远不如所失去的珍贵,而愿意为之思考的老师并不算多,而愿意为之努力的老师更是稀罕。但是,从《上课记》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虽然这样的老师并非大众,但至少无论如何艰难一直有人愿意在努力,所以那些艰难跋涉到几乎想放弃的老师们,你们并不孤独,而且因为你们发出的声音,为我们的孩子呐喊,最终那会凝聚成一首美丽的歌,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传唱,而那个时候你们的坚持终将得以回报……

教与学

王小妮的上课记我最初是从读库上看到,觉得很好便买了她的上课记一、二。也许是因为我也是一名高校老师的原因,在看这两本书时,引发了我很多的感触。很难想象,在这样的体制下,有王小妮这样的老师的存在,她关注学生的成长背景、家庭,关注他们的世界,做他们的倾听者,而多数的老师和学生却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互不相识。如今的大学,新旧校区的分离,老师大多不住在校区里,下课就要走人,留下学生在空荡荡的新校区里晃荡。校园,不是只有新修的教学楼、巨大的雕像就叫校园。校园需要的是一种气息,一种文化,这些不是靠圈几千亩地,就可以凭空造得出来的。可是中国的校园还沉浸在大兴土木建新校区的竞赛中。说实话,我也想了解学生,可是怎么去了解?一节课就四十五分钟,下课后要赶着校车回家,没有自己的办公室,没有住宅区,学校对我们而言就是个上课的空壳。我也知道自己讲的专业知识再多,又有多少意义,若干年后,学生早就忘得干干净净,你还能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些什么?课该怎么上?这的确对于每个教师而言是一个难题。如果完全顺应学生的要求,也许他们不需要老师,只需用每节课给他们放映一个电影就是了。有时座在讲台上,看着台下的学生,真不知道自己又能给他们些什么。教学相长,可是现在的教与学基本都是一种割裂。

我们都是主角

很幸运,也很幸福,能在即将走上讲台教书的时候读到这本《上课记》。孟子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而王小妮的文字中正是有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的悲悯与孤勇,她的悲悯是对于社会,对于教育,对于人性,对于她亲近的学生,也对于自己,而她的孤勇更是当下的一种稀缺资源。最爱她的前言,“在今天,一个自认的好人总不能什么也不做,总不能束手待亡。哪怕多数人都在侧目观望,认为我做的这些全无意义,渺小微弱,甚至是飞蛾扑火。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总不能什么也不做,任由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人随着现实的惯性,被一路推搡着跑。”诗人王小妮,是一位真正的有心人,尽管她看到了世界的苍白与冷漠,却依然深信着“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终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所以,她会说,“我想,我永远面对现实。”书中所录,皆是她上课时的真实片段,一帧一帧,有她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亦有着学生的成长和迷惘,这些年,他们一起成长。而我对于此书的感动,正是因为其中的真实,素颜文字,不加点缀,即使揭露着让人心寒的丑恶和冰冷。而其中,王小妮对于人文学科的讲授方式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作为后辈的我,道长路远,需要学习和坚持的,更是她对于教育的用心,人性的包容。还有她所附录的学生们的文字,同样精彩而又美好,例如对于梦想的描述,有学生说,“坐在月光下,喝着老酒,就着醋花生与猪头肉,舒展自己的灵魂”,渊明之风隐隐重现;“前三十年,志于求学,此后三十年,勇为商王,再来余年,泛舟碧波,任游天下”,范蠡之姿,何其潇洒;“保持正直,清醒和善良,到死。死时,能向自己微笑,不对任何人有愧疚”,写下这一句的学生,被王小妮赞为“一个有境界的学生”。你看,教与学,角色的转变随时都在,我们都是人生的主角。

一位女诗人的固执讲台

《上课记》里看到一页,作者王小妮把讲台下刚进校的大学生称之为“新儿女英雄传”时,心中顿时格登一下。当或被论文职称、或课题资金、或招集一帮学生剪刀加浆糊、或者就是直接如何煞费苦心地有技巧剽窃之时,是很难见有这样的大学老师以如此欣赏的目光面对台下这一帮即将被扔进社会、度过这最后几年学子生涯的青年的。但是否台下真是“新儿女英雄”,面对这帮经历了应试教育的折磨,已经残剩不了多少朝气的大学生们,再加上各自面临的固有困境,似乎使得王小妮的这种说法又更多地披上了一层理想主义的色彩。2005年8月底,本来是在家中写作的王小妮第一次开始在大学里上课。在海南某大学任教的她记下了从2006年到2010年连续五年的教师生涯,《上课记》也就是依此而来。这本书很容易让人想到的是那部名片《死亡诗社》,但现实生活中委实没有这么大的戏剧性,也并非所有的教育方式最终都是要以那么剧烈的冲突而告终。作为一个女诗人出身的王小妮,她的感情始终是温婉而细腻的,她看到了教育体制的弊端,但却并非为此慷慨激昂,而是选择了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王小妮同时又是显出了一个女性特有的执拗与韧性来,她不仅教育着学生们应该如何从文艺作品里汲取到人生的力量,更是把树立为一个大写之人的尊严、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于点点滴滴贯输到课堂始终。很多学生来到王小妮所任教的戏剧影视专业,并非兴趣使然,而是被高考分数所限的无奈所致,不少人文艺根基甚薄,甚至萌生退学念头的也大有人在。而对一个如何作人的教育更是一项庞大工程,仅凭一已之力根本无法完成,尽管先前欠账太多,尽管看上去是不合时宜,很有可能是一投进社会大学里学到的那点东西很快就会被刮得无影无踪,但作者依旧显示出了写诗般的苦心经营与耐心固执,这一点正是最值得我们的敬佩之处。回过头来,再看讲台下的学子们,也是个性分明,夺人眼球。这些不再是一群粗略的80后、90后,他们背负着的历史,他们的焦虑,他们对无奈现实所作出的反抗以及对未来的惶惑,都通过课堂、或是延展出去的大学生活这样特殊的角度而得以一一呈现,而给我最深印象的则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一方面他们承载着沉重的经济压力、父母沉甸甸的嘱托,一方面又站在竞争近乎残酷的就业关口,读起来更是唏嘘不已。尤其是书中背后所附的学生作业、学生邮件,更多地是偏向于来自于底层的大学生眼中的生活纪录,那对生活的的最直接的感受早已超过了那些闭门造车的作家。或许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能更加地深刻理解王小妮为什么会如此的固执于要把他们之前种种缺失的东西一点点地弥补过来。一个本是与教育毫无干系的诗人,另一群是新时代冲击下的复杂学子,作为处于第三方的读者,看到如此鲜活的课堂,如此鲜活的众生相,同样也是受到了一场别样的教育。

诗意地栖居在课堂

这是两本王小妮的“教后感”结集,书中收录了作者从2006年到2012年七年间的教学笔记,还摘选了部分学生的作业与邮件。为何这两本近乎原生态的集子,都得到那么多读者的共鸣与反响呢?我想这或许是因为王小妮能以诗性的角度去展现现实的残酷与无奈。王小妮是国内著名的女诗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她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于是她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她的初衷是打算给一群对文学对影视有爱好的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后来她发现这是奢望,她的学生大部分是调剂过来的,而且好多学生来自贫困的农村,对于文学对于影视近乎一无所知。于是她开始对这些学生重新审视,她以一个诗人的良知试图从分数与表格之后还原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些头悬梁锥刺股好不容易越过高考封锁选的莘莘学子,对高等教育满怀期待着,而老师们,究竟能给他们些什么呢?面对一双双露着光芒的眼睛,王小妮在思考该给他们什么,才能心安,才能对得起这满堂含着水分的注视。于是她给他们读诗,让他们渐渐明白什么是“诗意”;她给他们读新闻,对作弊问题进行诚信探讨;她关心班上每个学生,认真改作业,听他们倾诉,成为他们的朋友。内心淳朴不愿送礼的晏恒瑶,在手臂上记备忘录的纪录片制作人邓伯超,能用粤语读诗的梁毅麟,去麻风病康复村做志愿者的妍,记录“障碍即生活”爱思考的岩……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学子,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过去,而他们在大学里又有了许多新的体验。王小妮通过交流,记录下了他们的点点滴滴。有的未必能称之为故事,最多算是生命的碎片,然而,王小妮通过诗性的眼光,发现了一个个闪光点,让他们放大,将生命的丰富与曲折一一呈现。在中国,可能学生的作业是最不被重视的,它们往往被视作用来应付考试的练习。然而,王小妮却赋予了它独特的使命:让学生自由发挥,尽可能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状态。于是一篇篇洋溢着个性的作业诞生了。《军训两篇》《春运二日》等作业都逼真地再现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还有那些写给作者的邮件也都是学生们真情实感的流露。无论是作业还是邮件,窥一斑得以见全豹,中国大学生生存状况样本,就这样被王小妮老师偶然间得到。这些文字,将来一定会被社会学者作为研究的珍贵资料。身处象牙塔,王小妮作为老师,面对苦难与困境,她能做的也许有限。但正如她所说:“在今天一个自认的好人总不能什么也不做,总不能继续束手待亡。”《上课记》《上课记2》正在影响着一批又一批新的大学生,还有更多的读者。希望这个暑假,能有更多的准大学生读读这两本书,为将来的大学生涯做好足够的精神准备。

现实

终于鼓足勇气读了《上课记》。之前一直觉得,大学校园的事,离我这种混在江湖多年的中老年朋友来说,实在远。后来在《读库》上看到一点,才来了兴趣。读着读着,就知道,所谓文章,就是抓住那些有意思的细节,记录下来,而不是花里胡哨,N多金句,神马“好词好句”。孩儿们的言行,尤其有味儿。,,

让这徒劳发生

我喜欢这么真诚又执拗的老师。我热爱这么简单又朴素的文字。和王小妮一样。我也成为了一名老师。而且是一名如今备受诟病的应试教育阶段的语文老师。我要和他们讲如何给一篇文章分段,如何分析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还要让学生讨论一首诗好在哪里等问题。但在心底,我真正想做的,和王小妮一样,我也想和他们一起读诗,去感受风的方向、麦子的颜色,让他们拥有一个自由而多元的世界。我不能放弃前者。但我也无比渴望后者。所以,我也让学生看书读诗,写作课上要求他们写真实简洁不漂亮的文字,尽量去了解这些生命身上所依然保存的“干净和纯洁”。射出了我的教学之箭,有没有正中靶心我不得而知。时间尚短。我们有至少一年的时间可以朝夕相处。我留存着学生最初写的自我介绍,想在高一结束之时,再让他们写相同的主题。到那时,借助这两个文本,我想看看,这改变有没有发生。如果有,我想我会相信可以有所为,会相信水滴石穿,会相信飞蛾扑火也有其原因道理。如果没有,正如王小妮所说:“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挺好的题材

可惜比较主观的作者,也无可厚非吧,毕竟这么大的代沟摆在那里,学生怎么想的文化怎样作为一位老师还是不能比较客观的分析出来,不过看得出来这位老师很好,真希望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老师能写下这种教后感的题材,相信还是不错的。

关于教师的一些心里话

关于教师的一些心里话——读王小妮《上课记》这是一本很容易读的书,咪蒙说它是一本流水账,确实是。只是现实中专心教学的人很多,有心记录的人却极少。这本普通的《上课记》,即使放在桌上,也不会有人留意甚至拿起来翻一翻。它太普通了,当下的教师或许不屑一读。王小妮老师很有心,书的内容从2006到2010,现在还在写。之前是诗人身份的她,05年才开始教书,她面对的是从刚中学毕业的大学新生。我也是05年上的大学,真有缘,可却遇不上这样的老师。听说她将不再任教,我想,这便是在中国的下场。可是名人的她能转身就走,广大的底层教师只能继续水深火热。关于教书细看内容,许多字句值得深思。王小妮问:很想知道这世上有没有人愿意做一个好老师。我相信每位教师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良知与苦心,如同相信“性本善”的观点。只是在荒芜的岁月中,这一种美好的底色被覆盖掉了,风沙越来越多,最终也便如远古文明一般随风飘逝。王小妮自己给出了最悲哀的解释:“我相信哪个人都有良知,同时,哪个人又都有苟且。现实正是我们每个人造就的,现状的令人沮丧是我们人人参与的结果。我们常常不是困惑太多,而是太过自私太过实用和太过明晰。谁都能判断对错,但是放弃了对和错的评判和应有的坚持,疲惫懈怠容身于现状,主动地成了它的推动者。一万种悲哀,这是最悲哀。”良知与苟且,坚持与懈怠,现状是我们人人造成的。于是当我抱怨教育现状让认真教书的人难堪时,我根本不敢为之振臂高呼。小如每周科组的备课,人人巴不得能少即少,迫不得已聚在一起,便耗着时间,嬉笑而过。组长无奈的呼吁,我总得努力按捺住冲动的心,不然将以与众人为敌收场。我好苦闷,因为我也是这种现状的推手。当我听说某重点学校的老师们能为一道题争论得面红耳赤时,我只能心向往之……前阵子看一位台湾的校长在一个师范院校的演讲,其中一段如是说:“你们爱国,学生自然爱国!如果不爱国,天天发牢骚,天天想转行,天天想下海,那下一代还有什么希望?尤其是学英文的,总想好好学,将来以后到哪个公司为哪个老板、哪个董事长当翻译官,多丢脸!多没人格,多没气度!我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国家观念。”这话,教育未出校门的师范生,确实应该。但在久经考验的老师们看来,却是多么可笑,哂笑道:混口饭吃,何必那么较真。而我居然为之热血上头,我真的不够老,老得能被叫老师。记得未当教师前,在一位校友的空间看到一篇汕头潮阳老师写的《教师的心酸日记》。我特意去看了当时自己的留言:我读出了浓浓的现实世俗味道,太恶心了,唉,现在的价值观啊,真无奈。校友回道:我不承认我世俗,但我承认我活于现实!呵…如果你将成为一个老师,两年后再来看这帖子吧,看看感触还一致不~现在已是两年后,我想我终究还是没吃过现实的苦,依旧固执如初。我还是原来的我,究竟要活成什么样子啊!都已经汗流浃背了……王小妮说“现实往往以理想主义的失败收场。”只寄望多年后,还能记得初心。关于语文王小妮扇了我一记耳光。作为中学语文老师努力训练的作文模式,大学老师王小妮却要求学生努力把它们打破,不需要文采,只需要找回最真实的感受。读到她为了让学生努力诋毁和消除“好词好句”的细节,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一下子陷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脸似被扇了一记耳光,火辣辣的。回想第一年教书,那时的想法如同王小妮,要学生们写出最真实的感受,“自己的体验比任何名著名言更有价值”,但实际考场作文却拿不了高分。今年的我,已逐渐向高考作文套路倾斜,向着那种扼杀情感的模式前进。而且教得越久,套路会掌握得越多,情感将越来越少。最终如同郑强教授感叹的,“这个产品从幼儿园那儿就开始,一直传到博导身上,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孩子已经搞坏掉了。”这个老师扇了所有中学语文老师不止一个耳光,她说:“人文学科的课业,讲授者不投入情感,课是不可能上好的。”所以“谁的作品被选中谁的厄运就来了,他会被快速败坏,变成嚼蜡。”语文正是首当其冲的一门功课。且不论教育的体制问题,实际许多语文老师只是照本宣科,课件真是个好东西,照着念真方便。相信能当语文教师的,都该是中文系毕业的,每位中文系的师范生,都该热爱自己的专业啊。文学是一门博大的功课,各种观点与解读都与时俱进,若不钻研,哪来新的东西传授,应试的技巧是一套一套的,但文学却是无套路可循的。我曾不止一次听过老师抱怨《唐宋散文选读》真是枯燥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我只是笑着回应,情感就是最好的武器,即便是貌似枯燥的文言文,只有用情去钻研教材,“鼓掌,就是学生们除了发言以外,能主动做出的最快活的事情。……他们的掌声中体会到了讥讽嘲弄哄笑拆台和“算了吧”等多重隐喻。”“我亲眼看着你们成为这个国家最年轻的知识分子,得祝贺你们。”“我不赞成把中学思维带进大学。”“当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之后,这些在黯淡的角落里的年轻人靠自身散步的微小光泽存在,他们最后可依赖的只有生命的本能,以求得自己的精神支撑。”“如果说,教师能够解惑,可是,我能够做的实在太少了。”反对的观点“谁想把一件本部重要的事搞得煞有介事,那就是考试。”

记录上课

王小妮老师说,记录和写作的过程,是审视反省自己的过程。生活都是庸常的,而日常的才最本质,才水注石穿。…………看完整本书,犹如上完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课。返璞归真,土地里出来的孩子最有朴素的气质。这本书是大学同学小杰推荐的一本好书,他总是能够给我推荐一些好看的书。《上课记》是王小妮老师在海南大学从事教育工作时期每日接触同学而记录下来的日记。说自己的感想,鼓励学生写身边的文字。浮夸是虚假的面纱,被蒙蔽了双眼的孩子就会迷失在人生路上。语言很简练,谈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他们总是有一种自卑的情愫,在城里人面前总爱低着头。然而,王小妮总是鼓励学生们用简单的文字去书写家乡,用家乡话去阅读文章,用自己的权利去争取人生自由。之前晚上睡觉前,总爱跟陈某某谈论一些话题。说起自己的家里很穷。我说:“你用苹果5C的时候,我只能用得起摔坏了屏幕的中兴。”穷与富是通过物质去相比较而得来的,是人类臭不要脸的面子。而我们往往会忽略掉精神层面。我从小也是一个很自卑的孩子,对于从农村长大也耿耿于怀,总觉得老天不公平,为啥有些人就可以生长在城市里,想要什么玩具就有什么玩具,总是能够玩到高端电子类的玩具。并且我们这些人总是在以这种思想去强加于下一代。我们总是说:“我们苦了一点,没关系,但是不能苦了下一代。”每个人的父辈都这样说。陈某某说:“超级玛利亚伴随他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有句话说得好,“我努力了半辈子才能够与你一起坐在星巴克喝杯咖啡。”我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好久没喝过可乐的工人》。那是我在工地上遇到的一位工人,他抽着两块五一包的山城牌香烟,他却买不起两块五一听的可乐。”姜文拍电影热衷专研台词,他举例说:“一条河,河一边走着一个拿着鱼竿的聋子,另一边也走着一个聋子。没有拿鱼竿的聋子看到河对岸的聋子拿起鱼竿问:“喂!老哥,钓鱼去呀!”聋子为了证明他不聋,赶紧说:“不是,钓鱼去!”这边也为了证明自己能够听见接着说:“呵!我还以为你钓鱼去呀!””两个聋子,一个场景,几句简单的台词。就会成为影院里的一幕精彩。王小妮的《上课记》在于关注事实,每次上课前讲一件新闻,让学生谈一谈对这件新闻的看法。学生们的作品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写文章抓住细节与情感,就像朱自清的《背影》一样。或者通过白描的手法去衬托叙事。打破常规和固定模式,用自己的真实感受去体验生活。好比你就是字里行间真真切切的人物。思考问题也是,不是单一方面就能够体现问题的实质。城市里高楼大厦,生活干净,乡里人好奇。农村里空气清新,生活简朴,城市人向往。你说是城里好呀?还是农村好?我庆幸的是在他们玩着电子游戏的时候,却不知道每天吃的大白米饭是怎么来的。而我播过种,插过秧,收割过水稻(小指上一道疤痕就是童年里下田割水稻留下的),捣过粪,挑过担(那个时候妈总让我学如何去绑挑担绳)。我觉得那些经历都是人生中最丰富的素材。严歌苓说:“写作要身临其境才能够抓住其灵魂所在。”在写《小姨多鹤》时,曾自费去日本一个小村庄生活一段时间。写《陆犯焉识》(张艺谋电影《归来》)也在东北体验过一段时间。余华的《活着》也是确确实实的有那样的生活体验,他才能够把富贵的形象淋漓尽致的展现于文字中。陈某某说:“你的童年生活感觉像是我父辈那代人的童年。”我不知道世间的一些差距是怎么形成的,也许在我们低下头颅,别人挺起胸的时候,就无意间形成了隔阂。或者是教育本身上就存在差异。中国的教育有问题,大多数老师把上课当做上班,我们也不再会把老师形容成蜡烛,渐渐的消耗掉自己,点亮了别人的路途。学生们读书学习也算是一种履行义务的责任。我们大多数的人生就是在尽责尽忠。其实,走出了学校我才会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才会回忆起那些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此有趣。韩寒曾经说过一句话:“学习不一定要在学校才能够学。”我希望正在上课的你,在不挂科的前提下,千万不要被无聊的课堂消磨掉时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对了。

转一篇书评──王小妮在海大

王小妮在海大──读《上课记》原文地址:http://www.wayying.com/%E7%8E%8B%E5%B0%8F%E5%A6%AE%E5%9C%A8%E6%B5%B7%E5%A4%A7%E8%AF%BB%E3%80%8A%E4%B8%8A%E8%AF%BE%E8%AE%B0%E3%80%8B/【王小妮在海大】一开始不知道王小妮在海大。大二,在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看《海南周刊》(海南一定位高端,却刚刚起步的文化小报)写海南大学的多多,才知道多多在海大。于是很兴奋,专门去图书馆找了书,点读了一些。并且略读了一些朦胧诗相关的一些书。并且在网上吐槽了一下,写了《多多在海大》。结果depthsky给我说王小妮也在海大。哦,我很无知。大学虽然上的是海南大学,但前两年生活在儋州两院,虽然多次来海甸岛,也去过人文学院——是避雨。对海大的人文学院并不了解,更不要提跑到海淀校区蹭课了。原海南大学研究人文的老师还是有几个名人的,实属难得。原海南大学有多多、唐晓渡、耿占春、徐敬亚和王小妮等诗人相继来海岛执教。热农大和原海大合并,或许对于原海大的人文强项并不是都是有利的。但愿他们能在海岛上这个毫无学术气氛的地方能更多的写出新作,也算海大福分了。二零一二年初,我们从两院来了,王小妮已经回深圳走了,留下这本书《上课记》。读这本非常意义的书,显得格外有感觉,不忍卒读,想象她上课的风采。【感受王小妮】如果大一能看到王小妮《上课记》或者会释怀很多东西。面对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没有批评,没有抱怨,没有故作高深,甚至没有诗意表述,流水般滋润着读者的心。骄傲的乡巴佬王小妮,多次写到学生的贫困,多次写到乡村。在这个富人话语权的社会,这是她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关于土地,关于贫穷,关于大学,关于两代人等等。成长中,有些东西注定给予自己一辈子的烙印,而有些东西自己注定一辈子也学不来。或者这就是我们充满无限选择中不能选择的平衡,不论爱,或者恨。功利化的大学生王小妮用诗人的角度和那代人的眼光观察我们这个年龄的各种问题。在海岛上,我们有着各种普通学生的焦虑,没有一点世外桃园的各种宁静。各处喧嚣,各种声色,向内而生的时刻越来越少。轻浮,迷茫,功利等等各种浮躁心态,到底我们在受怎么个一种教育?海纳百川,大道志远了吗?大学应该培养理想主义者,只有一批一批理想主义者的冲击,社会才会一点点进步。如果大家从大学就开始争名逐利各种龌龊,人生还有什么意义?王小妮老师希望用自己言传身教来努力改变学生一点点。文化行骗余秋雨《上课记》写到关于余秋雨的地方,发现王小妮老师也是不喜欢这种人。余秋雨能在学术界博得如此名声实属不易。初中高一感觉还可以,后来就不喜欢读了。甚至看到高中图书馆有《余秋雨批判》等之类的书。上张志扬老师课有说,张老被八卦为独孤求败,余秋雨则被誉为岳不群。足可以一窥这趋炎附势之徒。好词好句害死人王小妮用多次强调,不要展示自己的文采,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刚经过高考的孩子,满脑空洞、乏味、华丽的好词好句还没忘记,正想到处秀一把,特别是强手如云的文科,却遇到一个让他们写真性情的老师,让他们放弃故作声势的文法,恢复本真的写作状态。这代人没有诗歌在学生心中的诗歌,只有古诗词,根本没有现代诗。这是大学前教育的结果。有过较长一段时间对诗歌的喜爱,现在仍然对诗歌心生敬畏,相信诗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称谓。在二十多年前,或者还有更多的人喜欢诗歌,现在这样的人在这样一个功利的社会一般都是要被鄙视。。新闻还不如娱乐老师每天都让大家关注新闻,甚至课上要讲新闻。除非发生很轰动的新闻,学生并不愿意了解这个社会在发生什么,因为大学这个校园实在是太安逸了,不关心别人照样生活的很快乐。实在没有色情、暴力、邪恶、低俗的娱乐能够吊起胃口。乡音无改鬓毛衰老师上课让用乡音读诗讨论等等。在这个普通话同行的年代,方言正在一步步的边缘化,它们顽强的被使用者,又慢慢的消失。在这个普通话不标准就会被嘲笑的年代,更应该让人们意识到,方言才是语言本体,乡音无改才不忘根。【王小妮的声音】“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所地道的底层大学,生源大半来自底层,将来是构成这个社会的基础,未来公民社会的根基。他们个性中的淳朴务实多是天然的,如果他们能清晰设定做人的基本底线,我们或许不该放弃对未来的希望。”——读到这里背脊发凉,仿佛看到血淋淋的未来。那我们还坚持理想主义吗?“来自乡村的同学,不必为自己缺少见识而自卑,你们还没意识到,你的全部乡村经验就是你自己的宝库,那里面才有你自己的独到发现,你自己可能创造的全部故事和诗意,只有它是你的,别人编造不出来的。”——虽然自己脸皮厚不自卑,但是总以为自己童年缺少了很多东西,后来发现,绝大多数失去的是能弥补的,而自己却拥有了更多的一份宝库。“诗意常常待在最没诗意的地方,因为真正的诗意必须是新鲜的,是那还没有被赋予诗意的,只有偶然被赋予了新鲜的感受之后,它才忽然获得了诗意。”——想诗意的栖居在土地上,就必须懂得何为诗意。“也许只有一个人不缺钱以后,才能开始理解钱永远不是重要的。”——一个人追求物质,并不让人焦虑,让人焦虑的是身边所有人都在奋不顾身追求物质。“我能体会到‘教的痛心 学的反胃’,它部分说出了高等教育的今天的无奈。教的和学的之间,有些完全不对接,完全的隔阂,完全的不信任,这其中没有谁正确,通用没有谁错误,是更大的地方出来问题,传授方式和接受态度都有问题。”——恩,尤其是不感兴趣的学科。“一个正常的社会不是缺精英,恰恰缺少更多的平凡的好人。也许付出努力能启动这些年轻人身上潜行的未知的力量,也许他们能在漫长的日常中坚守自己,也许如李提摩太所说,现代教育二十年可见成效。”——这是王小妮放弃活动和写作来做教师的动力。“比起前辈,今天的年轻人可复杂多了。他们不是中国古人在诗词里赞颂的莲花,没理由要求我们的孩子们身上不沾污秽,但是,发现了再小的纯净,也一定要说出来,说给他自己和更多的人知道,这在今天尤其重要。”——发现人天使的一面。“当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之后,这些在暗淡的角落里的年轻人靠自身散发的微小光泽存在,他们最后可依赖的只有生命的本能,以求得自己的精神支撑。”——微小光泽,照亮身边的人,这也许是我们一直都能做的,也是王小妮老师期待的。

夏夜里的清凉

当北京的暴雨被伦敦的热浪淹没,乌鲁木齐的天气却依然炎热。打开窗,让空气流动;拉上窗帘,把地球那端的喧嚣隔离开来。于是,开始静下心来读王小妮的《上课记》。沿着书脊的脉络,从2006一路走来,起初是新鲜且平静的,多年前的学生生活在作者的笔下涓涓而来,有昔日重现的愉悦感。但当我读到“是什么经历在黑暗中提示了他们,热衷于把痛苦推衍到极致”时,开始异讶和惊愕。是的,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群懵懂的孩子变成了周遭熟稔的面孔?让本该纯真本该淳朴的心灵沾染了灰尘。直到读完邓伯超的邮件,尤其是结尾的这几句—— “阐述 在我们眼里 那是生活 是世界/在上帝的眼里 那是一场游戏”。让我不禁掩面,心情沉重。正如王小妮所言:他们将来是构成这个社会的基础,未来公民社会的根基。但他们从来都不是与世隔绝的真空人,他们只是被父亲宠爱的孩子,而他们身上却被赋予承载家庭未来的使命,这个使命是现实社会重压的必然。他们每个人从求学之始就知道了自己的宿命,他们并不比我们更轻松。喜欢王小妮这几年的记录,用“旁观者”的心态记录活生生的人或事;喜欢她悲天悯人的关怀和为人师表的冷静。不强势不干预,用一场温润的雨带来夏夜的清凉。如若有缘相见,必会鞠躬致谢。也希冀她能继续记录下去,期待更多雨的来临。今夜,琴声呜咽,今夜,泪水全无。

我的上课记

在火车上看完了王小妮的《上课记》,想起了以前当老师的日子。本科在师范学校读中文,兼职加实习,教过的学生不下百人。如果没有读研,没有换专业,现在我应该是个语文老师,可能会是个好老师。很多事情没有记录下来,看了这本书才觉得是很大的损失。一2012年的暑假,我在一家辅导班教两门课,小学低年级的作文和小升初的英语。作文班里有个小孩叫赵怀康,明显比其他学生瘦小,虽然是暑假,还是只穿校服,一身白红相间的,一身白绿相间的。小孩长得快,小学阶段每年都发新校服,他的两身衣服都没有局促感,看来身体并没有怎么长。衣服永远不干净,泥渍、墨水、干掉的鼻涕胡乱地分布,也穿不正,不是领子歪了,就是裤子拧了。但这不是我注意他的理由。第一节课,他坐在最靠近讲台的那个位置,我一眼就看见了他,冲他笑了一下,他的眼神怯懦、迟滞,但还是带着笑意迎了上来。上课的时候我提问他,他没答上来,其他学生一片哄笑。其实不算提问,让每个学生随便说说而已,好像是问他们喜欢什么小动物。我试图引导他,他磕磕巴巴说了几句,我又赶紧鼓励。又是带着那样的眼神,他怯怯地坐下,好像开心了一些。课间,有个小孩跑过来,趴在我耳边说,老师,你知道吗,赵怀康是我们年级的倒数第一。我心里一惊,不是为他可能是倒数第一的事实,而是为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的恶意,或者说优越感。放学后,辅导班的负责人又告诉我,有个叫赵怀康的学生,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智力上差了点,你多费点心。幸好,他说的不是别费心了。我只提问他最简单的问题,但给出最充分的鼓励,也暗暗给他补课。中午放学时间是11点半,这时候孩子们基本上都被家长接走了,他总是最晚的一个,常常要等到12点多。有时候没人来接,自己走,这样的日子里,他的脖子上会挂起一串钥匙,原本白的的绳子早就变成了灰的,配合着脖子上的几道灰印子。我就在放学到他被接走的空档里给他补课,说不清是出于什么心理,可能只是觉得他自己一个人在空教室里等家长来接,太冷清了。他不会写作文,句子也写不了,甚至字会写的也很少。他名字里的“怀”字,竖心旁的两个点是总是错写成倒八字,竟然从来没有人纠正过。可是我也没能纠正过来,他学会了对的怎么写,但每次还是写错。别的孩子学写作文,他学写字、写句子,教学因人而异,对他而说,这应该是妥帖的。在这半小时的补课里,我自以为和他建立了一种私人友谊。前几年我还保留着包里经常揣着话梅糖的习惯,一开始是分他几块,后来自己就不留了,再后来专门买小孩子更喜欢的水果糖或奶糖给他。他也从羞怯收下变成了主动索要,经常扬起声调问,老师,今天有没有带糖啊?那个教小学低年级英语的女孩也常带糖给他,他有时候在我们俩之间跑来跑去地炫耀,我和那个女孩每次又无奈又开心,为他这份幼稚的快乐。我见过他的母亲,一个瘦弱的女人,面容很清丽。她对我很客气,说赵怀康告诉她,我对他很好。听辅导班负责人说,赵怀康家庭条件不好,报班的一千块钱学费是不小的支出。可是这个女人脸上没有愁苦的痕迹,笑得很舒展。整个课程有六周,最后两周,课堂开始炸锅了,三伏天来袭,而且他们上了太久的课,已经厌倦了。悄悄话、小动作多了起来,知道我不厉害,也会公然抗议,不想写作文了。第一次抗议是由那个最调皮却最聪明的孩子王挑起的,几个小孩跟着附和。我给他们的作业从来不重,他们就是想偷懒,但也能理解,爱玩是小孩的天性,甚至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但这件事最终成了我整个暑假最伤心的事,因为赵怀康。在一片附和声里,他突然站了起来,用他细小尖利的嗓音、几乎是喊的音量,说,老师太坏了,整天让我们写作文!他扬着下巴,撅着嘴,头歪向一边,斜视着我,一副大义凛然、做了英雄的表情。更多的人跟进来,他的声音很快被淹没,但无疑已经成为第二个领袖。我震惊,疑惑,他是真心吗?如果是真心,他真的这样怨我吗?如果不是真心,他为何要伪装成这样?是为了在长久被嘲笑、被忽视的境况里,为自己赢得一些关注和认同吗?如果是前者,那我自以为的与他的私人友谊不过是幻影,给他补课也只是一厢情愿的填压。如果是后者,他是受了多大的冷落,才不惜牺牲掉善待他的人,站到敌意者的一边,渴望接纳和融入。我没和他谈过心,也不知道怎么谈,所以没有得到过答案。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足够让我伤心。最好是,他不过一时调皮。然而他不是。我还是给他补课,没有了其他同学的时候,他还是那个赵怀康。而回到课堂上,他依然乐于做抗议的领袖,甚至因为我的纵容,逐渐变本加厉。但我只能纵容他,怕一不小心就又把他从中心推向边缘。即使这个中心是如此短暂,只是课堂上的一个片断。这份纵容还因为我对另一个学生的歉意。他让我明白,当一个被压抑的灵魂开始有了反抗的意识,不管这个反抗是否正义,让它爆发,千万不要掐灭它。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延迟甚至遏制他的觉醒,如果有,那是一个多么不可饶恕的错误啊。可惜我太后知后觉,歉意只能在别人身上偿还。二可能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有一个绰号叫“胖子”的同学。我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他也是我的表弟。在外祖父母这边,我是老大,有两个表弟,大弟鹏比我小七岁,二弟靖小九岁。我上大学的时候他们上小学,每到寒暑假,如果我得闲,他俩经常待在我家里,早上来,晚上走,像上学一样。如果一起来,俩人就只有憨玩了,各自来的时候,我就辅导他们功课。我教鹏的时候更多些,初次教他是在四年级。他打小不爱学习,底子很差,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教。我一度觉得他根本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对我讲的内容不过脑子,不是学不会,而是没在学。他并不闹,安安静静坐在那里,我滔滔不绝地讲,他不吭声,问他也不怎么答。这是最让我生气的,气极的时候就会有放弃的念头,心想,反正他又不想学,我费这个劲做什么。家人问起,也是一副怒其不争的口气。姨对我说抱歉,觉得我教他是件很费心的事,她一说,我又感到惭愧,就觉得应该再用心些。有段时间,他好像一下子对学习有了热情,也开窍了一般,学得很快很好。姨说是因为他在班上被老师夸奖了。老师问他,新课的内容你怎么已经会了呢,是预习过吗。他说,我姐姐教过我。我以为他没认真学也没学会,原来多少是学会了一些的。我很高兴,也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如果轻易地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对他下定论,实在是太武断了。可惜他的热情没能一直维持,学习成绩时好时坏,总体而言,是坏的。而在上着中小学的时段里,在社会传统观念中,学习成绩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它本身具有的价值。学习不好,成了鹏挥之不去的一个标签。年级越高,学习被看得越重,鹏开始有了烦恼。还有一个标签更让他厌恶。二弟和他在同一所小学,从二弟那里得知,他在班里得了个“胖子”的绰号。二弟有时玩笑式也这样喊他,他回回抗拒,两人假势推搡一番。他对这个绰号大概是很介意的。他小时候精瘦,又顽皮,爬上爬下的,家人常笑说他是个“蓑衣猴儿”。发胖好像是从九岁那年开始的,可能是生了场大病、用药过多的缘故。再长几岁,或许是他对自己的胖心生芥蒂,夏天从不穿膝盖以上的短裤,吃饭有外人在的时候吃得很少。性格也跟着变了,不再活蹦乱跳,话很少,比从前内向了很多。在我们的文化里,胖经常被嘲笑,他因此格外敏感。我并不知道他在与同学和朋友的相处中是什么样子,但在整个大家庭里,我、他和二弟之间,他总是最被忽略的那个。我上学前由姥姥带着,那时候姨和舅都还没结婚,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自然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后来有了他,姨自己带,再过两年就有了二弟,也由姥姥带,这个漂亮、机灵的男孩一下子把家人的眼光全都吸引过去。再长大些,我的学业始终被全家瞩目,二弟活泼开朗、聪明伶俐,愈发讨人喜欢,除了时常被叮嘱要好好学习、要适当减减肥,鹏很少引起关注。偶然的一件事情,鹏在班里可能呈现的样子,我见到了。那时他上初一。姥姥家在一个家属院,小孩很多,年纪又相仿,彼此相熟。二弟人缘颇好,在姥姥家聚集五六个小孩是常有的事。这天我们仨都在姥姥家,暑假将尽,帮着他俩赶未完的作业。几个小孩来找二弟,见他在写作业,也凑热闹把作业带过来写。一个小孩见鹏的作业纸上空了很多,抄起那张纸举到我眼前说,姐姐你看,他有这么多不会的。鹏一把抓了过来,纸被撕裂成两半,一半在手里,一半落在桌子上。其他几个小孩笑了几声,鹏被激怒了,抓住那个小孩的脖子,也被他反抓住脖子,撑起打架的阵势。我从没有见过鹏如此愤怒。眼见就要打起来的时候,我制止了他们。那个小孩可能指甲尖利,下手也重,把鹏的脖子掐破了一块,伤口不浅,而他自己毫发未损,还说,别以为你胖就打得过我。姨来接他的时候问起伤口的事,他带着气,说,某某掐我了。姨很生气地反问,你为什么让他掐你。他没说话,皱着眉头,抱着胳膊,闷坐在那里。那一刻我知道我做错了,我不应该制止。他被欺负了。先是被嘲笑作业写得不好,企图抗议,反被对方掐伤,被问起的时候又不为自己力争。如果他俩能打一架,就算把别人打伤了,要承担责任,就算打不赢,伤得更厉害,至少也能把气撒出来,不会这般委屈。在姨的心里,学习的事情强求不得,她最担心的就是他在学校被人欺负。他老实,甚至胆怯, 成绩不好,又有人拿他的胖开玩笑,即使被逼急打架的时候,他也下不去手。在我上学的时候,班里的胖同学通常有两种极端的类型。一种很活泼,是和谁都能打成一片的“活宝”,被开玩笑也不在意,还经常自嘲。也被老师喜欢,能嬉皮笑脸地和男老师称兄道弟,也能一脸温良敦厚地唤起女老师母性的关怀。和女生关系尤其好,需要帮忙的时候被叫着,有集体活动或好玩的事也被叫着,甚至彼此间性别观念是模糊的。另一种则很沉默,沉默到他们没来上课你也不会注意到。在某些特殊场合,胖的特质被凸显,比如体育课,比如体检,他们会成为焦点,伴随着或多或少有声或无声的奚落、恶意或非恶意的玩笑。他们绝不会自嘲,或者尴尬地笑一笑,或者不回应,玩笑严重、恶意明显的时候,就是一场交火。他们看上去是正义的,但无论输赢,都很少有拥护者,像个孤独的战士。如果成绩好,情况要好些,如果成绩不好,他们必定是孤独的。以鹏的性格来看,他应该属于后者。这正是姨担心的理由。这件事说来很小,也很大。如果他的反抗是从压抑中的觉醒,我制止了他,就是掐灭了这个觉醒的苗头。这未必是他的第一次反抗。或许他反抗过很多次,也被制止过很多次,而每一次制止都构成了二次伤害,每一次制止都在延迟他觉醒的时机。鹏混沌着上完初中,最终没有如家人所愿考上高中,读了中专。半年之后再见他,竟然瘦了那么多,脸一瘦。五官的轮廓就出来了,家人这才发现他其实长得不错。听他说是在学校吃不好,又经常打篮球的缘故。心情好像也舒展了,还是话少,但眼角眉梢带着的情绪总是骗不了人的。摆脱了那些无聊的科目,大概是对所学的技术项目有些兴趣,他学得还不错。又瘦成了一个帅小伙,整个人仿佛豁然开朗了一般。他之前一直对家人表现得很顺从,读中专后似乎有了些许叛逆,甚至闹出过离家出走的戏码。叛逆不一定是错的,因为父母不一定是对的。他新交了很多朋友,在外面玩得太久回家太晚被父母说,会为自己据理力争。对于父母说的该交什么朋友不该交什么朋友,他也不甚理会,有自己的一套哲学。他说,他和他们相处得很好。我相信,因为他这样说的时候,眼睛里是带着笑的。鹏性格里的优点也渐渐展现出来,忠厚,可靠,十七岁的年纪就有了对家庭的担当。父母工作忙,他又没有课的时候,会把晚饭做好等他们回来,家里老人生病的时候,他能整夜整夜地陪床、照顾。而此时,叛逆期的二弟虽然一如既往地聪明活泛,惹人喜爱,但有时过分任性、狂妄,让家人担忧。家人开始赞许鹏的好。我始终觉得,在我们姐弟三人中,鹏的人生一定是最安稳和顺的。相比我的疏离,二弟的张扬,他是那种能在烟火生活里过得踏实妥帖的人。我愿他得到这样的幸福。

忆起大学时光

《上课记》,王小妮。看到书名和作者,我断定这是一本年轻作家写的关于上学的轻松散文。没想到一翻开来,全部猜错。作者年龄比父母都大,而内容则是关于她在大学上课过程中对课堂和学生的种种记录和思考,文字确实是轻松自然,没有漂亮好句。关于内容不想说太多,是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老师都会想到的问题,但是她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融入自己的态度,特别难能可贵。我只是想就看了这本书勾起的上学回忆写点东西。首先回想起的是自己的大学生活。用指头数一数,大学毕业四年了。三年读研,一年工作。当和父母一起踏上去往开封的火车的时候,我不知道迎接自己的是什么样的四年光阴。那是我去过最远的路,坐火车要十四五个小时。一路上的风景随着越来越北,也越来越萧索,一排排笔直的树干。我的心在四年中,也像北方的色彩一样变得越来越“苍凉”。到了大学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了,大一是迷惘和探索。大二逃学成瘾,躲在寝室里睡觉、看书、看电影。大三有点危机感了,开始去上课,开始认真做笔记。大四准备考研了,又逃了一些课。最遗憾的是在四年中没有好好的听课,没有和老师交流,没有学到东西。说到“苍凉”,是有三件事让我心结难舒。一是难以融入河南的生活习惯,周围的同学百分之九十是河南本省的,总觉得隔了一层,即使在一个寝室,彼此却都并不关心,非常受不了这样的氛围,因此并不喜欢他们。倒跟外省的几个同学关系处的挺好。二是考研的经历使我无法回首那段痛苦时光。那时的自己像个独行侠一样穿梭于校园,一个月的独居日子仿佛过了十年,自己一下子老了十岁。虽然自己后来考研第一名进了报考的学校,但我痛恨那段岁月,它对我心灵的戕害至今没有痊愈。后来和同学聊起,我说大学时光仿佛过了好久,我都有些模糊了,好多同学的名字也想不起来。同学却说他怎么感觉大学好像就在昨天,你们都还历历在目。我解释说可能我中间又上了三年研究生,感觉日子远了。其实在我内心深处是想把它忘了,忘了就没有痛苦,就一笔勾销了。

学会写简单的文字

王小妮老师说,记录和写作的过程,是审视反省自己的过程。生活都是庸常的,而日常的才最本质,才水注石穿。…………看完整本书,犹如上完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课。返璞归真,土地里出来的孩子最有朴素的气质。这本书是大学同学小杰推荐的一本好书,他总是能够给我推荐一些好看的书。《上课记》是王小妮老师在海南大学从事教育工作时期每日接触同学而记录下来的日记。说自己的感想,鼓励学生写身边的文字。浮夸是虚假的面纱,被蒙蔽了双眼的孩子就会迷失在人生路上。语言很简练,谈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他们总是有一种自卑的情愫,在城里人面前总爱低着头。然而,王小妮总是鼓励学生们用简单的文字去书写家乡,用家乡话去阅读文章,用自己的权利去争取人生自由。之前晚上睡觉前,总爱跟陈某某谈论一些话题。说起自己的家里很穷。我说:“你用苹果5C的时候,我只能用得起摔坏了屏幕的中兴。”穷与富是通过物质去相比较而得来的,是人类臭不要脸的面子。而我们往往会忽略掉精神层面。我从小也是一个很自卑的孩子,对于从农村长大也耿耿于怀,总觉得老天不公平,为啥有些人就可以生长在城市里,想要什么玩具就有什么玩具,总是能够玩到高端电子类的玩具。并且我们这些人总是在以这种思想去强加于下一代。我们总是说:“我们苦了一点,没关系,但是不能苦了下一代。”每个人的父辈都这样说。陈某某说:“超级玛利亚伴随他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有句话说得好,“我努力了半辈子才能够与你一起坐在星巴克喝杯咖啡。”我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好久没喝过可乐的工人》。那是我在工地上遇到的一位工人,他抽着两块五一包的山城牌香烟,他却买不起两块五一听的可乐。”姜文拍电影热衷专研台词,他举例说:“一条河,河一边走着一个拿着鱼竿的聋子,另一边也走着一个聋子。没有拿鱼竿的聋子看到河对岸的聋子拿起鱼竿问:“喂!老哥,钓鱼去呀!”聋子为了证明他不聋,赶紧说:“不是,钓鱼去!”这边也为了证明自己能够听见接着说:“呵!我还以为你钓鱼去呀!””两个聋子,一个场景,几句简单的台词。就会成为影院里的一幕精彩。王小妮的《上课记》在于关注事实,每次上课前讲一件新闻,让学生谈一谈对这件新闻的看法。学生们的作品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写文章抓住细节与情感,就像朱自清的《背影》一样。或者通过白描的手法去衬托叙事。打破常规和固定模式,用自己的真实感受去体验生活。好比你就是字里行间真真切切的人物。思考问题也是,不是单一方面就能够体现问题的实质。城市里高楼大厦,生活干净,乡里人好奇。农村里空气清新,生活简朴,城市人向往。你说是城里好呀?还是农村好?我庆幸的是在他们玩着电子游戏的时候,却不知道每天吃的大白米饭是怎么来的。而我播过种,插过秧,收割过水稻(小指上一道疤痕就是童年里下田割水稻留下的),捣过粪,挑过担(那个时候妈总让我学如何去绑挑担绳)。我觉得那些经历都是人生中最丰富的素材。严歌苓说:“写作要身临其境才能够抓住其灵魂所在。”在写《小姨多鹤》时,曾自费去日本一个小村庄生活一段时间。写《陆犯焉识》(张艺谋电影《归来》)也在东北体验过一段时间。余华的《活着》也是确确实实的有那样的生活体验,他才能够把富贵的形象淋漓尽致的展现于文字中。陈某某说:“你的童年生活感觉像是我父辈那代人的童年。”我不知道世间的一些差距是怎么形成的,也许在我们低下头颅,别人挺起胸的时候,就无意间形成了隔阂。或者是教育本身上就存在差异。中国的教育有问题,大多数老师把上课当做上班,我们也不再会把老师形容成蜡烛,渐渐的消耗掉自己,点亮了别人的路途。学生们读书学习也算是一种履行义务的责任。我们大多数的人生就是在尽责尽忠。其实,走出了学校我才会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才会回忆起那些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此有趣。韩寒曾经说过一句话:“学习不一定要在学校才能够学。”我希望正在上课的你,在不挂科的前提下,千万不要被无聊的课堂消磨掉时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对了。

像流水账似的上课日记

之前是看推荐去买的,结果读完之后感觉并没有期待中的那么好,是的,老师用她的角度记录学生的每个小事件,像日记样的读来之后也会很有意义。老师更多的是记录学生们的话语和思想,也能更深入的理解当代大学生,其中有一些段落也很深刻,也道出了一代人更比一代人强的深刻道理,但这位老师的有些角度和思想也有些偏执,有些太过以自己的角度为主,并不是她想的都是正确的,看着孩子们接触的孩子们也并不是完整的所有大学生的面貌,只有真正的与他们生活一起,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用说教的态度去面对。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记流水账似的日记,有些内容我根本不知道是在写什么,无聊到极致的感觉。有些内容还行,但也有偏执,很一般般吧。

如果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上课记》读后

前几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上课记》的部分章节,就马上在京东下单,收到书后几乎一气读完。必须承认,这是近几年我所看教育类图书中,最好的之一。作者王小妮,1955年生于长春,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1985年迁居深圳,出版过多部诗歌散文集。2005年起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本书描画了一群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生活和思考,记录了作者和他们的互动。虽然我已大学毕业多年,但这样的情怀,也有几份悉。作者的学生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贫困,靠父母种地或外出打工缴纳学费。本书附录中的几篇学生习作,记录了他们贫困中的生活和心情。大热天和母亲到粮店卖粮,寒假里生日当天走村串户卖蔬菜,他们小小年纪就经历过了。临上学时买车票的钱要600多,家里却差100拿不出来,只恨票价订得那么贵;放假前想给亲戚带点海南特产,却没有太多的钱,只好先买大包装的再分成小袋,一张表格记录了他的窘迫和细心:大爹家4块椰子糖2袋椰子粉2袋木瓜粉、海涛家6块椰子糖2袋椰子粉2袋木瓜粉……他们的父母,与绝大多数中国农村父母一样,卖命似得辛苦,只有一个目标:供孩子考上大学。然而考上之后呢?就业问题、生活费问题、适应新环境问题,又落在这些农村学子身上。高中那样有压力有目标的生活不见了,人马上松懈下来,开始逃课、吃喝、谈恋爱。孩子们也在呐喊:难道这就是我十年寒窗想要的,我要这样继续空虚下去吗?当社会都在批评80后、90后的时候,诗人王小妮却懂得这群来自底层的学生的苦难与茫然,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纯真与温情。别的老师在冷漠、在抱怨,她却决定给这些孩子们一间温暖的小小教室。在教学中,她付出了极大的耐心与努力,让学生重新找到语言的想象力,重新体会生活的诗意:中学为了应试学生爱用好词好句以及“排骨一样的比喻”,她就让学生告别华丽和空洞,用自己的语言描写细节,其中一个学生写父亲送自己上大学时的情景,简直要媲美朱自清的《背影》了;每节课十分钟时间,给同学讲孙志刚、华南虎这样的新闻,以消除学生中普遍蔓延的冷漠;让学生用家乡方言读诗,分享彼此生活中的诗意时刻;到大四仍坚持举办诗歌朗诵会……令人欣慰的是,这样的付出总是有收获的。书中摘录的部分学生作品水平很高,还有毕业生所拍纪录片也获得了电影节奖项。然而,最感动我的,是教师启迪学生心智以及师生互动的过程,那么温暖,又饱含张力。我在这里就不引述细节了,强烈建议各位读读这本书,你一定会体验到教师的幸福。从小学到大学,在中国上学总体是件有些悲哀的事。幸运的是,总有王小妮这样敏感而坚忍的人,做学子的燃灯者。让我用序言中作者的一段话,与各位教育界同仁共勉吧:在今天,一个自认的好人总不能什么也不做,总不能继续束手待亡。哪怕多数人都在侧目观望,认为我做的这些全无意义,渺小微弱,甚至是飞蛾扑火。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海角课堂

2011年,我看了何伟的《江城》,一个美国人在涪陵当老师的见闻。关于小城涪陵,很多中国人除了涪陵榨菜,其他想象大概只是空白。何伟在书中写出的种种文化差异和冲突,都鲜明生动,犹如蘸了浓浓的油彩,一笔笔重重勾勒出来的油画。所以,最初看王小妮的《上课记》,像一个人吃惯了川菜,会觉得浙江菜太不过瘾,我漫不经心地看,几乎要抱怨“怎么这么清淡”了。后来,在这本书里停留的久一些,习惯了这里头的暗淡的光线,这时,屋里人物的眉目、衣服的纹理,都一一清晰。《上课记》,是一册铅笔素描,画在最普通的纸上,需要你久久凝视,才会向你呈现它的美感。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任教。我去过海口,比起奢靡浮华为游客而备的三亚,海口显得破落沉寂。像中国的许多城市,海口大部分大学的新校区,都设在一个荒僻的郊区,叫桂林洋。周围全是空地、没有人的大马路、工地。学生要去最近的镇子打牙祭,就要坐蹦蹦。去桂林洋的路上,我们看到许多原本装两个人的蹦蹦里,挤着三四个年纪轻轻的大学生。我不知道,她任教的海南大学是否也在那个荒凉的大空地里,但看到书中的描写,我就想起了桂林洋。她说海南大学是这样的:“来到这个地处边缘的海岛城市有六年了,平时遇到送快递的、订机票的、卖空调的、推销保险的、做导游的,很多都毕业于我们这所大学,我忽然意识到这是一所地道的底层的大学,它的生源大半来自底层……”她在每年开课前做的调查中,有一多半的学生来自农村,很大一部分人是考试失利,从其他热门专业如法律、经济、电脑等调剂到这个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很多人之前甚至没有进过电影院。这就是她的学校,她的学生。《江城》中的文化冲突,借一个外来者的锐利眼光呈现,让我看到自己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的超现实的荒诞。《上课记》不是这样。它的作者是一位中国女诗人,在像她学生那么大的时候还在乡下种地拔草,读不到书。她注定对她的观察对象——她的学生有更深的了解、体谅、期待。作者的笔端有女性的温柔平和,她不轻易对她的学生下判断,她甚至“绝不会把一个没有准备的人突然拎起来回答问题”。她以诗人的敏锐察觉并写下了:申请助学金要在全班面前长久举手的难堪;开始找工作的大四毕业班来上课的“冰冷”感,“这个班刚入学我教过,三年前的他们绝没这么沉闷”;教过的学生穿着西装去面试,“人瘦,西装有点大,不合身,两只手直拉衣襟”,看上去显老;她看到寡言的女生交作业是“把自己的那页纸反扣着,混夹在别人的作业里面”;她发现“任何一代人都没这么快地出现苍老感。”——我列举了这么多,没有一点大事儿。是的,在喧嚣热闹的当下,这本书像一个偏僻的菜园,主人只管低头捯饬自己的胡萝卜、小白菜、土豆,一道一道浇水,松土,除草。似乎有点不够响亮,似乎缺少对“公共事务”的回应,但这沉静是一个诗人对现实最有尊严的态度,最珍贵的参与。我喜欢那篇“那些默默无闻的老师”,她让学生写下对自己有影响的中小学老师的名字,她意识到,“眼前这些学生正是从那些素不相识的老师身边来的……”,那些中小学老师,有的站在课桌上给学生念诗,有的一手点烟一手执粉笔上课,有的把自己的藏书借给学生看。我想起我的朋友,绍兴的高中老师蔡朝阳,教师节上课,他给学生放阴三儿乐队的“老师您好”,歌词随便摘两句都生猛无比:“你说你为人师表出了学校门就随地吐痰!/就会舔着个B脸给我爸打电话! 你不要脸!”,生活中,蔡老师是个很温和的人,有好奇心,开一个书店,看到好书就自己先藏起来,如果好书卖不掉,就自己买下来送朋友。他的学生,也一定都看过他放的《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看着这篇,我想着蔡老师,也想着教过自己的那些好老师。他们像一条条地下河,蜿蜒流淌,看不见,却重要。“那些默默无闻的老师”里,那些默默无闻的名字,像一串灯,发着濛濛光,伫立在这本书的最后。

女儿的话~~~

升入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换了新班主任,没有以前的班主任漂亮、年轻(女儿喜欢美女老师),但孩子吗,适应能力很强,除了外表,再无他论。时间不长,买了这本《上课记》,虽然小学离大学时间还长,但想想,都是育人,给孩子读读吧。2006年那一章读完后,因为我嗓子的原因,就没再念下去,自己抓时间看完了,觉得附录里王光辉的《回家》不错,就又给孩子念了念。女儿一看到我自己拿着书看,就怪我不给她读,但也没强求我再继续读给她听。当时就想,小孩子吗,一分半的热度。一天接女儿放学,她突然冒出一句话,“妈妈,我们孙老师(新班主任)好像王小妮老师啊!”怎么?我一开始没反应过来,接着孩子又说:“她们都有亲和力”。哦,书没有白读,还是要给孩子读完,顺便在心里感谢一下孙老师和王小妮老师!

读《上课记》:真实的记录

《上课记》也是在百度阅读会员专区上读的。   一年多以前在微博上见玉玉她们提起。玉玉她们是大学老师,掀起一股读《上课记》的旋风。这本书是一个大学老师写的上课记忆。我当时没看,是因为我不是大学老师,如果是的话,我立马就去拜读了。我发现我这人的阅读口味就是,越接近自己的生活和风格的,我越是喜欢。   读这本书,起初有些懵,怎么都是一些教学片断的记录?就像我以前在博客中的那些冰糖葫芦式的小片断,每个片断都起一个题目。继续读下去,一个大学老师的独立思考、对教育的忧患、对学生的爱,以及一个一个90后大学生的鲜活的面孔,渐渐浮动出来。特别的纪实。我想起自己大学时候的那些事。有很多的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一定怎么怎么样的遗憾。   书后附有一些学生的作文。我被这些作文感染到现在。它们特别的朴实,就像山里的放牛娃,就像刚揭开锅盖还冒着柴火味的米饭香。读这些作文就像直接走进了他们的心窝里去。读着读着,我就对自己写的任何一点有修饰成分的句子都感到特别的厌恶!   《上课记》的写法很是吸引我。这种由一篇一篇的小文章联结起来的形式,很容易读,也不算太难写吧。不用作一些鸿篇构思,就一个主题,一篇一篇地记录下来就行了。要的是一种真实和坚持。我也想写我的结婚记、旅行记、烹饪记、读书记、择城记、孕育记……   在书的后半部分,有一份学生的梦想清单表。有好些学生的梦想真美。我也这么想过呢。有的至今也是这么梦想来着:我想有一所很大的滨海房子,有四面落地窗,铺着木头香味的地板,然后在上面打滚。我想为我们的家族写一本书,记录我的奶奶爷爷到我们这辈三代人之间的故事。我要靠自己的努力给家里买一套房一辆小车,有足够的钱应对所有的突发事件。到一个没有被现代社会腐蚀过的偏僻美丽小地方,盖一座二楼小房,有自己的花园苹果园,空闲时读些书。我希望开一家店,里面全都卖我自己做的东西,衣服,包,还有盒子,让我的想法也可以在别人心中产生共鸣。拥有自己的农场,在那儿种上大树,盖上一层小平房,养一群鸽和两匹骏马,和爱人在黄昏时分望着西边的天空,悠闲地散步。在未来一年自己挣钱买一百本书,然后把它们认认真真看完。……在豆瓣上看到《上课记2》也出来了。抽空再读。此书也推荐给当大学老师的W姐,以及在各个阶段做老师的:敬,植,瓶子,,,不知道你们还会来看我的BLOG不?   

上课记

王小妮的《上课记》看完了,这本早于去年书展买的书终于干掉了,还有四五本同时期的书,依旧躺在纸盒里。做事我总拖延,年前有的忙了。到今年六月份就是脱离校园整整两年,校园的一切已经离我远去,不管怎么去抓记忆,那青春的气息已经在回忆里日渐淡薄,少了很多单纯的敏感。出校的都有这种感觉,所以很多人选择不回忆来埋藏。纵使是我,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地不再去想那些可以大把挥霍时光的岁月。《上课记》是本教后记,一年一篇,一篇里面再分十几篇小段记事,记录王小妮在海大的一些教学感想。对于一个普通城市的普通大学来说,那里面大半的都是农民工子弟,很多人因为分数不达标,所以进了这所大学,这个王小妮教的专业。进来后的他们和我当年一样的迷茫,不知道将来可以干什么。一次王小妮问道班里有多少学生种过地,80%都举手了,回去的路上班长说了句:真奇怪,还有没种过地的。 对于那些每月生活费3、400的人来说,十多年没怎么涨价的书,成了奢侈品。《上课记》分五季,一年一季,当中也覆盖了 我的四年大学生涯,从中我窥探了同一时期的一批学生的想法。同一批教育下成长,我们都是一路货色,一样不谙世事,不知道社会的黑暗。农村与城市出来的学生都有同样千奇百怪的想法,对作弊的看法,逃课的看法,打工的看法,求职的看法,上了大学后有大把时间却不知道怎么去用的茫然。毕业之后,各奔东西,很多人就这么断了,生命线不再有交叉,不管平行之间的距离有多近。诗人出身的王小妮, 会在上课时穿插诗意。诗意是个瞬间动词,它代表了人瞬间对事物敏感的感受。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人人都会有诗意,只不过年纪大了,皮糙肉厚后诗意就成了失忆,人们不再会有感受,把现实当成了面具,戴到灰烬。烬前微笑,自己活得有多好。五年一本上课记,零星记录了五年鲜活的学生慢慢和社会接轨,慢慢地思考后半生的意义,慢慢地退却微笑,看着他们,想到自己。有些生命中本该挣扎的东西发现原来没人遵守,那些属于原则的东西已经成了被人笑话的枷锁。我也明白人是怎样慢慢变化,慢慢消亡。

一个认真上课的大学老师

最先再南方周末上看见节选,当时的标题是“吃货的青春”,看完觉得很有意思,便买了书来看。如题,上课记,就是作者在上课的过程中点点滴滴与她的感悟。一个老师在日常上课及和同学们的交往中透过现象来发现学生,发现教学方式,发现路的记录。让人不禁思考,一个老师,一个大学老师究竟能为学生做些什么。我不是老师,从书中感受到的更多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付出,那份尽力所能帮助学生成长的心情。并情愿相信大多数老师都是在以这样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学生。看到有这么一个认真的老师,很高兴。中国一定有很多这样的老师。

一盘散沙,正是现代人的最通常状态

2005年,50岁的诗人王小妮开始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讲授文学和诗歌。一堂课上,她读了一首诗——《荷》,作者麦豆。 远远地看见你落水没来得及呼喊 留下一件绿色有香气的旗袍八月中秋,闹市街头我遇见一位桂花飘香的女子臂挂菜篮,肌肤雪白 讲台下的学生们安静地听完朗读。课后,三位学生给王小妮发了邮件,写的都是他们自己的诗。现代派文学讲究文学理应追寻内心的感受,高扬人的情感之美。现代诗的本意也并不在诘曲骜牙,而是形成新鲜的冲力,突破旧有格律藩篱,直抵读者内心。上述老师读诗与学生发信这个回路就是一个证明,现代诗并不追求对某一普遍主题的反应,而是试图引发读者的个体思维感受。在这个意义上,教学与读现代诗有异曲同工之处。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能用既定模型把他们打造成既定的姜饼小人。教师要做的仅是启发心智,让学生有观察世界和向内思考的空间,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并怀揣梦想走向未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反对学生在写作中使用“好词好句”,而是让他们发掘自身的经验宝库、注重观察现实世界,用朴素的语言反映内心的真实感受。有人形容“90后”学生是一盘散沙,但是她说:“一盘散沙,正是现代人的最通常状态,一盘散沙就是不趋同不凑热闹不非理性不一锅端。”她布置了一篇作业,关于“我的梦想”,孩子们的选项中,“保守退却逃避的选择占了95%”。“一代不如一代”的观点在王小妮的观察中不攻自破,90后的孩子们的脆弱和背负的压力,他们的直来直去、热爱自由,拒绝曲意逢迎,都一览无余。《上课记》是一本读起来一点也不吃力的书,十几万字的容量,很快就能读完。关于大学教育或者普遍意义上的教育问题,它有许多提示;关于学生们的“课下文化”,他们对自身的认识,成长和反省,它也有记录和作者的反思。王小妮的文字很有带入感,这本书连与这条微博一起勾起了我的回忆,也让我反思,这些年来自己到底写了些什么,看了些什么,思考了些什么。

这老师真的很烦!

刚开始看的时候还觉着蛮感动的,可是越看越无趣,我不懂为什么老师的关注点永远在“农民的孩子”这儿,大学生是有多穷呀?她把大学生写的一个个自卑敏感麻木不上进没见过世面,拜托老师您能不能不要老看表面!!你以为大学生都是白痴啊!我没办法说更多,只是觉得该老师不要杞人忧天以为自己是观世音菩萨拯救苍生!有人还拿这本书与《死亡诗社》做对比!呵呵呵呵,真不容易啊!

中国何以变成如此这般境地

基本上是在课上翻完的,因为我坐在最后一排嘛。上面的老师形形色色来来去去,从语文课到数学课再到物理课,然后再到地理课历史课;下面,书里的老师只有一个,王小妮。(直呼其名是不是不太尊敬呢?)小妮老师真的是一个好老师。我这样觉得。可惜这样的好老师现在很难找了。感慨良多。虽然我只是高中生啊,还没到高三呢,却已经对学校非常厌烦了。没有活着的实感,没有看到未来的希望,没有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感觉。我想着要潇洒的活着,做我自己;到头来还是被打压了。你说学校有什么好,监狱一样(我们是鄞州高级中学,我们都叫它鄞州高级监狱);只会叫我们怎么做题怎么考试,没有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没有成长方面的引导。只有靠我自己了,看书,思考,自己把握。偏偏这些也总不被人理解,每当我想顺着自己的意愿做事情的时候,大人们总是说我,特立独行,难弄,怎么回事。什么什么的,质问的口气;原来他们的梦想是想把我培养成一个唯唯诺诺口是心非并且跟别的小孩一模一样的那种人啊。那你直接把别人家孩子当孩子得了,还能很好的实践“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道呢。我不想走别人走过的路。总是在想啊,中国何以变成如此这般模样。祖国的花朵早已在温室里死掉了。每个人都是这样,振振有词的,美其名曰:为了你们的未来着想。殊不知老师也好,长辈也好,看到的只是表象的东西,从来没有真真正正的为我们考虑过。从没有关注过我们的内心,从没有在意过我们真正要什么,从没有好好发掘过我们的个性。只是学习,考试,分数,名次...这些。而已。做别的事情就等着被PIA死吧!朋友!然后大家也都变了,低眉顺眼,胆小怕事;一张扣分单就能惦记好久,耿耿于怀。很少有人看书,教参教辅什么的倒是满天飞满地爬。大人们应该很高兴了吧。就是这样的。凡是我们喜欢的事情都是不务正业,凡是我们不喜欢的事情他们都会说,好,好。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呢,不对劲啊不对劲。而我们这代人长大了又会怎样呢。不会“惹事”的一代,固守教条的一代,该怎样度过以后的人生并缅怀曾经的少年时代呢?没有过去了,只是一尊空壳;或许可以骄傲的对后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最拿手的事情就是背书默写和考试了。怎么样,厉害吧?!其他的也不多说了。今年的生日愿望是,在十八岁的这年要好好过,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活出自己。尽量吧。然后誓与学校抗争到底!

【雨枫试读】《上课纪》——一个麻木的青年的世界观

【雨枫试读】《上课纪》——一个麻木的青年的世界观By 马凤洁 读完这本《上课纪》,其实心里有些小疙瘩,并不很舒服,也并不愉悦。大概因为平日里自己就是个对人对事不太敏感的青年,对于政治、经济尤其麻木。或许要被很多人骂了,怎么如此没有责任感,对自己生活着的社会和同胞们都毫不关心么?!经过各种反思,我才慢慢知道自己原来是一个自私自利的青年,每天花费好多无用功在网络上。尽管我还是个爱读书的人,但不幸多读书也是有过错的,竟然连生活了好几年的城市,换个地方就不认识路了。当我被家乡的亲戚们批评说读书一直没有成就,当我乘坐出租车赶去学校的毕业典礼时,司机把我丢在学校相反方向校区的后门,并批评我说,现在你们这些年轻人都读书读成了书呆子!一点生活常识都没有!我心里不平,却不知如何争辩。有时候走在路上,我能察觉到自己的面孔非常冷漠,尽管我心里有很多美丽的浪花,却总是难免摆出一副很麻木的神情,好像永远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使我温柔起来。后来才知道,原来自己只是迷失了的小羔羊群里的一只而已。通过不断的学习,我才知道,安守本分,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往往人在照顾不好自己的时候,是很难考虑别人的想法的,因为急于保护自己,所以经常会怀疑和伤害别人,更不要说帮助别人,替对方考虑。而当一个人不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时,他很难有信心去与别人顺利地交往,心中有怒气、怨气,得不到宣泄,便日渐虚弱,日渐堕落。这时,往往更难被拯救出来,只能靠自己一步步去摸索,最后或许需要撞到南墙,才能回头。时间还有剩余的话,或许,还有机会能体会到生命的另外一种状态。而不幸没有机会重新开始,便自己耽误了一生而已。通过学习,我才知道,人最大的过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带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总是挑剔别人的过失,以显示自己的优越,其实是很傻的一种行为模式。而在我们长达十余年的受教育过程中,却极少能遇到人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这本《上课纪》,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我读的一本《留守儿童日记》,我想,那些儿童们,或许再长大些就会变成《上课纪》中的主人公们。其实贫穷本身,是笔财富。或许贫穷给很多人带来特别多的痛苦,可是能够跟土地和劳动亲密接触,总比跟各种高科技的电子游戏机接触好很多。我自己的童年,也是经常见到这种物资相对贫乏,所以我对贫穷并不陌生。生活总是有两面,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难言之隐。最近两年我开始自己买米煮粥,才知道,如果一个人只求温饱,其实在北京这样一个城市,想要生存下来是不太艰难的。艰难的是,没有人愿意在金钱面前浅尝辄止。百态生活,在每个人眼中都有不同的解读。没有是非对错,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味道。到现在,我还是不看新闻,不读报纸,因为如今的这些媒介,传递给人们的都是消极的信息,太多人成为了愤青中的一员;太多人想着要离开我们的国家,却都忘记了,没有祖先哪有我们;太多人说着流利的各国外语,汉语却写不出完整的句子。太多人忘记了,我们是炎黄子孙。我看到自己是一个麻木的青年,我只要求自己,尽本分,做好自己的事,不给国家添麻烦。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人人的烦恼和浮躁都会少很多。在反思自己过失的路上,我还有很多里程要走。只盼望我能消除自己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多向外学习,向内反省。日日精进,相信有一天,我终可以得到智慧,了解这个社会的真相,以及生命本身的真相。那时候,或许,我可以为同胞们,为这个世界,做出更多一点的贡献。如今,我且修身以俟。

孩子们的土地。

王小妮在书中也说过,好几届的学生下来,一大半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农村。不管是自己所记述的关于这些孩子的故事,还是那些学生所留下的作文,看起来,他们才更像是本文真正的主角们。或许,离了老家原先那个纯粹、单调又有点贫苦乏味的家园,刚上大学陡然间遇见的是那样一个全然陌生的花花世界,心中会有迷惑、憧憬,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被吸引,也有人完全无法自拔;但与此同时更多的是一种内疚,会渐渐厌恶自己的本性受到了侵蚀,会遗憾自己当初那些干净的梦想已经越来越遥远,面对父母的生活,不得不承认自己更愿意为自己着想……可那家乡的土地,至少每时每刻依旧牵动着自己,告诉自己要让父母过得好,要让他们的辛苦有价值……这是土地教给这一群人的责任。农村的孩子都是善良的,良心从来不曾泯灭,纵然这个世界复杂、黑暗;始终知道不应该去谋算人,当父辈出门前忠告说,出门在外要有个心眼时,很多人还是情愿相信我会遇见好人;当火车上谈天听到熟悉的乡音时,会自觉忘掉要把钱包多抓紧点这个心思;当城市里闪闪发光的人们给予不公平的眼光时,告诉自己要知道老天会知道你的善良和苦痛,这个世界除了法律和道德之外,更有一种规则在冥冥之中,时刻衡量着我们的本性……这是土地教给所有人的善良。在城市受委屈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想到要回家,因为在那样一个大家都平等、没有多少经济差距的小圈子,每个人都起码活得会有尊严,也有人说农村孩子出了家到了大城市就不想再回去,因为不再受得了苦,可真的不是这样,因为在那样一个拥有土地的地方,能见到贫穷的地方,你会活得还有希望在,你知道自己还应该去完成哪些事情……这就是土地给予人的力量。可惜呀,土地永远只是土地,并且他不会说话,今天只是在被这个国家的既得利益者所蚕食。

我该给他们什么才能心安——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

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教后感”结集,它记录了来自城市、更来自农村的“90后”一代大学生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其中不仅收录了2006至2010这五年间,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还摘选了部分学生作业和邮件。同样身为教师的自己,读完之后确实感觉收获很多。小时候就听到过人们抱怨“一代不如一代”,如今我们这“一代不如一代”的一代长大了,也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体,可悲的是,包括我自己在内又在做着与上代人相同的蠢事,偶尔又会感叹“一代不如一代”。果真“一代不如一代”么?就像王晓妮书中所说的,之所以认为那个时代好,是因为那时候我们还年少!总说现在的学生茫然、没有目标、缺乏理想,我们可曾想过自己的理想是何时确立?甚至更多的人真的有过称之为理想的东西么?在我们像他们这样的年纪,没有思考、只有盲从!而“盲从”和“茫然”境界绝对不一样!“缺乏理想”和“没有理想”境界也绝对不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承认和敢于面对,“长江绝对后浪推前浪”!同样作为教师,同样面对茫然的90后,我们该留给学生的应该是一个方向,而绝不是一条路。每个人的路绝对都不一样,而本着“长江绝对后浪推前浪”的道理,你要相信,学生选择走的路,绝对比你指给他的要强!然而,就算是一个方向,想指明却又并非易事。中国的教育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上到政府下到学校无不高举改革大旗。但我认为,最先应该进行变革的,是我们这些作为基层教育执行者的理念和真心。事件一:学校给学生订的午饭不受学生喜欢,又不准家长给学生送饭或自带食品,加剧了校方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说句良心话,我看过甚至吃过学生的午饭,真的不怎么样!所以学生不爱吃,想自己带饭我真的完全可以理解。然后为了学校的统一管理,让学生自带食品这个口子又绝对不能开,对于学校的规定我同样也表示支持!但是,如果学生连吃什么不吃什么的选择权利都没有,一味地被安置,这个学生长大以后又怎会有个体权益意识。没有这种意识的结果想必现今社会已经暴露的淋漓尽致了:在中国,食品安全竟然还不能得到基本保障!社会机制永远受个体意识监督,这难道跟我们的教育一点无关么?在美国,麦当劳曾经仅仅因为饮料过烫就赔款一个老妇人60万美元。而在中国的校园里,学生却还必须一定要吃着自己不喜欢吃而且明明很难吃的午饭!问题我个人认为不难解决,让学生自己推举学生代表,并由学校出面多联系几家送餐公司送来样餐,让学生代表试吃,最后投票决定!而且这样的试吃要形成定期机制。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利益又便于学校的管理,更能培养学生的公民民主意识!事件二:一天放学,一学生说某某学生是某某老师的眼线,另一学生说我也想当眼线,我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当眼线安全!教育管理我相信,它确实一门高超的艺术。但当它成为学生们的恐惧之源时,这种艺术就由高超转向低俗!缺乏安全感的环境带来的后果是自私、唯自己的利益是图,没有合作、更不懂分享,未来这个学生怎样融入社会?就更不要提什么以校为家、以班为家了,有“眼线”的家还能称之为家么?懂得分享自己才能走进他人,需要的是真心,绝不是“眼线”!事件三:一次下午的电学复习课上,学生们昏昏欲睡,我即兴由灯泡讲起了爱迪生和特斯拉的那场著名的电流大战,学生们困意全消。他们诧异的是,原来爱迪生这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做过不少令人不齿的勾当!这件事我在上一篇随笔中提起过,但今天读完《上课记》之后我又有了新的理解。比起知识,学生更加需要的是人文情感的培养与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试问铺天盖地的电路图、漫山遍野的受力分析,对于一个长大后不从事理科研究的学生来说又有何用?徒增遗忘的碎片而已!比起学生会做多少道多难的题,不如让学生多感受每个奇妙定理定律发现背后的故事。一次偶然、哪怕一次错误,人类文明多少次被这种碰巧推进一步,这正是自然科学的魅力所在不是么!理科也充满着人文的情感!我们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决定着我们的学生是否有幸一睹科学世界的神奇!总之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总以“前辈”自居,而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社会需要的是能引领学生的我们,而不是被学生淘汰的我们!比起我们甚至上代人,今天的学生可复杂多了。他们不是中国古人在诗词里空泛赞颂的莲花,没理由要求我们的孩子们身上不沾污秽,但是,发现了再微小的纯净,也一定要讲出来,说给他自己和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在今天我认为尤为重要!一个正常的社会,缺少的不是精英,而是更多平凡的好人。——我们也正是因此而不断努力着……

老师真应该读读

一本《上课记》写出了当代大学生的日常与普遍迷茫的心态,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的心声。至今我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当学生无人听讲的时候老师还在侃侃而谈,难道老师只是在机械的完成教学任务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可他传的道我们不感兴趣。看着同学们呆滞的眼神,迷离的神情能提出的问题无非是“老师你的纽扣扣错了!”当时上的是物理课。我现在已经不要求老师能够幽默了,他能接点底气我就万幸了。说出一大堆我们听不懂的名词,傻瓜式的照本宣科。我们很多人都是被迫选了一个 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然后在这趟混水里挣扎扭曲彷徨甚至是痛苦,我们找不到方向。坚持自己的梦想感觉遥遥无期。比如一个理工科的人默默坚持自己的文学梦,谁会理解自己,别人除了说你不务正业给你打击又能给你什么?有时候你甚至自己都感觉自己的坚持可笑。梦想有时真的会荒诞,命运会捉弄你很惨。从小被灌输要上大学的信念,可真正到大学里学什么呢?一直到大学我们好像都没有独立思考过,总是被动的接受所谓“知识”。10年寒窗却换来一无所有,一事无成。我们除了会考试还会干什么?可能四年大学后连考试都不会了。我们在为毕业的工作发愁,我们在为每个月的生活费担忧,我们期待单纯的理想主义,可是这样的梦又能做多久?乌托邦总有一天要崩塌,梦总有一天要醒的。按部就班的在各个教室穿梭着,可我们真的在学习吗?

读后感

图书馆里借阅了一本看上去很普通的书:王小妮,上课记,海南大学传媒系,一个不太起眼学校里打酱油的专业,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内容是教后感总结,主题让人有些惊讶,毕竟作为一个在大学里已经安安静静呆了将近十年的家伙看来,现在的大学校园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从好的方面讲更趋近于传授和接受专业知识那么简单,坏的方面就更不用说了,黑心资本家与廉价劳动力,各取所需的关系比比皆是,身边更有不少人已经成为新晋高校教师。平心而论,这是个不错的甚至是热门到需要强烈竞争的职业,轰轰烈烈的科研压力压倒教学热情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传道授业解惑看似简单朴素实则奢侈。更何况这些刚上大学的小孩们还身处在最容易迷茫需要人指引和解答的年纪和一个目不暇接的时代,一个人的力量又有多强大?回想起自己受教育的经历,确确实实没有出现过哪怕有一束来自官方的唤醒,一切都得看个人的兴趣和经历来形成三观。但人总是会对未知的东西好奇,对美的事物和好的品质向往,对探究自己充满兴趣。做实验的时候和XY谈起前些天的公众事件,她总觉得作为靠近70的部分,他们会对集体和国家仍心存部分感情和关注,而我们靠近90的部分,大多数自由散漫关注自己,因此我常被嘲笑是不食烟火的小朋友。可是我们的教育和经历能提供了我们一些什么事实呢?历史课本通常面目模糊讳莫如深,野史轶闻更加适合在饭桌上津津乐道。速食轻薄的观点,各路意见领袖大放厥词,不需要思考活的更加开心,没有信仰更无底线。历史是一个失职的老人,不愿意直面和分享自己的错误。悲观一点说,理想主义从未光临过我们很多人的人生。世故,圆滑,避免沉重选择轻巧,随着现实的惯性随波逐流似乎才是正确的人生选择。底线是可以轻易被挑战的,规则是可以人为改写的,不堪一击的又何止是生命本身呢?我想,或许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漠然不作为和消极应对找出很多理由,没有好的时代,好的制度,好的学校,好的老师,然而身处在一个并未结束的过程中,这个评价标准应该如何界定?而且这些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主观能动性。做一个平凡人,我还是可以做到在有质疑和痛苦的时候停下来想一下,我的底线到底在哪里,被挑战的时候做出一些应有的勇敢和舍弃。

平淡背后的风骨

《上课记》耐住性子看完了。在这样一个流行重口味的时代,有人敢于端上这样一碗清汤寡水的东西,很有定力。诗人王小妮的作品没看过,这是第一部。之所以看这本书,不只是因为这本书的热评,更多的是好奇她怎样写那些我自认为相对熟悉的人和事。单看《上课记》的文字 ,看不出她是一个诗人,平淡如水,确实有点像一本流水账。也许朴素从容正是作者对浮华现状无声的抗议,素面朝天的样子才能彰显事实真相。但透过平淡平和的文字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纯粹的人,对单纯和理想纠结而又执着的坚持着。似有诗人的风骨。感觉《上课记》所有的精髓和闪光点都在短小的前言中。“身处污秽遍地的泥塘中,强求随风飘零的小荷们独立保持洁净是需要强劲说服力和自我约束力的。”那是作者思考沉淀的结果。我想她说出了许多教师曾经的、现在的、将来的纠结情绪。这些细伤引起的心痛,有些已经被生活挤压的重伤掩盖了。原来天下傻瓜不只一个,这个发现让我很欣慰。但知道她不再任教后,感觉一盏微弱的灯熄灭了,黯然得很。她说过,即使是她的所作所为完全徒劳,如同飞蛾扑火,也要让这徒劳发生。难道六年这么短的时间,她终究被火燎掉了翅膀么?“谁都能判断对错,但是放弃了对和错的评判和应有的坚持,疲惫懈怠容身与现状,主动地成了它的推动者,一万种悲哀,这是最悲哀。”也许,这才是她的答案。

对话王小妮: 努力去掉戾气是整个民族的大事

采访稿对话部分《东亚周刊》: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您的心态经历过怎样的变化?王小妮:越来越更多地倾听,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说话。在任何时候,人都是可以从尊重对方中得到尊重的。别以为自己满腹经纶,他们的感知力并不差。《东亚周刊》:阅读《上课记》时,常常看到两难的状态——学生一面痛恨堕落一面碌碌无为,教师“教授的恰恰是他们不想要的”,你对这两种两难处境分别怎么看?王小妮:显然问题在更大的地方,从中小学就埋下的危机,“学”已经成为很多小孩子生命中最痛苦的事,一代代中国的孩子比任何小动物都无奈又无力。后者既有对前者的延续,又有对未来的茫然和焦虑。《东亚周刊》:您在书中说,学生们的观点还要靠自己去找,那您认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在学生们以往的教育背景下,他们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并不至于转向另一个极端?王小妮:相信生命本能吧。我这一代人见过文革,没怎么读书,没有完整正常的中小学教育,最终也能获得用自己头脑思索的能力,这足以让人相信后来者,不只是90后。人的思想会在“经历”中获得,虽然它可能带来绵延不绝的痛苦。你说的另一个极端是什么,是放弃?不排除放弃,90后比起我们50后这代放弃者将更多,和一意孤行只求奋进相比,我本人更欣赏放弃,感觉它更接近人的本能。《东亚周刊》:这里的“另一个极端”想表达的是学生在初步了解一些过去未曾了解的事物时,由于自身观念受到冲击而容易产生的“过激”反应。王小妮:(哦,愤青)不只是由于发现了某些真相,甚至不断地被身边的不遂意激怒,都可能使人(谁都一样,没专属权,不只是青年人)愤慨或放弃,两个极端都可能。这是一直在想的问题,就是“我们身上的暴戾”,在2011年上课记中会专门有这样一段,暴戾的种子究竟是不是已经以基因的形式呈现在不同代别的人身上,从我自己开始,到我的学生们。2011年我们读了一些很简单的《民国老课本》,会希望用它的温润开始一次课后的变化。努力去掉戾气是整个民族的大事。《东亚周刊》:“青年知识分子”——您为何会对学生做这样的定位?是否有人曾对此发表过什么意见?王小妮:年轻的读书人不就是青年知识分子吗?没听人质疑或赞许过这说法。《东亚周刊》:中国的年轻人始终背负着来自父辈的压力,即使意识到其中的非理性,很多人最终也会选择接受,您对此怎么看?王小妮:首先中国有个孝道,似乎不遵从家长就是违逆不孝,我个人不喜欢这个角度。当今年轻人还有个问题,我说的是大多数普通人家,父母是孩子的投资人,他暗中期待着“投资回报率”,所以如果有当公务员的机会,几乎所有家长都会鼓励自己的孩子争取。这不是非理性,是太理性、太实际了。很少有学生会违抗家长和这个社会大趋势,但这趋势其实是一种非正常模式。2011年的课上,涉及过这个问题,能坚持自己的学生大约一百个里有一两个,怕也难坚持到底。《东亚周刊》:“我不相信”从七十年代的一句好诗,变成了今天青年人的常态,这是时代的进步。您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也在其他方面看到这样的进步、希望?它们是否让您对《上课记》中所期望的更有信心? 王小妮:最大的进步在于年轻人很在意自己的感受。90后的年轻人,“自己”已经远远大于“集体”,相对于上世纪的后半叶,这是最大的进步,但是绝对的个人对社会将少有建设性和参与的动力。虽然写了“上课记”,我没感到我有什么信心,如果有过,也是短促的。《东亚周刊》:您的诗歌中会提到“东北”,这片土地对您和您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能说说关于长春的记忆么?王小妮:上世纪80年代我的诗里有写到东北,进入90年代,它已经淡掉了。由于文革,我14岁和父母下放随后自己插队,对长春这城市没太多记忆,小的时候住在30年代建起来的日本殖民区,在日式房子和有樱桃树、芍药花的院子里长大,这就是最深印象。但那里在今天已经改变,我完全不认识它了。《东亚周刊》:您觉得是否有必要拉近普通人和现代诗的距离,打破人们对诗歌的错误印象,如何才能做到呢?王小妮:没必要,普通人就是普通人,诗就是诗。对诗的印象也没什么正确错误。诗完全可以也必须独自存在,当人们想读它的时候,自然会慢慢懂,或者懂不懂也不重要。诗是为它自己存在的,不是为别人。《东亚周刊》:最近看到您在媒体采访中说可能要结束教书,教学生涯对您有什么影响?有什么新的计划么?王小妮:现在想,当了七年老师的结果是七年的免费“学习”,学着倾听,学着再理解我们使用的汉语,学着关注年轻人。我没计划,自由就好,能把心里的想法写下来就好。《上课记》书摘:1.生活都是庸常的,而日常的才最本质,才水注石穿。真正可怕和被忽略的往往是所有人都在悬空下坠的状态中而不觉,我得提醒他们,这姿势不正常,不管你长久以来多适应它。2.我忽然意识到这是一所地道的底层的大学,它的生源大半来自底层,他们将来是构成这个社会的基础,未来公民社会的根基。他们个性中的淳朴务实很多是天然的,如果他们能清晰地设定做人的基本的底线,我们或许不该放弃对未来的希望。面对现实,批评今天的大学生太急功近利是最无力和最不人性的。如果他们不焦急,不知道养活自己和改变父母的生活,反而有问题。3.渐渐知道了,其实这远远不是他们的全部,比起前辈,今天的年轻人可复杂多了。他们不是中国古人在诗词里空泛赞颂的莲花,没理由要求我们的孩子们身上不沾污秽,但是,发现了再微小的纯净,也一定要说出来,说给他自己和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在今天尤其重要。4.一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却不等于什么都不能做。本文修改稿发于《东亚周刊》第四十一期

走出那扇门以后不再言说的事

大概因为自己在农村生活了十二年,现在又身处一所二流大学,所以《上课记》读起来特别有感觉。王小妮从老师的角度来叙述了课堂内外的一切,而我想从中来反思一下作为一个学生该怎样去面对每一节课。上个学期有去上哲学课,哲学老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说你们要是不想上我的课,走就好了。我也可能一个学期点三次名,就当平时成绩参考,也不会差多少。该尊重你个人的意志。但大多数人会为了那三次点名而一直强迫自己听自己不愿意听的东西,有时也只是坐在那边打发时间。课堂上的百态,这只是一个缩影。老师已经讲得如此明白,给的自由也不要,压抑也压抑得没有感觉,这一切都是门里的故事。书从头看到尾,明显感受到书的情感张力一直在扩张。虽然都是些流水账的记录,但是这些流水账也正在很多学校里发生。无论是绩点的重要性,还是培养方案的限定,都不可能让我们真正实现我们在大学里该完成的自我的塑造与提升。我曾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就和朋友讲过,无非这是一个更大的牢笼,看上去自由,其实框住了更多的人。书中有提到学生名单上的编号问题,忽然想起了心理老师上次点名的时候,说你的编号是多少,这方便了老师的记录,但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远离吧。如果一直沉默,我相信上完四年大学后,没有一个老师会曾经记得你名字。这不是“记不记得”的问题,而是师生之间缺乏良性沟通的问题。没有彼此的深入了解,课堂上的信任便无法构建。有时,我觉得如果讲台下坐的是萝卜白菜,老师估计也是照讲不误吧。没有情感的课堂,如果墓场,阴冷得可怕。墓场多少有点人情味,该是比墓场还可怕的地方。我不会逃离,而是会认真生活。课堂上有时老师也会讲到现在教育的一些弊端。但那多多少少真得只是门里的故事。走出那扇门,留在学生脑子里的东西有多少,有多少人会去实践而不是只是空想主义。看到很多事情每天在发生,坚守自己是一件不易的事情,每一天都有与自我的战争。我钦佩这样的人,也好希望走出那扇门以后,每一个人都可以多去思考,多去想一些关于自我存在的问题。不要让徒劳真得没有存在的空间。还有三年的大学时光,不知道自己的想法会改变多少。到了大四,是不是变得麻木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还能去反思每一天的生活。反思,也该是我们每一天该做的事情。保持内心的纯粹,现在就边思考边记录吧。

这是一种永远不可能对等的关系

在新书区看到这本书欣喜若狂,一两年前在杂志见过简介,现在遇到全新的可以借阅自是求之不得。保持这种兴奋读完,自然有些囫囵吞枣,很好的一个证明即是我刚刚才认真看了作者简介——王小妮这个名字和上面那个清瘦却有略刚毅面容的女子在我心里完全对不上号。我心中的作者看似不动声色实际一直在关注学生情绪,有这种心肠的人该是是那种略矮胖,心思细腻却也应是爱说爱笑的阳光样子。这张不太像。不过看上去的确像心思细腻,内心世界丰富的。这样的人才会带着这种洞察力和关怀来写这样的书吧。戏文的老师,教的,是写作、新诗。恰好这些都算中文系的必修科目。我读来,便像跟着一位老师在上课——海南大学的老师。她想了很多事,以她的思维方式观察着一批批的学生——思维的确有代沟。很多问题她只是在日记的末尾发问,读得出来,潜意识中有对学生思维方式的不认同——比如说发表对学生不在意鸡蛋言论时底下笑声的不理解。比如学生写戏时对变化一直做悲剧的处理。比如说学生热衷的不经大脑思考的鼓掌。比如说很多人对集体力量的在意。她喜欢那些对待功课认真的人。满纸是对家庭贫苦些的农村孩子的鼓励与同情。看到那些过早社会化,油滑的学生心理荡着悲哀。她注重真实。真情实感,真实经历。一切都不要作伪。通篇读下来,这个老师的形象活现。重视学生,从专业水平到思维方式到价值取向。一对文学的眼睛。没有什么能客观公正,可这位王小妮老师,坚持着自己的评判标准,想得很多。正是这种思虑的旺盛才有了这本书,可其中输出的价值观着实也强烈——现象是学生的,思想基本都是老师的。其实哪本书不是这样?不知为何我会略有些不满,可能可欣慰的是我现在想得比以前更多更远罢。描写中虽不过分但渗出的太多细节明显都是王老师自己的观察想法,很多看来和真相也许都有些距离。也许我心中的纪实文学应该要有更加客观的笔调,换句话说,这种类似记实的作品,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输出得那么明显。能想这么多,很大程度是因为思想上总有分歧。要把它们写出来却好像又被塞住了。她观察到的很多,都是我们这一代习以为常的东西。很多我们平时并未注意的细节实际上已经成了我们的标签。而细想,在她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些些遗憾和不满似乎总让我有些膈应。也许,理解之同情还不够。也许,下定义这种事,局外人做来总会让人不太满足。 回到开头,看着作者严肃面容,类推,教文学的老师大抵都是情深却不一定明显的。认真听课,专注课堂,这个上课可能一半人都在台下有手机里的另一个世界的年代,总要多给他们一些安慰罢。因为老师总要竭尽心力。至少我相信南大老师的课多是这样。因此,师生之间,永远是不对等关系。

课堂的随笔

这是当教师的随笔,从书中能了解到随在学生的学习状况。作为一个老师来欣赏这部图书很有意义。书中描写了老师如何要求学生写作,要求他们不要用好词好语来写文章,就用平淡的语句就可以很生动的写出美丽的文章。书中还对大学的作弊进行了阐述,但并没有标明自己的态度。不知是赞成呢?还是否定?全书作者的态度并没有体现,完成是对学生进行写实性的描述,让观众自己评判。

我们一直在课堂上....

生活是鲜活的,我们总能在其中找到不同于过往的痕迹,尽管过后它也变成了痕迹。曾经是学生,现在在社会上混在,确实是混在,看到一批批从大学出来的孩子,也当上了他们工作上的老师,总觉除了有足够的劲之外,一无是处!于是,经常和几个老同事讨论,这究竟怎么了?然后,教育,生活,环境等等的呢总能找出无数个貌似是原因的原因!上课记里,你能看到很多你很惊喜的东西,原来一个如文学工作者的老师会以一个这样的角度看学生,里面的人物都是很真实的,真实的有时你会揪心,会无奈,会微笑,甚至会回忆那些年...于是,看完这本书后,我会想说:再见!你好!

《上课记》之后,王小妮新著《1966年》现已推出。

《上课记》类似记实文学的风格,小妮老师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现今校园发生的一切,对于学生的困惑、迷惘,不盲目指导、评价。这首先就是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我们谁又敢说,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就绝对是正确的,做为大学生必须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课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