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十年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留德十年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
ISBN:9787300061177
作者:季羡林
页数:223页

章节摘录

下,心领神会;然而握在手中的那一只饭碗,则摇摇欲飞矣。因此,我必须想法离开这里。离开这里,到哪里去呢?“抬眼望尽天涯路”,我只看到人海茫茫,没有一个归宿。按理说,我当时的生活和处境是相当好的。我同学生相处得很好。我只有二十三岁,不懂什么叫架子。学生大部分同我年龄差不多,有的比我还要大几岁,我觉得他们是伙伴。我在一家大报上主编一个文学副刊,可以刊登学生的文章,这对学生是极有吸引力的。同教员同事关系也很融洽,几乎每周都同几个志同道合者出去吃小馆,反正工资优厚,物价又低,谁也不会吝啬,感情更易加深。从外表看来,真似神仙生活。然而我情绪低沉,我必须想法离开这里。离开这里,至高无上的梦就是出国镀金。我常常面对屋前的枝叶繁茂花朵鲜艳的木槿花,面对小花园里的亭台假山,做着出国的梦。同时,在灯红酒绿中,又会蓦地感到手中的饭碗在动摇。二十刚出头的年龄,却心怀百岁之忧。我的精神无论如何也振作不起来。我有时候想:就这样混下去吧,反正自己毫无办法,空想也白搭。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我这辆车还没驶到山前,等到了山前再说吧。然而不行。别人出国留学镀金的消息,不时传人自己耳中。一听到这种消息,就像我看别人一样,我也是浑身发抖。我遥望欧山美水,看那些出国者如神仙中人。而自己则像人间凡夫,“更隔蓬山千万重”了。我就这样度过了一整年。

前言

人民出版社是党的第一家出版机构,始创于1921年9月,重建于1950年12月,伴随着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巨变一路走来,成为新中国出版业的见证和缩影!“指示新潮底趋向,测定潮势底迟速”,这十四个大字就赫然写在人民出版社创设通告上,成为办社宗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版宗旨的表述也许有所不同,但宗旨的精髓却始终未变!无论是在传播马列、宣传真理方面,还是在繁荣学术、探索未来方面,人民版图书都秉承这一宗旨。几十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大批为世人所公认的精品力作。有的图书眼光犀利,独具卓识;有的图书取材宏富,考索赅博;有的图书大题小做,简明精悍。它们引领着当时的思想、理论、学术潮流,一版再版,不仅在当时享誉图书界,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影响。为挖掘人民出版社蕴藏的丰富出版资源,在广泛征求相关专家学者和老一辈出版家意见的基础上,我社决定从历年出版的2万多种作品中(包括我社副牌东方出版社和曾作为我社副牌的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披沙拣金,精选出一批在当时产生过历史作用,在当下仍具思想性、原创性、学术性以及珍贵史料价值的优秀作品,汇聚成《人民文库》,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收藏需求,积累传承优秀文化。《人民文库》第一批以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出版的图书为主,分为以下类别:(1)马克思主义理论,(2)中共党史及党史资料,(3)人文科学(包括撰著、译著),(4)人物,(5)文化。首批出版100余种,准备用两年时间出齐。此后,我们还将根据读者需求,精选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优秀作品陆续出版。由于文库入选作品出版于不同年代,一方面为满足当代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阅读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将原来的繁体字、竖排本改为简体字、横排本;另一方面,为尽可能保留原书风貌,对于有些入选文库作品的版式、编排,姑仍其旧。这样做,也许有“偷懒”之嫌,但却是我们让读者在不影响阅读的情况下,体味优秀作品恒久价值的一片用心。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作为公益性出版单位,我们深知人民出版社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为人民多出书、出好书所担当的社会责任。我们将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再创人民出版社的辉煌。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文科研究生的一本必读书,不止在治学上,而且在为人上,全都可以作一般青年人的学习榜样。    ——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 尽管书中尽是对往事的回忆,鲜有抒情和议论,然而在字里行间仍然有一股旷达之气。这是一种历尽沧桑后的宁静与淡远,有如秋后的山林、雪霁的原野,人生况味溢于先生的笔端,如行云流水一般。    ——读者王东力

后记

在德国整整十年,在瑞士、法国和西贡超过半年,这将近十一年的回忆就写完了。写这样的回忆录,并不是轻松愉快的事情,我总共写过两遍,第二稿几乎和第一稿完全不一样,不是抄,而是重写。我为什么要写这篇东西?为什么在相距三年之后又写成清稿?这一言难尽,不去说它也罢。我只说一说写作的过程。这个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回忆的过程,有日记为依据,回忆并不是瞎回忆。不管怎样,我必须把这十一年的生活再生活一遍,把我遇到的人都重新召唤到我的眼前,尽管有的早已长眠地下了;然而在我眼前,他们都仍然是活的。同这些人相联系的我的生活中,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我前后两次,在四十天和四个月内,要把十一年的五味重新品尝一遍。这滋味绝不是美好的。我咬紧了牙,生活过来了。但愿以后无需再把以前已经干枯了的快乐与痛苦重新回味。我虽年届耄耋,看起来还不像就要走的样子。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还有不少酸甜苦辣要尝,我真希望这个余音能袅袅得更长一点。

内容概要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梵文、吐火罗文、巴利文专家。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作为学贯中西、久享盛名的学者,他对印度中进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文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洞集》、《季羡林散文集》等;译作有《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像我这样的知识分子,已经活到了将近耄耋之年,古稀之年早已甩在背后了,而且经历了几个时代;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我这样的经历,过去知识分子经历者恐怕不是太多。我对世事沧桑的阅历,人情世态的体会,恐怕有很多值得别人借鉴的地方。

季羡林自述忆当年:《留德十年》
《留德十年》 楔子
留学热
天赐良机
在北平的准备工作
"满洲"车上
在哈尔滨

第二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我刚三岁,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后来读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书,看到战火蔓延之广,双方搏斗之激烈,伤亡人数之多,财产损失之重,我总想像,这样大的大事开始时一定是惊天地,泣鬼神,才合乎情理。现在,我竟有幸亲身经历了规模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要大得多、时间要长得多、伤亡要重得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戏,开端竟是这样平淡无奇。事后追思,真颇有点失望不过瘾的感觉了。

过西伯利亚
哥廷根
二年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完成学业 尝试回国

第三部分
中国古代俗语说:千里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的一生就是这个样子。当年佛祖规定,浮屠不三宿桑下。害怕和尚在一棵桑树下连住三宿,就会产生留恋之情。这对和尚的修行不利。我在哥廷根住了不是三宿,而是三宿的一千二百倍。留恋之情,焉能免掉?好在我是一个俗人,从来也没有想当和尚,不想修仙学道,不想涅磐,西天无分,东土有根。留恋就让它留恋吧!但是留恋毕竟是有限期的。我是一个有国有家有父母有妻子的人,是我要走的时候了。

山中逸趣
反希特勒的人们
伯恩克(Boehncke)一家
纳粹的末日:美国兵入城
别哥廷根

编辑推荐

《留德十年》:1911——209:百年季羡林,平民中的大师,大师中的平民,儒者情怀,布衣精神。季羡林先生出身农家,幼时家里没有一本书;叔父决定培养他上学,由此命运有了转折,旧式家庭给了他一个包办婚姻,而在离家求学十一年后,夫妻二人仍相濡以沫;当年他同时考上了清华和北大,为了出国的梦想决意选择了清华;在哥廷根也曾有过一段苦涩的异国之恋;思恋故土,他谢绝剑桥邀请,毅然回国;在受过“文化大革命”的炼狱之后,走出牛棚,他笑容依旧。这就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几个片断。《留德十年》中,先生用素朴而不乏智慧灵光的语言讲述了1935-1945年留学德国的经历。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满怀激情孜孜不倦地学习,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又刻苦研究吐火罗文,在该领域成为世界级专家。先生在本书的“楔子”中,挦扯曹雪芹作一绝:毫无荒唐言,半把辛酸泪;作者并不痴,人解其中味。

作者简介

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十年》。不书讯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情深。先生虽言“自传”只述事实,不及其余,然“诗与真”并行不悖,洋洋十数万言,生命之诗性本已蕴集期间。

图书封面


 留德十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1条)

  •     以前只耳闻季老大名,今日一读此书,顿心生佩服。季老在此书中忆友情、师生情、亲情,无不令人感动。回首季老的一生,动荡颠簸,奇遇连连,这是一个现如今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复制的一个饱和人生。谈及诸位好友、老师、房东、母亲等的逝去,季老总是不忘附以祈祷他们在天国得以安息,逝者已矣,也只能这样了。穿越过时间,看破了尘世,季老的回忆录对于如同他赴德留学时年纪般的我们,不仅仅是在战火纷飞的异域中身临其境只敢,更是鞭策我们人生在世,机会与偶然并存,终要灰飞烟灭,不如在世间创造出一点自己的影响,过一个饱和的人生。就如同季老说的:“我总觉得,在无量的,无论在空间上或是时间上,宇宙进程中,我们有这次生命,不是容易事;比电火还要快,一闪便会消失到永恒的沉默里去。我们不要放过这短短的世间,我们要多看一些东西”附上,吴宓先生的两句诗: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
  •     季羡林是北大东语系的第一人,在中国,是对印度语系研究的权威。从最初开始追溯,像许多二三十年代的有志青年,他走的正统的留洋路线。这部自传体的小册子,记录了他早年留学德国,治学成型的过程。像季写的另一本书《牛棚杂忆》一样,《留德十年》可读在于一个很鲜明的特点:真实感。书中材料,平铺直叙而没有加工。作者不加掩饰的叙述,在朴实的背后,体现出不随思潮,独立思考的原则。二战之后对法西斯德国的描述几乎全是负面的。然而季作为身处其境的当事人,对二战中德国民众提供了平实的叙述,战胜的时候,哥廷根的教授也会互相庆祝。战败的时候,大家则茫然的任凭指使。季的教授的儿子战死在纳粹部队之后的反应。一些这样的记叙,给人以不多见的二战时代德国的写实描绘。书的另一角度是对早年留学生心态的描述。季的作品,相对于《围城》,给了一个扎实的现实基础。相对于虚拟的人物方鸿见,季也有自嘲迂腐的一面,也有讽刺留学生中一些风气的文笔,然而有许多正面的叙述。总体上讲,比《围城》更有现实上的力度。如果读者对书的技术部分:东方语言感兴趣的话,那么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在于季师从两位哥廷根教授而成为关门弟子的故事。其中一位是读通了吐火罗古卷的传奇人物。吐火罗古语的语法复杂与奇妙,和这位德国人的天才,令季叹为观止。季的非学术书本不多,还有就是《牛棚杂忆》。《牛》里的叙述文革的片断,明显失去了《留》的不偏不倚。所以要了解中国当代东方语言第一人的思想状况,要了解二三十年代留学生的生活,《留德十年》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     读了这么多年书,终于懂得一个道理:一本书中的道理,感悟,或者说对读者的触动总是很多的,有的瞬间甚至是浮光一闪,不要企图全部记录。书中说了很多的感情:与房东太太的“亲情”,与留德学生的友情,与老师们的师生情,朦胧的爱情,萍水相逢的真情……这些感情都在离别的时候得到催化,更显得那样的感人,让人感叹世事无常,为什么要相聚,但又偏要离别。这又让人想到佛祖的“浮屠不三宿桑下”,反正走到哪都要留恋,不如不多做停留。可是,人啊,哪能不停留,于是思乡成为永久的话题。书中先生的“留德十年成一梦,客树回看成故乡”以及刘皂的诗:旅次朔方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都提到这一点,这些又不得不让人思考:到底哪里才是故乡?是生我们的地方,还是养我们的地方?是父母所在的地方,还是家所在的地方?是我们牵挂的地方,还是有人牵挂我们的地方?是我们走到哪那就是故乡?还是我们离开哪哪就是故乡?也觉察出佛祖的用心良苦,“浮屠不三宿桑下”,这些浮屠能做到,我们这些俗人又怎能做到呢。于是我们就不停地离开,停留,不停地“反认他乡作故乡”,长久地怀念,留恋,坠入佛门所说的苦海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当我细读那些文字,我所了解的并不仅仅是季羡林先生一段精彩的人生经历,更多是审视自我,在短暂的人生中我可曾为你那些美梦真真正正的努力过。在艰难的过程终将人生篇章的高潮部分。人常说小说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其实不然,当你走进季羡林先生一人独在异乡求学十年,真实的生活或许是小说中永远无法企及美。十年一觉欧洲梦,赢得万斛别离情。
  •     季羡林老先生的留学生活,平凡温馨的生活里充满励志精
  •     书一开始就能发觉季老语言造诣不一般,读完书发现他又懂德语梵文吐火罗语等,顿时成为我偶像。感叹这本书读的太晚。
  •     讲述了季老清华毕业后,留学德国的时光。彼时恰逢二战,战火纷飞,不幸中的万幸是,哥廷根是个小城,未曾遭受过多猛烈的轰炸。“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季老文字的魅力在于,感觉很平淡,但读来又欲罢不能。
  •     世界大战,竟然出奇的平淡。哥廷根,美丽的小城。哥廷根大学,自由而严谨。生活,孤寂也充实。德国,还是好的。很短小,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     让思绪回到那个年代,体验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求学状态,理想、报复、现实、挣扎、奋争……真实的文字,真实的学界巨人。缅怀季先生。
  •     愿每十年都有故事可以讲且动听
  •     终于在2016年的尾巴读完了季老先生的留学回忆录,细细想来本科毕业的最后一年冬天我也有幸读了胡适先生的康奈尔留学日记,但是在读季老的书时却有更大的共鸣。特别是且知人生短暂有限,心中未成具形的留学渴望,和这些年的体验真是如出一辙。只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既幸运又不幸,幸运的是无需担忧饥饿和战乱,不幸的是如今的研究者不免沾染了更多的功利和“实用主义”思想,像章用先生这样的知己还有西克教授这样的导师估计也难以寻觅了吧。
  •     我要去慕尼黑看球赛。
  •     看这书是希望从侧面了解德国风起云涌间的事情
  •     季老的语言很平实,但颇具趣味,引人入胜。读完整本书的感觉像是随着季老在德国待了十年一样。而面对离别,面对故土的那份感受,自己也体会很深。
  •     故事短小,感情真挚,这样的经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和承受的
  •     季羡林先生出身农家,幼时家里没有一本书;叔父决定培养他上学,由此命运有了转折,旧式家庭给了他一个包办婚姻,而在离家求学十一年后,夫妻二人仍相濡以沫;当年他同时考上了清华和北大,为了出国的梦想决意选择了清华;在哥廷根也曾有过一段苦涩的异国之恋;思恋故土,他谢绝剑桥邀请,毅然回国;在受过“文化大革命”的炼狱之后,走出牛棚,他笑容依旧。这就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几个片断。《留德十年》中,先生用素朴而不乏智慧灵光的语言讲述了1935—1945年留学德国的经历。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满怀激情孜孜不倦地学习,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又刻苦研究吐火罗文,在该领域成为世界级专家。
  •     语言大家。善良敏感的文人。谢谢季老留下的瑰宝让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还好是在哥廷根,二战期间才得以存活下来。真的不容易。
  •     质朴的文字,真实的想法,说的我也有些飘飘然了!
  •     季羡林先生的作品 崇敬
  •     平实。真的很惊讶,距今将近一百年,发现很多细节竟完全无差别。明明是二战时期仿佛最混乱的十年,可写的却都是那些琐碎的事。很快就读完了,跟钱钟书的写书腔调可以说完全相反。
  •     此书是季羡林先生的传记, 记录了留德十年的所见所闻, 让人们对季先生的治学精神,他的专注确非寻常。亦有感人的经历, 不容错过的一本好书。
  •     情感真挚,对于了解季羡林老先生是个不错的读物。因为也有留德打算故读此书,内心并无太大波动。
  •     这本书就是季老的一个留学经历的回忆录。语言简洁,无华丽的词藻,三言两语将他国的一些生活状态轻轻的描写出来,从作者回忆中展现了德国的文化,人们的生活状态,最让人惊叹的是德国人们的对生活的热爱。读过此书,自己也有计划如果可以,将亲身到德国游学,体验如今德国人民的生活状态,看看是否与作者留学时期的有所不一样呢?哥廷根的文化中心,如果可以先去旅游感受一番。旅游计划,生活态度等等。阅读后,受益匪浅阿。
  •     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年代 那个地方
  •     战争时代,作为弱国的一介海外游子地位何其卑微,那些善良生命中相逢的人,感恩与他们的相遇才有了季老先生的学术成就。季老先生乃性情中人,笔中流露全是不舍的情谊。
  •     很能引起出国留学人的共鸣。无论是期盼,惴惴不安还是其他都很相似。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精彩人生吧
  •     又买了一次,不知道会不会被别人骂,书是好书,作者是有文德的大师,不错不错
  •     留德十年,季老用心在写,小学课本中‘怀念母亲’读来感动至今。
  •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2015.5
  •     季先生的文字,朴实真挚,感人至深。总能从字里行间找到触及人性的思考,大师的作品值得我们一再品读。
  •     我对季羡老向来尊崇备至。大概是在读大二时,我的“写作”的老师范增友教授,在某天上课,范老师,没有讲课而是拿来一份报纸读给我们听,因为文章很长,时而让乐于读的学生读,时而,范老师自己读。边听,边想,就在那天我了解了一位学术大师的生平与思想,著作与品质。大概那篇文章是《光明日报》或者是《人民日报》的记者采访季羡老而写成的人物通讯类作品。这放在“写作”课上时再合适不过了。一则,让我们明白了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及新闻消息的异同;二则,更给我们树立了一位高风亮节,学术造诣极深的大师楷范的印象。于是,从那时起,凡是涉及季羡老的无论亲笔著作还是他人的传记通讯,总之是只要遇到,就马上读,哪怕是不懂,也要粗粗浏览一过或几过。甚至,我在梦中还梦到了季羡老给我上课的样子——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谁让人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呢!谁让季羡老的人品与事迹如此打动我的心呢!谁让,季羡老尝言的他的老师陈寅恪先生上课的风采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呢!于是季羡老的《东西方文化议论集》(上下),买了;《牛棚杂忆》,买了;《悼念忆》,买了;《季羡林先生》,买了;季羡林散文,买了;《糖史》,买了······是的,季羡老的其他专门学术著作,主要是关于东方语言类的著作,比如关于吐火罗语的啊,巴利文的,梵文的啊······于是,很自然的,《留德十年》,买了。季羡老将自己的一生分为:一故乡时期二在济南上中学时期三清华大学、中学教员时期四留德十年五解放前夕六五六十年代七牛棚杂忆八1978年以后而该书即为季羡老的人生轨迹之第七阶段。书,题为“留”字,大致缘由有两:一则,是先生留学在德国;二则,是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法回国,只好作为无国籍人士“滞留”在德国,而这德国即为挑起二战的元凶,是法西斯阵营的总头子。因而是“留”,多么恰切。而这一“留”就是十年,从1935年二战未全面开花前始到1945年二战全面结束止。书中述其去时路上所经,来时途中所遭,让人不由惊叹连连;而书中讲其在哥廷根所遇到的饥饿,所学的语言的难度,所遇到的爱情的温馨与无奈,也足令当代的吾辈唏嘘不已啊。人民出版社以“人民文库”丛书的形式,将季羡老的这本早就在1988年就曾出版过的书进行再版,装帧更精良了,字迹更清晰了,错误更少了。是值得收藏的上乘的大家平心述身世的佳作,是可以放在枕边的书籍。一个正直善良的中国知识分子真实内心的写照,一个耄耋老人历经草桑后感悟的生命真谛。一本值得所有文化人细细品味的好书。如果人人能够做到季老这样的率真,则中国可以少多少是非。
  •     讲述季羡林在德国的所见所闻,也体现了德国人的高素质
  •     季先生的《留德十年》很是值得青年人一看!
  •     从中可窥见一位朴实、天真又耿直的老爷子
  •     虽然有些物是人非 但读来还是很有意思
  •     拼命掉书袋
  •     看似平淡的文字透着情感的细腻 平凡中见伟大 细小中见深奥 伟大的季先生
  •     能隔着屏幕就感受到作者是个特别可爱的人。真实而可爱。作者这些回忆,似乎也是“寻常”的留学生活,但是放在二战的那段时间,从一个小人物的角度来写自己的经历,给人的角度又非常不同。这让我反思这两年我的生活,我也只当是“寻常”的生活,可是这段时间,确是中国腾飞,人工智能改变社会的时段。会不会几十年后我也会发出这个感叹“当时只道是寻常”。
  •     《留德十年》写得诙谐、流畅,适合各层次读者阅读。
  •     留德十年,看名人成长经历,让孩子感受名人也是从普通人起步的.
  •     自收书起8小时内手不释卷(吃饭也在看)。先生情深语真---情致款款,语言真纯。看到历史,读到人性,最让我感慨的是研究一生佛教,但并不笃信任何宗教,入得其内,出得其外---自己的精神只被爱和良知控制。可见时下所说“现在人变坏是因为没信仰”是不完全准确的,着僧袍的坏人也不少见。所以,良知也是很好的信仰。谢谢先生留得这些文字!
  •     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看书,运动,按时作息 要学会读书,读完一本书要学会分享 我花了三天还是四天时间读完了季羡林老先生的(《留德十年》),首先我得感谢我的大美女学姐,是她推介给我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下是我的感想: 1、楔子概括了季老从最后一个“朝廷”到历尽坎坷从德国回来,我感觉他就是连接两个时代的人。最让我感触的一段话是“回忆这样的生命……,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界上,还能回忆往事,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年轻时做自己想做的事,到了耄耋,古稀之年,回忆着一份如此有趣的经历是多么大的幸福,如果年轻时碌碌无为,那才是悲哀。
  •     还没读,季羡林的书很平实,有味道,应该不错。
  •     季羡林大师的书,值得读。
  •     季老的《留德十年》,文字平直质朴,但有内容,所以读之有味。正如书的楔子中说,“我写自传,只写事实”,不“把自传写成文学创作”,从国内留学准备开始至留德十年,本来洋洋洒洒足写一部大书,作者只写成一部小册子,反而读之有物。也许“文如其风”。买得值。
  •     这本季羡林先生的书非常值得读
  •     去年在去弗赖堡的火车上看了一半,今年在失眠的时候看完了下一半。明天想去买本日记本,想念高中写日记的日子
  •     留德的孩子,
  •     语言朴实,感情自然流露,不愧是大师级的名人。大师在德国十年的生活娓娓道来,读完后使我如身临其境般神往德国,佩服季老对知识永无止境的执着追求。
  •     我是德语专业的学生,看完大师的留德经历,受益匪浅。
  •     季羡林的文章不能指望文采的……
  •     文章写得中肯平实,同在德国留学,表示今天的德国人本质上与那个年代没有太大区别。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自有其朴实单纯;不过季老这一求学,对家人的亏欠大矣~
  •     学问不是谁都能做的,要耐得住寂寞,做得住板凳,光是这两项就屏蔽了很多人。追忆那十年,德国人的治学严谨真是让人羡慕,老一辈的专心致志勤奋更是让人敬仰。再看今日国内高等学府的做派……
  •     无论如何,痛苦都不会是唯一的感觉。 离开家11年,家书来回没几封,几乎毫无联系,每天基本都是在研究学问,相当于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自己的,这才是季老成功的关键吧,远离了一切的纷扰。 爱上了一个德国少女,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国了,更多的是责任感在约束人本身,没有像绝大部分当时的人一样抛弃旧婚姻,而是履行自己的义务,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季老是一个内在多么强大的人。也许他敏感、感情丰富,但是他一定是个有着坚定原则感的人。凡是认定的东西,无论如何也要走到底的。
  •     季羡林留德期间的感悟!
  •     留德十年是大师生命中很重要是十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值得读一读
  •     十年一梦
  •     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
  •     读这本书,一开始以为会是写二战下的阴霾与悲哀,但是并不全是。还是有很多的欢乐,非常真实。
  •     季羡林大师的书不必多说,那可是精品中的精品。他老人家的学习精神和毅力让我们无地自容。
  •     2017年51本:季老运气真好,而且不自觉,因对德国偏爱,所以德国人物描写有些肤浅,反而不如坐火车去那几节可爱。最后恃宠而骄看着已经可恨,不知十年牛棚里可否有悔意,不过看这架势有也不会说了,世故之人啊,不喜。
  •     留德十年非常喜欢——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     季羡林先生的留学岁月实在是令人钦佩,在那么严酷的环境下研究生僻的古文字,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唯一需要的是一个宽松的研究环境,可惜这点国内目前都不具备,遑论书中那些没有种族歧视倾向,认真授课的德国教授们了。我们的教授差在哪里,看过本书,或许我们能深刻地体会,为何我国的高等教育总是低水平了。
  •     漂泊江湖十年灯,板凳要坐十年冷!
  •     季羡林,大师啊~
  •     老人家用平淡、朴实的语言记录了自己最为重要的十年,记录了遇到的人、遇到的事,这些逝去的的人或事,都活在老人的文字里。哈哈!!!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您知道吗?!是在一个八卦论坛里,从洪晃(八到)章含之(再八到)章士钊(再再八到)章用(最后八到老先生的《留德十年》)。
  •     季老留德那些年的经历,他可以用一天的时间温习一课的内容,很受益
  •     不得不说,我在读这段经历时是相当开心的。因为我看到大师也有像普通人一样为未来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当时的季羡林,在工作中由于“很安静”而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想要离开,却觉得人海茫茫,没有一个归宿。这样孤单迷茫的心情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吧。可是大师比我们究竟强在哪里呢?往下读你就会知道,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季羡林就是这样,他知道自己的追求,所以尽管家庭困难,前路不明,他依然踏上了去德国的求学之路。
  •     季羡林,读起来很舒服
  •     留德十年,想追溯那些年的文化雪月,缺但见学者在浩瀚的书中畅游,该学习的时候就得学习,只有寂寞陪伴,也值得。
  •     朴实文字中写出了求学热忱 也看到了欧洲社会和我们全然不同的养老敬老一面
  •     写季老的德国十年求学生涯,语言朴实,值得一读!
  •     本书记述了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的十年留学经历,文笔朴实,娓娓道来,动人心灵,让学子感动颇深!本科时读过一遍就未曾忘怀,现在买一本继续学习!是本极好的书,值得推荐给大家!南无阿弥陀佛!
  •     感觉是一个普通人有些不一样的境遇写出来的文,总感觉有种对政治的“怕”和“打压”在里面,所以看得不是很舒服,大概我对于大家的定义是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不屈的风骨吧。
  •     很好的小册子,情感真挚。看到那些单纯固执的学者觉得他们很可爱;看到外国游子和同胞的不易而湿了眼眶(此时我恰好也是漂泊在外的游子);而且这是写德国的,也勾起我对德国的星星点点记忆
  •     以前就在书店里读过这本书,当时就非常喜欢,只是觉得书店有些贵就没有买。在当当买到了,便宜而且快递超给力。这本书记载了季老先生在德国留学的点点滴滴,他的勤奋让我感动,他叙述的德国的生活让人很感兴趣,非常值得一看!
  •     一直向往这种“苦难”生活,虽然隔着这么多年,还是让人看到当年德国人民所受的苦难,也让我想起求学路途中遇到的那些可爱的人们
  •     真诚可爱的很,第一回读季老的书,以后有时间会读更多。
  •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季羡林爷爷的留学路,也体会到了他的不容易。
  •     随便看看
  •     一个真实的故事,不是鸡汤。也不掩饰自身的市侩。一个大师就犹如"第二次世界大战"般,这么平淡无奇的塑造了,是环境与机遇,是隐忍与摸索,才不是什么拥有超前的眼光与智慧。
  •     留德十年,了解大师人生经历,对于读他的其他书籍有借鉴作用。
  •     一向很喜欢季老的文字,朴实中流露出点滴真情。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然后发觉我对德国这个原本陌生的国家产生了莫名的好感。留德前几年的事情叙述的较多,后面几年的记录太少,让我看得不够尽兴,是这本书里我认为唯一遗憾的事情。
  •     德国对我一直是一个谜,那么客观冷静严谨的民族,居然会在二战中杀人无数!今年想去欧洲旅游,先去德,因为有好友在那边做工程师,另一好友在另一城市的孔子学院……遂买来此书阅读,还未读完,就很喜欢。封面简单明了,版式设计不故做花俏。内容嘛,是大学问家的随兴之笔,又是写的我们不知的遥远过去。很值得一读!
  •     包装、纸质都很好,字也大,阅读起来很有感觉,我一下午就看完了,颇有感触啊,甚至想去季羡林先生就读的哥根廷大学了!
  •     因为什么买的这本书,原因你还记得吗?
  •     看了留德十年,里面讲述德国的街道非常的干净,妇女们每天用肥皂清洗街道的,躺在路上都不会染上灰尘,好像看看,现实的德国是不是这样的
  •     一卷在手,如对故人。
  •     季老的文字细腻朴实 可以感受到他写作态度是一丝不苟的 对于治学的严谨可见一斑 好想去哥根廷看看啊 也想去西伯利亚坐火车 看迷人的贝加尔湖
  •     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很多时候,我们会找各种理由来为自己的不努力开脱。留德十年写的是季老在德国求学的日子,真实而伟大。是的,真实而伟大。真实的是,那个时候,物质匮乏,求学路艰难,选择既遵从内心,也难免有功利的时候。而伟大在于,选择了,便不后悔。选择了,就做到极致!
  •     和季羡林自传重复了
  •     语言朴实,真切。如果想写点自传,这样是一个不错的题材。以人为主线,事件为辅线,记录求学生涯。让我感到一种时光流淌,宠辱不惊的美感。
  •     喜欢季羡林
  •     每日往返工作路上看的,也许是因为深有体会,也更有共鸣。德法差异实在巨大,谈不上偏爱。---于巴黎2017
  •     对于了解季羡林大师在留德期间的面貌有重要意义,可以反观当时欧洲社会的另一面
  •     本书通篇彰显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书中妙语连篇“一个人要想精通本国语言和外国语,必须付出极大的劳动;穷一生之精力,也未必真通。可是要想达到一半交际的目的,又似乎非常简单。”一语道出了语言作为一门学问也是一件工具的本质。而书中也不失诙谐与趣味性。伯恩克小姐母女俩散步情形的描写,某独裁者对着话筒狂吼分贝的记录,都曾幽过我一默。在字里行间中,我深刻体会到先生对这个世界的爱恋,他笔下的主要人物,饱含着可敬可爱之处。让我们领略到若干有志留学生,一个简单朴实的民族,一座宁谧的文化小城。在这里他也遇到过我最推崇的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在特殊的地点,恰到好处的时间,两位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大家碰了面,在哥廷根……除了神往,我已经不知该说些什么了……真正的大家,心胸都是广阔的。我愿背上行囊,奔赴哥廷根……
  •     喜欢季先生的文笔 朴实娓娓道来 又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     书中很“亲切”的讲述了,季老在德国求学期间的种种故事。这十年的经历给他以后成为国学大师有着深远的影响。
  •     一直喜欢季羡林的作品,这书不错,值得购买!
  •     过分细腻,太过絮叨。
  •     感情真挚 勤勤恳恳
  •     这是我看的季老的第一部作品,kindle上下好了他的全集,会加油看
  •     大碍季羡林,一直都十分喜欢季羡林的随笔……随性,却不乏哲理韵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