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十年》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留德十年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
ISBN:9787300061177
作者:季羡林
页数:223页

饱和人生

以前只耳闻季老大名,今日一读此书,顿心生佩服。季老在此书中忆友情、师生情、亲情,无不令人感动。回首季老的一生,动荡颠簸,奇遇连连,这是一个现如今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复制的一个饱和人生。谈及诸位好友、老师、房东、母亲等的逝去,季老总是不忘附以祈祷他们在天国得以安息,逝者已矣,也只能这样了。穿越过时间,看破了尘世,季老的回忆录对于如同他赴德留学时年纪般的我们,不仅仅是在战火纷飞的异域中身临其境只敢,更是鞭策我们人生在世,机会与偶然并存,终要灰飞烟灭,不如在世间创造出一点自己的影响,过一个饱和的人生。就如同季老说的:“我总觉得,在无量的,无论在空间上或是时间上,宇宙进程中,我们有这次生命,不是容易事;比电火还要快,一闪便会消失到永恒的沉默里去。我们不要放过这短短的世间,我们要多看一些东西”附上,吴宓先生的两句诗: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

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季羡林是北大东语系的第一人,在中国,是对印度语系研究的权威。从最初开始追溯,像许多二三十年代的有志青年,他走的正统的留洋路线。这部自传体的小册子,记录了他早年留学德国,治学成型的过程。像季写的另一本书《牛棚杂忆》一样,《留德十年》可读在于一个很鲜明的特点:真实感。书中材料,平铺直叙而没有加工。作者不加掩饰的叙述,在朴实的背后,体现出不随思潮,独立思考的原则。二战之后对法西斯德国的描述几乎全是负面的。然而季作为身处其境的当事人,对二战中德国民众提供了平实的叙述,战胜的时候,哥廷根的教授也会互相庆祝。战败的时候,大家则茫然的任凭指使。季的教授的儿子战死在纳粹部队之后的反应。一些这样的记叙,给人以不多见的二战时代德国的写实描绘。书的另一角度是对早年留学生心态的描述。季的作品,相对于《围城》,给了一个扎实的现实基础。相对于虚拟的人物方鸿见,季也有自嘲迂腐的一面,也有讽刺留学生中一些风气的文笔,然而有许多正面的叙述。总体上讲,比《围城》更有现实上的力度。如果读者对书的技术部分:东方语言感兴趣的话,那么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在于季师从两位哥廷根教授而成为关门弟子的故事。其中一位是读通了吐火罗古卷的传奇人物。吐火罗古语的语法复杂与奇妙,和这位德国人的天才,令季叹为观止。季的非学术书本不多,还有就是《牛棚杂忆》。《牛》里的叙述文革的片断,明显失去了《留》的不偏不倚。所以要了解中国当代东方语言第一人的思想状况,要了解二三十年代留学生的生活,《留德十年》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浮屠不三宿桑下——到底哪里才是故乡?

读了这么多年书,终于懂得一个道理:一本书中的道理,感悟,或者说对读者的触动总是很多的,有的瞬间甚至是浮光一闪,不要企图全部记录。书中说了很多的感情:与房东太太的“亲情”,与留德学生的友情,与老师们的师生情,朦胧的爱情,萍水相逢的真情……这些感情都在离别的时候得到催化,更显得那样的感人,让人感叹世事无常,为什么要相聚,但又偏要离别。这又让人想到佛祖的“浮屠不三宿桑下”,反正走到哪都要留恋,不如不多做停留。可是,人啊,哪能不停留,于是思乡成为永久的话题。书中先生的“留德十年成一梦,客树回看成故乡”以及刘皂的诗:旅次朔方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都提到这一点,这些又不得不让人思考:到底哪里才是故乡?是生我们的地方,还是养我们的地方?是父母所在的地方,还是家所在的地方?是我们牵挂的地方,还是有人牵挂我们的地方?是我们走到哪那就是故乡?还是我们离开哪哪就是故乡?也觉察出佛祖的用心良苦,“浮屠不三宿桑下”,这些浮屠能做到,我们这些俗人又怎能做到呢。于是我们就不停地离开,停留,不停地“反认他乡作故乡”,长久地怀念,留恋,坠入佛门所说的苦海

十年德意志,第二个故乡

年事虽高 但是手下的文字却生龙活虎他做过大清皇帝的臣民,见证了中国的成立,是一本活书。德国的生活,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中国留学生,其中包含的幸福,辛酸,苦涩,与磨难,耐人寻味。我在明年就要去了,不知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心境与场景。希望大家都能够从此书中,得到启迪与享受。

读过《牛棚杂记》后再读《留德十年》

其实按道理说,读季先生的书总能感觉到一种真情。《牛棚杂记》给我一种震撼、气愤、感动,因为毕竟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读起来也难有共鸣。但是《留德十年》却不同,那时候的他或者和现在的我们一样,对于海外镀金有着莫名强大的冲动,同时也对周围充斥着金钱铜臭、昏昏堕落而表示憎恶,这个回忆录对现实中的读者也或有帮助。最让我感动的内容是其中对老师、老师的真诚,对战争和人性的反思。他用90多年的文化功底、用30岁的激情和真实,描绘出一代知识份子的秉性。推荐阅读,但是不建议买,可以借来读读,或许两天读完后,有所感触,这也是合了季先生的心愿了。

O(∩_∩)O

语句平凡,情节似乎也平凡,但它却发生在那个不平凡的年代!可见季羡林老先生的内心是多么厚重与豁达,不是简单的深沉二字可形容的,值得我们去细细玩味呵。它同时也是一部很好的故事,美好的,美好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去鉴赏!

与季老交朋友

在这个大师匮乏的年代,我们渴望大师,期望他们能成为我们的精神领袖,带领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地前行。每个人对大师的定义不同但崇敬之情是相似的,向大师学习是平凡人追求不平凡梦想的动力,于是现在各种成功学讲座、名人传记、各界大腕的人生语录成为我们追捧的对象。但是成功不可复制,每一个成功者背后的辛酸是我们看不到也无法领会的。这世界上天才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必须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学习、拼搏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况且每个人的悟性和造化不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辛勤耕耘,取得成果才是我们应当做的。在诸多大师的回忆录和传记中,季先生的《留德十年》无疑是一部充满真挚情感,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优美,简单的叙事中透射着人性光辉和人间温暖的作品。他不吹嘘,只客观叙事,却处处闪耀着智慧和哲理;他不夸耀,只娓娓道来,却处处彰显着他的博学和才情。我认为这才是大师的境界和水平,无需夸耀和过度的渲染却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和人生启发。十年的留学生涯,有太多世事变幻,人事转移,孤身一人在外冷暖自知。十年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塑造一个人,但是带着热情和喜爱之心做事的人永远不会迷失。在诸多出国留学生中,季先生无疑是优秀而卓越的,那么难的吐火罗文、梵文、巴利文,他都能一一攻下,并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博士学位,赢得德国教授的称赞和德国当地人的尊敬,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华人的荣誉。但是当取得博士学位,多年的夙愿实现的那一刻,他想到的是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山川信美非吾士,漂泊天涯胡不归”,那个年代出国镀金的有识之士,在取得成就的第一时间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国家,俗话说“儿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尽管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但天涯赤子的爱国之心不变,这也是我们祖国历经患难却能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十年的留学生涯,他经历了太多: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常挨饿、亲朋和好友的离去、异域爱恋、浓重的思乡之情,身体和精神承载了太多考验、折磨和打击,但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和骨子里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他克服了诸多困难,依然孜孜不倦地徜徉在他喜欢的学术研究和知识的海洋中。作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他苦中作乐,如他会在那饥饿难耐的日子里一个人去登哥廷根的山,体会山林乐趣,如其在书中所言“就是在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的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决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作者说自己没有宗教信仰,虽然一直在研究梵文,但他是不信佛教的,他所悟出的禅机是简单却又深刻的人生哲理。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至简。将伟大的道理孕育在简单朴素的语言中,唯有真正经历过苦难而又坚强地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才能如此,仅此一点季先生就足以成为我们的精神大师。“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早在魏晋时曹丕就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观点,如此而言,文章的气质乃由作者的气质决定,这话可能有点偏激,但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其道理,先生的精神品质和性情才华已熔铸在其作品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这一点概括先生的作品恰如其分。如他在介绍自己学习吐火罗文的缘由时用一句十分朴素的话解释了自己接触这门学科的偶然性,“一个人一生中不能没有偶然性,偶然性能给人招灾,也能给人造福”,很简单,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那种辩证的逻辑语言,但是很好地诠释了人生的偶然性。再如“人生相逢,有时候真像是浮萍与流水,稍纵即逝”,类似这种朴实的语言有多处,但朴实中却处处透射着先生对人事的洞察和领悟。留德十年,不仅奠定了先生的学术基础,而且为他以后的人生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那些曾经帮助他的人,那些让他思念的人,那些故去的人,历历往事在记忆中汇成一条河流,这河流有时是平静而美好的,有时是奔腾跳跃的,有激动有恬静、有欣喜有哀伤,承载了人生最珍贵和丰富的回忆。读一个人的书,就是在跟他交朋友,与他的思想碰撞和交流,读季老的书、与季老交朋友,精神是异常愉悦与美好的。

《留德十年》中印象最深的八个场景

http://www.leessay.com/?p=148今天看完了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看到了一位经历了清末、民国、大革命、抗日、建国、文革的的大师在年轻时代的一段求学经历。有几个场景感触良多:<li>1.五六十年以前的留学热与现在是惊人的相似</li><blockquote>我曾亲眼看到,一位同学听到别人出国而自己则无份时,一时浑身发抖,眼直口呆,满面流汗,他内心震动之剧烈可想而知...那时候有两句名言:"毕业即失业";"要努力抢一只饭碗"。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后门,照样找不到工作,也就是照样抢不到一只饭碗。如果一个人能出国一趟,当时称之为"镀金",一回国身价百倍,金光闪烁,好多地方会抢着要他,成了"抢手货"。</blockquote>2.英雄少年 粪土当年万户侯<blockquote>几年前,我有时候同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等几个好友,到这里来闲谈。我们都还年轻,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说话海阔天空,旁若无人。我们不是粪土当年万户侯,而是挥斥当代文学家。记得茅盾的《子夜》出版时,我们几个人在这里碰头,议论此书。当时意见截然分成两派:一派完全肯定,一派基本否定。大家争吵了个不亦乐乎。我们这种侃大山,一向没有结论,也不需要有结论。各自把自己的话尽量夸大其词地说完,然后再谈别的问题,觉得其乐无穷。</blockquote><blockquote>几个朋友在北海公园为我饯行,记得有林庚、李长之、王锦弟、张露薇等。......我们每个人都兴高采烈,臧否人物,指点时政,意气风发,所向无前,"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真仿佛成了主宰沉浮的英雄。</blockquote>3.名师 高徒<blockquote>我的老师吴宓先生的"藤影荷声之馆"就在这里。他已离校,我只能透过玻璃窗子看室中的陈设,不由忆起当年在这里高谈阔论时的情景,心中黯然。</blockquote><blockquote>在这期间,我有的是空闲。我曾拜见了几位老师。首先是冯友兰先生,......我也拜见了闻一多先生。这是我同他第一次见面;不幸的是,也是最后一次见面。</blockquote>3.高手为何总在一起出现<blockquote>也有一时无话可谈的时候,我们就下象棋。物理学家王竹溪是此道高手。我们五个人,单个儿跟他下,一盘输,二盘输,三盘四盘,甚至更多的盘,反正总是输。后来我们联合起来跟他下,依然是输,输,输。哲学家乔冠华的哲学也帮不了他。</blockquote>4.德国人的政治<blockquote>希特勒刚上台不几年,德国崇拜他如疯如狂。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年轻貌美。有一次同她偶尔谈到希特勒,她脱口而出:"如果我能同希特勒生一个孩子,是我莫大的光荣!"</blockquote><blockquote>他(希特勒)手下那著名的两支队伍:S A(Sturm Abteilung,冲锋队)和S S(Schutz Staffel,党卫军),在街上随时可见。......进商店,会见朋友,你喊你的"希特勒万岁!"我喊我的"早安"、"日安"、"晚安",各行其是,互不侵犯,井水不犯河水,倒也能和平共处。</blockquote><blockquote>在这以前的两年内,德国的邻国,每年春天一次,秋天一次,患一种奇特的病,称之为"侵略狂"或者"迫害狂"都是可以的......到了此时,德国报纸和广播电台就连篇累牍地报道,德国的东西南北四邻中有一个邻居迫害德国人了,挑起争端了,进行挑衅了,说得声泪俱下,气贯长虹。德国人心激动起来了。全国沸腾了。但是接着来的是德国出兵镇压别人,占领了邻居的领土,他们把这种行动叫作"抵抗",到邻居家里去"抵抗"。......德国人聪明绝世,在政治上却幼稚天真如儿童。他们照例又激动起来了,全国又沸腾起来了。结果又有一个邻国倒了霉。</blockquote>5.德国人的严谨治学<blockquote>19世纪末,德国医学泰斗微耳和(Virchow)有一次口试学生,他把一盘子猪肝摆在桌子上,问学生道:"这是什么?"学生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哪里会想到教授会拿猪肝来呢。结果是口试落第。微耳和对他说:"一个医学工作者一定要实事求是,眼前看到什么,就说是什么。连这点本领和勇气都没有,怎能当医生呢?"又一次,也是这位微耳和在口试,他指了指自己的衣眼,问:"这是什么颜色?"学生端详了一会,郑重答道:"枢密顾问(德国成就卓著的教授的一种荣誉称号)先生!您的衣服曾经是褐色的。"微耳和大笑,立刻说:"你及格了!"因为他不大注意穿着,一身衣服穿了十几年,原来的褐色变成黑色了。这两个例子虽小,但是意义却极大。它告诉我们,德国教授是怎样处心积虑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受任何外来影响干扰的观察问题的能力。</blockquote>6.季先生眼中的博士学位 <blockquote>我为什么非要取得一个博士学位不行呢?......我从不把自己估计过高,我甘愿当一个平凡的人,而一个平凡的人,如果没有金光闪闪的博士头衔,则在抢夺饭碗的搏斗中必然是个失败者。这可以说是动机之一,但是还有之二。我在国内时对某一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留学生看不顺眼,窃以为他们也不过在外国炖了几年牛肉,一旦回国,在非留学生面前就摆起谱来了。但自己如果不也是留学生,则一表示不平,就会有人把自己看成一个吃不到葡萄而说葡萄酸的狐狸。我为了不当狐狸,必须出国,而且必须取得博士学位。......多少年来,博士头衔就像一个幻影,飞翔在我的眼前,或近或远,或隐或显。有时候近在眼前,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抓到。有时候又远在天边,可望而不可即。有时候熠熠闪光,有时候又晦暗不明。这使得我时而兴会淋漓,时而又垂头丧气。一个平凡人的心情,就是如此。</blockquote>7.山中逸趣<blockquote>到了夏天,雨季来临,哥廷根的雨非常多,从来没听说有什么旱情。本来已经碧绿的草和树本,现在被雨水一浇,更显得浓翠逼人。整个山林,连同其中的草地,都绿成一片,绿色仿佛塞满了寰中,涂满了天地,到处是绿,绿,绿,其他的颜色仿佛一下子都消逝了。雨中的山林,更别有一番风味。连绵不断的雨丝,同浓绿织在一起,形成一张神奇、迷茫的大网。我就常常孤身一人,不带什么伞,也不穿什么雨衣,在这一张覆盖天地的大网中,踽踽独行。除了周围的树木和脚底下的青草以外,仿佛什么东西都没有,我颇有佛祖释迦牟尼的感觉,"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了。</blockquote>8.战争的残酷<blockquote>上面的被炸的楼房倒塌下来,把地下室严密盖住。活在里面的人,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是什么滋味,......轰炸一频繁,原来在外面的亲属说不定自己也被埋在什么地方的地下室,等待别人去挖尸体了。他们哪有可能来挖别人的尸体呢?但是,到了上坟的日子,幸存下来的少数人又不甘不给亲人扫墓,而亲人的墓地就是地下室。于是马路两旁高楼断壁之下的地下室外垃圾堆旁,就摆满了原来应该摆在墓地上的花圈。......据说地窖里的老鼠,由于饱餐人肉,营养过分丰富,长到一尺多长。德国这样一个优秀伟大的民族,竟落到这个下场。</blockquote><blockquote>在柏林,一座大楼上面几层被炸倒以后,塌了下来,把地下室严严实实地埋了起来。地下室中有人在黑暗中赤手扒碎砖石,走运扒通了墙壁,爬到邻居的尚没有被炸的地下室中,钻了出来,重见天日。然而十个指头的上半截都已磨掉,血肉模糊了。没有这样走运的,则是扒而无成,只有呼叫。外面的人明明听到叫声,然而堆积如山的砖瓦碎石,一时无法清除。只能忍心听下去,最初叫声还高,后来则逐渐微弱,几天之后,一片寂静,结果可知。</blockquote><strong>季羡林先生简介</strong>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strong>PS,也是我的祖籍</strong>)。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梵文、吐火罗文、巴利文专家。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作为学贯中西、久享盛名的学者,他对印度中进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文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洞集》、《季羡林散文集》等;译作有《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strong>先生自述</strong><blockquote>我生于辛亥革命那一年的夏秋之交,距离10月10日,只有一个月多一点。在这一段时间内,我当过大清皇帝的臣民,大概也算是一个"遗少"吧。......我三岁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我对此毫无所知。对于五四运动,所知也不多,只对文言改白话觉得新鲜而已。在小学和初中时期,跟着大孩子游行示威,焚烧日货和英货,情绪如疯如狂。高中时期,国民党统治开始,是另一种群魔乱舞,是国民党内部的群魔。大学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者蠢蠢欲动。"九一八事变"以后,我曾随清华同学卧轨绝食,赴南京请愿。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蒋介石。留学时期,"七七事变"发生,半壁河山,沦于外寇铁蹄之下。......如此度过了八年。......大战终于结束。我在瑞士待了将近半年,费了千辛万苦,经法国、越南回到祖国。在狂欢之余,灾星未退,又在通货疯狂膨胀中度过了三年,终于迎来了解放。在更大的狂欢之余,知道道路并不是总有玫瑰花铺地,有时难免也有狂风恶浪。就这样,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一直活到了今天,垂垂老矣。</blockquote>

却望并州是故乡

“是我要走的时候了。是我离开德国的时候了。是我离开哥廷根的时候了。我在这座小城已经住了整整十年。”宛如一场飘渺的春梦,十年就飞去了。在这片土地上,与自己的老师们依依惜别,与自己的房东、好友从此异国他乡。35年后季羡林又重返哥廷根,重新踏上“第二故乡”的土地,心里面思绪万千,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只是往昔住处,已为他人家园。以前的女房东,恐怕早已安息在什么墓里了。自己的导师,已入耄耋之年,不负往日学术盛景,完全判若两人,安老与养老院中。最后季羡林与导师告别的场景让人唏嘘感慨,导师乞求再多坐一会。连他自己都说道“为了安慰他或者欺骗他,也为了安慰我自己,欺骗我自己,就脱口说出过一两年再回去看你。可自己也意识到这是最后一面了。”

读后感

第一次听说《留德十年》是因为其中的一个故事。战后德国人砍柴取暖,砍的树都是做好标记,即将枯死的老树。知道德国汽车最耐撞、知道德国人事无巨细。也一直恨想看看留德十年,和传说中的季老分享他的回忆。我们不应该把寄来神化,就像他自己所说。我看来,他是那个动荡年代里千万只是分子千万高材生中的一个。他出国的目的也和我们现在一样,为了“镀金”。为了回国更好的工作。但是季老之所以成为让我们所钦佩的大师,是因为他强烈的求知欲,他的真,他的坚持,他的志气。在那个年代,虽然留学不如今天这般狂热,但也算是出国者众,出国目的大同小异,但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方式就不一样了。有些顽固子弟就是出去想了,生活杯吃喝玩乐各种交际所占据。季羡林不耻,我也不耻。这挥霍的不但是金钱,也是大好光阴。如何对得起父母的供养和祖国?季老是幸运的,在哥廷根大学有那么宽松的学术氛围,可以完全凭兴趣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且随时更换。这个是中国无法实现的,教育改革困难重重,到底路在何方?只有一群对学术那么单纯的教授,不但是老师,也是益友。很羡慕那样融洽的师生关系。他是幸运的,因为不用颠沛流离保守战乱之苦。哥廷根虽然也偶遭轰炸,但是还是总体宁静祥和的。但又是不幸地,因为祖国受着璀璨,千里之外,自己出了牵挂又能做些什么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同时,不得不说,德国真的是个尊重人的城市。虽然,德国人对希特勒的崇拜已经到了早晚喊“希特勒万岁”的地步,但是他们并没有剥夺其他人喊早安晚安的权利。虽然异国他乡,但爱过热血与正义感从未消减。汪精卫时期,自愿成为无国籍者,看似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但实际上一阵狂风垂直无人的荒野也无人过问。我想恐惧担忧后怕都会有,不过就如他所说“后怕是幸福的,因为危险过了之后,才能有后怕”。他也经历过街地域,体验过战机盘旋的轰轰作响,他见证着二战的轻率开始,飘忽结束。他身为炎黄子孙,责任告诉自己他要把所经历的丰富十年写下来,不愧对哪十年如一日坚持几下的日记,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看当年照片,目光如炬,坚定而又意气奋发。此时的你我不也如此?悲伤我们无法写下的责任,站在时代的肩胛上,向他们的刻苦,努力,坚韧,团结,沉甸甸的责任感与爱国热情致敬!前方日渐明朗,我知道我现在所要做得就是刻苦学习!七十年南柯一梦,季老有的回忆往日的可爱时光。希望我也有name一天,能够觉得经历的一切时光都美妙无比,也许有淡如墨晕得忧伤。

沉淀下来的生活

大家手笔就是大家手笔,短短的留德十年,几天看完了。不同于小说那种时刻有惊喜,引人入胜的感觉。留德十年的叙述平淡,却很自然,有种静水流深,婉婉道来之感。看过浮夸文字后,这种文字反而有种耐看隽永的感觉。留德十年是讲是季老先生进入德国到离开德国,十年的时间,其实看过感觉最深的,还是深深钦佩季老这个学霸,然后觉得季老先生其实有一颗赤子丹心,做学问踏实沉稳,这时不禁暗暗后悔,觉得如果能够好好读书,然后一心一意做学问,不失为一种好的避世之法。沉浸学问,两耳不闻窗外事,有稳定规律的生活与精神世界,是很宝贵的财富。读着读着,心里也安定下来,沉淀下来。

平实的记述

本书并没有我想象中的精彩。季老只是特别平实的简述了他在德国十年的生活,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都被季老用简单几句话一语带过。对期待独到更详实的内容的读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描述个人所想的部分,由于成书年代的原因,字里行间中季老多少显得有些言不由衷,感觉甚是可惜。不过也确是能够反映早年留学生生活的忠实记录。

十年

十年,很长也很短。季老分别写出了长与短的无奈和留恋。今年正好是高中毕业十年,今早PX给短信说QF去世了,整整一天我都无法平静,想起以前的种种,回忆是那样多,又是那样的少。多到我都想到了军训时我向右转的时候看到的那根又长又黄的细辫子;少到我这十年中好像没见过她几次。留德十年是第二次读了,但是每次都很新鲜,季老讲的就是那些事,可每次读起来都很亲切!

关于季老对使馆态度的一点疑惑

季老这本《留德十年》无疑是一本好书,同样身为留学在外的游子,即使时隔大半个世纪,很多经历上依然能引起共鸣。但是我看这本书有个地方非常疑惑,不吐不快:当年季老和同学时逢战乱,受到使馆接济,还有补贴发放,安排车船到越南辗转回国,这些蒙恩的留学生应该心存感激才是。但是即使过了这么些年,季老语气里还是一派受到亏待的调子,我很是不解。季老这种文 革都活过来的人,虽然大节无损,但是做事待人都小心谨慎很多了。那个年代一片混乱,国将不国,国民党甚至还是强势,说国民政府的使馆接济留学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明显是后来的表忠之辞。说待遇和接济是争取来的,但到底是国民政府即使在战乱时代也不忘提供的,能安然回国也应该感恩戴德了,可竟然回头还踏上一脚。在和某个使馆人员关系不睦这种问题上,所谓对人不对事,或许仅仅是某些个领事的问题,但居然写把“使馆斗争经验”退而广之到四海。到了西贡使馆设宴招待,却蛮不讲理无理取闹,之后还自鸣得意说让使馆知道了他们的厉害,我看到这里的确是非常惊讶的。

读《留德十年》随记

直接把自己发在数典的文搬过来……《留德十年》是季老的回忆录,可能学生时代牵涉政治甚少,此书情感更为真挚,季老在德经历了二战,经历本已丰富,读来也能见到当时纳粹德国生活中的一面,可爱的一面,就这一点便值一读。季老的文字,我觉得只能视为平易,还欠文采。但是此书也颇有趣味之处。 边读边摘选部分: “总之,宋校长率领着北大派浩荡大军,同师大派两军对垒。他需要支持,需要一支客军。于是一眼就看上了我这个超然于两派之外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兼高中第一级的毕业生。他就请我当了国文教员,授意我组织高中毕业同学会,以壮他的声势。我虽涉世未深,但他这一点苦心,我还是能够体会的。可惜我天生不是干这种事的料,我不会吹牛拍马,不愿陪什么人的太太打麻将。结果同学会没有组成,我感到抱歉,但是无能为力。宋校长对别人说:"羡林很安静!"宋校长不愧是北大国文系毕业生,深通国故,有很高的古典文学造诣,他使用了"安静"二字,借用王国维的说法,一着此二字,则境界全出,胜似别人的千言万语。不幸的是,我也并非白痴,多少还懂点世故,聆听之下,心领神会;然而握在手中的那一只饭碗,则摇摇欲飞矣。”这“安静”二字及其后季老的评论,有自嘲有讽刺,然而含蓄而有趣。“哥廷根素以风景秀丽闻名全德。东面山林密布,一年四季,绿草如茵。即使冬天下了雪,绿草埋在白雪下,依然翠绿如春。此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从来没遇到过大风。既无扇子,也无蚊帐,苍蝇、蚊子成了稀有动物。跳蚤、臭虫更是闻所未闻。街道洁净得邪性,你躺在马路上打滚,决不会沾上任何一点尘土。家家的老太婆用肥皂刷洗人行道,已成为家常便饭。在城区中心,房子都是中世纪的建筑,至少四五层。人们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中世纪去。古代的城墙仍然保留着,上面长满了参天的橡树。我在清华念书时,喜欢谈德国短命抒情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歌,他似乎非常喜欢橡树,诗中经常提到它。可是我始终不知道,橡树是什么样子。今天于无意中遇之,喜不自胜。此后,我常常到古城墙上来散步,在橡树的浓阴里,四面寂无人声,我一个人静坐沉思,成为哥廷根十年生活中最有诗意的一件事,至今忆念难忘。” 短短一段,哥廷根跃然纸上,俨然童话王国,让人悠然神往。 “最难过的一关是我的女房东。此时男房东已经故去,儿子结了婚,住在另外一个城市里。我是她身边惟一的一个亲人,她是拿我当儿子来看待的。回忆起来她丈夫逝世的那一个深夜,是我跑到大街上去叩门找医生,回家后又伴她守尸的。如今我一旦离开,五间房子里只剩下她孤身一人,冷冷清清,戚戚惨惨,她如何能忍受得了!她一听到我要走的消息,立刻放声痛哭。我一想到相处七年,风雨同舟,一旦诀别,何日再见?也不禁热泪盈眶了。” “我一回到家,女房东仿佛凭空拣了一只金凤凰,喜出望外。我也仿佛有游子还家的感觉。回国既已无望,我只好随遇而安,丢掉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同德国共存亡,同女房东共休戚了。” 书中长篇描绘的感情给人印象不深,倒是随手记的与房东的感情,非常动人。 “有一次,我在山上林中,看到她母女二人散步,使我顿悟了一层道理。"散步"这两个字似乎只适用于中国人,对德国人则完全不适用。只见她们母女二人并肩站定,母右女左,挽起胳膊,然后同出左脚,好像是在演兵场上,有无形的人喊着口令,步伐整齐,不容紊乱,目光直视,刷刷刷地走上前去,速度是竞走的速度,只听得脚下鞋声击地,转瞬就消逝在密林深处了。这同中国人的悠闲自在,慢慢腾腾,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其中乐趣我百思不解。只能怪我自己缘分太浅了。”实在是形象,情景仿佛在眼前,隐隐勾勒出德国人的性情,由小窥大,然行文极之幽默,令人击掌。“美国兵个个年轻,有的长身玉立,十分英俊。但是总给人以吊儿郎当的印象。他们向军官敬礼,也不像德国兵那样认真严肃,总让人感到嬉皮笑脸,嘻嘻哈哈。据说,他们敬礼也并不十分严格,尉官只给校官以上的敬礼,同级不敬;兵对兵也不敬礼,不管是哪一等。这些都同德国不同。此外,美国兵的大少爷作风和浪费习气,也十分令人吃惊。他们吃饭,罐头食品居多。一罐鸡鱼鸭肉,往往吃了不到一半,就任意往旁边一丢,成了垃圾。给汽车加油,一桶油往往灌不到一半,便不耐烦起来,大皮靴一踢,滚到旁边,桶里的油还汩汩地向外流着,闪出了一丝丝白色的光。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剪断通讯电缆的豪举。美军进城以后,为了通讯方便,需要架设电缆。又为了省事起见,自己不竖立电线杆,而是就把电缆挂在或搭在大街两旁的树枝上。最初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后来大概是由于机关增多,需要量随之大增,电缆的数目也日益增多,有的树枝上竟搭上了十几条几十条,压在一起,黑黑的一大堆。过了不久,美军有的撤走,不再需要电缆通讯。按照我的想法,他们似乎应该把厚厚的一大摞电缆,从树枝上一一取下,卷起,运走,到别的地方再用。然而,确实让我大吃一惊,美国大兵不愿意费这个事,又不肯留给德国人使用。他们干脆把电缆在每一棵树上就地剪断。结果是街旁绿树又添奇景:每一棵树的枝头都累累垂垂悬挂着剪断的电缆。” 这一段又为美国人画小象。然而“长身玉立”一词,用的颇奇怪。 “据说地窖里的老鼠,由于饱餐人肉,营养过分丰富,长到一尺多长。” “我后来听说,在柏林,一座大楼上面几层被炸倒以后,塌了下来,把地下室严严实实地埋了起来。地下室中有人在黑暗中赤手扒碎砖石,走运扒通了墙壁,爬到邻居的尚没有被炸的地下室中,钻了出来,重见天日。然而十个指头的上半截都已磨掉,血肉模糊了。没有这样走运的,则是扒而无成,只有呼叫。外面的人明明听到叫声,然而堆积如山的砖瓦碎石,一时无法清除。只能忍心听下去,最初叫声还高,后来则逐渐微弱,几天之后,一片寂静,结果可知。” 并没有写血肉横飞的场面,情感虽然丰沛,笔触却平静到了冷漠,然而战争的残酷,读之仍然心有测测。略节录几段,是最动我心之处,然而还有描绘德国人的政治上的天真,留学生涯中的琐事……都甚动人,推荐一读。

那是他的黄金十年

喜欢这样的文字。在哥廷根的十年,他就是学习,沉浸在书本里。那是他的黄金十年,在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的十年里。特别他得了四个优的博士毕业成绩。那时读的书奠定他一生的研究基础。关于二战时德国生活的纪实,没有大的场景,只记得,轰炸,饿,和老师太太还有房东太太的相处。全然不似电影里惊涛骇浪。 虽然后人看似的大风浪,但当时经历时也是那样。希特勒统治时期,人们见面要先呼统帅万岁,不由得想到,文革时期。貌似也是那样。现在的反腐,等等也许也要等以后才能判断。让历史来评述吧。还记录下,他老师的孩子在达姆施塔特读高中,当年我的老师在那里读了8年的书,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

潺潺流水

拿到这本薄薄的书,没什么太多的感受。简朴的封面,没有任何花哨,只是有种很踏实的感觉。十年的留德生涯,说长不长,说短一点也不短。没有任何炫耀的留学生涯,却总是不经意的流露出优异。没有任何哭诉的战争经历,则时时让我替他感到不安。他的这十年中,从来都是欢乐的, 看不出任何抱怨。一读便停不下来。季羡林的文学功底丝毫不用怀疑。看似平淡到路人的文字,拼凑在一起便成了别样的风景。他的智慧,他的幽默,他的自嘲,他的大气,如潺潺的溪流,温婉却又清脆,雀跃却又安静地,就这么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但深刻地,流淌浸润着每一刻读书时光。所谓才子当如是吧。

留德十年:情真意切回忆当年

经历过的辛酸与艰辛,也许没有人愿意再次提起,但即便是曾经愉悦、温馨的往事,回忆也未必就是幸福的过程。因为久远的时间会凸显时过境迁的那些沧桑与无奈,将其尘封在不会被轻易触及的角落里。许是基于此,回忆录便不是人人可为的。因为,回忆也需要足够的勇气。   十年的岁月,遥遥无期,漫长得足以积淀一位国学大师一生的文化成就,也足以耗尽一个留学海外的学子对祖国的所有思念和向往,却又短暂得在不经意间便转瞬即逝。说《留德十年》是季羡林的自传,倒不如说,那是老人情真意切的倾诉。求学的艰难,异国生活的辛酸,生死难料的战争局势,与德国友人间难舍的真情……都让老人以极其平实的语言,及一种荣辱不惊的语气娓娓道来,因为有了时间的沉淀与二战的宏大背景,使得这部普通的回忆录站到了俯瞰历史的高度,因而具有了非比寻常的魅力与价值。   1935年,24岁的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羁旅生涯。直到1946年,德国战败后他才辗转回国。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这部《留德十年》,以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赴德求学的经过。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十年,奠定了季先生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而在此过程中,也让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然而于苦难之外,更加为人动容的是先生描述的师生情谊、友人情深。书中引用了大量当年的日记,以作为事实的参照,足见先生严谨的作风。书的附录部分收入了先生写于1935年至1987年间的8篇欧游散记,与自述部分交织经纬,前后补充。   《留德十年》记录下了季先生留学德国的经历,对学术研究的热忱以及严谨的求学态度支撑着他,即便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依然成功完成了学业。从这本书中,可以读出一个少年如何磕磕绊绊地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读出一位学者大家的治学之道,也可以读出作者眼中那个更为真实的纳粹德国,但这其中贯穿始终的终究离不开人,离不开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流露。季先生轻描淡写的几个段落,便道出了他与女房东、与导师之间难以割舍的感情,句句情真意切,读罢令人热泪盈眶。   十年的患难与共,让季先生与德国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对于季先生这样一个感性的人来说,即便是回想起房东家附近公园中的一草一木,都能让他顿生好感。也许正是基于此,德国人出名的古板、严谨的态度,在季老眼中变得那样值得尊敬:钟表店那个误以为真的遗失订单而额头渗出细密汗珠的德国老人(实则是季先生走错了店家);盟军对哥廷根的大轰炸中,德国飞机制造之父,流体力学权威威普兰特尔教授无视炮火硝烟弥漫,仔细观察一段被炸弹爆炸引起的气流摧毁的短墙,依然专注于研究;在南德城市慕尼黑,一次盟军“铺地毯”式的轰炸中,全城到处起火,人们纷纷从楼上往地下室或防空洞逃窜,独有一位地球物理学教授却反道而行之,从楼下往楼顶上跑,因为他认为这是极其难得的实验机会。这几个几笔勾勒的人物,想必在季先生的记忆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代表了德国民众在季先生眼中普遍的形象记忆,生动、真实地显示了德国学者忠于科学研究,视学术超出生命本身的极度敬业境界。   也许只有经历过沧桑,才能让人具备豁达与淡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季羡林先生正在德国,不仅置身于饥饿的地狱中,而且天空有飞机轰炸,过的日子“比地狱中的饿鬼还要苦上十倍”,然而先生书中提及的二战不是没有血肉横飞的残酷,却客观、冷静得如同置身事外。也许是几度风雨春秋后的回眸吧,再来说那时候的人与事,烟火与峥嵘早已被不自觉地除去,留下的都是历经时间涤荡下的旷达之气。这才是一部回忆录真正可贵的价值所在,它涵盖的不仅是一个人一生的人生经历,还凝聚着一位大家一生领悟出的治学、处世之道和人生的真谛。   在旁人看来再艰苦的岁月,于如今的季先生而言都已是过眼云烟,却唯有一件事始终萦绕在老人心中。尽管他在书中依然只是平白无奇地叙述,没有丝毫议论和情感的剖白,却能让读者感受到在季先生心中独一无二的分量,那就是他与德国姑娘伊姆加德的一段异国之恋,虽然一直深埋心底,却给他带来绵延一生的怀想与快乐。季羡林在提到伊姆加德小姐时,曾说道:“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读来让人唏嘘不已。  季先生记述的故事终有结束,但先生的人生经历却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人。这部散文体自传,没有刻意雕琢的诗情画意,却于轻描淡写的平实文字中,难掩深埋于心的真情流露。合上书本,仿佛依然让人徜徉在先生笔下那洋溢着文化和学术气息的德国小城哥廷根那幽静整洁的旖旎风光中,在先生宛若闲谈般的质朴言辞和幽默淡定的叙述中,感受着他对故人之思和时光不再的情真意切的感怀,感受着那久久涤荡于心的留德期间的点点滴滴,袅袅余音。 《留德十年》是一本有人生、有历史,有只会发生在那个年代的动人故事的书,书中记载着先生曾经的生活,那些看似简单,却又极不平凡的岁月。

真实的季羡林?

其实我觉得他的文笔真的只能算很一般。季羡林的儿子写了本“我和父亲季羡林”也没觉得他人有多么的好。以前的同事同样留德,并且也研读梵文。回过以后发现季羡林写的教材几乎是word to word的翻译德国大学里面使用的教材,并且没有写明是翻译的,而是季羡林著。当然了也不知道是谁抄谁的,我相信德国翻译他著作的可能性很小。不知道为啥把他的地位抬得这么高。“大师”去世时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为什么季羡林被称为大师也没有几个人搞得清楚,只是大家都这么叫。

平淡才是真

看了《留德十年》,觉得季羡林的文字平淡朴素,没有太多华丽的文字,也没有文学的手法,只是用文字把自己真实的故事和感情表现出来。济南工作的回忆,去德国的路途,德国的研究所,哥廷根的街道,我们似乎看不到多艳丽的景色和曲折的情节,却感觉心很安静。平淡是真,如果用太多的文学手法,那就不能真实的表现当时的情与景。这也反映了季老的心境,80多岁的高龄,已经看淡了人世繁华,所谓爱情,所谓斗争,所谓名利,所谓功业,都已经不再那么不可放弃。杨绛先生100岁高龄的时候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杨绛先生和季先生都出生在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样。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起起伏伏,悲欢离合,已经看淡了尘世的一些名利浮华。可是,我们人类其中一个悲剧悲剧就是重复犯错,爸爸对儿子说,你应该怎么做;儿子有对他的儿子说,你应该怎么做。这些都是人生的箴言,可是,年轻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到。等老了,发现长辈的话句句是真。年龄催我们老去的同时,我们也更清晰的看这个世界。

文字流畅,叙事有趣

作为一代大家,当年留学的生活和工作记录。值得大家一看,从中也体会一些大家的成才之路。这本书是我从光盘中找到的txt文件,无事之余,读了一遍。并不一定有多少学术价值,但是,从中可以看到当年二战期间,中国和德国的一些现实情况。

不是国学大师的大师

在泥泞的森林里走了又走,那股莫名的烦躁还是挥之不去。于是回家一口气又读了一遍季老的十年。凡事只要一沾上政治就会变得异常恶心,季老根本就不是什么国学大师,他自己也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皆大欢喜估计是他最喜欢用的词了,但季老的大师这个称谓确是当之无愧的。“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唉,想想看,一个人能够在25岁时看清自己,确定自己毕生的方向并沿着它走完一生那是一件多么多么伟大的事。那他不是大师是什么?我想什么时候也能找到属于自己毕生的方向,那这烦躁也就会自然而然消失了。那样就可以永远年轻,干净 ,那么寂寞地生活着,就什么也阻挡不了了。P.S. “她今天晚上特别活泼可爱。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一个人不配爱她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子。”“1983年,我回到哥廷根时,曾打听过她,当然是杳如黄鹤。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我已垂垂老矣。”想起食神的台词:大师原来也是性情中人啊。如果我能回到他的时代,我一定要做两件事,跟哥大的Hilbert留个影,再就是对季老说:哥们听过孙燕姿的爱情证书这首歌吗?希望这遗憾不会发生在我朋友和未来的我的身上。

看了后,偶也想去德国了

天才不需要头衔,但是我是凡人,需要一个闪闪发光的博士头衔去抢只饭碗--季羡林。非原话,大意如此。5个小时差不多看完了《留德十年》,颇多感慨。对德国的了解多了很多,也非常向往去德国呆几年,感觉德国很干净,很安全,至少感觉比美国安全,呵呵。去读个硕士去?哥廷根大学貌似没啥我喜欢的专业啊!Crysis的公司在哪里呢?法兰克福,去哥廷根一个小时多点的快铁,呵呵。维基百科上看到Crytek里面居然还有中国人,呵呵,不清楚现在还有没。

感于季先生的坚持

借的这本较为古旧,泛黄的书页翻起来正合“十年”的意味。内容极为朴实,读起来感受到的是一位老者对前程往事的或美好或悲伤的深深回忆,和自然流露于笔尖的文采。十年磨一剑,不禁让我震动不以:在梦想面前,我能否同样坚持十年甚至更久?我们无需面对战乱之苦,在父母的荫庇之下也免于饥饿之苦,然而,条件甚佳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像季先生一样对于梦想孜孜以求?想来出了敬佩以外,我们能做的、我们要做的便是像他一样守护梦想了吧。

80年之后,读起来依然感觉与现实好符合

最大的感受就是季老描绘的场景与现在的中国几乎没什么区别,不管是留学热还是国内的一些情况。最感动的还是季老的学术巅峰在那,整整十年有很好的资源,可以很静下心来搞学术,其成就自然让现在的人没法比啊。现实社会很难再有那样好的环境和那样静下心来的人了。

世事纷纭果造因

不知何时,知道了季羡林这个名字的存在,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在我心中,他和荣老师一样,都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学者,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对季先生的崇敬仿佛是毫无理由的。当时我并不了解他,不知道他研究什么,也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但是提起季先生的名字,我总是莫名的崇拜和敬佩。这两日闲来无事,随便翻翻家中书柜上的书,看见了这一本留德十年,已不知何时购买,就拿过来翻着看一看。文字很朴实很平淡。季先生出国经哈尔滨、苏联、柏林,最终在哥根廷停留,一呆就是十年。他依照时间顺序,描绘了自己十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更像是一种随笔写下的日记。因为没有晦涩艰深的文字,所以读起来很容易。感情很真挚很真诚。最初选择专业时的迷茫与困惑;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缺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独与寂寞;深夜入睡,对家中亲人的思念等等。他真实的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情感,没有掩饰,也没有神话自己,就是展示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这本书真的很容易让人读下去。因为你想到一个比你厉害很多的人都经历了这么多痛苦和磨难,你还惧怕担心什么呢?摘录部分我喜爱的语段:哥廷根风景秀丽,东面山林密布,一年四季,翠草如茵。即使冬天下了雪,绿草埋在白雪下,依然翠绿如春。此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从来没有遇到过大风。既无扇子,也无蚊帐。苍蝇、蚊子成了稀有动物,跳蚤、臭虫更是闻所未闻。从我来到哥城的第一天起,我就爱上了这片山林。等到我堕入饥饿地狱,等到天上的飞机时时刻刻在散布死亡时,只要我一进入这山林,立刻在心中涌起一种安全感。。。我不知道有多少次,一个人到山林里来;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同中国留学生或德国朋友一起到山林里来。。这一次畅谈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至今难忘。山中逸趣,当然不止这一桩。大大小小、琐琐碎碎的事情,还可以写出一大堆来。我现在一律免掉。我写这些东西的目的,是想说明,就是在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的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她母亲个儿不高,满面慈祥,谈吐风雅,雍容大方。看来她是有很高的文化素养的。欧洲古典文化,无论是音乐、绘画,还是文学、艺术,老太太样样精通,谈起来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令人怡情增兴,乐此不疲。下厨房做饭,老太太也是行家里手。未完待续。。。。

真情文字

年轻人看老年人的回忆,有时候会突然对自己的运命有所感悟:伤感和怀念,但几乎很少能见到促进的元素。季先生德国的十年让我们认识了战时德国的境况,是很好的了解德国那个时候的素材。

读完《留德十年》

《留德十年》记述了季羡林先生从1935年到1945年赴德留学,因二战而滞留德国十年间的事情。季先生是清华毕业,到江苏中学母校任教一年后,考取公派,半公费赴德,在哥廷根学习古印度语言。本应于2年后归国,因二战爆发,成为汪伪政府不承认的留学生,只得申请难民资格。不想一呆就是十年,战争结束后才辗转回到祖国。十年间,与德国人和德国文化水乳交融,深受哥廷根大学语言学家们的厚爱,言传身教,获益良多。十年间,埋首学问,克服战时困难,潜心研究,终成大器。因战事滞留德国致家国殊途固然不幸,然因此继承古印度语衣钵,并在偏于一隅的哥廷根免于战祸得以幸存,则是不幸中之大幸。人生的选择,有时就是这样奇妙。季先生少年时受国学熏陶,本身极好诗词歌赋,出国后又浸淫于外国语言学,可谓学贯中西。为人又谦虚,又开朗,又灵动,又沉稳,难怪沿途与生人均能相谈甚欢。文字流畅古雅,环环相扣,于简约处显大气,于典雅中透睿智,既引人入胜,又浅显明白。为文为学至此,实乃大家也

人淡如菊,境美如画

又是一本24小时内看完的书~~一如当年那些留洋的才子佳人,季老亦因为经历丰富,知识渊博而心境平和,处事不惊。尤其是语言,德语+英语+梵语+吐火罗文,此般高难度组合现今在国人内也难觅同者。与其说这本书是他求学经历,还不如说是他处事纪录。此前一直对德国文化赞赏有加,看完季老记录与德国人交往的点滴更是让我对日耳曼民族有着莫名的欣赏。不论是遭轰炸时不顾生命去看气流或轰炸现场的物理学家,还是对干净有着近乎偏执的女房东,都如那自制潜水艇穿越柏林墙的德国人令我肃然起敬。季老提到了青田商人,以及郑念女士亦提到的“不可接触者”。两者皆我未知而欲知的人,以后必会看到更多。 What we learn from history is that we never learn from it. -- 季老对当年纨绔子弟求学德国的描述,至今仍有借鉴作用。只可惜,这样他不愿与之为伍的人们恐怕会一直存在下去。不打算看《牛棚杂忆》了,郑念女士的《上海生死劫》足以令我窒息。

寻找感恩之心

季羡林先生其人,研究过后,其实更多偏重的是翻译工作上的成就,以及单纯对语言文字的研究。此留德十年,我个人认为,文笔并不出众,记事很像流水账,当然,国学粉们自然不同意,我也说了,这只是个人意见。然而我最大的疑惑却来自对季先生是否有感恩之心这件事情上。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国家的国民,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大家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允许中国留学生前往,并对中国留学生没有采取歧视或者分离的行为,就像季先生自己在书中写的一样,租房子,下馆子,去商店之类。诚然,也许是因为德国人没有见过多少中国人,但作为西方社会一员,没有对中国人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就已经很不错了。季羡林先生在书中,对希特勒的广播用“狂吠”来形容,对党卫军和冲锋队,用“黑黄二狗”来形容;对于前者,希特勒是国家元首,遑论是非对错,对这样一个对中国人没有偏视的国家的元首,用这种文字来形容是否欠妥?要知道国家政策是要受他的影响,希特勒说句话,您在德国,我们所有中国人在德国的日子就没您说的那么好过了;对于后者,您在文章里自己提到”他们从不影响中国留学生“,党卫军和冲锋队,都是手里血债累累的,人家杀起犹太人来毫不含糊,您是觉得他们是不敢杀你还是怎么样?人家对你好,你还是要骂人家”黑黄二狗“,那我就不知道季先生是想要给我国下一代什么启示?不管纳粹德国功过是非评价如何,至少,在这里,是对您季先生有恩的。这样子写法,和民国时那位著名的所谓笔斗士,吃喝拿着国民政府的薪水,结交着”日本友人“,回头还要拼命骂国民政府不作为通日的某位人士,确实有可比之处。

火车旅行

看完留德十年 手上拿着一个人的朝圣总是不愿意开始看一本新书 这恐怕就是我的强迫症 我总是愿意自我消化一下.我没有看过季老的作品 直到他前几年逝世.为什么又选择《留德十年》我是承认我有一点崇洋媚外 总喜欢泡过洋水的作家比如钱钟书 至少我比较喜欢现代一点的东西 然后我本人也是一个爱八卦喜欢一些花边新闻 不知道从哪听说在留德十年里季老有写到他的德国女友 多年后读者找到此女子的消息她即竟终生为嫁.我读书的动机还有点不良把.但是我要提醒读者 永远不要听信出版社为了增加销量而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的一些东西.因为单看这本书从头到尾我这么一个八卦而又细致的人也丝毫没有觉察到季老青年留学在外的风流 只不过他远在万里外怀念生母 怀念祖国母亲却很少提及他的妻子如果有也只是只字带过.对于爱情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就是近耄耋之年回忆往事是那么真实.我们把他当一个寻常男人看待就好 况且他当时那么年轻 生在异乡 有那么多的寂寞要寄托 如果身边真有那么几个温柔的女子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毕竟还是一个浪漫的文人 听诗 郊游,如果不是这样大概要跟老杰克一样酗酒大麻了.季老写这本书一定诗推心置腹 是把他的心都捧在手上与读者也与自己诉说.从他留学的首要动机是镀金 读博士也是镀一层更闪耀的金 然后在战争中的饥饿 吃了那些黑面包放屁......战争只出现一小部分 但是谁又能切身体会到战争死亡与饥饿的可怕 倒是看过几部德国纳粹片就可想而之.他怀念哥廷根小镇 怀念他的老师 他善良可爱的老房东 怀念他在哥廷根的好友。 “人事两茫茫 盛世难会”是平淡之中露着真情的 有人说到文笔觉得季老这一部很平凡 是呀 当人回忆往事的时候往往是平平淡淡实事求是的 这样才最真实 他记忆里的人物也是那么的真诚浮现在你面前 他们也都不是perfect guy他们也有自己的缺点 wala活泼的笑脸 房东太太的善良真诚但是有时候也会为小时计较 章用的母亲气质不凡但也是高傲 喋喋不休...季老在忆起他的房东太太反复的说他是具备所有妇女最优秀的品德 善良 真诚.现在我们还会为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博得别人的喜爱而伤脑筋吗 我会说善良真诚就好 而且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就有关注横跨欧亚的铁路从北京到俄罗斯捷克德国.并把它记在我的buck list 上面.我是一定要去的 我这么一个自虐的人 我和菜也有讨论过是不是应该尝试一下从北京要莫斯科六天五晚的火车.而当季老写到他从北平出发经过哈尔滨满洲里进入俄罗斯贝加尓湖的壮观 在进入捷克德国 我是有多兴奋 好像我就是那带着帽子的可爱的wala 而这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前。他是这样描绘他在旅途上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 大鼻子男人 大眼睛姑娘 那些你这一秒遇到的人转眼即陌路 你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他们。这种感觉是实在的 如果你真的有出去走过你就不会惊讶 有些人可能我这一辈子真的就再也见不到了 就像北岛说的人生其实是做减法的 见一面也就少一面.而我也开始怀念起那些可爱的笑脸他们真实的存在过而又那么虚幻 人的一生那么短 我们总是认识新的朋友 我们交换wechat交换email但是我们深知有些人是真的不会再见了 那么在开始珍惜身边的人吧 哪怕他们并不那么完美 珍惜那个一路陪你的知己 因为只有在失去他们以后你才会觉得他们的可贵 珍惜黄昏的村庄 珍惜雨水的村庄!

到德国做学问

小小一本书,一经翻看即让人手不释卷,不久就看完了。读到第3页时我就惊叹,季老在80年代、70多岁高龄作此书,读来却清新幽默,跟现在的博文无异。真正有学问有智慧的人,才会写出这样平易近人的文字,具有真正打动人的思想。季老太谦虚!我特别想看他如何选题如何做学问如何写博士论文,他却着墨不多,博士答辩部分只不过说了几句收到的评价和反应,就赶紧说自己因为十年主业在这个、不禁多话了,怕人厌烦,忙着打住。其实也是,学问的部分都在论文里和论文背后(或许抽屉里)了,“博文”也就写写平常其他生活吧。德国人和德国生活真是亘古不变。季老的四十年代,跟我的二十一世纪,所见所闻所感差不多。这本书确实很应该现在的我读,或者更早一点,那么不久前他过世之时我也就不该止于一两句话的悼念了。不知道是我做出选择后的自我调节还是真正的内心需要,我非常艳羡林语堂和季羡林的博士学位、学问和教授工作。羡慕他们读了许多书,写了许多字,教了许多学生。羡慕他们的安静和勤奋。有过苦恼学科不对劲的念头。管理这个东西,跟他们的文科不同,貌似不能光关在图书馆里啃大部头;跟理科也不同,也不能关在实验室里。学术需要“两耳不闻窗外事”,管理却是社会科学,不观察不体会,洞见无从来。这中间需要一些特殊的处理吧,没法照搬他们的生活。我当然清楚阶段的问题,什么阶段做什么事,譬如教课怎么教、跟企业怎么讲东西,远不是我现在需要考虑的。但是学科关系要求我肯定不能终身像这些文科教授一样埋头,这不太情愿。我有点极端,有点强迫症,比较喜欢全盘怎么样,要不绝不出门,要不别坐下,一动一静搅得我受不了。想多了想多了,赶紧踏实做我的“学问”吧。或许这种动静皆有的学科恰是我之理想归宿。其实此刻只需要我安静…

值得敬佩的季老

看完这本书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在书本里不止一次看到季老感叹:世事两茫茫。是啊,时间就如白驹过隙,那短暂又漫长的十年留德岁月在季老内心刻印下铭心的一页。看着如今的自己,或许很快的若干年后也在悄悄回忆曾经的自己,曾经的岁月。事实上我就是一个恋旧的人,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生活总要继续,就要怀念过去,也要展望未来。希望自己好好珍惜现在的一切,毕竟世事两茫茫!停止那些无谓的争执,无谓的消极心理,人总要走向灭亡。而时间和死亡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娓娓道来的故事

读起来很轻松,就好像跟着季老去旅游一样,从北平到伪满再到苏联,接着定居德国,从柏林到哥廷根,再去瑞士,去法国,到越南,到香港,一路走来,条件艰苦却苦中作乐。确是大师,文笔很好,但应该也经过加工,迎合主旋律,里面的国民政府应该说形象屡遭破坏,留学生们也不尽如人意。这倒与钱钟书的围城几分相近,可能是中华民族也劣根性吧,跟德国人一比,战争时期仍能保持秩序,不像《丰乳肥臀》中的中国,也不像冯小刚的一九四二。不过犹太人可能不这么认为,这就不知道了,这方面的东西还是了解得比较少。接下来会再啃个几本书,最难啃的应该是魏宁格的《性与性格》,是一本哲学书籍,我且看看吧。这段时间找到初中的小伙伴们了,还是别有一番意思,回忆起以前的青葱岁月,大家都兴奋,分别这么多年了,都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了,再一块回忆当时的点点滴滴,谁暗恋谁这个话题是最有市场的,然后再交流下当前的现状,很花时间,时鲜感也过了,现在已经调为免打扰模式,相互的人生交集也不多。祝各位好运吧。

喜欢他的文笔

因为在想着自己要不要去法国,而看了此书。仿佛现在就是80年前。h很细腻的描写。很平实却认真思考过的感情。多愁善感的人在这个冷漠的世界好像很少

季羡林的负暄琐话

28日晚重读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早读此书还是大学时。文字朴实,如季先生之为人;信息量很大,如郁郁之林;很流畅,一口气读下来,没有一点滞重之处。读此书,可时时反观现实。比如第一篇《留学热》,提到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如果能出国走一趟。回国后就身价倍增,好多地方会抢着要他,成了“抢手货”。季对留学充满了热望,等其因缘巧合,到了柏林,却发现那些官商子弟们就在这里吃喝玩乐四年而已,德语只需要学四句就够了,即“早安”、“晚安”、“谢谢”、“再见”而已。季先生不屑与此类纨绔子弟为伍。想想现在的留学热,还有少年即出国,自控力差的留学垃圾们,真令人生今夕何夕之感。不同的是,现在回国不但会变成“海龟”,还有可能变成“海带”,虽然都是海洋生物,但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在国内时,季就已经立下大誓:绝不写有关中国的博士论文。很有出息,不愿意近水楼台先得月,不像有些不争气的留学生,先拿在国外老祖宗蒙洋鬼子,再回国拿洋鬼子蒙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本书不说冠冕堂皇的假话、大话,不唱高调,书里有数处直言不讳地说自己出国就是为了成名成家,“如果没有金光闪闪的博士头衔,则在抢夺饭碗的搏斗中必然是个失败者”,说的很真诚,如24K金子,没有一点杂质。

十年一梦

走在楼道里意外听到两个女生讨论读书的话题,其中一个说:“我爸爸不准我读别人的自述或者传记,他说故事再好、经历再妙,也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我私心很不以为然。只关注自己,又怎能了解这个世界呢?最近刚读完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心底有如湖泊,暗涛微涌却又如明镜般澄澈,有参禅了一般的平静和豁达。感慨颇深,不吐不快,不免也想写一下自己的感悟心得,此时只恨自己笔耕不辍,词穷不能,无法自如地描绘在大师的作品中徜徉的感受。全书以时间为轴,讲述了如何踏上留德之路,在德国的经历,以及百转千回回到祖国的历程。”十年一觉欧洲梦,赢得万斛别离情”。这十年,是季羡林人生之梦的七分之一,就像他自己说的:能静静回忆逝去的梦,也是一种幸福。十年里,他快乐过,苦恼过,追求过,幻灭过,动摇过,坚持过;经历过机声隆隆、饿肠雷鸣、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从“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到“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有对学术追求的渴望,也有选择的迷茫;有对哥廷根发自内心的喜爱,也有对母亲和故乡深深的怀念……前前后后共三十九个小散文,十年风雨在季羡林从容的文字下,也只如轻舟驶过万重山。一、有人评说这本书文采欠佳,我极不以为然。我已过了喜欢华丽辞藻堆砌伤感的年龄,这本书只能说是没有华而不实的辞藻,而不能说是没有文采。季羡林先生在这本自传的楔子里已经说了,这里只有Wharheit,而无Dichtung。“真、善、美”首要的就是“真”。这可不是每人个人都能驾驭得好的,必须经历岁月的洗涤和知识的锤炼。这样经历一切又回归原始平淡的文字,一如生命最本真的面目。其中禅意可见。再者,季先生绝不是文采欠佳之人在描写自己的感情、描绘德国或瑞士的风光的语句中便可一饱眼福。季羡林那种涤罢微漾的心绪和思悟,在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游梭。只有参透人生的智者,才能用这样至真至静的语言,怀着一颗淡泊的平常心回忆十年的风风雨雨。书中也不乏让我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或共鸣的语句,没有过多辞藻修饰,但却不妨碍它们成为我心中经典。例子实在数不胜数,就随意摘抄几个吧。“但是,后怕是幸福的;危险过了以后,才能有后怕。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我们感到很幸福。”“在这样一个人间里,斗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决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所谓“祖国”。本来含有两部分:一是山川大地,一是人。山川大地永远是美的,是我完完全全应该爱的。”“我看了在豆棚瓜架下闲话的野老,看了在一天工作疲劳之余在门前悠然吸烟的农人,都引起我极大的向往。我真不愿意离开这故国,这故国的每一方土地,每一棵草木,都能给我温热的感觉。”读到这里,我想起自己当年怎样背井离乡北上、怎样会为家门口可爱的梧桐树和一个陌生的微笑动容、怎样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沙……还有不论遭遇怎样的失望,始终在血液里流淌着那种“就爱中国的滚滚红尘”的情怀。我意识到,原来人情之间也是有通感的。二、学无止境。对学术的热忱和对理想的追求,是整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感悟之一。既然是留德十年,整本书百分之八十的篇幅自然描写的是求学历程。到德国留学的初衷也是学习。他看不惯那些顶着“留学生”名号在异邦流街窜巷的纨绔子弟,他尊重知识的高度,尊重“学生”二字,更是尊重自己,尊重学术的“真、善、美”。季羡林先生是做学问的人,一位“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学界泰斗。他是文人,能临风朗读,月下抒怀;他更是学者,积稿盈岸,孜孜不倦。除了作者本人,书中还出现了很多严谨敬业的学者,也带给了我很大震撼。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知识分子是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有着最纯粹的快乐。”是啊,科学在,我在。就像书里多次写到美军和英军的飞机在地毯式轰炸中哥廷根大学的那些教授仍然伏案疾书给人的震撼。人世间最令人感动的画面,这个当属其中之一。真正的学者能在自然而然的洗礼和历练中把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一个又一个高度,小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则置生死度外。这是身为学者最感人的、也是最有力的尊严。书中有一段提到季先生是怎样决定学吐火罗文的。当时他所选的专业学科已经非常多,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学习的)摊子摆的太大,可终究被科学感动,被老师感动。学习的魅力就在于此吧。教育如果不能使人幸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季羡林能成为学界泰斗的原因之一吧:唯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对于真理和未知世界孜孜不倦的兴趣和探索,才会在学术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我也是学生,不免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还有身边的事物。梭罗说过:“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无数人追求成绩、追求文凭,却只是为了一个有物质保障的未来。有多少是为了自己心底对所学专业那最原始的热爱呢?其实理想与现实也没那么矛盾,要端正学习的态度。学习不是为给父母争面子,学习是为了自己人生的积淀和提高,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一份善待,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那么消极给谁看呢,努力吧。书里这样写道“我固执的相信,我终会有到国外去的一天。我把自己沉在美丽的涂有彩色的梦里。这梦有多么渺茫,恐怕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了。”我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日耳曼语言,也同那时的季羡林一样,有个到德国去求学的梦,而巧合的是,我的梦中之地便是哥廷根。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我对学习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严肃崇敬之感,和买房、买车、或一份好工作都无关。在这短短的生命里,我想要多学点东西,世界是这样的大,总有这样那样的新事物等待着我这个微小的、平凡的个体去发现、去探索。我想尽可能多的去接触生活、感悟生命,我想经历尽可能多的人生旅途,我怕生命太易轻逝,只能努力活好每一天。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踏上朝思暮想的德国土地,在哥廷根美丽的大学城里圆了自己的留学梦。可能远达不到季羡林先生当年的条件之艰苦、感情之复杂、现实之困难,但我会和他一样,充满渴望又忐忑不安,有时候想得很美,有时候又忧心忡忡,在各种思想矛盾中,迎接生命的抉择和冒险,用求知求真的欲望驱动自己的心灵,用对生活的认真热忱理解生命。也许,我也会经历酸甜苦辣,经历思乡之苦,经历风吹雨打。也许在我又重新踏上故土时,乡情未变,爱国依旧,只是经历了一场难忘的历练。也许我会比以前更坚强,更智慧。我双手合十,但愿如此吧。三、除了描写德国的留学生活,书中的德国风景和人文也是重头戏。这里要提一下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最近读了一个中篇的德语故事《一百马克的故事》,讲述的正是战后德国最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丁点儿积蓄,为了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殚精竭虑,连买一双手套都要来回思忖,一个芬尼都不忍浪费。再结合着《留德十年》的描述,我就是这样看到了德国人在那时的历史条件下最真实的生活状况,连带着了解了这样一个勤奋、踏实、淳朴的民族。“务实”、“简朴”是季羡林形容德国人使用过最多的字眼。在季羡林笔下,饥饿、贫困、战争、硝烟仿佛都是过眼烟云,让人真正留下印象的反倒是里面的真善美,以及众多鲜明的人物。即使是在法西斯统治下,他们本身也都是极可爱的人。人民本身就是政治的牺牲品。季羡林是站在平民视角来写那时的纳粹统治下的德国社会的,以及到后来战败国的惨况。没有激烈的言语,没有紧张的词句,德国人可爱的一面、可怜的一面、聪明的一面、天真的一面、伟大的一面、悲惨的一面,都真真切切地跃然纸上……季羡林先生着重写了一些十年留学生活中对他影响很大的人物,比如房东欧朴太太,章用、西克教授,哈隆教授、瓦尔德施密特教授……很多忆人思物的章节总是有这样类似的结尾:“人世变幻,不禁惘然”,或是“今生今世,我恐怕再也无法听到他们的消息了。我遥望西天,内心在剧烈地颤抖。”啊,这样耄耋之年的怀人之感,让人心中生出一种悲壮。恋上一个地方,无非是因为风土人情。到了离别时,自是泪眼问花。“千里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这诗句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味出里面离别的苦楚和无奈。在这个世界上,无论身处何方,人情总是想通的,认真善良的人,总是能邂逅这世界美的一面。我十分喜爱的电影《春风化雨》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须条件。但是诗、浪漫、爱、美,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原因。”如今回首往事,恍如隔世,对学术和生命理解都积淀深厚的季羡林深谙其中要义。也许,到生命濒于尽头时,我们回顾这浩浩荡荡的一生,也会真真切切地领会到:生活本身也是因人情美而被赋予意义。因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四、还有一个提到语言学科的小段落让我忍不住记下来。季羡林是语言学家,有关语言的领悟自然更深度。 “然而语言这玩意儿也真奇怪。一个人要想精通本国语和外国语,必须付出极大的劳动;穷一生之精力,也未必真通。可是要想达到一般交际的目的,又似乎非常简单。”读到这里,不免会心一笑。是啊,语言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东西,语言科学呢,又可以算作另外一回事儿。许多人很鄙夷我们这些外语专业的学生,认为学说一门外语、或者说交流并不费事儿,我们到底学的是什么呢?这是一门语言科学,穷其一生追逐也未必精通,只是,懂这道理的人则明了,不懂的,我也只能一笑置之了。合上书,纵观季羡林的留德十年,漫漫长长的岁月就这样轻柔地逝去。蓦然想到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墓志铭:“冷眼一瞥,生与死。骑者,且赶路。”后记:季羡林在楔子里写了这样一段话:“……我只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伏在枕上,让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断断续续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自己仿佛成了一个旁观者,顾而乐之。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风风雨雨都经历过了,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我虽然还不满二十,和经历了我几倍人生路的季先生不能相提并论,但这段话实在有会于我心。我也是个执着于回忆的人,尤其是回忆里美的一部分。回忆,给我力量。我这样喜欢执着地用笨拙的文字码伪书评和伪影评,保持随笔的习惯,想必也是这个道理吧。为了自己,这样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个体,为了光阴有得回味,为得岁月有得记载。让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地断断续续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让自己也能成为旁观者,顾而乐之。最后以梭罗的一首诗作为这篇随笔的结束吧。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读《留德十年》,看今日中国

2日晚做《留德十年》读书笔记。摘录如下,今昔中西对照,别有深味。官费留学,当时只送理工科学生,社会科学收到歧视。今天歧视社会科学,源远流长。(P8)VS今天重理轻文。(国立济南高中)国文教员,待遇优渥,每月一百六十大洋。(P8)……几乎每周都同几个志同道合者去吃小馆,反正工资优厚,物价又低,谁也不会吝啬。(P9)VS今日中学教师收入。我有时候同吴祖缃、林庚、李长之等几个好友,到这里来闲谈。我们都还年轻,有点不知天高地厚,说话海阔天空,旁若无人。我们不是粪土当年万户侯,而是挥斥当代文学家。记得茅盾的《子夜》出版时,我们几个人在这里碰头,议论此书。当时意见截然分为两派:一派完全肯定,一派基本否定。大家吵了个不亦乐乎。我们这种侃大山,一向没有结论,也不需要有结论。(P14)今日之大学生可还有兴致激扬文字,臧否人物否?我们这一群外国旅客被送上一辆大轿车,到莫斯科市去观光。导游小姐用英文讲解。车子走到一个什么地方,眼前一片破旧的大楼,导游说:在第几个五年计划,这座楼将被拆掉,盖上新楼。这很好,难道说不好吗?车子到了另一个地方,导游又冷漠地说:在第几个五年计划,这片房子将被拆掉,盖成新楼。这仍然很好,难道说还不好吗?但是,接着到了第三个地方、第四个地方,导游说的仍然是那一套,只是神色更加冷漠,脸含冰霜,毫无表情。(P29)比起中国的面子工程高手,这些苏联人可谓实诚得可爱。(乔冠华)在校时,经常腋下夹一册又厚又大的德文版《黑格尔全集》,昂首阔步,旁若无人,徜徉于清华园中。(P37)今日之学生是否还有如此气度。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冯玉祥、戴传贤、居正,以及许许多多的国民党的大官,无不有子女或亲属在德国,而且几乎都聚集在柏林。因为这里有吃,有喝,有玩,有乐,既不用上学听课也用不着说德国话。有一部分留德学生,只需要四句简单的德语,就能够供几年之用。(P37)VS七十年过去了,除了留德变成了留美,留学生英语说得倍溜外,似乎一切都没变。(哥廷根)街道洁净得邪性,你躺在马路上打滚,绝不会沾上任何一点尘土。家家的老太婆用肥皂刷洗人行道,已成为家常便饭。(P40)VS今日中国城市街道。在德国,是教授说了算,什么院长、校长、部长都无权干预教授的决定。如果一个学生不想做论文,绝没有人强迫他。只要他自己有钱,他可以十年八年地念下去。这就叫做“永恒的学生”,是一种全世界所无的稀有动物。(P46)VS今日之教授。(瓦尔德施密特)虽然年轻,已经在世界梵文学界颇有名声。可是选梵文课的却只有我一个学生,而且还是外国人。虽然只有一个学生,他仍然认真严肃地讲课,一直讲到四点。(P49)索诸中国,认真敬业如是者尚有几人哉?现在到了德国,无论主系和副系,决不同中国学沾边。(P54)在德国,不管你外语多么到家,只要没有学术著作,就不能成为教授。工龄长了,工资可能很高,名位却不能改变。(P95)大学里衮衮诸公可有拿得出手的学术著作?有一天,下课以后,黄昏已经提前降临到人间,因为天阴,又由于灯火管制,大街上已经完全陷入一团黑暗中。我扶着老人走下楼梯,走出大门。十里长街积雪已深,阒无一人。周围静得令人发怵,脚下想起了我们踏雪的声音,眼中闪耀着积雪的银光。好像宇宙间就只剩下我们师徒二人。我怕老师摔倒,紧紧地扶住了他,就这样一直把他送到家。(P98)师生亲如父子曾是中国传统教育图景中最为温馨的一幕,千载而下,尤令人追想不已。可当今中国流行的却是研究生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此温情一幕安在哉?吃过晚饭,7点半到Meyer家去,同Irmgard打字。她劝我不要离开德国。她今天晚上特别活泼可爱。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但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一个人不配爱她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子。(P113)严肃方正的季羡林先生原来也有这么一段苦涩的异国之恋,读书至此处,报之以微笑。今天大战结束了,结束得竟也是这样平平淡淡。难道历史上许多后代认为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之类的事件,当时开始与结束都是那样地平平淡淡吗?(P119)很多影响久远的历史事件发生时平平淡淡,多年以后,人们才意识到它们的重要。相反的,在当时就被大肆宣扬的所谓“新时代”“新史诗”,会被历史很快遗忘,奥运、世博可为明证。美国兵进城以后,没有“屠城”,而且从表面上看起来,还似乎非常文明。我从来没有看到“山姆大叔”在大街上侮辱德国人的事情。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关系,似乎颇为融洽。我也没有看到德国人敌视美国兵,搞什么破坏活动。(P119)人们疲倦了战争,人们想恢复正常的生活。(轰炸后)据说地窖里的老鼠,由于饱餐人肉,影响过分丰富,长到一尺多长。(P133)惊心动魄的文字,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合上书,那饱餍了人肉的大老鼠仍在我眼前浮动不已。(文革期间,季羡林)被勒令去学生宿舍值班,收发信件、传呼电话、看守门户、注意来人,他自己给自己规定定额,又把卷帙浩繁的《罗摩衍那》一节一节地抄在纸条上,一行一行地译,当然工作的进行只能是掩掩藏藏的,其动辄得咎的艰难情景对过来人是不言而喻的。(P220)今日源源推出译著的译者们还肯花这样的功夫么?对翻译还有这样的虔敬之心吗?先生旁征博引,令人信服地指出《西游记》中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P222)如果今日有哪位学者的此类成果被披露在网上,肯定会被口诛笔伐。为学问而学问,本应该是常态,在中国却成了桩很稀罕的事。

我也想去

文采很好(废话)季老当初去德国学印度语,当年也是有些功利心的。书中写了他的所想所做。看了之后,觉得德国真的重视教育,即便是希特勒时期,也没有怎么干预学者的工作。

《留德十年》读后感

二月Kindle读书读完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就如一月读完冯唐的《三十六大》,这些书都是我利用上下学坐地铁的时间读完,暂且看来也基本保持了一月一到两本的节奏。一月没来得及写感想(谈不上叫书评,只作读后感),因为自认为读完《三十六大》对冯唐有了新的认识,想构思写一篇更有价值的冯唐Vs.刘瑜,不是对比(本无对比性),也只是谈谈感想,毕竟这两人的杂文在很多时候都被我不时拿出来读一读,也每每总有新的感悟和体会。回到《留德十年》。kindle里下的书也快有好几十本,有时由于版本原因,有时由于内容原因,很多看了开头就没有继续了。偶然翻到《留德十年》,鉴于自己现在身处大英帝国,想想现在读起来可能会和季羡林先生当时有共通之处,于是一气呵成读完(幸好也不长),先生及其作品确实没有令我失望。1)看书不禁羡慕起先生,先生一生经历清末民国新中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革命文革和改革开放,经历清华哥廷根北大...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先生真实道出了自己的留德十年以及这之间的感悟,比如最开始对留学的渴望,对必须完成博士学位的期许。也许从现在的价值观来看,不是每个人都会认同他的观点,但先生没有矫揉造作,反倒是让读着看到了一个也会有私心也会有思维局限的有血有肉的人。2)中国人的想法,或者进一步推而广之世界人的想法,无论斗转星移时空变幻,价值观基本还是没变的,至少从书中看近100年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真善美还是真善美,假恶丑只会遭人唾沫和摒弃。先生描述自己在哥廷根的生活,早上简单吃完早点就到学校,中午在小饭馆解决,从来没有午休,一直学习工作到晚上。十年如一日,生活规律地不能再规律,平静地不能再平静。现代人是浮躁的,浮躁到要开始羡慕嫉妒什么都没有的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平静生活。正如动很容易,静却是最难保持的运动状态。3)“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有痛苦,这是我悟出的禅机。”虽然哥廷根是个小城,二战时期没有经历严重的炮轰,但在极度缺粮极度紧张的非常时期还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是多么难得啊。有时候我想不管世界怎么变,不管别人怎样,自己有自己的坚持,自己有自己的“相信”,这种坚持和相信,才是支撑一个人苦中作乐,长期抵挡寂寞和孤独的唯一武器。4)我没有去过中国东北,没有坐过长达八九夜的横跨西伯利亚的长入火车,没有去过德国哥廷根。但看完书后,我很想去看一下哈尔滨满街的俄罗斯人,去坐一次从满洲里出发的横跨欧亚大陆的长途火车,更想去亲历10万人口其中2-3万是学生的大学城——哥廷根。哥廷根真美啊,有一望无际的林海,可以任由你花上一整天功夫去探险,说不定就能抵达先生曾驻足的“天涯海角”和避雨凉亭。而身处伦敦,除了海德公园绿园等人造公园,想在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找到林海找到青苔是痴人说梦。5)没有失去过“志同道合”就体会不到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先生在德国每周日可以在席勒草坪和中德朋友谈天说地,可以在丛林深处和朋友痛批希特勒和纳粹,但十年之后当战争结束,昔日旧友天各一方时,心中也只能无奈叹息。来英之前,我一度以为自己朋友圈太单一,多是同一类人。彼时志同道合者都那么有理想有行动有热情有期待,然而我毅然跳出了自己的“安全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自身内外的所有条件都需重新去构造,此时我才恍然大悟,人生得一知己之难之足。正所谓人以类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我以后也必将不再处心经营,志不同者道不同,不必勉强。6)先生是语言学大师。他也在书中说一门语言,要达到日常交际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学懂学通一个十年两个十年估计都不够。在学习英语的路上,日常交际绝不是值得满足的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阅读是愉快的,想再多读读民国时期的历史以及民国时期优秀的思想家的著作。除此之外,多和各国友人接触,最好能有除了"hello,how are you"之外的更加深入的交谈,以更好地去了解他人,了解世界,了解自己。

一点感想!

德国人:无怪话、无油滑、爱干净、守纪律,重秩序,严肃认真,这有点像东方的日本人。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对待子女方面东西方的父母差不多,但反过来却有很大不同。两位少女:季老先生情感丰富,也颇有些浪漫气质,但个人情感之事恐怕也不便多言。在异域遇到了这类问题,以他的性格,估计会非常矛盾。虽正值青春,但已经成婚且为人父,出国呢还是靠叔婶等重要亲戚资助,爱人为叔婶所选又在尽心照顾他们。此时如有它图,自己的颜面良心将往哪搁?不得不有所顾及。中国人:乍一看昨天跟今天似乎没什么两样,还是一幅林子大品种多的景像,投机取巧的人仍然最吃得开。由此使人生出错觉:所谓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是靠笔头,靠舌头,靠皮厚撑起来的,所要表达的不过是一种愿望的景像,书中赤都的讲解员就很会这一套,热衷于谈宏愿而疏于讲现实。这样的错觉想来也不能全当胡谄,季老先生在书中把德国人和中国人放一块褒贬,不会是没有用意的吧!“······以前自己还想象再见祖国时的心情,现在真的见了,但觉得异常陌生,一点温热的感觉都没有?难道是自己变了?还是祖国变了”?最后一段耐人寻味,让人不禁一笑,祖国这个酱缸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改变呢,呵呵!

路途漫漫------《留德十年》读后感

在西单图书大厦,偶然发现了在中关村图书大厦里面不曾见到的散文区,心中夹杂着一丝喜悦。毕竟,我已经好久没有买过文化书了,前一段时间读到陈昭的文章,内心深处对散文中那种文字的向往不觉重新浮了出来。之前想的是,看完文化苦旅,再找一本读读吧。季老的专柜就这么出现在我眼前,我以前还没有度过季羡林的文章,只是通过各种报道知道有这么一位老人,而且他也是刚去世几个月而已,至于家中丢东西我也是知道的。说实话,我对他的印象实在模糊,既然人们都认为他很杰出伟大,我也就人云亦云了。可是现在,手中拿着的是他写的文字,耳中响着的是潘坦曾对我说过的话:《留德十年》很不错,推荐你看一下。好吧,还是买了吧。看了短短的序,我就知道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回忆录,其实我早该从书名中看出来,既然是“留”,那就是留学了,目的地是德国,这也是天经地义的。我想不出这么一本薄薄的书为何能涵盖十年的内容,既然在国外,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才对,尤其是当我看到那个十年中居然包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按照平常人的想法,至少应该把战争轰轰烈烈地写上一番才是,身处战争发起国兼战败国的经历不是一般人都能拥有的,但季老却写得很简单:“一场战争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开始了,最后又平平淡淡的结束了,让人体会不到一丝激动。”或许他不想去回忆这段艰苦的日子是有理由的,那种惨烈的生活让人回忆起来就感到后怕,就好比文化大革命,好比集中营里的生活等等。从序中的某一句话中我找到了答案,季老说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当代的青年人。对于战争而言,我猜他并不打算写多少东西,还是侧重于个人的所思所感,这才是这本书的真谛所在。花了两天时间断断续续地把这本书看完,这才发现季老根本没有严格按照时间线来写,而是从一个话题跳转到另一个话题,从这么一群人跳到那么一群人,不过大体上还是可以按照时间来区分阶段的。比如说到德国之前的那个时期,初到柏林的时期,在哥延根的时期,最后是回到中国大陆之前的时期。其中他把自己最有活力的十年光阴都给了哥延根,甚至把哥延根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在那里他遇到了知己,遇到了忘年交,遇到了对自己人生产生指导意义的学者教授,也遇到了很多虽平常但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透过这些描述,他那记忆中的影像又活了过来,我只能追随着他,透过他的眼去打量周围的时间,就算没有战争,十年异国他乡的求学之旅,也会给一个人留下太多太多的回忆。恍恍惚,一本两百五十多页的书就这么到了头。耄耋之年的季老给这本书加了个余音袅袅,说自己写这本书实在是花了太多的心血,就好像把十年的日子重新过一遍一样。可是这记忆中的十年再过一遍的可不像亲身经历的十年那般简单,当想到记忆中的那些人已经理自己远去,心中又不觉蒙上了一层忧愁,在当时看来极平常的事情,现在也绝不再是什么小事,历史赋予了它们更深的含义。依我看,记忆存放的时间越久,回忆起来就越是艰难,但滋味也越浓烈,活像埋藏在窖中的酒。路途漫漫,其实漫长的不是地理上的公里数,而是岁月和时间的流逝。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从人生的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这些都算是一次漫长的旅途。自从我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后,我就觉得把人生这辈子走下来的路记录下来其实也挺不错的,如今看了季老的《留德十年》,越发觉得记录的重要。我在这里并不是说活在记忆中,活在过去,而是在某个阶段细细回顾一下之前所走的路,从中得出些什么东西,如果眼光足够好,甚至能通过分析自己的过去决定自己下一步该往何处走。说实话,我是一个走一步看一步的人,虽然我没有长期的人生规划,但也不是按照别人给我的规划去走,这种感觉很奇怪,虽然稍稍增加了一些风险,却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思起来。我知道大熊就是这么做的,而巫文超更是如此,在他们面前,我还是缺少一些勇气和决心,但我还是做到了。如今我快要走向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当自己回过头来看看时,发觉这三年中已经走了不少旅途。很想在五月把我大一大二的生活整理出来,但看了季老的文章后我决定还是无限期推迟,没有那份心境,没有那个一种冲动,没有那个时间来把两年的时光重新来过,那肯定是不行的。恍恍惚,终于释然了。脑中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问题:我要在北京待多久?我很想把这个年份限定在七年之中,然后我就可以学着季老的样子,写一点京城所感。比季老少了三年,而且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对我而言应该好写的多了。题目叫什么还不知道,肯定不能是“留京七年”,留字放在这里,不仅没有一点留学的意味,反而多了一层留守的意境。不提了,以后再说。十年,欧亚大陆,二战,德国。我更愿意把这本《留德十年》当成散文细细品味,尽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记叙,按照分类标准应该算是自传。但哪是自传那么简单,文字之间流露的东西,明眼人一看便知,就好像《千年一叹》,真正的大文人,绝对能把自传写成散文。路途漫漫,还是接着走下去吧,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请不要止步。

留德小感

首先说一下算不得书评,主要是我来德国的一点点感悟。《留德十年》是季羡林先生回顾1935年到1945年赴德留学的经历。用季先生的话说即“我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四字…我写自传,只写事实”。全书用语平实,感情深厚,年过七旬的老人娓娓道来独自一人在战乱之时异国求学的历史沧桑。季羡林先生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17941.htm我只对其中感触颇深的地方胡乱写点。1.德国民族是异常勤奋智慧的民族,办事治学一丝不苟的彻底性名扬世界。其实这“一丝不苟”不仅仅是治学,无论是公司员工,学校教授,清洁工还是司机都认真的可爱。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问路,一般至少详细解释2遍,若自己不能回答就主动帮忙寻求旁人,若不能肯定必然认真核实,绝不信口瞎说。个别特别仔细的还要用笔清清楚楚在地图上标出来。这一点邻国荷兰人就随意很多,两人给出的答案可能出入很大,让人困惑。但荷兰人比德国人变通很多,从建筑风格的柔和曲线就可以看出,各种区别暂不提。2.男房东是市政府的一个工程师,一个典型的德国人,老实得连话都不大肯说。女房东大约有五十来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妇女…她有德国妇女的一切优点:善良、正直,能体贴人,有同情心。记得有个夸张的调查说德国男性每天说话时间不超过15分钟,其中10分钟是在睡前跟太太的聊天。虽然年轻人已经开朗很多,但赵鑫珊先生所谓“德意志民族的性格里头,好像有种大森林的气势:深沉、内向、稳重和静穆”依然犹存。比如我比较熟悉的物理学家Dr. Kramer先生言语很少,热情有余。进出任何场合默默走在前面开门关门,入座就餐先让他人,出行穿衣前先帮妻子批上外套,动作娴熟。我们见过五六次,印象中他说话没超过二三十句,但为了帮我修理自行车开车来研究所跑了2趟,还做了个大篮子给我当车筐。无奈我身材不争气,无法驾驭高大的车子,几乎不曾骑过。而德国妇女的善良、正直,能体贴人,有同情心我也很有体会。年龄在中年之上的妇女往往都会有一种慈爱。比如圣诞节期间商铺关门,邀请我共度圣诞之夜后,老师收拾出一大袋面包、水果、蔬菜,担心我没处买东西挨饿。路上书包未能拉紧会有热心的老太太提醒。一个朋友的房东是个守寡的老奶奶,若晚上回去晚了,必要打电话报个平安提前通知,免得担心。3.除了肚子饿和间或有的空袭外,生活极有规律,极为平静。研究所对面就是大学图书馆,我需要的大量的有时甚至极为稀奇古怪的参考书,这里几乎都有,真是一个理想的学习和写作的环境。看到此处我便忍不住要大笑。除了肚子饿和因为不会德语发生尴尬外,生活极有规律,极为平静。每天除了研究,学习德语,整理小屋(饭可以简单吃,房子一定要整齐条理),唯一的娱乐几乎就是看书写作。因为德语也就是能听懂一点,会简单的寒暄,没有国内复杂的应酬,寂寞的只剩下思考。偶尔勤快时候做一两道菜改善一下,半个月会跟大学的中国学生聚餐,回来又得算算近来有没有超支。除了要跟生存抗争外,研究进展倒是很快,如果顺利或许可以很快完成二月底的计划。有时候不得不离开研究所,走路吃饭心里惦记着数据,第二天一醒来就迅速简单吃点,立即奔到研究所继续工作。以至于有次老师晚上临走前笑着问我:Will you sleep here today?德国的大学往往位处市中心交通最发达的地方,图书馆任何人都可以进出,借书才需要出示凭证,各类书籍密密麻麻有序的排列在书架上。季先生当年在哥廷根只有十万人口,学生占去两三万,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八卦之心人皆有之,稍微搜索了下哥廷根http://baike.baidu.com/view/231308.htm和哥廷根大学http://baike.baidu.com/view/201797.htm。一搜索不要紧,居然找出两位最重量级的数学家。高斯和希尔伯特。高斯(C.F. Gauss)http://baike.baidu.com/view/2129.htm;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http://baike.baidu.com/view/482261.htm。立即对此地神往起来,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到此地拜拜高斯墓。随便摘几句有感触的话:1. 眼前重演一遍,自己仿佛成了一个旁观者,顾而乐之。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风风雨雨都经过了,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2. 实事求是。3. 谨言慎行。4. Patience is the great virtue. 忍耐是大美德。5. 谎言说上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6. 德国教授是怎样处心积虑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受任何外来影响干扰的观察问题的能力。7. 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doudou这篇书评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08768/ 字数不多,但写得最好,文采绝对在我之上。但一点有误,季先生曾就读任教于“济南高中”。同时也希望自己也能做一个谦虚,开朗,灵动和沉稳的人。“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有时我也担心未来回国再也无法像今天一样静心研究了。阅读93min,初稿82min,修改15min.

黄金十年

季老从35年到45年留学/滞留德国,适逢二次大战,和故国亲人消息断绝,生活困苦,对个人来说是非常不幸的。可也就是这十年,季老可以潜心在哥廷根大学中进行梵文等研究,成为一生用不尽的财富,这又是个人的大幸。时事造人,我们是不必去创造这样一个困苦的环境来磨练心志的。不过如果适逢其时,心头也可存着些许的安慰吧。

淳朴的留学生

德国人的形象,美国人的形象,中国人的形象。对德意志民族愈发好奇。让我思考的是,国际背景下的中华留学生,是什么状态,应该是什么状态?而今呢?幸亏季老有写日记的习惯,并且将这些日记都保存了下来。处于落后时代的中国学生,是十分可爱的。勤奋努力,谦虚好学。不摆架子,艰苦奋斗。以诚待人,知恩图报。不做作,不傲娇。克制人性的恶,彰显人性的美。还有一点:实事求是。你知道,在国外生活多年,将其作为第二故乡,投入爱和汗水。当年事已高,再度回访时的时光穿梭感。让我感动和向往。其实,我还想到。季老在德国十年,十年啊!夫人孩子怎么办?季老在德国有没有性生活?有没有体育锻炼?如果是我,我愿不愿意有这段经历?可是,人生有时无法自己主宰。欲成大学问,必潜心钻研。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人生总是不圆满,但也能够圆满。如果你倾之全心。

可爱的季羡林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被国宝的大师

1:始知,民国时候,留学镀金,较今更盛2:对于生逢其时的季老来说,“抗战”这一概念,好像是空白的,起码在这本书里。3季老讲到德法美英等等诸国国民的民族性,很是受用。4倨傲(忘记了当初做笔记的时候这两个字是指的什么,囧)5爱干净的德国妇女~6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因未曾经历,所向往唏嘘

每个时代都可以活的精彩,季老也曾经很年轻。他的语言有着优雅的幽默,从牛棚杂忆就很喜欢季老。 经历过2战,文化大革命,清末,满洲国,国民党执政等的人生精彩而酸楚。 与家人一别十年,成全了自己的理想,也失去了很多家庭的瞬间吧。想想我们一代,也不一般,经历过97香港回国,2000跨世纪千禧年,非典,2008北京奥运,威廉王子大婚,汶川地震,911,萨达姆,MH370, 巴黎恐怖袭击,雾霾,唯一一代独生之子等(未完待续)。等我们到耄耋之年,回首往事,是否也会不胜唏嘘或只是觉得平淡如水。我们不能改变大的环境,不能阻止时代变迁。都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句话太玄。我觉得某个层面来说,唯一不变的是人,政治家总是那么野心勃勃,老百姓一直希望幸福安详的生活。一不小心就已经奔三的自己,最近的生活真是不咸不淡,上班吃饭睡觉。感觉自己无力改变,其实是没有勇气,缺乏坚定的信念。万般无奈之下,只能保持精神在路上,看书,学习,看书。。。。

平实的语言,开拓人生的宽度

闹书荒, 不知道读什么好。倒不是因为手边没书,而是不知道哪些书值得读。以前看书是“拿来主义”只要是手边的书,都会拿来一读。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工作,生活,都需要我做个全能的人,时间珍贵,希望能读一些经典之作。看过季老这本书后,觉得还是值得推荐的。 首先说季老的这本书的文字,很朴实,朴实的犹如我等泛泛之辈觉得写作很简单,只要能说话就能写出来;但他的阅历,内容却是我等泛泛之辈望其项背的。再说说看过这本书的感想。我等这个年龄没有季老的阅历,从其文中可看出他对德意志这个民族还是大加赞赏的,他认为这个名族有秩序感,淳朴,对政治犹如孩童般纯真。有秩序感我是认同的,在我所接触的德国同事,以及与他们一起工作过程中这点也尤其突出;淳朴我不太认同,最起码在我目前所接触到的德国人中,这点还不是那么突出,也许是季老接触的人中大学者居多,心思比较单一,就尤其显的淳朴了;对政治天真,因自身阅历尚浅,不敢妄加评论。再者,季老在德国的10年,恰逢二战期间,也正是日本侵华期间。也许是季老的语言比较平实,也许是我们过于渲染日侵华,也许是二战起始是德国发动的,总之看后感觉到日侵华对中国人的伤害远远大于战争对德国的伤害,虽然后来也有战俘,但美国对战俘还是很优厚的,很人道的,想想日本对中国的惨无人道的罪行,我们怎么能喜欢起来日本?怎么能遗忘掉这段历史?一本好书,虽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但增加了人生的宽度,通过别人的眼睛,能够更多的看到自己所没有经历过的历史,了解异国风情,也是大有裨益的。

将要启程

对于季羡林老先生,除了中学学过他的一篇课文知道他是个有名的学者之外并没有什么深刻印象。直到毕业前夕听室友说起他有过留德经历并且写过这样一本书后,才开始急着买它。毕竟一个月后,我的留德生活将要开始。多半天的时间把这本不厚的小册子一口气读完了。老先生平实的语言和不平凡的经历让我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想象和期待,当然对这位大师的敬仰更是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先生当年的留学经验在今天已经不再实用,我们不需要坐着西伯利亚大火车花上十天的时间到达柏林,而如今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也已经不是当年的数量,唯一相同的恐怕是那种浓的化不开的乡思。好了现在我要自问,究竟这本书带给了我什么。先生一段艰苦的求学经历又给了我无限动力,让刚刚有些懈怠的我又干劲十足。虽然这个时代说什么激励之类的话会遭人耻笑,但我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先生头上是隆隆的轰炸机,肚中饥肠辘辘,(老先生对饥饿的描写真应该让现在节食减肥的女孩子们好好看看hiahia)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他学通了三四种文字,用五、六年的时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要知道德国是出了名的好进难出),并且是四个sehr gut.我能赢得这个机会出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先生的文字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定位。此外,通过这本书能过对二战中的德国百姓的生活有一个真实的认识。比起那些刻板的历史性的书籍,这些生动的小故事更能反映出当时的情况。 多说无益,看官还是自己从书中寻找共鸣吧

从现在的我们

留德十年是周末用不到半天匆匆看完的,有震撼也有共鸣。作者当时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年纪但是却比我们成熟了许多,经历的更多。没有什么比经历过那些艰难困苦更能磨练一个人的了。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他却仍然坚持读完了博士并且四个都是优等,当时在哥廷根大学都是引起轰动的,他说他现在出来了代表的是中国所以他要拼命读书不能给中国丢脸。他是怀着那样真实的感情在写这部书,我们能够从每一行感受得到。那样的热血那样的冲动跟我们每一个年轻人都一样,让我们读的同时也热血沸腾了起来,想要忍不住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留德十年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