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上课记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511319319
作者:王小妮
页数:304页

章节摘录

下面的眼睛9月23日,第一次课。我看着教室下面这些眼睛。去年我面对的是三十四人,今年是四十二人,都是大一新生(后来又转来两个学生,一男一女)。他们的眼睛是成年人中间最清澈的。如果让我选择给大学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上课,我一点不犹豫,当然是大一新生。他们还相对单纯,可教。曾经有个刚上高三的学生告诉我一次班会上的“搞笑”对话:老师问:在你十岁以前,知道什么?学生起立答:什么都不知道。老师又问:现在呢?学生答:什么都知道了!教室里忽然一阵敲桌子跺脚跟,学生们哄堂大笑。现在,这些就要接受所谓高等教育的孩子,眼睛里重新透出十岁似的,什么都不知道的光芒。我该给他们什么,才能心安,才对得起这满堂含着水分的注视。自我意识12月20号,用三分钟时间介绍了陕西镇坪“华南虎”*照片的进展和广州许霆恶意提款案**被判无期的一审结果。显然,对一只老虎的真假他们基本没兴趣,得知银行提款机能出错多吐了十几万人民币,他们的情绪明显高涨多了。正常人使用提款机的概率当然大过遭遇老虎。至于追问真相,很多学生没想过,有人认为这是意义不大的过度较真。事实上,退几步说,一个学习戏剧影视的学生,追问真相是最起码的职业素质,不然,可能永远设置不出好的“悬念”和精彩的故事。可惜,他们还没有意识到那些,还只是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事,其他的都缥缈离题。这也能解释在他们的作业中,几乎没有人使用过第三人称,总是出现第一人称:我。而这个我,显然不是虚构,必然是作者自己。对于长期被锁定的集体公共意识,也许他们现在的反应是生物的自然选择。但是,我提醒他们,关注真相,是更高的自我显现。鼓掌很久了,我都没弄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鼓掌。最初的几次课,凡是我的提议,他们的即兴发言,从宣布上课到宣布下课,他们随时都准备鼓掌,好像很盼望被哄堂而起的响声鼓舞一下。有点莫名其妙。我曾经把这理解为这一代年轻人性格开朗,思维灵动,对课业充满兴趣。可是,调查了班上四十五个学生,填报我们这个专业的只有十个左右,其余都是调剂来的,他们原本想学的是法律、经济、外语等热门专业。坐在下面起劲地拍巴掌时,心里也许想的是怎么调换专业。直到期末,我才听说,班上还有没凑齐六千元学费的,听说拖欠学费的学生将没资格参加期末考试,甚至不能购买寒假回家的火车票。可以想象,他们个人的难处苦恼疑惑一点儿也不会少,但是,这一点儿都没妨碍他们仰着脸热烈地鼓掌。上课时间有教室传出掌声会显得异常热烈欢腾,有点儿一呼百应,甚至还透出某种励志的效果,恐怕做老师的不该反感这效果。但是,我总感到可疑。第一个得到持久掌声的是陈小力。那天陈小力起来先读了一段新闻,紧接着自我发挥了一大段关于中国要低调,韬光养晦,振兴崛起的即兴演讲,照搬电视上“大专辩论会”的节奏和声调。激奋的演讲持续了三分钟,这三分钟他不是面对讲台,而是站在教室第一排侧转身始终对着教室后面全体同学。他们也最恰当地配合他的“激情表演”,随着他越说越快,越说越激昂,下面已经掌声四起,可以用雷鸣般形容,直到陈小力坐下,掌声还没断。这下,他再次起身,向教室后面各方向挥手致意,引来更热烈的掌声。另一次,林乐庆在讲新闻的时候,加了他自己的一段评语:同学们不要忘了,在我们讨厌的国家里除了美国和日本,还有印尼,我最近才知道他们有过排华历史,现在证据就在我的手机里,同学们可以拿去传看一下。说到这儿,他已经把手里的电话递出去。随着林乐庆关于民族自强不屈的一大串结束语,下面又是“雷鸣般”的掌声。林乐庆坐下,掌声持续,他目光很久都炯炯的。下课后,他从同学那儿要过手机递给我说:老师你也了解一下,你光看前几张照片就行,不要看太多,后面有些照片很血腥,怕你受不了。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林乐庆同学不可能完全了解我这代人,我们什么没见过?从陈小力和林乐庆开始,我开始对这种发自群体的响声格外敏感,在我过往的记忆里,这声音一直专属于收音机和大会场,激昂强势,不可抗拒的绝对声浪。最能引起掌声的话题多数和民族有关。各种媒体上都报道抵制家乐福的时候,学生们讲新闻一提到抵制,掌声总是最热烈。等安静下来,我问,有不同意抵制家乐福的吗?马上有人大声说,当然没有。我说,不同意的可以举手。当天来上课的四十一个人有三个人举手,其中有赵朝举。下了课,我问他为什么不支持抵制。他说:家乐福的售货员是中国人,卖的是中国货,买东西的也是中国人,抵制就是抵制我们中国自己。正说着话,有两个女生凑过来,我问:你们都赞成抵制?她们只顾着笑。我说你们是不是都鼓掌了?仍旧只是笑。我问她们为什么鼓掌。一个牙齿很白的女生说:不知道哦。原来,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也鼓掌。对于林乐庆我有留心观察,有时候他在座位上听别人讲新闻,涉及民族问题,他在下面自己忽然涨红了脸,直喘粗气。我在前面看得清楚,这个来自黑龙江的大男孩正自己跟自己攒劲呢。我忍不住想笑,我一去看林乐庆,学生们也去看他,紧接着常常又是鼓掌,是鼓励他继续攒劲?有一次下课,他过来对我说,他最受不了的就是中国人被欺负,一听到这种事,他就“来气”。作为东北人的林乐庆,对日本人有很深的成见,但是这并没妨碍他在课余时间自学日语,还很快结交了个日本留学生做朋友,说练习口语方便。林乐庆性格外向,喜欢说话,他说日本人怎么那么傻啊,老师,你都不知道他们的脑瓜也太不好使了。我问他为什么学日语,他说,在咱东北那边,会日语能多条出路,也许去日本打工啥的,你可不知道啊,他们那边工资老高了,老师。丁传亮也是得到掌声比较多的一个。前半个学期,他并不显眼,渐渐地,他也愿意给大家介绍各种新闻。他讲新闻,不是枯燥地念完了事,经常随口加一两句评论,绝对简短明快,好像是他的自言自语,内心独白。有一次,他讲到受金融风暴影响,春运没到,已经有农民工提前返回家乡了。说到这,他卷起抄新闻的本子,忽然加了一句:我看叫农民工不好听,应该叫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这个名不好。说完,他就坐下了,教室笑声和掌声同时响起来。我在心里说,丁传亮啊丁传亮,这两个说法有本质区别吗?课间休息,我随便问一个来自城市的女生为什么给丁传亮鼓掌。她回答我:听他说得挺好笑。如果“一言堂”是中国大学课堂上的常态,鼓掌,就是学生们除了发言以外,能主动做出的最快活的事情。鼓掌,能带来整齐划一的效果。也许,他们经过十二年的教育格外爱自己的民族,或者他们只是需要借一个集体仪式自我振奋,可能他们在这种集体动作中能得到荣誉感和安全感。还有相当多的时候,鼓掌是机械的,无意识的拍打,仅仅表达对周围气氛的呼应,为了自己和别人一样,而不用经过大脑就顺便拍拍手。渐渐地,我也在他们的掌声中体会到了讥讽嘲弄哄笑拆台和“算了吧”等多重隐喻。最后这类情形在后半学期会更多出现。既然他们关注民族问题,我把萨特关于“二战”时期法国人境遇的随笔《占领下的巴黎》拷给他们,也选了一些段落读给他们,下面安静,没有掌声。我也把新近搜集到的海南历史资料中关于日军侵占海南岛的记录介绍给他们:1939年2月10日,日军三千人携伪军三千人趁夜晚渡过琼州海峡登陆海南岛,当时,被称做中国四大古炮台之一的海口秀英炮台上,几门德国造的满是锈迹的老炮,已经闲置了半个世纪,日军过海峡了,满城都找不到会放德国炮的,紧急请出几个退役的清朝老兵,有一种说法是:老兵们用仅有的百余枚老炮弹抵挡了日军,迫使他们改到离海口市更远的地点登陆,时间上大约延后了几十分钟,最终日军还是顺利登岛。据称,在被占领的第四天,海口市市面已经恢复正常,商贩开始营业,报馆开始出报,而占领者日本海军司令部就坐落在前海南大学旧址中。我对他们说,我查到的历史记录显然太少,很可能细节不准确,希望他们将来能去作新的发现和补充,把真相一点点找出来。这节课,同样没有掌声。这学期的最后一课,我说,虽然只相处了不到四个月,我还是感觉到,你们长大了有心事了,学会用自己的脑子想事情了,不再像我们的第一次课上,我看到下面一片孩子,都扬着被军训晒得通红的脸对着我傻笑,我亲眼看着你们正在成为这个国家最年轻的知识分子,得祝贺你们。下面,没有热烈的掌声了,这是我本学期的最大安慰。

前言

2005年8月底,我第一次在大学里上课。本来在家里写作的,忽然去做老师,看来有点偶然。直接起因大约在2002年的春天,和崔卫平聊天,她说,你能做老师。当时听了感觉意外,从来没想过做老师。问她什么原因,她说看你能循循善诱。或者是心里的某种东西被无意间启动了,也许真的能做老师?已经过去的很多年里只是做学生和学生家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切断了正常的连续的教育,记忆中的老师没留下特别印象,却实在是领教了做家长的难处,十几年里和孩子同步遭受学校和老师的管束,连孩子穿错了校服,家长都会被一个电话召去,立在教研室里受责问。老师就是权威,就是正确,就是面容僵硬色厉心硬不可反驳。而我从来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上世纪90年代末,写过一篇关于中国教育的文字《把孩子交出去》,当时我的孩子正读高中。2004年,有了个做老师的机会,听来似乎会有前景的诗歌研究中心,虽然学校在偏远的海岛上,既不悠久也无名气。这个教职或者成为潜在的提示和鼓舞:也许我能试着做一个好老师。2005年末,第一个学期的课程结束。海岛上短促的寒冷季节,看学生们穿得厚厚的,排长队买回家的车票。我和他们的关系就此终止了吗?留在我手里的只是一张快翻破了的学生名单,密麻麻的人名后面是四个月来随手标记的各种符号。别人看那就是一片名字,而哪个姓名背后不躲藏着能随时跳出来的活生生的面孔和表情?他们身上很多生动的细节,没能在发生的那一刻记下来,很快就淡掉了,失去了即时的鲜活和趣味,想再补记,无论怎么回想都不生动。从2006年开始,在上课的间隙,随手记录下和他们相处时发现的有趣的部分,学期结束后,整理成了2006年“上课记”,当时它只是孤立的一篇文字,没想过这个题目可以持续写。新学期再开始,生动有趣的事情自然又冒出很多,又随手记录。这之后的一个春天,参加贵州北部的一个活动,在山区的林间走,阳光温暖,和《南方都市报》的记者田志凌一起坐下休息,遍地的树影光斑,她建议把上课的事连续写下去。是哦,那些乱七八糟无处不在的记录,过一段再看,连我这个记录者自己都有点陌生并感到新奇有趣,也许有人愿意从中认识了解今天的大学生。现在,我有了从2006至2010年,连续五年的五篇“上课记”。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很容易发现它们的体例、讲述风格、角度、篇幅、写作者的倾向都不同,因为都是原始记录的整理,我没有统一再修改和订正每一篇之间的不同,希望读者能从它们的最初原貌,渐渐看到写作者的情感和角度的变化,看到一届届大学生不同心态和自身处境的变化,以及在这背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在一个过于急促的时代,这些变化很明显。记录和写作的过程,也是审视反省自己的过程,从一节课的准备开始到一个学期的终止,不断地自我调整修正,从一个传统施教者的角色渐变成一个讲述倾听讨论观察者的角色,这变化丝毫没有被动性,我想只有这样才可能更接近一个今天意义下的好老师。比如考试作弊,有人问过我,是不是对这类事的态度越来越软化了。我不觉得有软化,在看到更多的上行下效后,身处污秽遍地的泥塘中,强求随风飘零的小荷叶们独自保持洁净是需要强劲说服力和自我约束的。我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去重申个人的洁净观,让他们感受到一个自由多元而无强制的小环境,我告诉他们我的底线,只是表述上有差异而已。生活都是庸常的,而日常的才最本质,才水注石穿。一个人跳了楼,能震动一时,人们叹息十分钟后,生活还要继续。真正可怕和被忽略的往往是所有人都在悬空下坠的状态中而不觉,我得提醒他们,这姿势不正常,不管你长久以来多适应它。同时,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自领责任,该告诉他们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十二年义务教育中被忽略一带而过的事件人物;还有现在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时事新闻,使他们不至于和学校大墙外面完全隔离。这些都比填空格背课本和考证书重要得多。在高校做了六年老师,上了六年的课,我相信做一个好老师并不难,真正的问题远比做个好老师复杂得多。而去上课更是个学习和自我梳理自我更新的过程。如果当初不是偶然写了“上课记”,不会这么有意识地去关注这些年轻人,并得到他们单纯又热烈的友情,我也因此而偏得,更多发现和感慨这些新生命身上天然的干净和纯洁。能连续写出“上课记”必须感谢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被这些新生命的琐细触动中,才发现自己看到和记录了这么多。渐渐知道了,其实这远不是他们的全部,比起前辈,今天的年轻人可复杂多了。他们不是中国古人在诗词里空泛赞颂的莲花,没理由要求我们的孩子们身上不沾污秽,但是,发现了再微小的纯净,也一定要说出来,说给他自己和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在今天尤其重要。我对他们说话,他们也对我说话,而我自己已经这么老了,这么多年始终被外来的力量摧毁着,又始终感觉自己依旧在,并没被毁掉,靠的正是纯净气息的不断补充滋润,所以,能站在他们中间真好,真是幸运。很多很多年来,从正被捧得火热的所谓“80年代”起,从来没有对我以外的世界投入过热忱和主动,自愿又快乐地参与到对现实的“建设”中,有时候去上课,感觉一路奔跑着急着要同他们交谈,一个悲观的人能在今天这么做,真是自我的拯救,多亏了这些年轻人不间断的提示和陪伴。有很多时候,我和他们很一致,我们之间的差异都被掩盖着。在共同抨击嘲讽揭穿什么的时候,我们很同步很痛快很酣畅淋漓,我们变成了一体,对立的是某个第三者。可理想主义真正实施起来千难万难,对我对他们都有长久的难度。我的最大优势和劣势都在我是过来者,我的失望比他们更真切更深厚,但我要说希望还在。可庆幸的是,很多温情的纯真的瞬间总是自然地冒出来,细细观察同一个我教过的学生,一年级时候和四年级时候,已经完全换过了不止一个人,已经变了好几个来回了。相信他们在自然长大的过程中自生出判断力,谁也不比谁高明,现实才是最高级的教授,是讲述希望的唯一导师。很多次离开教室,和学生们结束闲谈分手在岔路口,变成我一个人在路上的时候,超越一时一事的大悲哀扑上来,这是真实的深及精神的悲哀。他们不避讳我,当我是个倾听者,做不做某老师的线人,学生助学金分派中的奥妙和不公,学生社团中的猫腻……一般我不会直接说我的意见,满心的意见。一个人暂时保留自己的看法不一定难,但是,当一个人用了心力,滔滔宣讲两小时刚下来,听者想的说的做的,恰恰和刚刚宣讲者的“布道”背道而驰,甚至他们根本没想过这两者间该有什么关联和冲突。上课时候说得多了,喉咙还在发紧发燥,听了他们口无遮拦的只言片语,心里复杂,滋味很不好受,悲哀哦悲哀。我知道,我没一丝一毫的力量“顶”得住这些孩子,让他们在眼下和未来里,不害怕,不趋功利,不计个人得失。激情敏锐引领潮流——中国的大学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直是人群中的翘楚,是精神的尖顶锋刃,是真希望所在。现在,他们被死死地套进了现今的大学这人生游戏的重要一环。世人看他们就是浑浑噩噩的一大团,其实仔细分辨每一个,都复杂,又幻想这样又幻想那样,都本能地渴望快速成功,而成功难上难,超出他们负担能力太多,真实地留给他们的只剩了纠结、恐惧、退却、茫然。遇到小事情或者还敢质疑和执拗,遇到大事情,就忍耐顺从,违心地接受,长久地积郁在心。能抗争的总是少数人,2010年毕业离校,现在已经漂在北京的自由影人邓伯超在大学毕业的班级聚会上,冲上台骂了一句巨脏的脏话。我在课上提示他们人活着不只有“向前向前再向前”这一个方向,我会始终关注珍视他们中间的少数,看这样的人怎样以鸡蛋撞墙的方式走自己的人生。谁也没能力选择后人,唯一的真理是未来的方向只能把握在他们手中。希望这些琐碎的记录,不仅是某人某校某年度的记录,也许它能启动更多的人了解关注我们后面的又一代。至于高等教育中的其他东西,我完全没能力没心情去涉及,应当有人写得出真实的“办学记”“保研记”“晋升记”“考核记”“评估记”“申报课题记”“论文辅导记”。写写这些被习惯的常态,不会比走近学生更难。每一个做老师的都能写他的“上课记”,自由的书写本来就没有界限和门槛。不是我的课讲得多好,只是我对一项工作投入了情感和价值观,这样做的老师很多,无意中稍加留心就能发现他们,默默地以纯粹个人的品质和责任对待每一个学生,圣徒般的持守者是有的,只是他们自己没记录,也没被别人记录。像2010年“上课记”中徐飞同学记在我本子上的他的中学教师: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元通中学吕淑英老师,她不知觉中散发出对诗的热爱,熏陶影响着她身边的小孩子们,这和什么绩效工资升学率争先进完全无关,完全超越了生存的层面,外人可以不理解他们,却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更多的时候,人们在各种媒介和网络上听到的是批评,老师、学生间互相的指责控诉抱怨。以人们的一般认识,教师是个终生职业,但首先它是个饭碗。很多人三十年宣讲同一本教材,重复同一类结论,专注所谓的知识传授,下课铃响转身就走,他完成了两个课时的活儿。我相信哪个人都有良知,同时,哪个人又都有苟且。现实正是我们每个人造就的,现状的令人沮丧是我们人人参与的结果。我们常常不是困惑太多,而是太过自私太过实用和太过明晰。谁都能判断对错,但是放弃了对和错的评判和应有的坚持,疲惫懈怠容身于现状,主动地成了它的推动者。一万种悲哀,这是最悲哀。六年来的上课,多花费了力气,有课的几个月几乎不再写别的东西,尽量推掉校外活动,腾时间看更多的作业,听任何一个愿意说心事的学生的故事,普通的大学老师一般不这么做,太耗神,而这样做下来得到的内心回应常常是,越加感觉一个人的想法和力量太渺小太不切实际,一丝一毫的改变都是妄想,可是,再三投入其中的冲动又不可消灭,只好顺应它。比如这几天,已经准备好了两个新的本子,封面上分别写了“2011年诗歌课”和“2011年记录”,准备秋天一开学就推荐给学生的书,已经备齐。在今天,一个自认的好人总不能什么也不做,总不能继续束手待亡。哪怕多数人都在侧目观望,认为我做的这些全无意义,渺小微弱,甚至是飞蛾扑火。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2011年7月22日

名人推荐

诗人王小妮转而从事教育,她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了一首教育诗。她在课堂上所发现的诗意,比十个春天还要多。由她的笔下描绘出来的那些同学,各显各的神通。这是我们时代最好的灵性教育读本,广大读者们有福了。——崔卫平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诗人王小妮转而从事教育,她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了一首教育诗。她在课堂上所发现的诗意,比十个春天还要多。由她的笔下描绘出来的那些同学,各显各的神通。这是我们时代最好的灵性教育读本,广大读者们有福了。—    —崔卫平

内容概要

王小妮,1955年生于长春市,曾随父母到农村插队和作为知青插队前后7年。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后做电影厂编辑。1985年迁居深圳。2005年起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曾出版过多部诗集、随笔集和小说。近年作品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诗集)、《世界何以辽阔》(诗文集)、《安放》(随笔)、《一直向北》(随笔)、《倾听与诉说》(随笔)等。

书籍目录

2009 抵抗陈规戒律
1. 迎新
2. 墙
3. 举手
4. 点名和作弊
5. 割裂的人
6. 军训
7. 方言和诗意
8. 一篇演讲稿
9. 我的动力
10. 补记
2010 在生活的角落,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
1. “90”后长大成人
2. 一场演讲比赛
3. 诗歌课
4. 认识两个诗人
5. 一本书的传递——北岛《城门开》
6. 新闻和历史
7. 学生名单和一盘散沙
8. 发问
9. 给大四上课
10. 迷茫
11. 学习的权利
12. 做客
13. 李亚驹
14. 晏恒瑶
15. 邓伯超
16. 梁毅麟
17. 田舒夏
18. 卢小平
19. 何超
20. 余青娥
21. 那些默默无闻的老师
22. 关于梦想
23. 考试和作弊
24.  你会说出真相吗
25.  背景
26. 唯有生命真实可贵
附录 1:学生作业
“回家”四篇
“军训”两篇
卖粮
大地沉沉—— 一个大学生的“人物”作业
我想,我正在飞
附录 2:学生邮件
王文慧的信
俞晓龙诗歌《自由》
邓伯超《我们没有北——文字篇》

编辑推荐

《上课记》:这是第一次有教育者用敏感而生动的语言记录90后学生思想和生活的各种细节,学生们被前所未有地关注着。作者鼓励90后学生不受成见和扭曲思想误导,建立健康明亮的常识体系,过更快乐和有力的学生生活。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教后感”结集,它记录了来自城市、更来自农村的“90后”一代大学生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其中不仅收录了2006至2010这五年间,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还摘选了部分学生作业和邮件。作为一位诗人,王小妮有更为敏锐的心思,去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经验,也耐心观察着年轻学生们的精神和思考状态。她深深地理解学生们的焦虑:“面对现实,批评今天的大学生太急功近利是最无力和最不人性的。如果他们不焦急,不知道养活自己和改变父母的生活,反而有问题。”她反对学生们使用僵化的“好词好句”,让他们用自己的方言去朗读诗歌、表演小品,唤醒最亲切鲜活也最原初的感觉。她尤其关注那些出身底层和农村的学生,提醒他们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宝库,不必急于洗去自己身上的“土气”。王小妮的文字,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重新想起“理想主义”这个几乎被遗忘、又被误读无数的词汇。

图书封面


 上课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9条)

  •     这是一本看过了部分内容决定要买的书。对不住的是买过来看了一半就断了。昨天晚上终于把后半部看完了。本来预计11点睡觉的我因着看学生们的习作快1点才睡。看完后我也有个与书中某同学相同的疑问:王小妮为什么没有去教中文系?忽然又想起北大某位老师的话:中文系是培养理论研究者而不是培养作家的。一下子就觉得中文系被框在某个框框里了。中国的教育给人感觉就是,太整齐划一,只灌输,没有自由发展。毕业以后工作,发现以前太乖太听话的结果就是没有自己的观点,这时候才体会到高中英语老师的口头禅的深意:你有啥想法?泪,悲催的就是我好像什么想法都没有啊~~~~因为这样,所以习惯依赖别人,并不自己做决定,采用一种逃避的态度──因为这样最大的责任不在你啊!可是想起来觉得很悲哀。读本科、读研究生的都很迷茫,曾无数次在QQ签名上说需要一位人生导师,当时特羡慕以前的老师,和学生很贴心,真正是家人一般的关系。而我本科的老师们,如果他们能记住我的名字,我就深感安慰了。到了研究生阶段,我竟也因为种种原因和导师并不亲近。老师对我们来说,除了学业上的压力,别无其他吧。所以尤见王小妮的难能可贵。她讨厌一串串数字代替了学生的名字,让她无法看清他们;她尝试让他们抛弃掉以往的束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她让他们来到自己家中,然后遏制住想要引导的欲望,只是静静地聆听;她从他们年轻的面孔背后,看到了疲惫、无奈,看到了理想和热情被社会一点点消磨,但可贵的是,它们总在一些人的灵魂上落下烙印。遇见这位老师,是多么幸运的事。她的学生任何事情都可以向她倾诉。在毕业多年后,即便忘记了所教授的内容,他们依然会想起她,想起当年这个和别人上课有些不一样的老师,想起大家在她的课堂上用家乡话朗读分享诗歌,想起因为她,自己看这个世界的心情,似乎和以往有些不同……只是一篇篇的记录,却发现王小妮的细腻、观察与思考。每一个学生,在她的记忆里都是独特的个体,而不是面目统一的“学生”。我现在每日连记个流水账的笔记都不愿,王小妮却能坚持写了五年的上课记。我的家境没有她的学生那么贫困,但一些情形却是熟悉的。王小妮说,轻浮、迷茫、功利,是学生的本来面目吗?批评他们,要想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农村的人们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上学上,为此不惜负债累累,孩子不得不到处兼职赚学费、生活费,每一次助学贷款的申请都像打一场仗,还要承担自卑的心理压力,大学教育不是想象中的模样,毕业要为找工作焦头烂额,低微地直埋进土里去。刚看到11月29号,也就是昨天的一条新闻:《国务院:要使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搞农业》。呵呵,新一轮上山下乡开始了呢。
  •     这书看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奉劝各位如果想通过这本书了解当下青年的想法和心理,还是算了吧。首先,就事论事,这书的题材还是不错的,将上课见闻写下来,相信全中国不只王小妮一个“老师”这么做吧,只是王小妮名气颇高而已。其次,说说我对这书内容的看法,王小妮,你要么写成纯叙事的,别夹杂你那么多乱七八糟,做作的想法,要么你就要深入思考。写的那么浅,还都在处处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表达着对当代青年的失望,何以称为老师,何以称为教育反思录,我从你书即没挖掘到那些让你”失望“的现状后面,学生们倒是是一种什么心理,也没能看出来你有任何反思。所以你序里那句崔卫平说你适合当老师,我觉得只是崔老师的一句玩笑话,而你却当真了。你这个诗人也只是拿当老师做体验生活罢了。我从全文中没能从你的文字里感到温暖。读到次书序的时候,只是觉得有些做作,想着正文能获得些什么。结果越看越失望,越看越生气,后来竟然待着些敌对情绪看了,唉,这是什么事啊,那就别看了呗。王小妮竟然在文中写到:学生有不喜欢老师的权利,而老师只能喜欢学生。你怎么好意思这么写啊,我怎么一丁点没看出来啊。且不说你跟朱光潜老先生的差距有多天涯海角,就跟我大学老师就差的远着嘞,还自以为是的在书里嘚啵嘚,我真的看不惯你对学生的那种自以为是,满口大道理,实际没啥关心,对别人的失望之情。其实,我对你更失望。‘唉,总之吧,以后不再看王小妮的书了。
  •     内容浅薄,陈词滥调,阅历不够,缺乏教育意义,书真的是随便出,只要给足版面费,浪费时间金钱精力去阅读一些杂碎文,当下真的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啊。赞同——之前是在报纸上断断续续地看过连载,觉得很有趣,但是后来在书店里看到总是逡巡良久犹豫着要不要买下来,多次的买的书与之前的期望落差过大的经历已经让我不敢再头脑一热就掏钱了,20号终于下定决心买下来,5天看完对我来说已经算快了。 这本书的确会让人忍不住和《江城》相比较,与之相比,《上课记》确实口味偏淡......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读诗人王小妮的《2012上课记》,除了感同身受诗人敏锐的视角下的青春困境外,微微惊讶于她笔下90后大学生迥异于我们当年的悲观。这悲观当然也有青春的矫情和诗人的悲观天性,更多的是根植现实的不如意:出身贫寒的学子看不到出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贫穷。后者沉重得一声叹息,敏感的人对此只有悲观。对本书感兴趣完全是想学学怎样和学生相处。前几章流水账像怨妇一样不停置疑,没有解决方法完全徒劳,2009年那章短而精是质的飞跃。有一天远远看到学生落寞的背影,犹豫好久想通:我们只能以适当的方式给予支持和鼓励,真正要直面解决问题还是要靠他们自己。那么,请各位加油吧!
  •     看完这本书,让人对王小妮的课心向往之,又重读了她的诗,收获不小。
  •     你曾是少年…
  •     记录短而白描,但不无趣。看到了另一种学生的大学生活。
  •     青年的困境,王小妮老师的困境,国家的困境。
  •     那些年,我们身边的他们
  •     好书值得购买,王小妮写得细腻而生动
  •     2好看
  •     温暖的记录及深刻的思考,厉害。
  •     感觉以后我也可以试着写
  •     要是早在大一看见这本书就更好了~相当真实所以动人~农村那几篇写得真好~
  •     只言片语 盲人摸象
  •      有些思考真的很棒,很有创意,但是这本书有点唠叨……
  •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国家、人民都非常关注的话题,究竟该如何开展教育?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对象如何在教育中成长?这些话题都值得教育者去好好探究一番。
    作为高等教育中,一直说的“教书育人”,可是实际上我们的教育中很多时候存在的是只教书,不育人。一则教材数十年不改变,二则评价体制的弊端,使得教书只能变成一种形式,因为它的好坏对教育者评定职称、升级很难挂钩。
    而这本书《上课记》是诗人王小妮,改变身份成为大学老师,开始了她的教书历程,这段历程持续了6年,收录了2006至2010这五年间,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还摘选了部分学生作业和邮件。作者在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去教书,去尝试关注不同的学生,去记录他们的一言一行,她的教育方式值得同行们去思考,当然更值得我们管教育的主管部分去思考,究竟中国的教育之路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开展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
    作为诗人的她转变身份后,用自己敏锐的心思,去观察每一个人学生,去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经验,去耐心与学生们交流,去观察他们的精神风貌和状态,去注意他们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初衷。在她所带的班级中有来自城市、更有来自农村的,城乡的差别在他们日常生活中逐渐显现了出来,有些记录让人读起来有些心酸。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变化着,可是它们是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随着受教者的特点而开展呢?是依然的照本宣科,还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只有做老师的和受教者他们彼此最为清楚。
    作者用自己的6年感受完成了这部作品,她用自己的感受记录了6年的点点滴滴,她的努力和奋斗得到了一些收益,可是作为同行是否能通过读她的作品想想我们该如何教书和育人,也许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理由去解释我们自己不足,但是我们也该想想我们是否该做点事情将可以弥补的不足弥补一下呢?
    教育不能流于形式,教育来源于内心等等,我们可以把教育提升到很高的地位,可是我们能不能做好现在的自己所该做的事情呢?尽量做到关注每个人,尽量在教育的同时还考虑一些如何育人。
  •     上课心路历程的点滴,一个为学生,为文学而上课的老师,心中的所感所想,值得一读。
  •     都是一些生活随笔,有的篇章甚至只有几句话。乍一看可能觉得乏味,但细细体会之后就会发现,正是这些小的生活片段反映了当今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了一个理想主义的教育工作者对现状的无奈与悲哀。
  •     《人民文学》上读过这本书上的大部,但还是觉得应该买一本。我是教师,我希望能和王小妮一样,做一个能与孩子们交流靠近的好老师。
  •     蛮好的,真实
  •     现在,时间对于我更是一种奢侈,因而读这本《上课记》也是读得断断续续。然而就是在这断断续续的阅读间,我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朴实真挚的文字感动着,感动于这样一个老师---王小妮。

    读着诗人王小妮从教五年来记录下与学生相处的点滴与发现。这些她上课生活的文字没有华丽辞藻,没有大声疾呼,有的全是一些平和冷静的真实记录,而从这些发现和思考的平实记录当中,让我看到了一位老师的良好师德,内心里无比敬重这样的老师,同时艳羡王老师的学生们,他们何期有幸,碰见遇上了这样一位深深地爱着他们的老师。回想自己的从学经历,脑海里在努力搜索,发现竟已是模糊了所有老师的身影,无一留下令我莫能忘怀的影像。---这真是我学生时代的可怜和悲哀!也许因为从没遇上过,所以一旦发现这个对学生对社会充满了责任感的老师,心里就总涌动出一些敬重温暖和感动。

    《上课记》当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王老师的孩子,她用一颗细腻感知的心,倾心聆听去发现、体察,每一届的学生,她更关注他们的身心活动,由此引发王老师对社会、对年轻一代世界观、价值观演变的思考,同时对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疑问。我以为,这才是一位真正意义上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重要的是教授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的高级灵魂工程师!

    《上课记》的记录当中,同时记录了很多她教授写作的智慧。她主张真实自然,真情实感---自己的体验比任何名著名言都来得更有价值,自身的经历就是一座采之不尽的文字金库。淳朴真切的文字才最动人心。生活的诗意真切存在---只是需要一颗发现感动的心灵---值得回味的刹那,心里迅疾涌来的美好,然后心里一暖、眼前一亮,都是诗意……诗意存在于生活的每个细节当中。就像我读这本书一样,心里时时涌上的一些温暖和感动,就使我的心有了诗意。

    “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王老师以她的师德良心,关注、关怀、倾听、爱护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在其中生活、学习的同学,都领略着这份心灵的诗意。
  •     要学会记录 学会反思
  •     是在《读库》里看到王小妮的“孩纸们”,才关注起她,真不错这样有人文关怀的老师!
  •     挺有意思。突然有点儿明白了本科时候那些老师莫名其妙的不高兴和无奈。
  •     如果“一言堂”是中国大学课堂上的常态,鼓掌,就是学生们除了发言以外,能主动做出的最快活的事情。鼓掌,能带来整齐划一的效果。也许,他们经过十二年的教育格外爱自己的民族,或者他们只是需要借一个集体仪式自我振奋,可能他们在这种集体动作中能得到荣誉感和安全感。还有相当多的时候,鼓掌是机械的,无意识的拍打,仅仅表达对周围气氛的呼应,为了自己和别人一样,而不用经过大脑就顺便拍拍手。 ——摘自书中
  •     勉强看完了,不值得一读。
  •     王小妮那种奉献让人倾佩而感动
  •     《上课记》--王小妮,平等、倾听、包容、改变;《看见》--柴静,真实、温暖、克己、悯人。
  •     文字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真情实感
  •     内容简单,没有华丽的文字,但是用心写成,一个诗人有机会做了大学里的老师,点点滴滴记载了五年里课堂上以及和自己学生的一些事。有心之人,想到我读大学时的那些老师,也许一年了,连十个学生也记不住。这就是区别。
  •     真正的教育在哪里?《上课记》

    中国的教师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教师团体,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学校和学生,但是中国的教育呢?陈丹青说,中国有教育吗?中国只有考试。虽然并不全面但是很深刻,中国的中学教育几乎被考试所占领,在里面看不到什么教育了。那么小学有教育吗?或许有吧,只有在那些拥有自由的地方才会拥有教育,而中国的中小学教师,有自己选择的自由吗?我们这个社会给他们留下的空间太小了。

    我就在小学工作,教什么课,教几年级我无法决定,用什么教材,怎么用我无法决定,教学计划教案怎么写,我无法决定,甚至连计划上的格有几个,用什么笔来画我都无法决定。还好我教的是一门边缘的小科——综合,没有领导认真过问我在课堂上都讲了什么,其实我从来没用过那陈旧的教材,都是根据我和学生的兴趣来选择课题。

    王小妮的《上课记》其实就是对她课堂的描述,里面没有太多感人的教育故事,也没有很特别的教育案例。只是在描述自己怎么上课。就是这么平实的描述,却让很多人感觉到其实教育真的很美好。原来在海南岛还有这么一所不知名的海南大学,在这个大学中,一个诗人,很抱歉这个年代居然还有诗人,在教一些戏剧影视专业的学生们学习怎么写作。好在中国的大学还没有规定好,大学的老师使用什么教材,怎么上课,怎么写计划,计划有几个格,用什么笔来写。所以在王小妮的课堂上,还能够看到那么一点点的诗意。

    王小妮的学生中有一多半来自农村,需要申请助学补助的有十几个,这些学生中有的还从来没进过电影院,有的还没看过一本课外书,他们上了十几年的学,考过无数次试,却连最基本的真实的写作,都没有人教过。大一的新生还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可是同样这些学生大三以后,都沉默了,面临他们的是求职的压力,知识,那个戏剧影视专业对他们的工作有什么意义?他们的工作不过是卖手机、推销保险、服务员、售楼员……

    这就是中国最真实的教育,北大清华那些名牌大学每年才能招收多少人,剩下的中国的学生,多数是上不了大学的,上了大学的多数又是都上的海南大学这样大学,而我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的教育都是在为了培养那一点点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服务的,评价和衡量一个学校的标准也是以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数量来定的。

    当你看到真实的中国教育,你会感觉到那种无法言说的沉重,你会感觉那种令人窒息的无奈。但是当你一转身忘记这种真实,这一切就好像都不存在了。于是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忘记真实的世界里,还感觉这个世界其实很好,很美妙。
  •     “大学教师可以用点名、挂科等名目惩罚他的学生,而学生也自有应对,如果教学双方都接受和麻木与猫和老鼠的游戏,还有什么教育可言。 我理解的教育是应当有继承性的,有相对一致的基准线,可是,我没在他们身上看到这个基准,而他们又太需要成功了,这成功甚至应当最快速最简捷地获得。而我自以为能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他们,结果会不会恰恰相反。假如,他们真的接受了我的影响,一旦离开这间教室和大学校园,很可能瞬间就被现实击溃。我的所有心思和努力,也许正在让他们变成一个个痛苦的人。” 能如此自省、清醒的高校老师实不多见!!!
  •     感谢王小妮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本书。作者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同情心和对学生的爱,非常值得一看。从基层看到中国的变迁,农村和城市不同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     了解到这本书后,就想买来一读,谁知网上售罄,直到上月逛上海犀牛书店才无意间买到。读完受到一些触动。诗人王小妮05年起任教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主要教授文学写作和诗歌。关于教学的课堂实录、教学笔记、心得体会一类的文章很多,却不如非科班出身的王小妮记录得朴实、真诚。虽然她揣着在年青一代身上尝试理想主义教育的目的,与当代高等教育、与所在学院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与学生的心理需求也存在着很大距离,但是她还是坚持自己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普及着重要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思考、成长。她并不以自己的诗人身份为特殊,但是教学的方式却很“特殊”,真正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体会到真善美。
  •     初读没觉得多好,更多看出作为新手教师的不适应以及与学生间的代沟。慢慢读下去才发现她的好。书中记载的那几年,也正是我入大学的时间。此书也勾起了我对大学的回忆。
  •     工作第一年看 比较浅
  •     真实记录了与学生之间的琐碎事,最精彩的部分是后面摘录的学生习作,让我看到大学生少见的一面,也对我的大学生活有所指导、好!!!
  •     没什么亮点
  •     多好的老师!如果在读大学的年纪遇到王小妮老师,也就不至于混沌这么些年。如今以“过来人”的眼光看80末,90后的弟弟妹妹们,他们身处的环境一点也不比我们那时轻松。
  •     也许同是老师的缘故,非常钦佩王小妮几年以来坚持的记录。更钦佩的是,大学里也有真性情,真亲扑在教育上的教师,我无缘遇到!
  •     这是第二次买这本书,第一本仔仔细细看了,带给我很多感动。再买了第二本,想送给我很喜欢的老师,他和王小妮一样,带着我们去思考,思考这个世界。
  •     7' 2017/01/22~24 3h15 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得拿自己和书中的学生作比较,很容易就会冒出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觉得自己必然更成熟更清晰。但这只是一个生长于城市小康家庭的孩子,依傍着起点的优势、借助着环境的优渥,而有的无知幼稚的沾沾自喜。会觉得有些羞愧。
  •     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在教授知识和作研究的同时,那么贴心的和学生交流心得,并且做好笔记,我们的教育应该就不会病入膏肓了,很羡慕海南大学的学生有那么一位好老师。

    推荐给大家。
  •     《上课记》值得读,做老师的可以反思教育,做学生的能认清自己。已为人父母的可以思考怎样培养孩子,而本身还是孩子的更可以借鉴怎样度过大学。
  •     朴实的文字看得人心里暖暖的。
    看完《上课记》后真心觉得王小妮是一个好老师。可是有些好奇的是,如她这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究竟能真正影响到多少学生……
  •     王小妮对现代教育的思考和引导,有着忧患的怀疑和难得的清醒。
    看完之后我竟然更加认识到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式何其重要。。。
    值得每个人看
  •     老师不知不觉透露了很多次对学生的失望,我也不禁感叹没遇不到好的老师,现在还有多少老师会关注学生想法,启发他们思考,推荐他们读书呢?
  •     本书写的是一个大学老师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小事件、小感悟,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当代大学生面对现实、面对成长的真实思考状态。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老师,但是能遇到一个好老师不容易。好老师不仅是教授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懂得自由与爱的重要性、给予他们勇气和信心。如果你是个老师,请一定一定善待你的学生,看着一双双稚嫩清澈的眼睛,多想想“我该给他们什么才能心安”。如果老师只是个职业、只是份糊口的饭碗、只是种混日子的方式,那学生该多可悲。
  •     如果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像作者一样,我们中国当今的教育就不再令人如此的堪忧。如果所有的老师都像作者一样,不要求所有的同学答案一致,思想一致,也许我们就多了很多创意同发明。如果所有的老师都能像作者一样让学生也关心时事,他们对社会就不会再如此的陌生,毕业后,对这个社会的认识也会更加的多元化。 也会让我们的新青年对责任感有新的担当。
  •     上周三下课的时候,我陪老师去停车场,路上我跟老师说,我给您推荐一本书,王小妮的《上课记》,您真应该看一下。当然,我的这位导师是很开明的那种,所以这本书应该很适合她。所以才推荐给她。这本书只写到2010年,上课记2011发表在读库当中。
  •     喜歡作者
  •     2016年11月。
  •     人生中能遇到一两个这样亦师亦友,能启迪人生的人,就要格外珍惜。即使大学毕业已十年,都忍不住想把自己的大学时光中学到的,失去的,经历的都变成文字记录下来,因为十年前自己真的意识不到那四年的珍贵。
  •     2016.65 道理都懂,但着实矫情。
  •     王小妮以教师的身份,审视这一代大学生。上课经历写的亲切有趣,她的责任感更让人感动。“即使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     王小妮的这本书里记录了她对90的观察和了解,同时也是不错的上课实录,尤其欣赏她的“如果一切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     能反应部分社会现状和矛盾。但是也不免片面,且和现在的大学状况也有出入。没有我期待的那么好吧。
  •     值得一读。勾起了自己对很多往事的回忆。
  •     即将考教师资格证的我,看到这本书想起上课老师们恨铁不成钢的目光
  •     90后和我有代沟,我是00后
  •     就是大学时光的再现呀!我是喜欢坐在窗边的在课桌上画画学生~
  •     王小妮是十多年前就知道的女诗人,有些诗句到现在还记得。
  •     将要逝去的青春一点都不保留
    沉默的离开,不留下一丝印记。
    再回首,悄然模糊。
    只剩得凌乱的碎片。

    王小妮的这部作品教会了很多。读之前,狂妄自大,对一切横眉冷目。
    品之中,重新认识文字,清新。否认,咆哮一改而去,丝丝清香入目。

    剖析了现在学生的精神状态,
    反映浮躁年代一点一迹,
    我是个学生,读起来倒是讽刺。
    拿掉了火热的帽子,端一杯清茶,
    品读这本好书。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喜欢eason,喜欢揣着耳机走在大街。
    将要逝去的青春像午睡的波涛,
    褪了色。着实可悲。
  •     像死亡诗杜里的老师还有心灵捕手里头的那老头
  •     王小妮的书,看了很有感触,反映了现在许多问题
  •     从一个老师的眼里看到自己的形象,有些现象甚至自己都没有这么深刻的思考,而老师做到了,替我们思考了,分析了。王小妮老师分析的,理解的,都极其正确。对,我们经常就是毫无意义的笑,哄堂大笑,没什么原因,就是笑,而已。要具体分析起来,这代人真的很复杂。大环境给了我们沉重的压力和负担,物欲横流的社会给我们很多无奈。我们也想理想主义,一腔热血,一脸天真。但是,已不是那片天。整书读下来,体味老师的希望和失望并存。
    但是,不得不说,如果每个老师都像王老师,我们会靠理想主义更近一点。
  •     写的不错,喜欢,王小妮适合亦舒齐名的诗人哦。。
  •     王小妮谈《上课记》:“我从来不知道,这几年教课唤起我内心的感受原来会那么多。原本我是冷酷的,是旁观者,当然一直是悲观的。当了七年老师,真的得感激这些孩子。”“一个班里你能影响的学生不到五分之一。但你的付出和学生的反馈是成正比的。”
  •     实际上,这本书探讨了时代的困境。
    老师,和学生,都是无力的。
    然而,这本书深刻地向我们呈现出:直面困境,可能是真正力量的开始。
    建议每个大学生都读一读,最好他们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也一起读一读。
  •     在这本书,作者按时间年份,叙述了在海南大学教书的这么几年的日记。从中可以窥视到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状况,也反映出了作者在教学中的思考,为学生注入更多的开放性思维。讲述到了自由、民主、对社会事件的关心、真实体验到诗歌和文学的魅力。
    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书,给人一种久违的温馨感觉,犹如一名好老师在讲述着。。。
  •     有趣
  •     王小妮,赞
  •     王小妮老師在我們大二時給我們系上了一學期的課,這本書記錄的恰好是我們和我們的學姐學長們的故事。因此閱讀起來倍感親切。這也是我第一次在書上看到自己的故事。
    小妮老師帶領我們走進詩歌的世界,讓我們這群孩子由淡漠專為熱愛詩歌。老師教導我們要關心時事,每次上課前都給我們一段新聞時間,打開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到我們的國家以及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事。老師給我們展示不同詩人的作品;請江非老師到我們課堂上來讀詩;給我們看出版的第一版《今天》;讓我們觸摸海子的親筆信;鼓勵我們到講台上用自己的方言讀詩。而最印象深刻的是我們的期末考試,沒有任何壓力,只需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即可。這是怎樣一個讓人喜愛的老師啊。作為中文系的學生,擁有這樣給我你自由思想而又充滿了人文關懷的老師是我們最大的幸運。\
    在這本書中,有我寫下的夢想。不管夢想能否實現,都感謝小妮老師曾經對我們的關懷。
  •     一位老师的教课观察,娓娓道来,每一代人每一代人的不同记录,看出不同年轻人的成长。没有太深刻的道理,但又篇篇都有道理。 看了想起自己的大学时代,如果我也遇到这位诗人老师,是不是也会走向不同的思考道路?
  •     流水账吗 没有感觉
  •     王小妮一直都是我很喜欢的作家,想不到做教师也这么用心。看着这本书,多少教师汗颜啊。当了这么多年教师,什么收获都没有。
  •     看完读书记,掩卷而思。在大学的几年里正是孩子们离开呵护,走向成熟的关键期。这时能有幸遇上一位不仅仅教书,更是对孩子未来关注的老师,那他今后的人生真会有所不同。今天读这本书,每个学生在其中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感谢老师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
  •     总之很有趣啦
  •     很喜欢,看完之后忽然间很怀念校园生活,很遗憾没遇到王小妮这样的老师
  •     有思考,但是没点透。
  •     看不动。有点难受。不喜欢。但喜欢她在前言里说的那句,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     在南方周末看到王小妮写的2011年上课记,惊讶于竟然有这样的长辈写大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悟,然后就买了这本书,没读完,不过,很快就能翻阅完,篇幅都不长,
  •     喜欢王小妮的清闲风格,自己读了,还买了两本送给正准备上大学的儿子和在大学教书的侄女。相信他们都会受益!
  •     从应试教育的语文试卷上知道王小妮,一棵苍凉的白菜,曾经带给我很大的震撼。虽然现在还没开始看,可是我还是很期待的,毕竟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     诗人王小妮的教师经历的真实写照,让我们读出教育的无奈,感受农村家庭孩子读书的不易和困惑。
  •     真实,不乏趣味,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     以诗人之眼,看这些刚刚成年的孩子;以慈悲之心,关注这些鲜活的灵魂。王小妮真是好样的。
  •     海南大学
  •     “一个好的社会不缺精英,而是更多平凡的好人。” “我感谢我经历的一切,因为生活本如此,它给我什么,我就承受什么。” “看吧!夕阳似一口哽咽的痰,云朵那肿胀的铅块。” 余青娥的作业让我流泪。
  •     很喜欢王小妮的文字,知识分子的关怀,比如要关注新闻,要保持纯真
  •     王小妮的书有点随性,但内容引人入胜
  •     硬着头皮给差评。多人推荐,抱着很大的期望去看的,首先不是很适应短小无连续的流水账篇章,但更让我失望的是,字里行间表面流露出的悲天悯人痛心疾首,实际上包含着满满的优越感,一种我与其他老师不同,一种我清楚地看到现代教育各种弊端,一种我从某学生某表现就能总结出方向性大问题的优越感。有些真的是让人觉得为了揭露问题而揭露问题了,比如印象深刻的鼓掌事件,我觉得是想复杂了。你有过十七八岁吗?你的十七八岁就完全地勤奋又天真吗?谁不是从那时候动荡着才慢慢找到自我了呢?看年代她的学生们现在和我年纪相仿,真不知道看到老师笔下毫不留情地批判是何感想。
  •     了解现在孩子,了解现在的教学,庆幸有那么一位可以倾听学生,用心留意学生心灵的老师,就像她自己所言,一个人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不等于什么也不做,教与学的矛盾和困顿,现实主,理想,信念如何去统一,实现,是个难题
  •     不乏让人深思的片刻
  •     认识王小妮,还是在南方周末上看到她的文章,当时感觉不错,收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看了下,虽然是日记的形式记录,字数不多,但狠鲜活,生动有趣,让人眼眶湿润,但,其中她提到其一位学生说冰河世界2是梦工厂的作品时,俺发现是错误的,印象里冰河世纪系列貌似是蓝天工作室的作品呀,他们就是靠这部系列出名的,哈哈。。。
  •     这本书写的很好王小妮作为一个作家 来当大学老师 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课堂 推荐
  •     只看了第一部,于我来说没有太大意义
  •     王小妮文字平淡,娓娓道来,一个个青年学子形象跃然而出,他们的喜悦和忧伤,更多的是焦虑和迷茫。
  •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克服职业倦怠。这本书饱含着温暖和关怀,虽然写的都是些普通的学生,却让我感觉到了不普通。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只关注在精英身上,所以我们的教育目标还有教育过程还有太多的功利性的东西需要剔除;让我们把心关注到人,活生生的人。它让我更爱自己的这个活。
  •     老师的视角去观察大学生,其实只能看到一个小侧面。年轻的人们确实没那么理想,或成长或腐烂,也都只能凭他们自己。小妮老师从悲观中挤出来的那份坦然,很值得欣赏!
  •     流水账,艺术性不高,草草翻完
  •     我们学校也有戏影,老师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的人吧。
  •     了解作为大学教师的王小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