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15505879
作者:郭凤岭 编
页数:240页

章节摘录

  揉碎在《诗经》里的爱情  文/海桐  开始认真地读《诗经》,是在高考之后的暑假,原因说起来很惭愧——喜欢了很久的那个男孩在毕业纪念册上对我的评价是“诗情画意”,这四个字着实让我神情恍惚了好一阵,为了对得起它,我毅然决定把曾经买来基本只装饰了书桌的《诗经》、唐诗宋词背诵完。以为只要这样,就真正称得上“诗情画意”这个美妙的评价了。  不管原因是怎么样,结果我却是认真地着迷了。  还记得抱着它刚开始的几天,读什么都觉得像是在写自己,什么“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写的真是神奇,我不曾向外人道的那点小纠结、小惆怅竟在古人的说笑弹唱里一览无遗。越读便越发地引得我满脑袋多愁善感、情情爱爱,只以为全世界的忧愁都被我包揽了,为我量身定制呢。也不知是不是这份心绪引得我那一阵读它时尽绕过些不懂的句子,挑共鸣的来背。所以两个月下来,我发现我明显高估了自己的记忆力,我并没能像开始决心的那样,背完整本《诗经》,能背下来的也仅是被我挑着反复读的那些爱情绝唱。但自那后,《诗经》却变成了我的枕边书,我也养成了闲来便翻一翻它的习惯,文艺点说:翻起它,总像是翻起了一种美好诗意的心情。虽然常常是拿它催眠了,虽然违背了初衷,却也是种收获,不是吗?《诗经》翻得多了,渐渐也不再只挑共鸣的篇幅来读,加上阅读量的增大,那些纠结、困惑的小心思逐渐消散,我竞开始慢慢地品读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意境来。原来不只是爱情,原来早在两三千年前,现在社会所有的人生百态以及现在我们所有人的各种喜怒哀乐、患得患失、百转千回的情绪,就已被先人看得那般透彻,在那里均有迹可循,寥寥数句便是生活的共鸣,便是治愈的良药,便是人生的缩影——那些关于爱情,关于生活,关于战争,关于离别的故事,在诗与歌里慢慢品读,不失是一种美,不失是一种豁达与平和的境界。  由《诗经》之后,读书便真正成为一种习惯。这当然和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不无关系,和曾迷恋的那个人不无关系,和他爱读书的习惯同样不无关系。  话题有些扯远,回到最初的梦想。是的,17岁时,爱情是当成梦想的。  多年后,当有一天,我终于自我感觉良好地觉得自己已修炼得对得起“诗情画意”那四个字时,在我们重新取得联系的那一刻,我突然有个发现:抬眼看他的瞬间,竟是相识八年第一次仔细地看他。不禁讪笑,少女年纪,都没认清对方的五官,怎就胡乱怀春。  想想,学生时代,我们开始迷恋一个人是从什么开始的呢?投篮时一个帅气的背影?一脸阳光的笑?还是骄人的成绩?  ……

内容概要

  郭凤岭,1980年生于山东,现居北京。

书籍目录

揉碎在《诗经》里的爱情 文/海桐
谁人青春不曾二? 文/李婷晓
《红楼梦》与我的怀春时代 文/米心
第一本课外书:《爱的教育》 文/徐开垒
林中有许多鸟,我独爱你,丹麦夜莺 文/扭腰客
还读不读童话? 文/楠十
记忆城里的钉子户,贝克街221号 文/苏忆
青春遭遇那场美丽的误读 文/黑马
随风而逝 文/夏颦
我与《围城》 文/赵小斌
在晨光中涤荡尘怀——再读《瓦尔登湖》 文/苏文健
不朽父子情 文/卢十四
《三家巷》:放下拾起间三十年烟云飘过 文/黑马
我们这一代人的《金蔷薇》 文/思郁
在《十万个为什么》中长大 文/唐草
邂逅旧读:《战地红缨》 文/阿滢
十六岁读《天龙八部》 文/易木行
后知后觉爱三毛 文/正子
被读书 文/翟维纳
爱恨梁羽生 文/严锋
母女俩的阅读记忆 文/吴祯祯
谁偷走了我的未来 文/小米
“玉娇龙”和我的江湖梦 文/曾念长
那些年,我一直未读的书 文/西海固
阅读,是一场超现实主义的梦境 文/别处
《穆斯林的葬礼》:厚厚的一段情 文/谢惠
生命中重要的两次阅读 文/叶梓
如果回到一九六九,我是否也可以退出泥沼 文/李婧
乱我心者,可酣高楼 文/张冬
琼瑶,80后的美好记忆 文/方小丽
汪国真。青春。我的文学之路。 文/毕守拙
我阅读波普尔的经历 文/思郁
再见,龙珠世界 文/米新磊
沉浮如光。唯有夕阳斜。 文/子不语
我的绿色导火索——王小波 文/陆奕
关于SD的一切 文/朗基努斯
阅读的初恋 文/未名
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文/邹琪
那一夜,我们读几米 文/徐李佳
我放手离开的爱情 文/刁琳昊
久别的薇安 文/高红雨
大声朗读,生死朗读 文/王紫微
那个想要飞奔的年纪 文/唐潇
《空谷幽兰》:无寒暑处避寒暑 文/耿文玉
总得有一个精神的出口 文/朱晓剑
“第二眼”的朱天文 文/陈嫣婧
我,她,《查令十字街84号》。 文/machileyan
看了《明朝》就明白 文/毛力
不是一路人,不读一类书 文/扭腰客
《三体》:从这里到永恒 文/严锋
《1Q84》。村上。陡峭的时间。 文/小米
读书记 文/赵志明
碰上好时代 文/五度
编后记

编辑推荐

  在无书可读的年代里,我们曾如饥似渴。如今有书可读,而且书越来越多,我们反倒不怎么读了。正如在禁欲的年代,爱情青涩但美好,到了这个开放的年代,我们却怎么都爱不起来了。于是,不如怀念。就像怀念初恋一样,怀念那些年,我们与一本书的相遇,和相恋。

作者简介

书缘如情缘。所有的记忆,终将上升为美好。
◆ ◆ ◆ ◆ ◆ ◆
在无书可读的年代里,我们曾如饥似渴。如今有书可读,而且书越来越多,我们反倒不怎么读了。正如在禁欲的年代,爱情青涩但美好,到了这个开放的年代,我们却怎么都爱不起来了。于是,不如怀念。就像怀念初恋一样,怀念那些年,我们与一本书的相遇,和相恋。
◆ ◆ ◆ ◆ ◆ ◆
这是一本关于阅读记忆的书。四十多位作者集体回忆与一本书相遇和相恋的故事,用他们真诚的文字,传达那些年读书的记忆和情绪:有书可读的年代,终究是幸福的。他们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最大程度地呈现了一个时代的印记;在这个不怎么读书的年代,对那些曾经广泛影响了一个时代、承载了读书人青春与梦想的书,进行了一次盛大的回忆。

图书封面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有书可读的年代,终究是幸福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扉页上的这句话打动了我。彼时,我刚从电影院里走出来没多久,脑子里都是冯小刚《一九四二》的场景,积郁难消。在影院隔壁的书店里,看着一架架的精神食粮,忽然就原谅了现世的不满:也许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有着种种令人不如意的地方,但相比于那些朝不保夕、饿殍遍野的“一九四二”,我们毕竟还有饭可吃、有书可读,应该知足了。 也许正是这样的知足,让《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里的四十多位作者打开了尘封的记忆:幼年时的安徒生、少年的武侠梦、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诗经》、《红楼梦》、《第一次亲密接触》、《悟空传》、《平凡的世界》、《挪威的森林》,从时光里一一打捞起。每一个名字、每一本书都成了记忆的地标。虽然有许多书是已经一名不文的畅销书,但不管怎么说,它们曾经如此强烈地打动过我们,好像人生的初恋,刻骨铭心。也许是因为这最初的心动太过强烈,我发现书中的四十多位作者,虽然人生的经历并无多少传奇,但她们如今却几乎都从事着与文字密切相关的工作。这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也是命运对热爱阅读者的馈赠。对于这四十多位作者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阅读,大多源于少年时期。最懵懂的年龄里,她们经由书本开始了情感启蒙,用着最微妙最细腻的感情,去尝试理解这个世界,体验人生。书中有好几位作者都提到自己当年因为青春悸动,而喜欢上《诗经》、《红楼梦》、《挪威的森林》等书。这样的悸动,也曾经发生在我身上。当年我就曾经深深地迷恋《平凡的世界》中的女主人公田晓霞,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有一位这样的女友。在那些情感启蒙之外,我还曾经苦苦地寻找智识启蒙的书。“人生是什么?理想是什么?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这类似于保尔柯察金似的诘问,如今看来很幼稚,但却曾经实实在在地缠绕过许多少年的心。就像书中许多作者一样,这种迷惘困惑的苦闷,我也是通过阅读《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瓦尔登湖》来缓解的,用一位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总得有一个精神的出口”。翻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会想到自己少年时挑灯夜读,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光。也许正是因为少年时的阅读,让我有了一些行走世间的勇气。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反刍当年读过的书,“让我们的精神时不时眺望一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或许能使我们几近干涸的灵魂得到意想不到的慰藉。”于愿足矣。
  •     以下是读完全书后,个人的一点浅见。读书,还是一件仁者见仁的事。早早地读到这本书,和预期中得相比较,是有些失望的。首先是对于书名的失望。我不知道是出于怎样的用意,一定要将书名从九把刀的小说中脱胎出来。是商业考虑吗?个人认为,在现今、特别是文艺界,我们对于“山寨”这个词有着过度的敏感与抵触。既然编者选择了以时光为线索“顺流而下”,为何不“逆流而上”呢?如此,取以“回眸”为主题的书名,兴许更好。其次是对于文字的失望。由于是多人写出的多篇文章,客观地说,文字质量参差不齐。就我个人来看,如果我只是想了解他人读了哪些书、因为读书做了哪些事、悟出了什么道理,那么本书无疑是佳选。但也许,不是所有读书的人都有与书刻骨铭心的故事,也不是每一个故事都引人出离、代入。如果以故事作引,对书本的通感随之抛砖引玉,重点在后而不在前,显然更好。基于这样的鉴赏角度,有不少珠玉始露光芒:首推《那一夜,我们读几米》。没有曲折的故事,甚至没有一条清晰的时光轨迹线,但其间作者对爱情、孤独、成长的感悟无所不包而且很是精到,缺乏相当阅历与感悟力的人是决计做不到的。不仅仅文章本身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文字本身也很值得琢磨、回味。这是我在其他作者的文字上感受不到的。其次有《还读不读童话》。从孩童到成人,作者对于童话的看法从单纯的喜欢变为辩证的思考。到底怎样的世界才是好的世界?还读不读童话?引人深思。还有《我放手离开的爱情》,喜欢这篇可能更多的是因为它更像是出现在茫茫“书事”里的“花事”,有盛放,有枯萎。有一点惊艳。其他如《在晨光中涤荡尘怀》《不朽父子情》《爱恨梁羽生》等等,都算得上佳作,不一一列举了。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与书有关的故事书,它的确激起了我对未读书目的兴趣——也许已飨编者初衷,只是我想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故事……
  •     前几天,接到书的编者发来的讯息,说希望我为这本新书《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写点东西,没忍住哑然失笑了。似乎不太合适吧?我问他。因为我有一篇文章也被选入了这个评论集了,名字就出现在目录里那三十多个作者的大名当中,成为他们中(作者)的一员。自己评自己写的书,哦,是一小部分的书,这到底是为了说明我很“厉害”还是讽刺我的“万能”? 也许你们会说我敏感了,都是文字嘛,写出来自然就是好的,为什么我如此在乎?如此纠结?也许是因为我有自知之明吧,自从从事写作以来,我就很识相地认识到文字是不平等的,我只是书评人,是评论者中的一员,且属于不太高级的那种。可能是我自己妄自菲薄了,太过仰慕作者,特别是虚构文学的作者,这是一种纯粹创造性的劳动,和发明家差不多,又像魔术师。即便当我已经看了非常非常多不怎么样的作品,也写过不少比较严肃的批评文字。作为文字工作者,虽然我不怎么样,但我知道写作辛苦,至少不如外表或被别人认为的那样光鲜,尊重同行是应该的,如果他们把我当成同行的话。 说到这里,想起一件事。有一段时间,我准备把自己多年来存着的稿子修改整理,希望能编选成册,出版。结果当然是没有结果。出版社连给个回复的机会都不给。千方百计找到个熟识的编辑,才得知,这样的书完全没有出版价值,作者没名是意料之中的,让我震惊的是该编辑认为书评本身就如新闻一般一出来就是过时的了。我深受打击,在家闷了好几天,找茬和所有家人发了脾气,幸好最后得知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的出版消息,没成为作者,成为作者之一也好,算个慰藉吧。 我受打击是因为首先我的价值被连根否定了,把书评和新闻等同起来,新书宣传期一过书评就成了过期新闻,没用了。我知道原因,人都认为书评是个副产品,它是依附于作品的,那么书评人就是依附于作者的,没有作者就没有书评人,没有作品书评人就没饭吃,敢情书评人和寄生虫就没啥区别了。其次,听了这话,我脑子里的很多往事被勾起来了,其中不少和作者对我的指责和不屑有关。这些指责包括,认为我没有认真读他们的作品,把他们写作的意思理解错了,片面地猜测了他们的写作意图,等等等等。总之是因为我没有忠实地当他们的传声筒。估计他们的心态是,指着你给他们做宣传,又不过把你当个二传手,你只是他们向读者推广作品的媒介,你能有什么翻天的本事,孙悟空能翻过如来佛的手掌心吗? 知道最变态的人的心态是什么吗?就是我这样的。一方面热爱写作,也热写评论文章,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写的东西贱,至少被别人认为下贱。一方面我崇拜着作者,认为他们的劳动有价值,一方面又不甘于被作者瞧不上,觉得这是奇耻大辱。有句话说得好,要么你就流芳百世,要么就遗臭万年,你不能不香不臭不好不坏。要么你向前狂奔,要么就躺下来休息,你不能蹲着。我现在就是蹲着。蹲着的人是不会上下通气的。 果真,就在这不通气儿的当,我同时变成作者和评者了,矛盾最终指向了我自己。当我审视这两种身份的时候,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评论他们,或者给他们下定义。也许,以后我会写小说,真的,我连笔名都想好了。这个笔名一定要让所有人都不认识我,不知道我有当过“书评人”的“污点”。可是,幻想虽然美好,现实却是残酷的。我热爱当书评人,热爱做文本分析,热爱对别人的文章指指点点,报以最真诚的表扬和批评,提出最中肯的意见。我抱着最大的热情却破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以此来观照我自己,乐此不疲。即便我成了这本书的作者,但我的身份仍然是书评人,我仍然在解读作品,我还有众多作者偶像呢,比如鲁迅,谷崎润一郎,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我可以昂首挺胸地大声向全世界宣布姐姐我就是他们的粉丝你想怎么样?! 要找到一个终生的事业不容易不是吗? 想起以往的种种无奈,和眉间似有似乎的皱纹。要知道我皱眉是很难看的,不要说没有西施捧心的娇弱,连东施效颦的痴心都体现不出来,它只能如实地表现出它应该有且仅有的苦闷。突然有举起手在空中和所有人言和的冲动,即便所有人只是所有的空气。人要学着解放自己。拿到样书的那天,书是寄到我工作的学校的。两个同事,一个是体育老师,一个是数学老师,兴奋地拿走了其中两本让我签名,我当即厚颜无耻地签了,哈哈,只要是我写的文字,有啥不好意思的? 哎,如果我时时刻刻都能那么理直气壮就好咯……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这个,不就是豆瓣上的书评么?
  •     这么烂大街的名字,我居然也会拿起来看!但第一篇文章里写到那些年我们从来没有看清过我们喜欢的男孩的样子这句倒是真实的很啊
  •     总有一些在生命中不能忘怀的书
  •     很一般。
  •     大家快去管编辑要书啊······
  •     不错的书。喜欢一句话“书缘如情缘。所有的记忆,终将上升为美好。”
  •     我们都曾年少
  •     分享阅读的经历,可读性一般。
  •     很不错的一本书,很值得阅读
  •     书里的内容唤起了我的很多记忆
  •     就冲有自己的文章,也不好意思不打五星啊,呵呵
  •     搜了下才发现原来是豆瓣一些书评的合集呀。。。
  •     起初在莱山佳世客看到其中一些讲到中学读书经历的于是被吸引 后来网购得 觉得总体来说不错啊 不过有些文青爱情和哲学文章却在我这单身宅看来没有意义了
  •     读书如人生。
  •     2014年3月12日多伦多大雪如絮,印象中自己读的第一本大块头是一部盗版的金庸小说合集,差不多跟《现代汉语词典》一般厚。其中收录了《倚天屠龙记》、《连城诀》还有《鹿鼎记》,唯鹿鼎记没有看完,因为当时觉得“辣块妈妈”完全不是扬州方言嘛。
  •     其实这本书没有什么用,内容借鉴意义一般,文笔一般,有病句。
  •     每个人都读过那么一本书,自己在心中回味,写出来也给没读过的人期待
  •     文字可静心读,如题,书缘如情缘。所有的记忆,终将上升为美好。)
  •     期待很久的书籍 很好
  •     論盜版書和編輯養成......
  •     很好的回忆,想起初时读书的日子。
  •     第一次在当当买书很满意 速度快 质量高 !
  •     消遣类,一般了。
  •     B3 U267.1/4327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扭腰客那篇《植物记》读后感还好。
  •     虽然书名有点俗,但是内容确实不错。每本书都有一段故事,希望很多年之后,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故事。
  •     那些年,你读过些什么书呢?
  •     是一帮人的读书感受,大约是网上文字,太轻了
  •     闲时可读,不必再读。
  •     没有买的价值,几乎没有读的价值
  •     2012年有编辑通过豆瓣找到我出版的书,现在mark一下,虽然这件事好像没有发生过。
  •     木哈哈哈好像里面有一篇我的文章哈哈哈哈
  •     ^_^关于书的随笔,对于我是一种诱惑,也给我指引。电子书看多了,缺少共鸣,没有半途难掩心中雀跃,不忍卒读的感觉。很想得到别人的指点,在地铁站借到这本书,满足啊! 终于阅完了,按耐不住地为自己高兴,向高一等级又靠近了些。接下来,阅啥书呢……(^∇^) 不自觉中,不再认为自己是“看”书,又不到“读”的高度,就自封为“阅”吧!哈哈!
  •     放空脑袋的小憩
  •     唉。全是消费时代的读物.
  •     原本以为是对文章的感悟和推荐,想了解到更多的好书,但却是说自己与读书这件事启蒙的小故事,类似杂志读物
  •     与其是在说观后感,不如说是作者们在回忆自己的青春。
  •     读这种书,要么毫无感觉,要么感同身受,无论如何,有一点要知道的是,读书是一种很私密的体验,无论是向人倾诉,还是与人分享,都是难度很高的一件事情,所以就这样吧。
  •     《活着》和《三体》的书评在豆瓣见过了,看过里面的一部分书,没看过的读起来比较乏味,说实话整体水平并不高,有点小失望
  •     读了次书,引起了许多的回忆。
  •     我最早的文学启蒙是古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后来是三毛流浪记和父与子。再后来是野性的呼唤和简奥斯汀。再再后来,林清玄,三毛,飘,余秋雨,再再再后来就太多了记不清了。
  •     多数是女士的读书心得
  •     读书是件私人的事情,如果关系很好,我们也很乐于分享。
  •     各种也许是读后感也许是随笔的东西……一半没看过
  •     @@
  •     写的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