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戏剧 > 戏剧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806785010
作者:[美] 罗伯特·科恩
页数:375页

营养丰富、精心调配、色香俱全的大餐

名下一个学生的对话和场景描写写得饶有趣味,颇具水准,交来的百篇作文让我读得津津有味,于是冒起让她学写戏剧的念头。恰好大三的时候她们还有《文学名著改编》的实践课程,要改编成戏剧,排演并上台演出,正好提早给她练练笔。但自己是戏剧的门外汉,虽说颇喜欢看戏,但从未涉猎这方面的研究,别说学术书,就连戏剧文本也只读过莎氏几出,中国古戏更是只翻过《西厢记》,作为中文的老师,实在惭愧。现在想指导学生一二,又一次深刻体验到那个古老的用时恨少的训诫了。幸亏这个问题早提供了现成的答案:图书馆。先用百度搜搜,上豆瓣查查,到图书馆后大致选定了几本,每本翻翻,很快确定自己的入门书目:罗伯特•科恩《戏剧》。书读多了,就有口味偏好。中国人和外国人写的这类给外行入门的书籍,味道总是差别甚大。中国学者炒的菜规规矩矩,清清淡淡,和他们端给专业评委的菜通常一个炒法,味道总是差不多。外国学者炒的菜却是开餐馆卖给众人的,油、盐、调味料都下得重,颜色也讲究搭配,力求勾起人食欲。虽说营养价值可能都差不多,但吃惯了这类菜,别的菜就不习惯。就像看惯了好莱坞的商业大业,小清新的文艺片就不容易耐着性子看完。大量与内容相关的彩色精美插图,其中大都是各种剧目的演出照片;引述演员、导演等戏剧从业人员的话单独排版,穿插书中;厚重的纸张,精美的印刷,科恩的《戏剧》确实是勾人食欲的大众美食。但看完后,你知道它绝不仅仅是餐馆的大众菜式,它还是营养丰富、精心调配、色香俱全的大餐,绝对是经验丰富的大厨精心制作出来的。一个门外汉不但看得津津有味,还颇有一窥门径之感,至少你明白了隔行真的如隔山:原来演员这个职业和我们平日的想像是大不相同的,越成功的演员演得越多越有可能怯场,每一次演出都是困难的挑战,不管你演了多少次;演员的艰辛少为人知,但它也具有不为外人了解的魅力,演戏会让人上瘾,它吸引人的魅力和真正的幸福与名声、金钱关系不大;戏剧的形态原来如此多种多样,……本来自己重点关注的是《剧作家》一章,但《演员》一章对自己启发最大。推荐读这本书的人好好读这一章。读这类入门的书籍永远不会少的另一个感觉是,读得越多,越知道自己的无知。于是酝酿着寻找下一本关于戏剧的书籍了。它会是哪一本呢?一个经典的剧本,或一个导演的回忆录?我迫不及待。

不愧是再版多次和译成多种文字 的好书

看到这本书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广州新图书馆开馆不久,我带女儿去办借书证,顺便给自己也办了一个。女儿去看她的儿童图书去了,我自己闲逛到艺术类,随便翻翻,偶然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当时我完全没有想看这个类型的书,只是别的我感兴趣的书都找不到,贼不跑空,我总得借本书吧,于是它就跟我回家了。你是知道的,现代人读书的不多了,读实体书的更少了,于是这本书就在我家里沉睡了两周。这周我突然想起,还有两周就要还书了,我还一页也没翻呢,于是带到公司,准备闲暇时间翻一翻。想不到,一上手就欲罢不能,深深打动了我。就像黑夜里的闪电,照亮了我浑浑噩噩的大脑。说来惭愧,我是个半路出家的戏剧工作者,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从来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看了个开头,我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不知道看完会不会彻底颠覆我既有的工作观念。这本书万能的淘宝也找不到原版了,我只好订了个影印版,希望不会让我失望。

一本很好的入门教材

大概大师不会愿意写一个演员的难处,一个剧作家能得到什么样报酬,很详细,很俗,很现实,但是写的特别好。以下是一些书摘。演员篇在荣耀和风光背后,可能还有受导演的气,被舞台监督支使来支使去,动不动就被制作人开除,被经纪人骗,要么晾在一边没戏演,发型师给他们戴小头套或者被化妆师推来搡去,甚至受到新闻记者的造谣诽谤。表现派的外部塑造,体验派的内心戏。表演能让你最深藏的本性浮上表面——而虚拟的剧情其实起到保护你不收现实伤害的作用。威廉达佛表演必须有分寸,要有条不紊克制有度,冷静的经过大脑。狄德罗把生命放回到每一个假想的细节和表演中去。角色的难题,朱丽叶为了得到罗密欧的爱情,所以她才是一个人,演员总要心里想着做点什么。演员要做到当中的孤独,深深的投入进去,如影随形的潜台词儿。情绪记忆,用自己的事儿来解释角色。斯坦尼拉夫斯基。情感的投入是一种表演,但是表演者却不能意识到,他用行动来做这些,但是一旦他意识到,情感就消失了。让 路易 巴罗人的声音能够让人震撼,悦耳柔和,盛气凌人,或者性感。通过练习可以获得具有穿透力和共鸣的声音。对身体的运用也非常的重要,有天分的演员可以通过非常小的细节传达出一丝,弯一下眉头,甩一下头,抖一抖手,通过训练来学会控制它。一个演员的台风,最初的演员是祭司,他们扮演的是神,到今天演员身上还是有这种宗教的力量,在目光中创造着激情,赋予角色生命,用风度,用内在的自信,明星不是因为别人都知道这个人,而是他创造了一个剧场里面的世界。要有那种创造魔力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迟迟不来大概就只能成为街头艺人。演员的两个功力,一个是演员的基本功,另外一个是把握角色的基本功。演员的嗓子是小提琴,他的身体是雕塑家的泥。他用自己的器官甚至胜利的机制来塑造角色。比如马丁沃特科的布莱希特的《希特勒》,蝙蝠侠里头那个小丑。除了一般的技巧之外,还有声音从低八度到高八度的能力,还有能辨语速从200字儿到400字儿的本事,最后是从角色到观众点送的心声。对身体的应用,坚守舞台的体力,敏捷准确,压得住台脚。出其不意是演员最有力的武器。如果控制得当,动一下手指就是戏,如果控制不得当,坐立不安,拖后脚跟,神经质的手势就是一种分散。演员心理素质,他的想象力,把真实感传递出去,把剧场当真。关系之中,爱上朱丽叶,敬畏天神,对生命的绝望,一种社会性的真实。最后你有可能超越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罗密欧都和之前的罗密欧不同。演员的想象力超越了怯场和机械动作,让街头演绎成为戏!最后纪律也很重要,不要超越导演的风格和剧场,因为戏剧是集体的,要有职业精神,因为戏剧的创作是在互动之中建立的,不要任性和变化无常。对自己的工作严格,提前背词儿,按时到场,要刻苦和磨练,可以试着说服导演,但是顽固的自我坚持是没有意义的。表演 斯坦尼,寻找目的,寻找问题,寻找动机,一门心思的去找终极目标,所以可以超越紧张。在与别人的互动中达成这一点。为了达成终极目标就要避免失败,最大的财富是希望,或者失望,从目的和动机出发,最后产生的一切。整体的风格,有些需要和观众对峙,有些冷漠优雅,用手法去让观众了解。人人都懂沮丧的滋味。从对着女孩儿说到对着门说。面试,选用自己风格的戏,符合自己想要演的角色,面试应该发自内心,要自信简短,不用说很多话,说的太多会给人一种目中无人的感觉。面试的最初几秒很重要,因为可能你只能演十秒。排练,牢记台词,调度和靠近角色,在导演和剧本中,发觉微妙的互动和找到关系。固定之后可能能够找到新的切入点,排练能让人明白人和人之间大量的情感纠葛。首演,仗着胆量和肾上腺素,为了观众的表演都是不入流的。当然可能有一些调整,停半秒,小小的处理,让后排听得见,甩一下头来刻画人物。台风,真实感,一目了然又不可以,双向的,参与性的交流。有时候安静就是一种致敬。不断的,刻苦的挖掘,洗洗的琢磨,敬畏,感激和喜悦。天赋其实可能是心病,体验无数次最激烈的人生,表演是唯一的追求。但是一个有戏瘾的人不一定是最好的演员,演员必须是人,演员必须要了解人,可能表演会消散,但是戏剧不仅仅属于那些很少的,明星一样的人。剧作家篇剧作家是核心,但剧作家是最边缘的人,因为戏剧跟他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优秀的剧本出于自己的生活,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哲学。创作就是一场梦,是那些真真假假的人,那些快要忘记的画面,那些恐惧,计划和秘密。小范围的读本,实验,直到通过竞争得到认可。剧本创作是事件创作,内部结构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言论,用对白和行动来创造外部特征。事件本身要扣人心弦,所以可能戏剧会有点狗血。线性的叙述,也可能打乱来让观众去整合。可信性以为着要做到内部的一致,不能降神,人不是傀儡,哪怕仙女儿也得真的是仙女儿。引人入胜,要有悬念,要不断的和观众说接下来要发生的是什么。台词的进展中要让观众去好奇将要发生的是什么。剧本的要可说可演,文字效果要靠近声音效果。唇枪舌战似的挖苦产生不寒而栗的力量,最后让对方哑口无言。要放在一个简单的场景之中,因为剧场是有局限性的,戏剧是为了人,所以剧本不要超过人这个局限。要扎实流畅,要考虑种种可能。要丰富,戏剧是一种丰富的语言之旅要试着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不同的角色。专有名词,方言,各种各样的事情。深度,每个人物有自己的意图目的和表达的方式,即便是恶棍也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用心理咨询似的方式来拷问一个人的深度。把演员当做赋予作品生命的人,请教和给予他们,剧作家要给演员机会。伟大的作品都是严肃的,他们关于人类的精神,道德还有心智,去写那些最简单但是最意味深长的东西。写一个本子要写的集中洗练和强烈,如果可以用一个角色就不要两个,一个布景就不要两个布景。强烈是这些事件的集中度,这个事件的深度都要让观众记得,曾经在剧院里发生的这一秒,这一刻,这件事儿。戏剧可以用来赞美,但是不是一种狗血的大团圆,赞美是哪怕最苍凉,最固执的作品中也需要散发出人性的光来。两个老头在树下一心一意的唱着、说着、演着、等待着可能回来的戈多。一张白纸是剧作家的剑,从一个事件开始,然后试着去解释这个事件,也可能是从一个提纲开始,然后发展出一系列的事件,最后在让这些事件和人物丰满起来。打印机和笔对他们可能要得到的奖项一无所知,这这一点比剧作家强。对话,记住那些自己曾经听到过的,有意思的话,保持者一个人物的特征。冲突,冲突是进入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关键,离别,失去,关键的决定,拒绝都是一种高潮,我们可以试着在这种高潮里找到一种理念,找到人,找到世界。结构,最重要的是,怎么让观众永远都带着期待,这一点非常重要。导演篇导演是没有被选为上帝的上帝挑选演员,训练背景和经验,形体和声音特点,风格是否合适,台风,成就和能力。但是可能明显不符合的演员也可能做出一些东西。知道太多和太少都不和是,被动的导演调度完就走人,主动的导演,压迫感,哄骗,威胁种种。一出戏的节奏是导演应该负责的,闹剧,能产生多少信息就产生多少信息,心理剧,理解,要留给观众时间来消化。在最后的几天,导演就把戏交给了演员,这个时候除了服装,角色和台词儿没有任何东西能保护他。演员可以体会到某种背叛,他必须独自面对观众,就像中世纪的道德剧一样,“好行为”这个角色伴随着主角“人人”走到坟墓边上,但下一步就再也不走了。表演,就像死亡一样,是不能被共享的审判。在上演之后,大概导演就只能记记笔记,毕竟关于这出戏的一切都已经交给演员了。导演的训练 导演可能来自各种各样的行业,但是在其他领域的成就很重要,这会带来信心。在排演,指导演员,控制节奏和协调,处理好人际关系之后,广泛的建立在社会,心理,美学上的理解非常的重要。戏剧在东西方的传统,莎士比亚是会不断被理解和一次又一次的上演的。戏剧一开始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讲故事,一个是仪式,讲故事发展了角色和内容,但是仪式发展了程式化的情节。比如婚礼就是这样的一种情节。最早的戏剧 阿比多斯受难记,生殖崇拜和祭祀 为了庆祝大地回春 死亡不是永远的 麦秸一样的生命回到河里,死亡的悲剧孕育着生命 悲伤的泪水字样了生命的种子但是戏剧没有留在中东 穆斯林时期 戏剧死了希腊戏剧的辉煌 那里留下了人生应该如何度过和为了何种目的度过的种子 三位悲剧家和阿里斯托芬拉辛的宫廷戏剧 浪漫主义的奇怪的戏剧 同情东方亚洲的戏剧充满了韵律 更重视视觉和感情效果 内容和智力不那么重视 所以只看剧本是比较没有意义的能剧 高度的仪式化 节奏缓慢 行为者收到另一个人的盘问鼓动和挑战 高度的程式化 古老 晦涩 静止 拖着脚步 摘下面具也没有表情 佛教和神道教的精神歌舞伎 通俗 和事和荒事 和事优雅 荒事奔放 历史剧和家庭剧京剧 假声的穿透力 从不用布景来取胜 无水无舟演艄公 挥挥桨就渡人过河了现代戏剧达尔文 人是进化的 和其他哺乳动物息息相关本尼迪克特 道德和宗教并不是一个起源 而是法律和传统进化而来的弗洛伊德 内心深处婴儿般的欲望马克思 经济上的贪婪和非道德 不确定和焦虑是人的本质现代戏剧就是不断地去挑战 实验和澄清这些问题的现实主义 比如威廉斯 现实生活和对角色的认同 想象和风格的 内心戏的 实验室一样的 拆除了一堵墙的生活 等待着观众的判决易卜生玩偶之家 人民公敌 群鬼 契科夫 现实主义的极致 配角也非常的真实 极其复杂的人物 内心中无数的秘密自然主义 不是惟妙惟肖的表演 而是把人作为一种动物 是内心深处的欲望 自然环境中的一个身影 斯特林堡 奥尼尔反现实主义 美不仅仅是现实 热爱世界的人在到处都能看到美象征主义 哲学上的完美典型或者人类今日的戏剧在戏剧的极端自由之后可能是一种酒神的复兴,小便,把观众推来推去,暴力和放纵的对这个社会做出它的反应。在20世纪结束之后,这样的情绪就过去了,观众的偷窥癖好也得到了满足,这个时候可能会从性别种族,阶级和性取向来讨论这个社会。在社会开始变得复杂的时候,其实戏剧也在变得复杂起来。后现代戏剧,后现代不是一个历史名词,而是一种思考的方式。它从本质上消解了因果论

敏锐的演员

为什么叫“敏锐的演员”?因为搞艺术的人有点神经质,他的背景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忘掉他身后的事似乎又是万万不可的。我看到了尼金斯基惊人的一跳,看到罗伯特·德尼罗为《拳王》增肥减肥,看到诗人叶赛宁自杀、看到费雯丽和周璇最后的疯狂,看到王小慧在德国的一个演戏剧的男演员为她而自杀……所有,都感到心惊热跳。《钢琴师》里那个瑟缩内向的小孩因为与父亲产生代沟,最后疯狂,又在爱人的怀抱中得到温暖。我无法去计算他们的悲哀,这些人都天生敏感,极度敏感会使得外界的一点点影响就能支配、左右他们。这些感性的动物神经质的认为自己就是世界,他们以为所有人都会迁就自己。可往往世上的事情很难预料,这种过于冲动的热情导致的结果不容乐观。有些演员入戏太深,也会不能自拔。这部书里,说演员可分为“体验型”和“表现型”的,前者主要以“感受和表现”为主,而后者则以“表现+想象”为主。“体验型”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可以深入群众体验生活,而“表现型”提高了一个层次,上升为“创造”,这就不得不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强的表现技巧。“敏锐”的演员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他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能感知到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东西。将生活与演戏混为一体时,人便开始有些神经质,也许因为艺术生活的孤寂与苦闷,也许因为长时间的压抑无法释放,这些神经质的表现开始不经意的泄露出来。我喜欢自己也变得神经质,忽然变得歇斯底里,变得没有人认识我,变得让自己成为艺术

《戏剧(第六版)》——关于国内戏剧教育的借题发挥

作  者:【美】罗伯特·科恩译  者:费春放 主译出 版 社: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8推荐星级:★★★★很有幸地在一个不知名的小网站买到这本书,这是在当当和卓越上寻求无果以后的两个多月后。想必很多人都没能如愿在书店或者网上淘到这本书,很奇怪这么一本有关美国当代戏剧教育发展的书籍为何市面上如此之少。在这样少的情况下,书的定价就无法要求太多了,就只好由它这么贵。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与实践的结合,是源于美国的戏剧教育,而且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社区教育的经验。这种普及的戏剧教育,在国内恰恰是当下最为缺少,也最为迫切需要的。可惜,从它中文版出版时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和市面上稀少的数量就可以看出戏剧教育,乃至于艺术教育在国内的缺失,这种缺失不单单在实际的实践层面上,更是在于思想的根本。对于素质教育,从上到下的整体漠视和不闻不问的意识。从整本书的目录来看,就可以看出这里与我们的教育的不同。就好像每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个疑问,那便是:我能做什么?而书的体例,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它告诉你戏剧是什么,剧本是什么,导演、演员以及剧组中的各个组成分别是什么……而通过对于这些行当的了解,自然在一个读者的心中便能产生某种感性的认识,自己希望成为其中的哪一个部分。‘或者仅仅作为一个观众,他至少明白一个戏是如何由一个概念,或者由一些书写于纸上的文字所构建起这样一个立体的世界。它更多地只是罗列,而不会告诉你什么是好的,或者什么是不好的,因为其中所存在的区别只有适合与否,而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所适合的东西,所以它给你一种选择,你可以选取你所需要的,适合你自己的东西,而其他的自然会有其他的人来选择,你不必排斥,也未必一定要喜欢。这是一种美国式的接纳,一种美国式的自由。不会有人告诉你,你必须尊崇权威的观点,也不会有人觉得自己的观点毫无意义。你无需完全接受这本书里的观点,因为很明显其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书中所介绍的也大部分是来自美国的戏剧人。至于其中对于东方文化的讲述,多少也有些一家之言。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阅读这样的一本书。我们常常在不恰当的时候过于谦虚,这份谦虚多少有点中国式的圆融。而在戏剧方面,当下的我们确实失去了许多可以骄傲的资本。也正因为如此,无外乎其他方面的教育,即使在戏剧方面,我们依旧是只能追随者别人的步伐,却忘了自己千百年来所传承的优秀。即使在外人看来,我们蕴藏着许多珍贵的东西,却还要借由他人来指点我们,方才捡拾起来,又因不知如何辨别遂只好随声附和点头称是。现在的许多文化遗产,不都是因此而来的嘛。作为一本戏剧普及化的教材,一边看这本书的时候,一边就在揣测这位科恩教授是如何在课堂进行讲述的。对于一堂戏剧的基础课,这些内容的涵盖量显然是超出了课堂所能承载的部分。那么答案便只有一个,书中的更多内容是给予一种了解,这位教授希望自己的学生更多地对世界上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戏剧进行一定的了解。而在课堂上,想必更多的时间则是在讨论,你所理解,或者你所喜欢的是什么,你要做的是怎样的作品……诸如此类,不必有任何绝对的答案,每一个答案,对于学生来说都可能是他们静候的方向。相信在真正做出选择之前,这些了解是相当有必要的。然而在我们这里,常常是在你完全不了解的时候,或者存在着相当误解的时候,便开始进行选择,无论是大学的专业或者其他什么,似乎总是这样。我们总希望能够尽快地对人生做出选择。然而当处在茫然无知的状态下的选择,往往会不尽如人意的吧。既然是普及化的教育,那么其面向的则很可能是经济学的学生,或者理工类的学生。在我们这里,像这样的一些“不务正业”的课程,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情况都一样,都会被当做鸡肋般对待。从教授这门课的老师,到学生,无不如此。这多少让人觉得有一些惋惜。好像美国的最高金融类学府的校长就曾表示,若从他们这里毕业的学生不知道莎士比亚是谁,那将是教育的失败。这当然只是一个比喻,不过如果按照这般的要求,恐怕在我们这里,真正成功的比例又能有多少。不用说其他,就拿这本书而言,翻译组当中有来自师范大学英语系的研究生,也有来自戏剧学院的研究生。然而,很明显得,你可以感觉出不同章节之间的一些不连贯。而这种不连贯,更多的是来自对于戏剧基础知识和现状的陌生。若一本戏剧类的专业书籍都有这样的瑕疵,更何况其他呢?2011.01.19弗择·北窗夜读


 戏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