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的气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学问的气象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ISBN:9787510400575
作者:袁行霈
页数:460页

章节摘录

  学问的气象  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有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或在于此。气象以雄浑飘逸为上,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皆以其超凡的气象而传诵千古。  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无庸标榜而下自成蹊。  仅以中国近现代的学者为例,其中即不乏具有大家气象的人物。归纳他们的特点大概有以下这些:  学术的格局和视野开阔,左右逢源,游刃有馀,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这倒不在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大的如梁启超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题目小的如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气象都不凡。在他们的手里,资料的采用和组织灵活而有规矩,出神而又人化,犹如魔方的组合,而不像积木的堆垛。他们治学的道路平正通达,思维的逻辑清通简畅,如书法之笔笔中锋、万毫齐发、力透纸背。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其下阙有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气象何等恢宏!如果借用来形容学问,“尽挹西江”可以说是把有关的资料全部搜集起来;“细斟北斗”可以说是把有关的材料细细地加以辨析;“万象为宾客”可以说是把相关学科都用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学问能到这一步,也就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了。  有气象的学问必有开山之功,开拓新领域,建立新学科,发凡起例,为后人树立典范。陈寅恪先生所撰《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说:“自昔大师钜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对王国维先生的开创之功,陈寅恪先生讲了三点: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故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王国维先生的这三点已经被治文史的学者奉为圭臬了。此外,如陈垣先生的《元典章校补释例》、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其发凡起例之功也都是学界公认的。  中国历来是道德学问并重,学问的气象实有赖于道德的高尚。为人正直、诚实、刚强,方能不随波逐流,而勇于坚持真理。如果又能虚怀若谷,富有宽容精神,气象就更加不同了。读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辨证》,十分佩服其淹博与精审。余先生积毕生之力,指出纪晓岚多处疏漏舛误,但在《序录》中却有这样一段话:“然而纪氏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为辨证也易,何者?无期限之促迫,无考成之顾忌故也。且纪氏于其所未读,不能置之不言,而余则惟吾之所趋避。譬之射然,纪氏控弦引满,下云中之飞鸟,余则树之鹄而后放矢耳。易地以处,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这段话在宽容中透出恢弘的气象,令人敬佩!对后进晚辈爱护提携不遗馀力,也是大家气象的表现!偶读《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手迹》,收有蔡元培先生手迹六件,其中四件是介绍别人出版著作的,而且有三件讲到版税问题。其措辞如:某君“寒士,版税实缓不济急”;“如贵书局能与预订发行”。使某君“不必再分心于经济问题,则深为感荷”;“寒士打算,殊为可悯”;等等。我一边看他的手迹一边想像他的心肠,感动之馀更增加了几分钦佩。  平时读书有感,多少窥见一点学问的气象,心向往之,聊作这篇札记,藉以自勉。  (原载于《群言》1996年第8期)  横通与纵通  章学诚《文史通义·横通》说:“通人”有两种,一种人学问四冲八达,皆可达于大道,这是博雅君子之通。另一种人,如贩书的老贾、藏书的旧家、勇于刻书的好事者,他们的学问虽不能达于大道,但因接近名流,习闻名论,也有博雅君子不及之处,这叫“横通”。他说:“横通之人可少乎?不可少也。用其所通之横以佐君子之纵也。”但横通毕竟是“道听途说,根底浅陋”,不能和博雅君子相提并论。  章氏之论,颇有可以给我们启发的地方。这些,我不想细说了。我感兴趣的,是他所使用的“横通”二字,想借这个题目另做新解,谈谈文学史研究的方法问题。  研究文学史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就文学论文学,着重研究文学史上各种现象、体裁、流派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研究一个个时代和作家的成就,及其承上的作用和启下的影响;力求将上下三千年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整理清楚。这种研究方法,可称之为“纵通”。另一种方法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之上:任何时代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它同哲学、宗教、历史、艺术乃至科学技术的水平和状疣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如实、完整而深刻地了解文学发展的历史,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力求将文学与哲学等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努力从它们的关联上,从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关系上,寻求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种研究方法,姑称之为“横通”。  “纵通”与“横通”是相辅相成的,、各有各的长处,今天所缺的是后者。我们迫切需要开它几条旁午错出之路,使文学史与哲学史、宗教史、政治史、经济史、艺术史、科技史携起手来,共同前进!  不妨就我个人耳目之所及,举几个大家习知的例子,来说明“横通”的必要。  宗教和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研究宗教史就不能完全弄清楚文学史。譬如,不研究先秦时代的原始巫术和宗教,就不能深刻理解《诗经》、《楚辞》。不研究两汉时期带有宗教意味的五行谶纬观念,对两汉文学总有点隔膜。不研究魏晋以后的道教和佛教,对文学史上许多复杂的现象就得不到完满的解释。李白的求仙,王维的崇佛,唐代的古文运动,明代的神魔小说,都要结合宗教史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艺术史和文学史是近邻。一个时期,在绘画、雕塑、书法、音乐中表现出来的美学观念和美学理想,在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印证;反过来也是一样。晋宋时期,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那种洒脱超逸的风格,同陶诗的萧散闲澹,《世说新语》的玄远冷隽,总让人觉得有某种内在的相似之处。我国的山水诗和山水画在南朝都已出现了,但当时的山水诗多是结合人的行旅、游宦来写的,山水画也是以人物为主,山水作为背景。到了唐代,以自然景物为主体的山水诗大量出现,同时以山水为主、人物做陪衬的山水画也产生了。从这里是不是可以找出一点艺术发展的规律呢?至于音乐史同词曲史的密切关系,更是显而易见,不必赘述了。  作为历史科学一部分的文物考古,可以为文学史提供实物资料,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也是文学史研究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1960年在广东韶关发现的张九龄墓志铭,记载他生年“六十有三”,可以纠正两《唐书》卒年六十八岁之误。《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提供了盛唐诗人、《登鹳雀楼》的作者王之涣的第一手资料。广东博物馆所存画有唐僧师徒取经图的元代瓷枕,告诉我们早在元代唐僧师徒的形象已经基本定型了。  天文历算、地理博物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同文学史也有关系。屈原生年的推算,就离不开天文学的知识。李白出生地点的考证,又属于历史地理的范围。张衡是文学家,又是科学家。《水经注》是地理著作,又是优美的散文作品。《诗经》、《离骚》中的草木鸟兽之名,《天问》、《天对》中关于天文地理的问答,都说明文学史和科技史本有不解之缘。《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宝库,又记载了许多地理学、生物学、矿物学和医药学的知识。不借助科技史的研究成果,就很难对这部书得到全面深刻的认识。而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对文学的推动作用,更是明显不过了。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说过:“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各种各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年世纪所持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前言

  偶检旧箧,得短文百篇,稍事董理,裒为是集。世林兄以为有可观者,遂付梓刊行。昔刘彦和云:“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余之为文固无关乎大道,然皆由心而生,自然流出,可见真性情者也。披览旧文,则昔日之人、之物、之情、之境,毕现于眼前。流光易逝,倏逾古稀。是编于己雪泥鸿爪,颇有可资纪念者;于人有益与否,岂敢言哉!是为序。

内容概要

  袁行霈(1936-),江苏武进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1957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1984年晋升教授,1986年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先后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日本爱知大学,并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淡江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也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研究,并在美国、欧洲多所大学讲学。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主要著作有《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国文学概论》、《陶渊明研究》、《中国诗学通论》(合著)、《中国文学史》(主编)、《陶渊明集笺注》、《唐诗风神及其他》、《中华文明史》(第一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主编)、《愈庐集》、《清思录一袁行霈自选集》(北京社科名家文库之一)等。另有《陶渊明影像一文学史与美术史之交叉研究》即将出版。  曾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个人,1989),国家图书奖(2001),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91)、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2006)及特等奖(2004、2008),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1),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暨人民教师奖章(1991),北京市人民教师称号(1993),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北京大学最高奖首届蔡元培奖(2006)。

书籍目录

自序
论学
学问的气象
横通与纵通
博采精鉴深味妙悟——研究中国诗歌艺术的点滴体会
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文明之光》电视系列专题片第一讲
诗国
文学的质与量
时代、作家和文学的繁荣
文学与时尚
受重当时与蜚声后世
文风的交流
雅俗之间
江山之助
说趣
奇峭
体志气韵
国学与二十一世纪
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
走上宽广通达之路——新时期古代文学研究的趋向
守正出新及其他——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与教学
文学史研究的前瞻
祝贺《中国赋学》创刊
关于古籍整理的几点意见
古代文学传播的方式与媒介
中国神话研究断想
关于鬼诗的考索
逝川之叹——古代哲人和诗人对时间的思考
长江文化漫议
我和陶渊明
演讲
学术的凤气与学者的风范——在2001年北大文科教师大会上的讲话
多元与自主: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人类文化生态——在2002年第二届北大论坛上的报告
文化的馈赠——在2004年北京论坛闭幕式上的演讲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在2006年北京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报告
自信与尊严: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姿态——在2008年中华文化论坛上的演讲
关于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在1996年教育部召开的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北大学者应有的风度和气象——在1988年北大青年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
把一切时光变成现茬——在北大2000级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呼唤伟大的作家——在新加坡作家协会l993年元旦茶话会上的讲话
关于汲古阁藏陶渊明集十卷本——2005年4月在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的演讲
古代诗歌研究要关注当代诗歌创作——在北大诗歌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文学与资讯技术国际研讨会开幕辞
中日学者六朝文学研讨会开幕辞
古典诗词与性情的陶冶——2006年春节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祝贺与悼念
燕南园六十二号
谢谢您,林庚先生
朴实的力量
生命的赞歌——《病榻杂记》读后
祝贺启功先生九十二岁寿辰
悼念启功先生——答《人民政协报》记者王小宁
悼念朱家溍先生——在纪念朱家溍先生献身文博事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深切怀念林焘先生
怀念大师兄陈贻惞先生
悼二冬
逝者已矣存者何冀
序跋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自序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日译本序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韩译本序
《国学研究》发刊辞
《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序
《中国文学概论》跋
《陶渊明集笺注》跋
《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跋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卷》跋
《唐诗风神及其他》跋
《大家小书》序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序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序
《大中华文库·新编千家诗》序
《中华诗综》序
《人间词话》手稿影印本序
孙继芳绘《镜花缘》序
《中岛敏夫教授汉学研究五十年志念文集》序
《刘继瑛画集》跋
《侯德昌隶书古诗》序
严绍(汤玉)《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序
《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前言
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序
阎采平《齐梁诗歌研究》序
尚定《走向盛唐》序
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序
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序
徐宝馀《庾信研究》序
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词之研究》序
曾祥波《从唐音到宋调一以北宋前期诗歌为中心》序
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序
许逸民《徐陵集校笺》序
马嘶《林庚评传》序
散记
书斋乐事
书趣
琉璃厂亿旧
我爱读的十部书
茶趣
山桃
读帖
总在遗憾中
听雨
我心中的北大
显示个性
鸬鹚
读《人物志》琐记
唐朝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广师说
玉门关散记
东京印象
诗的京都
奈良的鹿
赤门与银杏
仙台行
樱花
黄昏
新罕布什尔道上
附录
入文无用之大用——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李慧玲问

作者简介

《学问的气象》收录了作者近三十年问撰写的短文约110篇,按内容分为论学、演讲、祝贺与悼念、序跋、散记五部分,另有附录。论学部分乃作者本人治学心得之结晶,以气象论学问,倡横通与纵通,谈体志与气韵,论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均能给人以启迪。演讲部分则重在考察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今人的启示,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应有的人类文化生态。对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作者亦有所思考。其他三部分,或用文言,或用白话,兴之所至,不拘一格。文笔优雅、活泼,感情丰富、含蓄,极见作者的文思和性情。

图书封面


 学问的气象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有几位学者的文章,哪怕看过题目就能将大致意思猜出来,也还值得读一读。钱理群先生是这样,一股子扑面而来的真气;袁行霈先生也是这样,袭人而来的是书卷气。所以,这一册庞杂得近乎麻烦的集子——甚至有不少是迎来送往的礼貌之辞——在炎炎夏日底下抽暇读完,心里还是能凉快不少的。袁先生的学问,确实是有气象的学问,云霞蒸蔚,横纵贯通。记得大一刚入学时,尚学锋老师笑话我们,“陶渊明那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是高中老师讲的,有意在心,话不出来的意思吗?这背后其实是魏晋时代‘言意之辨’的缩影呢。”当时即目尚老师为高人。但后来读书多了点,才知道真正点明这个问题的,是袁先生。当然,这个问题往前追溯可以一直追向王瑶、陈寅恪诸位先生,但最用力把这层关系阐明的,还得算到袁行霈这儿。这便是他所提倡的“横通”,即全面覆盖一个时代的文、史、哲、宗教、政治、经济、艺术等等,再重回文学关照,这也成了他后来主编新版文学史的一个思路。但这条路何其艰难啊。即以袁先生最为自得的陶渊明研究为例。但如果从他入学北大读《靖节先生集》开始算,要一直到2001年,他才终于写出了念兹在兹了大半辈子的《陶渊明集笺注》。袁先生是1936年生的人,当时已是65岁了。这书我读的时候,既有佩服,也有感动。“以陶解陶”,在袁先生那里是炉火纯青了,没有几十年几乎痴迷的反复玩味,这本书是写不成的。说到痴迷,书里还真有一个细节。袁行霈陪黄永年先生逛琉璃厂,两人都把钱换成了书,余的钱只够在和平门的一个胡同里以小米粥和锅贴对付午饭。要几年后,才有机会赔了他一顿北京烤鸭。这大概就是我们反复怀念着的八十年代的中国光景吧。今天的袁老,位高名重,又是中央文史馆的馆长。所以这书里,有不少大会上的礼赞之辞。这类话讲得都很漂亮,但我总觉得这样差使暮岁的袁老,只是以瑚琏之器待他罢了。不知怎的,我就想到了赵孟頫和纪晓岚。都有冠绝一时的才学,也都有高比几身的红墙深宫。
  •     袁行霈先生主持編纂的《中國文學史》共四卷,我大概看了大半年才看完,其實也只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畢竟能力經驗所限,也不可能再深入了。寒假回來的時候帶回來一本袁先生的文集,收錄有他的文論短篇、演講稿、序跋等文章,書題名為《學問的氣象》,不得不承認,選這書最大的因素應該是封面題字透出來的雄渾正氣,當然也有對袁行霈先生的親切感和崇敬之情。開篇《學問的氣象》有總領全書的作用,真真的是“好氣象”的一篇文章,感動并欽佩作者那種“萬象為賓客”的大胸懷,曾經設想過學者該是什麼樣子,這篇文章就為我提供了一種令人“高山仰止”的學者形象。今天讀到袁先生一篇對《中國文學史》一書的簡短介紹和使用方法建議,真的難以想像這樣一篇學術性的文章竟然看得我潸然淚下!畢業這些年,才疏學淺,但有幸進入學校教書,雖然沒有多大的進益,但四年下來,對於“教學”二字不管是個人思考還是官樣文章都做過不少了。什麽“啓發式教學”、“應用型人才”、“情景教學法”,說得雲裡霧裡,其實那些是什麽,我不知道。所以每每說到“我不過是在混日子,誤人子弟而已”,並非自謙,都是自嘲的話。而袁行霈先生講的這些我也曾經讀到過,甚至有的說法在做報告的時候還用到過,但今天讀來竟然如此動容,想來也是這位學者諄諄教囑的溫厚語言之功。“我希望通過使用這部教材,真正推廣啓發式教學,不僅讓學生學到應有的知識,還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找到做學問的門徑,使他們成為富有創造力的新型人才。”老生常談吧?我也不明白此時對我來說何以有如此振聾發聵的力量。或許只能這樣來解釋了:閱讀,也是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就是此地此時,一些文字恰恰落在了我的心上。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颇多应酬文章,论学部分最有含量,《守正出新及其他》犹可一读。
  •     高山仰止!!!
  •     袁老散筆,“太白今何在,猶疑抱月眠”句寫的真好。
  •     常读常新
  •     显豁洞然 真切从容 明白如话
  •     收的文章冗杂,除了治学还有袁先生自己的生活。先生的文章和生活都有扑面而来的书卷气。
  •     太零碎,都是些报端纸头的文字,挂着“学问的气象”五个字,大部分文章也稍显的平淡了些,
  •     文章收得太过零散,但袁行霈诗文满腹,即便一些意义不大的命题作文也能翻出新意,讲出境界,这还是不容易的。忙中抽闲读完的书,权且给个五星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