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杂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集 > 牛棚杂忆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801429636
作者:季羡林
页数:427页

章节摘录

《牛棚杂忆》一 缘起“牛棚”这个词儿,大家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它是否就是法定名称,却谁也说不清楚。我们现在一切讲“法治”。讲“法治”,必先正名。但是“牛棚”的名怎么正呢?牛棚的创建本身就是同法“对着干的”。现在想用法来正名,岂不是南辕而北辙吗?在北大,牛棚这个词儿并不流行。我们这里的“官方”叫做“劳改大院”,有时通俗化称之为“黑帮大院”,含义完全是一样的。但是后者更生动,更具体,因而在老百姓嘴里就 流行了起来。顾名思义,“黑帮”不是“白帮”。他们是专在暗中干“坏事”的,是同“革命司令部”唱反调的。这一帮家伙被关押的地方就叫做“黑帮大院”。“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我三生有幸,也住进了大院,—从语言学上来讲,这里的“住”字应该作被动式—而且一住就是八九个月。要说里面很舒服,那不是事实。但是,像十年浩劫这样的现象,在人类历史上绝对是空前的—我但愿它也绝后—,“人生不满百”,我居然躬与其盛,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不得不感谢苍天,特别对我垂青、加祐,以至于感激涕零了。不然的话,想找这样的机会,真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我不但赶上这个时机,而且能住进大院。试想,现在还会有人为我建院,派人日夜守护,使我得到绝对的安全吗?我也算是一个研究佛教的人。我既研究佛教的历史,也搞点佛教的义理。但是最使我感兴趣的却不是这些堂而皇之的佛教理论,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些迷信玩意儿,特别是对地狱的描绘。这在正经的佛典中可以找到,在老百姓的口头传说中更是说得活灵活现。这是中印两国老百姓集中了他们从官儿们那里受到的折磨与酷刑,经过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形成的,是人类幻想不可多得的杰作。谁听了地狱的故事不感到毛骨悚然、毛发直竖呢?我曾有志于研究比较地狱学久矣。积几十载寒暑探讨的经验,深知西方地狱实在有点太简单、太幼稚、太单调、太没有水平。不信你去读一读但丁的《神曲》。那里有对地狱的描绘。但丁的诗句如黄钟大吕;但是诗句所描绘的地狱,却实在不敢恭维,一点想像力都没有,过于简单,过于表面。读了只能让人觉得好笑。回观印度的地狱则真正是博大精深。再加上中国人的扩大与渲染,地狱简直如七宝楼台,令人目眩神驰。读过中国《玉历至宝钞》一类描写地狱的书籍的人,看到里面的刀山火海,油锅大锯,再配上一个牛头,一个马面,角色齐全,道具无缺,谁能不五体投地地钦佩呢?东方文明超过西方文明;东方人民的智慧超过西方人民的智慧,于斯可见。我非常佩服老百姓的幻想力,非常欣赏他们对地狱的描绘。我原以为这些幻想力和这些描绘已经是至矣尽矣,蔑以复加矣。然而,我在牛棚里呆过以后,才恍然大悟,“革命小将”在东胜神州大地上,在光天化日之下建造起来的牛棚,以及对牛棚的管理措施,还有在牛棚里制造的恐怖气氛,同佛教的地狱比较起来,远远超过印度的原版。西方的地狱更是瞠乎后矣,有如小巫见大巫了。我怀疑,造牛棚的小将中有跟我学习佛教的学生。我怀疑,他们不但学习了佛教史和佛教教义,也学习了地狱学。而且理论联系实际,他们在建造北大的黑帮大院时,由远及近,由里及表,加以应用,一时成为全国各大学学习的样板。他们真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我在北大四十年的教学活动,没有白费力量。我虽然自己被请入瓮中,但衷心欣慰,不能自已了。犹有进者,这一群革命小将还充分发挥了创新能力。在这个牛棚里确实没有刀山、油锅、牛头、马面等等。可是,在没有这样的必需的道具下而能制造出远远超过佛教地狱的恐怖气氛,谁还能吝惜自己的赞赏呢?在旧地狱里,牛头马面不过根据阎罗王的命令把罪犯用钢叉叉入油锅,叉上刀山而已。这最多只能折磨犯人的肉体,决没有“触及灵魂”的措施,决没有“斗私批修”、“狠斗活思想”等等的办法。我们北大的革命(?)小将,却在他们的“老佛爷”的领导下在大院中开展了背语录的活动。这是崭新的创造,从来也没有听说牛头马面会让犯人背诵什么佛典,什么“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背错一个字,立即一记耳光。在每天晚上的训话,也是旧地狱中决不会有的。每当夜幕降临,犯人们列队候训。恶狠狠的训斥声,清脆的耳光声,互相应答,融入夜空。院外小土山上,在薄暗中,人影晃动。我低头斜眼一瞥,知道是“自由人”在欣赏院内这难得的景观,宛如英国白金汉宫前面广场上欣赏御林军换岗的盛况。此时我的心情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简短截说,牛棚中有很多新的创造发明。里面的生活既丰富多彩,又阴森刺骨。我们住在里面的人,日日夜夜,分分秒秒,都让神经紧张到最高限度,让五官的本能发挥到最高限度,处处有荆棘坑坎,时时有横祸飞来。这种生活,对我来说,是绝对空前的。对门外人来说,是无法想像的。当时在全国进入牛棚的人虽然没有确切统计,但一定是成千累万。可是同全国人口一比,仍然相形见绌,只不过是小数一端而已。换句话说,能进入牛棚并不容易,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人们不是常常号召作家在创作之前要深入生活吗?但是有哪一个作家心甘情愿地到黑帮大院里来呢?成为黑帮一员,也并不容易,需要具备的条件还是非常苛刻的。我是有幸进入牛棚的少数人之一,几乎把老命搭上才取得了一些难得的经验。我认为,这些经验实在应该写出来的。我自己虽非作家,却也有一些舞笔弄墨的经验。自己要写,非不可能。但是,我实在不愿意再回忆那一段生活,一回忆一直到今天我还是不寒而栗,不去回忆也罢。我有一个渺渺茫茫希望,希望有哪一位蹲过牛棚的作家,提起如椽大笔,把自己不堪回首的经历,淋漓尽致地写了出来,一定会开阔全国全世界读者的眼界,为人民立一大功。可是我盼星星,盼月亮,盼着东天出太阳,一直盼到今天,虽然读到了个别人写的文章或书,总还觉得很不过瘾,我想要看到的东西始终没有出现。蹲过牛棚,有这种经验而又能提笔写的人无虑百千。为什么竟都沉默不语呢?这样下去,等这一批人一个个遵照自然规律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些极可宝贵的,转瞬即逝的经验,也将会随之而消泯得无影无踪。对人类全体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损失。对有这种经验而没有写出来的人来说,这是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最可怕的是,我逐渐发现,十年浩劫过去还不到二十年,人们已经快要把它完全遗忘了。我同今天的青年,甚至某一些中年人谈起这一场灾难来,他们往往瞪大了眼睛,满脸疑云,表示出不理解的样子。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他们的脑袋里装满了疑问号。他们怀疑,我是在讲“天方夜谭”,我是故意夸大其辞。他们怀疑,我别有用心。他们不好意思当面驳斥我;但是他们的眼神却流露出:“天下哪里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呢?”我感到非常悲哀、孤独与恐惧。我感到悲哀,是因为我九死一生经历了这一场巨变,到头来竟然得不到一点了解,得不到一点同情。我并不要别人会全面理解,整体同情。事实上我对他们讲的只不过是零零碎碎、片片段段。有一些细节我甚至对家人好友都没有讲过,至今还闷在我的心中。然而,我主观认为,就是那些片段就足以唤起别人的同情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于是我悲哀。我孤独,是因为我感到,自己已届耄耋之年,在茫茫大地上,我一个人踽踽独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年老的像三秋的树叶,逐渐飘零。年轻的对我来说像日本人所说的“新人类”那样互不理解。难道我就怀着这些秘密离开这个世界吗?于是我孤独。我恐惧,是因为我怕这些千载难得的经验一旦泯灭,以千万人遭受难言的苦难为代价而换来的经验教训就难以发挥它的“社会效益”了。想再获得这样的教训恐怕是难之又难了。于是我恐惧。在悲哀、孤独、恐惧之余,我还有一个牢固的信念。如果把这一场灾难的经过如实地写了出来,它将成为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一面镜子。常在这一面镜子里照一照,会有无限的好处的。它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应当干,什么事情又不应当干,决没有任何坏处。就这样,在反反复复考虑之后,我下定决心,自己来写。我在这里先郑重声明:我决不说半句谎言,决不添油加醋。我的经历是什么样子,我就写成什么样子。增之一分则太多,减之一分则太少。不管别人说什么,我都坦然处之,“只等秋风过耳边”。谎言取宠是一个品质问题,非我所能为,亦非我所愿为。我对自己的记忆力还是有信心的。经过了所谓“文化大革命”炼狱的洗礼,“曾经沧海难为水”,我现在什么都不怕。如果有人读了我写的东西感到不舒服,感到好像是揭了自己的疮疤;如果有人想对号入座,那我在这里先说上一声:悉听尊便。尽管我不一定能写出什么好文章,但是这文章是用血和泪换来的,我写的不是小说。这一点想能得到读者的谅解与同情。以上算是缘起。  二 从社教运动谈起 60年代前半,在全国范围内又掀起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叫做“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运动。北大又大大地折腾了一番。规律仍然是:这场运动你整我,下次运动我整你。混战了一阵,然后平静下来,又都奉命到农村去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于1965年秋天,开完了“国际饭店会议”以后,奉命到了京郊南口村,担任这个村的社教队的副队长,分工管整党工作。这是一个小小的山村。在铁道修建以前,是口内外的交 通要道。据当地的老百姓告诉我,当年这里十分繁华,大街上店铺林立,每天晚上卧在大街上的骆驼多达几百头,酒馆里面划拳行令之声通宵达旦。铁路一修,情况立变,现在已是今非昔比。全村到处可见断壁颓垣,一片荒凉寂寞,当年盛况只残留在老年人的记忆中了。村里社教运动进行的情况,我不想在这里谈。我只谈与“文化大革命”有关的一些情况。这一场“史无前例的”所谓“革命”,来头是很大很大的。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用不着我再去细说。它实际上是在1965年冬天开始的,正是我在南口村的时候。这时候,姚文元写了一篇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点起了“革命”的烽火。这一篇文章鼓其如簧之舌,歪曲事实,满篇邪理。它据说也是颇有来头的。姚文元不过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出台献艺的小丑而已。我读到这篇文章就是在南口村。我脑袋里一向缺少政治细胞,虽然解放后几乎天天学习政治,怎奈我天生愚钝,时时刻刻讲阶级斗争,然而我却偏偏忽略阶级斗争。我从文章中一点也没有体会出阶级斗争的味道。我一点也没有感觉出这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就是大风暴将要来临的信号。我只把它当做一篇平常的文章来看待。兼之我又有肚子里藏不住话的缺点(优点?)。看完了以后,我就信口开河,大发议论,毫无顾忌。我到处扬言:我根本看不出《海瑞罢官》会同彭德怀有什么瓜葛。我还说,“三家村”里的三位村长我都认识,有的还可以说是朋友。我同吴晗三十年代初在清华是同学。一九四六年,我回到北平以后,还曾应他的邀请到清华向学生做过一次报告,在他家里住过一宿。如此等等,说个没完。我哪里知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同我一起来南口村搞社教运动的有我的一位高足,出身贫农兼烈属,平常对我毕恭毕敬,我内定他为我的“接班人”。就是这一个我的“心腹”,把我说的话都记在心中,等待秋后算账,脸上依然是笑眯眯的。后来,到了“文化大革命”中,我自己跳出来反对北大那一位臭名远扬的“老佛爷”,被关进牛棚。我的这一位高足看到时机已到,正好落井下石,图得自己捞上一顶小小的乌纱帽,把此时记住的我说的话,竹筒倒豆子,再加上一点歪曲,倾盆倒到了我的头上,把我“打”成了“三家村的小伙计”!我顺便说一句,这一位有一百个理由能成为无产阶级接班人的贫农兼烈属的子弟,已经溜到欧洲一个小国当洋奴去了。时间是毫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闲言少叙,书归正传。我仍然读姚文元的文章。姚文元在这篇文章中使用的深文周纳的逻辑,扑风捉影莫须有的推理,给以后在整个“文化大革命”中给人罗织罪名,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样板。这一套荒谬绝伦的东西是否就是姚文元个人的发明创造,我看未必。他可能也是从来头很大的人那里剽窃来的。无论如何,这一种歪风影响之恶劣,流毒之深远,实在是罄竹难“数”。它把青年一代的逻辑思维完全搞混乱了。流风所及,至今未息。还有一件小事,我必须在这里讲一讲。我们在南口村的社教工作队,不是来自一个单位。除了北大以外,还有人来自中央广播电台,来自警察总队等单位。根据上面的规定,我们一律便衣,不对人讲自己的单位。内部情况只有我们自己明白。我们这一伙来自四面八方的杂牌军队,尽管过去并不认识;但是萍水相逢,大家都能够团结协作,感情异常融洽。公安总队来了一位姓陈的同志,他是老公安,年纪还不大,但已有十年的党龄。他有丰富的公安经验,人也非常随和。我们相处得非常好,几乎是无话不谈。但是,有一件小事却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收到无论什么信,看完之后,总是以火焚之。这同我的习惯正相反。我有一个好坏难明的习惯: 我不但保留了所有的来信,而且连一张小小的收条等等微末不足道的东西,都精心保留起来。我这个习惯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呢?我说不清楚,从来也没有去研究过。看了陈的行径,我自然大惑不解。特别是过旧历年的时候,公安总队给他寄来了一张铅印的贺年卡片。这本是官样文章,没有什么重要意义。但是陈连这样一张贺年卡片也不放过,而且一定要用火烧掉,不是撕掉。我实在沉不住气了,便开始了这样的谈话:“你为什么要烧掉呢?”“不留痕迹。”“撕掉丢在茅坑里不就行了吗?”“不行!仍然可能留下痕迹。”“你过分小心了。”“不是,干我们这一行的深知其中的利害。一个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碰到点子上。一碰上,你就吃不了的兜着走。”我大吃一惊,这真是闻所未闻。我自己心里估量:我也会碰到点子上的。我身上毛病不少,小辫子也有的是。有人来抓,并不困难。但是,我自信,我从不反党,反社会主义;我也没有加入任何反动组织,“反革命”这一顶帽子无论如何也是扣不到我头上来的。心里乐滋滋的,没有再想下去。岂知陈的话真是经验之谈,是从无数事实中提炼出来的真理。过了没有多久,我自己一跳出来反对北大那一位“老佛爷”,就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我曾胡诌了两句诗:“廿年一觉燕园梦,赢得反党反社名。”这是后话,这里就先不谈了。……

前言

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我们舞笔弄墨的所谓“文人”,这种变化必然表现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话,怎样来处理这样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这里就有两种办法。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这有点作伪的嫌疑。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在我的散文和杂文中,我的思想感情前后矛盾的现象,是颇能找出一些来的。比如对中国社会某一个阶段的歌颂,对某一个人的崇拜与歌颂,在写作的当时,我是真诚的;后来感到一点失望,我也是真诚的。这些文章,我都毫不加以删改,统统保留下来。不管现在看起来是多么幼稚,甚至多么荒谬,我都不加掩饰,目的仍然是存真。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由季羡林亲自作序、著名学者梁衡写跋,在序言和跋文中,他们首次向读者披露了一些新的信息,如季羡林先生一生最敬佩的人是梁漱溟和彭德怀等鲜为人知的信息。季羡林在序言表示他要做“真实的自己”,虽然在写于不同时期的散文、杂文中,暴露出他思想感情有前后矛盾的现象,如对中国社会某一个阶段的歌颂、对某一个人的崇拜与歌颂等,但季羡林先生没有像有些文人那样加以粉饰和删改,而是“统统保留下来”,目的在于真实地表现他的百年人生中在思想感情上的变化。而梁衡在他为季羡林自选集写作的跋文中也透露,“文革”中曾身陷牛棚的季羡林,一生最佩服的人是梁漱溟和彭德怀,只为他们“有骨气”。

后记

季羡林先生是我尊敬的国学大师,但他的贡献和意义又远在其学问之上。我尝问先生:“你所治之学,如吐火罗文,如大印度佛教,于今天何用?”他肃然答道:“学问不问有用无用,只问精不精。”严谨的治学态度发人深省。此其一令人尊敬。先生学问虽专、虽深,然文风晓畅朴实,散文尤关。就是有关佛学、中外文化交流,甚至如《糖史》这些很专的学术论著也深入浅出,条分缕析。虽学富五车,却水深愈静,绝无一丝卖弄。此其二令人尊敬。先生以教授身份居校园凡六十年,然放眼天下,心忧国事。常忆季荷池畔红砖小楼,拜访时,品评人事,说到动人处,竟眼含热泪。我曾问之,最佩服者何人。答曰:“梁漱溟”。又问再有何人。答曰:“彭德怀。”问其因,只为他们有骨气。联系“文革”中,先生身陷牛棚,宁折不屈,士身不可辱,公心忧天下。此其三令人尊敬。先生学问之衣钵,自有专业人士接而传之。然治学之志、文章之风、人格之美则应为学术界、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所学、所重。而这一切又都体现在先生的文章著作中。于是遂建议于先生全部著作中,选易普及之篇,面对一般读者,编一季文普及读本。适有漆峻泓先生、华艺出版社领导多方促成,于是有此选本问世,庶可体现初衷。梁衡2008年3月25日

内容概要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期间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
季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书籍目录

牛棚杂忆
祝词
自序
一 缘起
二 从社教运动谈起
三 1966年6月4日
四 对号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来
七 抄家
八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
九 千钧一发
十 劳改的初级阶段
十一 大批斗
十二 太平庄
十三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七 牛棚转移
十八 半解放
十九 完全解放
二十 余思或反思
二一 后记

书斋杂录
救救小品文
谈翻译
一个故事的演变
梵文《五卷书》: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
“猫名”寓言的演变
论所谓大一共同必修科目
从斯大林论语言学谈到“直译”和“意译”
对于编修中国翻译史的一点意见
知识分子的一面镜子——看话剧《三人行》有感
《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我是怎样研究起梵文来的
《罗摩衍那》在中国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大唐西域记校注》成书经过
编写东方语言教材的经验与教训
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与中匡戏剧发展之关系
六字真言
对于《基督的最后诱惑》的意见
翻译的危机
我的学术总结

病榻杂记
小引
病房杂忆
医生也要向病人学点什么
在病中
李恒进大夫
回家
三进宫
护士长
一幕小闹剧
笑着走
输液
安装心脏起搏器
中西医学的结合问题
唐常建的一首诗
漫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赠301医院宋守礼大夫
白衣天使新赞
封笔问题

编辑推荐

《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套装共12册)》:《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著述甚丰。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季羡林谈佛》,中华书局出版的《佛教十五题》,已在广大读者间引起强烈反响,此选本结合这两部著作特点,由羡林先生亲自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补充,使之成为一部较完整佛学著述汇编全本。《红》收录季老解放前文章,包括畅销名著《清华园日记》,取“这红色给我以大的欢喜,它遮盖了一切存在在我的回忆里的影子”之意。两方面著述的创作年代集中在先生的求学时期,体现了先生青少年时期非常重要的一段成长心路,同时从另一个侧面记录了解放前的中国状貌,对广大读者具有一定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图书封面


 牛棚杂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3条)

  •     我们这一辈人,对于文革总是不以为然,特别是当家里的长辈以此为教育我们的说辞的时候.九年制义务教育对于文革那十年的历史也只是草草带过,十年时间只是浓缩成了八年抗战十分之一(可能都不及)的篇幅。最初是想看季老的关于中印佛教的相关作品的,无意中看到这本书,突发兴趣便拿来一读。起初似乎有些枯燥,因为季老对于回忆的描述前有一些铺垫,旨在说明自己已努力摒弃掉自己的情绪,在我看来其实不必要。从后面的描述中,我不难看到文革的残忍,惨烈,用流行的词汇来说,简直是“血腥”。肉体上的,心理上的折磨,似乎是我所不能想象的。之前对于批斗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但是从书中字句可略见一斑。让一个年迈的老人做“喷气式”,被批斗,被拳打脚踢……是何其残忍啊。。所谓“喷气式”应该便是现在的立位体前屈,想体育课我们能坚持30秒50秒已是不易,如今却要站着几十分钟乃至几小时,让我们这些年轻力壮的青年人也做不到,又何况是一个老人。不给吃肉,只能吃窝头,青菜,量也少,看到季老写着捡到一个发霉了的馒头便狼吞虎咽,为了能捡到钱宁愿去打扫厕所,内心不禁一阵阵的酸涩。更让人心寒的应该是心理上的折磨吧,这样一帮学者文人,有着怎样的自尊与自信,如今被如此对待,直接对付他们的还是曾经的学生,内心该是怎样的苦楚。我不知道中国因为文革损失了多少人才,我想因为“士可杀不可辱”而“自绝于人民”的优秀人士应该不在少数,连季老都曾做过“自杀比较学”的研究,幸而最后没能实施,不然对于我们这帮读者、学生、后辈来说该是怎样的遗憾啊。可以看出,对于文革的那些回忆,季老总是试图用轻松诙谐的语气、比喻来描述,但是这又何尝不蕴含着深深的苦涩呢。文革过去了吗?其实并没有。这样的十年被大家深深埋藏在心理,像我们这样的后辈能知道多少,又如何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同样的事件的发生呢?可悲,可叹。。
  •     确如季教授所言,这样的书还是不够多,文革如果还不足以予后人以教训,那先人的血就白流了。多少名家大儒,经受了古今中外未曾经历的惨痛屈辱。人性是恶还是善,姑且不论。最大的恶,莫过于将年轻人人性中的恶给充分地调动了出来,让这些恶在舞台上尽情狂舞,恣虐!为什么没人写呢?伤者已逝,活者心中的隐痛以及对活着另一批人的“尊重”与忌惮。当亲身经历者被黄土淹埋,谁还能记得住他们刻骨销魂的痛。
  •     看完了,想用“深深地”这个词,是因为整本书看下来,仿佛从历史的“冥想盆”当中抬起了头。脑海中还是那个残酷的年代,那个混乱的年代,那个颠倒是非黑白的年代。那个无数种解释的年代,那个没办法解释的年代。看后握拳切齿而无可奈何,恨无情的恶人,痛无辜的伤者,惜无数的珍宝。知识分子心怀爱国情怀却被打倒千万遍,踏上一千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整整十年,能够活下来,实属不易,当真不易。关于这场浩劫,我不同意所有的粉饰太平的说法,并且固执地坚持季先生说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最野蛮、最残暴、最愚昧、最荒谬的一场悲剧,它给伟大的中华民族脸上抹了黑,我们永远不应忘记!”有人说过:文革过后,那些当时无比疯狂地毒打、凌辱别人的人,仿佛一瞬间就醒悟过来,一瞬间就隐蔽起来。许是受害者已经“习惯了抬不起头”,在这个缓冲的灰色地带,也给了褪掉红色的时间。书中还原的只是季先生自己经历的部分,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的回忆,不同角度的回忆,也许都慢慢随着时间而湮灭了吧!这是浩劫当中更加令人扼腕的部分。这本书想写给我们的是什么?不仅仅是一种出离的愤怒,更应当是一种告示。是历史的记忆。是季先生对于黑暗的回忆,也是他希望后人不要忘记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牵涉到物质世界的浩劫。思想本就不可把握,难以衡量,其产生的威力也就更加难以估计。对于这本书能够问世而没有被限制,还算欣慰。不过这是否因为,季先生所见所叙的,相比于这场浩劫,并不算什么?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对季老的崇敬难以言表——从大学图书馆看过的第一本季老的书画集开始,留学德国的见闻,牛棚杂忆,病榻杂记,季老的每一本书,每一句话都透露了他的质朴,谦虚,平和,可敬和可爱。最佩服的是那种高于世俗的看开,他常说自己并非脱俗之人,也会嫉妒,也会气愤,也犯过错误,也想过报复,但最终觉得还是不去追究,毕竟,害人者与被害者,在那个年代,都是受害人。他说这不是宽容,而在我看来,这便是莫大的宽容,他在为那些曾经害过他的人考虑。他又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男人,即使留德期间的外籍女子青睐动情,他也仍旧坚持最初的婚姻,与妻子白头到老,而那女子则终身未嫁,“一见杨过终不悔”,这是怎样的情感,也绝对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看季老的书常常颇受触动,比如他说他从不看表扬他的文章和评论,避免使自己飘飘然或自我膨胀,就是有这样一种脚踏实地的精神,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就是有这样一种品质,才能让无数人敬仰万分吧。季老的一本书画集里,曾经用到过“煦暖”这个词,直指我心,非常喜欢,就用它来纪念季老吧。
  •     这本书很值得我们年轻人去认真的读一读。以前在历史课本中只知道到文化大革命是一场10年浩劫,但并不知道究竟是怎样一回事,通过这本书让我解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发生的事情,了解到中国知识分子在文革期间所遭受的磨难......
  •     作为90后我可能永远都不会了解那十年的恐怖 而季老的冷幽默中又包含多少心酸心痛委屈无奈
  •     一部文革血泪史
  •     愿历史不要忘记这“十年”,苦难能让一个民族覆灭,也可涅磐重生。
  •     三星吧。此书能够出版,是一种进步。知识分子的文革回忆录,季羡林老先生以客观的角度回忆屈辱。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总是夹杂着50年代以来至今的痛苦。至今收获了什么,难以感同身受,所以很难说!
  •     季老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停在陆平和老佛爷中摇摆,被批斗不足为奇。其实只要老老实实,不掺和事,是不会受太多罪的。当然,在那个时期要完全置身世外也不太现实,但是朝秦暮楚绝对不是聪明之举,在那个时期旗帜太鲜明很不明智。
    我只是个普通人,不想借着什么运动做什么事情,只想平平安安,舒舒服服的过完这辈子,我感觉做人还是老老实实的好。
  •     那时候偷偷读书的目的还是改造世界,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第二遍
  •     2016看得最顺溜的书
  •     不应忘却的过往。 先生倒是朴实。
  •     惊!
  •     一个人被逼的走投无路,手中还剩下唯一的一点权利,就是取掉自己的性命。
  •     嬉笑怒骂牛棚生活 严谨求实治学思想
  •     也许再过若干年,关于“牛棚”,这一“文革”时期的特定称谓,其蕴含的特殊意义是要另加注释的罢。即便现在,所谓“牛棚”所映射的那段历史陈迹,也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谈资,甚至化作许多后来者难以理喻的天方夜谭——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真的曾经那样卑鄙、残暴和恶毒?往事并不如烟,尘封的细节往往触目惊心!透过季羡林先生平实的笔触,我们又看到了那段血泪与屈辱交织的历史画面。这个国家曾经一度以出身、阶级、血缘这些歧视性的标准,把人划分成为三六九等的群体。废弃了道德、法律和人性,公然地宣扬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歧视与迫害。为了“保卫”、“夺权”这些凭空杜撰出来的口号,在一次次的文攻武斗中,以自己的亲友、师长为假想敌,施之以残酷的凌辱和迫害。在那疯狂的年代,盲信和暴力带来的快感,曾经把无数文弱的“谦谦君子”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牢头”、“恶棍”。回顾这段不堪的历史,我们唯有坦承——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这场浩劫,是人性中开放的恶之花。它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留给后人的是精神上的不知所措。混乱的现实在把我们的国家推向绝境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民族蒙羞忍耻。文革十年,没有“文化”,也没有“革命”,有的只是人性丑恶本质的集中展示。那么,今天,在惊艳于我们伟大祖国一次次取得的辉煌成就之后,我们还有必要回看这段充满黑暗和血腥的历史吗?主流媒体用“有选择的沉默”来表明它们故意的淡忘。而季羡林先生则用他的文字,表达了他的悲哀、孤独和恐惧——“我感到悲哀,是因为我九死一生经历了这一场巨变,到头来竟然得不到一点了解,得不到一点同情……有一些细节我甚至对家人好友都没有讲过,至今还闷在我的心中。然而,我主观认为,就是那些片段就足以唤起别人的同情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于是我悲哀。“我孤独,是因为我感到,自己已届耄耋之年,在茫茫大地上,我一个人踽踽独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年老的像三秋的树叶,逐渐飘零。……难道我就怀着这些秘密离开这个世界吗?于是我孤独。“我恐惧,是因为我怕这些千载难得的经验一旦泯灭,以千万人遭受难言的苦难为代价而换来的经验教训就难以发挥它的‘社会效益’了。想再获得这样的教训恐怕是难之又难了。于是我恐惧。”恐惧、孤独和悲哀,这是一位世纪老人关于“文革”所袒露的心声。文革十年,不是一件可以随意遗忘的往事,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它有着最深的切肤之痛。“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一样的文革不会再来,但相类似的“狂热”和“群体无意识”仍会像幽灵一样不时显身。所以,即便无法清算,我们也应清晰地记住那一段历史。现如今,离文革结束已过去三十多年。三十年,可以让青丝变成白发,可以让曾经的轰轰烈烈变成寂寂无闻。有人说,文革的结束,源自权力的斗争;也有人说,文革的结束,是因为人性的觉醒。而我,则更钟情于后者,因为它让我看到人类生命最终绽放的光辉。也许,记住文革,就是为让我们人性的灯烛永远点亮。
  •     不知所措
  •     十年浩劫,对知识分子来说确实难熬。
  •     我是冲着文革这段历史去的。我觉得写得挺真实的。没有电视里那种慷慨就义的绝对正面形象。感觉是一个真实的人。也挺幽默的。会想找季老别的书看。
  •     这真的是写得很诚恳,很实在的一本书了,这在同一类型的书里头实际上是极为难得的。对于我来说,大概感兴趣的是就只是事实而已。
  •     季老作为大陆地区一位学问大家,一生著作等身、品性醇厚。他的梵文、吐火罗文以及佛学的造诣都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但其一生却低调平实尽显大师风范。
    季老早年留学德国也有过浪漫不羁的际遇,但他始终恪守着一个知识分子的本分以儒家君子的道德规范着自己的言行举止。他在国外的时候赶上国内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对于这段时期老人时常心存愧疚觉得自己的祖国和同胞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自己却在德国享受安宁,没能和人民一道抵御外寇,这样的忏悔足以见证季老的赤子情怀。
    所以当他深处牛棚时也没有丝毫怨言,只觉得这是对于自己当年“偏安”德国的惩罚,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写出《牛棚杂忆》。
  •     季老最后关于做学问要“勤奋”的箴言,确实有用。我们现在缺乏勤奋。
  •     喜欢季羡林,敬仰他的为人,跟着就喜欢他的书。
  •     不打在我们身上,真的感觉不到痛。
  •     第一次读季老的书,第一次文革的书。作为一个80后的末班车,对于文革,不曾有过任何感觉。毁掉的一代人…… 从清末,军阀,民国,抗日战争,内战,解放,文革,改革开放 只有教科书中的简单提及。季老的书中,对于十年浩劫生活,如果换做我,真的不会有勇气活下去。 一个人的豁达。
  •     季老三观正,文笔好,全书充满各种讽刺自嘲,不惮写出最真实的心理活动。一个扭曲的时代,严重摧残了广大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一场文明的浩劫,其中折射出来的扭曲的人性,叹为观止。 仍为季老的学习精神感动,“不为有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     文革那么久,在季老笔下,有点心酸,又不乏苦中作乐的乐观。
  •     刚刚读完先生的《留德十年》,又开始看《牛棚杂记》。收到就开始看,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还是有必要了解过去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同时看到了更多的人性侧面。。。。。。
  •     其实之前对于文化大革命的了解很浅,无法深刻地体会当时文人的心境,看了这本书之后,也惊讶于老先生的坚持与豁达,现在的我们往往为了一些小事便舍弃自我,不愿前进,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大风大浪都还没经历过,又怎敢言弃!
  •     买了以后,全家都在读,父亲最爱读,很有感触。季老先生的话,值得大家都来想想,人生就是那么回事,名啊利啊有什么用,季老先生走了,他身后的人还参不透,还在那里争啊吵啊,他能瞑目吗,我们大家都淡泊一点吧,虽然很不容易。
  •     《牛棚杂忆》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现实,感受到季羡林先生的情感。
  •     阅读近半了,通篇语言平实但不乏幽默,睿智。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体现学者风范。没有现代年轻人不喜欢的说教和忆苦思甜的感觉,真实而生动地叙述了那一段不为大多数年轻人所了解的历史。能让读者微笑着去解读那段空前黑暗而辛酸的往事,很有历史教育意义。
  •     第一部分牛棚杂忆,给我很深的感触。他在《牛棚杂忆》中以白描的方式较完整地记述了十年浩劫中所遭受的惨痛(来自精神和肉体),字时行间都透着于国于民的忧思。同时,也对自己的内心作了深刻的剖析,这一点,恐怕不是人人都能正视的。他身上还有许多知识分子的“天真”(我也好歹算一个小知识分子吧,可我也经常发现自己也有这样的“弱点”(?)),本来文化大革命没革到他呀,他正直善良,受不了良心的折磨,所以作为东方语言系的主任,看不下去,挺身而出,所以波及自己,连累家人,他是个勇者!屈身于门房,忍辱负重,翻译《罗摩衍那》(利用晚上在家的时间仔细阅读原文,将梵文诗句译成白话散文,“写在纸片上,揣在口袋里。闲坐无事,就拿了出来。推敲、琢磨。我眼瞪虚空,心悬诗中。决不会有任何人——除非他是神仙——知道我是在干什么然后再改成诗”),何等的辛苦何等的敬业,他是一个智者!
  •     无论是大师还是主席,更不用提屁民了,如果谁胆敢和个人崇拜对抗,都会带上一个细铁丝木排游街,如果鲁迅在世是否还会冷嘲热讽一般呢? 文革给北大乃至整个中国学术界造成的创痛,需要几代人去治愈,而现在偶然看到一些极端思想的人仍企图恢复文革,现在还是要居安思危啊
  •     反思!
  •     希望荒唐的历史不要重演!
  •     娓娓道来一段真实的历史,那个荒唐的时代,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回忆,喜爱季老的人一定不能错过
  •     面对文革依旧能够豁达乐观,和英若诚传的足以媲美。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足见其本性了。
  •     这书是我在看了以后买的,季老的真言语让我看到了文革泯灭人心的一段。季老的感情既真挚又充满痛惜,对他自己的遭遇,却是用很平淡的甚至是反讽的来诉说。我想,经历过或是没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都有责任不让这样的历史重演。
  •     再多的文字都不能表示我对季羡林先生的尊敬喜欢没理由吧因为我的词汇不怎么样所以不方便形容生怕弄巧成拙了好人写的好书。
  •     季羡林大师的大作,这在认真拜读
  •     本以为文革为中国历史造成的创伤几百年也不会被人遗忘,没想到刚过了四十年,已经歌舞升平对那段历史全然不知了。文笔朴实,兼有历史记录的影子。后卷《忆往述怀》时有重复,以《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和怀念故人的文章写得更为动人。
  •     看着看着,让人忍不住流泪,也让我看到了历史。做一个真实的人,如此艰难。
  •     文革的反思
  •     读季先生<牛棚杂忆>全由朋友推荐,读完才完全体会季先生苦心.从季先生角度理解了文革的情况,也理解了他写这些文章的苦心.佩服他学问的同时,更佩服他当年的坚韧,有些段落冬夜读来,更如身处冰窟.如季先生所言,不是听亲历的人道出,断不敢想象.希望更多的人不再沉默,多给我们这些后人一些警醒,更不枉当年的经历.
  •     我没想到季先生能以这么坦诚的口语把文革中他被批斗的经历叙述出来。我觉得他超越了人的承受力。那些被斗的博学的老先生们,甚至被迫害致死,对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真是太没有道理的年代了
  •     读过感觉很压抑,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     想感受下那牛棚圈养的时代
  •     请问我收到的这本书是否盗版?很困惑!内容精彩,字体也很清晰,但读到一半时发现有两个错别字,并且有两页的烂纸,我想换货,不知道怎么操作,换货的邮费如何处理?
  •     大师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靠自吹的,读了季大师的杂忆就懂了大师是怎样炼成的,真情所在。
  •     看了一些试读的部分。
  •     看的内心久久无法平息,赶到恐惧
  •     了解文革那个特殊年代,从细微中见全貌。士可杀亦可辱,叫人唏嘘。
  •     辛辣的笔锋叙述着惨痛的经历,困苦的十年也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展现
  •     牛棚杂忆不错。季老语言还算幽默。只是后面收录的文章质量逐渐下降,估计更衰老也有关系。一般的人活不到他那个年纪,何况还要写书。
  •     季羡林大师的人生一段特殊经历的过程,季老并不回避,以心直面读者,真实的令人惊悸,我虽无那段特殊年月的切身经历,读了该书,却也感慨良多,也思考很多。中国人的好折腾的传统,实在危害匪浅,今天之所以落后于西方文明,其罪难辞。我希望这样的敞开心扉的作品越来越多,不回避别人,更加不回避自己,如果都能这样,中国的前途异常光明。得过且过、含含糊糊、回避矛盾、互给面子、言不由心、一味宽容,这样的民族最终会消亡。
  •     在大学图书馆看的罢,实在唏嘘不已。
  •     文革十年,中国倒退了多少年
  •     也许是罪孽太多深重,也许是背负的东西太多,近日睡梦之中似乎回到了那个年代,鞭挞辱骂,牛鬼蛇神。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被推翻的,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着我们自己。但是在这些苦难的岁月之中,季老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对每一分生命的坚守,对自我坦荡的剖析,激愤之中的幽默,足以让人心生敬畏。
  •     2014.10.14-10.18 4. 《牛棚杂忆》——季羡林 出于对作者的敬仰方想到找来一看。 分三个部分,《牛棚杂忆》主要为对文革情况的记述,表“怒不争”,《书斋杂录》与《病榻杂记》等其实自己就没有很认真的看了。 惭愧。 华艺出版社,2008.10
  •     不可忘记的历史 那个年代的文人 骂起人来还真是可爱
  •     这本书真的很棒。值得买!很喜欢季羡林大师智慧幽默的文笔。
  •     作为耄耋老人,却回忆文革中牛棚经历,胜却了巴金老人的自我忏悔……
    其实,作为过来人,季羡林也有缺失,不过在那个时代,这一切都是出于真诚的选择,不然情何以堪
  •     我们现在不在牛棚 在幸福年代了 可是想的却也少了
  •     真实还原文革事迹,从被害者角度阐述的
  •     虽然没有经过过那段历史,但那段历史给中国人留下的伤与痛是难以磨灭的。季老的这本书,字里行间都透着对那段历史的悲与痛,相信没有经历过的的我们,是难以体会到那种生与死对人性的折磨的。在这个欣欣向荣的美好年代,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忘记那段杂忆,那是我们民族的永远的痛。读过往事,我们会更加珍惜现在。
  •     季老的文章是很值得回味的,很喜欢他的笔调,尤其在文革的回忆,也是他对中国的评价。现在的中国已无大家了
  •     好书!《牛棚杂议》尤其值得一读!先生近百年的人生感悟,在文革中的亲身经历,百年的学养,内化为这样一本书。
    十年浩劫,带给我们无数的反思,正如先生书中所说,受迫害者不计其数,却鲜有人能将亲身经历写出,季先生将文革应该说是很客观地在线,让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能从中汲取教训,从中受益匪浅。
  •     一直以来都想看看季老写的这本书,很想了解在特殊时代下的季老的生活,今天终于看到了,太开心了
  •     季羡林反讽的幽默,大胆。是文学的好汉。
  •     前两天看的书 了解文革期间知识分子所受到待遇的历史 很长时间没有读过这类的文章 是不是文人作家所写一读还是能辨别出 那种酸和讽刺自嘲的味道 可以读
  •     在这本书里,作者记录了一段很多人不愿意提起的历史,直面了很多人不堪回首的事实,剖析了很多人看不清的罪恶。发人深省,令人叹息。季老的直爽令人钦佩,季老的真实让人敬仰。在季老与世长辞后读到这本书,真的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收获!
  •     小的时候,就一直听家里的老人谈到文化大革命中怎么样被批斗的,一家人怎么样被斗得走路都不敢抬头。甚至有一年过年家里宰了唯一的一只公鸡也被村官从锅里捞起来“没收”,小孩哭了,长辈安慰小孩说“还有鸡汤呢”,于是走出门外的村官们又回来在锅里撒上一把烟灰。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我们,对那时人们的很多做法和想法确实难以理解。从小就有一种想了解那段历史的强烈欲望,但是一直未能如愿。当在当当网上看到《牛棚杂忆》这书名时,我就知道应该就是讲文化大革命的了,所以毫不犹豫买了一本。改革开放三十年束缚约束着很多人的思想。财经作家吴晓波组织拍摄的“激荡:1978-2008”这部31集的纪录片就能很好地反映这三十年人们的思想是怎么变化的。在中国目前的政治环境下,估计也就只有季老这样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敢于站出来谈论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和‘六四’运动在很多人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痛,我想很多人都在期待着国家能够正视这些历史,从这些历史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祝愿我们的国家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人民不再遭受这样的苦难,早日实现国强民富的目标。
  •     那么黑暗而恐怖的岁月在季老笔下举重若轻 看得出处处有学者风范 典故信手拈来 文风并不古旧晦涩 反而时不时有点小幽默
  •     看到一半哭到第二天眼睛肿,真的感到非常心痛
  •     对于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人来说,一定要看的书.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无知和疯狂.
  •     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时代,比较客观的再现了那个疯狂的社会。
  •     那种对恐惧的描写,让我感同身受,再加上是施暴对象是一对老年人的缘故,这种恐惧在全身蔓延的同时,随同血液流动,渗入骨髓
  •     我们这辈人对文革的认识很少了,只知道是极其荒唐的一段时期,我相信季老的这本书能让我对文革时的人、事都有一定的了解
  •     揪心的苦,切肝的痛,阿鼻地狱。读此书,浑身颤栗。但一切都已成往事,人终不能陷在自身的软弱中,不能跌倒在比地面还低的地方。
  •     就冲着文革二字,就冲着这些在文革中奇迹般活下来的少数人用血和泪换下来的文字,我们都有责任去了解。但如季老所言,真正的述说者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他害怕,怕过个几十年人们会凭空抹杀这段历史,新时代的婴儿更就不会知道这段惨无人性,空前绝后,瘟疫一般流毒在中华大地近十年的“革命”
  •     书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十年浩劫”特殊年代,大师经历那些揪心的事,我们不但耽误了时间,也失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沉痛啊!希望这些历史不要再重演,也希望我们从中吸取教训。书的中间部分是大师的一些学术研究,不愧为大师。书的后半部分是大师生病期间的一些杂忆,很喜欢大师的书,会继续买来看的。
  •     大师的作品,看看过去的牛棚岁月
  •     季老是我高山仰止的大师级的人物,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明显感觉出来。这是一本该用心去读的一本书,读完他的书可以让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书中的文字很真实,让人看了会有很多的感慨:文革岁月荒唐至级,我也认同季老关于人性本恶的想法。几千年以来,孔圣人宣扬人之初,性本善的论点,其实是错的。在完全没有法律的环境中人性本恶暴露无遗,就连最基本的恻隐之心都丧失了。看看现在在网络上的网友评论,由于没有监控,不用负什么法律责任,就可以在网络上随意对人进行人身攻击,谩骂,完全暴露出人的人性。
  •     这其实是《牛棚杂忆》《书斋杂录》和《病榻杂记》三本书的合集,买一本顶三本,很合算。能够不溢美,不隐恶,如实记录那个“剥夺人籍”的时代的作家,除了巴金和季老,还能有谁?作者饱蘸血泪,而又不含仇恨,如实地写下来,就是希望从中“照见恶与善”,让后世人记住,避免重蹈覆辙。
  •     至今读起,书中细节还让人不寒而栗。可悲的历史。向每一位曾深受其害的长者致敬,愿你们现在安好,如花一般永远明媚。
  •     这次买了2本季老的《牛棚杂忆》,快递速度,包装和书都不错,当当这次给我的印象比以前大有进步,希望能一如既往提供这样优质的服务给大家!
  •     略低预期。更多个人角度的体验和吐槽,当然也不乏一些怨气,但是深度可能不那么够吧,个人对于事件的回忆当然是片段,也不可能客观。文笔还是幽默有趣味的。//断断续续不在意也就读完了纸质版,阅读速度还是提升了不少。家里还有好几本文革主题,慢慢看吧。今年阅读进展很慢,主要是状态不好,几乎也写不出东西了。
  •     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获得了什么经验教训
  •     怎么样才算是活着
  •     喜欢季老的风格,全书详细地给读者再现了文革时的生活画面。感觉季老文章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所不同,年轻时笔锋更尖锐,而之后的文章就更趋于缓和。
  •     kindle kindle里的版本豆瓣里找不到,借此一用,只看了《牛棚杂记》。夹叙夹议,真实。重点在结尾的《余思或反思》一章,此章五星推荐。
  •     已经是第三遍看这本书了。人性里面有那么阴暗、恶毒、可怕的一面,平时大概没有什么表现,在条件适当的时候就会跳出来,肆无忌惮地迫害他人,荼毒社会。绝大多数人对此都不愿意承认,更不愿意批评和反思,不知出于有意还是无意,这时更可怕的事。季先生把动乱中的人性丑恶写出来,比义愤更可贵的是良心。
  •     以前零零星星的有听过关于“十年浩劫”的事件,但是对起因,经过一直很模糊,也没有机会去弄懂。季老用他幽默的笔触记录了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尽管已经写的够轻松了,还是看得我鼻子发酸。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气和毅力啊。
  •     国学大师季羡林精品之作《牛棚杂忆》
  •     书中作者介绍了文革时期的遭遇,印度语方面的研究以及病床前的生活.让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了解季羡林,对待生活宽容的态度,对待研究严谨的态度,以及他的勤奋都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的.
    对生活的宽容:
    对待文革中的遭遇,作者并没有太多的抱怨,更多的是反思和宽容.
    对待研究, 尤其让我吃惊的是连糖的由来也是季老的研究对象.象一些故事寓言的缘由,季老都是严谨求证.佩服阿
    勤奋: 季老养成了每天四点就起床的习惯.四点啊,我可是每天8点钟才爬起来的. 而且病床上也是笔耕不辍.
  •      有幸,在22岁的年纪读到这样的书,虽没经历过,却好像真切的感受到了那段历史,让人不寒而栗,
  •     季老的沉痛记忆却写的诙谐幽默,看的时候会笑出声来,但同时又觉得心酸和感慨。书中提到的很多文革遗毒,至今还在世间传播,是呀,为什么没有人出来道歉,没有人正面检视错误,老人遗憾呀!
  •     这是一个很值得一看的书,里面有对文化大革命的真实的写照,也写了季老的心路历程,一直认为季老是一个很淡泊的人,至今亦然,看季老的书,有种净化心灵的功效,总是能让人,从心里审视自我,合上书后,余味悠然,可以说是一顿美餐,久而不忘,欲罢不能。
  •     到底还是一个仁人
  •     花半天的时间,读完了季老的《牛棚杂忆》,鉴于之前读过《一百人的十年》,所以读此书时已经有了一定心里承受能力。季老的文笔看似轻松幽默,,实则任何人回想一遍这样的经历,应该承受怎样的伤痛,又需要多大的勇气。实在无法认同某些批评者,批评季老文笔,季老在文中透入出‘人性’的部分。反而觉得这样子才更真实,不粉饰自己,也进一步验证了季老在文中的话,我是从不会说谎的。
  •     读起来令人心痛的历史
  •     我们这代人对于那段历史的了解其实是模糊和错误的。但是要真正了解,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是不可能的,大家懂的。只能从各种书的片段中去体会,去寻找。季老这本书就很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