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驻京英使信札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集 > 清末驻京英使信札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5
ISBN:9787501343683
作者:[英]密福特
页数:250页

章节摘录

  今天,北京发疯了。从未听到过这么多嘶嘶声、爆裂声、砰然巨响声。因为今天是阴历九月十七日。虽然此地从未听说过“火药阴谋案”①,即使听说过,也不会引起任何轰动。然而,这一天,每个虔诚、正统的中国人都要放鞭炮,越多越好,因为九月十七日是某个名为“财神”的小菩萨的诞辰。  这个小神可是大有来头,与经商的人们关系密切,尤其是与他们的盈利有关。北京经商的人众多,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想发财的弱点,自然就大放爆竹鞭炮,孝敬、服侍这个小神,以期回报。除此之外,人们在纸条上书写或者印刷吉祥语句,点着火,随风飘洒。这个小神在尘世间似乎与伊斯兰教有些瓜葛,所以每天得请他吃羊肉。羊肉可以满足各方,包括食客,只要货源充足即可。  之所以提到这些,是因为我觉得,在北半球的两端,今年若是为了不同的理由,在同一天举行类似的庆祝,倒是值得注意的。  今天,小皇帝离京前往当今皇朝的陵园东陵。他此行的目的,是把父亲的棺椁放人已准备好的墓里。那个陵墓,花了4年时间建成。皇帝安葬是个隆重的国家大事。陪同皇帝前往的有恭亲王、大学士、各部尚书,只有总理衙门实际主管文祥未去。文祥留在京里坐镇。

前言

  2002年跟郭又陵社长、周玉玲编辑商定编辑出版《亲历中国》丛书,并得到耿异先生的支持,于2004年出版第一批3种,倏忽已5年过去了。  本丛书的宗旨,耿异先生2004年写的序中是这祥说的:“《亲历中国》丛书只收入来华外国人的亲历记实性著作,包括探险记、笔记、考察报告、出使报告、书简等。内容力求客观、公允、真实,并兼顾其科学性和可读性。在允许的范围内,力求。满足中国学术界的需要,填补空白和弥补不足之处。”也就是说,集中精力从一个方面配合国内方兴未艾的对西方汉学(中国学)的研究。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爆发了又一次“西学东渐”的热潮,域外汉学和中国学的经典作品被有系统、成体系地引进,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中国学研究室”的《国外研究中国丛书》,青海人民出版社和吉林教育出版社的“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和“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

书籍目录

第一封信(1865年4月23日,于香港)
第二封信(1865d年5月10日,于上海)
第三封信(1865年5月15日,于渤海湾)
第四封信(1865年5月23日,于北京)
第五封信(1865年6月1日,于北京)
第六封信(1865d年6月23日,于北京)
第七封信(1865年7月7日,于碧云寺)
第八封信(1865d年7月8日,于北京)
第九封信(1865d年7月21日,于碧云寺)
第十封信(1865年7月24日,于北京)
第十一封信(1865d年8月7日,于北京)
第十二封信(1865d年8月22日,于北京)
第十三封信(1865年9月5日,于北京)
第十四封信(1865年9月25日,于北京)
第十五封信(1865年10月25日,于北京)
第十六封信(1865年11月5日,于北京)
第十七封信(1865年11月25日,于北京)
第十八封信(1865年12月4日,于北京)
第十九封信(1866年1月1日,于北京)
第二十封信(1866年1月20日,于北京)
第二十一封信(1866年2月3日,于北京)
第二十二封信(1866年2月8日,于北京)
第二十三封信(1866年3月7日,于北京)
第二十四封信(1866年4月12日,于北京)
第二十五封信(1866年4月22日,于北京)
第二十六封信(1866年5月23日,于北京)
第二十七封信(1866年7月23日,于大觉寺)
第二十八封信(1866年8月4日,于大觉寺)
第二十九封信(1866年9月7日,于北京)
附录一 清朝官员遴选制度
附录二 北京平面图

作者简介

《清末驻京英使信札(1865-1866)》内容简介:一个英国男爵,国会议员,古董收藏家、作家,1865年来到神秘的中国北京。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他说:“中国是世界上矛盾百出、令人费解的国家。”
他说:“人们纷纷褒奖日本的进取精神,批评中国的因陋守旧。尽管日本取得的巨大进步确实令人瞩目,但上述看法极不公平。要知道,日本从未创造过什么。日本40年前才开始真正同西方交流。在此之前,日本的一切都源自中国,而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人有里有为此骄傲。”
他还说:“在中国,尤其是北京,传统旧制变更缓慢。这些书信,尽管写于多年之前,仍然忠实第记录了中国人称之为‘京城’里的人们的生活。”
他说的都对吗?亲爱的读者,敬请阅读《清末驻京英使信札(1865-1866)》。

图书封面


 清末驻京英使信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在书的背后,有几段介绍的文字,其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占到超过二分之一篇幅的一段,是这样的:他说:“人们纷纷褒奖日本的进取精神,批评中国的因陋守旧。尽管日本取得的巨大进步确实令人瞩目,但上述看法极不公平。要知道,日本从未创造过什么。日本四十年前开始才真正同西方交流。在此之前,日本的一切都源自中国。而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人有理由为此骄傲。”话说这段话虽然的确是密福特写的,不过拿来作为一本书内容的介绍,黑日本也黑的太明显了吧,让人读了感觉作者是在赞美伟大的中国似的。况且这段话根本不算是什么重要的内容。在序言中密福特就只是在讲如何用西方文明同化古老的中国而已。编者怎么不在书的背面写下密福特认为中国的哪里都又脏又臭,所有人一股子大蒜味,辫子难看的要死呢。怎么不介绍一下密福特总想着大英帝国该如何惩罚中国呢。还好这只是一本信札,不然以编者如此偏颇的角度,实在会大大降低这本书的价值。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不过里面有大段对于去蒙古旅游的介绍,我想密福特并不是一个写游记的作家,所以这部分不很有趣也情有可原。最受益的是,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视角,去审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原来真正的砍头和电视剧上的并不一样。原来清朝人会把自己的东西都掖在靴子里。下面列一些我看了这本书以后仍旧遗留的问题好了,便于以后查找:(1)日本容易接受变革的原因是否真的是因为“从未创造过什么”?(2)序言第2页,作者写道“我们怎么能够在一个近年来犯下如此暴行的民族中平安无事的生活这么多年,还赤手空拳到处旅行?”密福特将中国称为“犯下如此暴行的国家”,因为中国会屠杀基督教徒,并且攻击外国人,可是英法对中国发动战争,岂不是更加可恶?这是一个怎样的逻辑?(3)序言第2页,有一个故事是曾国藩同英国医生谈到外国人挖孩子眼球用来照相。对于外国人的这种印象是如何形成的?有何心理因素?(4)中国是否真的如密福特所说,曾经存在一个基督教流行的时期?(5)密福特所说,他没有见过鸦片上瘾的人,这又是怎么回事?鸦片对中国人造成的伤害具体是怎样的?(6)密福特所谓的教化“,”惩罚“清廷是出自怎样一种心理?他所说,”只要有一线希望能够让这条船浮着,就不会让它沉下去“,和我们所理解的西方人想要吞并中国并不相同。但是他也说过,摧毁颐和园是个错误,应当摧毁的是紫禁城,这样中国人可以记得教训,但一方面,他也哀悼过颐和园的损毁,紫禁城损毁难道不是一个更大的美学破坏?这是一个小矛盾。(7)文中有两处,中国人提到了明朝,并且抨击清朝,是否在清末仍旧有反清复明的思想存在?
  •     2011-9-20<清末驻京英使信札>福密特Redesdale, Algernon Bertram Freeman-Mitford, Baron, 1837-1916.著 ; 温时幸, 陆瑾译 ; 李国庆校订.北京市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0,第一版“如今,买官的人太多,一个人的功绩变成用钱袋来衡量,以致克尽职守之人被挤出其位。因此, 许多才子若能维持生计, 也不愿为官, 与那些人同流合污。中国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士避而远之,在朝为官的只能是那些不学无术之徒。人们不满日盛,叛乱多发, 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英国的外交官、古董收藏家和作家,曾在1865--1866年自愿到北京英国驻华使馆任参赞,以书信的体裁记录了他在中国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值得一提的是阅读过程中作者记录的手法时常让我想起何伟(Petter Hessler)的《寻路中国》,和另一本《两个人的长征》尽管记录的时间有 超过100年的间隔,但是他们笔下所记录的中国官员,普通老百姓是如此的相似。私人书信的形式极大的还原了当时北京紫禁城以外的状况, 使读者们了解到翰林院学士们绞尽脑汁佯装面无表情却又挖空心思遮掩的历史文献之外,普通人的生活。从到天桥(乞丐桥)上成群的乞丐,客栈里无所事事的地痞流氓,贪婪懒惰的小贩到清政府腐朽无能的各级官员, 作者毫不掩饰对于愚昧肮脏的中国人的厌恶之情; 但对于勤劳的仆从, 友善的农民,和开明的文人士大夫他也从来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事实上清政府的无能即便是英国人也看不惯。他们的存在就好像给本来畅通无阻的国家设置种种障碍,掌握着各种资源和关键步骤,靠勒索他人制造麻烦来谋取利益。而他们的怯懦和猜忌,也是满清政府性格的一个个微型的投射。如作者一行在张家口试图在护照上加盖当地官员印章好进一步前行时,当地的“包将军”的所作所为。声称并没有接到上级指示需要给作者盖章,或者搪塞“提督在古北口,这里是张家口,怎么办呢。”直到作者威胁会通过英女皇给他的上级施压,他方才诚惶诚恐的招办。其行为之愚蠢嘴脸之丑恶可见一斑。中国习惯称government officer为父母官。可知其来有自,一朝政府便会培养出一朝官员,一朝官员也会调教出一朝百姓。政府懦弱猜忌,动辄封锁边境限制往来的鸵鸟性格,才会产生欺软怕硬媚上瞒下的一班官员,才会有粗鲁愚昧冷漠的百姓。想想满汉的隔离,东北三省的禁地,不仅禁绝汉人和蒙古人新疆人的贸易往来,更有海禁迫使居民后撤几十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和整体国民智力的退化。作者认为当时中国人疯狂的反洋运动背后真正原因是清朝官员满脑子对于变革的惧怕。然而变革终究会实现。不幸的是,不管是普遍政策还是个别事件,从历史来看它们的影响都是延迟而且深远的。吴越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做了宋朝之重要营养线,才有了此后一千多年经济文化中心的南迁;五代的动乱影响了宋朝的文治基础,太祖优待文人,至仁宗时才有一班以天下为己任的文人起来改革,然而终究未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庆历变法范仲淹着重于澄清吏治,培养人才,乃是深知政策的施行实在离不开得力的执行者,一味谋求富强,如为无米之炊,造空中楼阁,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反观本朝。一百年的时间就历史的延迟性来说还是有些短,或许满清的污秽还没有荡涤清,整个民族还没来得及认真反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被迅速的卷入一场又一场的阶级斗争,大楼越盖越歪,勿论人才的培养了。而文革的贻害似乎才刚刚展露。国事莫谈。最后再摘录文章的最后一段作为结尾:“道教创始人老子在公元前500年就指出,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政府体制已滑向虚荣、空洞。圣人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中国哲学家之中,老子倡导见素抱朴,与基督教规范最为接近。孔夫子与老子会晤之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无近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自从老子那个年代以来,事物是否已经得到改善?很难说。”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清末人物、社会面面观,看看人家西方人当年是怎么看我们的。翻译的还不错,就是纸张有点差。这一套书貌似都是这种纸张。
  •     挺有意思的,不过没有史料价值,日常记录较多。
  •     这是两个人的中国行记。头篇的作者是香港紫荆花的发现者。中国人与英国人的区别是中国人能坐在自己脚后跟上? 作者很有预见性。
  •     还有点意思
  •     可以读
  •     有两个城的北京城,城墙的高大程度不同、坚固程度不同、城内市政建设和卫生程度不同。对大觉寺的细致描写。记述了官员们的朝靴如西方人衣服口袋般的功能,如何从靴中取出蜜饯,盛情邀作者共享。以别人的眼,看那时的事,真有意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