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次山游记》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哈尔次山游记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530208113
作者:海涅
页数:102页

甚至星星都能照透他

最近买到了海涅的《哈尔次山游记》,冯至译的。多年前看过此书,别的都忘怀了,唯独记得海涅行旅中路遇的一个小裁缝——向我述说那件新闻的是一个小裁缝,一个纤细的、矮小的青年,他是这样瘦削,甚至星星都能照透他,有如照透《莪相诗》里的雾的精灵,全是怪僻与悲情带有民族风味的离奇的混合。这特别表现在离奇动人的歌调里,他用这歌调唱着奇异的民歌。……我的瘦小的旅伴间或颤动地歌唱:“充满悲哀,充满欢悦,思想是自由的!”……他又唱一支曲子:《小绿蒂在维特的墓旁哀泣》。裁缝唱到下边的句子时,伤感得涕泪交流:我独自哭泣在玫瑰花旁,那儿下弦月常常向我们窥伺!我哀痛地迷失在银泉旁,它曾亲切地流给我们许多欢喜!但是他随即变得放肆了,他向我说:“我们在卡塞同业公会里有一个普鲁士人,这样的歌儿就是他作的;他不能穿引细致的针线;他若有一个铜钱在衣袋里,就有两个铜钱的酒喝,若是他酩酊大醉,他就把天空当作一件青蓝的内衣,哭起来像是檐漏,唱着一支双节诗的歌!”关于双节诗我希望得到一个说明,可是我的小裁缝却用他手杖一样的小腿跳来跳去,不住地喊:“双节诗就是双节诗!”……这中间,由于过分的运动和逆风,这位针线骑士变得很疲乏了。他还作出一些大方的态度走路,并且壮语惊人:“如今我要用两条腿征服长路!”可是他不久便诉起苦来,说他走得脚下起了泡,这世界太广阔了;最后他轻轻地在一棵树旁坐下,摇摆着他柔嫩的小头,活像一条颓丧的小羊尾巴,他悲凉地含笑呼叫:“我这可怜的快死的小畜生又累得走不动了!”这小裁缝呢,后来就变成了一个叫“疯子”的走索艺人了。地点也从德国换到了意大利。藏巴诺用一万里拉买下了杰尔索米娜,带她坐着大篷车上路了。晚上,藏巴诺又看上了妓女罗西娅,想扔下杰尔索米娜。但望着无助的杰尔索米娜,藏巴诺还是带上了她。杰尔索米娜非常想家,也不喜欢藏巴诺,她决心离开。在返家的路上,杰尔索米娜看到一个绰号叫“疯子”的艺人表演走钢丝,十分入迷。晚上,杰尔索米娜被人灌了酒,出尽了洋相,藏巴诺将她抓了回去。在罗马郊外的广场上,藏巴诺决定和一个杂耍团一起演出。晚上,“疯子”的表演令观众捧腹大笑,而当藏巴诺上场表演时,“疯子”却上来打岔,引开了观众的注意力。藏巴诺怀恨在心,与“疯子”大打了一场。夜里,“疯子”拉奏的一支凄婉的曲子,勾起了杰尔索米娜的乡思。一天,“疯子”正在教杰尔索米娜吹号,藏巴诺怒冲冲地走来找茬,两人又厮打起来。两个宪兵见状,抓走了拿着刀的藏巴诺。戏篷拆了,“疯子”要杰尔索米娜和他一起走,但杰尔索米娜摇了摇头。第二天藏巴诺回来,发现杰尔索米娜在等他,不胜惊讶。晚上,杰尔索米娜问藏巴诺是否喜欢自己,但没有得到回答,她轻轻吹起了“疯子”演奏过的那首曲子。途中,他们意外地碰到了“疯子”,藏巴诺如同发疯的公牛般向他扑去,“疯子”被打死了。藏巴诺拉起吓呆的杰尔索米娜跑了,他想把杰尔索米娜送回家,但杰尔索米娜还是不肯。藏巴诺怔怔地望着她,悄悄离开了。数年后,藏巴诺随一个马戏团流浪,偶然听到了那熟悉的歌声。唱歌的女人告诉他,曾有一个卖艺的姑娘,常用小号吹这首曲子,但她已经死了。夜幕中,茫然的藏巴诺来到海滩,像受伤的野兽一样嚎叫痛哭,海浪将这哭声传得很远很远……这是1954年,费里尼拍摄的电影《大路》(La Strada)里的情节。海涅没讲完的那个“怪僻与悲情”的小东西的故事,费里尼给了个结局。他被打死

才华横溢的海涅

海涅的天才实在太太了不起了。尼采曾经称赞过德语作家里只有海涅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连歌德都被忽视了。按卡尔维诺的划分,总体来海涅是属于轻盈和迅捷的一路,可是凝重起来肃穆的让人起敬,戏谑得让人捧腹。或戏谑,或讽刺,或庄严,或肃穆,提笔转承之间,竟是没有半点呆滞得感觉。超级才气纵横啊。在这点上想不到其他任何文学作品可以相提并论,也许只有莫扎特的音乐差可比拟。嘲讽:“我说他很对,并且补充书哦,上帝创造牛,因为肉汤能使人强健,他创造驴子,为得是驴子能够给人充作比喻,他创造了人,为得是他吃肉汤,不要做驴子。我到旅伴很高兴,他找到了一个同样有思想得人,他到面目更快乐地放着光彩,分手时他很快乐。”庄严:“人人都严肃地静默这站了一刻钟,看这灿烂得火球怎样在西方缓缓下沉;脸被晚霞照射,双手不自觉地拱起;好像我们成为一个静默的教团立在一座巨大到寺院里面,牧师正举起圣体,从风琴中倾斜出巴雷斯特里那的永恒的赞美歌。”抒情:“今天是5月1日,一个可怜的商店小伙计今天都有权利变得多感,你可要对诗人加以遏制吗?”

在讽刺之上

德文原著写得很好。然而我们似乎太注重他的讽刺意味了。这本书的导读和注释其实挺讨厌的。只有在讽刺之上,对自然以及生活在乡野之中人民的赞美才是最重要的。我最喜欢的段落还是对德国童话的感慨一节,和哥廷根那所谓的学术之城形成鲜明对比。

简单说说这本书

这本书是记录行迹的作品,更是记录心迹的作品。我很惊讶地发现这本书的很多部分都像是情书。在某城和他相互留情的年轻姑娘、途中寄居人家时遇到的女孩、在哈尔茨山上碰到的贵族女子都令他产生好感,甚至是他沿途见到的河流都被他比喻成了或忧郁,或活泼,或端庄美丽的女子:他为她们写下充满感情的诗句。为何萍水相逢的女子都能给他留下美好的印象?他是否只是在她们身上分别找到了他理念中的女子的某种特征?他把女子描绘地太美了,这是因为他并不真正了解女性,还是因为他真的具有可以从一切女性身上挖掘美的能力?我倒希望前一种假设是真的,不然又有那个女人配得上他的爱情呢?伟大的爱人,那些使你受到挫折的女人,那些不理会你的情诗的女人,当不得你的爱情。你是多么的孤独啊。我很喜欢海涅的一段戏仿感伤主义文体的描写。在哈尔茨山上,两位忧郁的青年心中无限惆怅。一个一开窗便大谈微风、树木、夜色,将一切都描绘地幽深无比,另一位将眼前的月亮称为夜之娇女,说起星星和天河之类。其实如果海涅真的肯写感伤主义的作品,那他的文学功底肯定绰绰有余。他笔下的这些敏感的青年说的尽是病态,却极端细腻、精致的文字。但是海涅其实损得很,这多情的二位,在喝醉酒后开的并不是窗而不是大衣柜,所谓的月亮也不过是一条黄色的皮裤,所以微风、星光之类纯属想象,“触景生情”不是事实,“因情造景”才是真的。美文就是这样产生的,亏海涅想得出来。更损得还在后面,有人嫌这二位说话实在太酸,于是将它们推进了衣柜,关门了事。可是二位喝多了,又兼心神本就迷乱,都以为自己摔下了山,于是在柜中大谈自己的生命有如在春日被风摧折的嫩枝,云云。美文自此就成了疯话。不知道那些感伤主义的作家们看到这段文字会作何感想。

三个细节对我印象很深

读罢本书,以下三个细节对我印象很深:P10:海涅在旅途中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又回到了哥廷根大学的图书馆——“我站在法律阅览室的一角,翻阅旧日的论文,潜心诵读,当我停止时,我惊讶地觉察到,已经是夜里了,悬挂着的水晶灯照耀全室。”(柏注:典型的图书馆之恋,读到此处让我也想起北京的图书馆,想起为查找编写图书所需资料之余,读文学杂志的往事)。P34:海涅在哥斯拉尔的一个旅馆里遇到一个流浪他乡多年、现在正在回家路上的客人,此人离开家乡30多年,赚过许多钱但又全都花掉了。他现在要回到他的家乡魁德林堡,他说,因为那儿有我们家的祖坟。为了说明海涅相信自己千里迢迢回家的诚挚之心,他列举了土耳其花园式的坟墓,并描述了土耳其人坐在墓石上抚弄胡须、悠然吸烟的“人间美景”,还列举了中国古人为表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略显尊贵而奢侈的丧葬文化,最后,像自语又像问海涅地说了一句:“我离魁德林堡还有多远呢?”(柏注:这一段旅馆奇遇记的最后一句,颇有小说的味道)。P68:游记中,海涅在一个饭馆中听到大学生们在聊天的记述,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居然聊到“两个中国人他们前两年在柏林供人参观”,注解说:1823年柏林大街上有两个中国人展览自己,参观券每张铜钱六枚;后来又有人说那不是中国人,是奥地利人假扮的,是梅特涅派到普鲁士的特务(柏注:这个闲聊的话题,在我读来好似看穿越剧,另外,奥地利人也真行,扮成中国人也能以假乱真)。甚至还有两个中国大官为展览自己的中国人做推销广告——陈昌重和奚海河,好在注解告诉我说,这两个人是海涅假设的。

摘录

叶廷芳序言,哈尔茨山与哥廷根大学P27论德国童话P29“我也看到一个非常尊贵的题名,阿答贝尔·封·沙米索,不朽的《史雷米尔传》的作者”。即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沙米索的《彼得·史勒密尔的奇怪故事》(刘德中译本,见《德国古典中短篇小说选》)、《彼得·史勒密奇遇记》(伯永译本,人民文学1962)P60瓦尔普尔吉斯之夜,雷志(1779-1857)1816年为歌德《浮士德》(上部)画的26幅插画P63论哈尔茨山的德国性P68论拜伦“对于拜伦的非神、无情、薄幸,天知道还有些什么,表示愤慨”P69谈及在哈雷成为中国美学讲师的中国人(可参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 中的“海涅在《哈尔茨山游记》、《论浪漫派》中对中国的评论以及诗歌《中国皇帝》”)

好/像一个奇遇。

既然孙阔,在有滋有味地吮手指,我就放心地,去厨房洗漱了,窗户外面的天空,青蓝色的,没有浮泛着鱼肚白的白云,像镜子一样,看上去不太真实,那么统一和单纯,234下去买面条了,我知道,她会急速地赶回,即使我叫她慢慢来,她会回来得更快,她把“下饭菜”的玻璃罐存下来,腌制了咸菜,她把袋装的“下饭菜”变成罐装,多么低碳啊,低碳的地方特别像家,我要把这一点,传承下去,所以我也在量变,走回房间,发现孙阔斜着身子,睁着闪亮的眼睛,我已经忘记手指的滋味,他连从床上掉下来都不怕,那这世上,还有什么好怕的,拉开窗帘,又是阳光发亮的一天,把影子分明地投在地上,我坐在办公室里,已经忘记了站在水池前的思想,现在想起了一点,我发现热水器的鸡鸡,在滴水,像檐漏似的,要给它重新,换一根喉管了,接着是坐在公车二层,后座伸过来粉红色的雪地靴尖,我刚好翻到那一页,《哈尔次山游记》的一页,一个裁缝说,他有一个酒醉的同行,他大醉的时候,哭起来像檐漏,把天空当做青蓝色的内衣。我感觉这个人,就好像看见了我看见的,漏水的热水器龙头,和我窗户外面的天空似的,然后我又看到,“……上面蓝色的天空浮泛着白云。这地方的原野几乎被统一和单纯顺服了”。在这一页鳞次栉比的字行中,我遇到了三四处现成的字句,好/像一个奇遇。不过我又知道了,我就像一个鞋匠,看到满街的鞋。2010.11.22

名著即垃圾

海涅在这部游记中对恶(反对、腐朽、庸俗、污秽的社现象)的讥讽与嘲弄和他对善(普通劳动者的勤劳与质朴)与美(自然景物)的赞颂是交替进行的,故他的笔锋所向不断“换景”,笔调也时而抒情,时而抨击;口气时而缓和,时而激烈;文体时而散文,时而歌谣,宛如一首和风细雨与急风暴雨不停交响的乐曲,鲜明的应出诗人那战斗的慈善的双重统一的情怀以有挥洒自如、不拘一格的风貌,表现了他的杰出的讽刺才能与幽默情趣。以上是叶廷芳对海涅的《哈尔次山游记》一书的评价,我当然不能反对他的看法,但是,这本书在我眼中写得非常差,差到中学老师们会认为这篇作文不及格,读起来味如嚼蜡(我没嚼过蜡,且用这个成语先),让人感受不到自然的优美,也感觉不到作者融入大自然的心境,也不曾出现深刻的感悟。但这不妨碍它是一部名著。何为名著?我对名著的定义是:人人都知道好而没有人乐意读的著作,它们大多远离了我们时代的生活与审美,对人性与美学的永恒停留在一个肤浅的层次上。换言之,那些应该扔进历史遗忘记角落的名作家们的名作,就是“名著”。与其去读名著,不如去看名猪(比如猪坚强)。


 哈尔次山游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