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纪伯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图说纪伯伦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561360170
作者:(黎巴嫩)纪伯伦
页数:17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船临 穆斯塔法为主所选,蒙主所爱,是那一时代的曙光,已在奥法里斯城等待十二年,等待他的船只来载他回到出生的岛屿。 在第十二个年头,伊露月即收获月的第七日,他登上没有城墙的小丘,远眺大海,望见船只伴随雾霭驶入视野之中。 他的心门豁然开启,喜悦漂洋过海。闭上双眼,在灵魂的静默下祈祷。走下小丘,忽然悲伤袭上心头,他心里想: 我怎能心怀平静、毫无忧愁地离去?不,离开这座城我无法不背负精神的伤痛。 城垣内我有过多少悲痛的岁月,又度过多少孤独的夜晚。谁能毫无惋惜地向他的悲痛与孤独话别? 这些街道上留有多少我撒下的精神碎片啊,曾有多少我喜爱的孩子赤身裸体穿行于山冈之间啊,离开他们我不能不觉得沉重与痛心。 今天,我脱掉的不是衣服,而是我亲手揭下的一层皮肤。 我遗弃的并非思想,而是由饥渴造就的甜蜜之心。 但是,我无法再耽搁。 召唤万物的海洋也在召唤我,我必须登船。 虽说时光在夜晚燃烧,倘若我再逗留,必被冻结成晶,铸成模具。 多希望能带走这儿的一切,但我怎能做到? 声音无法带走赐它双翼的唇和舌,它必须独自寻找天空。 就如雄鹰无法带着巢穴,只有独自飞过太阳。 现在他抵达山丘之脚,再次面朝大海,他看到接他的船只已临港湾,船头的水手来自故土。 他的灵魂向他们呐喊,他说: 我古老母亲的孩子啊,弄潮的勇士们啊, 你们曾多少次驶入我的梦境。现在在我清醒之时你们到来,这是我更深的梦境啊。 我已整装待发,渴望之心随帆一起等待风的降临。 只愿再呼吸一次这里宁静的气息,只愿再回头对这儿柔情一瞥, 然后我将与你们并肩,成为水手中的一员。 你啊,无垠的大海,不眠的母亲, 独你赐予江河溪流以安宁与自由, 小溪再绕一弯,林间空地再传一声低语, 我就奔向你,化成无边海洋的无穷水滴。 穆斯塔法走着,看到远方的男女离开田地和葡萄园向城门奔来。 他听到他们呼唤他的名字,他们在田野间奔走,互相告知船来的消息。 他对自己说: 离别之日也是相聚之时么? 我的黑夜果真是我的黎明么? 我能给予那些丢下田地耕犁、停下酿酒转轮的人们什么? 我的心可否变为果实累累的树以便赐予他们采摘? 我的心愿能否化为涌泉斟满他们的酒杯? 我是供有力之手弹奏的竖琴还是呼吸可以穿透的长笛? 我寻求静默,在寂静中发现多少宝藏让我可以满怀信心地撒播出去? 假如今天是我的收获之日,我在哪个被遗忘的季节、在哪片土地上播下了种子? 假如这确是我举灯之时,那灯里面燃烧的火焰并非我点燃的那一簇。 我举起我的灯,它空荡荡,黑漆漆, 夜的守卫给它添上灯油,点燃光亮。 他说出这些事,但心中仍有未道出的语言。他自己无法表达心中更深的秘密。 当他步入城中,人们齐来相见,对他齐声呼喊。 城中老者向前说道: 不要离开我们。 当我们身处生命黄昏之时,你如正午的灿烂暖阳, 你的青春赋予我们的美梦以梦想。 你不是我们中的陌路人,不是匆匆过客,而是我们的孩子,是我们真心喜爱之人。 不要让我们的双眼因渴望见你而饱受折磨。 男女祭司们向他说: 现在不要让海浪将我们分隔,让你在我们之间度过的岁月成为回忆。 你在我们之中行走,如神灵一般,你的身影就如光亮,照耀我们的脸庞。 我们爱你至深。我们的爱默默无语,只被面纱遮盖。 现在它正向你大声呼唤,毫无遮掩。 直至分别才知爱有多深。 其他人亦上前向他祈求,但他缄默不语,只是低下头颅,旁边的人看到眼泪滑落他的胸口。 他和人群走向神殿前的大广场。一位名叫埃尔梅特拉的女预言家走出神殿。 他看她的目光无比温柔,因为在他来这座城的第一天她就找到他,相信他。 她向他致意,说道: 上帝的先知,至高的探索者,你一直寻觅自己的航船。 如今船只来临,你该踏上归途。 你对记忆中的故乡和渴望的栖息之所如此的眷恋,我们的爱绝不束缚你的脚步,我们的需求绝不滞留你的步伐。 但在你离开之前,请为我们谈谈你的真理,赐予我们真理吧。 我们会将它传及子孙后代,永不停息。 在孤寂中,你观测我们的白昼;在清醒时,你倾听我们睡梦中的哭泣与笑声。 因此现在请向我们揭示我们自己吧,告知你知道的生与死。 他答道:奥法里斯城的人啊,除了回旋在你们灵魂中的事情外我还能说什么呢?

前言

卡里·纪伯伦的不朽智慧    在两种相异的文化中,卡里·纪伯伦作为一名作家一直名声斐然。他既是阿拉伯文学的一股解放力量,又因他用英语创作,成为英语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之一。其作品蕴涵了独特古老的智慧和神秘主义的味道,令人惊异的是,作者竟会生活在1912到1931年的纽约。在他1883年诞生到1931年逝世这相对短暂的生命里,他被无数阿拉伯语国家的人们追崇为那个时代的天才,他在西方与但丁、布莱克和罗丹齐名。一个如他这般的阿拉伯作家在西方如此之流行是空前绝后的,直至今日,《先知》亦是一本最受赞誉的现代诗集。    黎巴嫩的少年时代    纪·哈·纪伯伦,即大家熟悉的卡里·纪伯伦1883年1月6日出生在黎巴嫩北部。他出生的村子卜舍里位于黎巴嫩山下的一座小高原上,在村子下面就是圣谷那著名的古老雪松林。在历史上,雪松既是生命的象征又是生命的源泉。法老用这些树建造墓地,所罗门王用它们建成了耶路撒冷的圣殿。腓尼基人也用这粗壮的树木修造了那惊人的远洋船只,向蛮荒的世界输出他们的纺织品、紫色染料、玻璃和语音字母表。    纪伯伦的父亲卡里尔,那个赐予他中间名字(根据阿拉伯风俗)的人是一名收税员,他的母亲卡米勒·拉迈是一位马龙派牧师的女儿。山区的天然闭塞使马龙派基督教徒受到保护,他们保留了用耶稣阿拉姆语进行祷告的仪式。当儿时的纪伯伦在秘密的山洞里、在黎巴嫩山外的修道院和寺庙玩耍的时候,有关圣徒马龙及许多生活在山里的神秘主义者的传奇故事感染了他。    在大山的幽闭处,卡米勒和丈夫养育着一家人,生活虽然艰难,但尚可忍受。粗陋却聪明的村民们在冬日大雪蚕食下变得坚硬的、贫瘠的土地上勉强维持生计。然而,仅仅在一代人之前,另一更为恐怖的阴影笼罩着黎巴嫩人的思想和回忆,那时他们的国家卷入了可怕的内战。    土耳其帝国开始衰落,一种被外国介入而产生的恐惧感渐渐萦绕心头。宗派之战打响了,1860年上千基督徒在短短四周内被杀害。直至那时,许多信仰团体——迦勒底人、希腊和叙利亚的天主教徒,希腊和叙利亚的东正教徒,亚美尼亚人、亚述人、雅各比派人、马龙派和景教的基督教徒,什叶派、逊尼派、德鲁兹派的穆斯林教徒,以及犹太教徒—全都生活在一个地区,那里极有可能曾是东西方的交汇之地。内战的爆发所引发的混乱给黎巴嫩人民的思想刻上了一道深深的伤疤。在这个自相残杀的时期,卜舍里的村民们回复原始生存的本能,躲避到不受影响的群山堡垒之中。虽然纪伯伦的直系亲属逃过了这场杀戮,但是却给他留下了缠绕一生的回忆。    同时,他无法忘怀那些当他是孩子时就熟知之地的惊艳之美,那在1894年背井离乡后成为他的追求之物,也是他灵感的不竭源泉。这次离家的种子在多年前就由一个渐渐消磨钱财的父亲和一个决心要创造孩子美好未来的母亲撒播。受逃离贫穷的传统欲望以及部落和宗教镇压的驱动,在卡米勒之前的许多黎巴嫩家庭远迁美国——他们的决心被一种称为“移民”(Almahiar)的古老传统所助长,这一传统是指旅行到另一个城市(一个繁荣而充满希望的地方)去寻求更好的生活。    离家中的成长    不顾19世纪90年代波士顿唐人街那火炉般的房屋的困苦,卡米勒决心要培养孩子的艺术天赋,这在那些闭塞家庭以外看来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当纪伯伦15岁的时候,他被选中为《奥玛开阳》和《帐篷制造人奥马尔》的一个版本画封面画。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在波士顿过得很顺利。城市的慈善机构意识到要为穷人做事,开始建造由社会工作者经营的房屋。1896年,在其中一所房屋里,纪伯伦的画吸引了一位艺术老师的眼光。    事情传开,很快这个年轻人就融进了波西米亚的波士顿中。他有谦逊的举止、俊美的容貌、独特的天赋,这个特殊的“街道苦行者”深为知识分子和艺术圈所喜爱。他被比喻为穿过火车轨道进入“婆罗门波士顿”。波士顿公立图书馆开放了,但这里的新文化展出品仍是浸染在生于此长于此的孩子——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氛围之中。这时被包围的先锋派起来反抗“病态弱小的世纪末”的多愁善感,涉猎异国情调、唯心主义和东方主义,抵制土耳其地毯、翡翠碗、水烟斗、毡帽、尖头拖鞋及梅特林克关于死亡和注定之爱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    1904年,纪伯伦开办了自己的首次画展,他的作品被《波士顿晚报》称为“沉重的美丽与尊贵的艺术”。前来参观的众多崇拜者有来自南卡罗来纳州的进步女校长玛丽·哈斯克尔。初次相见,她发现他“令人惊异……如火焰般跳跃……如可视的脉搏”。    初来波士顿的那几年,纪伯伦目睹了自己的兄妹死于肺结核,母亲死于癌症,是玛丽·哈斯克尔——他的“守护天使”安慰他,让他相信自己并非这片“陌生土地上的孤魂”。后来他在给玛丽的信中写道:“人生中三件事对我影响重大:母亲让我忍受孤独,你给我和我的工作赐予信念,父亲唤起了我内心的斗士。”    ……    名誉、病痛及晚年生活    完成《先知》后,纪伯伦仅剩七年寿命,但卸下重担后的欣喜使他把难愈的病痛暂时抛到一边,他向一位朋友写信说他的伤病“抛弃”了他,尽管他头发开始斑白,却状态极佳。    他的名声日渐显赫,有画像描绘他的交际圈子,其中有演员莎拉·贝恩哈特,信仰巴哈派的精神领袖阿卜杜勒巴哈,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诗人W.B.叶芝,墨西哥画家何塞·克莱门特·奥罗兹科,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和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及G.K.切斯特顿。除去《先知》的惊人成功而获得的称赞,纪伯伦的晚年过得颇为艰难。随着更多自诩“纪伯伦体”的崇拜者知道这位“黎巴嫩学者”居住在西十字街,他开始不断受蜂拥而至的拜访者的困扰。有些人来忏悔或寻求安慰,有些人来咨询意见,另有一些人只是因为好奇。纪伯伦不想穿上先知的外衣,他写道:“先知和诗人的区别就是,先知按他教导的方式生活,诗人却不能。”    在随后出版的书中,纪伯伦表达了他对名声的矛盾态度:“名声是热情站在光亮下的影子。”(见156页)尽管他把《沙与沫》描述为权宜之作,里面的三百句格言还是包含了一些值得怀念的语句,虽然很多是重复穆斯塔法的话,差不多是他讲话的补充说明,但最重要的还是受了格言之王——威廉·布莱克的影响。    1928年,纪伯伦发表了他最长的作品《人子耶稣》——根据他同时代人的记录想象出来的耶稣七十八种不同的形象,另加入了耶稣信徒之外的完全虚构的人物,有圣母玛利亚、抹大拉人玛利亚,还展现了“反英雄”角色如该亚法、彼拉多和巴拉巴的观点,书中悲伤地说道:“他的受难只持续了一小时,我应当受难直至我死去。”在此书将要出版的几个月里,纪伯伦遭受着他称为“夏季风湿病”的疾病,并预言说那些医护人员正拼命用尽一切手段治疗他的“难愈之症”。尽管《人子耶稣》是他最后一部成功之作,它却并非一个失败者的痛苦呐喊,而是一位诗人的惊人之证,它证明了喷薄而出的散文正向死亡之光继续发出挑战。    病痛的持续折磨让纪伯伦不得不依靠酒精麻痹自己,在冬日残风席卷东海岸的时候,这位诗人独自在纽约的“隐居之屋”默默抵抗,在自己极限状态的事实面前作出了妥协。对外界他却始终露出坚毅的一面,宣称他的下本书《先知花园》将在来年秋季出版。然而他没能等到出版,而是转向对二十年前撒下的种子而结的果实,史诗般宏大的作品——《大地之神》的创作,这是对济慈最后的诗作《海泼里恩》的追忆。里面有三位神组织的讨论:一位对生与死的永恒循环意义悲观失望:另一位赞成对它的意义进行精神追求;最后一位,也是三神中最小的那位,调解他们的争论,建议他们接受对方的观点并指出“只有爱能给予意义”。尽管这本书强调了爱的万能之力,整体氛围却是忧郁阴霾的,反映了一个垂死之人妥善的放弃,曾被认为是穿着文学外衣的说教作品。    当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开始之时,纪伯伦日渐增长的名声和财富引人艳羡。他的书持续再版,英文版本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其版税也逐步增加。一个演讲机构出资请他进行一次读书旅行,几乎每一日都有邮件、电报或电话告知新的入账信息。出版商对未来可能的变数都很机警,因此紧逼作者要求他们发表新作,于是纪伯伦开始了他的绝笔之作《流浪者》,这部作品于此前三年始于波士顿。    纪伯伦的“流浪者”是一位年轻的诗人预言家,面色苍白,戴着苦痛的面纱,被“墙另一端疯人院的人”幽禁在疯人院。像他之前的短篇作品一样,有对所谓文明世界盛行的统一和希望的批判分析,特别是他最后一首诗《河流》(见165页)河流在此是光明与喜悦的源泉,河流汇入大海其实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个人汇入绝对的真理,伟大自我回归本源。这首诗代表生命的进程,是纪伯伦作为作家实力的绝好证明,以公开直接的方式总结了他对生命的态度,意象非常简单,仿佛源于孩子的童话故事一般。    纪伯伦于1931年逝世,葬于毕沙利(Bisharri)附近的小修道院MarSarkis的洞穴内。九个月后,  《先知花园》出版了,穆斯塔法在十二年后回到了他出生的岛屿。在埋葬他父母的花园幽闭之处他说:“现在存在就是要明智,但并非区别于愚人;要变得强壮,但不是消灭弱者:和孩子们玩耍,不以父亲的身份,而是作为可以参与他们游戏的玩伴。“朝阳在露珠下映照的形象不比太阳差……你和石头同为一物,唯有心跳不同。朋友,你的心跳不是更快么?啊,但它不是如此平静。”在被称为焦虑时代的新纪元,纪伯伦看到了统治世界的神圣法则,在存有类似观点的学校后退到混乱的时候,在众多的物质主义、机械主义、军事主义预示着他去世后其同胞将要恢复到原状并毫不妥协的时候,纪伯伦始终坚持他的观点,他是一个面对灾难和惊人巨变仍坚定维护这些想法的人,他有毫不退缩的决心,继续坚持他的思想,这是他向漠不关心的世界传达的黎巴嫩思想。    纪伯伦是世界上最成功最著名的阿拉伯作家。不管技术成就上带来的舒适还是分析带来的深刻见解(哪一项都备受争议),现代人的心灵存有创伤,而纪伯伦的思想是疗伤之药,寻求对灵魂与放逐之间紧张关系的理解,这预示着这一时代在情感上和理智上见证现代性之绝境的必要性。    他的作品揭示了一位预言者富有洞察力的想象,他既不改革也不说教,只是对新时期可能出现的意识边缘化、物质贪欲和对盲目变化的危情作出了警告。他的智慧以一种简单明了、抒情优美、意义深刻的形式,向所有想要寻求它的人娓娓道出,用震动人心的永恒对抗我们现在面临的重大挑战。    乔·詹金斯

内容概要

卡里·纪伯伦是驰誉世界的东方诗人。其作品蕴含了独特古老的智慧和神秘主义的味道,充满悲天悯人的怜悯、洞悟与希望,朴素优雅地传达了永恒的信息,其代表作《先知》为世界上数百万不同信仰的读者提供了精神指引。从他1883年诞生到1931年逝世这相对短暂的生命里,他被无数阿拉伯语国家的人们追崇为那个时代的天才,他的作品在西方与但丁、布莱克和罗丹齐名。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先知
第二部分
 先知花园
第三部分
 其他选集
疯人
先驱者
沙与沬
流浪者

作者简介

《图说纪伯伦:先知与和平(典藏插图版)》是20世纪最广受赞誉的灵魂之书。诗歌富有见地、感人至深、美丽动人,其主题阐述人生的意义——即喜与悲赋予每个人生命的本质与深度。1926年出版后,《纽约时报》追忆他为“乔达摩(释迦牟尼),《奥义书》的哲人……最优秀的古希伯来先知”。另有评论说它包含“独特非凡的力量、深厚博学的知识、电闪雷鸣的直觉、抒情柔美的升力及透彻通晓的韵律”。此作品充满悲天悯人的怜悯、洞悟与希望,朴素优雅地传达了永恒的信息而被大众所接受。《图说纪伯伦:先知与和平(典藏插图版)》为世界上数百万不同信仰的读者提供了精神指引。

图书封面


 图说纪伯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书中精美的插图,让我恍然来到了中世纪,阳光照射在异国风情的长廊,我驻足欣赏着人类智慧的痕迹,诗人的声音飘渺、空灵却是那般清澈“小溪再绕一弯,林间再传来一声低语,我就奔向你,化成无边海洋的无穷水滴。”让我们一起在时间的隙缝里聆听,中世纪的爱与伟大。
  •     生活确实黑暗,我要说除非有动力;所有动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知识;所有知识都是徒劳的,除非有劳作;所有劳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仁爱。这是纪伯伦说的话,也是他笔下“先知”说的话。先知的话就是纪伯伦的话,所以先知也就是纪伯伦本人。先知身上的优点就是纪伯伦的优点,或者至少代表他的理想倾向。而先知所表现出来的所有智慧无疑都应该归属于纪伯伦自己。就像小说里的阴谋就是作家的阴谋一样,先知的箴言的著作权自然也要由诗人去享有。不仅是先知的优点和智慧为诗人所有,而且属于先知的痛苦也是诗人自己感同身受的。其实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正是因为诗人自己有着先知的优点和智慧,所以他才有先知那样的痛苦。先知的痛苦是什么呢?就是孤独。而这种深入骨髓的孤独从哪里来,就是从他的智慧而来。就像尼采说过的那样,聪明的人总是会孤独,因为他不被理解。而这种聪明达到“先知”的程度,其不被理解的程度也就更高。“先知”,自然是先于大众知道更多的东西,而所有走在时代前沿的人都会承受不被理解的孤独。就像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的时候全世界能够理解的人不足一掌之数一样。这种走在大众前面的人所要承受的东西远远比“与时俱进”的人多得多。“与时俱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投机取巧,它没有走在时代前沿的人勇敢,也没有坚守自己的人坚定。而纪伯伦自己无疑是不愿意“与时俱进”的,他要在自己的笔下幻化成先知,并在另一本诗集中变成了《先驱者》。我不知道这种要做先知和先驱者的想法是出于什么心态,也不知道这种心态会给纪伯伦本人带来什么,但是作为一个诗人,提炼生活中最深刻最前沿最精髓的东西是他们的天赋,也是他们的天职。诗人就是要做“先知”,要说人所不能说,想人所不能想。当其他人要因柴米油盐奔波的时候,诗人则在思考柴米油盐的意义。这倒不是说诗人要不食人间烟火,如果不食人间烟火就成为不了真正伟大的诗人。一个好的诗人就要像先知说的那样,要在空中去“猎取”从们的“大我”,并且最终“用语言说出你们的思想”。所以纪伯伦的先知才能够解答那么多难解的问题:诸如爱情、生命、婚姻、孩子、劳作和施舍等等。而纪伯伦对这些问题所给出的答案却都是东方式的。最明显的就是关于劳作和施舍。纪伯伦关于劳作有一些很深刻的解释:“当你们工作时就完成了大地最深远的梦想,它诞生时就把责任赋予了你们。”“你们劳作时就是真正的热爱生命,而通过劳作热爱生命就是通晓了生命最深的秘密。”“大地”、“生命”、“秘密”,这些词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东方式的。纪伯伦对劳动的热情颂扬让人想起了中国的墨子。同样,在关于施舍问题上,纪伯伦的态度也比较接近墨子,“你们常说:‘我会施舍,但只给配得上的人。’你们果园里的果树和牧场上的羊群不会这样说。”在这句话里,纪伯伦笔下的“你们”,即先知的听众们,其实代表的是西方人,“我会施舍但只给配得上的人”是最典型的西方式思维,西方思想一直是二元的,到处都是“信我者有福了”、“上帝垂怜自己的儿女”之类的逻辑,内外分得很清楚,“不信我的”不是“自己”的人,则得不到上帝的垂青,而得不到上帝垂青的人也就不会得到上帝子民的垂青。而来自东方的纪伯伦自然不会是这种思维。他那两句问话说的很明白:你们吃的果子不会分辨你们是什么人,你们食用的羊肉也不会区分你们是不是配吃自己。大自然无私地向所有人类提供生命所需的各种物质,从来没有分别过谁好谁坏,分善恶辨是非的只有人类自己,自己和自己对立起来。西方哲学是建立在和撒旦斗争的基础上的,而东方哲学则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西方人总是要区分,而东方人则不去区分。佛教讲众生平等,纪伯伦的思想也秉承着这一观点。而纪伯伦对“恶”的否定则更像中国早期的儒家思想。纪伯伦这个东方人在主要创作期间却是生活在西方世界里的,这样就成就了他的辉煌。如果他一直在阿拉伯国家发表诗歌的话,也会有这么大的成就,但很可能没有这么大的知名度。而正是因为他是在西方世界用英语写诗的黎巴嫩人,他独有的东方思想让西方世界感到惊奇,于是他才得以在西方世界得到广泛的认同。纪伯伦所生活的时代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前三十年,这个时候正是西方世界工业化大发展、而精神世界却倍感迷茫的时候,这种迷茫更多的是来自于逐利,而这个时候纪伯伦的横空出世让西方人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安慰和寄托。而纪伯伦的思想却是永恒的,他的观点即使在现在也依然是闪光的,而同样处在精神迷茫下的当下中国则同样需要这种博爱胸怀。真正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作为东方文明发源地的中国,现在最急需的恰恰就是最具典型意义的东方思想,而纪伯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纪伯伦是一个先知,一百多年后仍然是。但和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人物一样,他同时也是一位疯人。在这本《图书纪伯伦:先知与和平》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先知》和《疯人》。相比之下,《疯人》更痛苦也更个人化一些。“疯人”不像“先知”那样彻悟世界,但他却也看穿了人生。其实,“疯人”和“先知”只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名字而已,而这个人的另一个名字,叫做纪伯伦。
  •     对于这本书,我只有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美。从文字到图片,从装帧到印刷,我觉得都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另外,还要感谢译者,把这些美好的文字带到我们面前。很惭愧,到现在才第一次认真读起大名鼎鼎的纪伯伦,这位阿拉伯现代文学世界里的开拓者、奠基人,这位黎巴嫩文坛的天之骄子、艺术天才,与其说是作家,我觉得他更像一位智者,一位哲人,他放佛通晓人性,那些字字句句都有如神谕,开启智慧之光。有一些人生来就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影响这个世界的。对于阿拉伯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文坛而言,卡里•纪伯伦无疑上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他生在崇山峻岭之间,却心怀整个世界;他曾经颠沛流离,疾病缠身,却天资卓越,才华横溢;他流连于人世间的生命虽然短暂而悲伤,他留给世人的却是无与伦比的智慧和财富。曾经零星地读过一些《沙与沫》里的文字,很是喜欢这个书名,简洁,寓意深刻,就如纪伯伦惯有的文字风格,用最简洁优美的词汇,表达最深邃又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而更为著名的《先知》,无疑是纪伯伦在世界文坛的顶峰之作,他用与一位智者临别前对话的模式,探讨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了哲人式的思考和东方式的隐喻。本书中除了收录《先知》《先知花园》《沙与沫》等之中的一些经典作品之外,每一页都配了非常精美的插图,这些图都是古代阿拉伯世界及其周边国家的一些历史文物的照片,展现的是当时的风土人情和当代的社会缩影,十分珍贵。个人非常喜欢书中的这些插图,这些带着深重的历史意义和价值的物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地域性。我想,正是这样一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才孕育出了纪伯伦这样的才子吧。这是一本适合时不时拿出来读一读,翻一翻的书;这是一本适合慢慢阅读,细细品味的书;这是一本适合一个人一杯茶安静阅读的书。因为书里有很多的智慧,很深的哲理,很长的人生,需要静静地思考慢慢地回味。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细细翻看这本精美而内蕴丰富的书,心中有一种充盈的感觉。太多感触,反倒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就简单说说这本《图说》的特点吧:... 阅读更多
  •     十五年前初识纪伯伦,十年前读《古兰经》,阿拉伯国家的作家、思想家、哲人、先知,首先必是诗人!诗化的散文体给予哲思以外衣。先知论悲喜,谈及生若悬浮之天平,一端是欢喜,一端是悲伤,唯有空空如也之时,方得平静。然悲喜皆一,不辨所谓,化入随风如云烟。
  •     我在很小的时候(大概还在上小学)从旧书柜里翻出过半本书,真的只剩下半本了,当时年龄小,不管什么书都抓来一读,当时觉得那本破书里面的句子虽然不像识字图册里面的唐诗琅琅上口,但还是很有感觉的,后来直到上了高中,才晓得当年读的是纪伯伦的诗。仔细寻思起来觉得很遗憾,那时候只觉得好。但有没有一两个印象深的句子呢,仔细一搜索脑海,真是连根毛都没有,除了一句:用记忆拥抱着过... 阅读更多
  •     第二本纪伯伦的书了 这本带插图 第一本貌似是09年冬在学校地摊买的~~这本很期待ING 哈哈
  •     作为译者倍感荣幸
  •     我在很小的时候(大概还在上小学)从旧书柜里翻出过半本书,真的只剩下半本了,当时年龄小,不管什么书都抓来一读,当时觉得那本破书里面的句子虽然不像识字图册里面的唐诗琅琅上口,但还是很有感觉的,后来直到上了高中,才晓得当年读的是纪伯伦的诗。仔细寻思起来觉得很遗憾,那时候只觉得好。但有没有一两个印象深的句子呢,仔细一搜索脑海,真是连根毛都没有,除了一句:用记忆拥抱着过去,用希望拥抱着未来。前几日收到这本《图说纪伯伦》时,幼年记忆瞬时打开。只是说不清为什么,再读这些诗却始终都已经找不到小时候那种瞠目结舌看万花筒的感觉了。并不是说觉得这些诗稀松平常,而是感官被以各种方式磨平,泪腺塞住,嗅觉不灵。对一切都视若无睹。眼前空旷,却毫无白茫茫大地劫后余生的窃喜。
    看完乔 詹金斯的序言《卡里 纪伯伦的不朽智慧》后再读纪伯伦的诗确然有了不同的感触,虽则心里仍然没有任何触动,但通过詹金斯读纪伯伦人生经历的描述,可以更深的了解一些纪伯伦通过语言表达出的情感。他毫不隐晦的诚挚表达对美国南卡莱罗纳州进步女校长的敬慕:你给我和我的工作赐予信念。这位玛丽校长后来成了纪伯伦诗篇中重要的人物埃尔梅特拉,而先知,理所当然就是纪伯伦自己。
    读纪伯伦的诗常常会忍不住感叹他的一个特点,当大多数的诗人都急于像巴黎圣母院中的艾丝美拉达一样咏叹“爱意从我心深处涌出”表达自己磅礴的情感时,纪伯伦却不慌不忙的用先知的口,他的影子的口,女祭司的口以及其他百姓的口来描述存在的世界。如《更广阔的海洋》中,他与自己的灵魂去寻找可以沐浴的一处海洋。《七个自我》中审慎的反对和离开,无一不是他对世界的描绘。在我国有一位有着相似美丽的女诗人席慕蓉也是如此,这样的相似有些是人茫然,但通过乔金斯才得知:纪伯伦踏入艺术领域的身份,最初是画家,便不足以奇怪了,他一切富丽宏赡的描绘都有了解释,因为他对于色彩,对于布局本身就有着深厚的感知。
    纪伯伦成名后的日子并不快意,就像福尔摩斯从未住过的贝克街总会收到数不清的来信和接待络绎不绝的来访者一样。无数崇拜者用来希望见到纪伯伦。这位并不算老却已经蜚声文坛的诗人感慨:我并不是先知,先知可以按他教导的方式生活,诗人却不能。他还称名声是“热情站在光亮下的影子”,按照翻译,詹金斯认为这表达的是纪伯伦对盛名的矛盾态度,我却不这样觉得,作为冷静与理性的思考着,纪伯伦也许更偏向拒绝。可惜我们已经无从追问他的最终解释,但我总觉得,不妨把这句话中的两个词调换一下位置,改成——热情,是名声站在光亮下的影子,可能还是跪着的。
  •     非常美的一本书。从文字到图片,我似乎也只能想到”美“这个字。另外,感谢译者。 102
  •     生活确实黑暗,我要说除非有动力;
    所有动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知识;
    所有知识都是徒劳的,除非有劳作;
    所有劳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仁爱。
    这是纪伯伦说的话,也是他笔下“先知”说的话。先知的话就是纪伯伦的话,所以先知也就是纪伯伦本人。先知身上的优点就是纪伯伦的优点,或者至少代表他的理想倾向。而先知所表现出来的所有智慧无疑都应该归属于纪伯伦自己。就像小说里的阴谋就是作家的阴谋一样,先知的箴言的著作权自然也要由诗人去享有。
    不仅是先知的优点和智慧为诗人所有,而且属于先知的痛苦也是诗人自己感同身受的。其实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正是因为诗人自己有着先知的优点和智慧,所以他才有先知那样的痛苦。先知的痛苦是什么呢?就是孤独。而这种深入骨髓的孤独从哪里来,就是从他的智慧而来。就像尼采说过的那样,聪明的人总是会孤独,因为他不被理解。而这种聪明达到“先知”的程度,其不被理解的程度也就更高。“先知”,自然是先于大众知道更多的东西,而所有走在时代前沿的人都会承受不被理解的孤独。就像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的时候全世界能够理解的人不足一掌之数一样。这种走在大众前面的人所要承受的东西远远比“与时俱进”的人多得多。“与时俱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投机取巧,它没有走在时代前沿的人勇敢,也没有坚守自己的人坚定。而纪伯伦自己无疑是不愿意“与时俱进”的,他要在自己的笔下幻化成先知,并在另一本诗集中变成了《先驱者》。我不知道这种要做先知和先驱者的想法是出于什么心态,也不知道这种心态会给纪伯伦本人带来什么,但是作为一个诗人,提炼生活中最深刻最前沿最精髓的东西是他们的天赋,也是他们的天职。诗人就是要做“先知”,要说人所不能说,想人所不能想。当其他人要因柴米油盐奔波的时候,诗人则在思考柴米油盐的意义。这倒不是说诗人要不食人间烟火,如果不食人间烟火就成为不了真正伟大的诗人。一个好的诗人就要像先知说的那样,要在空中去“猎取”从们的“大我”,并且最终“用语言说出你们的思想”。
    所以纪伯伦的先知才能够解答那么多难解的问题:诸如爱情、生命、婚姻、孩子、劳作和施舍等等。而纪伯伦对这些问题所给出的答案却都是东方式的。最明显的就是关于劳作和施舍。纪伯伦关于劳作有一些很深刻的解释:“当你们工作时就完成了大地最深远的梦想,它诞生时就把责任赋予了你们。”“你们劳作时就是真正的热爱生命,而通过劳作热爱生命就是通晓了生命最深的秘密。”“大地”、“生命”、“秘密”,这些词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东方式的。纪伯伦对劳动的热情颂扬让人想起了中国的墨子。同样,在关于施舍问题上,纪伯伦的态度也比较接近墨子,“你们常说:‘我会施舍,但只给配得上的人。’你们果园里的果树和牧场上的羊群不会这样说。”在这句话里,纪伯伦笔下的“你们”,即先知的听众们,其实代表的是西方人,“我会施舍但只给配得上的人”是最典型的西方式思维,西方思想一直是二元的,到处都是“信我者有福了”、“上帝垂怜自己的儿女”之类的逻辑,内外分得很清楚,“不信我的”不是“自己”的人,则得不到上帝的垂青,而得不到上帝垂青的人也就不会得到上帝子民的垂青。而来自东方的纪伯伦自然不会是这种思维。他那两句问话说的很明白:你们吃的果子不会分辨你们是什么人,你们食用的羊肉也不会区分你们是不是配吃自己。大自然无私地向所有人类提供生命所需的各种物质,从来没有分别过谁好谁坏,分善恶辨是非的只有人类自己,自己和自己对立起来。西方哲学是建立在和撒旦斗争的基础上的,而东方哲学则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西方人总是要区分,而东方人则不去区分。佛教讲众生平等,纪伯伦的思想也秉承着这一观点。而纪伯伦对“恶”的否定则更像中国早期的儒家思想。
    纪伯伦这个东方人在主要创作期间却是生活在西方世界里的,这样就成就了他的辉煌。如果他一直在阿拉伯国家发表诗歌的话,也会有这么大的成就,但很可能没有这么大的知名度。而正是因为他是在西方世界用英语写诗的黎巴嫩人,他独有的东方思想让西方世界感到惊奇,于是他才得以在西方世界得到广泛的认同。纪伯伦所生活的时代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前三十年,这个时候正是西方世界工业化大发展、而精神世界却倍感迷茫的时候,这种迷茫更多的是来自于逐利,而这个时候纪伯伦的横空出世让西方人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安慰和寄托。而纪伯伦的思想却是永恒的,他的观点即使在现在也依然是闪光的,而同样处在精神迷茫下的当下中国则同样需要这种博爱胸怀。真正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作为东方文明发源地的中国,现在最急需的恰恰就是最具典型意义的东方思想,而纪伯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纪伯伦是一个先知,一百多年后仍然是。但和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人物一样,他同时也是一位疯人。在这本《图书纪伯伦:先知与和平》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先知》和《疯人》。相比之下,《疯人》更痛苦也更个人化一些。“疯人”不像“先知”那样彻悟世界,但他却也看穿了人生。其实,“疯人”和“先知”只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名字而已,而这个人的另一个名字,叫做纪伯伦。
  •     小的时候买的冰心的译本,很厚,到现在也没看完。那天在图书馆里看到这本订装很精美就忍不住借回来了。阅历果然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不同年龄里,看纪伯伦的书都有不同的收获,每次都比上一次领悟的多一点。
  •     里面的插图很精致,很多都是13-14世纪 波斯、伊拉克的手绘图,从中能对当时阿拉伯人的生活有直观的感受,超喜欢,值得收藏。排版也很漂亮。能看出来是下了功夫了啊。这个译本比较平实,但绝对不粗陋。我觉得这样平实干净的文字更能探究到纪伯伦思想的深度。文字很干净而且错误很少,不像有的译本... 阅读更多
  •     感觉翻译没有冰心的版本好。插图很美!
  •     并行在你的手心里
       ——《图说纪伯伦》
      
      诗歌不同于散文,也不同于小说。一次在云驭风买拜伦的诗集,热心的老板告诉我,如果我不喜欢书中的翻译,千万不要冲动,因为这会打击你对诗人的热情。我谨记这句话,虽然老板的模样形态我已完全记不得,虽然那家书店的路线我不一定能再找的到,但是他的这句话十分精辟,也因此每次购买诗集前我总是会试读一下。因此,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中的紧张不言而喻,我担心书中的翻译会让我失望,可是,书中精美的插画,朴实的语言,细腻的表达让我提着的心慢慢的放了下来。
      
      如果说读叶芝的诗歌,我可以聆听到音乐的声音,聆听到大自然的声响,那么读纪伯伦的诗歌,就如同读到了寓言,他如同哲学家般为我们上了一堂有关人生的课程,我们跟着他漫游在无止境的哲理中,在孤独中与死亡交谈,在人性中与灵魂和解。当他徜徉在茫然的轨道中,当他畅游在无边的大海时,我们体会到了路径,灵魂的路径。纪伯伦的灵魂在与我们交谈,通过他的诗歌,让我们聆听他内心的想法,关于民族,关于家庭,关于人世间美好的品格。
      
      乔•詹金斯的前言写的很棒,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文章了解纪伯伦的人生轨迹,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观点理解纪伯伦的诗意。然而,别林斯基曾经提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詹金斯的文写的虽然精彩,但是对于诗歌而言,还是需要自己最好的品悟。只有我们自己感悟出了不一样的东西,才有可能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会拥有自己的学问。无疑,纪伯伦如同他的诗歌般,像一位先知指引着我们生活的道路。
      
      在诗集《先知》中,他将我们引向充满善念的道路,教习了我们一切美德。我们在纪伯伦所描写的爱的世界中生活,懂得用爱去对待婚姻,对待孩子,在劳作中享受快乐与充实,在服饰与房屋中体会虚荣与满足的取舍。在罪与罚中为灵魂忏悔,在自由与法律中让理智游走。苦痛带来了真实,自知指明了前路,我们在教育,时间的缝隙中控制着自己的言谈,伸出双手拥抱友情,并在铺满荆棘的路上洒下善良与祷告的种子。生活还在继续,我们迈着坚定的步履走在《先知花园》中,用智慧的钥匙开启了灵魂的宝贵门库,我的家在这里,我的民族在这里,因此,我的灵魂中盛满了美酒,慢慢驶向更广阔的大海,在自身的先驱中向上帝一步步走去,哦,前面是一片海洋,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ps :这本书总体来说很不错,书的封面包装十分精美,插画与诗歌的搭配相得益彰,书中的翻译也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读着纪伯伦的诗,在人生与感悟中回味无穷……
  •     文\Shirleysays
      
      夜凉如水时,读纪伯伦,有种万物静寂,只余空灵的感觉。他思想里的神性远远超过了普通人思考的范畴,触及的是人类灵魂里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所以,他将自己隐喻成先知穆斯塔法毫不为过。甚至,我开始怀疑这位生于黎巴嫩的哲人是否真正与我们同生共长在一个世界里。他的思维里充满了神谕,字句如箴言。
      
      纪伯伦的作品不知被世界各国再版了多少遍。这本《先知与和平》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疯人》、《先驱者》、《沙与沫》以及《流浪者》,是纪伯伦晚期思想更为成熟的作品。或许,哲人生来注定苦难。中国古代思想家先秦诸子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国时期,使他们将思想关注于“天下”的济世安民。然而,1860年土其其帝国的宗派之战,为纪伯伦家族造成了一生的影响,也直接导致了他十十岁时,举家迁居美国。在母亲逝世后,纪伯伦不得不能不以文和画换钱偿还巨额债务,15000美元。他文字里的智慧与哲思是与现实生活承受的苦难无法分割的。
      
      纪伯伦的创作领域极其广泛,包括绘画、小说、诗歌和散文。在文学作品中,他运用了隐喻的手法,自己就是穆斯塔法;奥法里斯城是纽约;女预言家埃尔梅特拉是他的好友埃尔梅特拉;穆斯塔法出生的岛屿就是黎巴嫩。《先知》从穆斯塔法奉主之意船临奥法里斯城开始,以爱之名义发表了二十六次演讲,涉及人生的重要主题,比如婚姻、孩子、饮食、劳作等等。
      
      在《罪与罚》里,你不得不佩服纪伯伦对人性的深邃洞察力,以及万物生灵仁爱为本的思想。他说,“犯罪者常常是受害者的祭品”,“当黑线被扯断,织工应检查整块织物,也要检查织布机”,“对肉体上杀人却精神上被杀的人,你们如何处罚”。在世界各国,是否保留死刑一直是法学界热议的焦点,仿佛只有夺取生命才能够遏制犯罪。讽刺的是全球的犯罪率高居不下,大有上升趋势,就连挪威这样低犯罪率的国家也爆出了校园屠杀事件,全球一体化的概念首先在犯罪上统一了。在两百年前,纪伯伦已经提出消灭犯罪的本质是分析根源,而非加重惩罚。入狱或死刑是对犯罪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这条路,我们走了两百年,依然未走完。
      
      在《先知的花园》里,纪伯伦的世界里充满对世间一切的爱怜,对家园、民族、四季、孤独……纪伯伦生来就是肩负着为我们诠释灵魂的责任,他完美地谢幕,留下简短的字句供我们颂读思索。如果你没有信仰,请将纪伯伦作为你心灵智慧课本;如果你有信仰,也请将心灵的入口向纪伯伦的文字开放。
      
      这个世界,纪伯伦曾经来过,是我们的大确幸。
  •     很美的诗集~很美~
  •     灵魂之书啊!!喜欢的不得了!!我只能膜拜,有些信仰终究不是凡人能达到的。但是感同身受的句子也在字字句句敲响着心灵。我在路上,我在进步。
  •     对书里描述父母和孩子关系的模式记忆很深,非常有洞察力的作家 非常有穿透力的文字。
  •     今天刚到手 粗略翻了一下 插图十分精致而且很多 几乎隔两三页就有一张图 关于作者生平的介绍也很丰富 看来出书者下了功夫
  •     这本书前言由 乔•詹金斯撰写,对纪伯伦的生平和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很有价值。不是一本简单的诗歌集那样。值得购买。
  •     很精美的书,很贵啦
  •     纸质和图我都挺喜欢,内容也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