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郡年记》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沙郡年记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542634719
作者:阿尔多·李奥帕德
页数:230页

一位环保者的自然物语

  读一本新书之前,习惯先看看作者小传。往往,作者笔下的作品,是渗透了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生命历程的。好的文字,不是伪饰,那是一个人的身心完全打开的时候,由情感、偏好、姿态、对事物的忠诚慷慨以及对世界的广阔认知等等,综合散发出的一种气息。那些能带给我们新思维新事物的作品,无一不渗透了良好的生活修养与某方面独特的眼光。  《沙郡年记》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现代环保者的生命宣言。阿尔多·李奥帕德是个彻彻底底的环保主义者,作为美国环境保持运动的先驱,被誉为“现代环保之父”。他不仅有着良好的哲学修养,热爱大地上的一切事物,为了践行环保理念,他还在沙郡买下一座荒弃的农场,每个周末假日带着他的家人和学生前来精心耕作,打理喂养。不仅如此,他们还以主人的身份邀请到众多雁群、鹿子们前往——“在我们的农场里,判断春天是否迷人的标准通常有两个:一是我们种了多少松树,另外一个便是客居于此的大雁的数目。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一日,我们美丽的家园荣幸地请到了642只大雁,这算是一规模盛大的盛会。”  若是先想象一番盛大丰收的景象那就错了。要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农场呀,想想看,野蜜蜂在任何一株橡树上安家,松鸡山雀鹿子因为有着丰盛的食物而常来出没,就连远方的大雁都成群结队前来安家落户,那该什么样的“繁荣”景象?因为农场的位置荒僻,更因为主人热爱客居农场的每个生命,动物植物们都争着来作伴了。待到河水高涨的时候,农场困在水中成了孤岛,连唯一回城的路都淹没在洪水中。每每这样的时候,主人就更加心安理得与孤岛中的客人们为伍了。  沙郡的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那么地迷人。一月雪融,臭鼬悄悄在雪地行走。三月看见雁群归来,是春汛涌动的气息。四月的夜晚某个特定的时刻,观察丘鶔们在空中的曼妙舞蹈,夕阳下的金辉胜过任何一场剧场里的通明灯火。十二月里,还有沙洲白杨五叶松静静成长。对了,还有比景色更加迷人的,是阿尔多·李奥帕德作为这个农场的主人,而他似乎并非以“人”的姿态和眼光在观察沙郡世界,他是一株橡树、一只山雀、一条河流,匍匐生长于大地之上,他的内心涌动着万事万物蓬勃生长的气息,那么地相通自如,而平等。  读这样的一本书,阿尔多·李奥帕德那迷人温情的自然哲学观,微微逆转着我对自然的认知。只有如此贴近地气的一个人,才与大地相融,阅读他笔下的自然物语,生动的不只是沙郡农场,还是我们以什么样的目光关注这个世界。  《沙郡年记》是一本很挑剔读者的书。当长风吹过大地,如果你还会想念远方的原野、金秋的落叶,那么,它就是适合的。千万不要痴想下一章会发生惊心动魄的情节,它只是随风吹过的一片朴素大地,在风中缓慢孕育,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生命的欣喜。而对于这样一本大自然的圣经,理性平淡的叙述,宽厚节制的情感,这些已经足够。

当“滴水相报”成为底线

这本书我读的是英文版,开始几章讲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以及其间的相互活动,后面慢慢引出作者自己对土地伦理的深刻思考。在书中我能读懂的内容当中,除了优美纯净的描写以外,有几个地方深深的触动了我。第一,作者把自己当成了芸芸众生的一份子,认为能够受自然之美所触动是每种动物的天性。人类也如此,如果一个人看到湛蓝的大海无动于衷,闻到森林的草木清馨不感于怀,或者是目睹荡漾的花海丝毫没有作诗的冲动,那么这个人是不那么正常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职诗人去歌颂自然之美,我们有时候也会因为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忽略身边的美丽,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的骨子里、基因里没有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而这种基因,会在关键时刻迸发出来,连我们自己也为之震撼。其次,作者令人佩服的地方之一,就是他能对身边的动物植物的表现有所思考,得出结论。比如说在Home Range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观察一条狗追赶一只兔子全程的兔子逃跑的轨迹,推断除了兔子平时的活动范围。在Thinking Like a Mountain这篇文章中,作者看到一只将死的狼的眼神,从而开始思考为了扩大鹿的数量而对狼群赶尽杀绝这一举措造成的悲凉后果,狼群遭到灭种,在没有天敌的环境中,大量繁殖的鹿群打破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并且这样的失衡日积月累,甚至最终达到了无法挽回的状态。最后,作者还谈到了土地伦理问题。他提出,土地不单单指土壤,更指包括土壤在内的环环相扣、极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土地的运作机理是自然高深的杰作,不是人类那肤浅的几下子就能理解与掌控的,但这一点往往被许多人所忽视。他们受经济利益驱使,在引进新物种的同时对对自己不利的物种进行着残忍的杀戮,并且天真地以为自己造成的生态失衡可以通过表面的人为物种引进和迁出来补偿。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生物圈就像一部精密的仪器,如果不能透彻理解它的运作机理,仅仅通过表面上的改良是行不通的。打一个比较无厘头的比喻,这就像中国19世纪的洋务运动一样,在器物层次上学习西方,但是离开了产生这些先进器物的社会制度优良土壤,不可能常年结出富裕的果实。归根结底,大多数人还是太浮躁,太利欲熏心,研究土地和自然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使潜心成为必然,然后再去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更需要人类常年的耐心和代代相传的自然保护意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喜欢植物,因为他们不会问我问题,却总是给我答案。我想,大自然也是这样,我自己常常有过走在树林里的顿悟感。走在山间,想入非非,会得到一些连自己都为之惊叹的感悟。自然的宁静在无形中为我们提供一个绝佳的思考环境,而我们与生俱来对自然的敬畏让我们对一花一木都极其敏感,从而会偶尔获得意想不到的启迪。当下的我们大多数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整天为我们手头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连我自己有时也会觉得遥远的自然山林似乎与我无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我们哪天有幸到自然中一游,或者哪一瞬间被路边的花朵打动,请不要忘记提醒自己,自然在此刻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这是恩惠,我们至少要懂得滴水相报吧。


 沙郡年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