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契诃夫手记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4-1
ISBN:9787530629918
作者:安东・契诃夫
页数:300页

书籍目录

新版题记
译者前记
一 手记
二 题材・凝想 杂记・断片
三 日记
四 补遗
附录一 契诃夫的临终
附录二 契诃夫和他的作品中的题材
附录三 契诃夫年谱
我的三个朋友

作者简介

契诃夫是俄国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其作品集幽默、含蓄、辛辣、哲理于一身,在世界文坛具有广泛的影响。    契诃夫的散文也以思想深刻,语言凝练,风格独特而见长,是时代精神和作家心灵的真实再现。

图书封面


 契诃夫手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有什么爱比精神的爱更纯洁  一位作家最富个性色彩的文字当属他的书信、日记和谈话录,这些朴质的文字,拉近了我们和心仪的作家的距离。在静得只闻天籁的夜晚,他静静地和我们坐晤,不再是一道只可仰视的炫目的光,他和我们一样认真地思考,工作,他也要恋爱,写信,上床休息,我们甚至会感到他就生活在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周围。这样的文字我可以举出的有爱克曼辑录的《歌德谈话录》,卡夫卡的致密伦娜情书和契诃夫的手记。  我相信在这些隐秘的文字中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这颗永远期待的灵魂沉默了那么多年,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与你的灵魂静静相撞。这种感觉在我读到契诃夫手记中的“人应该头脑清楚,道德纯洁,身体干净”时分外强烈。亚历山大·库普林曾在一篇回忆契诃夫的文章里谈到,要解开契诃夫的创作之谜,他那些手记是极好的钥匙。这本在契诃夫逝世后,由他的夫人整理出版(1914年)的小书,无疑有助于我们直接地抵达契诃夫这位天才作家的内心世界。从时间上来看,这些手记写作于1892年到1904年,亦即契诃夫从萨哈林岛旅行归来,创作了《邻人》、《六号病室》、《樱桃园》这些作品的那几年,这正是他创作上的成熟时期。对世事的洞明和艺术上的真知灼见在《手记》中散珠般俯首可拾,同时还隐隐透露出契诃夫小说式的温凉、纯洁和精致的情调。这些随意记下的片言只语看似漫不经心,却灵气溢动。它们是契诃夫在严肃正直的生活中瞬间感触和启悟的汇集,里面有他将来作品的腹稿、速写,也有他的读书心得和对同时代作家即兴的批评。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本书:它是作家的创作备忘录,有着作家一生中许多作品的影子,是一份作品索引,同时也是写作秘密的曝光。它跳跃着一个作家天才的火花,包含着契诃夫全部创作的特色,即愤怒中的自持和出于纯洁心灵的乐天幽默。它的意义还在于:短小和简洁凭借天才的力量也可以取得深刻的内容。  长期以来,我们接受契诃夫仅仅停留在教科书指定的几个词之间:“幽默”,“清新”,“对小人物的同情”。我们接受了被几个词简单界定的契诃夫,而把一个作家最宝贵的东西即他的灵魂排除出了我们的视野。《手记》为我们复原了19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俄罗斯的人文历史,为我们复原了契河夫的生活和思考。这颗俄罗斯伟大、纯洁而痛苦的灵魂,这个被托马斯·曼称为“为真理服务的质朴的仆人”的人,他敏感、高贵的气质,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和一个作家的责任感,驱使他写下这些手记。“写,写,直到写断手指”,他是天生的那种以写作为生活的人,《手记》正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书已合上,而灵魂的独语永无止歇。这种灵魂的独语把我们的目光从世界喧嚣的表象引向内部,从转瞬即逝引向精神本质。我们有理由去爱这本过去年代的小书,这世界有什么爱比对精神的爱更纯洁呢?
  •     契诃夫好像活在庞杂繁复的箴言体系和经验碎片当中,没有清晰的线索。如果把每一个片断都比喻作空间中一条直线,那么契诃夫在手记中给出的这些想法都是互异的,既不相交也不平行。《三姐妹》中的每一个人物分明就是这念头的人格化,他们滔滔不绝地对话,然而却几乎没有交流,在生活的进行中以互异的姿态向各自方向延伸,没有交点,也没有同路人,每一条直线都孤独而脆弱,最终归入虚无。在手记中才能更清晰地看到契诃夫何来那么多悲伤。
  •     这本名为《契诃夫手记》的书分为三部分。《手记》(1892-1904),从库页岛旅行归来的第三年开始至其去逝,记录瞬间的感触、将来作品的腹稿、读书心得以及摘抄;《题材·凝想·杂记·断片》时间与内容皆与《手记》相仿;《日记》1896-1903,从发表《海鸥》那年开始到完成《新娘》《樱桃园》那年为止。这些笔记式的东西,契诃夫看得很重,他把它当作特殊的笔记本,其中大部分都写的很工整;凡是已在作品中使用过的部分,他都亲手涂掉,至于在作品中变化样子而使用过的部分,则仍旧保留着。我们能看到作家如此用心打理的手记,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多亏了契诃夫夫人孜孜不倦的整理。作家是否都有写手记的习惯,很难说,但契诃夫写手记自有其理由——为了对生活认识得更深刻些,清楚些,抓住生活中的突出特征,整理自己的印象,表达自己的态度——正是这些要求,他才勤恳写下手记。但另一方面,据亚历山大·库普林的说法,契诃夫劝告作家不要在创作上光靠手记过活,“要靠记忆和想象”,创作不是照抄生活,当然更不能照抄手记本了。但是,我的经验是,如果没有记录手记的习惯,作家写作时会遇到更多困难,好记性毕竟不如烂笔头,灵感又往往是一瞬间的开合。这本手记的合集,算是契诃夫的文学创作备忘录。备忘录本非以示人为目的,正因如此,其中没有矫饰没有规矩,倒更能让人接近契诃夫其人,其黑色幽默,其对男女爱情的指指点点,其对众生相的传神速写,其对社会现象的辛辣评论。契诃夫的幽默不是抖机灵,不是哗众取宠,不是喜剧式的幽默,而是黑色幽默,滑稽可笑的背后是怪相百出的现实世界。高尔基说契诃夫“能够在沉腐的晦暗大海里揭示其悲剧性的幽默”。哈罗德·布鲁姆谈到契诃夫,认为他的作品揭示了人类存在中沉腐的惨况与悲剧性的欢乐之永久混合的真相。列夫·舍斯托夫,二十世纪初一位俄罗斯宗教思想家如是评价契诃夫表现陈腐的力量:“契诃夫那美妙的艺术是不死的——他那种以仅仅一次碰触、一次呼吸、一次瞥视就能杀死一切的艺术,杀死人们赖以生活和自豪的一切。而在这门艺术中他不断臻于化境,获得了他在欧洲文学中任何对手都难以企及的高超技巧。莫泊桑往往必须使尽全力去制服他的猎物。那猎物常常逃避莫泊桑,虽然受重击或残疾,但毕竟还活着。在契诃夫手中,没有什么能逃避死亡。”比如,“因为害怕霍乱而死掉了”——简单的一句话就让人看到了《套中人》中别里科夫的影子。“一个低能而又愚笨的学者,一直工作了二十四年,毫无成就,只是替世上造就了一批和他自己同样见识狭小而又低能的学者。他每天晚上悄悄地装订书籍,这才是他真正的本职,在这方面他是个行家,并从中感受到快乐。有个喜欢学问的装订匠来看他,这人每夜悄悄地研究学问。”——有些人,总是别扭地活着。“有一个思想进步的夫人,半夜里划着十字,暗地里又有许多偏见,是个迷信大家。她听说要得到幸福,就的在半夜里住只黑猫,于是她偷了一只黑猫,预备在晚上煮。”——这种人,现在还多着呢。《手记》里有一句:你的面包是黑的,你的日子也是黑的。海鸥里的台词说,“为什么你总是穿着黑色的衣裳?因为我在为我的生活戴孝。”《日记》里写道,“1896年7月13日,画家勃拉兹为我画像(是为了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的缘故 ),每天要坐上两次”。契诃夫提到的这幅画像,恰在博物馆里看过,与列夫·托尔斯泰、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画像挂在一起,夹鼻圆形眼镜,领带原是白色,画家改作黑色。这细节有趣,契诃夫写黑色幽默,写着写着,自己变成了黑色的。速写,只一笔,这一笔是很厉害的。比如,“臂短颈长的怀孕女人,完全像一只袋鼠”。又比如,“又高大又肥胖的小饭馆女招待——猪和白鲟鱼之间的混血儿”。再比如,“这些脸色通红的妇人和老太太们,康健得几乎会冒出热气来”。“瓦尼亚,把小刀子擦亮!”——这句最精彩。巡回画派成员马科夫斯基(Vladimir Egorovich Makovsky)画过这样的乡间少年,住伏尔加河流域的茅草窝棚,衣衫褴褛但活力十足。不知道契诃夫把这句用进了哪部小说,只这么一句,一个俄罗斯少年仿佛已经手握刀柄弓步而来。瓦尼亚是谁,拿刀子做什么,什么都没说,但是这股气,盛得很。男女之间,契诃夫多谈女人。他讽刺附庸风雅而大谈科学与文学的女人——“她们的精神生活和她们的脸色与服饰同样地晦暗无光。她们之所以大谈科学、文学、潮流诸如此类的话题,不过是因为她们是学者和文人的妻子姊妹而已;她们如果是警察局长或牙科医生的妻子姊妹,她们也会那样热心地去谈救火与补牙的。就让她们谈她们那种莫名其妙的科学,且静听着吧,反正这是对于她们的无知的一种应酬”——这样的讽刺已经过时了,因为如今已经看不到附庸科学与文学之风雅的女人了。“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女人愈是上了年纪,愈是热衷于女人的事务;男人愈是上了年纪,愈是从女人的事务中退却……不和男人交际的女人渐渐变得憔悴;不和女人交际的男人,渐渐变得迟钝。”——这是确实的事。2012年到访彼得堡,沿涅夫斯基大街步行,冒着热气的妇人和老太太随处可见,亚历山大斯基剧院并不临街,对面是足球队纪念品商店,穿过剧院前沙石地面的小花园,推开票房处沉重的榉木门,向袋鼠一般的女售票员买票。圣彼得堡的年轻人是令人羡慕的,看腻了好莱坞式的电影,嫌足球比赛太吵,可以来古旧的剧院看芭蕾,走廊里鹤发童颜的领座员按规矩行过欠身礼后才询问你的包厢号码,顶层的包厢正好四个座位,最适合安排Couple Date。1896年10月,《海鸥》在这里首演,完全失败。《海鸥》这样的戏剧,其观众人数自然比不上《天鹅湖》,诚如契诃夫自己所说,大众喜欢的东西,是他们熟悉的东西。不过票房不佳也不能全赖文化之衰败,《海鸥》这部戏本身太难演了,幸运的是,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丹钦科的莫斯科艺术剧院的重演终获成功。剧中尼娜有这样一段独白:“我已经是个真正的演员,我演戏的时候感受到巨大的欢愉,我陶醉在舞台上,觉得自己十分的美……科斯嘉,我现在才知道,在我们的事业中——不管是演戏还是写小说,重要的不是荣誉和荣耀,也不是我曾梦想过的东西。重要的是善于忍耐。要肩负起自己的十字架,要有信仰。我有了信仰,于是就不再那么痛苦,而当我一想到自己的使命,也就不再害怕生活。”每每读到这一段,总会想起《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白日里拼死拼活跑龙套,每夜还要研究《演员的自我修养》,真的是“有信仰的演员不再害怕生活”。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提到一段契诃夫与高尔基的轶事。契诃夫打电话给高尔基“请来找我,我有些事想找你谈谈。”“什么事?”“我恋爱了。”高尔基来了,二人散步谈话,并没有什么恋爱的事。契诃夫与列维坦私下交好,列维坦有一次为情所困,朝自己脑袋开了一猎枪,只是伤了头盖骨,契诃夫搭火车去帮他治疗。记得看过列维坦一幅大画,木屋里一屋子村妇村夫,就着两三盏油灯庆祝节日,小伙子吹拉弹唱,乡村姑娘在中间转着圈跳舞。如今俄罗斯乡下的夜晚依旧能看到这般景象,木屋,昏暗的灯,吹拉弹唱的人改在夏日的户外,贝加尔湖落日火烧云,村妇村夫缺席,姑娘和小伙子一首接着一首地唱。他们在唱些什么呢。契诃夫临终时也不忘幽默,奥加尔·克宜碧尔·契诃娃回忆说,在他死前的几个小时,他还编了一个滑稽故事,让她大笑了一场——他描述了一群强壮富有的英国人美国人在一处温泉胜地游览了一天肚子饿瘪了,突然发现厨子跑了开不成饭了,那个狼狈的样子。木心病重住院时也开了个跟吃饭有关的玩笑:问他想吃什么,他说“鱼翅”。真是胡闹,但他又接着说,“文学在于玩笑,文学在于胡闹……”,喘了一喘,“文学在于悲伤”。 契诃夫出身贫苦的农奴家庭,一生勤勤恳恳地写作、行医。他对伊凡·蒲宁说:“人得不怜悯自己地去劳动”。他爱憎分明,因为“一个人没有什么要求,没有爱,也没有憎,这样的人成不了作家”。他严于律己,要求自己“头脑必须清楚、心地必须纯洁、身体必须干净”。他未曾有过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是用讽刺与幽默逼迫我们审视自己的生活,而这反省是何等地珍贵,如彗星划过夜空,而今“星星早已消失,但是庸碌的人们仍然看见它们闪着亮光”。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思想火花涌现的片断、即兴灵感袭来的瞬间、日常感悟的随手记录,具有契诃夫式典型的优雅与精致、幽默与调侃,印证他追求的“头脑清楚,道德纯洁,身体干净”;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大师创作的根源和影子,简洁有力,高度概括,秒杀所有段子。
  •     “与其收到混蛋的称赞,还不如被他们揍死的好。” “下雪了,可是因为地面有血,所以积不起来。” “恋爱?和人爱上了?哪里有这么回事!我是个八等官。” “由于妒忌而得了斜眼病。”
  •     精彩,你大爷你啥都记。
  •     好书。可以从这本手记中学习观察生活的的角度,有些札记类似冷笑话段子,但透着浓浓的悲凉。读完有时会觉得生活就是一出出闹剧和一个个笑话。生活真的是有意义的吗?
  •     如果能跟契诃夫做朋友应该是件有意思的事情,但我觉得他好像不怎么看得起女人。。。
  •     一直都想读他的作品,看看下面这个,真让人禁不住捧腹: 有人自己出卖自己,告诉他的情人说:”我爱你,是因为你和别人不同“
  •     契诃夫是智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贤者
  •     。。。。
  •     “头脑必须清楚,心地必须纯洁,肉体必须干净。 ”
  •     连手记都写得这么好,感觉很像一则则的微小说,看着很有意思。真不愧是短篇小说名家契诃夫啊,赞!
  •     滑稽味的契诃夫,尤其是手记部分简直像一个小报作家。
  •     为了写论文已经刷了N遍 寒假在家看的时候读到开心还给妈妈念出来 “不恋爱就意味着年轻生命的死亡!!!”
  •     犀利!
  •     可圈可点之处不知凡几,此外贾先生在文尾作的跋中道,契诃夫先是被称为旧俄作家,再被称为苏联作家,最后还是成了俄国作家,历史就像一个魔圈,绕了一圈,又回到原地。
  •     为贾植芳的序和跋加一星。PS:契诃夫貌似是一名臭虫爱好者。
  •     66
  •     1904年,红笑发表
  •     那条有着罗圈腿的害羞小猎犬。
  •     话说这个必须纸质版呀。
  •     提供灵感。。
  •     日光倾城,三寸天堂。——29。
  •     他用调笑然而悲悯的眼光望着一切
  •     和札记是否只是不同译本?
  •     最爱最爱安东契诃夫
  •     敏锐的思想是磨练出来的。
  •     生活需要观察和体味。 读书的幸福之一便是可以欣赏不同人的不同视角与思想。作者的天才与名声早已扬名,而于琐碎之中,亦能窥得非凡的眼光与正直的思想,当然还有奇怪的脑洞。
  •     他是一个极幼稚的人,简直让人难以相信他曾经上过大学。
  •     喜欢
  •     “萨莎已经十三四岁了,她以为自己要比放荡不羁的母亲严肃些,并为这样的妈妈深感担忧。”……哈哈哈哈幽默的契诃夫
  •     契诃夫出身贫苦的农奴家庭,一生勤勤恳恳地写作、行医。他对伊凡·蒲宁说:“人得不怜悯自己地去劳动”。他爱憎分明,因为“一个人没有什么要求,没有爱,也没有憎,这样的人成不了作家”。他严于律己,要求自己“头脑必须清楚、心地必须纯洁、身体必须干净”。他未曾有过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是用讽刺与幽默逼迫我们审视自己的生活,而这反省是何等地珍贵,如彗星划过夜空,而今“星星早已消失,但是庸碌的人们仍然看见它们闪着亮光”。
  •     第一部分的手记真是天才的火花啊,相当精彩。
  •     像一颗颗细碎的水晶一样闪亮。可以通过这些窥视一下契诃夫的创作。
  •     段子手。
  •     文学家的推特么。。
  •     太好看,想象力时而可爱时而深邃,够文艺青年发一年微博
  •     观察生活的模范。
  •     伴我中学生活
  •     
  •     希望上译新出的契诃夫全集(?)把这个加上。
  •     换了个时代 看身边的人 还是会有类似的想法
  •     我已能与安东 契诃夫出现在同一个星球而感到与有荣焉。我将一生追随您,热爱您,捍卫我自己的微笑和生活。
  •     因为愚笨并不能完全理解。大师们的手记或散文,保持观望的态度。
  •     庄重的绘卷,万象皆在人物N、Z、X里,散落的语句与事项集合个个初具规模,精神表意在简短材料中传达的准确无误,高度自持,也出神入化的敏锐。看前心里一嗔,会不会像维特根斯坦《战时笔记》给我“意外轻松”的停顿,然而没有。“1901年 9月12日,访问列夫·托尔斯泰”般纯粹。添一份敬重给在时代风暴中命途多舛的译者。
  •     蛮幽默的。勤记录,勤思考。灵感碎片是写作素材的积累,也很容易成为一篇文的闪光点。
  •     契诃夫夫人说:“甚至在他死前几个钟头内,他还编造了一个故事,是我大笑了一场……一个极阔气的温泉的故事,那里挤满了肥胖的、营养良好的财政家,强健的、满面红光的美国人和英国人,他们都喜欢吃喝……忽然他们知道厨子跑掉了,晚饭开不成了……(多么布努埃尔!)……我那么地大笑着……并不知道,几个钟头以后,我将站在安东的遗体旁边。” 整本书都是一些碎片,而其后,当我读到《海鸥》《三姐妹》《樱桃园》《三年》《万尼亚舅舅》,又将会与它们重逢,真好。
  •     粤I512.64/Q134/=3
  •     契科夫要是有微博,啧啧,大师的日常吐槽
  •     一个作家记下的生活标签、特征,很有意思。从史航说书中知道这本书。书的前半部分更有意思,后半部分翻过去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